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南太邑小張
-
2 # 本昌談歷史
我來簡要回答:
一,翰林屬於官職,自唐朝設定,主要職能是起草朝廷內檔案丶命令,整理和管理檔案等,相當於現在的秘書。翰林最初從那些知識淵博,文筆又好的文人中提拔。明朝起選拔翰林改為從進士中選拔,每場進士中的一甲進士是翰林的當然人選,直接為翰林士,二甲和三甲進士要透過再考試入取為翰林士,每三年一次。
二,明朝以後,稱翰林出身一定是有進士"學位”,但進士不一定是翰林出身。所以,你說的科舉進士還稱翰林出身的說法是不準確的。
-
3 # 大黃扯點歷史
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並不準確,因為並不是所有進士都是翰林出身,而最開始的翰林學士也不一定是從進士中選拔,以下我來分別進行具體講解,以正本清源。
科舉現行的普遍觀點,科舉制度誕生於隋朝,完善於唐朝。唐朝科舉常設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所以,明經、進士兩科便成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進士考時務策和詩賦、文章,明經考時務策與經義;前者難,後者易),並一直延續至後世。
進士進士科是科舉考試中最重要的科目,因為考中進士的人,大多可以直接授予官職。進士科經過不斷地發展完善,在宋代確立為州試、省試和殿試的三級考試製度,到了明清時改稱為鄉試、會試和殿試,實際上仍是三級考試製度。其中透過鄉試的人便具備了舉人身份,已經可以做官了;透過會試的人稱貢士;而最後的殿試,只是將貢士們確定最終名次,明清兩朝很少有殿試不及格落選的人。
透過殿試的人,才可以稱為進士,其中根據成績高低分為一甲、二甲、三甲三等,一甲第—名叫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賜進士出身;其次為三甲,同進士出身。
翰林翰林這一官職,始設於南北朝。唐玄宗時於翰林院之外別建學士院,從文學侍從或是民間中選拔一些優秀人才,充任翰林學士或翰林供奉,翰林學士主要負責起草詔書等機密檔案,翰林供奉負責給皇上寫詩文娛樂,陪侍皇帝左右。因此,最初的翰林,並不一定是進士出身,全憑皇帝個人喜好,也不屬於正式的行政序列,可以看成是皇帝的私人幕僚、秘書。著名的詩人李白,就曾經擔任翰林供奉一職,但李白一生從未參加科舉考試,不是進士出身。
宋朝後翰林成為正式官職,並與科舉接軌。明代以後,科舉考試成績優異的人,會被授予庶吉士的身份,讓他們先在翰林院內學習,之後再授各種官職:科舉進士一甲者授予翰林修撰、編修。另外從二甲、三甲中,選擇年輕而才華出眾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稱為“選館”。
明代的翰林為政府儲材之地。英宗後有慣例: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故此庶吉士號稱“儲相”,能成為庶吉士的都有機會平步青雲,例如明朝萬曆年間內閣首輔張居正,即是庶吉士出身。清朝時漢人大臣中,亦多出於翰林庶吉士。
辨析透過以上資訊,我們可以看出,進士不一定都是翰林出身,只有在明代以後,進士中成績優異的人,才會被選為庶吉士進入翰林院繼續深造;而翰林在唐朝的時候,人員來源也並非都是科舉進士一途,全靠皇帝個人喜好。因此,不能將進士與翰林混為一談,望周知。
-
4 # 四川達州人
不一樣。
科舉成功,獲得進士,也要分為一甲進士及第,二甲進士出身,三甲同進士出身。
明清時期,翰林院是進士深造的地方,也是官員們夢寐以求的地方。
科舉成績公佈,前三甲入翰林院,狀元授從六品修纂,榜眼探花授正七品編修。三年後重新授予職務,但明清時期前三甲的官運都不怎麼樣。
二甲三甲進士再次參加吏部考試,產生翰林院庶吉士,從七品身份,入部學習。因為庶吉士數量少,一般十來個,能夠跟隨部院長官學習行政流程,結交官員,在中樞晉升很快,所以庶吉士又被稱呼為“儲相“,也就是儲備宰相的意思,四五十歲就有機會入內閣擔任重要職務。
因此,當時又有非進士不翰林,非翰林不宰相(大學士)的說法。
-
5 # 小生論歷史
古時候的科舉進士並非都為翰林出身
科舉進士在古時候說得通俗易懂一點就是透過國家考試而獲得的一種學位認證的稱號而已,就好比我們今天獲得碩士或者或者是博士學位的這麼一類人。
而翰林可不是指古代學位的稱號,而是古時候皇宮裡面的一種職位名稱。翰林又分為翰林供奉和翰林學士兩種又是截然不同的官職。喜歡和了解歷史的小夥伴可不要搞錯哦。
翰林學士的職能可大不同於翰林供奉,翰林學士是指在政治問題上能夠於皇帝一起探討的官員,就相當於在皇帝身邊出謀劃策的一類人。
當皇帝有什麼政治困惑時,對政治決定舉棋不定的時候。就十分需要翰林學士在旁邊進行分析了,有助於皇帝能夠作出比較合理的決定。
所以科舉進士和翰林不能混為一談給小夥伴都分析了科舉進士和翰林官職的區別所在,這下應該對進士和翰林有了一定的瞭解了吧。
對於科舉進士說自己是翰林出身的,很有可能是成為科舉進士之後,不斷朝政治的方向去發展最後成為了一名翰林的官員。所以才說自己為科舉進士,又是翰林出身這麼一說的吧。
不過科舉進士和翰林兩者之間還是有著一定的聯絡所在的,就是能夠進入翰林的人首先必須都得是科舉進士出身的。也就是說必須得有這麼一個科舉進士的學位才能夠進入翰林。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翰林之人必定是科舉進士出身。也就相當於我們我們現在的公務員就職要求,必須要求該求職者必須是本科生或者是碩士博士等等的學位要求是一樣的道理。
首先一般來說古代科舉考試製度對古代社會穩定所作出的貢獻是很難進行否認的,古代科舉就是貧寒子弟的希望所在。
而這些身處貧寒的人卻是佔了社會的極大多數,如果試想從一開始就否定他們的努力,就是不管再這麼努力也改變不了自己所處的困境,一世為貧,代代為貧的困境。
如果是這樣子一來,相信許許多多的朝代更迭都是十分頻繁的。沒有了社會穩定的基礎所在,所以這就是古代科舉存在的意義和其重要性。
科舉制度的弊端所在就是科舉考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們的思想的活躍程度,相當於給思想劃定了一個框架,一個有著條條限制的框架,那麼試想一下在這種環境之下人們的思想是難以活躍的吧!
古代的科舉考試說白了也是所處封建主義社會的產物,是封建時代的一個縮影。我們不能無視科舉制度所帶來的社會效應,更不可以不在乎科舉制度潛在的弊端。
每種事物的存在都必然有著自己存在的價值,而每種事物所存在又帶來不能逃避的弊端。所以人們總說事物都有兩面性,用好了便是好的,用壞了便將受到萬世唾棄!
-
6 # 寒武紀的寒冷
之所以科舉進士稱自己出身翰林,是因為在明朝有“非翰林不入內閣”的說法。而入閣是每個進士,甚至是每個讀書人的終極目標。首先要弄清楚,誰先誰後,在明朝只有考上了進士,才有進入翰林院的機會,只有進了翰林院成為庶吉士,才有入閣的機會。
內閣逆襲翰林院內閣本為翰林院的分支機構。儘管內閣發展為明代外廷的權力中樞,致有“真宰相”之稱,但由於大學士的出身多為翰林,翰林學士又為其入閣的重要臺階,二者的職責也有諸多重疊,所以明人一直將內閣與翰林院視為“同官”。弘治、萬曆兩次修《明會典》,也將內閣置於《翰林院》下進行敘述。而事實上,翰林院卻隨著內閣地位的日漸提升而淪為附庸。
《明史·選舉志》說:“成祖初年,內閣七人,非翰林者居半。翰林纂修,亦諸色參用。自天順二年,李賢奏定纂修專選進士。由是,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 而庶吉士始進之時,便被視為“儲相”。孫承澤《天府廣記》還專列了《列輔起家考》一目,對明代內閣大學士的出身進行羅列
表中閣臣的總人數高於實際人數,原因是分朝統計,如楊士奇、楊榮,歷永樂、洪熙、宣德、正統四朝,而方從哲則歷萬曆、泰昌、天啟三朝,韓爌歷泰昌、天啟、崇禎三朝。翰林院設庶吉士始於永樂二年,解縉洪武時為“中書庶吉士”,故不計。
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如內閣“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原則大致是從正統開始形成的,而弘治、隆慶、萬曆、泰昌、天啟五朝更是清一色的翰林內閣。這是明代翰林令人注目的一個方面。不過,與其說庶吉士是“儲相”,倒不如說一甲進士是儲相更為確切。明代科舉,每榜一甲進士只有三人,而二三甲選為庶吉士的則有二十人(弘治六年定)。從機率看,一甲進士入閣的機會顯然高於庶吉士。當然,由於基數大,庶吉士入閣的絕對人數自然也更多一些。
其實,永樂時入閣的七人,雖黃淮為中書舍人,金幼孜為給事中,胡儼為桐城知縣,楊士奇為吳府審理副,但在入閣前均已轉官翰林。自宣德至天順二年,入內閣者共18人,除王文、薛瑄、李賢外均為翰林官。即便是王文等人,入閣時也先兼翰林學士。可見,自內閣建置之日起,“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原則就已開始形成,因為內閣本為翰林院附屬機構。正統七年,於翰林院設閣臣公座,內閣、翰林稱同官,入內閣者不兼殿閣大學士即兼翰林學士。加之皇帝不視朝,所接觸的臣子主要是翰林講讀官,其簡選範圍也就極為有限;弘治八年又定入閣標準為“行止端方、學術純正”,這就使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原則得以貫徹。此後,入閣者地位提高,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任禮部尚書、侍郎,而內閣又多由禮部侍郎乃至尚書簡選,更體現出“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原則。
學術純正“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另一個原因是希望保證入閣者的“學術純正”,但其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作為有實政經驗的政治家,隆萬間的大學士高拱對此有著極深的感受:
聖祖罷丞相,分其權於六卿,而上自裁決。成祖始制內閣,以翰林官七人處之,備問代言,商榷政務,極其寵密。然未有平章之任也。嗣後遂理機務庶政。比其久也,則遂隆以師保之官,稱輔臣焉,雖無宰相之名,有其實矣。然皆出諸翰林。翰林之官皆出諸首甲與夫庶吉士之選留者,其選也以詩文,其教也以詩文,而他無事焉。夫用之為侍從而以詩文猶之可也,今既用於平章而猶以詩文,則豈非所用非所養、所養非所用乎?……今也止教詩文,更無一言及於君德治道,而又每每送行賀壽,以為文栽花種柳,以為詩群天下英才,為此無謂之事,而乃以為養相材,遠矣。舞文弄墨的高手未必就能治劇平亂。雖然國家事務需要眾多治劇平亂的高手,但明代中央決策系統在形成內閣票擬、內監批紅的權力結構之後,大學士的主要職責也就是應付公文的往來,所以舞文弄墨的高手才有了用武之地。
-
7 # 喬兄剪輯
翰林是中國古代官名,進士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透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翰林地位更高。明清的翰林必須由考中進士的人擔任。
-
8 # 老蟲
在古代並不所有的科舉進士都是翰林出身,進士只是一個學歷,而翰林是官職,這兩個是不一樣的。
翰林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期,到了隋唐期間逐漸被重視。唐朝的翰林相當於秘書,分為翰林學士院和翰林院。翰林學士就相當於皇帝的政治秘書,而宦官就是皇帝的生活秘書。他們都有入宮的權利,對皇帝都很重要。
到了宋朝,他繼承了唐朝時期翰林院和翰林學士院的設定。翰林院主要掌管學術供奉之類,而翰林學士院則負責對政策制度的起草。這一點於唐朝沒有差別,都是屬於皇帝的政治秘書。宋代的翰林學士大多都晉升為宰相,因為他們有草擬詔書職之權,又和皇帝比較親近,政治地位比較高,深的皇上喜愛。
到了明朝,翰林學士的選拔,秉承了前代一甲進士三人直接入翰林,同時又設立庶吉士制度。後來明代逐漸形成,“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潛規則。庶吉士一職的設立,就是明代的一大創新。庶吉士一般都是從新科進士中選拔,留在翰林院中學習。三年之後,要完成畢業考試。
明朝的翰林和內閣有著密切的關係,明朝的內閣就是脫胎於翰林院。但是,內閣搶奪了翰林院草擬詔書的權力,而內閣學士都是從翰林中產生,內閣也被視為翰林官署。後來內閣大臣都由翰林最高長官擔任。內閣享有草擬詔書、經筵進講等權利,而翰林院只是服從調遣而已。
滿清入關以後,秉承明制,也設立翰林院。但是清朝初期,由於清朝的特殊體制,曾經出現“亂點翰林”的現象。但隨著科舉制度的完善以及輿論的壓力,清廷對翰林的出身要求也日益嚴格。這在客觀上滿足了提高了滿蒙貴族的文化素質,也促進了文化融合。
翰林是中國歷史文化士人的一種崇高象徵,翰林制度也對中國古代文化發展的繁榮,有著重要的意義。
-
9 # 盛夏一抹清涼
感謝提問。
翰林是南北朝以及隋唐時期的一種官職,主要是從當時學識豐富淵博的人中挑選一些優秀人才,充當翰林學士,主要負責起草詔書等。
早期的翰林人選,主要是看皇帝的意思,只要皇帝喜歡,就可以任命為翰林,不需要非得經過科舉考試,最經典的例子就是李白,李白從未參加過科舉,但還是被唐玄宗授予翰林供奉。
宋朝以後,科舉制度越發的正規化。
這裡以明代科舉,簡要介紹一下科舉進士出身。
明代的科舉考試需要經過三次,第一次是鄉試,透過者稱舉人,第二次是會試,透過者將會拿到殿試的入場券。
參加殿試之後,會根據成績分出一甲、二甲和三甲。一甲有三人,就是我們熟知的狀元、榜眼和探花,二甲有若干人,稱為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人,稱為賜同進士出身。
其中一甲三人直接進入翰林院,而二甲和三甲挑選若干精英進入翰林院成為庶吉士。
提起庶吉士,這在明朝是個相當厲害的存在,明英宗之後,朝廷上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因此庶吉士也被稱為“儲相”。
明代的很多首相等都曾擔任過庶吉士,如明代的改革第一人張居正,即便是在清朝,很多漢人重臣也都先後擔任過翰林庶吉士。
因此,中了進士就有了成為翰林的資格,對於進士和翰林的關係可以這樣說,翰林一定是進士,但進士不一定是翰林。
翰林出身一定是中了進士的,但不是所有的進士都能有翰林出身。
回覆列表
翰林:是古代選新科進入翰林院,一般是前兩甲進士居多,一甲狀元,探花,榜眼是必進的,其性質相當於進修。點過翰林的進士,一般升遷比較快,後期發展更好。其官位更高。
進士:首先新科進士會分三甲,排名靠後的進士點翰林的機會比較少,一般都是外放知縣一一類官員。
所以翰林肯定是進士,但是進士不一定全部都是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