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氧生活
-
2 # 年代君的新格物小站
藝嶼EYESVOT |莎樂美
《聖經》裡的莎樂美莎樂美千百年來被描繪成兩種截然不同的形象,《聖經》中有關莎樂美的故事是這樣的:
希律王娶了他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羅底,聖潔的施洗者約翰對此事大加批評和指責。
王后希羅底痛恨他,讓希律王將其捉拿並關押起來,但希律又敬畏約翰受人民愛戴不殺他。
後來在宴會上希羅底與腓力的女兒獻舞博得希律王歡心,希律王宣誓給她任何她想要的東西。
無知的少女因母親希羅底的挑唆,向希律索要約翰的項上人頭,希律因為誓言而不得不殺掉約翰,把他的頭送給希羅底的女兒。
在這個最初版本的故事中甚至沒有記載這個少女的名字,人們還是在《猶太古代志》中查到了她的芳名——莎樂美。
雖然在《聖經》中,莎樂美這個人物無足輕重,僅僅是個單純無知的少女,是恨意滿滿的希羅底為殺死施洗約翰的一把刀,但是,一個青春貌美的少女與一顆血淋淋的人頭,這樣對比鮮明的、極富藝術衝擊力的畫面,怎可能被古往今來的藝術家所錯過?莎樂美 提香
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提香筆下的莎樂美看起來還稚氣未脫,手託著的盤子裡是約翰的頭顱,畫面中莎樂美有意把自己美麗的頭偏向另一側,似乎在隱隱害怕,但向恐怖的頭顱斜瞟的眼神又透露出她控制不住的好奇心。
莎樂美接受施洗者約翰的頭顱 倫尼
倫尼的畫作中,莎樂美和約翰的對比更為鮮明,約翰的頭還在滴滴答答地淌血,而莎樂美的面容寧靜而無辜,彷彿對自己的罪行一無所知。
莎樂美作為一個矛盾集中的藝術形象,藝術家的創作重心越來越向其偏移,而這種偏移在王爾德筆下到達了頂峰,這就是戲劇《莎樂美》。王爾德
王爾德的《莎樂美》中,莎樂美對施洗約翰一見鍾情,但約翰拒絕了她的求愛,她為希律王跳了七重紗舞博得他的歡心。
莎樂美向希律王請求要約翰的項上人頭,然而這不是由於恨,這是唯一能親吻到約翰嘴唇的方法,她以一種最為血腥的方式擁有了她的愛人。
王爾德筆下的莎樂美總讓人想起月亮,不僅因為莎樂美和月亮同樣皎潔美麗,更因為那股讓人瘋狂的力量。她致人於死地的魅力帶走了一個侍衛的生命——如同月亮引發潮汐。她驕矜地對那個軍官說:“你會為我這樣做的,你知道你會為我這樣做。”
於是男人們願意為她做一切事情,拋下榮譽乃至生命。
然而只有一個人,他並非沒有感受到她攝人心魄的魅力,只是那魅力來自罪惡的所多瑪。他肩負的信條要求他必須將她不屑一顧。施洗約翰給予莎樂美的是最極端的憎惡,她美麗又聖潔,約翰卻將她視作世界上最邪惡的女人,受詛咒的人,不願再見到她。
而被點燃了熾烈的愛情之火的莎樂美,她之前從未接受過任何人的愛情,她不懂得怎樣經受愛情的挫折,或者是她懂得,但就像約翰對她不屑一顧一樣,莎樂美也對這種綏靖嗤之以鼻,愛對莎樂美來說,是不惜一切代價的絕對佔有,哪怕這個代價是愛人的生命,哪怕佔有只是她落在約翰嘴唇上的親吻。
與《聖經》中或是文藝復興時的畫作中的莎樂美相比,王爾德的莎樂美有了更為清晰的意志,她不是一個冷冰冰的工具,而是一個神采飛揚的、飽滿的藝術形象,雖然王爾德本人對比亞茲萊為《莎樂美》所作的插圖多有不滿,但是對於這種瘋狂而決絕的愛情,黑暗而偏執的詩意的解讀與描繪,大概沒人能超越比亞茲萊了。
比亞茲萊 插畫
比亞茲萊的畫作中,莎樂美雙手直接捧著約翰的頭顱,表情彷彿是一種滿足的沉醉,這是她最美麗的時刻。
捧著剛剛砍下的約翰的頭顱,吻著他的唇好像在啃咬,嘗著他的血,最後莎樂美說:“這也許是愛情的滋味吧。”
也許有點苦,但莎樂美吻到了約翰,還有什麼更要緊的呢? 這是莎樂美的終極愛情,她的一生僅為了這沾滿血汙的,閃閃發光的一刻。
或許有很多人不認同這種過分熾熱的愛情觀,但這一刻太美了,讓人不自主地想要像浮士德一樣呼喊:
“時間呀,你真美,請停留一下!”
對於莎樂美來說,凝結住最美的這一刻就夠了。
-
3 # 鴻鵠迎罡
“莎樂美”是西方人眼裡集美貌,智慧,手段為一體的女人,在西方口頭文學和《聖經》中廣為流傳。19世紀中後期,英國作家奧斯卡·維爾德曾以莎樂美為原型,創作了劇本,讓她變成了戲劇裡的女主角。
人們對莎樂美的形象褒貶不一,有人說她是“人面獸心”的典型代表,因為她具有國色天香的容顏,卻有蛇蠍心腸,她用美麗外表誘惑和謀殺了不少重要人物。如,巴勒斯坦國王希律王。
莎樂美形象
但在我看來,莎樂美的所作所為都是在現實逼迫下,不得不做出的選擇,如果將心比心的看待問題,或許要對莎樂美多幾分同情,甚至讚揚。
戲劇《莎樂美》的故事題材取材於《聖經》中《馬太福音》中的一段故事。故事情節比較狗血,有亂倫,由愛生恨,密謀,兇殺,等等。
故事大意為:莎樂美的生父去世後,他的母親希羅底改嫁給了希律王,成為了希律王的第二任妻子。希羅底有一個女兒莎樂美,莎樂美從一個小女孩長大後,變得如花似玉,亭亭玉立。
給希律王跳舞的莎樂美
某天,希律王看到了非常漂亮的莎樂美,荷爾蒙迅速分泌,當下就想把莎樂美佔有,並娶她為妻。
莎樂美母親希羅底知道後,非常惱怒,對希律王恨之入骨,大有除之後快的打算。她覺得一個繼父怎麼能霸佔自己的繼女,母女兩伺候一個丈夫肯定天理不容,那樣做會得到上帝的懲罰。但希律王已經主意已定,態度是那樣堅決,不可能再更改了。
莎樂美形象
為了保全母女兩的聲譽,萬般無奈之下,希羅底只好鋌而走險,想出了一個餿主意,那就是想辦法殺死希律王。由於希羅底的身份問題,她不便出手,只好指使女兒來做這件事。
莎樂美形象
母女兩的計劃非常周密。最終,莎樂美得手了,她殺死了要霸佔自己的繼父希律王,算是復仇成功。
但最終,莎樂美因為殺人罪,被教會判處死刑。
前面已經說過,莎樂美並不是十惡不赦的人,她是為了反抗傷害而這樣做的,對她的做法,應該一分為二地來看待,才算公允。
-
4 # 流liu西瓜
兩個女人和一個國王殺死一位先知。
莎樂美是一個幫兇;真正想殺先知是國王。
因先知的威望已影響國王的決策。
莎樂美固然美若天人,但不足改變一切;但殺一個對自己有威脅的人,理由足夠。
在民眾看來,國王是個因美而瘋狂的君主;實質上國王不過利用女人完成自己的目的而已。
藝術家利用自己才能,對莎樂美再加工演繹成一個為愛瘋狂的女神經。不過掩蓋統治者為維護自己的私慾,殘害先知罷了。
藝術僅表達了歷史的某個瞬間,但往往與真實擦肩而過。
-
5 # 楊迪昂斯
女人的淫蕩對於文人來說就如同是在賣豆腐,所以沒有豆腐可賣的人就用貶義詞來詆譭她們。任何一類人的生活如果超越了一個社會存在的步伐,那嗎那些醉生夢死的人就有可能用他們惡毒的語言來批判你這與眾不同的作為。
-
6 # 子非魚00111
莎樂美本來是聖經裡的一個小人物,是為了襯托聖約翰或者說是為了推動故事發展的一個無足輕重的少女,人設是個傻白甜,怎麼說呢?希律王看上了自己的兄弟媳婦,要娶她當老婆,聖人約翰就開始嘰嘰歪歪了,說你這樣做不對,不符合“綱常倫理”,莎樂美的媽不願意了,就攛掇希律王殺了聖約翰,當時希律王還沒有被迷惑的五迷三道,鑑於聖約翰的聲望,他還不敢動手,後來看到他的繼女莎樂美的舞跳的很美,就要求她獻舞一曲,想都沒想就承諾說他將會滿足她的任何要求,莎樂美的母親趕緊利用這個機會要求女兒殺了聖約翰,由於莎樂美的人設是傻白甜而且以傻為主,最後聖約翰被殺,壞女人奸計得逞。聖經裡的莎樂美本是一張白紙似的少女,經過千百年來,文學藝術的改編,逐漸變成了一個美顏,妖媚,甚至慾望,瘋狂的女人形象,從文藝復興時期的提香,卡拉瓦喬到魯本斯和古斯塔夫.莫羅,都對這一形象進行過描繪,先看提香的這幅莎樂美與聖約翰的人頭(圖1),畫面中的莎樂美依舊是提香筆下的豐腴美少女,看見血淋淋的人頭大概還有點害怕,想看又不敢看,頭是要轉過去的方向,眼神卻忍不住斜視過來,臉上還有一點點少女的嬌羞感覺,整個畫面黑白紅分配合理,氣氛凝重,再看卡拉瓦喬的莎樂美與聖約翰的人頭,(圖2)卡拉瓦喬一貫被稱為“黑色暴力”,在世俗的眼光中,他是殺人犯,是同性戀,是冠絕天下的天才,也是脾氣暴躁的壞蛋。他喜歡暴力美學,他筆下的莎樂美依舊是嬌羞少女(這是那一時期畫家筆下普遍的女人形象)這次她連看也不敢看,直接把頭扭向一邊,目光看向畫外,有點於心不忍的感覺,畫面上不只是女人形象就是男人形象也是柔媚的,整個畫面黑色為主,氣氛陰森恐怖。卡拉瓦喬把盤子裡聖約翰的頭換成他自己的,卡拉瓦喬就愛玩這樣的換頭遊戲,最著名還有那幅《被斬首的聖約翰》他這樣做以示自己已經幡然悔悟,願意痛改前非。這一時期的莎樂美在藝術家的筆下還沒有黑化,還是無知嬌羞美少女一枚,到了魯本斯,畫風直接就變成了這樣,(圖3)這回屍體和頭都有了,這個被王爾德吐槽成村姑的莎樂美身穿豔服不但站在屍體旁邊而且還盯著聖人血淋淋的頭,旁邊她的母親還用手拔聖人的舌頭,意思是叫你再多嘴,叫你再唧唧歪歪,正個畫面色彩明亮,簡直可以稱得上是流光溢彩,也就是魯本斯,殺個人也要殺的豪華精緻。至此莎樂美黑化升級,直接就成了蛇蠍,慾望,冷酷,愛與死亡等等的這一類形象的代表,就看在什麼時期,需要莎樂美什麼樣的形象了,最後兩幅是的雷尼和古斯塔夫.莫羅的作品,畫中的莎樂美手提聖約翰的頭,有點得意也有點猙獰吧,因為這是當時文藝再次成為基督教宣傳的喉舌,為了歌頌聖約翰就必須黑化莎樂美,所以為了這樣的需要,莎樂美就必須以那樣的面目出現,至此,傻白甜的莎樂美的不是“死於”她無知和貪婪而是“死於”畫家筆下。
-
7 # 王介南
我偏愛不屬於任何流派的藝術家,莫蘭迪,賈科梅蒂,常玉。
莫羅也算一個。
莫羅最喜歡畫妖姬。
妖姬這個詞誕生於法語“Femme Fatale”,用來形容那種美麗動人,卻會給男性帶來災禍的女性。
莎樂美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
莎樂美本來是聖經中一個沒有名字的少女公主。
在馬太福音裡,希律王娶了自己的弟媳海洛蒂,施洗者約翰就公開譴責這個不符合倫理的行為。
海洛蒂特別惱怒,懷恨在心,有一天,在希律王的生日宴會上,海洛蒂讓自己和曾經丈夫生下的女兒莎樂美為希律王跳舞。
少女太美了。希律王十分高興,他答應他會滿足莎樂美的任何願望,哪怕她想要國土的一半。
但是莎樂美在母親的指示下要希律王把施洗約翰的頭放在盤子裡給她,希律王很懊悔,但是隻能下令把約翰斬首。
畫面裡莎樂美珠寶纏綿在脖頸、手臂、腰胯,這更像是印度宗教裡女性的理想典範。
莫羅和印象派所屬同一個時期,那個時期的歐洲正在被東方的審美所席捲,不同於印象派大量的學習浮世繪的畫法,莫羅的東方主義更偏向於印度。
畫中披著薄紗珠寶的少女,約翰被斬下的人頭,鮮血淋漓聖光四射的人頭,莎樂美豐腴的身體。
這種危險的美麗,成為文藝史的母題。
提香《莎樂美接受聖施洗者約翰的頭顱》
倫尼《莎樂美》
莫羅也許是小眾的,但是他的作品某種程度上更改了藝術史中女性的角色。
莫羅《莎樂美》
在莫羅之前,藝術史上的女性是純潔,是光輝,是美的化身。
這樣也許是好的吧,但一生逃不過被欣賞的命運。
她們是花瓶,供人欣賞。
她們是脆弱,供人展示力量。
但是從莫羅開始,藝術史上的女性的認知開始變得複雜。
她們同樣有尖牙與利爪,她們可以帶有攻擊性。在她們美麗的容顏下,不再只有純真,而是透露著冷酷和嚴峻、罪惡、命運與死亡。
在教科書上這樣形容誕生了莫羅這樣“妖姬”主題的19世紀末期。
“那是歐洲歷史上最為動盪的時代,物質至上,唯利是圖的觀念肆意橫行。女性開始墮落,於是她們在藝術史上開始展露邪惡的一面。”
我反倒不這樣覺得。
這也許是女性從客體變為主體的開始。從這一刻起,她們可以開始選擇自己的命運。
在王爾德改編的《莎樂美》中,王爾德對莎樂美充滿了讚美,莎樂美不再是受到母親指使懵懂無知的少女。
她說要斬下約翰的頭顱,也是因為她愛上了約翰卻無法得到迴應,她也只是想親吻他的嘴唇。
她當眾跳“七重紗舞”,每跳一段會脫去一層紗,據說,上帝有七層面紗,掀開最後一層面紗,真理便現身了。
榮格曾經說過,每個男人心中都擁有一個夢想中的女性形象,這個形象叫做“阿尼瑪”(Anima)。
在不同人的心中,阿尼瑪可能是善意的,也可能是邪惡的。
克拉納赫《莎樂美》
世間的女子也不過就是這兩種。
善意的阿尼瑪會引導男人上升,邪惡的阿尼瑪會引導男人毀滅。
卡拉瓦喬《莎樂美與施洗約翰的頭顱》
而莎樂美是這世間所有邪惡阿尼瑪的化身,她就像古希臘神話裡的海妖塞壬,引向甜蜜的死亡。
“使人尊敬女人的,或者常常讓世人害怕女人的,是她的天性,她的純真。”
-
8 # 道dao
凡事皆有度,愛情也是,愛到極致可能就是不可收拾的悲劇,莎樂美的故事便是如此。
莎樂美本是《聖經》中的人物,是希律王與兄弟的妻子所生的女兒,也有說西律王是繼父,這身世還挺複雜的。莎樂美有無與倫比的美貌,16歲那年,莎樂美情竇初開,喜歡上了先知約翰,並主動表達了愛慕之情,意外的是遭到了先知約翰的拒絕,於是因愛生恨。
那天,大家都去參加西律王的宴會,西律王想讓莎樂美給大家跳一支舞,並且答應只要莎樂美跳舞就可以滿足她一個要求,出乎西律王的意料,莎樂美很爽快地答應了,一支舞跳完,莎樂美要求殺了先知約翰,說出去的話收不回,西律王只好照辦,不一會,有人捧出了先知約翰的人頭。
愛到痴狂的莎樂美對著先知約翰的頭說“你為什麼不看看我?只要你看到我,你一定會愛上我。”
有時候被人愛也不是什麼好事。
回覆列表
莎美樂是出自聖經裡面一個故事的人物,美麗高貴的她是巴勒斯坦伽裡黎的希律王非常寵愛的一個女兒。但是就是這樣一個美麗動人的女人,卻擁有一顆狠辣的心。
故事的起源還要從莎美樂的母親說起,其實莎美樂並不是希律王的親生女兒,而是繼女,而她的親生父親就是希律王的兄弟,也就是說巴勒斯坦伽裡黎國王娶了自己兄弟的老婆,這一場“亂倫”的婚姻遭到了約翰的強烈反對和抨擊,約翰是位十分正直的義人,但是莎美樂的母親就不願意,她因此對約翰懷恨在心,想要除掉他。有一天,希律王在一次聚會上讓莎美樂為大家舞動一曲,並答應她滿足她一個條件。莎美樂出色地完成了舞蹈,對希律王說她想要約翰的人頭,因為希律王對這個女兒十分寵愛,甚至有點病態地迷戀她,所以答應了莎美樂的要求,砍下了約翰的人頭送給她。其實莎美樂是受到了母親的慫恿。
1893年英國作家王爾德把這個故事編成了一出唯美主義的戲劇,並重新賦予這個故事新的內涵,戲劇中,莎美樂是因為愛上了約翰,而約翰拒絕了她,因愛生恨,莎美樂透過同樣的手段得到了約翰的人頭。
從聖經本身的故事來說,莎美樂是一個心理被扭曲、受到母親教唆而借刀殺人的女人,而在戲劇中,她是一個勇敢追求心中所愛,但是因為愛得極致而導致心理變態的一個可憐可悲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