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記錄一下我在

    蘇軾的思想:蘇軾既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又典型地體現著宋代的文化精神。他在政治上堅持儒家入世的精神,在生活上較多地採取莊禪曠達的態度,執著超脫,無往不可,這種人生境界對宋人及宋代以後許多文人的人生態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人格魅力在古代歷史上少有倫比,就受後人喜愛的廣泛程度而言,他在歷代作家中也是無人可以比擬的。

    對他詞風的影響:蘇軾在詩、文、詞的創作上取得了全面的成就,是文學史上少見的文學全才。

    1,蘇軾的散文具有多姿多彩的藝術風貌,代表了宋文創作的高峰。

    2,蘇軾的詩有廣泛的題材和多樣的風格,體現了過人的創造才情和藝術表現能力。在內容、形式、手法、語言等諸方面都突破了前人窠臼,往往將詩歌寫得超邁豪縱而又有雋永的韻味和濃郁的詩意。蘇詩不僅顯示磅礴的氣勢,表現深婉的情致、綽約的風韻,還常常包含著深刻的哲理。蘇軾又是學問淵博的大學者,無書不讀,其詩也相應表現出濃厚的書卷氣,成為以才學為詩的典範之一。

    蘇軾對詞的革新

    蘇軾的博大胸懷和過人才情在詞的創作中也有突出的表現。蘇軾繼柳永之後,對詞體進行了全面的改革。他將歷來以柔婉為傳統的詞體注入了陽剛之氣,並將詩歌的表現功能和表現手法移植到詞中,使詞可以像詩一樣表現作者的性情和人格個性。他的革新實績,提高了詞體的文學地位,使詞擺脫了音樂的附屬品的狀態,成了可以獨立發展的新詩體。蘇詞風格多樣,尤以清雄曠達、奔放豪邁為其獨創,為詞史帶來全新的審美境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為後人啟示了新的創作道路。

    在宋代以及後代文人的心目中,蘇軾是一位天才的文學巨人,他的作品當時廣泛流傳,身後影響深遠。他的詩、文、詞的創作都在各自的文類領域內達到了發展的高峰,成為後人學習的典範。

    蘇軾對北宋中後期文學的影響。

    蘇軾是繼歐陽修以後北宋文壇最傑出的領袖。他熱心培養後進,團結許多重要作家在他的周圍,其中名聲最大的有黃庭堅、張耒、晁補之、秦觀四人,合稱“蘇門四學士”,再加上陳師道和李廌又合稱“蘇門六君子”。

    從蘇軾主盟文壇的神宗朝開始,宋代文學的發展達到了極盛。蘇軾、黃庭堅的詩歌達到了宋詩創作的顛峰。張耒、晁補之、秦觀和陳師道的詩歌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在蘇軾變革詞體的同時,詞壇也出現了風格紛呈、詞人輩出的繁榮局面。晏幾道、秦觀、黃庭堅都是這一時期重要詞人。

    到北宋後期,隨著時局的變化和文學自身的發展,文學風尚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由於政治的原因,朝廷禁蘇軾、黃庭堅等人的學術和詩文,文學的發展進入一個相對低迷的時期。蘇軾的影響仍廣泛存在。但在詩歌方面,時人學習的典範主要是黃庭堅的“山谷體”。在黃庭堅的影響下,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詩歌流派,即所謂“江西詩派”。歌詞創作方面,重要詞人則有賀鑄和周邦彥等。

    代表作分析:【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這首詞以生動的筆墨描繪楊花的形象,並以楊花比擬人的飄零淪落,隱約寄託詞人個人身世的感慨。全詞寫得不離不即,遺貌取神,儀態萬方,柔情無限。它既是在寫楊花,又是在寫人。詞人把自己的主觀感受和對不幸遭遇的唱嘆,都融入楊花形象之中。從楊花的無人珍惜,從楊花的飄零淪落,似乎可以看到詞人以及與詞人相類似的某些人的不幸命運。真正做到了花中有人,形中有神,虛實兼到,形神並茂。劉熙載《藝概·詞曲概》說:“東坡《水龍吟》起雲:‘似花還似非花’,此句可作全詞評語,蓋不離不即也。”王國維對此詞也推崇備至,他說:“詠物之詞,自以東坡《水龍吟》為最工。”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這首詞寫於宋神宗元豐五年七月。當時作者已47歲,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已兩年多了。詞人在政治上遭到了“烏臺詩案”的嚴重打擊,思想異常苦悶,因此,他常常在登山臨水和憑弔古蹟之中來尋求解脫。但是,他不可能完全忘情政治,有時因外界事物的刺激和誘發,他便無法保持內心暫時的平靜。他的熱情,他的理想,他的牢騷與不平,往往要透過文學這一噴火口,火山爆發式地噴薄而出。他的著名散文前後《赤壁賦》以及其他許多著名詩詞就是這種思想感情衝擊下的產物。《念奴嬌》正是這一時期傳誦最廣的名篇,也是蘇軾詞中的代表作。

    這首詞描繪了赤壁附近的壯闊景物,透過對古代英雄人物的讚美,抒發了詩人的理想抱負以及老大無為的感嘆。上片寫景,由景入情,引出對古代英雄的懷念。開篇“大江東去”二句,大氣包舉,籠罩全篇,反映出詞的主導思想:歷史上的“風流人物”都免不了要被浪花“淘盡”,更何況無聲無臭的碌碌凡夫!無窮的興亡感慨由此生髮。次二句以精煉的筆墨點出時代、人物、地點,為英雄人物的出場做好鋪墊。“人道是”三字,既烘托出古代戰場家喻戶曉、世代相傳的聲名,同時又暗中交待這個“赤壁”並非當年真正鏖戰之地,只是人們的傳說而已。“亂石穿空”三句是詞人目擊之奇險風光,驚心動魄:穿空的亂石、拍岸的驚濤、如雪的浪花,都似乎是在向後代顯示著當時的威烈,訴說著當年“風流人物”所建樹的豐功偉績。這三句,有仰視、俯視之所見,有遠景、近景之交叉,有色彩,有濤聲。全詞只這三句正面描寫赤壁景色,但卻寫得意態縱橫,精神飽滿,古戰場的聲勢被和盤托出,滲透到全篇的每一角落,只待人物出場了。“江山如畫”兩句,一筆收束,總上啟下,自然地由古代戰場過渡到古代英雄人物。

    下片可分兩段。從“遙想”到“灰飛煙滅”,刻畫周瑜少年英俊,從容對敵的雄姿,抒寫作者讚佩與嚮往之情。“遙想”二字緊承“周郎赤壁”與“多少豪傑”,過渡巧妙自然。詞人抓住儒雅名將周瑜的某些具有典型性的性格行為特徵,“小喬初嫁”以襯托其“雄姿英發”,“羽扇綸巾”以表現其舉止風雅,“談笑間”以顯示其謀略智慧,寥寥幾筆,就把人物寫得栩栩如生。從“故國神遊”到結尾是又一層。這五句既表現出作者對理想境界的“神遊”,又反映出作者對人生所持的虛無態度。就全篇而言,貫穿始終的並不是“人間如夢”,而是對“風流人物”的讚美,對遠大理想的追求,以及因政治失意而產生的牢騷和憤慨。瑰麗雄奇的自然風光,雄姿英發的英雄人物,對人生理想的追求,這三者有機地交織在一起,從而構成這首詞高曠豪邁的風格。它那永世不衰的、激動人心的藝術力量也就產生在這裡。

    這首詞藝術上最突出的特點之一,便是它創造性地刻畫了歷史上的英雄人物,把登臨懷古詞推進到一個新的水平。在此之前,詞作為一種新興的文體,主要是用來描寫男女風情及羈旅閒愁的。柳永詞在內容上已有所擴充套件,但幅度有限。王安石的《桂枝香》(“登臨送目”)氣勢恢宏,格局開張,是北宋詞壇上不可多得的名篇,但在構思上仍限於弔古傷今。蘇軾在此基礎上,把一般的弔古傷今提高為對歷史上英雄人物的唱嘆與讚美。此詞之所以為高,原因正在這裡。《念奴嬌》藝術上的另一特點,便是發展了情景兼融這一傳統藝術手法。作者從眼前的自然風光起筆,引出歷史人物,抒發個人感慨,險奇壯麗的赤壁風光成為詞人追慕古代英雄人物、抒發個人豪情的有力烘托,自然山水、歷史人物、個人感慨三者交織在一起,並以抒寫詞人的理想抱負與老大無為的感概為核心。詞中描摹江山如畫,渲染周瑜的功績,都是為了使這一感慨表現得深沉、悠長而又具體。這首詞另一特點,便是語言精煉而有特色,用墨不多而形象卻異常鮮明。寫景:“大江東去”,“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滾滾長江,波濤洶湧,赤壁磯頭,山勢險峻。在此背景裡出場的歷史人物卻是“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看,當年的周郎何等風流儒雅,從容不迫,料敵如神。凡此種種,均有效地增強了這首詞雄奇的意境與豪邁的風格。無怪被後人嘆為“古今絕唱”了。

    【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首詞是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時所作。這一時期,蘇軾因為與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展轉在各地為官。他曾經要求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會。到密州後,這一願望仍無法實現。這一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與胞弟蘇轍分別之後,轉眼已七年未得團聚了。此刻,詞人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於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詞前的小序交待了寫詞的過程:“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很明顯,這首詞反映了作者複雜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說明作者懷有遠大的政治抱負,當時雖已41歲,並且身處遠離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對現實、對理想仍充滿了信心;另方面,由於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實現,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對現實產生一種強烈的不滿,滋長了消極避世的思想感情。不過,貫穿始終的卻是詞中所表現出的那種熱愛生活與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啟發人們的藝術聯想。一鉤新月,可聯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輪滿月,可聯想到美好的團圓生活;月亮的皎潔,讓人聯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類多少美好的憧憬與理想!蘇軾是一位性格豪放、氣質浪漫的詩人,當他抬頭遙望中秋明月時,其思想情感猶如長上了翅膀,天上人間自由翱翔。

    上片寫中秋賞月,因月而引發出對天上仙境的奇想。起句奇崛異常,詞人用李白“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把酒問月》)詩意,用一問句把讀者引入時間、空間這一帶有哲理意味的廣闊世界。詞人的提問,似乎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伊始,又好象是在讚歎中秋的美景、造化的巧妙。其中蘊涵了詞人對明月的讚美和嚮往之情。作者之所以要化用李白詩意,一是李白的詠月詩流傳甚廣,二是蘇軾經常以李白自比,這裡也暗含此意。李詩語氣比較舒緩,蘇詞改成設問句以後,便顯得峭拔突兀。蘇軾將青天作為朋友,把酒相問,顯示了豪放的性格與不凡的氣魄。“不知”二句承前設疑,引導讀者對宇宙人生這一類大問題進行思考。“天上宮闕”承“明月”,“今夕是何夕”承“幾時有”,針線細密。繼續設疑,也將對明月的讚美嚮往之情推進了一層。設問、思考而又不得其解,於是又產生了“我欲乘風歸去”的遐想。李白被稱為“謫仙”,蘇軾也被人稱之為“坡仙”。詞人至此突發奇想,打算回到“天上”老家,一探這時空千古奧秘。蘇軾生平自視甚高,以“謫仙”自居,所以他當然能御風回家,看看人間“今夕”又是天上的何年?仙境是否勝過人間?詞人之所以有這種脫離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來自他對宇宙奧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來自對現實人間的不滿。人世間有如此多的不稱心、不滿意之事,迫使詞人幻想擺脫這煩惱人世,到瓊樓玉宇中去過逍遙自在的神仙生活。蘇軾後來貶官到黃州,時時有類似的奇想,所謂“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以及《前赤壁賦》描寫自己在月下泛舟時那種飄然欲仙的感覺,皆產生於共同的思想基礎。然而,在詞中這僅僅是一種打算,未及展開,便被另一種相反的思想打斷:“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這兩句急轉直下,天上的“瓊樓玉宇”雖然富麗堂皇,美好非凡,但那裡高寒難耐,不可久居。詞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來堅定自己留在人間的決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詞人對人間生活的熱愛。同時,這裡依然在寫中秋月景,讀者可以體會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氣逼人。這一轉折,寫出詞人既留戀人間又嚮往天上的矛盾心理。這種矛盾能夠更深刻地說明詞人留戀人世、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顯示了詞人開闊的心胸與超遠的志向,因此為歌詞帶來一種曠達的作風。“高處不勝寒”並非作者不願歸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才是根本之所在。與其飛往高寒的月宮,還不如留在人間,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碼還可以與自己清影為伴。從“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轉折開闔中,展示了蘇軾情感的波瀾起伏。他終於從幻覺回到現實,在出世與入世的矛盾糾葛中,入世思想最終佔了上風。“何似在人間”是毫無疑問的肯定,雄健的筆力顯示了情感的強烈。

    下片寫望月懷人,即兼懷子由,同時感念人生的離合無常。換頭由中秋的圓月聯想到人間的離別。夜深月移,月光穿過“朱閣”,照近“綺戶”,照到了房中遲遲未能入睡之人。這裡既指自己懷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節因不能與親人團圓以至難以入眠的一切離人。月圓人不圓是多麼令人遺憾啊!詞人便無理埋怨圓月:“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相形之下,更加重了離人的愁苦了。無理的語氣進一步襯托出詞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同時又含蓄地表示了對不幸離人的同情。詞人畢竟是曠達的,他隨即想到月亮也是無辜的,便轉而為明月開脫:“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既然如此,又何必為暫時的離別而憂傷呢?這三句從人到月、從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從語氣上,好象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問;從結構上,又是推開一層,從人、月對立過渡到人、月融合。為月亮開脫,實質上還是為了強調對人事的達觀,同時寄託對未來的希望。因為,月有圓時,人也有相聚之時。故結尾“但願”便推出了美好的祝願。“但願人長久”是要突破時間的侷限,“千里共嬋娟”是要突破空間的阻隔,讓對明月共同的愛把彼此分離的人結合在一起。這兩句並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現了作者處理時間、空間以及人生這樣一些重大問題所持的態度,充分顯示出詞人精神境界的豐富博大。張九齡《望月懷遠》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許渾《秋霽寄遠》說:“唯應待明月,千里與君同”,蘇軾就是把前人的詩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鑄成對天下離人的共同美好祝願。

    全詞設景清麗雄闊,如月光下廣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間來回馳騁的開闊空間。將此背景與詞人超越一己之喜樂哀愁的豁達胸襟、樂觀情調相結合,便典型地體現出蘇詞清雄曠達的風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梁山那一夥人在三國時期作為一股勢力存在,他們會有多大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