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憤怒野虎
-
2 # 毅而三思吳六奇
在古代,供水業的發展時至清代才有涉及水源本身,此前涉及水業買賣大多隻是僱請勞力,而後才逐漸成為壟斷性行業。比如《保德州志》中提到的:
“不消說聲我無田,挑水何曾不賺錢。就是篦頭修腳者,也能積鈔過時年。”此後正是在清代(乾隆三十五年,山東招遠籍民婦康藍氏“霸佔伊故夫所遺挑水買賣”案),中國出現了第一例供水業訴訟,並因其涉及壟斷被錄入《大清律例·戶律·市廛》,用“把持行市律、杖八十”處理。不過到了晚清時期,如《見聞瑣錄》中就已記載有簡易的自來水系統了,不再使用水夫、井水。這可以看出當時的供水業因南北水源多寡有著不同的性質和發展。原文:
江南貢院井水穢極,士飲多病。梅河帥開藩金陵時,轉江水入城,院牆外設東西兩臺,安兩錫管,分灌入牆內,複分數百小管,遍達號舍。自是士不飲井水,頗便之。在當時京師即便有了自來水系統,也仍然如圖中這樣販售水源,如圖:
甚至於會造謠自來水是“洋胰子水”,貌似是洋人洗澡水的意思。
記得舊時的水車子我幼年時還有在京郊見到,不過車雖然還是獨輪,可卻換成了鐵皮桶、盆。至於水質也有多種說法,比如甜、苦、鹼(沒性子水),或者“北甘南苦”。
在清初時,京師民眾買水仍以僱請水伕為主要手段,所謂‘買水’還是次要的。此間或可自提,但絕對不可以使用水伕的各式傢什。而後漸漸地就有了承包制。但最初只限於官井,這也是上述的案子緣何得以告官的主要原因(後來發展為佔據甜水)。再後來,承包水井(井窩子、水窩子)的井主藉此發了財(1850年時李慈銘日記為3500文,1900年時高枬日記為2兩銀子),便又有了“水窩子院”,這一稱呼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還有保留。
一如今日水站送水,當時挑水也分零整,零挑偶為居民所用,但整體挑就針對的是旗人官紳之流了,而後漸漸才衍化為整體性的欺行霸市,強買強賣。當時整挑的買賣多以月、季結算,有惹不起水伕的說法(京師水糞兩霸)。在《百二老人語錄》中曾提到:“習見各巷居住之旗下貧家,常有山東人索要水錢,形狀強橫”,時至建國前也依舊如是。這一情況再發展後出現了於臘月時候,水伕(非井主)們會從店裡賒些粉絲,拿來賣給買水的居民,純屬強買強賣。所得盈利除了還給店家以外,也會用來購置年禮送給井主(民國時期)。因此除水霸之稱,還有“水閥”的別名。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舊時京師人口密度逐漸增加,因此京師內的水井逐漸不再夠用。除了隨著時間,水井有所遞增外,還出現了外城井販於內城的生意,如圖:
像這種水伕賺的應該算是辛苦錢,大多售出是基於內城井的補充,錢大概是賺不到三七開的。建國前規矩壞了後,才有說賣零挑的。而此前較固定的“水道”,也就是這一條用水的路線基本都被井主把持,沒什麼機會的。這些水井與水道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如同今日房屋土地買賣一般,可以買賣、轉讓、分割,由此形成了十分複雜的利益關係和契約憑據。不過,基本都是山東人之間的事情,本地居民沒有什麼機會。畢竟到了民國初年時,僅從事水伕行業的山東人就多達六七千人,真正的惹不起。
至於具體價格,我就算不太好了。
-
3 # 元元的天下
古人要買水嗎?這倒是個問題。所謂江河湖泊的水,都是大自然的饋贈,沒有說要用錢買的。即便是私人田井裡的水,旁人要用也都分享不用買的。
但有廟宇宗教類的"聖水”,比如觀音瓶的"淨水”也非商品,大約教徒供獻點香火錢之類罷了。
小時候看過一部片子,名字記不得了,大約是近代了,西安城門口有賣洗臉水的,飲用水的,大約西北乾旱缺水,風沙大取水不易之故。
至於賣茶水的歷史就比較久遠了。早些每小茶館裡往往也賣開水,一瓶5磅的一毛錢。△徐悲鴻《巴人汲水圖》區域性
最早買水的應該是城市中的有錢人。大戶人家及各大商號財力豐厚,吃水就自然比較講究。據史料記載清末民初,重慶城的挑水工約有6千人,到上世紀初城區的挑水工已達萬人之多。城中有不少“水巷子”為名的街巷。
四川多江河,一般人家去附近的水井擔水,去河邊洗衣服。有錢人家沒帶力的才買水。比如聽外祖母講有個叔公就是賣水的,其實水不要錢,只是勞力掙的,兩百斤的大黃桶加自身重量夠沉的,一挑水換三個燒餅。△徐悲鴻《巴人汲水圖》區域性
她說永豐橋有楊森公館,住著位漂亮的姨太太,每日買甘水井的水吃。販夫走卒挑水拉船的,靠汗水摔八瓣掙口飯吃,光景自是好不到哪裡去。
清末以後大城市有了自來水,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水價。老話講的好,吃水不忘挖井人,北京城能用上自來水,這個功勞還要記在慈禧的頭上。
以前在街區設定水站,居民購買“售水證”,再到水站換水;或由“擔水工”專門到自來水站挑水售賣。八十年代後,城市家家都有水管進戶,挑水也成了歷史。
(兒時記得有賣糖精水後,玻璃杯裝著紅紅綠綠的水,上面蓋塊玻璃只要1分錢一杯。一般車站碼頭人流多的地方擺攤賣。慢慢地酸梅湯,檸檬水等豐富起來,再後來有瓶裝礦泉水純淨水就更加熱鬧。據說新鮮的空氣也裝瓶賣了……)
元元,金沙江邊的小兒,默默做著大海的夢,期待您隨手點評,手有餘香哦。::
回覆列表
古代買水,與現在買水方法都一樣,它是人走完世間後,再回去另一個世界的淨化儀式,稱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清清白白走一生”。
人死之後,將要火化或埋葬之時,家屬需要(可請人)對死者洗身沐浴,並換上潔淨的衣服(老人用壽衣)。而沐浴用的水,需要向大地之神購買,稱為“買水”。取回的(少量)水,取水時,選取潔淨河水或井水,放一竹尖帽,插上一柱(不點燃)香和紙錢,再放一、兩塊錢(或硬幣),講句話“給xx買水,請保佑”然後裝水,給死者洗浴(應事先燒些柚子葉水)後,再輕抹死者面部、手、腳等,再穿衣服(衣服的口袋要撕掉,有的地方也沒撕口袋)。然後,給死者做法事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