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doudou是豆

    世界上諸多發明之中,紙這種記事材料大約可算是最偉大的一種了,因為它使人類的文明得以傳播和延續。

    任何物件的發明,都有其產生的特定背景,都是無數發明的交融遞變的產物,紙的發明也不例外。

    今天,我們使用的紙的發明至今不過2000年,而人類的文明史卻更長得多。

    我們之所以能知道那段遙遠的歷史,還真得感謝在真正的紙發明之前,人類所發明的其他形形色色的“紙”,感謝我們的先人為之作出的努力。

    在美國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珍藏著一件從秘魯出土的古代文物“基普”。如果你有幸看到這件稀世之珍的話,可能會大失所望,因為它只是一些打上好些繩結的爛繩子。

    原來,基普是古代印第安人用來記事的。

    在世界各民族發展過程中,幾乎都有過這種結繩記事方法。中國古籍《易·繫辭》中寫道:“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之以書契。”意思是上古的人是靠在繩子上打結來處理問題的,後來的聖人才用在紙上書寫來代替它。

    今人考證,這種用結繩來記事的方法也頗為複雜。

    人1們約定以各種不同大小、式樣、顏色的繩結來表示不同的事情,希望用繩結來幫助記憶,或用來傳遞資訊及用來傳示後人。如果要記載的資訊較多、較複雜,這繩結也弄得很複雜,有時是一串繩結接二連三地打在一起,有時是一根繩結上派生出許多小繩結。古人用這種繩結記的事,今人根本無法猜度。

    就拿秘魯的那件基普來講吧,如果今天的每個人就那些繩結作出自己的解釋的話,恐怕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種解釋。

    有意思的是,在紙這種記事材料發明很久以後,在世界上一些文化落後的地區,人們仍在用類似遠古人類結繩那樣的原始方式來記事,只不過將繩結改成了表達略為明確一些的實物而已。

    這種實物記事真可以稱為是活生生的“出土文物”了。

    公元前1312年,埃及人與居住在小亞細亞的赫梯人發生了戰爭,一打就是16年,互有輸贏,損失慘重。終於有一天,他們決定講和了。公元前1296年,在埃及法老的王宮裡,赫梯人派來的使團與埃及人達成了雙方結束戰爭的協議,締結了和約。

    在沒有紙的年代裡,想到將文字刻下來的,不僅僅是中東的人。

    公元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清朝主管教育的高階官員——國子監祭酒(國子監是國家最高學府,相當於國立大學,祭酒相當於大學校長)王懿榮生了病。醫生診脈後開了處方,家裡人取回藥,王懿榮在一種叫“龍骨”的藥上發現了一些人工留下的花紋。

    他仔細看了一下,覺得2這些花紋很特別,就叫家人再去藥店買些花紋更清楚的“龍骨”來。

    “龍骨”其實是古代脊椎動物的骨骼和牙齒的化石,中醫用來醫治驚悸、久瀉、自汗盜汗等症。在遠古時代的東西上,為什麼會有人工刻鑿留下的痕跡呢?王懿榮素來對考古極有興趣,他對此好生奇怪。

    王懿榮收集了不少絲紋清晰的“龍骨”,並打聽到這些“龍骨”是從河南安陽地下挖出來的。安陽是商代的都城。經過王懿榮及其他一些學者的考證。果然證明這些花紋就是3000多年前殷商時的古文字,因為它刻在龜甲和獸骨上,就被稱作為“甲骨文”。

    在對甲骨文進行考釋後,人們才知道,這種龜甲和獸骨,在當時主要是用來占卜的。

    殷人認為生活中的一切都要聽命於上天鬼神,所以凡是祭祀、種植、狩獵、出征、疾病、颳風、下雨、生兒育女等,都要占卜。

    占卜完了,要把結果記下來。記在哪裡呢?最方便的就是記在占卜用的骨上了。殷人用一些堅硬的東西將字刻在甲骨上,大的字超過半寸,小的如同芝麻。

    甲上的文字,使我們對3000多年前發生的事,多少有一點了解。

    後來,占人又把字用刀刻,或用漆、墨等寫在竹片或木片上。這種竹片、木片大約有一二尺長,每片可以刻上十來個字,多的可以到三四十個字。古時,竹片叫“簡”,木片稱“牘”,信為“書簡”、“尺牘”,因為當時的信是用這種竹、木片“紙”寫成的。

    早先,漢字之所以由上到下豎寫,而不像其他民族的文字多數由左到右橫寫,也是由3簡牘的書寫特點而決定的。

    古時人們寫信用不了多少竹片,如要寫一本書,就不然了。必須用繩子將竹片連起來才能閱讀。現在我們稱書的量詞為“冊”,就是將一片一片的簡、牘穿起來的象形字。

    我們可以想像得出,這種用竹、木片“紙”寫成的書必定是笨重而不便攜帶的。戰國時,思想家惠施外出講學,帶的書簡就裝了五車,“學富五車”的典故即出於此。顯然,這種笨重的“紙”,嚴重地影響了文化的發展。

    就在我們的古人往甲骨上刻字的時代,古埃及人已在用輕便的紙莎草紙來記錄文字了。

    紙莎草是一種高大的草本植物,外形有點像蘆葦,可長到4米高。這種植物的故鄉在埃及。數千年前,尼羅河兩岸肥沃的沖積平原上曾遍佈它的足跡,而現在它在埃及早已絕跡,在非洲只有蘇丹和敘利亞的少數地區還有生長,歐洲的最後一批紙莎草在西西里島錫安河畔錫臘庫扎附近正瀕臨凋萎乾枯。

    這主要是河水的汙染造成的。

    對紙莎草的衰亡,人們十分痛惜。這不僅因為它是極好的造紙原料,還因為它是人類的好朋友。在古代無紙的日子裡,人們曾用它記下了人類文明史最初的幾頁。

    據考證,大約在5000多年前,埃及人就利用紙莎草來造“紙”了,他們把紙莎草的莖破成細絲曬乾,交叉著疊兩層,然後再用膠粘合,這樣做成的紙莎草紙質量相當不錯,成了埃及的主要出口產品,希臘的大多數古典文學作品都是寫在紙莎草紙上的。

    在這種紙莎草“紙”上寫字,要比在泥板、銀板或龜4甲上刻字方便多了。埃及人的這一發明後來傳到了歐洲。在華人造的紙還沒有傳到歐洲之前,紙莎草是歐洲人最常用的“紙”。

    古代印度沒有紙莎草,人們用來當紙的,是另外一種植物。

    這是一種叫貝多樹的熱帶大樹,胸徑常達1米左右,樹高20多米,樹姿有些像棕櫚,又有些像蒲葵。

    這種樹在樹頂上簇生出許多掌狀分裂葉子,十分巨大,一張連葉柄的葉子長達二三米。古代印度人用來當紙的,正是這種葉子。

    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有著許多寺廟。在那些寺廟裡,往往都儲存著貝多葉寫成的經書,人稱“貝多經”。作為書寫用的貝葉須在樹齡8年以上的貝多樹上採摘。

    貝多葉子卷為筒狀,呈淺棕色,從葉柄割取下來鋪開展平,成扇形狀。每張葉片上有30條粗硬的葉脈,用刀除去葉脈,便可得到近30張小葉片。這帶狀小葉片有2米多長,一端稍寬,另一端稍窄。

    這葉片不能用,還必須經過特殊的水漚製作。人們先把葉片捲起放在大鍋裡用水蒸煮。

    然後取出晾乾。為使葉片變得柔韌,不易折斷,還要將晾乾的葉片掛在木棒上,兩手撳住葉片兩端,上下拉磨,使葉片表層磨掉,變得潔白光潤。經過這樣的加工處理後,再把每片貝葉根據所需大小切裁好,集中在一起,用燒紅的鐵棒在貝葉上燙一孔洞,以便用繩穿訂。

    嚴格說來,貝葉上的經文不是寫上去的,而是“刻”上去的。

    人們用一種精細的鐵筆在葉面上刻字,刻好後用墨5水塗抹葉面,即“上色”。這種墨水用油燈的黑色煙炱與肉桂油混合調製,塗抹後不但可在刻痕上留下清晰的字跡,對貝葉還有防潮、防腐、防蛀的作用。可能是由於貝葉“紙”有著這種易於長期儲存的優勢吧,所以當真正的紙發明後很久,仍有人用貝多葉來書寫。

    可惜的是,這樣的“帛紙”雖然很好用,但價格昂貴。在漢代,一匹帛相當於720斤米的代價,一般人是用不起的。

    因此,直到漢代,“帛紙”和簡牘還同時被人們應用著。

    蔡倫是東漢和帝時的太監,任尚方令。他的工作是監管制造御用器物。擔任這些職務,自然要考慮節省開支。價格昂貴的帛也在蔡倫的考慮之中。能不能找到一種可以替代帛的書寫材料呢?不僅與帛同樣的輕便易寫,而且價格還要很便宜。

    蔡倫經常在休息時到城外活動散步。他不由想起了郊遊時看到過的漂絮情景。

    所謂漂絮,就是人們利用不適於抽絲織造的次等繭來做絲棉時,先將次繭用水煮過,再鋪在蔑席上浸到河水裡去,用棍子爛成絲棉。從事這項手工勞作的婦女,人們稱之為“漂母”。

    蔡倫發現漂母在漂絮的過程中,有一些殘留的絲絮粘在蔑席片上,等到曬乾後,把殘絮剝剔下來就成了一層薄6薄的絮片。

    有些買不起帛的窮人就利用這種絮片寫字;不過在這上面寫出的字非常模糊。

    由於絲製品價格貴,一般老百姓穿不起,那時還沒有棉花,平民百姓能穿的,只是麻製品。人們將麻的皮剝下來,仍用在水中漂洗搗打的方法,製成適合於織造的麻紗。在這過程中,也會在篾席上留下麻絮。

    蔡倫發現,也有人利用麻絮片來寫字的。

    “嗯,這倒是個辦法,也許可以試試。”於是,蔡倫當起了“漂”。他將那些留在篾席上的絲絮和麻絮收集起來,放在水中繼續漂洗搗打,將它們弄得很爛,再用席子把它們撈起來濾掉水分,曬乾後就成了一些薄薄的、細密的絮片。

    用它來寫字,效果竟同帛差不多。

    紙就樣誕生了。現在“紙”字左邊的“ ”部,也表明了最初的紙是跟絲有直接的聯絡的。

    在試驗中,蔡倫還發現,用麻絮搗爛後製成的紙,跟用絲絮做成的紙不相上下,甚至還更結實些。這當然使他十分滿意,因為絲是貴重物品,絲絮不如麻絮容易獲得。

    蔡倫還想到,既然要費時費力將麻漚爛、搗爛,而那些沒有使用價值的破布、破魚網、樹皮等不是更容易獲得,又容易搗爛嗎。

    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後,蔡倫終於發明了成熟的紙的製作工序:將樹皮、破布、舊魚網等收集起來浸溼、搗碎、泥沙,然後用草木灰液浸透蒸煮,去掉膠質、油脂、色素等,再進一步搗爛,讓它們成為漿糊狀。

    然後,把這種糊狀的漿質撈出,薄薄地攤在竹簾上晾乾,就成了柔軟的紙。7

    東漢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將他的造紙方法上奏皇帝,正患病臥床的漢和帝非常賞識並下令在全國推廣使用。後來,漢安帝因蔡倫發明紙有功,還封他為龍亭侯。

    中國的造紙術後來傳入北韓、日本、印度和阿拉伯,又經非洲北部傳到歐洲。

    造紙術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最傑出的貢獻之一。蔡倫的名字也被留在了世界科技史中。

    有人統計過,現在世界上大約有12000多種不同用途的紙,它們滿足了人類各方面的需要。這些紙,有的是有意識發明的,有的是在無意中誕生的;有的發明申請了專利,留下了發明的名字,有的卻不知道發明者是誰,只留下了他的發明。

    複寫紙的發明在19世紀初,發明人是英國的韋奇伍德。那時,他正在倫敦經營一家文商店。韋奇伍德經常用鉛筆給他的固定客戶寫信,向他介紹商店裡新進的幾種文具。這些信的內容幾乎一樣,他機械地寫著,有些厭煩。“能不能同時寫成兩封、三封信呢?”看著後一張紙上留下的上一張紙的字痕,韋奇伍德腦中突然冒出了這個念頭。

    要實現這個念頭似乎不很難,韋奇伍德很快就琢磨出了方法:將一張薄紙放在藍墨水中浸潤,然後夾的兩張吸墨紙之間使之乾燥而成。書寫時,可將其襯在一般紙之下,從而獲得複製件。1806年,韋奇伍德獲得了他的“複製信函檔案裝置”的專利權。

    韋奇伍德的發明問世時,英國的商業活動已很發達,複寫紙大有用武之地。

    眼看他的發明大受歡迎,韋奇伍德干8脆辦了一家工場,專門生產這種特殊紙張。後來,法華人改用甘油和松煙滲透進紙裡的方法制造複寫紙。大約到1815年,德華人再進行革新,以熱甘油加上煤焦油中提煉的染料,經細磨調研,塗於韌性的薄紙上製成新的複寫紙。以後人們又在這種複寫紙的塗料中加入蠟料,以降低粘度,這就是我們今天常用的複寫紙了。

    時至今日,造紙的原料越來越多,造紙的方法也越來越新奇,紙的品種更是五花八門了。

    有一種紙叫電熱式傳真紙。它的一面塗有金屬鋁,另一面塗上白色的低壓絕緣層。將這種紙裝在一定的儀器裡,儀器上的記錄針就會自動按照各種光、熱、靜電、生物電流等訊號電壓,將白色低壓絕緣表層擊穿,露出黑色基紙,形成所傳的文字和圖形。

    有的紙還會“說話”。這種紙叫磁性紙,是在厚紙上塗上一層磁性物質而製成的。它可以像錄音磁帶那樣在錄音機上錄音,也能放送出聲音。如果用這種紙給遠方的親友寫信,可不必動筆,只需用它錄下你的說話,然後把它裝人信封寄出,親友收到後,將紙放到錄音機裡,就可以聽到你的聲音了。

    紙很脆弱,它怕撕、怕拉、也怕戳。可是,只要用合成纖維摻入普通紙漿中,就能用普通造紙方法制得合成紙。這種紙兩面拉毛進行糙化處理後,便可以與普通紙一樣印上圖樣與文字。它特別堅韌,就是幾十噸重的坦克壓過去,也不會破碎!用這樣的紙來印軍用地圖,自然十分合適。

    我們知道紙翻動時會發出“嘩嘩”的響聲。電臺廣播9員在翻閱稿件時,也會將討厭的紙張聲一直播送出去。現在人們發明了一種無聲紙,它綢子一樣輕軟,上面有無數細孔,翻動起來並不發出聲音。

    這是因為書上的水果是用帶有不同香味的紙剪貼上去的。當用手摩擦畫面上的水果時,這種紙就會因摩擦生熱而散發出香味來了。

    前蘇聯的一位科學家文丘納斯,在80年代發明了一種最為離奇的紙。造紙原料是你根本無法想象的玄武岩、凝灰岩等石頭。

    文丘納斯先將玄武岩等石頭熔化成液體,再利用一種快速拉絲裝置,將岩漿拉成極細的絲束。

    將這種“石纖維”浸到酚醛樹脂裡,就成了褐色的薄紙狀物,再經過一道工序,加進一些白堊粉後,出來的紙就是雪白的紙了。這種紙強度很高,所以可做得很薄,5張紙合起來,才有我們平常的一張紙那麼厚。

    這種石頭紙韌性極好,可以快速抽拉而不斷裂,用它來印報紙的話,可使印報機的速度提高好幾倍。

    由於石頭紙的著色效能好,用它印成的畫報顏色十分豔麗。此外,石頭紙還不怕水、火和細菌,用它印刷的書,保管起來要省心多了。石頭紙還有一個突出的優點,隨著石頭紙的大量生產,代替了樹木作材料可以使無數森林免遭砍伐,有利於保持生態平衡。

    10

    從蔡倫發明紙起,人們用的造紙原料,不管是破布、破魚網、樹皮、麥草、稻草、蘆葦、毛子、木頭,都是纖維類材料,石頭紙是第一種非纖維類原料製成的紙。

    以後還會有什麼樣的新紙問世呢?我們無法預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人類的追求是無止境的,紙的發明也是無窮盡的。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複方酮康唑乳膏有什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