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京董先生

    我來談談我的觀點,首先我是一個寶爸,和孩子他媽一起撫養寶貝,家裡沒有老人幫忙照看,目前兒子剛過兩週歲。談起帶孩子確實又愛又恨,愛的是你想給孩子儘量好的生長環境,吃的好一些,穿的好一些,靜心呵護,希望他身心健康,快樂成長,所以都會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撫養孩子。但有時候也會煩惱,也會因為一些小問題和寶媽發生爭吵和不愉快,也是因為孩子的調皮,和對待如何養育孩子方面應該怎麼做而發生分歧。

    我想大多數家長和我們一樣,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現在小孩營養方面不會缺,但是今後的教育和成長問題會是家長們更加關注的重點,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懂事,乖巧,今後上學學習成績要好,還要會一些藝術方面的能力,或者有某些方面的特長。所以現在很多孩子累,家長也累。

    還有一個就是現在養孩子真的花費不少,吃方面不說,希望他吃好的,費用自然要高,後期的學習擇校、興趣培訓也是一筆可觀的開支,很多家庭因為經濟問題,也會感到養孩子的艱辛,一個孩子面臨那麼多問題,兩個孩子就是雙倍。

    我是一個平凡的寶爸,這是我目前養孩子的心聲,可能不夠全面,但都是自己的心聲,希望大家不喜勿噴,文筆不好,望諒解!(附上我家兒子照片)

  • 2 # 萌寶契媽

    養育孩子過程中,家長為什麼焦慮,追根溯源不外乎是孩子與家長期望值相反或者不達標。舉個很簡單例子,回家路上,家長想要走大路,孩子偏偏要走小路;中午吃飯,家長想在家裡做了吃,孩子偏偏要去叫外賣;週日家長說去補習班,孩子卻想去遊樂場……

    長此以往,家長會變得焦慮甚至暴怒,為什麼你要與我對著幹?為什麼你就不能好好聽話?其實家長可以換位思考,如果我是孩子,是不是也會覺得媽媽為什麼不能好好聽我說一回話?孩子也是人,雖然小,卻也有自己獨立思想,同樣期望得到別人特別是自己最親近的人的尊重!現在有些父母特別喜歡為孩子操辦一切,而且覺得我是父母,作為孩子你就得聽我的,哪怕我是錯的,根本不關心孩子是否樂意!也壓根不會考慮是否需要同他們事先商量一下!

    尊重孩子,和孩子做朋友,從我做起,如此你便會越來越和孩子相處融洽,而且孩子也會越來越相信你,越來越聽你的話!

  • 3 # 煙火一碗

    世界上沒有一本“教科書”是用來教我們怎樣做最好的父母,怎樣養育出最好的孩子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在“一地雞毛”中學會“鐵骨錚錚”。

    隨著寶寶呱呱墜地,我們才算真正意義上的蛻變。從此我們有了新的稱呼:父母。在此之前我們可以任性、可以衝動、可以害怕、可以懦弱、可以說走就走的旅行、可以不醉不歸的宣洩。可以一切的不可以!但是,當我們成為了父母,完成了角色的轉變,我們就要跟所有的狂妄任性和自娛自樂說拜拜~取而代之的是育兒知識、奶粉輔食、陪玩哄睡、輔導作業、接送上下學、陪讀之路、中考高考……這不是妥協!這是責任!也是愛!!!

    如今的社會發展之快讓人瞠目結舌,社會的建設尤其離不開人才。無論是為了自我體現還是為了社會貢獻,不得不承認,從小學開始孩子們就被打上了“只許成材,不做庸才”的包裝。而作為父母的我們,在這“成材”的道路上將要負擔起超乎孩子們兩倍的壓力!

    “孩子就像父母種下的盆景”,父母愛他勝過愛自己。更不能忍受任何的旁逸斜出,及時修剪,正確引導,時時呵護,不敢有半刻鬆懈。這其中傾注的感情和時間還有金錢是別人體會不到的。

    養育一個孩子,是兩個大人投入一生的成本來換取他的成長。開心嗎?開心!驕傲嗎?驕傲!心酸嗎?心酸!焦慮嗎?焦慮!辛苦嗎?很苦……下面一起來看看我們的賬單吧,純屬娛樂哈~

    一、傾注的感情與陪伴:

    孩子還小時,我們得注重他三歲之前的童年幸福。所以父母雙方就會犧牲其中一方的事業來陪伴孩子的成長。三歲前的孩子,是最難帶的,每天翻箱倒櫃,調皮搗蛋,偶爾還生個小病,簡直能累死爸爸媽媽們。

    孩子慢慢長大,有了心理活動和自辯能力時,父母得以身作則,樹立榜樣。不讓孩子沾染惡習的前提是父母要做到:戒手機、戒遊戲、早睡早起、按時吃飯、光碟行動、不講髒話等等。說起來容易執行起來真的好難。

    孩子上學了,父母還得做好老師的輔助工作那就是給孩子輔導功課!人家都說“不做作業父慈子孝,一做作業雞飛狗跳”,孩子天性愛玩,還不懂什麼叫“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眼看快晚上十二點了,作業還有一大堆!很煩躁想抄傢伙有木有?!父母不但要有足夠的耐心愛心,還得有輔導作業的能力啊?每天晚上九、十點都能在家長群或是好友群看到這樣的“這題怎麼解答啊?求告知啊”“這題怎麼這麼奇葩啊?!”……唉!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陪讀大家都不陌生吧?電視劇中還有現實生活中陪讀的家長有很多!我有個朋友說她的青春都奉獻在了“陪讀路上”!這些年要是不陪讀她都可以賺100萬。她說這話一點都沒有誇張,我看到的只是一個可憐的母親。

    二、不求回報的金錢投資:

    “碎鈔機”“吞金獸”多麼可愛又形象的比喻。都說養兒不易,實際上大部分的焦慮是經濟上的問題。現如今養育孩子不單是吃飯穿衣和上學,從幼兒園擇園開始,家長們一路停不下來了也不敢停!“必須花大價錢上最好的幼兒園!”“給咱孩子得報貴族幼兒園!”“還是花錢上私立小學吧,小學可是孩子的奠基石啊”“還是買這兒的學區房吧,為了孩子再努力拼幾年吧~”“人家的孩子都上鋼琴課,有專門的鋼琴老師,咱孩子不能落在後面!”……諸如此類的比較數不勝數!據統計,養育一個孩子到上完大學最保守的投資是三十萬!即使父母肩膀上扛著房貸車貸等等一大筆開銷,但是對於孩子,父母從未吝嗇過!!!給孩子最好的且不求任何回報是父愛也是母愛。

    總結了這麼多,好像怎麼也說不完。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是我們精神的寄託,是我們的希望和愛的結晶!養育他雖然辛苦焦慮,任重道遠,可是也正是因為有了孩子,有了這親子關係和養育之恩,才使我們的生命更有價值,生活更加絢爛多彩!

  • 4 # 育兒健康粉絲月兒

    養育孩子的過程是個漫長的過程,有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酸甜苦辣,焦慮一直伴隨著整個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焦慮是人類在與環境作鬥爭及生存適應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基本人類情緒,與病理性焦慮不同,現實性焦慮所表現的是對現實的潛在挑戰或威脅的一種情緒反應,而且這種情緒反應是與現實威脅的事實相適應的,是一個人在面臨其不能控制的事件或情景時的一般反應。

    那麼我們在養育孩子過程中的焦慮主要有:1、剛生孩子並帶孩子因壓力太大而焦慮。剛生下孩子,許多新手媽媽沒有帶孩子的經驗,往往手忙腳亂,媽媽們本身體帶有傷口,完全沒有康復,就得照顧孩子,加上熬夜,這時候爸爸們因工作忙,顧不上媽媽們和寶貝,媽媽們很容易產生焦慮。

    2、新生兒出現狀況時,媽媽們判斷模糊時也會產生焦慮。新媽媽們孩子出現狀況時,都在不知不覺中發生,新生兒出現不停苦鬧時,才有所察覺,由於孩子的苦鬧往往也會失去耐心,影響判斷思維,心煩意亂很容易焦慮。要是爸爸們一起去承受,焦慮有所改變。

    3、孩子經常飲食少或便秘時,也會有焦慮。孩子不能正確表達言語,這時孩子經常好好不吃飯,身體消瘦,並且還經常便秘,讓父母感到身心疲憊,即便給孩子好好做飯,就是好好不吃飯。

    4、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嚴重影響學習。我想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學習好,可養成不好的生活習慣,注意力不集中會影響孩子學習也會焦慮。

    以上幾種情況都會產生焦慮,每個父母在對孩子整個養育過程中都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加上工作壓力大,焦慮也時常發生,有時嚴重時得焦慮症,憂鬱症等等,因此,在養育孩子過程中對於焦慮的正確做法是調整心態,不斷總結,心胸開闊,適當選個好天氣帶孩子外出,看看周圍的環境,或散散心,自己調節心情。焦慮不要成為我們的負擔。

  • 5 # 東門老表

    1.孩子厭食挑食不吃飯。

    2.孩子的健康,兩三天老往醫院跑。

    3.孩子的性格,有的不愛說話,有的大吵大鬧。

    4.條件不好,不能給孩子在好的環境生活。

    5.不能給孩子找到好學校。

  • 6 # 家有小女愛美麗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都免不了焦慮。

    就比如現在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裡面的三對父母時時刻刻都充滿著對孩子的焦慮。

    方圓和董文傑的孩子方一凡是典型的學渣,但是他跳舞唱歌比較好。

    從上了高三,他的母親一直在焦慮她的學習,學習進步一點兒,高興的不得了,學習退步了,著急上火,甚至為了讓孩子能夠多睡一會兒,在學校附近租了學區房。

    孩子與女生關係好,就感覺孩子談戀愛了,又是一通焦慮,不管孩子怎麼做,他都時刻焦慮著。

    其他兩對父母也是,女兒學習成績好吧,焦慮著孩子怎麼樣可以更好,孩子成績退步,又焦慮上火。孩子課餘玩樂高,怕影響孩子學習不讓玩,孩子看爸爸,怕影響孩子學習不讓去看等等。

    那麼為什麼,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總是很焦慮的。

    第一,孩子的現實狀況和媽媽理想中的狀態有些出入。

    每個媽媽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有時候孩子會很平凡。父母接受不了孩子的平凡,想讓自己的孩子比別人更優秀一些,所以就容易焦慮上火。

    第二,自己的苦心,孩子理解不到,和自己對著幹。

    很多媽媽的口頭禪都是我是為你好啊,但是我們為孩子的好和孩子心目中的好,往往有些南轅北轍。

    往往這個時候孩子就不聽父母的話。然後媽媽渴望透過各種手段讓孩子聽話,但是始終達不到目的。這個時候媽媽也有些焦慮。

    第三,每個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都有不同年齡段的特徵。

    有時候媽媽不能跟上各階段孩子年齡特徵,沒能及時調整教育孩子的方式,然後看著孩子跟自己想象中的有出入。

    現在社會上關於孩子有很多負面新聞,比如,還是壓力大跳樓了,比如,孩子被拐賣了,比如孩子被虐待了,這種種的負面資訊讓媽媽的心總提著,她總擔心這些厄運會降臨到自己孩子的頭上。

    那麼,作為父母,我們該怎麼樣緩解焦慮呢?

    第一,父母接納自己的孩子,不管平凡也好,優秀也好。

    自己不是什麼超級優秀的父母,就不要指望孩子成為多麼優秀的人,我們要學會接納孩子的平凡。

    不要總是把自己的要求和期望強加給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要走的路,只要孩子平安健康就好,其他的都需要孩子自己努力去爭取

    第二,不要拿孩子去跟別的孩子比較,讓孩子做真實的自己就好。

    做父母的都是喜歡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孩子比,總說別人的孩子多麼優秀啊,別人那麼優秀,為什麼自己還是這麼平凡?為什麼自己孩子不可以努力,變得更加優秀?

    總是拿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己孩子比,孩子難免會有壓力。

    讓孩子做真實自己就好,畢竟每個人孩子的資質不一樣的,每個孩子總有自己擅長的和不擅長的一面。

    第三,把你認為該教給孩子的能力都教給孩子,其餘的需要孩子去社會上錘鍊。

    你努力做好你身為父母應該做的。其餘的就要看,孩子本身的適應能力,和應積極應對挑戰的能力。

    孩子的路要孩子自己走,我們畢竟不能替孩子扛一輩子。所以,該對孩子放手的時候,要學會對孩子放手。

    不是有首歌叫有一種愛叫放手嗎?對孩子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不要過多的去幹涉孩子,不要總是教育這教育那的,放開了,就好了。

    第四,自己多出去走走,多看一些書籍。

    有時候做父母的眼光的確狹隘了,總是什麼事都圍著孩子轉,眼光時刻不離孩子,其實現在時代已經變了,我們需要去走一走,開拓自己的視野,這樣我們才能夠更加輕鬆的應對孩子的教育。

    書籍可以使我們更加智慧,沒事的時候可以多看看書,讀讀報,瞭解一下實事,這樣跟孩子溝通起來,不要嘴裡面總是說著學習,學習學習,其實我們可以有更多的內容和孩子去溝通。

  • 7 # 村媽育兒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90%的父母都會感到焦慮。

    我身邊同齡的朋友,基本都生子了,有兩個已經生二胎了,平常我們也會在微信群裡交流育兒經驗,各有各的焦慮,比如:別的差不多月齡的孩子都長牙了或者可以說話了,為何我家的還沒呢;寶寶晚上睡眠不好咋辦呢;寶寶不愛和其它小朋友咋辦呢;周圍朋友的孩子都上早教了,我家的是不是也要上啊;孩子該上幼兒園了,分離焦慮咋整啊;上小學了,成績不理想,小升初咋整等等一系列的問題而焦慮,另外大部分家長尤其是母親還會經常陷入如何平衡自己的事業和家庭的焦慮中。

    為什麼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90%的家長都會焦慮呢?

    1:攀比心 生長過程中,特別是小月齡的寶寶,容易和別的孩子比較,看到別的孩子長牙了,或者會說話了,自己的孩子還沒有,就會擔心和憂慮,產生焦慮。

    2:給予孩子的“愛”超出自己的能力 做為家長,我們都是愛孩子的,並且總想給孩子最好的,比如喝最貴的奶粉,穿最好的衣服,上最好的學校,就比如我們平常買衣服,自己只能買100塊錢一件的衣服,但不惜透支信用卡等也要買幾千塊錢一件的衣服,這會給我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經濟壓力,並且容易產生焦慮。

    3:眼裡都是孩子,忘了自己 有了孩子,一般全家人都會圍繞孩子轉了,特別是當媽的,更是在孩子身上了投入了120%的精力,完全忽視了自己,一旦孩子大了上學了,媽媽就會覺得空虛,不知道自己該幹啥,甚至還會抱怨孩子耽誤了自己,不可避免地就會產生焦慮。

    做為家長,改如何緩解自己的焦慮呢?

    1:尊重孩子身體發展的自然規律,不要和其它寶寶攀比

    每個孩子的身體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做好定期體檢,只要孩子的生長規律曲線是在正常範圍內,無需過分憂心。

    2: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給予孩子高質量的“愛”

    愛不僅僅是最優厚的物質條件,高質量的陪伴也是愛。對孩子來說,一件非常貴的衣服,還不如一小時高質量的陪伴來的更開心。經濟條件超級好,願意給孩子買很貴的衣服,並且自己能承擔,完全是可以的,但如果自己經濟能力一般,就沒必要死磕貴的要命的衣服了,愛的方式有很多種,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給予最好的。

    3:自己活成一道亮光,孩子自然會追隨者這束光

    對於一個媽媽來說,首先是自己,其次才是一個媽媽。照顧孩子很需要精力的,做為媽媽要全力以赴,但這不應該成為我們停滯個人成長的藉口。多和家庭其它成員溝通,共同分擔照顧孩子的責任,同時也要多關注自己的成長,多讀書,練習寫作,學習烘培等等,現在網路發達,學習的機會很多,有很方便,不要放棄自己的成長。當自己活成一道亮光時,孩子會自然追隨這束光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那些刻骨銘心的愛,你是否也曾有過?是種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