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諸文紀
-
2 # 慕藩怪談
1643年,52歲的皇太極突然離世,由於過於突然,沒有留下任何遺囑,皇位繼承問題就成了清朝的頭等大事。當時的清朝並沒有嫡長子繼承製,一時間各派勢力都蠢蠢欲動。按照舊例皇位繼承問題是由議政王大臣會議來決定的。
皇太極死後,年僅30歲的布木布泰,也就是孝莊,無依無靠。但她是聰明的女人,絕對不會坐以待斃,她深知丈夫死後自己的下場,當年努爾哈赤死後阿巴亥被逼自盡的畫面還歷歷在目。所以她必須活動起來,必須尋找可以依靠的人。
當時主要有能力競爭皇位的人有三人分別是皇太極的大哥代善、皇太極的十四弟多爾袞和皇太極的長子豪格,其中代善已經年老無心競爭皇位,就只剩下多爾袞和豪格了。由於多爾袞和孝莊年齡相仿,且都曾長期伴隨皇太極左右,並且傳聞早有曖昧關係,孝莊極力爭取多爾袞的支援。
此後在議政王大臣會議上多爾袞和豪格雙方相持不下時,多爾袞提出讓先帝的九子福臨繼位,但福臨年幼由他和鄭親王齊爾哈朗共同輔政。這個決定既滿足了兩黃旗大臣擁戴皇子的意願也滿足了兩白旗對掌權的願望,由鄭親王和多爾袞一同輔政也消除了兩黃旗大臣的顧慮一時間也沒有異議。
福臨登基後,即為順治帝,多爾袞漸漸表現出對皇位的渴望,當時的多爾袞已經權傾朝野,關內外只知有攝政王不知有皇帝。孝莊為了保全自己和自己兒子的前途,不得不拉攏多爾袞,同他保持曖昧的關係,並不斷加封稱號,想依次打消多爾袞篡位稱帝的念頭。
如今人們對孝莊下嫁多爾袞的事件多是從順治帝的“皇父攝政王”稱號推測出的。筆者認為孝莊主要是為了自保而用同多爾袞保持曖昧關係。至於順治帝的“皇父攝政王”稱號更多的是皇帝對於勞苦功高的功臣的尊稱,如同古代的“尚父、仲父、相父”等稱號並不能由此來說明孝莊太后下嫁多爾袞。所以多爾袞和孝莊的關係只是孝莊保全自己和兒子的手段,多爾袞的決定更多的是權衡利弊和自己的利益而決定的。
-
3 # 黑水布衣
歷史上關於“太后下嫁”的事兒,爭議頗多,個人覺得無風不起浪。他倆之間肯定是有些關係的,但由於史料不足(當然也不可能寫),一切都只是猜測。
個人覺得,福臨被擁立為帝,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穩定壓倒一切。
當時,由於皇太極突然死亡,沒有定下皇位繼承人,有實力繼承皇位的只有努爾哈赤的十四子、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和皇太極長子豪格。多爾袞從整體實力上要強於豪格,且還有兩個親弟弟支援,但豪格是皇太極長子,從血緣上更有利,皇太極也是以皇子繼位,從道理上更接近於皇位(當時滿清沒有固定的繼承法,後來也沒有)。
多爾袞與豪格相比是個成熟的政治家(其實豪格比多爾袞還年長,但長於作戰),他不希望看到自己與豪格之間的爭鬥影響到大局,而當時正是滿清蒸蒸日上之際。所以必須要又一個折中的辦法來穩定時局,那麼我多爾袞退出,你豪格也要退出,那就從皇太極其他皇子中選擇吧。選誰呢?
當時,皇太極的兒子中,還活著的有8個,看似不好選擇。但是,另一股政治勢力擺到了他們的面前——蒙古勢力。眾所周知,女真政權為了鞏固少不了蒙古的支援,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後宮中有大量的蒙古妃子。而當時的皇太后就是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蒙古科爾沁貝勒莽古思之女,同時也是孝莊文皇后布木布泰和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的姑姑(這關係,呵呵),博爾濟吉特氏沒有生下皇子,海蘭珠雖然受寵,但所生皇子幼殤,所以目光自然落到孝莊文皇后布木布所生的福臨身上,而且福臨當時年幼,多爾袞以擁立之功完全可以掌握朝政,而後來的事情也正是朝著這方向發展了。當然,當時后妃中還有其他的蒙古妃子,但毫無疑問福臨這一支更具勢力。
所以拋開孝莊與多爾袞之間那些傳言,福臨身上的蒙古血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畢竟穩定比一切都要重要。
-
4 # 小雅好讀書
擁立福臨為帝,應該是滿洲貴族各方面勢力妥協平衡的結果,跟多爾袞和孝莊的關係應該沒什麼聯絡。有些電視劇裡演過,多爾袞認識少女時代的大玉兒,兩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但最後大玉兒的父親把她嫁給了皇太極。按照常理,多爾袞和大玉兒沒有結識的可能,可皇太極的皇后哲哲是孝莊的親姑姑,如果侄女到姑姑家竄門,倒也可能認識多爾袞,但兩小無猜之類的都是臆測,多爾袞的媽是大妃阿巴亥,努爾哈赤在世時,非常受寵,大玉兒的父親完全可以把女兒嫁給多爾袞,這樣,他們一家更有保障了。
皇太極突然去世,帝位不能空懸,當時最有競爭力的是豪格和多爾袞,豪格是皇太極的大兒子,手握重兵,經驗豐富,多爾袞和自己的哥哥、弟弟各掌握一旗,份量不容小覷,無論立豪格還是多爾袞,另一方都不會服氣,如果二虎相爭,勢必引起八旗內亂,造成不必要的內耗,為了保持八旗實力,各方面權衡之下,就立了一個小孩兒福臨。
立福臨肯定也有皇后哲哲的因素在內,皇太極去世,哲哲作為皇后,在立儲這件事上,是有發言權的。哲哲沒有兒子,只有三個女兒,福臨是她侄女的孩子,總比跟她完全沒有血緣關係的其他皇子要親近些。看似偶然事件,其實都有個人考慮在內。
多爾袞擁立福臨,除穩定八旗外,還有自己的私心,福臨是個孩子,哲哲和布木布泰(大玉兒、孝莊文皇后)是女人,沒有徵兵打仗、管理國家的經驗,立福臨為帝,他本人相當於真正的執政者,後來的事實也證明,福臨沒親政前,朝政都是多爾袞把持,他只是象徵性的皇帝。多爾袞死後兩個月,福臨開棺鞭屍,如果多爾袞和孝莊皇后關係真的好,孝莊會不阻止?歷史上的各種傳說,不過都是身處政治旋渦中的男女迫於環境壓力彼此虛與委蛇而已。
-
5 # 畫素說
多爾袞擁立福臨真的只是因為多爾袞和孝莊的關係?今天畫素要告訴大家的是歷史的真相絕不僅僅於此。
現在許多關於這段歷史的清宮劇,在講述多爾袞擁立福臨繼位的情節中,都會插入多爾袞與孝莊的愛情故事,因此給了我們一個錯誤的觀念—多爾袞擁立福臨最主要的原因是多爾袞對孝莊的情義。其實這是錯的,難道多爾袞會因為一個女人而放棄至尊無上的權力嗎?顯然不會!
我們翻閱史料,雖然多爾袞與莊妃雖然年紀相仿,但是他們見面時年齡最大也不過十二三歲,所以其二人有戀愛關係的可能性非常的小。然後沒過多久孝莊就嫁給了皇太極。所以在電視劇裡面所演的孝莊在嫁給皇太極之前與多爾袞互生情愫屬無稽之談。
我們回到多爾袞擁立福臨之時,此時的清朝尚未入關,皇太極的突然去世,導致還沒來得及就皇位繼承人留下隻言片語,所以新的皇位繼承人得要從當時的滿清高層中去做選擇,說白了就是看當時誰的實力強了。最後導致出現因為睿親王多爾袞與肅親王豪格實力相當,且豪格與多爾袞中的任何一方想要稱帝的情況,但是如果多爾袞與豪格倆爭奪皇位的話,剛剛奠定的清朝國力必將大損,到時候如果在引發內亂的話清朝別說入主中原咯,到時候可能自身難保了。
雙方都不願意退讓,最終不得已選擇了不屬於任何派系的九阿哥福臨為帝。同時並設立了兩位攝政王,一為多爾袞、一為濟爾哈朗。只是再後來多爾袞戰功卓著積累了無數的威望,最終權力的天平完全倒向了多爾袞一邊。
最後我們在來說這其中孝莊是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或者說多爾袞是否受了孝莊的影響,答案是肯定的。但絕對不是多爾袞因為愛慕孝莊才選擇擁立福臨。
在這場與豪格的博弈中,多爾袞更多的是從清朝的利益出發,以此一點來說多爾袞的目光與胸襟絕對不亞於一代帝王!反觀順治帝后來的行徑,對比鮮明順治帝相較之下缺少君主該有的氣度。
-
6 # 陸棄
皇權面前愛情算得了什麼?
高明政治家多爾袞怎麼可能把皇帝寶座拱手讓位於人。當大清的皇帝皇太極突然去世,皇帝的寶座立刻成了香餑餑。吸引滿清八旗諸多權勢人物的明爭暗奪,勢力最大的是兩白旗的多爾袞兄弟、兩黃旗的皇太極長子豪格。
這時一個關鍵人物倒向誰?誰就能獲得皇帝寶座。他就是鑲藍旗旗主濟爾哈朗,而他不希望發生八旗內訌。而兩黃旗的人馬希望有皇太極的後裔登上皇位,由於多爾袞不同意,發生了兩黃旗的猛將鰲拜帶領一幫將領要跟多爾袞火拼。
萬不得已之下,多爾袞提出了擁立皇太極的子嗣福臨稱帝,福臨此時才六歲,經過妥協封多爾袞為攝政王總領一切朝政,由此他獲得相當於至高無上的皇權。雖然說多爾袞年輕時和孝莊皇后有過一段戀情,但在至高無上的皇權面前,個人感情算什麼,通通可以拋棄。
-
7 #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語
應該不是吧!
莊妃嫁給皇太極的時候是13歲,一個科爾沁蒙古的小格格如何在更小的時候和東北的努爾哈赤最中意的兒子多爾袞產生兩小無猜的情愫?雖然皇太極摯愛的是海蘭珠,但莊妃為皇太極生了三女一子,至少說明,她與皇太極的感情還是不錯的。在皇太極在世的時候,一個深宮中的妃子如何與一個宮外的男人產生深刻的愛情?所以,即使兩人之間有了情愫,也是在後來的合作中產生的。在皇太極剛剛去世的時候,莊妃應該沒有可以駕馭多爾袞的情感資源。
莊妃雖然入宮比較早,但在“崇德五妃”中排名末尾。俗話說,名不正則言不順。一個位分不高的妃子對於大事是沒有話語權的。
但,她並不是一點資源都沒有,她有一個重要的支持者——皇太極的皇后,她的姑姑。
皇后無子,皇太極沒有嫡子,他的兒子都是庶出。當勢均力敵的豪格和多爾袞兩方都後退一步、達成立小皇子的協議之後,皇后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她一定支援自己侄女的孩子。因為她當時讓莊妃進宮,也是為了加強她們科爾沁蒙古在皇太極宮中的勢力,也為了鞏固自己的後位。皇后的這支力量是不需要莊妃有任何運作。因為她們本來就是利益共同體。
所以,莊妃在自己兒子繼位這件大事上,可以做的不多。決定力量還是豪格和多爾袞兩方的妥協。
豪格,皇太極的長子,34歲,軍功無數,已經被封為肅親王;有兩黃旗的支援、鄭親王濟爾哈朗的支援,豪格手上可以打出的軍力是四個旗。
多爾袞,此時,已經不是皇子了,是皇弟,是弟弟,這個他最不利的條件。其他與豪格不相上下。比如,他的一母同胞的三個兄弟大概也掌握著四個旗的兵力;軍功、威望都擺在那裡。
這完全是勢均力敵的一場較量。如果雙方火拼,剛剛建立的大清基本也就廢了。所以,雙方各退了一步。
決定立一個年幼的皇子,鄭親王濟爾哈朗和睿親王多爾袞攝政。濟爾哈朗是豪格的支持者,出任第一攝政,多爾袞任第二攝政穩住了多爾袞兄弟集團及其支持者。
這種最高權力的爭奪,這種虎兕相逢的對決,不是一個女人可以運作的。
只是,豪格和多爾袞的運氣實在太差了。這兩個人都是差了一步以後,步步差。幾年後,豪格死的不明不白;多爾袞,永遠是隔河望金,最後被開棺鞭屍。
時也命也造化也。
太后下嫁,按理說應該沒有。多爾袞有妻有妾。多爾袞娶了太后是做妻啊還是做妾啊?好像都不合適。他們給自己找這個麻煩做什麼!
夫妻之名?夫妻之實?
-
8 # 五酒煮史
這個問題得分兩步進行回答。多爾袞和孝莊的關係究竟如何,是否如諸多野史記載的那樣?年幼的福臨憑什麼能在複雜激烈的權力鬥爭中登上帝位,靠的究竟又是什麼?
從收繼婚制度看多爾袞和孝莊的關係。我們先簡單瞭解一下中國古代的收繼婚制度。
中國古代,不論漢族還是少數民族都有收繼婚的行為,只不過漢族的收繼婚因為倫理觀念出現,在宋明理學盛行之後被禁止了。但在明末清初時,滿人中“兄死妻嫂”的情況還是很常見的。
這麼說並非信口雌黃。明朝成化十九年,北韓官員詢問來訪的女真使者:
“同生兄弟若有先死者,娶其妻,然呼?”來自建州衛的穆彰阿答道:
“兄妻若美貌而多財者,則娶之。”可見,收繼寡嫂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堂而皇之得到兄弟的財產。除此之外,明人《岷峨山譯語》還記載,胡人家如果不收繼寡嫂或者寡居的庶母為妾,還會被恥笑養活不起小妾。到了努爾哈赤時期,仍舊存在收繼婚的情況,努爾哈赤本人就收繼了堂兄威準的妻子,當然也包括財產。
如此推斷,多爾袞就算收繼了喪夫的孝莊,在滿人的觀念中也不是什麼大事。所以,野史中那些顛覆三觀的記載,未必是空穴來風。
擺在多爾袞面前的問題,關鍵在於寡嫂帶過來的財產太多了,多到讓許多人眼紅,要收了整個滿清的天下,就得有一副好牙口。
他有嗎?
多爾袞有心收繼孝莊,接收財產,奈何反對的人太多。多爾袞在滿清內部有太多的競爭者,或者說不支援他的人太多。禮親王代善雖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傾向於皇位在皇太極一系傳承。鄭親王濟爾哈朗與代善持有相同的看法,就算支援豪格無果,也不能讓皇位落入多爾袞手中。
還有一個最大的競爭者,那就是皇太極的長子豪格。擁立豪格的兩黃旗實力強大,索尼、圖爾格、鰲拜等重臣紛紛表示支援皇太極的長子繼位。
但是,多爾袞的兩白旗實力同樣不弱,此前他深受皇太極的信任與重用,戰功大,勢力也大。如此,兩黃旗與兩白旗就出現了相持不下的對峙局面。
發展到這個地步,形勢已經很危險,稍有不慎,就會擦槍走火引發皇族內鬥,兵戎相見。倘若如此,滿清大好局面將一朝盡喪,明朝也會從滿清持續不斷的壓迫下緩上一口氣。
在關鍵時刻,多爾袞果斷的做出取捨,放棄了與豪格爭奪帝位,轉而支援年幼的福臨繼承大統,同時又提出與鄭親王濟爾哈朗共同輔政。
這個辦法可謂是一箭雙鵰,一方面拉攏了濟爾哈朗,許以好處,使其不反對自己的提議;另一方面將豪格踢出局,使之不再成為自己的障礙。
事實上,豪格也並非絕佳的繼位人選,因為殺妻等原因,在名聲上一直遭受詬病。再加上他本性懦弱,不能積極爭取,很快就失去了眾人的支援。
豫親王多鐸後來曾揶揄豪格:
“和碩鄭親王初議立爾為君,因王性柔,力不勝眾,議遂寢。”雖然多爾袞最終沒能得到皇位,可他和兩白旗在保住既有利益的前提下,又得到了更多的利益,繼而把持了朝廷大權,所得實在不少。
結語綜上所述,多爾袞和孝莊的關係並沒有今人想的那麼浪漫,“兄死妻嫂”貪圖的也不過是財產和美貌。他能支援福臨繼承帝位,完全是出於自身利益的考量,和孝莊沒有多少關係。
回覆列表
是這樣的仁兄
綜合各方考慮,雙方都同意擁立九阿哥福臨為帝,並設立了兩位攝政王,一位是多爾袞,另一位是濟爾哈朗。
但是清軍入關後多爾袞戰功卓著,很快權利便傾倒與多爾袞一邊。至於說莊妃是否在這其到了作用,答案是肯定的,但絕不僅僅是因為多爾袞愛慕孝莊而做出的決定。
後來的孝莊是否下嫁與多爾袞,也是一直困擾史學界的謎題,無從考證。只有這麼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