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塵埃未落定

    由於元朝統治者不善於利用漢族文化治國理政,且將漢人等外化,加之元人侵入中原後屠城的惡行,造成了漢人對元人的牴觸、恐懼、仇恨。當時,漢人是集體性地排斥元人。

  • 2 # 麥田帶你看中國

    那就要看是哪一類人了。

    元朝的時候統治階級把人分為四種等級,一等人當然是元朝統治階級蒙古人;二等人叫色目人就是西域人和部分的契丹人;三等人為漢人,四等人為南人。

    當然越低等的人類受到的壓迫就越多,當然就痛恨元朝的越厲害。像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兄弟被年年的饑荒餓死,父母被元朝統治階級的苛捐雜稅所逼死,沒有辦法後來才參加農民起義軍,當初就是為了一碗飯吃後來得了天下。

  • 3 # 經濟大縱橫

    中原漢人視蒙古為野蠻民族,他們在心裡認為,被蒙古人統治是件奇恥大辱,所以很多漢人都不承認元朝統治的正統性。許多大臣在給朱元璋上奏摺時經常抨擊元朝的矇昧、殘暴。朱元璋對這種現象非常不滿意,他對宰相說:“元主中國百年,朕與卿等父母皆賴其生養,奈何為此浮薄之言?亟改之。”又謂:“元世祖肇基朔漠,入統中華,生民賴以安靖七十餘年。”明朝開國君臣對於蒙元王朝常懷感念之情。自稱“朕本農家,樂生於有元之世”,他曾這樣評價過元朝:“元君臣樸厚,政事簡略,與民休息,時號小康。”從中可見朱元璋對元朝的“小康社會”讚揚有加。

    元末明初人葉子奇在《草木子》裡記載:“元朝自世祖混一之後,天下治平者六、七十年,輕刑薄賦,兵革罕用,生者有養,死者有葬,行旅萬里,宿泊如家,誠所謂盛也矣!”“元惠民有局,養濟有院,重囚有糧,皆仁政也!”明朝初年有個叫李開先的文人在《西野春遊詞序》寫道:“元不戍邊,稅輕而衣足食,衣食足而作歌詠。萬曆年間秀水人沈德符中肯評價:“前元取民最輕。”從中可以看到,元朝輕刑薄賦,沒有動亂,生者有養,死者有葬,大部分時間裡,老百姓基本過著富足幸福的小康生活。馬可波羅在其遊記中這樣描述所見所聞:“壯麗的都城,繁華的市集,海上絲綢之路以泉州為起點,海外貿易從南宋到元就一直存在的,而且非常繁榮,從沒中斷。而要說中斷,反而是朱元璋統治時期關閉了海外貿易。”元朝鼎盛時期,疆域面積達到1400萬平方公里,且萬國來朝,禮儀之邦。在中國曆代王朝中,唯有元朝的國際地位最高。

  • 4 # 興安雜談

    這裡先要說明的是,提問者問的是明初,那麼我認為主要應該說的是明朝治下的漢人,這裡我理解的元朝主要是元代政府層面。

    為什麼說明初人民對元朝恨之入骨呢,我舉幾個例子,您就知道了。

    1、元朝嚴苛的社會等級制度。元朝將人民分為四個等級,其中蒙古人作為第一級擁有很多特權,而漢族人作為最低等級受盡了壓迫。比如,一個高等級的蒙古人殺死一個第四等級的南人,只需要賠償一頭驢。這樣不公正的政府,你讓群眾愛戴它,實在太難。

    2、元朝對人民無休止的盤剝。元朝的賦稅極為繁重,你幹啥他們都要收稅,即使你什麼也不幹,就在家待著,也要收“撒花錢”,毫無理由,純為收而收,實在是無恥之極。

    3、元朝的政府機構高度腐敗。經過幾十年的奢靡生活,元朝的政府機構已經爛到了骨頭裡。元朝末年,黃河氾濫,政府的賑災錢糧幾乎一點都落不到百姓手裡,層層盤剝之下,肥了官員士紳,而百姓餓死者不計其數,其中就包括朱元璋同志的父母和兄弟。

    4、元朝對人民的殘酷鎮壓。因為元朝的倒行逆施,民眾不斷揭竿而起,反抗暴政,被元朝殘酷鎮壓。元朝的軍隊更是離譜,藉著平叛的機會,大肆掠奪無辜百姓,往往是還沒去打叛軍,先去搶一把百姓。

    5、元朝政府和高層的無能。面對不斷激化的社會矛盾和經濟危機,元朝上層沒有足夠的能力進行解決,也找不出有效的對策,使民族矛盾和社會矛盾不斷加深。

    綜上所述,元朝如此倒行逆施,踐踏百姓,明朝初年,他們過去做的這些事情,人民還記憶猶新,自然對元朝統治者恨之入骨。

  • 5 # 諸文紀

    仁兄是這樣的

    明朝初年,無論是以明太祖朱元璋為代表的朝廷還是眾多士人學子,對元朝的態度都是感恩和懷念的,官方史書也承認並尊重元朝的正統地位。直到明朝中後期,由於北方遊牧民族的侵略,民族主義情緒上漲,才出現了否定元朝的思想,竭力否定元朝的正統地位。這種思想在清朝末年被挖掘出來加以宣傳,才形成了我們今天的歷史認知。

  • 6 # 閒時讀史

    對元代蒙古人的統治,漢人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 一種當然是說蒙古人的統治非常嚴酷。除了征服過程中的屠城和殘殺之外,王朝建立之後,蒙古人也以專注聚斂聞名。元世祖時期,先後重用阿合馬、盧世榮、桑哥三人斂財,這三個人在歷史上都留下了“暴斂無藝”的罵名。

    另外一種觀點截然相反,認為元朝對江南漢人稅賦較輕,法律寬疏。元末明初的江南士人葉子奇在《草木子》中雖然抱怨元代文人的政治地位低下,但是也說:元朝自世祖之後,天下治平者六七十年,輕刑薄賦,兵革罕用,生者有養,死者有葬,行旅萬里,宿泊如家,誠所謂盛也矣。簡直把大元描述成空前的盛世。對元朝的統治,他認為是“深仁累澤,浹於元元”。又如萬曆初年江南人範濂雖然咒罵元朝是“以貊道治天下”,也就是以蠻夷之法治天下,但是他比較元、明兩代松江府的田賦情況,結論卻是“元入中國……賦雖輕,不足法也”,說明元朝賦稅較明代為輕。連朱元璋都說:“元本胡人,起自沙漠,一旦據有中國,混一海內。(元)建國之初,輔弼之臣,率皆賢達,進用者又皆君子,是以政治翕然可觀。”

    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因有兩點:一是蒙古人雖然一心想榨取錢財,無如蒙古人天性簡單,雖然元朝因為多方用兵以及皇帝大方濫賞等原因,財政一直困難,但是想到的主要辦法是濫發紙幣,對百姓的剝削尚未到窮形極相的程度。

    另一個更關鍵的是元代的南北分治政策。在蒙古征服過程中,南人因為被征服最晚,所以政治地位最低。然而與此同時,蒙古人對中國南方的統治卻遠比北方寬鬆。

    另外,元代在中國南北採取不同的稅收方式。蒙古統治者在北方建立了稅糧制度,但是在南方基本沿用南宋舊制,以減輕改朝換代的震動。《劍橋中國史》說:“南方人所交稅也比北方少很多。”元朝“對居住在蘇、松、杭、嘉、湖地區的江南大族,更採取了異乎尋常的‘寬疏’政策,對他們充分利用、保護”。因此自滅宋之後,至紅巾軍起義之前的70餘年中,江南社會穩定,人口密集,經濟發達。因此南人雖然政治地位低下,實際上卻比北方有一種優越感:“南北之士,亦自町畦以相訾甚,若晉之與秦,不可與同中國。”

    由於元朝“法網疏漏,徵稅極微”,漢族大戶擁有自己的田產和奴僕,過著安適的富貴生活,甚至被人稱作“野皇帝”。漢文化對服飾有著嚴格的規定,各種社會階層之間不得逾制。但是元代雖有服飾之制,執行並不嚴格。“所在士民,靡麗相尚,尊卑混淆”。這般逍遙一方、“僭擬逾制”的生活狀態,在禮法森嚴的宋朝或者明朝,是無法達到的。 相反,明朝建立之後,江南很多地方賦稅卻陡然加重。比如蘇松地區,明中葉時葉盛在其《水東日記》中說:“蘇州在元糧三十六萬,張士誠氏百萬,今二百七十餘萬矣。” 不僅蘇松如此,江西南昌、瑞州、袁州三府,以及甘肅慶陽寧州一帶,河南懷慶府、湖廣洞庭一帶,到了明代,賦稅都突然加重數倍。原因很簡單,這些地方都曾經頑強抵抗朱元璋的征討。比如元末明初江西南昌、瑞州、袁州三府屬於陳友諒佔領區,寧州屬於李思齊佔領區,都曾在元末明初頑固對抗過朱元璋,元末擴廓帖木兒在河南懷慶府抗拒明師,明代湖廣洞庭湖周邊的一些州縣在元末也屬陳友諒佔領區,並支援陳友諒抵抗朱元璋,所以這些地區在明代都遭受了加重科徵的懲罰。因此有人在明初時懷念前朝也就可以理解了。

  • 7 # 歷史知識充電寶

    蒙元是5000年中華文明第一次徹底淪於異族之手的時期,也是中華民族的一次大浩劫,有著燦爛文化的驕傲華夏族在蒙元的統治之下只能當第三、第四等劣等公民,總體來說華夏人民對蒙元是仇恨的態度。

    第一,蒙元國祚97年,享國未久,華夏族的民族觀念依然沒有消亡,對於華夏文化依舊有著深深的依戀。這與滿清不一樣,滿清享國近300年,身著滿服久而久之已習慣成自然,異族標誌的辮子都被不少愚民認為是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產,故而剪辮子的時候很多人痛哭流淚,完全忘了滿清剛剛入主中原時“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血腥。

    第二,蒙元統治者漢化程度非常低。在入主中原近100年後,蒙元統治者依舊保持著草原上的很多作風,如喜歡住帳篷,以勇武為傲等等。正是因為蒙元統治階層與漢文化的格格不入,他們在心底也沒有與華夏族的文化認同,故而華夏族與蒙元互視為異族。

    第三,蒙元的管理才能是華夏5000年統治階層中最低的,遠遠低於300年後再次統治中國的異族滿清。他們最大的夢想就是滿眼是牧場,遍地是牛羊,甚至認為人多管理起來很麻煩,不如直接全部殺掉。正是由於其只能打天下,而不能治理天下,故而蒙元統治之下的漢民是5000年來最悲慘的。

    第四,蒙元對漢民族的極端歧視。蒙元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明目張膽地實行民族等級制度,北方漢民淪為第三等公民,南方漢民則淪為第四等公民。統治者殺了一個南方漢人只要賠一頭牛,甚至蒙古人對漢族女子享有初夜權,以致不少地方保留有殺投胎的惡習,姑且不論其真實性,至少反映了當時尖銳的民族矛盾。

    第五,蒙元對漢民的愚民和高壓統治。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蒙元統治中國還不到一百年,漢民就淪落到連自己的名字都沒有了,才有了朱元璋的父親朱五六和自己的朱重八,只能用數字來代為名字,多麼可悲。為了防止漢民造反,消除民間鐵器,以致幾家人一起共用菜刀等生活必須品,其高壓統治可見一斑。

    雖然也有一些文人愚忠於元朝,如明初智慧的化身劉伯溫就曾在元廷做官,漢人呂昶任元末戶部尚書,被朱元璋認為是賢人,但是這些普遍是文人,因為傳統儒家觀念的影響,“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但這些都是少數。

    故而整體來說,明初人民對朱元璋驅逐蒙元,恢復中華是持積極支援態度的,人民對蒙元統治者有多痛恨,對朱明就有多期待。

  • 8 # 伊馨憐

    從蒙古王朝個個汗王在其領地的表現來看,蒙古人絕非像皇漢說的那樣暴虐乖張,蒙古王朝西北諸王有的接受歐洲基督教變成最早的沙皇或者沙王 ,有的皈依伊斯蘭教,變成穆斯林嘴裡的蘇丹,國王,而蒙古王朝核心領導人變成中原的皇帝,皈依佛教,由此可見,蒙古人是很隨和的,容易入鄉隨俗,所以現在亞歐大陸約30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數百個蒙古族群落聚居區或者蒙古族與其他民族融合的新民族存在,西伯利亞大部分都是蒙古族土著。俄羅斯人頂多是客人,阿富汗伊朗境內的有些部落也確定是當年蒙古鐵騎的後人,如果蒙古人真的很暴虐嗜血,當地人斷然不會讓他們活到現在,同樣,蒙古王朝大元朝的統治前期也是非常開明的,從忽必烈大帝將蒙古王朝改名為元朝,取自易經大哉乾元,重用漢人名臣劉秉忠等人,說明蒙古人是希望和漢人打成一片的,愛國名臣文天祥被俘以後,忽必烈苦苦勸了他4年,許以樞密副使希望他能投降元朝,但是文天祥以國已破,志必死的念頭拒絕了忽必烈,忽必烈大帝規勸了文天祥4年,這在歷朝歷代都沒有過的事情,如果忽必烈大帝真是暴君的話,以文天祥罵忽必烈大帝為北朝蠻夷胡奴,文天祥估計連半年都活不到,有可能還會被滅九族,甚至誅十族!還能被忽必烈大帝以貴族規格厚葬嗎?

    還有人說元朝閉關鎖國,真是搞笑至極,大規模的海運就是元朝開創的,元朝人汪大淵是世界上第一個發現澳洲大陸的人,鄭和下西洋用的航海圖還是元朝留下來的,鄭和下西洋乘坐的船隻,設計圖依舊是元朝時代留下來的,鄭和去過的地方,元朝都去過,鄭和沒有去過的地方,元朝也去過,如何能說元朝閉關鎖國?

    有人說元朝不許漢人起名字,更是滑稽搞笑至極,進世界上第一次地理大勘測的郭守敬,馬踏地中海的郭侃(蒙古王朝初期),輔佐忽必烈大帝的劉秉忠,滅宋鎮國大將軍張弘範,寫下竇娥冤的關漢卿(蒙古王朝中期),寫下水滸傳的施耐庵,三國演義的羅貫中,輔佐朱元璋的劉伯溫(蒙古王朝後期)都有名字,如果不許漢人起名字,那麼劉福通,郭子興,韓山童,陳友諒,張士誠,劉伯溫,湯和,徐達,常遇春都是老幾呀?它們也就知道朱重八朱五四了,照這麼說,現代一些老百姓喜歡給自己的孩子起名為二小,五妞,三狗子,都是元朝國民吧?

    從一些元朝文人壽命比宋明長的多來看,元朝時代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絕對比宋明的高,就連明太祖朱元璋都說,元以寬政失天下,並把蒙古太祖太宗憲宗世祖等蒙古帝王請入中華聖賢帝王廟,也就承認了蒙古王朝的中華正統地位,他說的元朝以寬政失天下是指元朝後期皇族奪位,朝廷內訌,導致國家政治體制癱瘓,50年元朝換了10多個皇帝,皇帝自身難保,自然無法施政令約束地方官員,導致全國各地貪官汙吏多如牛毛,貪官汙吏會殘酷剝削壓榨老百姓,把大量的民脂民膏據為己有,且瞞報不上交,導致國庫空虛,元朝皇帝為了解決財政危機大量發行寶鈔紙幣以換取真金白銀,結果導致全國物價飛漲,導致老百姓連最基本的日用品都買不起,老百姓當然揭竿而起造反了。

  • 9 # 葭明通半瓶歷史

    鄙夷夾雜痛恨,鄙夷在前,痛恨在後。

    不要認為在元朝的正式檔案裡面,明初的那些人是三等四等公民,他們就真的是三等四等公民了,元朝政府的統治能力,落實不到位的。

    讓一個清華大學畢業生去從內心瞧得起文盲富翁是不可能的。

    到明初嘛,漢人朱元璋做了皇帝,證明了什麼?證明了,鄙夷了那麼多年,果然鄙夷對了,野人不開化就是不開化呀。

    1 朱元璋頒行過一個詔書——《天下振興文教詔書》

    “自胡元入主中原,夷狄腥羶,汙染華夏,學校廢弛,人紀蕩然。加以兵亂以來,人習鬥爭,鮮知禮儀。今朕一統天下,復我中國先王之治,宜大振華風,以興治教。”

    A 翻譯一下,在朱元璋眼睛裡,幾等公民,掠奪財富不算最重要的元朝罪惡,學校廢弛,人紀蕩然,鮮知禮儀,孰不可忍!

    2 朱元璋還有一個《諭中原榭》

    “榭諭齊魯河洛燕薊秦晉之人曰:自古帝王臨御天下,皆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自是以後,元之臣子,不尊祖訓,廢壞綱常,有如大德廢長立幼,泰定以臣弒君,天曆以弟酖兄,至於弟收兄妻,子烝父妾,上下相習,恬不為怪,其於父子君臣夫婦長幼之倫,瀆亂甚矣。.........。

    B 翻譯一下,就是說,元朝蒙古人自皇帝開始,人人皆是無人倫的禽獸也。

    朱元璋當政之初,施政之時為了安定收攏人心,一定要 把話說進人心中吧?不敢信口雌黃的亂說的。

    可以認定朱元璋說的話就是老百姓想說的話。

    不知讀者君子你注意沒有,朱元璋沒有指摘元朝暴虐,也沒有指摘元朝傳說中的重稅,有意思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帝權旁落,後宮、宦官或權臣哪種人能更好統治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