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這是福爾摩斯

    從古至今,人類生存的兩大主題:土地和生意。

    住的問題和錢生錢的問題一直是我們兩大難題。

    古代房子照樣很貴的,特別是首都的房子尤其如此;所以買房子一定要買好地段,也就是人流、物流、資訊流集中的地方,千萬不要去生僻的無人區去買房子。

    杜子美能住得起茅屋真的不錯了,沒有收入,靠著資助困難過活。為什麼學者藝術家科學家大部分過著貧困的生活?這也是社會的悲哀。

    真正將興趣愛好和生意模式結合到一起的,畢加索是一個幹才。

  • 2 # 灞上松

    杜甫雖然和李白並列為盛唐時代聲名最顯赫的大詩人,但是杜甫運氣不怎麼好。李白好歹還被玄宗皇帝點名召見過,即使後來不待見他了,賜金還鄉,那筆錢想來也不是小數目。所以李白花錢如流水,也揮霍了許久,還在詩中說道“千金散盡還復來”,杜甫可沒有這個底氣。

    杜甫的父親作過中級軍官,杜甫青少年時期生活安逸,優哉遊哉。但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後來光景就日漸艱難了。他很早就努力過,二十出頭參加鄉試,榜上無名。到三十多歲,日子已不好過,玄宗皇帝廣納天下賢才,凡是“通一藝者”都可到京城長安會考,杜甫也去了。不料宰相李林甫告訴皇帝,大唐在您的治理下是空前絕後的盛世,“野無遺賢”,只要是人才都已經被錄用了,剩下的沒人才了。結果所有考生白費力氣各回各家。

    杜甫為尋找機會,在京城一呆就是十年。他的名篇“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雲韻”就寫於此時。詩中說自己“讀書破萬卷,落筆有如神”,然而生活困頓,吃不飽穿不暖,“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淪落到吃人家殘羹剩飯的地步。他憑文才四處推薦自己,想借高官權貴之手謀個官做做,一直難以如願。直到十年後,杜甫被授予了一個看守武庫的微末小官,這時候杜甫已經四十好幾了。

    不久安史之亂爆發,玄宗皇帝跑了,肅宗李亨接班。杜甫投奔新君,當上了左拾遺,品級雖不高,也是皇帝身邊的言官。但好景不長,被宰相房琯排擠,將他打發到部隊當小官去了。過了兩年,杜甫辭官西去,在成都結識了他的貴人、劍南節度使嚴武。嚴武推薦杜甫擔任了工部員外郎的虛職,這就是“杜工部”稱號的由來。工部員外郎雖是虛職,官階五品,待遇已經不錯了。杜甫同時還留在嚴武身邊作參謀。可能不喜歡這種生活,沒多久,杜甫又辭職了,繼續四處漂泊。

    761年,杜甫已經五十歲,在古代是老頭子了,依然生活艱辛。他輾轉來到成都,在親戚朋友的資助下,蓋了一座茅屋,就在那條因他而聞名的“浣花溪”邊。聽上去看上去都很美,溪邊別墅。可惜茅屋脆弱,到了秋天大風一吹,茅屋被毀,大雨又至,老人家顯然吃足了苦頭。一代大文豪的境遇如此,實在可嘆。杜甫的千古名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作於此時。

  • 3 # 秋閣一憑欄

    杜甫來到成都身無分文,連車錢都付不起,訪友人家歉他貧沒見他,所興遇到斛斯融給他解了圍,斛斯融攜起杜甫手向西城浣花村走去,來到這裡杜甫就愛上了這裡,茅屋錯落,竹樹蔥蘢,前枕錦江,側倚溪水,朝朝暮暮鳥聲啾啾,只有八九戶人家的材落,杜甫可望自己能有座茅屋,以農種藥,過眼前這荒亂歲月。斛斯融把杜甫一家安排草堂寺借了兩間僧舍,暫時居住可寺里人見他貧,找差,後來斛斯融的幫助下為某縣新修客館寫了篇《唐興縣客館記》得了四十餘兩銀子,在浣花溪籌建茅屋,杜甫日夜忙碌十分辛苦,心裡卻感到非常欣喜,伎得一家老小得以安居

  • 4 # 閃電柒連鞭

    在古代房屋沒有商業化,其實倒回20年前,我們現在的房屋也沒有商業化,所有的房屋交易都是私下私人交易的。

    古代不需要買房,就如同20年前房改前一樣,有功名的人朝廷會分配府邸,有錢的商人地主可以自己修房子,建樓閣,一句話,古代對地皮控制的很鬆,古代只對可耕種的良田有管理,未開墾的處女地沒人管。我們的古代比現在的美國更霸氣,動不動就吞併周邊小國,擴大地盤,看誰不爽就直接大軍伺候。所以古代我們的地盤比現在大得多。人口又比現在的人口少得多,因為古代沒有雜交水稻,沒有優良的農產品種子,連基本的肥料,農藥都沒有,所以大片的土地沒人要,種也種不出莊稼啊,一是種植的品種不行,一畝地都產不了幾斤稻穀,二是,種植全靠天吃飯,沒有直接水源灌溉的地方送給人家都不要。

    那麼杜甫的唐代,他老人家跑到成都來,簡直弱爆了,因為正值動盪時期,他的老家也是沒有吃的,根源還是沒有雜交水稻,只要老天爺大旱或久雨,全部都沒吃的,田地再多也然並卵,顆粒無收在歷史上經常出現。所以在這裡,我要感謝袁隆平大爺,是他解決了吃飯問題,解決了一切科技的根本問題,如果一個人連飯都沒吃的,談什麼其他科技?所以袁老是唯一值得尊敬的專家,他才是真正的專家。那麼話又說回來,杜甫兵荒馬亂又沒錢,跑到成都一個外地人,沒住的那是肯定的,因為當時大家都窮啊,都沒吃的,有錢人可以買點米吃,沒錢人只有餓死。幸好他有老基友救了他,借了點錢,給他在浣花溪修了一個茅草屋。當時普通百姓都住茅草屋,除了有功名的官員有府邸,其他都是自己修,有錢修好一點,沒錢全是茅草屋。直到解放前,我們的絕大部分人住的也是茅草屋哈。那時候的茅草屋也是相當於現在的高樓大廈,那些樓閣莊園要麼是當官的,要麼是地主才有的,也就是那樣的房子相當於現在的別墅,都是非官即富的人才有。

    所以,自古以來,房子就不貴,只有現在我們的房子貴

  • 5 # 沐陽說

    華人歷來有房子情結,所謂“居者有其屋”,自古以來人們就把房子當成安身立命之所,到如今,買房也成為人生中頭等大事。

    《漢書·元帝紀》說:安土重遷,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願也。

    《資治通鑑》就曾說:富者有彌望之田,貧者無立錐之地。

    可見土地房產在古時的地位同樣不亞於現代,有了房子就有了生活的保障,同時也代表著階級和地位。

    同事不只一次抱怨說,真羨慕古代那個“居住自由”的時代,可古代真的“居住自由”嗎,如果瞭解一下中國數千年的“買房史”,就不難發現一個殘酷的現實:就算我們穿越回古代,買房並不會簡單很多,或許變得更難!

    西周,最早的“不動產買賣”

    最早時候,本沒有房,人類都住在山洞裡,為了躲避野獸,就在樹上築巢,這大概就是最早的“經濟適用房”。

    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魯班根據龍宮裡的房子圖形,用樹木做出了適合人居住習慣的屋子,後來,智慧的人類就一代一代的改進和完善,最終變成了我們熟悉的房子。

    有史可查的最早一次“買房”可追溯到西周時期,周懿王3年也就是公元前897年前後,一個叫矩伯的人向裘衛索取了價值貝80朋(朋為計量單位,一朋有五貝、十貝之說)的瑾璋,答應給裘衛土地10田。

    矩伯後來又向裘衛索取了兩件赤琥及其他物品,共計貝20朋,答應再給裘衛土地3田。執政大臣命令主管官,把矩伯的田授給裘衛。

    也就是說,一個人用了兩塊玉,一個鹿皮棉襖和一個帶花的圍裙,就換來了矩伯的1000畝地。

    土地即房產,自這次交易之後,也順利的開啟了一個新的市場,叫做房地產。

    西漢,最早的“房屋限購”

    漢朝時期,經歷土地改革實行“均田制”,按人頭分配土地,如果你想住大房子,那就多生孩子。

    西漢呂雉呂太后當政時,朝廷頒佈了一條規定:“欲益買宅,不比其宅,勿許。”意思就是說,你想要買房,可以,但有一個條件,就是你要買的房子必須緊挨著你現有的房子,非緊鄰的居民之間不能進行不動產交易。

    當時集體主義和理想化的色彩還很濃,宅基由政府統一分配,一戶一房。為了方便管理,嚴格限制土地兼併,遏制貧富差距,控制買房交易,在當時,就已經有了一定的“限購”政策。

    東漢開始,中央政權衰落,限購形同虛設,貧富差距拉大,社會階層固化,房價也跟著一路飛漲。在東漢後期,漢中城內房舍便宜1萬錢一處的,也有2.5萬錢和7萬錢一處的。按《後漢書·百官志》,等級低的官員,每年也能領到96斛米,摺合9600錢。這樣的年薪刨去開支,兩三年下來在大城市裡買一小套大概不成問題。

    南北朝,最早的“抵押貸款”

    到了南北朝時期,房價已經是一般居民收入的幾千倍,這個時代的房價最不靠譜,貧富相差極為懸殊,普通居民年收入只有幾千錢,房價則是幾百萬。按《南齊書》記載:其民資不滿三千者,殆將居半。

    按照現代說法,當房價當房價超過居民年收入的6倍時,就會對居民的幸福構成威脅。

    而當時,民間開始出現了當鋪。

    唐朝,盛世過後的“房市狂歡”

    至唐之後,直到唐中期,房屋的價格沒有迎來大幅度增長,當然也主要是靠政策的“壓制”,《唐會要》中記載:天下諸郡…有田宅產業…先已親鄰買賣。

    簡單說就是“求田問舍,先問親鄰。”意思就是在不動產的買賣中優先考慮親屬,在同等條件下,親屬和鄰居能夠優先購買。

    這一政策的實行有效壓住了房價上漲,哪怕是在盛世的時候,買房還是很便宜的,玄宗年間,碑文上記錄,一座佔地1700平米的大別墅,只需138貫,相當於人民幣40萬!

    但是,經過一場動亂之後,房價直接翻了個倍,房地產市場迎來一次高潮,直接受到影響的便是在朝的那些官員。

    杜甫一年搬了四次家:奈何迫物累,一歲四行役。

    到了後來,甚至住上了茅屋: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官至京兆尹,相當於首都市長,還兼任中央組織部副部長。然而他到晚年,才買了一處小戶型:

    始我來京師,止攜一卷書。辛勤三十載,已有此屋廬。此屋豈為華,為我自有餘。

    白居易在京城飄蕩20餘年,直到50歲,才終於在長安買下第一所房子:

    遊宦京都二十春,貧中無處可安貧。長羨蝸牛猶有舍,不如碩鼠解藏身。

    由此看來,“蝸居”不僅僅是現代人才有的窘境。

    宋朝,全民“蝸居”時代

    宋朝崇尚市場經濟,乾脆不再限購,加上兩宋經濟繁榮,房價繼續急速飆升。

    唐代白居易攢了二十年,能買下一套房子,若要生在宋代,恐怕還得攢十年。

    一代名臣陸游,做了二十多年官,在杭州還是買不起房子,他在杭州做官時,只是在磚街巷南頭一個大雜院裡跟七個兒子租房住。

    北宋代表人物三蘇,也可謂是為房子所累的代表了。

    蘇洵一生布衣,買房自然是不可能,兒子東坡26歲正式成為一名公務員,月俸4500錢,後來他當上了水部員外郎,相當於副市級。但是那時候既要為親爹蘇洵還房貸,又想著賑災做慈善,蘇東坡並沒有為自己買房子。

    直到50歲那年從弟弟蘇轍那裡借了三千貫才在江蘇常州買了首套房,前後花了二十多年時間。

    蘇轍,雖位極人臣,談到房子卻也滿是辛酸,他在詩中自嘲,同時也告誡子孫不要忘了買房置地:“我生髮半白,四海無尺椽”“我老未有宅,諸子以為言”。

    直到蘇轍回河南許昌定居後,狠狠心拿出攢了大半生的工資,又賣掉一批藏書。而後花了幾年時間,陸續買下“卞氏宅”、“東鄰園”、“南園竹”,又改建、擴建,置了一處百餘間的大院落,安頓下全家老小。

    官員尚且如此,普通百姓更不用多說,雖經濟繁華鼎盛,但流動人口大,“蝸居”者眾,佔半數以上,和當今北上廣深無異。

    元朝,福利房和“特殊群體限購”

    元朝靠戰爭建國,十室九空,無主的房子都歸了公,國家手裡房子太多,於是就給各級官吏都分了“福利房”,這和近現代的一些政策有些相似。

    當然分到的房子大都是“經濟適用房”,很多官員嫌棄房子太小,便出現了強買強賣甚至殺人奪舍的現象,民怨極大。

    元世祖忽必烈就出臺了一個很特殊的“限購令”:當官的不能買房。

    不是說所有官員都不能買房,而是特指那些蒙古官員不能在前南宋那些地方買,像江蘇,浙江,福建等地。

    明清,人人有房住終究太過理想化

    明朝的時候,農民出身的朱元璋,一直有著“人人有房住”的理想。

    據《明太祖實錄》記載,洪武七年農曆八月,朱元璋給給南京的官員下了一道聖旨,“京畿民庶之眾,鰥寡孤獨廢疾無依者,多舊養濟院,隘不足容,命於龍江擇閒曠之地構260間以處之。從之。”

    什麼意思呢,就是逼著官員給普通百姓建房,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過於理想化的政策,勢必堅持不了太久,為了防止百姓炒房,他還實行了“找房款”政策,也就是說,如果甲花10萬買了乙的房子,後來房價漲到一百萬了,那麼,乙還可以向甲追要90萬的房產差價。

    果不其然,明太祖之後,這種制度並沒有延續下去,各大城市的房價逐漸上漲。

    到了清朝,房價終於有了逆天的好轉,一個七品官省吃儉用兩年就可以在新街口買套房了。

    史料記載,乾隆時期,清朝公務員的薪水為:一品歲支銀180兩,二品150兩,三品130兩,四品105兩,五品80兩,六品60兩,七品45兩,八品40兩,正九品33兩有奇,從九品、未入流31兩有奇。

    以上這些僅僅是基本工資,稱“正俸”;而“京員例支雙俸”,即在基本工資之外加發同樣數目的津貼;也就是說一個七品官的年薪為90兩,90兩是什麼概念呢?據記載,當時新街口附近的房子85兩,也就是說一個小小七品芝麻京官,省吃儉用刨去生活開支,大概兩年收入也足夠在京城買一套私宅。

    民國:房價看“地段”

    民國初期,同比下來,應算是房價最為“友好”的時期了,當時阜成門內王府倉衚衕四合院一處瓦房十一間,售價一百五十塊大洋。民國十六年,宣武門西大街四合院一處瓦房十八間,售價兩千五百塊大洋。民國二十二年,崇文區東柳樹井一處房產瓦房十間的四合院,大洋兩千九百五十塊,折算成今日價格,每平方米約合六百塊,百平米的房子只需六萬元就能拿下。

    動盪不安的時代,房價最貴的不是在市中心,而是在租界。

    魯迅在《華人的生命圈》中寫道:最安全的地方到底還是在上海的租界裡。

    可魯迅縱然稿費可觀,卻也還是租不起租界的房子。

    縱向看完幾百年的“買房史”,不管是哪個朝代,在城市“買房”似乎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更值得一說的是,古代買房都是全款的,到清朝末年才開始出現真正意義上的抵押貸款買房,到了民國才有了按揭貸款買房。

    所以說,縱然當下買房不易,可無論你“穿越”到哪個朝代,其實都無濟於事,上述例舉皆是名人重臣,而作為更為平常的普羅大眾,其買房的辛酸可想而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的世界末地為什麼有多條末影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