-
1 # 折衝萬里
-
2 # 杳杳無歸期
很多看官可能不知道的是,遼國自稱是繼承的大唐的正朔,起碼他們自己是這麼說的,而偏居一隅的北宋也因為缺失了傳國玉璽而很沒有底氣否認,或者說不敢否認。
三國演義裡的尊劉抑曹其實就是從北宋開始的,他們認為北宋和遼國就像蜀漢和曹魏,別看蜀漢苟安在蜀地,而你曹魏佔據了中原,但我是大漢正統!你曹魏只是個篡位的!北宋也想表達這麼個意思,我大宋才是正朔!
說之上這些就是想表達,在遼國統治下的漢人並沒有覺得他們是下等人,起碼在那個年代遼國治下的漢人感覺遼國也是可以的,而這和遼國漢化程度很深並且自稱繼承大唐正朔有很大關係。這和女真還有蒙古完全不同,這兩者完全沒有漢化,甚至還想把漢人滅絕,所以南北漢人同仇敵愾最後推翻了蒙古帝國建立了日月重開大宋天的大明王朝。
至於怎麼統治呢,當然是分而治之了。(請原諒我對這個並不是很瞭解)
-
3 # 而知而行的歷史
《遼史.本紀第一》開篇就說:“太祖大聖大明神烈天皇帝,姓耶律氏,諱億,字阿保機,小字啜裡只,契丹迭剌部霞瀨益石烈耶律彌里人。”少數民族很多時候都是有名無姓的,那麼耶律阿保機這種兼具漢族和契丹族特點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呢?
(大遼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
原來,大遼帝國的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特別崇拜劉邦,他又有一定的漢文化素養,所以特意給自己取了一個漢姓“劉”、漢名“億”,於是他的本名“阿保機”反成了他的字。他的太子和二皇子也分別由“耶律突欲”和“耶律堯骨”改為“耶律倍”和“耶律德光”。尤其是醉心漢文化的耶律倍,還順勢給自己定了漢名“劉倍”。據史書記載,劉邦出身祁姓劉氏,乃是堯帝的後裔。於是阿保機就把唐堯作為自家老祖宗,將劉氏的分支“豕韋氏”作為自己的開山祖。這樣,阿保機成為他最崇拜的劉邦的遠房親戚了。
醉心於漢文化的在耶律阿保機在建立契丹國前後,在對外征戰中俘擄了不少漢人。此時的中原大地上,後晉、後唐戰火不休,南方的割據政權之間也是烽煙四起,也是民不堪命,有大批漢人離開故土,逃往相對安定的北方契丹地區。在這些漢人中,有相當部分漢族知識分子,如康默記、韓延徽、韓知古等,之後都受到阿保機的重用。這些漢人知識分子“教之以隸書之半增損之,作文字數千,以代刻木之約,又制婚嫁,置官號,稱皇帝”。
隨著時間的推移,漢文化對契丹的影響,也從經濟領域慢慢滲透到政治文化領域,循序漸進地推進了契丹社會和文化發展。當阿保機為與日俱增的漢人而苦惱時,他的重要謀士漢人韓延徽建議他對漢人實行異於契丹人的統治措施,即按照唐代的規制另置州縣城郭令其居業,讓漢人保持原有的生產生活習俗與制度,這就是頭下軍州。
頭下軍州設定在農耕和遊牧的結合部,很大程度上穩定了初入遼地之漢人的生活,同時也開拓了農業和手工業在遼的持久發展。這種新的生產方式引起了遼統治者的重視,如史載阿保機“平諸弟之機,弭兵輕賦,專意於農”。這些頭下軍州的建立和其中漢人的增多促使著契丹經濟開始擺脫單一的遊牧生產方式,逐漸向半牧半農的經濟轉化。手工業在契丹建國前還不是一個獨立的生產部門,在契丹經濟中也沒有特別的地位。大量漢人的遷入帶來了中原較發達的手工業技術,促使遼代手工業開始向專門化和多樣化進步。
阿保機對漢文化的開放態度,還有對漢文化的主動借鑑和吸收,推動了契丹自身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封建化的政治程序,在意識形態上為遼太宗時頒行“一國兩制”的國策的最終確立做了鋪墊。
雖然受到漢文化的很大影響,可是契丹人所處的客觀存在的地理環境和歷史條件,決定了它必然選擇南北分制的獨特製度。勃興於潢河(今內蒙古西拉木倫河)以南、土河(今內蒙古老哈河)以北的契丹民族,地處“大漠之間,多寒多風,畜牧畋漁以食,皮毛以衣,轉徙隨城之境,時車馬為家”,這種情形,即使經過了200多年的遼國封建統治之後,依然沒有多大的改觀,因為漠北草原那片土地能夠承載的生活方式即是如此。
(契丹人的髡髮習俗)
契丹本可以像之前的匈奴鮮卑等民族一樣,按照本民族的自身特點,一直保持著自有的經濟政治傳統。然而,在耶律阿保機、耶律德光時代,有兩個重要的歷史事件促使遼的統治者不得不採取新的措施來經營他們的國家。
第一個事件便是阿保機於天顯元年(926年)攻滅渤海國。渤海王國,在唐代是以靺鞨的粟末部為主體建立的一個地方政權,位於今天中國東北地區東部,北韓半島北部及俄羅斯濱海邊疆區。這裡氣候溼潤,土地肥沃,農業是其主要經濟生產部門。在唐朝文化的薰陶下,渤海國積極主動與中原王朝發展關係,按唐制建立政治、經濟,文化制度,使用漢字,形成以唐文化為基礎的相當發達的渤海文化。
在契丹攻滅渤海後,改渤海為“東丹國”,取“東契丹國”意。東丹國原來即有完整的制度,阿保機繼續保留了渤海的政權體制和原有規模,並繼續採用以唐代制度為原型的“漢法”進行統治。阿保機還指派其長子為東丹國王,對渤海施行一種非直接的監督性統治。一方面,這是阿保機為平衡他子嗣爭權奪位的妥協;另一方面,是因渤海國自然環境和歷史背景所限制的被迫之舉。客觀上,這樣的舉措有利於渤海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對遼帝國內部的和平穩定,也具有深遠的歷史影響。在渤海地區的嘗試,為之後的遼太宗制定國策時提供了較為成功的樣板工程,可以說這是遼“一國兩制”的萌芽。
另一個重要事件,是耶律德光時代遼國對燕雲十六州的吞併。
(後晉割讓國土燕雲十六州)
燕雲地區即今山西及河北的北部地區,該地處水源豐富的華北平原的北部,自古是農業耕作地區,有很發達的封建經濟和封建文化。935年,後唐末帝與石敬瑭關係破裂,中原舉大兵來犯太原。石敬瑭派桑維翰到雲州面見耶律德光,請求援助,還開出了讓耶律德光無法拒絕的條件,這種條件甚至讓石敬瑭的死黨劉知遠感到難為情。到了第二年,936年耶律德光就幫助石敬瑭攻滅後唐,助其建立起後晉傀儡政權。本來石敬瑭想反悔,可是中原王朝連年大戰,沒有足夠的實力跟契丹翻臉,於是在938年11月,石敬瑭就遣使“並圖來獻”,將燕雲十六州地區正式獻於契丹,使得遼的版圖自此向南伸延到河北的中部。
燕雲十六州歷史上便是漢民族的聚居地,原有居民大多數為漢族。隨著燕雲十六州併入遼朝版圖,遼國內漢族人口首次超過了包括契丹族在內的其他民族,成為遼華人口數量最多的第一大民族。如何有效統治這部分漢人,成為了遼當朝統治者的重大課題。契丹統治者對燕雲十六州統治的嘗試過程,也經歷過一系列變化。契丹最初採用的是民族高壓政策,對佔領區進行粗暴的掠奪和殘殺。於是漢人紛紛起來進行反抗,迫使遼太宗不敢久居中原,不滿三個月便逃回北方。
人心向背與政治經濟制度的落差註定了契丹高壓統治的失敗。之後,遼太宗便開始反思並逐漸改變其統治策略。他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趨勢,制定了“因俗而治”的國策,“公卿百官皆效中國,參用華人”。947年,他又“詔晉文武眾僚,一切如故,朝廷制度,並用漢禮”。此外,《遼史》也載遼“至於太宗,兼制中國,官分南北,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國制簡樸,漢制則沿名之風固存也”。
由於石敬瑭是成建制地將燕雲地區割讓給遼國的,這些地區歸遼之後,自然擁有完整的州、縣建制。說遼朝統治者籠絡漢人也好,說為了更方便地統治也罷,遼朝沒有按北方遊牧民族的部族制對燕雲十六州的漢人進行重新整治,而是基本上按照中原王朝舊有的建制,即州縣制,施行其統治。在這點上,這個政策與此前對零星遷入遼地漢人的政策完全不同,形成了有規模的“一國兩制”。
(遼國一國兩制成為定製)
至此,“一國兩制”的雙軌政治制度便以國策的形式確立下來,併為終遼一代所沿用。
-
4 # 北洋海軍炮手
大遼總體來說並不同於古典時代的君主專制王朝,而是一個共主聯邦,其境內除了本族契丹之外,其境內還有渤海、奚、漢人等族群以及草原各部族,所有族群只要尊奉契丹皇帝的權威就可以在本族境內依照本族的習慣法自治,並根據加入時間長短決定各自的利益分配。其實也就是五京制,這套制度也執行的不錯。五京當中,中京是大遼得核心,東京負責東北方向事務以及同高麗的外交事務,上京負責管理草原部族方向事務,南京負責管理燕雲漢人以及同北宋的外交事務,西京則負責同西夏的外交事務。同時,大遼還在可敦城置鎮州,負責同中亞貿易往來。
這套制度執行的一個前提,就是大遼並非完全的君主專制,其境內還有大量可以享受境內全部經濟產出的封建領主,部分封建領主甚至還有獨立的行政權以及獨立的兵權。這些人平時將部分經濟產出上繳中央,戰時則跨上戰馬,穿戴甲冑,拿起武器隨契丹皇帝出征,而且他們也可以將封地內接受過軍事訓練的壯丁組織起來。而且,草原部族的領主也會組織本族的壯丁加入契丹皇帝的大軍。在灤州、營州、平州以及燕雲十六州相繼併入契丹,以及中原的軍人投奔契丹皇帝之後,契丹皇帝將這些漢地作為帝國境內一個特區,允許漢人按照本族習慣法自治,並置南面官來管理這些漢地。前提條件也很簡單,只要尊奉契丹皇帝為共主,並繳納賦稅和服兵役即可。
在經濟方面,燕雲漢人的賦稅並不嚴重,而且契丹皇帝還把北宋每年上貢的歲幣拿出一部分來頂替燕雲漢人的田賦。這也吸引了大量北宋邊民投奔大遼,因為賦稅輕,而且契丹皇帝也不對民間進行太多的干涉,他們自然會跑到好過日子的地方,這就好比後明朝時期漢人大量投奔蒙古一樣;而且知識分子也有不少人拖家帶口投奔契丹,還有不少進士。北宋使臣曾經痛心疾首的吐槽,說燕雲漢人竟然樂於接受契丹的統治而不思南返,也是可笑。
另一方面,由於燕雲地區是農牧分界線,歷來是胡漢雜處的地區,所以長期以來燕雲漢人和胡人逐漸同質化,也就是甭管胡人漢人,只要是燕雲的就都是兄弟。所以鄉土之情在燕雲漢人當中特別濃重,他們可以為了本鄉本土以及故鄉的父老兄弟向任何統治者繳納賦稅並服兵役,而契丹皇帝也非常願意順應燕雲漢人的意願,禁止契丹貴族在燕雲擁有封地,保護燕雲漢人的私有財產,並允許他們按照漢法自治。同時,大遼也取消了針對燕雲漢人的歧視性政策,大家一視同仁,畢竟都是契丹皇帝的子民嘛。由於大遼寬鬆的政策,他們對大遼的認同感更強烈,有許多燕雲漢人貴族除了還留個漢姓,生活方式上已經契丹化。而且由於燕雲胡漢雜處的特點,再加上他們濃烈的鄉土情節,燕雲漢人普遍尚武,一來保衛家鄉,二來透過軍功獲得財富和地位。根據契丹檔案記載,漢人精銳武士的武藝並不比契丹武士差,格鬥對陣時候也不落下風,甚至更強。
反過來,燕雲漢人異常厭惡南面那些所謂的同族,因為北宋一直在打燕雲十六州的主意。對於燕雲漢人來說,如果一旦被併入北宋,那麼他們從上到下必然被納入北宋嚴苛的專制制度當中,不僅要承擔更多的賦稅,他們甚至還要背井離鄉。
比如,宋金海上之盟,燕雲漢人就不願意離開故土,被北宋強迫南下開封的漢兒轉身投了大金,大金順利的接手了大遼南面官制度;被迫東遷的燕雲漢人一直在鼓動大金南征,一來向北宋討還國仇家恨,二來藉此機會返回故鄉;而歸附北宋、由漢兒組成的常勝軍在家鄉和北宋之間選擇了前者。所以,靖康之變當中,大金南征軍的先鋒就是燕雲漢人,因為他們對北宋的痛恨更甚於對大金的仇視。雖然滅亡大遼的主力是大金,但是北宋背棄同大遼的盟約背後下刀子讓他們認同的祖國滅亡,視為國仇;而拜北宋所賜他們遠離故土,背井離鄉,這是家恨。只不過大金更為強勢,與大金合作他們的利益和訴求都會得到保障,所以他們出於國仇家恨以及保衛、返回故鄉的原因,選擇向北宋討還血債。
但是燕雲漢人始終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不管是契丹皇帝還是女真皇帝,都把他們劃分歸入漢人當中;而在漢人士大夫眼裡,他們又是標準的胡人,甚至用漢兒這個稱呼來加以區別。但是就燕雲漢人本身而言,他們只認同故鄉,既不認同契丹也不認同南面的漢人。而他們之所以認同大遼,是因為大遼是一個共主聯邦,可以滿足他們的利益訴求,而且他們可以生活的更自由。但是在大金他們卻沒有在大遼那麼自在,因為大金不同於大遼,是北宋的翻版,儒家集團在大金掌控了絕對的政治話語權,而燕雲漢人崇尚武藝以及濃重的鄉土情節,使得他們在大金被迅速邊緣化,而且在大金皇帝那也不討好,金世宗就說過,燕雲漢人比較狡猾,而宋降臣則更加耿直。所以,燕雲漢人最終也在大金崇儒的歷史大環境下泯然眾人。
全文完
-
5 # 塵埃讀歷史
公元 938年(會同元年),遼太宗耶律德光(天龍八部裡面那個遼國皇帝)統治燕雲十六州後 ,實施 了“北南面官制”的一國兩制的政治制度 。“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即以契丹官制統治契丹人 ,以漢族官制統治漢族人。
北面官制,設北院大王和南院大王(天龍八部中喬峰就當過南院大王),分別統領兩部的兵馬;設夷離畢法院,掌管刑獄; 設大林牙院,掌管文翰 ;設敵烈麻都 ,掌管禮儀 ;設“大內惕隱司”,掌管皇族事務 ;設“大國舅司”,掌管後族事務。
南面官制,設樞密使掌管漢人兵馬大權。朝中設中書省 、門下省 、尚書省、翰林院、國
史院。南面官制不像北面官制那樣分“北南”,而是沿用漢人的舊制,設左右 ,比如左丞相,右相,左僕射 ,右僕射。
回覆列表
常言道,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難。遼朝花了很大力氣,方才打下“幅員萬里”的疆域,但要想統治如此廣闊的疆域,同樣要煞費許多苦心。遼朝境內民族眾多、成分複雜,即有“畜牧畋漁以食,皮毛以衣,轉徙隨時,車馬為家”的契丹人和其他遊牧部族,也有“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宮室以居,城郭以治”的漢人和漢化的渤海人。而且,各民族、各地方之間經濟、文化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社會發展水平判若雲泥。如此複雜的國內環境,要想長期保持統一和穩定,著實考驗著遼朝的執政能力。為了適應國內的統治需要,遼朝不斷吸收各族統治者的治國經驗、文化、制度,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統治策略。遵循“因俗而治”的統治原則,根據各民族或各地方的社會實際情況來制定統治方式。為此,遼朝在統治機構的設定上,特意官分南北。從中央到地方都設有兩套平行的政府機構,即北面官和南面官。“北面治宮帳、部族、屬國之政”,處理契丹各部和其他遊牧、漁獵部族事宜,長官由契丹貴族擔任,辦事機構在皇帝御帳的北面。“南面治漢人州縣、租賦、軍馬之事”,管理漢人、渤海人事務,長官由契丹貴族、漢人和渤海人中的上層擔任,辦事機構在皇帝御帳的南面。在中央層面,北面官最高權力機構是北樞密院,也稱契丹樞密院。南面官最高權力機構是南樞密院,也稱漢人樞密院。南院下設吏、戶、兵、刑、廳五房,分管各部事,併兼有唐代尚書省職能。
說實話,筆者心中非常欣賞遼朝的“一國兩制”。其南北兩面官制的統治策略,巧妙地避免了政權內部因胡漢差異而起的衝突,這也是契丹民族在中華文明史上的一大傑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