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嘯清風
-
2 # 墩墩影視
我個人觀點該《奠基者》電視劇主要體驗的精神是奉獻精神。現在我們十分有必要這種精神,我感覺現在社會這種精神丟失的比較嚴重。
這部電視劇一直都感觸著我,在當時那種極其困難和艱苦的條件,老一輩革命家和石油工人,面對困難和挫折用驚人的勇氣和智慧開發了中國的大油田。這些豪言壯志展示了先輩的英勇氣概和大無畏精神。而現在社會很多人面對困難就會埋怨客觀環境,會埋怨他人甚至埋怨社會。
《奠基者》電視劇不但是一部中國石油勘探的電視劇,也是一部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和愛過主義教育的好電視劇。一切困難都不是困難,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不畏艱險,不怕苦,沒有我們解決不了的困難和事情。
-
3 # 2林琳
電視劇《奠基者》
講述新中國誕生後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唯有石油部沒有完成計劃。西方國家妄圖用石油"窒息紅色中國"。獨臂將軍餘秋裡於危難之秋出任石油部部長。在川中會戰失敗之後,帶領數萬會戰大軍克服了無路、無糧、無房,以及天災人禍等重重困難,在松遼展開了艱苦卓絕、歷時三年的石油大會戰,一舉扭轉中國石油工業的被動局面。 1958年初,新中國誕生後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唯有石油部沒有完成計劃。西方國家妄圖用石油"窒息紅色中國",年輕的新中國石油告急,毛澤東、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一籌莫展。解放軍總後勤部部長獨臂將軍餘秋裡於危難之秋出任石油部長。 餘秋裡上任後,按照鄧小平關於將石油勘探的重點由西部轉移到東部的指示,積極在東部尋找油田。在八大二次會議上,餘秋裡帶領石油部在事先定下的"成績軟,嘴上不能軟"的調子,打了各部局一個突然襲擊。 1958年4月,餘秋裡在四川南充視察時,把解放軍"支部建在連上"的傳統帶到了石油戰線,要求每個鑽井隊都要建立黨支部,配備一名政治指導員,寧肯少打兩口井,也要把基層黨支部建設好。 中蘇關係惡化,蘇聯背信棄義,撤走專家。年輕的新中國周邊局勢日趨緊張。毛澤東、周恩來和國防部長彭德懷等都非常關心石油狀況。四川龍女寺2號井、南充3井等喜噴原油,石油部上下一片歡騰。在成都開會的毛澤東,沒有和餘秋裡打招呼,突然現身四川隆昌氣礦,並題詞"四川大有希望"。不久,川中會戰敗退,餘秋裡壓力重重。 黨中央在廬山召開"八屆八中全會"後,在黨內掀起了一場"反對右傾機會主義"的鬥爭,波及到了石油廠礦的一些領導幹部。餘秋裡冒政治風險,力排眾議,據理力爭,保護下屬。 1959年9月26日,松基3井喜噴原油。石油部副部長康世恩指揮松基三井試油工作,黑龍江省委第一書記歐陽欽親自視察松基三井,改大同鎮為"大慶區"。餘秋裡召集幹部、專家進行座談,最終決定採用打破常規,甩開勘探,集中石油系統的一切力量,以大同鎮附近為會戰中心,在松遼展開一場聲勢浩大的石油大會戰。並要求大家克服本位主義,樹立全域性觀念,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水平,把這個大油田勘探、開發建設好。 在鄧小平的一路敦促下,石油部黨委關於開展石油大會戰的報告很快就得到了毛主席和黨中央的批准。王進喜等一大批優秀鑽井隊積極率隊奔赴大慶參加會戰。面對少數人的畏難情緒,餘秋裡提出了"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也要上"的戰鬥口號。 1960年3月10日,薩66井噴出高產油流。餘秋裡連續主持召開黨組會議,提出揮師北上,把主戰場從大同鎮附近轉移到薩爾圖地區。全國有關係統支援大慶建設的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薩爾圖火車站,大批的轉業軍人作為石油工業的新生力量抵達大慶。王進喜率領井隊人拉肩扛連夜把鑽機和裝置運到井場,並率先破冰端水保開鑽。 餘秋裡將王進喜等樹為會戰的先進典型,並針對會戰已經暴露的問題,邊學習邊分析會戰的形勢、任務和矛盾。在大慶掀起了學習毛著、"學兩論"的高潮,統一了職工思想。 這部劇,是對共和國第一代建設者的緬懷和追憶。“寧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慶油田。”鐵人王進喜說出了個人與國家的關係。 這部劇,更像是一個國家在21世紀第一個十年站穩腳跟之後為第二個十年的開宗明義。“石油是國防和經濟建設的重中之重。”片中借鄧小平之口說出了石油工業對於國家的意義。 五十年後的今天,中國石油隊伍走遍全球,為國家的石油需求拓土開疆——昔日奠基者,今朝拓疆人。
-
4 # 慢吞吞的瓜牛
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有了希望就有了一切。
電視連續劇“奠基者”講述的是一個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全國石油系統在大慶石油會戰的動人故事,演員的表演十分的到位。
新中國誕生後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唯有石油部沒有完成計劃,在國家的號召下,三、四萬參加石油會戰的石油大軍到了大慶之後,所有的生活用品都得不到保障。在那天寒地凍的季節裡,工人們要棉衣沒棉衣;要棉被沒棉被;每頓的口糧只能是每人一個饅頭和一些可伶的稀粥。十幾個人也不能保證有一頂帳篷,無奈之下,一些工人只能睡在冰凍的地上,以雪為被。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因為人民心中的那個希望,國家最終獲得了石油,取得了成功。
希望就像是一顆種子,只要你不斷的想著它,最終會長成一顆參天大樹。
-
5 # Giao看影視匯
需要!
《奠基者》講述了從1958年到1963年之間,獨臂將軍餘秋裡於危難之秋受命出任石油部長,帶領數萬大軍克服無路、無糧、無房以及天災人禍等困難,在松遼地區展開歷時3年的石油大會戰,一舉扭轉中國石油的被動局面。28集,我們一集也沒拉下,不僅看電視,還檢視手頭現有的資料,忙的不宜樂乎!這是為什麼?因為我們也是當年大慶會戰者之二——我倆都是1962年從學校畢業後分配到大慶的。五十年過去了,如今我們已到了耄耋之年,可大慶會戰的諸多往事卻沒有忘記,看了《奠基者》之後更讓人記憶猶新,久久不能釋懷。我們雖參加了大慶石油會戰,由於長期工作在基層、機關,雖然知道一些,但仍是一知半解。鐵人故事、三口井定乾坤、三老四嚴、四個一樣、崗位責任制等有所瞭解認識,但對決策的過程、奠基者是誰卻不很清楚。《奠基者》雖不是大慶曆史片,但它卻讓我們知道了許多過去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事實。
《奠基者》,很好的片名。奠定了堅實基礎,是當代石油人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中國石油發展史上不可磨滅的一筆,“奠基者”名副其實。它讓人們感受到了大躍進時期的火熱氣氛,又有了亮劍一樣的感受。很是感動,王進喜的樸實和激情確實值得學習和尊重,石油部長的堅決和魄力也是值得讚賞的。該片真實反映了中國石油工人的精神面貌,體現了毛主席領導下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無私奉獻的偉大氣魄!
那真是一個激情燃燒的歲月,人們無私的奉獻,忘我的工作,打下了新中國的基業,他們永遠是後世的楷模,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我們知道這是一部主旋律的大片,畫面和場景都十分宏大,矛盾衝突激烈。該劇投資數千萬,轉戰北京、河北、黑龍江大慶市等多個拍攝地,歷時半年,行程近萬公里。為了真實再現當年的創業景象,劇組在中國石油的協助之下,在當年薩爾圖會戰的地方動用了上百輛重型卡車,堅起兩個真正的井架。全劇場面宏大,參演人員眾多,群眾演員達上萬人次。
名字聽上去雖然很大部頭,但人物刻畫得細緻到位,沒有“假大空”的感覺。凸顯了人物個性——小到石油工人,大至國家部長,每一個人物都力求真實,沒有刻意拔高人物,而是以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衝突來凸顯人物個性和特色。比較精準地刻畫了那個時代人們的精神風貌,他們有自豪感,擁有無限的激情和幹勁。較之當下,那時的他們經歷了種種困苦,但是幸福的。所有的自豪、激情與幸福都自然流露,沒有說教,很感動。
我們知道主旋律題材常常面臨著尷尬和困惑,《奠基者》並不是只描寫王進喜的英雄事蹟,他的戲份大概也就三分之一吧。其實,該劇包含了三個層面上的人物,一個是決策層、一個是知識分子層,最後才是工人階層。決策層的人物像餘秋裡(侯勇飾)等,不太好寫。原因是不好把握,怎麼樣才能把這些人平民化,觀眾也不會把他們當普通人。但最後還是沒有避開。知識分子這個層面的人物都比較矜持,不善表達,其實很難寫得鮮活生動,因為他們既沒有鐵人那樣的豪言壯語,也沒有熱血沸騰的行為,但是在上世紀60年代蘇聯專家撤走後,他們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必須要寫上一筆。而以王進喜為代表的工人階層,很外向,言行不加修飾,比如他在危急關頭,能跳進泥漿池,這類生動的言行有很多。而針對最多的主旋律劇中“英雄總是太過高大”等觀眾的聲音,我們認為觀眾的這種印象不是靠一兩部劇能夠扭轉的,王進喜就是個英雄,怎麼變也變不小,他就是能說出“寧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這樣的豪言壯語,並且能落實到行動上。我們看到了英雄也有凡人的屬性,他們的生活習慣更像我們身邊的人。鐵人扮演者王超也表示,“需要回避的是英雄主義和英雄精神,需要展現的是他英雄的行為和樸素的心態。”
《奠基者》——年輕人,沒有經歷過的,這裡有!中年人丟失過的,這裡有!老年人忘記的,這裡還有!有什麼?那個年代的人有志氣,有理想,有無私奉獻的精神,有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有領導對下面職工的關懷。有埋怨工資低,待遇差的嗎?有人說道路不好,住房擠,吃的差嗎?……太多了。他們樹立的不僅僅是井架,那是華人的脊樑!他們打出來的不僅僅是石油,那是中華民族的財富!無論我們現在做了多些,還是對錯,這裡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一些人經常說活著的意義,這部劇就是最後的詮釋。鐵人精神激勵了幾代人,“咱是誰呀?”“1205!”……
-
6 # 星齊影視
口中央電視臺年初熱播的大戲《奠基者》,以其恢弘的氣勢把觀眾帶回到那段激情奔湧的崢嶸歲月。筆者觀後感慨良多: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鐵人精神”永不過時,時代需要“鐵人精神”。
口面對困難,“鐵人”王進喜帶領大家“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奮戰3天3夜把井架樹立在荒原;帶領工人破冰取水,用臉盆端了50多噸水;沒有攪拌.機,他奮不顧身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王進喜以“寧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頑強意志和沖天幹勁,創出了“鑽機整拖搬家”和鑽井進尺“月上千、年上萬”的紀錄;在油井面臨垮塌之際,他大喊一聲:“井塌了我跟它一塊塌下去,我宰了閻王爺再揹著井架爬回來!”正是困難面前的這一系列言行,讓我們觸控到一股豪情,一個有血有肉的硬漢子,一種心懷大局、報效祖國、不為艱難困苦所壓倒的精神。
口“鐵人精神”曾經是一個時代的符號。在那個艱苦與激情並存的年代,共和國的創業者們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在艱苦卓絕的實踐中逐步形成了“鐵人精神”。它具體體現為為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獨立自主、
-
7 # 4164549235982011
正在看,今天最後兩集,總體講這是一部好戲,也正是這部戲集中反映了在那個困難年代,石油戰線上的廣大幹部工人在那麼艱難困苦的自然條件和經濟條件下,為了國家的利益找石油,打石油的無私無畏的精神。也真難為了石油工人們,石油全都在戈壁沙漠,冰雪天寒之地,吃不飽,住不好,穿不暖,還要拼命的幹,不計工時,不計報酬,黑白連軸轉,寧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雖然有些情節估計有生搬硬套之嫌,但書大為一部正能量,歌頌時代英雄人物的好戲。現在的生產條件好了,科技進步了,再有這種開發也不會那麼苦了,但那種精神還是不可或缺的偉大精神,缺少了那種精神,是幹不好大事業的!
-
8 # 尤yHS
奠基者的精神過去需要,現在需要,將來也需要!奠基者的精神就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體現在今天,這種精神就是開拓進取,砥礪奮進,不斷創造,奮力拼搏的精神!沒有這種精神,民族復興就沒有希望!奠基者的精神永放光芒!
-
9 # 木子空悟同根七仙7子
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全國學人民解放軍,……!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為人民服務!…………。有些不記得了。
懷念老師!學生時代老師給我們講,……,做共產主義事業接班人,……!
向老師致敬!❤
-
10 # 使用者29中大獎
發揚革命光榮傳統血脈,
繼承大慶人王進喜精神,
弘揚老前輩吃苦創業績,
記初心使命奔向信仰地。
-
11 # 快樂青山vJ
艱苦創業的大慶精神和奮鬥不息的大寨精神,都是我們優秀文化傳統精神,必須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
12 # 手機使用者太湖之光
多拍這類正能量的電視劇,讓全民知道新中國建設的不易,讓我們更好的感謝那個時代為今天打下的基礎(精神的,物質的)。珍惜今天的生活。
-
13 # H克912
這是一部反映當年以王進喜為代表的石油工人為摘掉中國貧油的帽子,在極端困苦的條件下,戰天鬥地艱苦奮鬥的寫實之作。
我們父輩們無私奉獻的忘我精神動天地泣鬼神。
他們為新中國的經濟建設作出了偉大的貢獻,為中國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他們的功績不可忘記,更不可抹殺!
-
14 # 樵夫1631
電視劇《奠基者》正在熱播,它反映了一九五八年到六三年中國石油戰線的創業者們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慨,克服裝置簡陋,氣侯嚴寒的重重困難,在東北松遼平原進行石油大會戰,打出了新中國最大最深的大油田一一″
大慶油田"。在眾多的創業英雄裡,從獨臂將軍部長餘秋裡到基層一線工人″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石油建設者們他們有血有肉有崇高的革命理想的光輝形象以及他們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茫事蹟,使我們震憾,那高昂的工作激情和豪邁,擲地有聲的鏗鏘誓言:″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會抖三抖"。″有條件要上,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寧可少活二十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在那激情燃燒的年代,正是有了象他們那一代人的艱辛創業,才夯實了我們共和國大廈的堅實根基。我們國家今天的強大於他們無私的奉獻是分不開的。在今天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努力實現偉大的中國夢的道路上,對於我們新一代建設者來說,就是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人那種與天鬥,與地鬥,與自然災害斗的實幹精神。我們的國家才會有更加輝煌的明天。
-
15 # 湯254475818
年輕人真該好好看看,《奠基者》、《大山裡的共和國建設者》,《我們走在大路上》。
-
16 # 姚亞民775
《奠基者》的精神永遠要發揚,因為在前進的道路上還會有很多的艱難險阻要克服。
-
17 # 躬仁
我正在看。真實反映了那個時代,是部好電視局。請現在的年輕朋友們好好看看,先輩們有多艱難。用今天比那時,國家,民族,你自已,前程會不盡人意。
-
18 # 雄風常存564o8
基都奠好了,現在只等趣磚修高樓了,忘記過去,展望未來,開始新生活!
-
19 # 旁邊的人家說
人老了就感情脆弱,看該劇的時候往往是淚流滿面而不能自己。我們的父輩,為了國家的強大,為了後代不再受人欺負而舍小家保大家忘我奮鬥,一舉摘掉了中國無石油的帽子,成就了千秋功業,他們的精神將永載清史,萬古不滅。
-
20 # ping4708
時光已逝永不還,往事只能回味。
回覆列表
《奠基者》
老一輩革命家為了擺脫帝國主義封鎖,成功打出原油的一段歷史,獨臂將軍餘秋裡臨危受命,帶領鐵人王進喜等數萬名石油工人,不畏艱難,展開艱苦卓絕的大慶石油會戰
餘秋裡打出“有條件上,沒有條件也要上”的口號,在缺衣少糧,缺房少人,天災人禍接撞而至的條件下,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實現了原油外運,打破了西方至少三年的預言。
石油工人王進喜
正因為老一輩革命家的不畏艱難,吃苦耐勞,與天鬥與地斗的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做後盾,才有了我們今天國家的民族富強。這種精神應當繼續傳承,讓國家更加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