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搞史小乖
-
2 # 謝峰聊影視
戰國時期,魏國是第一個透過變法崛起的諸侯國。此後變法和改革就成了戰國時期的主旋律,所有諸侯國都在嘗試改革。魏國總不能看到誰改革就滅掉誰吧?
諸侯國改革成功的例子並不多,有的甚至還出現了政局的嚴重動盪。比如趙武靈王,一代英主,改革的結果卻是活活餓死在沙丘宮殿。
秦國的變法並不太平,從變法之初,甘龍、杜摯等重臣就與商鞅發生過激烈辯論和重重明爭暗鬥,當時誰能知道秦國的變法就一定能成功呢?如果不是秦孝公保駕護航,商鞅的變法可能早就夭折了。
魏國此時如果出兵,必然給改革派以口實,秦國的國內勢力必然先放下歧見,一致對外,這反而會加速改革的推行,魏國又為什麼做這個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呢?
從實力判斷,當時的秦國不如齊國強大,魏國的主要競爭對手是齊國,歷史也證明了齊國確實對魏國傷害極大,是導致魏國一蹶不振的主要推動者。
當時魏惠王也是試圖將主要精力投放到與齊國爭霸,因此,在商鞅變法的第二年,魏惠王就開始在邊境線修築長城,是以警戒為主,他當時對秦國採取的是修繕關係,緩和西部邊境壓力,集中力量對付齊國的戰略。在當時的政治格局中,也是明智的主張,畢竟魏國不能四面同時樹敵。
魏惠王也沒有看懂商鞅的變法,他以為秦國變法只是換湯不換藥的改良,殊不知商鞅變法是從奴隸制、封建制直接升級至中央集權制的政治改革,以及經濟改革、軍事改革、文化建設和法治建設等全方位的深刻的改革。
商鞅變法讓秦國脫胎換骨,快速崛起,這是魏國君臣都根本沒有預料到的結果。
-
3 # 君山話史
原因很簡單,在秦國商鞅變法之前,魏國在與秦國的交鋒中,就落入下風,在戰略上由進攻轉向防守,甚至把首都遷往東部的大梁城,以避開秦國之鋒芒。這時說魏國滅掉秦國,簡直是天方夜談。
商鞅變法之前,魏國在與秦國的戰爭中就落入下風有些讀者有一種錯誤的看法,以為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前很弱小。其實不然。自從春秋時代的秦穆公之後,秦國一直是第一流的軍事強國,只是受到更強大的晉國的壓制。晉國的分裂,讓秦國有了向東擴張的希望。
在商鞅變法之前,秦國就多次重創魏國。公元前364年(商鞅入秦前三年,秦獻公二十一年,魏惠王六年),秦軍在石門之戰大敗魏師,斬首六萬。這是秦國在與魏國戰爭中取得的一次偉大勝利,對魏國不感冒的周天子甚至向秦國表示慶賀,史稱“秦獻公稱伯”,伯就是伯侯,就是稱霸的意思。
石門之戰後二年,即公元前362年(商鞅入秦前一年),秦獻公派庶長國大敗魏師於少梁城,擒魏將公孫痤,取繁龐城。面對秦國咄咄逼人的攻勢,魏惠王不得不遷都,以避秦之鋒芒。
商鞅入秦的時間,正是魏國遷都大梁的公元前361年商鞅入秦,是在公元前361年。這一年,魏國發生一件大事:把首都從西部的安邑城遷到東部的大梁城。同年,秦孝公發兵攻魏,圍陝城。從這裡可以看出,秦國的軍事力量,實際上已經悄悄超越魏國了。
公元358年,魏國徹底轉向防禦。魏國鎮守西河的將領龍賈在西疆修築長城,北自卷,東至陽武,南達密城,構建一條長城防線,以防止秦國越過崤關進攻中原。而這時,商鞅雖然入秦,轟轟烈烈的變法還沒有開始呢。商鞅變法,是從公元前356年開始,此時是商鞅入秦的第五年。由是可見,商鞅在變法前,魏國就難以抵擋秦之進攻,談何滅掉秦國呢?
商鞅變法,讓秦國贏得更大的軍事優勢商鞅變法的核心,是富國強兵,重點在軍事與農業。商鞅獎勵軍功,按軍功授爵位,定秦爵二十級,鼓勵將士在戰場上殺敵。在商鞅變法之前,秦國之軍事雖然已經足以對付魏國,但並不具備絕對的優勢。商鞅變法讓秦國更為強大,與此同時,魏國則走向衰落。
公元前342年,即商鞅變法十四年後,魏國在馬陵之戰中慘敗。兩年後,即公元前340年,商鞅伐魏,擒公子卬,大魏魏師。魏惠王大恐,獻部分河西之地與秦國媾和。後世史家評論,馬陵之戰與商鞅伐魏之戰,是魏國霸業的終點。此後,齊威公奮起於東夏,秦孝公崛起於西陲,天下重心,分移到齊、秦兩國。齊國的霸業歷三世而衰落,而秦國的霸業則貫穿於整個戰國史,直到秦始皇一統中國。
-
4 # 我是一個存在483
秦孝公即位以後,決心圖強改革,便啟用衛鞅為左庶長,於周顯王十年開始實行以“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鬥,實行連坐之法”為主要內容的變法,史稱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之時已是周顯王十年,此時距離魏國文侯任用李俚變法、吳起強軍已有盡五十年了。且周烈王五年,由於魏武侯去世時未確立太子,導致其子罃與公中緩爭立,國內亂,至周烈王七年,魏罃殺公中緩而立,是為魏惠王,魏國曆時兩年內亂,又有韓、趙伐魏,導致國力衰退。
魏惠王繼位之初,曾多次與秦交戰:周顯王三年,秦敗魏師、韓師於洛陽;顯王七年秦、魏戰於少梁,魏師敗績,獲魏公孫痤。
不是魏惠王不趁商鞅變法之際攻秦,而是根本就打不贏。待商鞅變法後,也曾多次在與秦交戰,顯王十五年,秦敗魏師與元裡,取少梁;顯王十八年,秦衛鞅圍魏固陽,降之等等。
自此,秦國耕戰政策的確立,奠定了秦一統六國的基礎。
-
5 # 天天故史匯
魏國沒有在商鞅變法時消滅秦國,既是魏國地利不便所致,也是魏惠王當時的戰略環境變化造成的。
魏國的崛起三家分晉戰國起。分完晉國後,魏國發現自己所處眾多諸侯之間,周邊雖然趙國、南韓是剛出生的新國家,秦國多年動亂沒有力量,齊國國內眾多貴族相互爭鬥,也沒有精力找麻煩,但魏文侯知道魏國的位置太過危險,所以率先啟用李悝發動變法,使得魏國實力迅速崛起,帶領韓趙兩個兄弟,東征西討,漸漸成位戰國初期霸主。
搖搖欲墜的霸主地位時間來到魏惠王時期,此時的周邊國家,在看到魏國變法的厲害後,紛紛也開啟了變法模式。秦國簡公、獻公先後變法,使得秦國國力增強,甚至都敢上門連踹三腳(洛陰、石門山、少梁之戰),齊桓公設立稷下學宮,招攬人才使得齊國迅速強大,南方的楚國在吳起幫助下也變得強大。雖然此時的魏國實力還是第一,但經歷過魏惠王上位時期韓趙兩國對魏國內政的干涉,三晉聯盟已經不再穩固,魏國霸主地位變得搖搖欲墜。
此時,秦國雖然實力漸漸增強,但一直被視為蠻夷,並沒有對魏國霸業造成太大的隱患,而東方的齊國已經開始拉攏周邊的小國,形成自己的勢力集團。魏惠王為了穩住魏國霸業,將國都東遷,便於掌控東部領土,並且可以減輕秦國帶來的壓力。
在魏惠王即位幾年後,秦孝公、齊威王相繼,此時齊威王任用鄒忌變法,重用田忌孫臏,國力進一步提升,對魏國霸業造成進一步影響,而秦孝公也開始重用商鞅變法,秦國也出現改天換地一樣的大變化。
兩次戰役此時,北方的趙國因為自魏文侯以來對趙國的壓制,南下擴張一直受阻,趙國對魏國多有怨言。趙國為了擴大領土,攻擊魏國的盟友衛國,魏國只能帶領宋國對趙國刀兵相向,包圍了邯鄲,魏國甚至想要滅掉趙國,打破魏國被包圍的戰略劣勢。這一舉動引爆了諸侯國間的平衡,並引發了桂陵之戰。
齊國首先動手,兵分兩路,其中田忌孫臏一路打贏了龐涓,秦國也趁著商鞅第一次變法的成功,趁機出關,佔領少梁,楚國也趁機佔領魏國南方的領土,魏國霸權遭到動搖。
而另一路的齊軍,帶領著魏國的小弟宋國、衛國包圍了襄陵,魏惠王調動南韓軍隊,將齊宋衛聯軍打敗,這就是襄陵之戰。齊國一看苗頭不對,趕緊讓楚國出面調停,魏國就坡下驢,和齊國、趙國講和,並找來泗上十二諸侯會盟,一同攻秦。此後,魏國調轉槍頭,奪回安邑,將河西之地的秦軍包圍在固陽。
此時的秦孝公因為國內變法還未完成,還不是魏國對手,不想吸引魏國火力,所以採用商鞅計策和魏國講和。魏國開始在西邊修築長城,並且聯合韓趙,穩定霸主地位。
魏國的衰落為了進一步為變法爭取時間,秦孝公派商鞅到魏國遊說魏惠王,忽悠魏惠王面對齊楚的強勢,要先稱王以號令諸侯國,並聯合秦國攻打楚國,聯合燕國攻打齊國以穩定霸業。魏惠王心動了,魏惠王發出邀請,秦國、趙國和一些小諸侯都來了,參加逢澤之會,但南韓沒有來,而且還十分反對魏國的會盟。
魏國不高興了,出兵攻打南韓。但南韓此時和齊國因為魏國這個共同的敵人而走到了一起,齊國為了救援南韓,再次派出了田忌、孫臏的黃金組合,用了一樣的計策,擊敗魏軍,殺了龐涓,這就是馬陵之戰。
經此一役,魏國的實力大損,第二年秦、趙、齊從三方面對魏國發動攻擊,魏國國力再次一落千丈,失去了稱雄的資格,此後的時間,魏國成為了一個二流國家,至於消滅秦國的念頭,它是再也生不起來了。
可見,魏國到魏惠王時期,雖然能夠保持對周邊國家的壓制,但已經變得不穩固了。為了能保住霸業,魏國對當時的秦國保持守勢,與威脅更大的齊國發生爭鬥,最終戰略失誤,國家衰落,變成戰國中後期的一個二流國家。
-
6 # 看點兒歷史
商鞅變法之前,如果大魏王一心想要滅掉秦國,也不是不可能。雖然秦函谷關天險難過,但是魏武卒縱橫天下也是不容小覷。
秦獻公時期,秦國雖然一雪前恥,對魏作戰,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要知道那些成績,都是老秦人用生命堆出來的。河西之戰,秦國雖勝,但也是慘勝,秦國已經打不起了。
反觀魏國,作為戰國首霸,長期佔據中原霸主地位。或許也正是由於霸主坐的太久了,根本沒有把秦國放在眼裡,最後放虎歸山,還白白送了性命。
魏國坐擁天下之利,行貨往來,物產豐富。要錢要人,魏國都不缺。可是魏國都錯過了,所以也錯過了成為真正霸主的機會。
商鞅,公孫衍,張儀,范雎……哪一個不是被魏國追到秦國去的。魏國不是沒有能人,而是魏國沒有霸主命。
鬼谷子著名人物——龐涓則是一貫主張先滅秦,他始終把秦國當做最大的對手,只可惜他的原件配上了他的固執,成了他殞命的理由。魏國滅秦的最後機會已經丟掉了。
有句話說,斬草除根,不然後患無窮,魏國和秦國的結局,則是深刻的體現了這個道理。
-
7 # 水一白聊歷史
魏國之所以沒有在秦國變法期間滅掉秦國,不是魏國想低調,而是條件不允許啊。
事實上,秦國一直以來就跟魏國戰爭不斷,在河西之地不斷地摩擦。
公元前366年,也就是商鞅變法前7年,魏國在武城(今陝西華縣東)築城,被秦軍打敗。接著秦又在洛陰打敗了魏、韓聯軍。兩年後,秦將章蟜領軍越過黃河,攻入魏的河東,又一次大敗魏軍,並斬首6萬魏軍,在趙國的支援下,秦才退兵。公元前362年,秦乘魏軍與韓、趙聯軍大戰之機,偷機了魏的一把,在少梁(今陝西省韓城市南)大敗魏援軍,還抓住了魏軍主將公孫痤。可惜,不幸的是,同年,秦國君主獻公去世。另一方面,由於魏國在河西戰場大敗,窮則失變,換了龐涓為主將率軍攻秦,龐涓用“攻其必救”之策,一舉突破秦河西防線,甚至威脅到了秦都櫟陽,秦被迫將都城遷回涇陽。
可見,魏國一直是有心想要吞併秦國的,而且在商殃變法前的七年時間裡,一直在攻打秦國,雖然龐涓大勝,但是前期的大敗以及其它諸侯的威脅也牽制著魏國,並沒有機會一舉滅亡秦國。相反商殃變法實施幾年後,秦國就主動出兵攻打魏國了。
公元前359年,秦國開始實行商鞅變法。變法後,國力開始強大起來。而魏國這個時候正忙著與東方各國交戰,根本無暇西顧,秦國趁機開始大舉的攻入魏國的河西郡。公元前354年,秦軍在元裡大敗魏軍,並佔領少梁;同時派公孫壯伐韓,深入韓地,佔領上枳、安陵、山氏,並築城,插入魏、韓兩國交界地區。
自此以後,魏國更沒有多少機會能逆轉秦國改革的程序,滅亡秦國了。
-
8 # 大鵬說國學
魏國,最強大的的時候,是魏文侯時期,人才濟濟,稱霸天下,其他國家望風披靡!
魏文侯時期,對人才的重用可以說有很多佳話,多次去段幹木家裡求教段幹木治國之策,但是段幹木不願意見魏文侯,是個隱士,每次聽到魏文侯要來的訊息,早早的就跑出去,就是不給魏文侯面見!後來魏文侯沒有辦法,就每次經過段幹木家門口的時候,停車作揖,成為美談!
有名的人才太多了,孔子的弟子卜子夏,還有個田子方,都是當時天下有名的人,魏文侯拜為老師!建立西河學院,培養人才!李悝變法的李悝,吳起更是牛逼的很,吳起兵法的書寫著,孫武並稱不是白叫的,也是常勝將軍!後來還到了楚國進行變法,讓楚國更強大,幫助楚王解決了貴族的問題!其他的還有翟煌等!
後來魏武侯時期更差一些,人才也少了,吳起被趕跑了!魏惠王更是差勁,把珠寶當做寶貝,被齊威王羞辱了一次,齊威王就是要任用人才,說人才才是自己的國寶,珠寶算什麼呢?魏惠王自己也是很羞愧難當!
魏文侯時期的這個時候是魏國最為強大的時候,如果魏國能夠滅掉秦國,這個時候是最好的時候,但是秦國的戰鬥力一直是很強的,不要命的!魏國把秦國的河西之地盡歸己有已經很好了,如果傾全國之力滅掉秦國很有可能能成功!我相信吳起!首先會損失極為慘重!其次但是時機不到,還沒有到滅國大戰的時候尤其戰國初期的時候,如果魏國滅掉了秦國,勢必引起其他六國的極度恐慌,此時還是春秋的思想,稱霸可以,滅國就萬萬不可了!戰國剛剛開始,其他國家勢必聯合起來,團結一心,滅掉魏國!那麼這絕對不是魏文侯想看到的!所以,他能稱霸,這就是能達到的最大的功業!
更不要說魏惠王時期,魏惠王本就是個昏庸的君主,人才此時就是一個龐涓還是可以的,跟吳起相比還是差了很多,吳起時代,魏文侯時代做不到的!魏惠王更是不可能做到!
除非,魏惠王,要冒著魏國滅亡的可能,傾全國之力滅掉秦國,秦國滅亡之時,就是魏國滅亡之日!
回覆列表
魏國最直接的認識,就是認為秦國土地偏僻,沒有太大必要,其實魏國也是很貪圖秦國土地,只是怕奪過來後需要管理,而東邊的齊國當時也是非常強大的,把重心放在了其他地方了。
魏國當時軍事、經濟都強於其他六國,假如六國合起來攻魏,又顯得魏國很弱,而且他的地理位置非常好進攻,四面夾擊。
從商鞅在魏國不受重用後就可以肯定,魏國的國君太自大了,認為人才已經不重要,從這個時候起一直在走下坡路,只是他還不知道,在用人方面繼續堅持用國君自己親人。
魏國丞相死後,魏王直接使用他的弟弟為丞相,他這個弟弟在音樂方面絕對是個天才,可是在軍事與政治方面,不但沒有幫助魏國,反而讓秦國都感謝他,假如沒有當時魏王這個音樂家弟弟,商鞅變法不會這麼快就成功,所以說秦國感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