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香茗史館

    免死鐵券,又稱免死金牌,在文藝作品中,這可是件“威力巨大”的東西,家裡有此物者即使犯了死罪,也可憑此免去一死,就連皇帝也無可奈何。例如《康熙微服私訪記》“紫砂記”中,惡霸班得五仗著家裡有皇太極賜下的免死金牌而橫行霸道、魚肉鄉鄰,康熙想要殺他也沒有辦法,只得派人偷偷換掉了其家中供奉的免死金牌,這才將之繩之以法。

    雖然免死鐵券在文藝作品中“威力巨大”,但在明朝顯然不是這個情況,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1370年)封賞功臣時,曾賞賜了三十四面免死鐵券,然而正如“引蛇出洞計謀高,免死券是催命符”所言,免死鐵券非但沒能保住這些功臣的性命,絕大多數功臣或其後代下場甚至很慘,能夠善終的也僅僅只有兩家而已。這又是為何呢?

    朱元璋洪武三年大封功臣,親賜三十四面免死鐵券

    《明史·輿服志四》有載,“功臣鐵券:洪武二年,太祖欲封功臣,議為鐵券,而未有定製。或言台州民錢允一有家藏吳越王鏐唐賜鐵券,遂遣使取之,因其式而損益焉”。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在打算封賞功臣時,便決定賜予他們免死鐵券,甚至為此派人到台州錢允家裡找了樣本。

    按照《明史·輿服志》的記載,明朝的免死鐵券共分為七等:其中公爵兩等,一種高一尺、寬一尺六寸五分,一種高九寸五分、寬一尺六寸;侯爵三等,一種高九寸、寬一尺五寸五分,一種高八寸五分、寬一尺五寸,一種高八寸、寬一尺四寸五分;伯爵兩等,一種高七寸五分、寬一尺三寸五分,一種高六寸五分、寬一尺二寸五分。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先後冊封公爵六人、侯爵二十八人,並賞賜免死鐵券,其中公爵六人,分別是李善長、徐達、李文忠、馮勝、鄧愈、常茂;侯爵二十八人,分別是湯和、唐勝宗、陸仲亨、周德興、華雲龍、顧時、耿炳文、陳德、王弼、王志、鄭遇春、費聚、吳良、吳楨、趙庸、廖永忠、俞通源、華高、楊璟、康鐸、朱亮祖、傅友德、胡美、韓政、黃彬、曹良臣、梅思祖、陸聚。

    這些免死鐵券,“外刻履歷、恩數之詳,以記其功;中鐫免罪、減祿之數,以防其過。字嵌以金。凡九十七副,各分左右,左頒功臣,右藏內府,有故則合之,以取信焉”,從而形成了一整套的執行方式。

    免死鐵券,可以說是朱元璋給有功之臣的最高獎賞,其最為重要的作用,便是這些功臣將來一旦犯了死罪,只要你沒有丟掉丹書鐵券,且在被砍掉腦袋之前拿出來,那麼就可以免除一死,因此當時很多大臣削尖了腦袋都想搞到一張,但最後也只有以上三十四人。

    然而,從朱元璋在位中期開始,大量功臣便開始因各種原因遭到屠戮,即使那些擁有免死鐵券的功臣,也並未因此得以倖免。既然免死鐵券有免死功能,為何始終沒有人用呢?

    免死鐵券有沒有用,其最終解釋權在老朱家

    如此多的功臣被殺,卻始終沒有人使用免死鐵券,究其原因,主要由於免死鐵券的解釋權在老朱家的手裡,而如果要細說,則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因牽連胡惟庸和藍玉案:二十一家。免死鐵券雖然有“免死”功能,但卻不是所有死刑都可免,如果你犯了謀反之罪,那麼就算手裡有十張免死鐵券,也是沒有絲毫用處的。然而,朱元璋在位期間所發生的幾件大案,誅殺功臣最為嚴重的,無疑便是“胡惟庸案”和“藍玉案”,而這兩件案子都是謀反重案,因而一旦被牽扯進了這些案子,那麼免死鐵券便也就毫無用處了。三十四位持有免死鐵券的功臣之中,李善長、唐勝宗、陸仲亨、顧時之子顧敬、鄭遇春、費聚、趙庸、楊璟(詐死)、朱亮祖之子朱昱、胡美、黃彬、陸聚、鄧愈之子鄧鎮等十三家因“胡惟庸案”被牽連,常茂、傅友德(被逼死)、韓政之子韓勳、曹良臣之子曹泰、王弼等五家因“藍玉案”被牽連,另有俞通源、梅思祖、王志三人雖然已死,但仍因“胡惟庸案”而被牽連

    2、因其他重罪被誅殺者:三家。免死鐵券還有一個典型特點,那便是流傳越久、作用越大,原因在於古代倡導以孝治國,對於祖先賜下的免死鐵券,後世皇帝一般是不敢輕易推翻的。反之,朱元璋賜下的免死鐵券,在其執政時期,作用實際十分有限,畢竟他可以賜給你,便也可以收回,完全在於他的一句話,如果在朱元璋面前仗著免死鐵券胡作非為,代價必然是極為慘痛的。三十四位功臣之中,周德興便因兒子淫亂宮女被殺廖永忠則因僭用龍鳳等違法事被殺華雲龍則因擅自居住在元朝丞相脫脫的府邸、越級享用元朝宮中的物品而在被召回途中病逝

    3、直接被朱元璋賜死的:兩家。由於免死鐵券是朱元璋賜下的,因此其是否有用,完全在於朱元璋本人,如果他想殺你,那麼就算你有免死鐵券又如何,他完全可以不承認,雖說這種做法有些無賴,但事實卻又的確如此。其中最為典型的便有兩家:一是被“誤殺”的永嘉侯朱亮祖父子,朱亮祖出鎮廣東期間,多有不法之事,於是朱元璋便命人將朱亮祖父子逮到了南京,雖然朱元璋恨不得殺了兩人,但念及其手中有免死鐵券,不好直接處死,便命人用鐵鞭抽打兩人,最終導致朱亮祖父子被活活打死。事後,朱元璋下詔厚葬朱亮祖,並親自寫祭文,表示自己原本只是想懲戒一下,而不是故意要殺死他們。二是被無罪賜死的馮勝,周王朱橚乃是馮勝的女婿,朱橚本就因私自會見馮勝而被朱元璋嚴懲,後因太子朱標去世,朱元璋對功臣猜忌心更重,而馮勝又多次因小事而違背了朱元璋的心意,因此藍玉被殺的當月,馮勝便被召回京師,兩年後在沒有任何罪行的情況下,馮勝被賜死。

    4、靖難前後被殺的功臣:三家。朱元璋去世之後,因建文帝削藩而引發的“靖難之役”,成為了功勳集團的又一次大洗牌,而在這場動亂之中,先後有兩家功臣被牽扯其中。一是中山王徐達的兩個兒子,其中三子徐增壽因在“靖難之役”中與朱棣來往密切,最終被朱允炆當場誅殺;長子徐輝祖則不僅在戰爭期間積極抵抗朱棣,在朱棣進入南京後更是拒不合作,被下獄後則強調自己擁有免死鐵券,朱棣雖未直接殺他,卻削去他的公爵和祿米,將其幽禁至死。二是長興侯耿炳文,因其在“靖難之役”中曾率軍對抗朱棣,雖說朱棣即位後沒有過分難為他,但在朱棣登基後的第二年,耿炳文還是因為刑部尚書鄭賜、都御史陳瑛的彈劾而被迫自盡。三是江陰侯吳良之子吳高,因朱棣的離間計,吳高被削爵並貶到廣西。

    如上,在持有免死鐵券的三十四位功臣之中,除蘄春侯康鐸、靖海侯吳楨兩人事蹟沒有查明之外,其餘功臣本人不被殺,子女不坐胡藍案者寥寥無幾,能免此二劫,又不因靖難而被殺者,僅僅只有信國公湯和與廣德侯華高兩家,其中湯和因其子、孫、曾孫三代早逝無法襲爵,直到湯和五世孫湯紹宗時才得以續封靈璧侯,仍獲誥券;華高則因死後無子,免死鐵券被隨葬墓中。

  • 2 # 影子

    那就是收攏人心的,其實屁用沒有。最終解釋權在皇帝那,想殺你隨便都可以,比如收回免死金牌,多給你定幾條死罪,辦法多的是

  • 3 # 江湖小曉生

    朱元璋在鑄造免死鐵券的時候留了個心眼,那就是在鐵券上寫了一行小字:最終解釋權,歸老朱本人所有。

    這當然是個玩笑,不過也就解釋了,為啥老朱頒發了那麼多免死鐵券,卻沒有人拿出來用過的原因。其實人家拿出來過,不過發行方對此不認可,你又有啥辦法呢?

    一、拿到免死鐵券的人,基本都是武將。

    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最重要的幫手,當然都是武將。因為有這幫人在戰場上廝殺,才有了老朱家兩百多年的江山。

    武將在戰亂時,作用非常大。可是到了和平年代,武將不僅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反倒是成為了尾大不掉的麻煩。

    由於他們都是武將出身,容易在地方上搞事情。所以朱元璋必須要照顧一下他們,也就是說如果他們搞了事情,可以免除一些罪行,這就有了免死鐵券。那麼朱元璋頒發的免死鐵券,有多少呢?

    第一組、六公二十八侯。

    洪武三年,朱元璋開始封賞開國功臣,其中就有這六公二十八侯。他們基本上清一色都是開國武將(李善長除外),而且都獲得了鐵券。

    六公分別是:南韓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鄭國公常茂(常遇春的兒子)。

    二十八侯分別是:湯和中山侯,唐勝宗延安侯,陸仲亨吉安侯,周德興江夏侯,華雲龍淮安侯,顧時濟寧侯,耿炳文長興侯,陳德臨江侯,郭興鞏昌侯,王志六安侯,鄭遇春滎陽侯,費聚平涼侯,吳良江陰侯,吳楨靖海侯。趙席南雄侯,廖永忠德慶侯,俞通源安南侯,華高廣德侯,楊璟營陽侯,康茂才之子康鐸蘄春侯,朱亮祖永嘉侯,傅友德潁川侯,胡美豫章侯,韓政東平侯,黃彬宜春侯,曹良臣宣寧侯,梅思祖汝南侯,陸聚河南侯。

    這些人都拿到了朱元璋的免死鐵券,所以就洪武三年這一批功臣統計下來,一共頒發了34份鐵券。唯一一份文官鐵券,給了李善長(他家有2張)。

    第二組、部分伯爵。

    我目前查到的資料中,東莞伯何真,在洪武二十年,也獲得了一張免死鐵券。這哥們理所當然也是武將出身。

    所以不排除後來這幫伯爵中,有部分功臣表現不錯,得到了老朱的歡心,所以老朱一樂呵就給了他們一塊免死鐵券。30

    二、免死鐵券長啥樣?

    其實頒發鐵券,並不是朱元璋第一個發明的。早在漢高帝劉邦一統天下以後,便出現了鐵券。只不過劉邦所頒發的是丹書鐵券,更像是勳章一樣的榮譽獎章,並沒有免死的作用。

    到了南北朝時期,北魏孝文帝也給功臣們頒發了鐵券。這個時候的鐵券就有點作用了,可以抵消一部分罪責,也可以成為家族的保護傘。

    隋唐開始,頒發免死鐵券基本上就成了常態了,只要是開國元勳,基本都能拿到。所以說到了朱元璋時代,頒發鐵券,基本上成為了獎賞功臣們的一種常例。

    到了朱元璋時代,免死鐵券就被分成了七等,按照功勞大小,所減免的罪行也是不同的。並不是說你犯了啥罪,都能夠用鐵券來擋住傷害。那麼鐵券長啥樣呢?

    《明實錄》裡對鐵券的模樣,有比較準確的描述:

    有言台州民錢允一吳越忠肅王鏐之裔,家藏唐昭宗所賜鐵券,遂遣使取之。準其式而加損益,其制如瓦,第為七等。公二等,其一高一尺,廣一尺六寸五分;其一高九寸五分,廣一尺六寸。侯三等,其一高九寸,廣一尺五寸五分;其一高八寸五分,廣一尺五寸;其一高八寸,廣一 尺四寸五分。伯二等,其一高七寸五分,廣一尺三寸五分;其一高六寸五分,廣 一尺二寸五分。外刻歷履恩數之詳以記其功,中鐫免罪減祿之數,以防其過。字 嵌以金為副,九十七副各二分為左右。

    也就是說,免死鐵券分為七個等級,公爵的鐵券有兩個等級,侯爵的鐵券有三個等級,伯爵的鐵券有兩個等級。鐵券長得跟瓦片似的,外面寫著功臣的功勞,裡面刻著功臣可以減免的罪責。

    三、免死鐵券管用嗎?

    其實從剛才《明實錄》的記載裡,我們就能發現,免死鐵券上的內容,是有區別的。根據不同功臣的功勞,他們所免除的罪行也是不同的。

    比如在魏國公徐達的免死鐵券上,就有一段這樣的記載:

    朕本疏愚,皆遵前代哲王之典禮,茲與爾誓,若謀逆不宥,其餘若犯死罪,爾免二死, 子免一死,以報爾功。於戲!高而不危,所以常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常守富也。爾當慎守斯言,諭及子孫,世世為國良臣,豈不偉歟?

    這塊鐵券不僅把徐達的功勞都給寫下來了,而且還寫下了免死的一些具體細節。比如說可以免除徐達兩次死罪,免除徐達的兒子一次死罪。

    其實仔細去查詢這些鐵券的內容,我們就會發現,不少人的鐵券,都可以免除兒子一次死罪。這一殊榮誘惑力極大,畢竟做父親的,總是要為自己的兒子考慮的。

    但是也有一些人,因為戰功還夠不到檔次,所以只能免除自己的死罪一次,兒子就沒機會了。比如說安慶侯仇成和鳳翔侯張龍,他們來的鐵券只免除自己的一次死罪,兒子沒機會。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免死鐵券的作用,在朱元璋晚年卻受到了嚴重的挑戰。你比如說李善長他們家,有兩張免死鐵券,自己可免死兩次,兒子可免死一次,結果全家70多口全部被老朱給宰了。

    最慘的藍玉,手握一張免死鐵券,滿以為老朱不敢動他。結果老朱不僅把藍玉剝皮實草,而且還連累了1.5萬人同時被殺。

    總結:是免死鐵券,還是催命符?這要看老朱怎麼解釋了。

    一時間,免死鐵券,基本上成了催命符。調查下來,最初拿到34份免死鐵券的家庭,很少有不遭難的。只有湯和跟華高這兩家結局稍微好點。

    湯和他的5個兒子,不是在戰場戰死,就是早逝。孫子也多是年幼夭折,所以未曾被朱元璋清算。華高更慘,直接絕後,你沒後代誰跟你計較呢?畢竟有子孫才有謀反的理由。

    由此可見,老朱頒發的免死鐵券,最終解釋權,始終掌握在老朱手裡。這幫功臣們,似乎小瞧了老朱,誤以為手握免死鐵券,就真的可以免死,真是個笑話。

    參考資料:《明史》、《明實錄》

  • 4 # 三楚雄風

    一收到丹書鐵券,立馬回家計劃造反就對了。

    古代只要不是末世王朝,中前期發丹書鐵券的,都是已經沒有東西可以獎的了,官位權力達到極致的大臣才有這個待遇。

    對於賞無可賞的功臣,讓他們去死是最好的選擇。

    因為你賞他們什麼都不會讓他們滿意,也不會對你感恩戴德。

    只有把他們幹掉了,提拔下面的人,才會感激你。

  • 5 # 子屠龍

    朱元璋的“免死鐵劵”,就像“催命符”,拿到的人,十有八九被殺,能夠善終的沒有幾個。誰還敢拿出來用啊?你說這要用,不就引發老朱的注意,以致惹來殺身之禍,殃及全家可大不妙。

    朱元璋以布衣之身,榮登九五之尊,全靠手下一幫浴血奮戰的功臣。在長達16年的戰爭裡,很多手下為老朱喪命疆場,無福享受得天下後的榮華富貴。朱元璋剛剛當上皇帝那會,還是對這幫烈士心有歉疚,下令工部在京郊的雞鳴山修廟祭祀。

    死去的功臣要祭祀,活著的家人要厚待,朱元璋沒有馬虎,該上香就上香,該給官職就給官職。那麼,對於活著的功臣,朱元璋也是心中掛念,只因建國初期戰事頗繁,一直拖延著功臣封賞。

    隨著徐達北征勝利,四海之內基本平定,朱元璋開始論功行賞。老朱能得天下,從某種程度上講,他就是採用精細化的管理。就功勞這塊,老朱手裡有1本賬——功勞簿,詳詳細細記錄著大小戰役的勝敗、斬獲等資料。

    他命令兵部及大都督府擬議封賞名單,由自己親自平衡裁定封賞檔次,再經中書省、禮部公告天下萬民。另外,老朱還特意製作精美的《大明功臣簿》,以便讓功臣們永遠載入史冊。

    名義上的愛是不夠的,朱元璋必須要給物質的愛,後者的封賞也很豐厚。比如說歲祿,像李善長、徐達這類的【公】為3000石到5000石,像湯和、楊璟這類的【侯】有1500石。而當時,正一品的丞相、御史大夫的歲祿,僅僅是1000石以下。

    功臣們還被賜給免死鐵劵(丹書鐵券),正面刻著相應的功績和封賞爵祿,背面刻著免罪、減祿的條款。在34名受封的功臣裡,拿南韓公李善長來說,除非他犯下叛國謀逆的罪行,否則他可以免死2次,子免死1次。另外,朱元璋後來又追封汪廣洋為忠勤伯,劉基為誠意伯。

    眾所周知,朱元璋最愛子孫,其次才是打天下的兄弟。太子朱標早逝後,朱元璋看看兒孫,又看看功臣們,看後者是越看越不舒服,特別是太子朱標早逝(1392年)。

    道理很簡單,老朱還活著的時候,作為“領頭大哥”,自然手下的兄弟個個不敢鬧事。老朱一旦駕崩,這些功臣們不是“叔叔”就是“伯伯”,小輩分的兒孫可不好對付。

    皇帝起了殺心,免死鐵劵還有用嗎?沒有用的,朱元璋馬上就賴賬,皇權和權貴的協議,隨時被撕個粉碎。話說,朱元璋是歷史上發免死鐵劵最多的皇帝,有點歷史常識的朋友都知道,他也是誅殺功臣最狠的皇帝。

    早在1380年,朱元璋就以擅權枉法的罪狀,誅殺胡惟庸,又殺御史大夫陳寧、御史中丞塗節等人。10年後的1390年,朱元璋又搞牽連,以胡黨為題大殺功臣,76歲的李善長被賜死,家人70餘人被殺。同時被殺者,還有陸仲亨等列侯多人,前前後後殺掉3萬餘人。太子朱標死後,朱元璋馬上大興“藍玉黨大獄”(1393年),被殺的人達到1.5萬人。

    胡惟庸案、藍玉案,實際上都是朱元璋殺功臣、保皇權的政治手段,毫不念及昔日舊情。經此兩案,明初的功臣們被殺的差不多,史稱“元功宿將相繼盡矣”。輪到要砍頭的功臣,免死鐵劵也就沒有用了,難道它會比皇權更重要嗎?如果它真的抵命,只能是在無關皇權的事情上,相關皇權那即便是“莫須有”也是必死。

  • 6 # 歷史畫中人

    眾所周知,在中國歷史上,免死鐵券(也就是免死金牌)的使用是有保質期的,如果碰到了講信譽的皇帝,它的使用有效期可能會持續到朝代;但是如果碰到翻臉不認人的皇帝,那免死鐵券的有效性就值得商榷了。而對於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來說,他給功臣們發的與其說是免死鐵券,倒不如說是一張“地獄單程通行證”,因為大約有90%的開國功臣都被殺掉了,俗話說:“主公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別說鐵券了,就算是金劵、鑽石劵都救不了功臣的命。

    免死鐵券長啥樣?

    頒發鐵券,並不是朱元璋第一個發明的。早在漢高帝劉邦一統天下以後,便出現了鐵券。只不過劉邦所頒發的是丹書鐵券,更像是勳章一樣的榮譽獎章,並沒有免死的作用。

    到了南北朝時期,北魏孝文帝也給功臣們頒發了鐵券。這個時候的鐵券就有點作用了,可以抵消一部分罪責,也可以成為家族的保護傘。

    隋唐開始,頒發免死鐵券基本上就成了常態了,只要是開國元勳,基本都能拿到。所以說到了朱元璋時代,頒發鐵券,基本上成為了獎賞功臣們的一種常例。

    到了朱元璋時代,免死鐵券就被分成了七等,按照功勞大小,所減免的罪行也是不同的。並不是說你犯了啥罪,都能夠用鐵券來擋住傷害。那麼鐵券長啥樣呢?

    《明實錄》裡對鐵券的模樣,有比較準確描述:  

    有言台州民錢允一吳越忠肅王鏐之裔,家藏唐昭宗所賜鐵券,遂遣使取之。準其式而加損益,其制如瓦,第為七等。公二等,其一高一尺,廣一尺六寸五分;其一高九寸五分,廣一尺六寸。侯三等,其一高九寸,廣一尺五寸五分;其一高八寸五分,廣一尺五寸;其一高八寸,廣一 尺四寸五分。伯二等,其一高七寸五分,廣一尺三寸五分;其一高六寸五分,廣 一尺二寸五分。外刻歷履恩數之詳以記其功,中鐫免罪減祿之數,以防其過。字 嵌以金為副,九十七副各二分為左右。

    免死鐵券分為七個等級,公爵的鐵券有兩個等級,侯爵的鐵券有三個等級,伯爵的鐵券有兩個等級。鐵券長得跟瓦片似的,外面寫著功臣的功勞,裡面刻著功臣可以減免的罪責。

    雖然單書鐵卷,也就是說傳說中的免死金牌,個人認為一點用都沒有,其實就是皇帝用來收買人心的玩意兒。

    朱元璋稱帝后鑄了多少塊免死鐵劵,都給了誰,為何沒見拿出來用?

    皇帝想殺你,你誰能來得住嗎?就算是他第1次想殺你,你用單書鐵卷,也就是所謂的免死金牌免除的意思,過幾天,皇帝再用另外一個罪名要殺你,你還是得死呀。所以那些被殺的人也明白,朱元璋是鐵了心想要殺他們,他們就是全家有幾百張幾千張幾萬張丹書鐵卷,他們依舊難逃一死。所以那些人在被朱元璋殺之前,並沒有拿出他們的丹書鐵卷。

    首先我們得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就是皇帝一旦賜予你免死鐵卷也就相當於你離死不遠了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每一個得免死鐵卷的人都不是那種蝦兵蟹將,他們每一個人都為這個朝代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手中掌握著大量的兵馬,可以說在戰爭年代他們是皇帝最得力的助手,但是一旦到了和平年代他們就是皇帝最大的威脅,試想一下哪一個皇帝面對這種威脅還能夠泰然處之,所以必須要把他們殺死。

    其次是因為在朱元璋時期,這些有著免死鐵卷的人,他們其中有一些人確實有想要當皇帝的想法。

    畢竟這個天下是他們一起打下來的,而且有一些人立下的功勞不比朱元璋小,所以他們不甘心把這個位置讓給朱元璋,當然朱元璋也不是傻子,他也可以看得出來,所以為了捍衛自己的權力,他必須這樣做。

    朱元璋是一位農民皇帝,他之所以能有今天完全是自己一步一步辛辛苦苦得來的,所以他對於這一切看得特別的重要,甚至比自己的性命還要重要,然後面對著潛在的威脅,他肯定要以雷霆的手段把這些威脅全部都清掃乾淨,只有這樣他才能睡得好覺,他才能安穩的當皇帝。

    我覺得他們沒有拿出單書鐵卷,反而也是一種十分明智的舉動,因為如果他們使用了丹書鐵卷,最後朱元璋既然真的是要想殺他的話,有單書鐵卷只能免死一段時間,但是最後朱元璋依舊會想出計謀來把你除掉。所以他們可以不用丹書鐵卷,將單書點卷留給自己的後人,因為根據朝廷的規定,單書鐵卷是可以遊著被授予的人自己流傳給後世的。

    所以等於說他們沒有使用單書點卷就意味著他們給自己的後代留了一個復活甲。他們這麼做的話,又沒有使丹書鐵卷被浪費掉同時也為自己的後代著想了。所以我想他們也都是很明智的,既然皇帝鐵了心要殺你,那你就只能迎接死亡了,過多的反抗也都是無謂的。而且單書鐵卷雖然可以免死,但是免死的範圍也是有限的,不是說你犯了任何的罪名,使用丹書鐵卷都可以讓你免除死亡。規定說,如果你犯了叛國的罪,你是沒有辦法用丹書鐵卷抵消你的死亡的。而朱元璋殺人的時候,給他們的罪名全部都是叛國,所以也無法使用。

    結語:

    對於朱元璋來說有沒有免死鐵券並不重要,畢竟這個東西是他做出來的,他說有用就有用,他說沒用就沒有用,尤其是有人威脅到他地位和利益的時候肯定不可能隨意饒恕,所以就會出現他想殺的人就會殺,他不想殺的人就會放了的現象,這也就是人們說的伴君如伴虎,不能說朱元璋出爾反爾,只能說他是一個很隨著自己心意的人。

  • 7 # 歷史堆中的胖子

    朱元璋的免死鐵券啊,這都是去地獄的單程票,拿不拿出來都一樣,老朱根本就不會眨一下眼睛。

    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後,就頒下三十四面免死鐵券,包括了六個公爵、二十八個侯爵,像李善長、徐達、藍玉等人都在此列。這三十四個人拿著這免死鐵券,那心裡別提多高興了,這就是鐵打的護身符啊。但之後的事證明,鐵打的護身符有時候也不管用。

    不過話說過來,這免死鐵券做的還是很有範兒的。正面刻功績,比如你李善長為老朱家立了多少功勞,辦了多少事之類的,表示老朱家不會忘記你的功勞。背面是可以免的罪,上面會清楚的寫著哪些罪是可以不用死的,並且還寫明瞭次數,就比如李善長就可以免死兩次。但是,這可不是什麼罪都可以免啊,像謀逆就不能免死。假如你犯了謀逆大罪,那就別指望免死鐵券了,直接把頭伸過去就行了。

    而朱元璋發起的胡惟庸案和藍玉案,都是以謀逆罪牽扯上萬人,這種案子,免死鐵券就沒啥用了。而像傅友德,那朱元璋直接就逼著他自盡,此時別說免死鐵券了,就是免死金券也沒用啊。

    其實朱元璋誅殺功臣,哪裡需要什麼理由?朱元璋如果認為你不該死,那就可以放心的活著。如果朱元璋真認為你該死,難道拿出免死鐵券就有用了嗎?

  • 8 # 深藍妖火

    朱元璋一共鑄了大約三十多塊鐵券,具體數字我們很難查驗。但是可以確定的是這些鐵券無一例外都是那些跟著朱元璋打江山後的獎勵,獲得這些獎勵的人大多數是淮西幫將領。

    這些免死鐵券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這些只會打仗的淮西武將說錯話、辦錯事而人頭落地。在這其中,有些人還不僅僅只有一枚鐵券,像李善長等功勳老臣起碼有兩個左右,這就代表著可以免死兩次。

    那麼為什麼看不到有人拿出來使用呢?並不是沒人使用,而是使用後並沒有發揮出原本的作用。這是為何呢?因為這種免死鐵券的解釋權在於皇帝,也就是朱元璋本人,朱元璋想要你死,你拿出這種免死鐵券又有何用呢?

    那麼都有哪些人獲得了這種免死鐵券呢?這其中就包括朱元璋在開國三年後封賞的六個公與二十八個侯爵,其餘有部分的鐵券也送給了伯爵的武將,但是數量不多。

    這其中六個公我們大多數都是耳熟能詳的,包括賽蕭何的李善長被封為南韓公,大元帥徐達被封為魏國公,李文忠被封為曹國公,馮勝被封為宋國公,鄧愈被封為衛國公、常茂被封為鄭國公。這裡邊只有常茂可能許多人並不是很清楚,常茂是常遇春的兒子,由於常遇春在戰爭之後突然病死,所以他的爵位便由他的兒子帶領,否則以常遇春的能力絕對不在徐達之下。

    其餘二十八個人得到了侯爵,他們有湯和、唐勝宗、陸仲亨、周德興、華雲龍、顧時、耿炳文、陳德、郭興、王志、鄭遇春、費聚、吳良、吳楨、趙席、廖永忠、俞通源、華高、楊璟、康鐸、朱亮祖、傅友德、胡美、韓政、黃彬、曹良臣、梅思祖、陸聚。

    其中大家比較熟悉的獲得善終的湯和被封為中山侯,為建文帝守城的老將耿炳文被封為長興侯。那麼還有一些伯爵武將的確也有得到過免死鐵券,但是具體是誰史料上記載的並不是很詳細,這裡不做深究。

    說了半天的免死鐵券,這個東西到底長什麼樣子?朱元璋之前也有人用過嗎?接下來我們詳細地介紹一下。

    頒發鐵券可不是朱元璋的專利,因為在此之前有很多皇帝都曾打造過鐵券用來賞賜有功之臣。但是最開始頒發鐵券的功能可能和朱元璋有所不同,朱元璋的鐵券是用來免死的,而早期的皇帝頒發的鐵券多為一種對大臣的關愛,得到鐵券好比得到了一個獎盃一樣。

    早在漢朝時期,劉邦就曾經打造過類似的鐵券,但是叫法略有不同,劉邦頒發的鐵券叫做丹書鐵券,而且沒有免死的作用。

    丹書鐵券也不僅僅是漢人所獨有的創作,在南北朝時期,北魏的孝文帝也曾經給手下的大臣頒發過諸如此類的獎勵。

    在隋朝時期以及後來的李世民,都曾經給有功之臣頒發過免死鐵券,並且在這之後的所有皇帝幾乎都曾使用過這種獎賞制度,所以朱元璋打造這種鐵券也是完全按照前朝的皇帝來辦的。

    但是大家不要天真地認為,只要是擁有的鐵券就能免死。因為即使皇帝說話算數,也不可能免除所有的罪行。每一個人所擁有的免死鐵券雖,然外表長得一樣,但是裡邊所雕刻字的內容卻是不一樣的。因為,每一個人所立的戰功與經歷的戰鬥都是獨一無二的,跟著朱元璋的時間長短也是不同的,所以每個人對於免死鐵券的使用方法,當然也是有所區別的。

    因此,根據各位臣工所立功勞的大小被封為不同的爵位後又被授予不同的免死鐵券。理論上,有多少種爵位就有多少種免死鐵券。就拿公侯伯三種爵位來說,每一種爵位也有幾種不同的免死鐵券。

    以開國的武將之首徐達舉例,朱元璋給他的免死鐵券上邊寫滿了徐達的戰功,至於徐達的過錯應該是比較少的,因為徐達本人是比較謹慎的,所以朱元璋給了徐達一家三次的免宕機會。其中兩次落在了徐達本人的頭上,還剩一次免死則送給了徐達的兒子。

    朱元璋送給徐達兒子的免死鐵券則充分說明了朱元璋對待徐達的肯定程度,因為如果自己死後能保證自己的子女一生無憂則是非常大的賞賜,因此這種獎賞會極大的籠絡自己的將領,很難有人拒絕這樣的誘惑。

    其餘將領大多數都不能達到徐達這樣的待遇,很多人的子女並沒有獲得徐達一家這樣的待遇。

    但是你以為有了三次免宕機會就是穩了嗎?答案是,不。因為古代的皇權能夠主宰一切,它可以給你免死,當然更可以殺死你,其中李善長和藍玉則代表了這一類情況。

    南韓公李善長也獲得了三次免死的機會,其中一張歸兒子,兩張歸自己,但是結局怎樣呢?不可謂不慘,全家老小70多口人全部被殺死,算是被株連了九族。雖然,李善長並沒有謀反的證據,更不會謀反,但是皇權與相權的矛盾衝突並沒有讓朱元璋對這個早就退休並且假意花天酒地的老人躲過一劫。

    藍玉也是其中的一個例子,藍玉雖然比較驕縱,但是並沒有謀反的鐵證,最終的結果卻是更慘。不僅全家被殺,自己還被剝皮這種酷刑折磨。

    難道藍玉和李善長的免死鐵券還比誰少嗎?不都被朱元璋殺死?難道他們臨死前不想著依靠免死鐵券獲救嗎?恐怕不是,而是他們明白,即使拿出免死鐵券最終也難逃朱元璋的殺戮。

  • 9 # 閆廣鑫

    老朱是個厚黑學的終極大師,他可以印幾個鐵捲去哄哄自己的淮右老鄉們,這可是為了掃除權貴不認賬,多簡單點事,以老朱為節點,那是一個君主集權開始登峰造極的年代,老朱的話就是最終解釋權,不是能不能拿出來用的問題,而是老朱認不認賬的問題。

  • 10 # 朝史暮想

    所謂的免死鐵卷,也叫丹書鐵券。最早是漢高祖劉邦搞出來的,那個時候叫“丹書鐵契”。當時更多的是一種榮譽象徵和特權憑證,記錄了功勳臣子的功勞和能享受到的各種待遇,也是爵位傳承下去的一種書面認可。因為是用丹砂寫在鐵板上,所以亦有長長久久的意味在。

    “丹書鐵券”一開始並沒有明確提到有免死這個功效,從歷史文獻中能夠考證到出現免死特權的“丹書鐵券”,大概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隋唐時期,“丹書鐵券”風靡一時,皇帝賞賜得很多,甚至很多大臣會主動開口要。

    丹書鐵券

    明代洪武時期的“丹書鐵券”,其實就是仿唐制的。當時是明太祖朱元璋也想給自己的功臣們搞這一套,卻沒見過“丹書鐵券”的實物,後來聽說唐昭宗賞賜給彭城郡王的那塊還存世,便從其後人那借來仿製。

    朱元璋稱帝后,大概發出去三十多塊丹書鐵券,主要是那幫國公和侯爵,輔以少量伯爵,基本上都是以軍功為主。比如我們熟悉的明初功勳李善長,徐達,鄧愈,馮勝,李文忠,常茂,湯和,耿炳文等等。

    明代皇帝出巡

    每種爵位對應不同等級的“丹書鐵券”,發出去的時間大概集中在洪武三年到洪武五年,後面也有少量賞賜。同時,不同等級的“丹書鐵卷”,可以免除的罪責也是不同的。就單說免死的等級,有的只能讓自己免死,有的能夠讓自己和一個兒子免死。

    明代官方是承認“丹書鐵券”有免死功能的,但謀逆罪除外,並且最終解釋權歸皇帝所有。但我們可以想一想,洪武年間的大案要案,特別是那些株連甚廣的案子,比如“胡惟庸案”,“藍玉案”,都是動輒牽連幾千上萬人的,哪個不是扣上了謀反的罪名?

    南京明故宮遺址

    朱元璋是軍閥出身,無師自通地學會了怎麼做皇帝。而朱元璋本人對於行政架構的規劃建設,權力的平衡制約,是有相當深刻的認識。老朱在世的時候,這些跟著朱元璋打天下的老哥們,甚至“勳二代們”敢造反,這無疑是個笑話。如果縱觀整個明代,世族勳貴和文武大臣因為造反被殺的,其實都是差不多的套路,基本上都是因為涉及到了朝中平衡和遠期的政治規劃,扣上謀逆的帽子,株連一批人下馬。

    所以在洪武年間,即便有所謂的“丹書鐵券”,朱元璋想要動一個人,有的是辦法。原因分析下來,就這麼幾點。

    朱元璋

    1.朝中的功勳世族在王朝建立後,貪贓枉法,作奸犯科,使得向來崇尚嚴典治國的朱元璋無法容忍;

    2.明初功勳世族,牢牢掌控著大明的軍權,成為既得利益集團,是朱元璋政治制度改革的絆腳石;

    3.朱元璋為子孫後代計,要削弱乃至消除這批功勳集團,使得皇權的交替能夠平穩過渡。

    這麼看來就很簡單明瞭,一批功勳是做事太張揚,一批功勳是要權不肯放,一批功勳是敢於挑戰皇權。

    明代官員

    你可以去仔細比較每個有丹書鐵券的功勳之家是如何消亡的,很容易就對號入座。光光是“胡惟庸案”和“藍玉案”扣的謀反帽子所牽扯的擁有丹書鐵券的功勳世族,就達到了二十家,其他的要麼是因小事被追責,要麼就是朱棣後來幫老父親動的手。

    朱元璋這個人是非常懂造勢的。一般在出手之前,往往會做足輿論。比如他曾經屢次斥責那些違法亂紀的功勳子弟,比如他特意頒佈了“丹書鐵券”的補充條卷,來彌補免死的邏輯漏洞。即便是粗暴地要直接弄死一個人,也是拿出對方各種違法事實依據,說是因為懲戒的時候失手弄死的,沒打算真弄死,不算違背“丹書鐵券”的初衷。

    朱元璋 畫

    這麼看來,如果你是明初的功勳,手裡有“丹書鐵券”,你還敢指著拿它去救命?低調,低調再低調,儘量不惹皇帝的注意,這才是最靠譜的保命法則。

    一家之言,聊以解悶。

  • 11 # 天堂的楓

    擁有了丹書鐵券,就相當於擁有了第二條性命,除非犯下謀逆之罪,否則都可以得到赦免。因此,得到丹書鐵券的官員都會將它作為傳家寶留給後代子孫。那麼免死金牌真的能夠免死嗎?據史書記載,當真有人因免死金牌得到了赦免,但他用的免死金牌並非屬於當朝。

    明洪武二十四年間,建昌知府錢用勤因貪汙罪被捕。明太祖朱元璋向來主張節儉清正之風,嚴厲打擊貪汙腐敗行為,因此在經過核實後就將錢用勤家產沒收並對錢用勤依法判刑。

    錢用勤貪汙被捕

    但朱元璋的免死金牌都是賜給開國功臣的,一個地方上的官吏怎麼會有呢?於是明太祖召見了錢悝,詢問他的這塊免死金牌從何而來。

    錢用勤貪汙被捕

    錢悝抓住機會,道明自己這一支乃是吳越王錢鏐的後代。太祖知道錢悝一家的先祖是吳越王錢鏐之後,便赦免了錢用勤的罪責,並且歸還了家產。那麼這吳越王錢鏐究竟是誰,竟讓能讓朱元璋承認這塊幾百年前的免死金牌?

    吳越王錢鏐

    吳越王錢鏐是唐末之人,彼時各方勢力割據紛爭,時任鎮海軍節度使錢鏐是當時少有的忠於朝廷之人,其人也很有能力,為平叛各地叛軍出了不少力。

    唐昭宗有感於其忠君之心,特封錢鏐為吳越王,賜予他一塊免死金牌。而這塊免死金牌就一直流傳到了五百年後的明朝,得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認可,赦免了錢鏐後代錢用勤的罪行。

    並且傳說錢鏐相貌醜陋,這點與朱元璋相似,又曾差點被父親拋棄,但幸虧有祖母盡心將他撫養長大,才能有日後的光輝。錢鏐為了感恩祖母,小字便喚作“婆留”。

    吳越王錢鏐

    總結:吳越王錢鏐是一個忠孝兩全之人,並且靠自己的能力才有了不菲的成就。朱元璋之所以能夠赦免錢用勤,不是因為一塊免死金牌,而是對錢鏐忠君愛國的精神的認可。朱元璋雖然對貪汙腐敗深惡痛絕,但不可否認當時唐昭宗賜予錢鏐免死金牌的意義——為了表彰和宣揚這種忠君愛國的精神。

    錢用勤只是滄海一粟,不值一提,但是可以利用其先祖的事蹟向天下人表明朱元璋對忠義之士的認可,放他一次,也是值得。從此往後,文武百官就更明白朱元璋對忠義之士的喜愛,便會更加兢兢業業,克己奉公,為大明朝建功立業。

  • 12 # 歷史神秘人

    朱元璋稱帝后對功臣是大肆封賞,給爵位給金錢,最重要的還給了免死鐵劵,這玩意可是能抵消死罪的,還真是護身符啊,不過諷刺的是,得到免死鐵劵的功臣都被朱元璋給滅了,免死鐵劵起不到一點作用!

    免死鐵劵開始是漢朝劉邦頒發的,只不過劉邦所頒發的是丹書鐵券,更像是勳章一樣的榮譽獎章,並沒有免死的作用。到了南北朝孝文帝給功臣頒發鐵劵時,這鐵劵還有點作用,能抵消一部分罪責,也可以成為家族的保護傘。到了隋唐頒發鐵劵就變得很平常了,是皇帝給功臣的一種獎賞。朱元璋建國後封賞功臣,封了六個公爵和二十八個侯爵,這些人朱元璋都給了免死鐵劵。公爵分別是李善長、徐達、李文忠、馮勝、鄧愈、常茂;侯爵二十八人,分別是湯和、唐勝宗、陸仲亨、周德興、華雲龍、顧時、耿炳文、陳德、王弼、王志、鄭遇春、費聚、吳良、吳楨、趙庸、廖永忠、俞通源、華高、楊璟、康鐸、朱亮祖、傅友德、胡美、韓政、黃彬、曹良臣、梅思祖、陸聚。鐵劵像瓦片一樣,上面寫了功臣們的功勞,後面就是寫著相應能抵消的罪責,當然最高的就是免死幾次,不但自己免死,兒子也可以免死一次。按照功勞的大小,鐵劵也分七個等級,不同的等級對應抵消不同大小的罪責!

    我們知道朱元璋當皇帝時,他手下的功臣都被他幾乎殺個精光了,這免死鐵劵不是可以免死嗎,怎麼最後還是被殺了呢?因為免死鐵劵有沒有用,最終的解釋權在朱元璋手裡,他說你有用就有用,他說沒用一百張鐵劵也保不住你的命,這就是帝皇的權威!比如胡惟庸謀反案件,朱元璋就殺了不少的功臣,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南韓公李善長,他做過丞相,可牽涉到胡惟庸案件中,一家70多口人全部被殺,他的免死鐵劵可以免死他兩次和免死兒子一次,可最後還是沒起作用,該殺的還是要殺,這是朱元璋一定要他死,什麼鐵劵都沒用!很能打仗的藍玉也有免死一次的鐵劵,結果也被朱元璋找個理由幹掉了!反正朱元璋頒發給鐵劵的功臣幾乎都被殺了,這免死鐵劵可不是保命符啊,明明就是催命符啊,早知道怎麼也不會要了!很多功臣被抓時都拿出了免死鐵劵,但朱元璋不認,本來這個東西就是我給的,我說它沒用就沒用,你能跟皇帝爭論嗎?顯然就是朱元璋賴賬啊,你真拿朱元璋沒辦法!

    也就只有湯和廣德侯逃脫了被殺的命運,他們是有免死鐵劵,他們不死是因為朱元璋不殺他們,湯和早早交出軍權退休回家,朱元璋沒理由去殺這個發小。廣德侯華高沒有後代,殺不殺他無所謂了!

  • 13 # 甜瓜20875

    賜予免死鐵劵,是一把雙刃劍,不一定是好事,合理利用是好事,反之就變成了死亡鐵劵,用則慎之,用不合適,就倒黴,帝王的眼睛虎視眈眈,最好不用,免死鐵劵,最好的用法就是,當做一種最高的榮譽最好,感覺……

  • 14 # 太宗悅史

    所謂的“免死鐵劵”雖然有實物存在,但實際上只是類似於酒桌上說的一句空話,沒見到有人拿出來用是正常現象,見到有人拿出來用才是不正常現象。

    “免死鐵劵”

    明朝開國之初,朱元璋大賜封賞開國功臣,總共封了六個公爵,二十八個侯爵,十八個伯爵,公爵的爵位最高,其次是侯爵,再其次是伯爵。

    朱元璋覺得賞賜田地,賞賜錢糧,不足以顯示出他對開國功臣的看重,那怎麼樣才能夠顯示出他對開國功臣的看重呢?很簡單,讓開國功臣成為特殊群體。

    當時的開國功臣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特殊群體,但要徹底成為特殊群體,有著一條隱形的障礙,那就是法律,只有突破到法律之外,才能夠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特殊群體。

    如果僅僅是頒發一道命令,說不定有人會不相信,但是如果有實物,人必定會相信,而這個實物就是“免死鐵劵”。

    免死鐵卷這個東西起自漢高祖劉邦時期,在此之後各朝各代製作免死鐵劵的皇帝少之又少,可以說是幾乎沒有。

    也因此朱元璋與眾多大臣僅僅只是知道有免死鐵劵這個東西存在,卻不知道免死鐵劵到底長什麼樣子。

    多虧翰林院學士危素從民間得知唐朝大將錢鏐曾經得到過免死鐵劵,說不定他的後代現在還收藏著他當年得到的免死鐵劵,畢竟這是家族榮譽的象徵。

    朱元璋命令各地官吏尋找錢鏐後代,皇帝的命令就是好使,雖然唐朝距離明朝已經過去了將近五百年,但是依舊尋找到了錢鏐的十五世孫錢尚德。

    而錢尚德果真收藏著先祖錢鏐的免死鐵劵。

    免死鐵劵護送到京城,朱元璋與眾多大臣一塊觀賞這個歷經四百多年,象徵著錢氏家族無限榮光的免死鐵劵。

    錢氏家族的那個免死鐵劵造型如同瓦片一般,表面刻著錢鏐的功勞,底下則刻著錢鏐的免死次數與其子孫的免死次數。

    免死鐵劵雖然說是用鐵製造成的,但是其質地卻如同綠玉一般,每一個字都是用金子填刻而成,在太陽的照耀下閃閃發光。

    朱元璋按照錢氏家族的免死鐵劵造型,製造了明朝的免死鐵劵。

    免死鐵劵總共分為七個等級,公爵的鐵卷分為兩個等級,侯爵的鐵卷分為三個等級,伯爵的鐵卷分為兩個等級,鐵卷的等級不同,造型也不同:

    公爵鐵券一等高一尺,寬一尺六寸五分;二等高九寸五分,寬一尺六寸。

    侯爵鐵券一等高九寸,寬一尺五寸五分;二等高八寸五分,寬一尺五寸;三等高八寸,寬一尺四寸五分。

    伯爵鐵券一等高七寸五分,寬一尺三寸五分;二等高七寸,寬一尺二寸五分。

    雖然伯爵鐵卷與公爵鐵卷、侯爵鐵卷一樣,擁有等級,但是朱元璋賜出去的三十四個免死鐵劵,擁有者全部都是公爵與侯爵,沒有一位伯爵,分別是:

    李善長、徐達、李文忠、馮勝、鄧愈、常茂、湯和、唐勝宗、陸仲亨、周德興、華雲龍、顧時、耿炳文、陳德、王弼、王志、鄭遇春、費聚、吳良、吳楨、趙庸、廖永忠、俞通源、華高、楊璟、康鐸、朱亮祖、傅友德、胡美、韓政、黃彬、曹良臣、梅思祖、陸聚。

    得到免死鐵劵的開國功臣欣喜若狂,將免死鐵劵放在家中最顯眼的位置,每逢有客人來,都得需要炫耀上一會,就如同有兩條性命一樣。

    作死

    朱元璋在發放免死鐵劵之前,根本沒有想到發放免死鐵劵之後所發生的一切,如果知道這一切,朱元璋肯定不會發放免死鐵劵。

    開國功臣一個個仗著有免死鐵劵,目無王法。殺害百姓,強姦婦女,成了開國功臣隨時能做的事情。

    有個別過分的,甚至敢殺害朝廷基層官吏,但這還不是最過分的,最過分的是公然挑戰朝廷的權威,公然挑戰朱元璋。

    在沒有經過朱元璋允許的情況下,私自調動軍隊為自己建造與皇帝相同規格的房子,與皇帝相同規格的傢俱。

    開國功臣明擺著犯法,開國功臣的朋友親戚肯定也會照葫蘆畫瓢,仗著有開國功臣撐腰,也明擺著犯法。

    就連謹慎的湯和的姑父都隱瞞田地,不肯納稅,其他人橫行鄉里是常規操作,有個別的甚至敢辱罵朝廷官員。

    一切都已經亂了套,發放免死鐵劵的朱元璋想要收回來,但是又不能收,皇帝是九五之尊,說的話一言九鼎,怎麼能夠收回來呢?但不收回來又不行。

    他們有免死鐵劵,只要不犯下謀逆大罪,任何人都奈何不了他們,那到底該怎麼辦呢?

    這時的朱元璋敏銳的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這幫驕兵悍將在自己活著的時候都已經敢目無王法,等到自己駕鶴西去,是否會服從自己的後人,誰又能保證他們服從自己的後人。

    到這時,朱元璋動了殺心。

    沒用的“廢卷”

    擁有免死鐵劵沾沾自喜的開國功臣,怎麼想都沒有想到,他們一直引以為傲的免死鐵劵,在朱元璋看來就是一個笑話,想殺他們,有沒有免死鐵劵都一樣。

    免死鐵劵雖然能夠免除一切致死的罪名,但是卻有一條致死的罪名,不能夠免,那就是謀逆,只要給他們安排上謀逆的罪名,就算他們有上百張免死鐵劵,都不管用。

    朱元璋先後給胡惟庸、藍玉安排上謀逆的罪名,然後以胡惟庸、藍玉為主體,擴充套件開來,不斷的殺戮開國功臣。

    今天抓一個人到監獄裡打一頓,逼迫這個人說出另一個人的名字,又將另一個人抓到監獄裡打一頓,逼迫另一個人說出另另一個人的名字,不斷迴圈。

    胡惟庸案、藍玉案前前後後總共殺了將近三萬人,這三萬人當中有一部分就是擁有免死鐵劵的開國功臣,但是由於牽扯到了謀逆案,不管有沒有免死鐵劵,一律處死。

    《明史》記載:功臣盡矣。

    其中最悲慘的當屬李善長,明明是明朝開國第一文臣,活了七十六歲,結果到頭來落得個誅連三族,全家上下七十多口人被斬首的下場。

    不過幸運的是,他的兒子李祺由於娶的是公主,得以生存,不至於李家絕種。

    在擁有免死鐵劵被殺的開國工程當中,有一個人是例外,這個人就是永嘉侯朱亮祖。

    朱亮祖與其他的開國功臣一樣,跟惡霸無異,但是朱亮祖受封的地區廣州,有一個叫道同的縣令。

    道同是一個比較正義的人,看不慣朱亮祖的行為,屢次與朱亮祖作對,結果被朱亮祖採用惡人先告狀的方法,慘死於朱元璋之手。

    朱元璋得知自己被朱亮祖矇騙,當即將朱亮祖父子抓到京城。朱亮祖原本以為朱元璋會放過他們父子,畢竟死的只是一個縣令,不曾想朱元璋竟然當廷用鞭子將他們父子抽死。

    對於這件事情,朱元璋給出的解釋是一不小心就將他們抽死了,沒有想到他們這麼不耐抽。

    朱元璋作為免死鐵劵的發行者,所有的解釋權都在他的手中,再加上他是皇帝,其實開國功臣只需要仔細一想,就能夠想明白,所謂的免死鐵卷,說實在點就是一張廢卷,有沒有都一樣,除非自己真的有兩條性命。

    結語

    不知道朱元璋在屠殺開國功臣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那就是會不會在歷史上留下罵名。朱元璋由於屠殺開國功臣,在歷史上留下了殘暴的名聲,甚至有個別不道德的說朱元璋腦子有問題。不管朱元璋腦子有沒有問題,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朱元璋是一個好父親,好爺爺,為了後代,傾盡自己所能。

  • 15 # 門外就是山

    朱元璋的鐵卷最好還是別要,不要還能活,要了肯定死。

    一個最基本的道理,朱元璋給人鐵券,出爾反爾,臉皮厚點也就那樣了。但如果這樣的人留給了後世,犯下大罪拿出鐵券的時候,就不好說了。

  • 16 # 依伊文史社

    朱元璋發出的免死鐵劵,不是沒有拿出來用,而是遊戲規則都是朱元璋說的算。

    1、跟隨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基本都有免死金牌

    朱元璋能夠打下天下,主要靠手下一群驍勇善戰的將士。因此朱元璋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給這些跟隨自己出生入死的將士論功行賞,給他們加官進爵,同時還給了他們一項至高無上的榮譽,親賜免死鐵劵。

    依照功績,朱元璋將鐵券分等級賜予。據史料記載,朱元璋共賜予丹書鐵券公爵六面,侯爵二十八面,後來又追賜給公爵兩面。

    洪武三年,朱元璋頒賜了一批“丹書鐵券”給開國功臣們。第一次受封賞的是六公二十八候,幾乎都是武將,只有文官李善長是一個例外。

    在朱元璋南征北戰之際,李善長整頓軍紀、管理官員、保障後勤供應,在這些方面立下汗馬功勞,才智堪比蕭何。隨後,他便被封為南韓公,俸祿四千石,賜鐵劵,免二死,子免一死。

    徐達、湯和、鄧愈、常茂、馮勝、耿炳文、朱亮祖等33位武將都立下過軍功,為大明朝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不僅被授予了爵位,也都賜予了他們免死鐵劵。

    之後,朱元璋在洪武十一年,發給開國功臣藍玉一張,洪武二十年,他又發給東莞伯何真一張。

    據統計,朱元璋前後共發出36張免死鐵劵。

    如何封賞這幫開國功臣,朱元璋其實很為難,一方面要獎勵他們,另一方面又要防患這群功臣。

    公侯爵位和金銀錢財的賞賜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朱元璋認為這些封賞平平無奇,而這群功臣大部分又是淮西勳貴。

    朱元璋決定賜予他們免死鐵劵,一方面能讓開國功臣感受到皇帝對他們的重視,另一方面也是告訴他們不能僭越皇權。

    2、 免死鐵劵的作用有哪些

    免死鐵劵又名為“丹書鐵劵”,俗稱“免死金牌”,最早出現在漢朝。

    《漢書高帝紀》記載: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券,金匱石室,藏之宗廟。

    這時的“丹書鐵劵”還沒有免死的作用,僅僅是象徵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到了隋唐時期,“丹書鐵券”才具有免死的作用,而且免死的次數也在逐漸增加。

    到了明朝,關於“丹書鐵券”的制度才得到真正的完善。朱元璋首先從法律上規定了“丹書鐵券”的頒發物件,僅僅頒發給立下軍功的將士和被封為公、侯、伯的大臣。

    其次是明代“丹書鐵劵”的劵文有很大的變化。一是,除了謀逆罪和欺君之罪,其他罪可免死,二是相比前面的朝代,免死的次數也減少了。

    免死鐵劵又被劃分為七個等級,其中公爵分為二等,侯爵分為三等,伯爵分為二等。

    不同的等級意味著可以減免的罪責也大不相同,免死鐵劵的形狀類似瓦片,裡面會寫上減免的罪行,外面寫著功臣的功勞。因此,每位功臣的鐵劵也大不相同。

    這樣的制度彈性相當大,因此“丹書鐵劵”雖然具有免死的功能,但鐵劵最終解釋權終歸在皇帝。

    3、免死鐵券為何又失去了作用

    六公二十八候均獲得了免死鐵劵,然而大部分下場悽慘。

    李善長雖然沒有戰功,但他在後勤保障上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因此,朱元璋封李善長為南韓公以及其他的一些官職,每年俸祿四千石,爵位可以世襲。最重要的是朱元璋賜給丹書鐵券,可以免去李善長兩次死罪,其子一次。

    然而,這份免死鐵劵並沒有保住李善長的命,甚至還牽連滿門。

    參議李飲冰、楊希聖二人,只是因為稍微觸犯了一下李善長的大權,便被罷官,並且割李胸乳,使其慘死,對楊施以劓刑,致其殘。

    智者劉伯溫也因他遭受毒手,李善長的行為無疑是對皇權的挑戰,朱元璋本就疑心重,所以對他更是顧忌。

    加上受胡惟庸的牽連,朱元璋對李善長已到了無法容忍的地步。於是,他判決誅殺李善長全家七十餘口人。即使李善長有免死鐵券,但屢次挑戰朱元璋的底限,這無疑犯了大忌。

    其他很多功臣的結局同出一轍。受胡惟庸案牽連,包括吉安侯陸仲亨、延安侯唐勝宗、臨江侯陳德、鞏昌侯郭興、滎陽侯鄭遇春、平涼侯費聚、靖海侯吳楨、宜春侯黃彬、汝南侯梅思祖、河南侯陸聚等人,即使他們有免死鐵劵,最終都被以“謀逆罪”處理,還波及家人。

    開國元勳朱亮祖原是元朝的一員猛將,作戰勇敢,雖被明軍多次俘虜,但從不求饒,誓死不降,一副要殺要剮全憑你處置的勁兒。

    朱元璋很賞識他,不僅沒有處死朱亮祖,還帶著他南征北戰。但朱亮祖登上高位後,讓朱元璋錯殺了好官道同。

    朱亮祖作為開國功臣,犯下此罪,再加上有免死鐵劵,命不該絕。

    但朱元璋卻揪住朱亮祖的錯處,毫不手軟,讓朱亮祖父子當場殞命。

    藍玉作為涼國公,結局也是如此,牽連致死者達一萬五千餘人,史稱“藍玉案”。

    這麼看起來,當初擁有34份免死鐵券的人,大部分人的下場都很悲慘。

    當初,朱元璋封湯和為信國公,賜給他的免死鐵券上面刻著這樣一行字:“其封信國公也,猶數其常州時過失,鐫之券。”

    這意味著免死鐵劵變成了記過的文書,湯和看到後,內心非常害怕,甚至有時候睡不好覺。對於湯和來說免死鐵劵就是燙手山芋,根本不敢拿出來。

    朱元璋是免死鐵券的制定者,也是免死鐵券規則制訂者。

    “免死鐵券”的內容裡規定,並不是所有的罪行都能免死,有個前提條件:“除謀逆不宥,其餘若犯死罪,爾免二死,子免一死……”犯了一般的刑事罪可以免死,但如果犯了謀反罪,這就不能免了,鐵券特權就自動失效。

    功臣的言行舉止撼動了皇權,在封建王朝是犯了君王大忌的。朱元璋為了避免讓功高蓋主的事情發生,就在鐵券上面做文章,不論如何,一切解釋權歸皇權所有。

    ---THE END---

    參考資料:《明史》、《明朝那些事》、《明實錄》

  • 17 # 丙火普照

    從他腦海中萌發免死鐵卷那一刻,老朱的計謀就開始啟動了,要的就是給你們免死,要你們犯錯,錯誤多了總能和謀逆掛鉤,到時候就能名正言順的搞死你們了。

  • 18 # 神之國度5

    免死鐵卷最高只能三次,不是無限制的,而且有幾項如謀反的大罪是不能免的,皇帝殺你還不容易,給你的死罪大於三條就可以了,也不會違背承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灰姑娘梁詠琪什麼時候釋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