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國學經典與人生智慧
-
2 # 縱侃天下
在合適的情況下展示自己的才華,不能觸及對方的底線。
實際上,曹操並不是嫉賢妒能的人,否則,三國形勢,在曹操收貨了n多非議的情況下,不可能有眾多能人先來投奔。
曹操(可以上升為一般領導)所不能容忍的,是下屬公然挑戰自己,侵犯自己的權利。
楊修之死,是自己作的。
之前的一系列事件,曹操均採取了忍讓態度,從最開始的偷吃東西,到中間破壞曹操逗工匠開心的樂趣,直到最後楊修公然干涉曹操子嗣繼承權抉擇問題的時候,曹操逗可以容忍。
曹操無法容忍的,是楊修臨陣動搖軍心。
這種情形,換成任何軍隊中,都是要上軍事法庭的。
領導隨口說了一個東西,就將其過度解讀為要撤退,而且還將其散播出去。出了這種情況之後,尤其是在以接觸戰、肉搏戰為主的古代戰爭前線,士兵計程車氣肯定會收到嚴重影響。這種動搖軍心的過錯,砍了是天經地義的。
有才華並不可怕,將才華髮揮到適當的位置,就是治世之能臣。
楊修的才華,充其量就是個歪才。
避免稱為楊修這樣的人物,其實很簡單,把聰明用到正地方就足夠了。
-
3 # 悠然得v
有些人笨的讓人生氣,有些人聰明的又令人討厭,楊修有智慧沒境界,觸碰了別人的底線,造成對掌權者的威脅,所以說楊修是聰明死的。看破不說破才是境界。
-
4 # 同志戒酒吧
避免不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人的本性及性格決定其成敗,想改,很不容易!比如,很多人知道抽菸不好,還得抽菸:很多人知道喝酒對身體不好,還要喝;所有人都知道禍從口出,還是忍不住多說話!
楊修知不知道自己性格有缺陷,知道呀,可是改不了,改了難受!
1、自己有才華,不顯擺顯擺,難受呀!
2、性格高調,就想要鶴立雞群的感覺,不這樣做比死還難受,死要面子活受罪!這種人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3、楊修之死,是因為他捲入到皇位繼承的漩渦中了,他支援曹植當皇帝!這才是他死亡的根本原因!
4、就算曹操不殺他,曹丕也會清算他,沒辦法,站錯了隊就要付出代價!
楊修的悲劇,其實是政治人物的悲劇,不要參與政治紛爭,就能明哲保身!身在大潮之中,想做到與世無爭,難呀!希望採納…
-
5 # 阿荀
楊修的結局啟示:做人千萬別聰明反被聰明誤,自恃聰明,又愛賣弄,且又執迷不悟,最後成為荒丘野鬼的漢末楊修,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的突出典型。
據史記載,楊修是曹操門下掌庫的主簿。此人生得單眉細眼,貌白神清,博學能言,智識過人。但他自恃其才,竟小覷天下之士。
一次,曹操令人建一座花園。快竣工了,監造花園的官員請曹操來驗收察看。曹操參觀花園之後,是好是壞是褒是貶一句話也沒有說,只是拿起筆來,在花園大門上寫了一個“活”字,便揚長而去。一見這情形,大家猶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怎麼也猜不透曹操的意思。楊修卻笑著說道:“門內添‘活’字,是個‘闊’字,丞相是嫌園門太闊了。”官員見楊修說得有道理,立即返工重建園門,改造停當後,又請曹操來觀看。曹操一見重建後的園門,不禁大喜,問道:“誰知道了我的意思?”左右答道:“是楊修主簿”。
曹操表面上稱讚楊修的聰明,其實內心已開始忌諱楊修了。又有一回,塞北送來一盒酥孝敬曹操,曹操沒有吃,只是在禮盒上親筆寫了三個字:“一合酥”,放在案頭上,自己徑直出去了。屋裡其他人有的沒有理會這件事,有的不明白曹丞相的意思,不敢妄動。這時正好楊修進來看見了,便堂而皇之地走向案頭,開啟禮盒。把酥餅一人一口地分吃了。曹操進來見大家正在吃他案頭的酥餅,臉色慢變,問:“為何吃掉了酥餅?”楊修上前答道:“我們是按丞相的吩咐吃的。”“此話怎講?”曹操反問道。楊修從容地應道:“丞相在酥盒上寫著‘一人一口酥’,分明是賞給大家吃的,難道我們敢違背丞相的命令嗎?”曹操見又是這個楊修識破了他的心意,表面上樂哈哈地說:“講得好,吃得對,吃得對!”其實內心已對楊修產生厭惡之情了。可楊修還以為曹操真的欣賞他,所以不但沒有絲毫收斂,反而把心智用在捉摸曹操的言行上,並不分場合地賣弄自己的小聰明,從而也不斷地給自己埋下禍根。
楊修最後一次聰明的表露是在曹操自封為魏王之後,曹操親自引兵與蜀軍作戰,戰事失利,進退不能。曹操數次進攻蜀軍總不能奏效,長期拖下去,不僅耗費錢糧且會挫傷士氣,真的撤兵無功而歸,又會遭人笑話。是進是退,當時曹操心中猶豫不決。此時廚子呈進雞湯,曹操看見碗中有雞肋,因而有感於懷,覺得眼下的戰事,有如碗中之雞肋:“食之無肉,棄之可惜”。他正沉吟間,夏侯惇入帳稟請夜間號令。曹操隨口說:“雞肋!雞肋!”夏侯惇傳令眾官,都稱“雞肋”。楊修見傳“雞肋”二字便教隨行軍士,各自收拾行裝,準備歸程。有人報知夏侯惇。夏侯惇大驚失色,立即請楊修到帳中問他:“為什麼叫人收拾行裝?”楊修說:“從今夜的號令,便知道魏王很快就要退兵回去了”。“你怎麼知道?”夏侯惇又問。楊修笑道:“雞肋者,吃著沒有肉,丟了又覺得它味道不錯。魏王的意思是現在進不能勝,退又害怕人笑話,在此沒有好處,不如早歸,明天魏王一定會下令班師迴轉的。所以先收拾行裝免得臨行慌亂。”夏侯惇說:“您可算魏王肚裡的蛔蟲,知道魏王的心思啊!”他不但沒有責怪楊修,反而也命令軍士收拾行裝。於是寨中各位將領,無不準備歸計。
當夜曹操心亂,不能入睡,就手按寶劍,繞著軍寨獨自行走。只見夏侯惇寨內軍士,各自準備行裝。曹操大驚,我沒有下達撤軍命令,誰竟敢如此大膽,作撤軍的準備?他急忙回帳召夏侯惇入帳,夏侯惇說:“主簿楊修已經知道大王想歸回的意思。”曹操叫來楊修問他怎麼知道,楊修就以雞肋的含意對答。曹操一聽大怒,說:“你怎敢造謠亂我軍心!”不由分說,叫來刀斧手將楊修推出去斬了,把首級懸在轅門外。曹操終於尋得機會,除掉了楊修,楊修也終於結束了他聰明的一生。
楊修確實夠聰明,聰明得能看透別人看不到的很多東西,能猜透別人猜不透的許多事情。然而,他又太愚蠢了,愚蠢得不知如何保護自己。終於,他表面的聰明使他不可避免地走上了絕路。他到死都不明白,正是他的過分外露的聰明使他成了刀下鬼。他的聰明使他招人喜歡,招人讚賞,但他太濫用自己的小聰明,而最糟糕的是,他又特別自恃聰明,動不動就表現出來,終究是會被人嫉妒的。在明爭暗鬥的官場,他註定成不了大氣候,註定被人扔棄在權力的道路上,而成為荒野孤魂。
俗話說,“是金子總會發光”,如果你是真正的聰明,就不要總是在別人面前隨便地“賣弄”。那樣,不但使你的聰明變得“廉價”,有時還會給你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耍小聰明的人頭上都懸著一把“達摩克利斯劍”,這把劍隨時會落到聰明者的頭上,斬下他的頭顱。那是一種極其危險的遊戲。
每個人都想表現得很聰明,但如果一個人老耍小聰明就成了一種愚蠢。我們為什麼不大事聰明,小事糊塗呢?
-
6 # 散落君
露才揚己,是傳統中國文化的大忌。謙遜退讓,是我們中國文化所推崇的美德。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一直有人告訴我們要做人要謙虛。 “滿招損,謙受益”這句格言大家都很熟悉吧,“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退步”更是我們從小背到大。
這種傳統,與我們中國的“水文化”有關。“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滴石穿,柔能克剛,“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不爭真的有那麼好?今天,我們老一輩的人還是告訴我們,不要太出風頭,可在如今資訊化迅速化的時代,你不站在風口,不適當的表現自己,誰有這個耐心來挖掘你的才華?所以,我們又會看到很多推心置腹的文章,告訴你,一定要表現自己。沉默就是埋沒,飛揚就是上升。
再來看楊修,他是因為太愛出風頭才喪命的嗎?這可未必。他是楊彪的兒子,楊彪是誰,漢獻帝時的三公,楊彪的爸爸楊賜是漢靈帝時的三公,楊賜的爸爸楊秉是漢順帝時的三公,楊秉的爸爸楊震是漢安帝時的三公,他們家族是東漢唯一可以與袁氏家族媲美的四世三公。膏粱子弟,門生故吏遍天下,曹操想要為自己的兒子掃平障礙,楊氏家族就必定是重點打擊物件。
再者,楊修為了給曹植造勢,競爭大寶之位,四處奔走,籠絡了一批士人。為了讓曹丕順利登基,不讓天下人非議,曹操也得幹掉楊修。
所以說,楊修之死,他的性格只是表相,本質在於他的出身,他的站隊。不然,陳琳罵曹操罵的頭痛不已,還不是受到重用,一樣安享晚年。
-
7 # 視角春風細雨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楊修之死一文,讀來使人感慨萬千。楊修自幼聰明聆俐,善學好為,在當時也算個才子。他在曹操旗下任職,日子過得也很不錯,可是他的性格及操守最終招至殺身之禍。
一,自恃有才,放蕩不羈。有才能固然難能可貴,但不能越俎代庖。起先曹操修繕房屋,楊修修見按好的大門上寫著個大字“門”,隨即興起,在門字裡加了個活字,即變為“闊”了。楊認為改了字更顯曹操的富有和威望,但在曹操的心中,楊私自作主,挑戰了自己的權,不管善惡如否,不能容忍。再如別人送曹操的合酥,被楊修私自分給別人吃,後楊修以自己的小聰明,一人一口酥為己辨解,用自己的想法代替曹的觀點,不管正解或反解,都不會得到賞識的。
二,智商高,情商低。楊修本是個人才,但才不稱位。世有百樂,然後有千里馬,如果千里馬認為自己能耐能敵百樂,人家想用你還不敢呢。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楊修最好的辦法是放下架子,虛心學習,尊敬他人,遇事以大局為重,商量著辦,特別是在曹操面前,要有上下級之分,幹好本職工作才是最重要的。即使對別的事物有想法,也要揣摩別人的心理,以建議的方式提出,給足了他人的面子,同時自己也會得到曹操的賞識和重用。
三,身在曹營,目無組織紀律。楊修在曹操帳下任職,也是個有頭有臉的人物,自認有才,目空組織。在曹操面前,大膽妄為,我行我素,長此以往,誰還能統帥三軍?如果每人都按自己想法各行其是,那社會勢必大亂了。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如恃才任性,終究會碰得頭破血流的。
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鑑可以知興退,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楊修之死告誠我們,有才能是好事,但要持平常心態,,謙以待人,靜以養德。禮賢下士,尊重領導。道德是方向,才能是速度,只有方向正確了,才能和技術才能更好地發揮,否則一切都是空談,堪至對社會造成危害。
-
8 # 風清郎
怎麼避免自己成為楊修式的人物?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明確一下:
楊修究竟是什麼樣一個人?為什麼要避免成為楊修式的人?楊修簡介個人履歷楊修,字德祖,為人謙恭,學識淵博,極其聰敏。
政治生涯也是一帆風順:建安年間(196—220)初選為孝廉、入仕,不久就改任郎中,後又改人丞相府倉曹屬主簿。
軍國諸事、內外兼修、無一不知、無一不曉。史載其能曰:事皆稱意。
也就是說,他辦的事都讓人滿意,這在官場上,就厲害了!
家庭背景除了個人能力出眾之外,楊修其家族也是赫赫有名。身為太尉楊彪之子,母親為袁氏(備註:司徒袁安曾孫女),袁術的外甥。
可謂是:鐘鳴鼎食之家,豪門之後,頂級官二代。
就這樣一個人,上天幾乎把能給他的都給了他。當然,也包括天下文人都有的“恃才傲物”以及頂級文豪才配有的“目空一切”。也正因為此,楊修才逐漸走上了被殺之路,這就有了題主所謂的“避免成為楊修式的人”之說。
目空一切,才高震主楊修之死,具體是為什麼呢?其實,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可預見的鏈式過程。
才思敏捷,又背景深厚,在雄主之側,怎能不懂得隱藏:
曹操在進貢的酥上書“一合酥”,被楊修解釋為“一人一口酥”分吃了;行軍途中,因為曹操持雞肋沉思,被楊修解釋為“退軍”之意;似此種種,雖然猜透曹操心意,但卻讓領導忌憚,不可謂之“不智”。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因為自己才情過人,自然也喜歡跟有才之人為伍。因此,在政治選擇上跟了曹植;糊塗醉酒夜闖司馬門!自古文人墨客,有好詩文就得常備美酒。知音在側,美酒美文,俯仰之間,豈不快哉?!結果喝大發了,更壞的是,曹植楊修竟然乘車夜闖了只有皇室才能走的司馬門,要知道,曹操一生都在剋制自己的僭越、帝王之心!因此,在傳位之慮上,曹操對曹植、楊修一方失望甚至深恨不已。曹操篤定要傳位曹丕,作為主要競爭對手,以曹植、楊修為主的爭位失敗一方,自然免不了一場屠戮。曹植憑藉曹操囑託、與曹丕的兄弟之情,以及名傳千秋的“七步詩”免去殿上一死,可楊修就沒那麼幸運了。悲夫!一代人傑至此隕沒!
晉謝靈運說過:天下才分十鬥,曹植獨佔八斗,自佔一鬥,天下人共分一斗。在我看來,天下才分十鬥,楊修獨佔五斗,一點兒不為過。
這就是楊修,及他的一生,你覺得很失敗嗎?做人能做到像楊修這樣,大部分人也無所求了吧?當然,結合以上分析,如果要更進一步,避免成為楊修式的悲劇,最重要的就是守拙、藏智。你覺得呢,朋友?
回覆列表
羅貫中在寫楊修之死時好像也在竭力的告訴我們,楊修之死是因為曹操“忌才”。用書上的原話來說:“原來楊修為人恃才放曠,數犯曹操之忌。”然後,透過六個小故事來印證了他的觀點。一是曹操在花園的門上寫一個“活”字,是曹操為了賣弄一下自己的才幹,而楊修這傢伙不給他面子,偏要弄穿曹操的西洋鏡不可——曹操“忌之”。二是遠方的客人送酥一盒給曹操,被楊修一人一口與眾分吃了,用我們現代人的話來說就是賣弄小聰明——曹操“惡之”。三是曹操本想以夢中殺來警戒大家,楊修偏要在大家的面前揭穿不可——曹操“愈惡之”。四是楊修告曹丕密請朝歌長吳質入內府商議,反被吳質用計陷害,曹操認為楊修是陷害曹丕——曹操“愈惡之”。五是曹操本想試一試曹丕、曹植的才幹,可楊修偏要教曹植怎麼做怎麼做,結果被曹操知道了,壞了曹操的好事——曹操“大怒”。六是楊修為曹植作答教,被曹操得知——曹操“大怒”。這六件事,一步一步的逼迫曹操最後以“雞肋”事件“惑亂軍心”為藉口殺死了楊修,也成了楊修之所以被曹操的一個客觀的原因。大家都知道,羅貫中在《三國演義》有明顯的尊劉貶曹之傾向,作者本意就是要貶曹操,這也難怪,在這段文字中也竭盡誇張之能事,貶斥曹操。之所以大家也認為曹操是“忌楊修之才”就是從這裡來的。
要真正的找出楊修被殺的原因,關鍵還得注意理解羅貫中說的這句話:“原來楊修為人恃才放曠,數犯曹操之忌。”曹操“忌”的是什麼呢?曹操“忌”的是楊修不給他面子。關於面子,這是華人的傳統中最關心和重視的東西,所謂的“人有臉,樹有皮”。楊修多次不給他的主子曹操面子,讓曹操忌恨他,這是做奴才的一大忌諱。奴才是幫主人咬人的“狗”,怎麼能反過來咬主人,不給主人面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