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學信仰

    科學家所說的大一統理論,又可稱之為統一場理論。

    通俗一點講,也就是能夠解釋宇宙間一切事物的基本規律,能夠將宇宙間所存在的四種基本力引力、電磁力、強核力和弱核力統一在一起的理論。而這樣的理論至今為止,還未能出現。從某一種角度來說,當人類找到了統一場理論,也就找到了宇宙的本質規律,能夠從根本上認清宇宙的真實面貌。說到統一場理論,就不得不說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

    在廣義相對論的描述中,時空會因為物體的質量而發生彎曲,而這種時空的彎曲就是引力的本質,所以從本質上來講,引力並不是一種力,而是時空的彎曲,是一種幾何效應。

    而引力透鏡效應就是其最好的證明,當遙遠恆星的光芒經過大質量的天體附近時,就會因為大質量天體周圍時空的極度彎曲而改變方向,而在地球周邊,太陽就是這樣一個大質量的天體,所以當地球透過公轉和太陽的位置關係發生變化之後,當遙遠恆星所發出的光芒達到地球不需要經過太陽身邊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那顆恆星的位置並不在原來看到的方向,時空彎曲就如同一面透鏡一樣改變了光線的方向。

    我們可以看出,廣義相對論在描述時空彎曲的同時,也告訴我們時空是穩定平滑的。

    但是量子力學所描述的世界卻是劇烈漲落的。隨著時空的縮小,量子的漲落會變得愈發劇烈而不可測。所以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在微觀世界中存在著根本的矛盾,無法統一,然而二者又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缺一不可,而所謂的大一統理論就是要將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統一在一起,形成一個統一場理論。雖然現在比較流行的弦理論可以很好的將二者統一,但弦理論的基礎是源於猜想,並沒有任何證據支援。所以人類距離大一統理論還有多久,沒有人知道。

  • 2 # 天籟人2

    大一統理論已經初步定型。天擎引能計劃與擎天啟能工程的總稱自然語言系統工程理論已經初步為大一統理論提出結論。

  • 3 # AAAET

    圍繞這個題目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

    毛澤東指出:“人類的歷史,就是一個不斷地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發展的歷史。”(《毛澤東著作選讀》第845頁)毛澤東這這段話,反過來可以理解為:人類只能生活在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發展的過程中,人類的存在和發展是一個過程,只是作為過程而存在,當人類未來進化發展到自由王國的時候,人類的歷史必然徹底終結。

    從人類進化的特性來講,以及先進的精神體的全面普及。必將帶來物質體即具體的革命性變革,人類的歷史必然面臨終結。

    在宇宙人的引導下,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隨著人類的進化,人類將先後進化發展到仙類和神類,人的生命結構和機體結構將發生巨大變革,人類感受到空前的自由,最終戰勝死亡,實現了從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的革命性飛躍。人類進化的巨大變革,是人類的精神體千萬年不斷進化的結果,是事物發展的由量變到質變。

    在未來的九維空間裡,以宇宙能的普遍應用為基礎前提,人實現了與宇宙的統一而成為神類,時間是可逆的可控的,是可以任意主宰的東西,生命達到長生,橫亙在天地間形形色色的一切規律性的東西,都要隨著六維空間時代的結束而結束,都要隨著仙類的消亡而消亡,而代之以全新的九維空間時代的宇宙意義上的規律。

    在九維空間時代,神類對宇宙前途和命運的關切,對宇宙間廣泛存在著的人類文明發展的關切,成為神類的全部工作,並與神類的全部物質活動相統一,與神類的能力相統一。神類的全部能力都發展成為了目的,每個成員都將完全成為自己的主人,成為社會的主人,成為時間和空間的主人,成為完全自主、完全自由的人,自然和必然完全統一起來。

    (一)馬克思的論述。馬克思揭示“自由王國”的本質時說:“事實上,自由王國只是在由必須和外在目的的規定要做勞動終止的地方才開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來說,它存在於真正物質生產領域的彼岸。”(《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323頁)又說:“在這個必然王國的彼岸,作為目的本身的人類能力的發展,真正的自由王國,就開始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第927頁)所謂“物質生產領域的彼岸”也就是沒有物質資料生產的時代,同時也是人類在三維空間的一切“勞動”全部“終止”的時代。因而那裡必然也是物質資料耗費的彼岸。只有人類的進化到達物質資料耗費的彼岸這時候,物質資料生產的彼岸才會真正到來。毫無疑問,這樣的彼岸,只存在於九維空間,只存在於神類時代,那是人類進化的高階階段。在沒有、也不需要有物質資料生產的“自由王國”裡,神類的生活究竟是怎樣的,馬克思並沒有具體描述。

    儘管馬克思對未來的自由王國只進行了哲學意義上的論述,但是從馬克思的論述中,依然可以得出結論,未來的自由王國有如下特徵:

    第一,由“必須和外在目的”規定的全部勞動完全終止,也就是說,在三維空間意義上的物化勞動完全終止的時候和地方,自由王國便到來了。

    第二,只有當人類的進化達到“物質生產領域的彼岸”的時候,即人類已經進化到不再需要有形的物質資料的時候,真正的自由王國一一共產主義大同世界才會完全到來。

    第三,未來的人類即到達“物質生產領域的彼岸”這神類,必然也到達物質資料耗費的彼岸,神類不再需要消耗任何有形的物質資料,自然也就不再需要生產任何有形的物質資料。

    第四,神類開始步入漫長的物質資料的反消耗階段,與宇宙與天地和自然和諧相處,能力與目的完全融為一體。

    正像馬克思的預言一樣,在共產主義大同世界裡,人的能力的發展真正成為人的最終目的,人的全部目的都與人類的能力相統一,能力和目的完全一致起來。神類實現了“心想事成”,進入了“謀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的新時代。

    未來的人類是跨出地球搖籃的人類,是開始征服宇宙和開始創造宇宙文明的人類,真正的完全的自由王國終於到來。

    (二)毛澤東的論述。毛澤東曾經指出:一切特別的、特別的東西都是它的發生、發展和滅亡的過程,人類是生產出來的,因此人類也會滅亡,但是我們說的人類的滅亡和基督教講的世界末日不一樣,我們說的人類滅亡是有比人類更進步的東西來代替人類,是事物發展到高階階段。

    毛澤東不愧為宇宙人的代表,在近半個世紀以前,就為我們指出了人類進化發展的方向,指明瞭未來人類進化的新形式和新階段,即將來有比人類更先進的東西代替人類。

    現代意義上的人類最終要被更高階、更先進的“東西”代替,是什麼“東西”代替人類呢?可以斷言,這個比人類更先進的“東西”是在人類基礎上生產和發展起來的,是現代人類生命發展的更高形式,是現代人類生命進化的新階段和新高度一一仙類。

    毛澤東不愧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他對自然辯證法和唯物辯證法有著完全徹底的理解、認識和應用。根據毛澤東的唯物辯證思想,三維空間的人類必將被六維空間的仙類所代替。然而,仙類還不是人類進化的終點。仙類必將被九維空間的神類所代替。這是人類發展的必然,是人類進化從量變到質變的必然結果,是人類進化發展的否定之否定。這就是大統一理論基本的必由之路。文章比較長請人們耐心閱讀了解一下是必然的。謝謝!

  • 4 # 蒜頭聊科學

    大一統理論,有可能明天就被發現,也可能永遠不會出現。

    我們先來看看大一統理論的基礎是什麼。大一統理論,事實上就是將宇宙中的四大基本力完全統一的理論。

    宇宙中的所有力,都可以分為——萬有引力、電磁力、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

    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我們需要注意以下細節:

    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的時候,強、弱相互作用力還沒有正式發現。

    電磁力、強、弱相互作用力,都以微觀粒子為主。

    愛因斯坦晚年尋找大一統理論,目標就是統一引力和電磁力,雖然愛因斯坦沒有成功,就算成功了,也缺少了強、弱相互作用力的統一。

    這就引出一個疑問:人類真的找到了所有基本力?宇宙真的只存在四種基本力?

    假設宇宙確實只有四種基本力,大一統理論真的存在嗎

    目前研究大一統理論的關鍵,就是探索萬物的本質——歸根溯源。

    從這一方面看,量子力學似乎前景無限,並且量子力學的量子力場,完成了電磁力、強、弱相互作用力的統一。

    可惜引力量子力學無法統一,甚至無法利用量子力學解釋引力。

    而相對論可以輕鬆利用空間解釋引力,可惜沒有完成電磁力的統一。愛因斯坦曾嘗試用空間解釋一切,也就是萬物都是空間構成。我們看到的天體,都只是空間的扭曲所形成的假想,但沒有完成。

    為了追尋大一統理論,弦理論從量子力學中誕生,成為物理分支。

    弦理論,利用“能量”解釋一切,“能量絃線”才是構成萬物的本質,而並非微觀粒子,“能量絃線”的震動、旋轉方式的不同,構成了各種粒子、光子、夸克,進而形成了宇宙萬物。

    然而弦理論沒有實質性的實驗證實,很多物理學家並不認可,弦理論的基礎,是“十維空間”,大大超出了人類的認知。

    但目前,弦理論依舊是最有希望成為大一統理論的物理分支。

    人類對時空的認知,在糾錯中不斷進步

    “四維時空”是愛因斯坦相對論的關鍵,三維空間加一維時間,宇宙萬物都存在於四維中。

    但是隨著人們對粒子的研究,發現很多粒子會在核裂變、粒子碰撞實驗中神秘消失,“額外維度”的概念開始出現,這些消失的微觀粒子,可能進入到了人類無法觀察的額外維度。

    總結:

    人類目前對宇宙的認知多餘淺薄,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發現,更讓所謂的大一統理論變得撲朔迷離,誰也說不準,暗物質和暗能量會不會有人類未知的力。

    如果對宇宙存在概念都沒有分清,大一統理論更是天方夜譚。

    而額外維度的出現,也讓大一統理論適用範圍出現問題——大一統理論,適用全部維度,還是在四維時空適用。

    大一統理論是物理學家渴望的理論,但是大一統理論是否存在,真的可以適用整個宇宙,這些都是未知數......

    大一統理論,或許明天就會公佈,或許耗盡人類的生命歷程也無法找到。

  • 5 # 華兒為之

    現有遠距離飛船的發明不足以支援我們對星空的探索,不跳出地球這個圈子永遠是畫地為牢。哈勃的作用僅僅給我們帶來了光年外星體的部分資料。

    人類還需要對宇宙進行不間斷的探索,為我們淺顯的理論提供有力依據。沒有資料支撐的理論永遠會存在喋喋不休的爭論與民科的質疑。所以還是發展航天技術吧。屆時,人類對黑洞的興趣不定比統一這些理論興趣更大哦。@淡漠乾坤

  • 6 # 高維宇宙觀

    先要知道什麼是大一統理論,這就需要從四種基本力說起了。

    愛因斯坦時代劃分了宇宙的四種基本力。它們分別是電磁力(以多種形式存在,包括電、磁和光本身)、引力(使地球和行星保持在它們的軌道上運動,引力也約束了銀河系的平衡)、強核力(為恆星燃燒提供能量。它使群星閃耀,創造出燦爛的、給予生命的Sunny)、弱核力(支配某些形式的放射性衰變)。

    愛因斯坦為此在生命的最後三十年執著於統一這四種力,他給這個理論創造了一個詞:統一場論。遺憾的是,他探索光和引力的統一場論並未成功。他去世的時候,留下的僅是書桌上未完成的各種手稿。

    此時出現了一個人幾乎改變了這個情況,他就是95歲恢復中國國籍的楊振寧。

    說起楊振寧的學術成就,很多人只知道他和李政道一起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獲得了諾貝爾獎,但這只是他眾多學術成就中的一小部分。事實上,他在統計力學、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場論等物理學4個領域有13項世界級的貢獻,這一點舉世聞名,無可否認。

    在這眾多成就中,最熠熠生輝,甚至能值兩個諾獎的學術貢獻,則是大眾非常陌生甚至一開始物理學界也不看重的楊—米爾斯理論,這是楊振寧與自己的學生米爾斯早於自己獲得諾貝爾獎的宇稱不守恆定律在1954年提出的(米爾斯生前多次表示“楊-米爾斯規範對稱方程是楊振寧的,自己只是有幸跟著署名”),直接催生了楊—米爾斯規範場論。

    世界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教授曾經在楊振寧70歲生日上這樣說道:提到20世紀物理學的里程碑,我們首先想到三件事,一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二是狄拉克拉的量子力學;三是楊振寧的規範場論。

    楊-米爾斯理論(規範場論)的提出為大統一理論指明瞭方向。基於這個理論,物理學家統一了電磁力和弱核力,創立了電弱統一理論。在溫度極高的早期宇宙中,電磁力和弱核力是統一的電弱力。以此為基礎,粒子物理標準模型又把強核力統一進去。也就是說,在楊-米爾斯理論的框架下,除了引力之外的三種基本力已經得到統一,可謂是完成了75%的大統一理論。

    不止於此,在20世紀70年代,科學家們逐漸認識到,所有的核物質的秘密都可以被楊-米爾斯規範場論解開。把物質結合在一起的秘密是楊-米爾斯的規範場論,而不是愛因斯坦的幾何學。

    今天,楊-米爾斯規範場論已使“建立一種關於所有物質的無所不包理論”成為可能。事實上,我們是如此相信這個理論,以至親切地稱它為“標準模型”。

    標準模型可以解釋所有的關於亞原子粒子的實驗資料,甚至可以解釋大約1萬億電子伏特的能量(用1萬億伏特的電壓加速一個電子而產生的能量)。這大約是目前在運轉的原子加速器的極限。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標準模型是科學史上最成功的理論。

    同時這也意味著,繼承了楊米爾斯場的量子理論已經將宇宙的三種基本力統一了,只剩下了引力。

    當前最有希望將自然界的基本粒子和四種相互作用力統一起來的理論是弦論。

    弦論的一個基本觀點是,自然界的基本單元不是電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之類的點狀粒子,而是很小很小的線狀的“弦”(包括有端點的“開弦”和圈狀的“閉弦”或閉合弦)。弦的不同振動和運動就產生出各種不同的基本粒子,能量與物質是可以轉化的,故弦理論並非證明物質不存在。弦論中的弦尺度非常小,操控它們性質的基本原理預言,存在著幾種尺度較大的薄膜狀物體,後者被簡稱為“膜”。直觀的說,我們所處的宇宙空間可能是9+1維時空中的D3膜。

    現在的弦論特指超弦理論。

    如果說超弦理論的第一次革命統一了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那麼近年來發生的弦理論的第二次革命則統一了五種不同的弦理論和十一維超引力,預言了一個更大的M理論的存在,揭示了相互作用和時空的一些本質,並暗示了時間和空間並不是最基本的,而是從一些更基本的量匯出或演化形成的。M理論如果成功,那將會是一場人類對時空概念、時空維數等認識的革命,其深刻程度不亞於上個世紀的兩場物理學革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杜羅聲稱三個月以來一直跟反對派秘密談判,是否包括瓜依多的政變在內都是在演雙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