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這兩句出自於唐代詩人高蟾的《金陵晚望》,全詩如下:
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世界上有無數丹青妙手,但是他們都不能將自己內心的悲傷畫出來。這樣的悲傷,當真是到達極點。高蟾不是唐代第一流的詩人,有些人根本連他的名字都沒有聽說過,但是這首詩,卻流傳很廣,尤其是後二句,讓我一讀便愛上了。
此詩前兩句寫浮雲、晚翠,透過景色描寫,展現出了盛衰無常的悲涼氣氛,結尾兩句,更是百感交集,傷心一片。有人說,這是作者在金陵城上,看到薄暮衰敗景象,預感到唐王朝危機四伏,無可挽回的衰頹,倍感辛酸卻又無能為力,因此才寫下了這樣的詩句。
二、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出自於宋代大詞人辛棄疾的《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詞曰: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辛棄疾一生都在為收復失地而操勞,但偏安一方的南宋小朝廷,卻不可能給他施展的機會,辛棄疾的很多詞,都體現了濃濃的家國愁情,而這一首,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首。
少年時代的辛棄疾,為了寫詞,總是喜歡登高言愁,其實有點矯情的味道,每天長吁短嘆,看似很愁,實際上只是裝出來的。但等到閱歷人間冷暖之後,遍嘗世間愁滋味,想要說愁時,竟然說不出什麼了,只能淡淡地說一句:天涼了,好一個秋天啊!
不是經歷過大悲大苦,不是經歷過滄海桑田,不是閱歷過人間萬事,不可能有這樣的徹悟,真正的愁,都是無法言說的。
三、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出自於宋代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詞曰: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與愛妻,曾經患難與共,琴瑟和諧,但是妻子的早死,讓他傷心欲絕。整整過了十年,蘇軾將這份感情埋藏在心底,不言說卻越發強烈,正如埋藏地下的烈酒,時間越久,越是醉人。
當蘇軾經歷過浮浮沉沉,面對妻子的墳墓時,那種抑制不住的痛苦,再也無法控制,可是,天人永隔,即便是有萬千言語,也無法對人言說,如果說這首詞讀完讓你哭泣,可知,蘇軾當內心是有多麼痛苦和悲涼。
傷心到極點的蘇軾,面對千里孤墳,無一言一語,甚至在夢中,也只是相對無言,但眼淚早已流了千行。
四、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出自於五代著名詞人李煜的《虞美人》,詞曰: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的前半生,很瀟灑,每天過著“手提金縷鞋”的風流生活,但不幸的是,他面對的是胸懷大志的趙匡胤,南唐的滅亡,可以說是必然,李煜只是加速了它的滅亡而已。
亡國後的李煜,被囚禁在宅院中,每天以淚洗面,倘若有一天夢到故國,醒來早已淚溼枕頭,那種日子,可想而知,這首《虞美人》正是他極度愁苦的巔峰,愁到極致,不可斷絕,不可言說。
一、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這兩句出自於唐代詩人高蟾的《金陵晚望》,全詩如下:
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世界上有無數丹青妙手,但是他們都不能將自己內心的悲傷畫出來。這樣的悲傷,當真是到達極點。高蟾不是唐代第一流的詩人,有些人根本連他的名字都沒有聽說過,但是這首詩,卻流傳很廣,尤其是後二句,讓我一讀便愛上了。
此詩前兩句寫浮雲、晚翠,透過景色描寫,展現出了盛衰無常的悲涼氣氛,結尾兩句,更是百感交集,傷心一片。有人說,這是作者在金陵城上,看到薄暮衰敗景象,預感到唐王朝危機四伏,無可挽回的衰頹,倍感辛酸卻又無能為力,因此才寫下了這樣的詩句。
二、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出自於宋代大詞人辛棄疾的《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詞曰: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辛棄疾一生都在為收復失地而操勞,但偏安一方的南宋小朝廷,卻不可能給他施展的機會,辛棄疾的很多詞,都體現了濃濃的家國愁情,而這一首,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首。
少年時代的辛棄疾,為了寫詞,總是喜歡登高言愁,其實有點矯情的味道,每天長吁短嘆,看似很愁,實際上只是裝出來的。但等到閱歷人間冷暖之後,遍嘗世間愁滋味,想要說愁時,竟然說不出什麼了,只能淡淡地說一句:天涼了,好一個秋天啊!
不是經歷過大悲大苦,不是經歷過滄海桑田,不是閱歷過人間萬事,不可能有這樣的徹悟,真正的愁,都是無法言說的。
三、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出自於宋代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詞曰: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與愛妻,曾經患難與共,琴瑟和諧,但是妻子的早死,讓他傷心欲絕。整整過了十年,蘇軾將這份感情埋藏在心底,不言說卻越發強烈,正如埋藏地下的烈酒,時間越久,越是醉人。
當蘇軾經歷過浮浮沉沉,面對妻子的墳墓時,那種抑制不住的痛苦,再也無法控制,可是,天人永隔,即便是有萬千言語,也無法對人言說,如果說這首詞讀完讓你哭泣,可知,蘇軾當內心是有多麼痛苦和悲涼。
傷心到極點的蘇軾,面對千里孤墳,無一言一語,甚至在夢中,也只是相對無言,但眼淚早已流了千行。
四、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出自於五代著名詞人李煜的《虞美人》,詞曰: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的前半生,很瀟灑,每天過著“手提金縷鞋”的風流生活,但不幸的是,他面對的是胸懷大志的趙匡胤,南唐的滅亡,可以說是必然,李煜只是加速了它的滅亡而已。
亡國後的李煜,被囚禁在宅院中,每天以淚洗面,倘若有一天夢到故國,醒來早已淚溼枕頭,那種日子,可想而知,這首《虞美人》正是他極度愁苦的巔峰,愁到極致,不可斷絕,不可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