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翊翊浩浩尉尉

    長平之戰,是周赧王五十五年4月至周赧王五十五年9月(一說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又一說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秦國率軍在趙國的長平(今山西省晉城高平市西北)一帶同趙國軍隊發生的戰爭。趙軍最終戰敗,秦國獲勝進佔長平,此戰共斬首坑殺趙軍約45萬。

    此戰是秦、趙兩國之間的戰略決戰。秦國由於連年戰爭,國內糧草消耗嚴重,戰場上的相持對峙局面對其不利,再加上廉頗用兵老道無懈可擊,遂用反間計。趙王由於初戰失利,見無利可圖,遂求和秦國,不成被戲耍,年輕氣盛的趙王遂要出擊,但廉頗堅守不出不聽趙王令,再加上秦國反間計,遂棄用名將廉頗,而起用趙括代替廉頗;趙括遵照趙王意圖,變更了廉頗的防禦部署及軍規,更換將吏,組織進攻。秦國見有機可乘,暗中換帥名將白起,白起針對趙括急於求勝的弱點,採取了佯敗後退、誘敵脫離陣地,進而分割包圍、予以殲滅的作戰方針,最終獲得戰爭的勝利。

    趙國經此一戰元氣大傷,加速了秦國統一中國的程序,長平之戰是戰國曆史的最後轉折,至此秦國的統一隻是時間問題(見戰國曆史分期)。此戰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大型殲滅戰。

    趙國君臣團結,將相和睦。趙孝成王通曉事理再有平原君與藺相如輔佐。趙最高決策層,似乎不應該在長平大戰,最關鍵的時候做出臨陣換將這一匆忙的決定,原因是什麼?難道僅僅是中了敵國的反間計這麼簡單嗎?

    應該說,趙孝成王對臨陣換將這麼重大的人事命令的釋出,是有他的考慮的,也是充分的聽取了不同意見並不是草率的決定。(大臣中只有藺相如堅決反對撤換廉頗起用趙括為大將)。趙王這麼作是有其苦衷的。眾所周知,這場大戰雙方共投入百萬大軍是戰國時期最大規模的主力決戰。趙國方面總共動員了五十萬人參戰。五十萬大軍的後勤保障,糧草與武器裝備的補給,每日的消費支出十分巨大。戰爭已進行了八個月,趙國的戰爭經濟不堪重負,戰略儲備也消耗怠盡。趙決策層對此深為憂慮,廉頗堅守不戰與秦軍打消耗戰持久戰,其目的在於以老秦師,拖垮秦國。然而綜合國力上是秦強趙弱。秦國北有胡宛之利,南有巴蜀之繞,東控潼關之險,獎勵耕戰、故戰爭經濟十分雄厚,各種戰略物資的儲備非常充足。趙國雖軍事實力強大,但地處北方,經濟在六國中較為落後。戰爭儲備也並不充足,無法支援大規模的連年戰爭。小國與大國拼消耗,只是權宜之計,豈能長久?

    廉頗的持久戰方針,雖在戰役指導上是穩妥的打法,但有悖於國力,宏觀的看並不符合趙國國情。這實際上是趙國本身難以克服的一個矛盾,同時也是國家統治者與軍事指揮者經常發生的一個矛盾。趙王數次命廉頗出戰,速戰速決。廉頗鑑於戰場形勢,拒絕王命。故趙國決策層均認為廉頗是怯戰,普遍對其不滿。在這種情況下,即使秦國不用反間計,趙國撤換廉頗也是遲早的事。應該說,趙王速戰速決的方針是符合趙國國情的(關於此點後文還將闡述),但撤換廉頗起用趙括為將的決定是錯誤的,藺相如反對這一人事決定,並不是反對趙王的速戰速決的方針,而是反對趙王用人不當。廉頗老成持重,自趙奢去世後,已是趙國唯一可獨當一面的大將了。趙括出身於趙國軍事世家,聰明好學、有才辨、在趙國年輕將領中也算是佼佼者,但他缺乏實戰經驗的鍛鍊,在軍事上還是不成熟的。趙王受其外表誇誇其談所迷惑,從而讓他代替廉頗指揮大兵團作戰,是不合適的。趙王可謂是不知人。趙括至長平後,錯誤的理解速戰方針,且年輕氣盛不辨虛實,不明地理,行事輕率給趙軍帶來了滅頂之災。趙王如用廉頗雖不能說必勝,但最起碼不會把老本賠光,輸的這麼慘。

    實際上秦國坑殺趙國降卒,是經過精心考慮的。趙國降兵為保活命,不得已才降秦,家小均在故國,人心思趙。他們不會真的為秦國買命的。且人數眾多,一旦有變,非秦軍所能控制,若放他們回國,前功盡棄。既不能用,又不能放,成了累贅,不如殺掉,以絕後患。秦國雖說大獲全勝,但也受到重創,士卒死傷大半,國力疲憊,贏得也很勉強。趙國民風驃悍,君臣團結,秦國殺掉趙國降卒,可以徹底的摧毀趙國的軍事力量。讓趙國喪失所有的本錢,難以翻本。從而確保秦國的絕對優勢,為下一步滅趙做準備。從此可見,秦統治集團的手段毒辣。

    秦國坑殺趙國降卒,在短時間內,是有利的,但從長遠來看,未必有利。因為,秦國坑殺趙國降卒,既堅定了趙人舉國同仇,誓死抗秦的決心,又阻絕了其他五國軍隊降秦之心。此舉,或多或少為秦國統一天下製造了障礙。

    長平之戰持續五年,最終趙國戰敗,40萬趙國降卒被白起坑殺。趙國經此一戰元氣大傷,加速了秦國一統天下的程序,在長平之戰後,山東六國幾乎都沒有單獨抵抗秦國的實力了。由此,很多人都將長平之戰作為戰國時期的轉折點。

  • 2 # 迷糊小浩浩

    長平之戰是中國戰國時代的一場大規模野戰。戰役前後耗時3年,以秦軍勝利,趙軍失敗而告終。是役秦軍前後殺死趙國軍人45萬,被後人認為是戰國形勢的轉折點。自此戰後,其他的諸侯國均不再有對抗秦軍的實力。秦統一中國的戰爭從而只剩下時間問題。

  • 3 # 這些歷史要讀

    長平之戰更確切來說,應該是戰國曆史的最後轉折點,而並非最關鍵的轉折點。

    過去,我們普遍認為長平之戰是戰國曆史最為關鍵的轉折點,是因為長平之戰以後,東方六國在軍事上便再無力與秦國抗衡。秦國一統天下的態勢就此不可逆轉,剩下的也就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了。

    長平之戰前,東方六國中唯一能在軍事上阻擋秦軍東進的,就只剩下趙國。於是,公元前262年秦趙兩國終於在上黨問題上爆發了決定兩國命運,同時也是決定中國歷史走向的大決戰——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作為中國古代軍事史上規模最大、戰況最慘烈、戰果最徹底的大型殲滅戰,在此戰中秦趙兩國都動員了各自所能動員的一切軍事力量(秦軍六十萬、趙軍四十六萬),雙方在長平一帶展開曠日持久的大決戰。

    由於趙軍主帥廉頗初戰不利,只能選擇堅壁固守,伺機反擊。於是,秦趙雙方很快便轉入相持階段,而戰爭也從一開始兩軍軍事力量的直接碰撞,轉向了兩國國力比拼的消耗戰。但秦國的國力又豈是趙國所能比的,而趙國又由於外交上的失敗,最終導致其自身處於孤立無援的地步。最終,兩年的對峙下來,趙國終於堅持不住了。

    於是,趙王把廉頗換下,換上了“紙上談兵”的趙括為帥,轉手為攻。結果,趙括根本不是白起的對手,趙軍大敗,46萬降卒被白起坑殺。

    雖然,此戰秦國也是慘勝,自身國力和軍隊損耗也相當巨大。但長平之戰的勝利徹底擊垮了秦國東進僅剩的唯一一隻“攔路虎”——趙國,極大的推動了秦國統一天下的程序。因此,過去人們普遍認為,長平之戰是戰國曆史的關鍵轉折點。

    其實,戰國曆史真正關鍵的轉折點,應該是五國伐齊才對!

    為什麼說五國伐齊比長平之戰更為關鍵?

    首先,因為在五國伐齊之前,齊國實際上擁有不亞於秦國的實力,並與之並稱“東西二帝”。那時,秦齊兩國一東一西,彼此保持著相對平衡的格局。而期間,齊國還曾聯合魏、韓兩國,發兵伐秦,一度攻入秦國函谷關,迫使其主動求和。

    其次,趙國在長平之戰中的失敗,某種意義上也是受五國伐齊所影響的。五國伐齊後,齊國在田單的努力下得以復國。不過,之後齊國不僅元氣大傷,並且斷了發展圖強的主心骨,徹底失去了與秦國爭霸的能力。

    而更為關鍵的是,齊國從此痛恨討伐自己的五國,尤其是當初作為自己盟友的趙國。所以,之後長平之戰時,艱苦卓絕的趙國派使臣到齊國,求援和借糧,被齊國依然拒絕,使趙國只能靠自身力量,艱難抗秦,最終遭至長平慘敗。

    所以,長平之戰的結果,某種意義上也是五國伐齊的後遺症。正是五國伐齊打破秦齊東西兩強相持的局面,加深了東方各國之間的矛盾,才為日後長平之戰的勝敗埋下了伏筆。因此,五國伐齊比長平之戰更為關鍵,它才應該是戰國曆史的關鍵轉折點。

  • 4 # 歪史

    戰國之所以是戰國,因為這個時代大戰不斷,小戰沒聽過,而且越到後期,大兵團大規模的戰爭比比皆是。

    戰國中前期,各國混戰,領頭者從魏國齊國楚國最後秦國來回換,但是實際上差距不大。但是因為秦國商鞅變法的成果,秦國從中期開始,和其他國家的差距逐漸拉開。

    因為實力不一樣,各國間的差距迅速拉開,擁有關中,巴蜀,佔據天府之國的秦國開始有了不可阻擋的優勢。但是這一些優勢並不牢固,當時關中背部還有義渠騷擾,南方巴蜀產出有限。

    公元前300年左右,中原華夏大地強者如雲,趙武靈王,燕昭王,秦昭王,齊閔王都是一時豪傑,而且這四個人開始一系列的手段改變了戰國曆史走向。

    秦昭王和燕昭王都是趙武靈王所立,秦昭王在秦國有長達五十多年的穩定統治但是即位前期宣太后把持朝政,本人沒有實權。

    而趙武靈王開啟了胡服騎射的改革,攻滅中山,樓煩等,計劃率領騎兵攻擊關中,燕昭王策劃五國伐齊,一雪舊恥。齊閔王計劃稱霸天下,不過野心太過膨脹。

    經過爾虞我詐的陰謀詭計,結果是趙武靈王死於沙丘宮變,趙國開始進入防守階段。齊閔王唄楚將殺死,齊國中衰,燕昭王五國伐齊策略成功,但是本人病逝,兒子即位因為反間計導致齊國復國,伐齊功績毀於一旦。不過伐齊只是削弱齊國,對其他國家影響不大。

    反倒是秦國,宣太后利用自己色相,誘惑義渠王,最後將他殺死在咸陽,秦軍攻滅義渠,解除了北方的威脅,楚懷王被秦王誘騙過去死在秦國。

    這時候,東方六國已經沒有足夠的人才來對抗秦國,在缺乏能人的情況下,滅國之戰只能靠實力硬碰硬。

    五國伐齊前後,秦國對韓魏楚的攻打越來越強烈,尤其韓魏基本被打殘,絲毫沒有還手之力,依照這種趨勢走下去,統一天下水到渠成。

    不過,秦軍即使經常能夠獲得勝利,在面對趙軍的時候,不僅沒有優勢,反而經常打敗而還,這得益於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

    胡服騎射的成功,使得秦軍在軍事上沒有任何優勢,也間接的延緩了秦軍的滅國步伐。可惜的是,到了長平之戰,40萬趙軍全軍覆沒,沒能夠短時期內恢復,依託關中和巴蜀的秦國有人力有物力,所以恢復迅速。

  • 5 # 西堤讀文史

    戰國長平之戰是范雎到秦國輔佐秦昭襄王,秦國對東方六國策略改變後的一次大勝利,驗證了范雎和秦昭王推翻魏冉對六國策略的正確性,成為戰國曆史發展的關鍵轉折點。

    在范雎到秦國之前,秦昭王雖然親政,但是很多大權還是掌握在宣太后和魏冉手裡,此時秦國對六國的政策是慢慢兼併。

    慢慢兼併,後代有人談過,比如蘇東坡的老爹蘇洵,他在有名的《六國論》中說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慾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

    這種方式看起來可以,但是蘇洵他只說對了一半。

    以當時秦國的實力,對其他國家經年發起戰爭,今日得到五個城,明日得到十個城,然而六國不會坐以待斃,被慢慢蠶食,像蘇秦就看出來秦國這種策略的弊端,城池丟了,一國奪不回來,可以多國聯合對付虎狼之秦。

    六國一旦合縱,又順利地把土地給奪回來了,秦國最後實際上什麼也沒得到,反而幾十年白白損耗國力。

    在范雎看來,魏冉這種對六國的策略,是實實在在的無用功。秦國固然慢慢發展強大,別人也在發展,你這麼佔領別人的城池,又被對方奪回去,沒有給對方以實質的削弱,根本無法一時之間吞併六國,實現一統天下的大願。

    於是范雎給秦王獻出了弱六國的新策略,就是消滅六國的有生力量。

    人死不能復生,短時間消滅六國兵力,消耗六國的青壯年,六國要補上有生力量,非短時間可為,畢竟人十八年後才是一條好漢,非得一二十年才能重新恢復兵力。

    范雎獻出這種策略,並非憑空想象,而是根據秦國的實際國情來定的。

    秦國被六國稱為虎狼之秦,蓋因秦國在戰場上擅長斬首,每打一仗,史書上常常講秦軍斬首多少萬多少萬,這一秦國軍隊的傳統,在商鞅變法後得到進一步徹底加強。

    商鞅在秦孝公支援下,廢除舊世卿世祿制, 獎勵軍功,建立頒佈按軍功賞賜的二十等爵制度。

    此制度大大激勵了秦軍在戰場上的鬥志,為了獲得軍功和爵位,秦軍進一步把在戰場上斬首當成一種常規戰術,甚至發展到秦軍殘忍成性,不但對敵軍斬首,還要對敵軍割“勢”的地步,因此六國目秦國為虎狼之國,目秦軍為虎狼之師。

    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在戰場上斬首無數,根據司馬遷《史記》記載,在長平之戰之前,秦軍自秦孝公到秦昭王中期,對六國斬首就已達到百萬之多。

    范雎對秦軍這種戰場習慣自然是仔細研究過,所以他對秦昭王說,想要徹底兼併六國,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消滅六國軍隊的有生力量,這樣才能真正削弱六國的實力,達到對山東六國滅國的優勢。

    長平之戰,秦國面對的是六國中實力最強的趙國,也是戰國七雄中,唯一有實力單獨對抗秦國的國家,這一戰一方面要驗證范雎“消滅六國有生力量”的策略是否真的正確,另一方面,也是對六國建立絕對優勢的一戰。

    為了打贏這一仗,秦國耗盡全國糧食,甚至置國內旱災和饑荒於不顧,長平之戰時,前線的白起派親信去咸陽找范雎和秦王要糧食,秦王和范雎實在拿不出了,只好把白起的親信找個藉口給殺了,所以白起後來跟范雎有很大的矛盾。

    為了打贏這一仗,秦昭王親自跑到前線附近的郡縣,徵召當地十五歲以上男子全部參戰,組成一支奇兵,繞到趙軍後的糧道去阻擋趙國往長平運糧。其實,此時趙國也消耗不起了。

    最後,秦王和范雎賭贏了,長平之戰秦國慘勝趙國,並坑殺趙國士卒四十萬,趙國有生力量被極大削弱,想想看,趙國再拉起一支四十萬人的大軍,是十年八年能辦到的嗎?

    從此以後,山東六國再也沒有一支能單獨對抗虎狼秦軍的軍隊了,甚至連合縱也不好用了。

    趙國四十萬有生力量被屠殺殆盡,慘烈到什麼程度?長平之戰後,秦王欲要乘勝一舉滅掉趙國,白起反對,說自己家的有生力量也損耗了小一半了,秦王不聽,另派大將率軍進攻趙國都城邯鄲。

    此時,邯鄲根本沒有足夠兵力守城,連平原君這類趙國貴族家的女眷都被髮送到軍隊去洗衣服了。可見,趙國經長平一戰,有生力量損耗的太太厲害了,連女人都要去打仗了。

    只不過,秦軍經過長平之戰,消耗也不小,沒啃下趙國都城邯鄲,再加上趙國求救於齊魏楚,再次合縱,疲敝的秦軍只好退軍了。

    然而,長平之戰,秦國坑掉四十萬趙軍有生力量,策略驗證正確,繼續實行,秦國掃滅六國、一統天下的形勢已經形成,天下大勢站在了秦一邊,成為戰國曆史發展的關鍵轉折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劉表和劉備,哪一個能力更強?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