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
2 # 村民小江
秸杆打碎還田後可以直接種植小麥嗎?為什麼?
但凡栽種在田間地頭的農作物,其收割脫粒後的下腳料(稻草、麥草、玉米杆、芝蔴葵花杆、莖、葉、作物藤莖、等等)統稱為農作物秸杆。
以前在農忙季節,村民們只要把糧食收上來後,把秸稈亂拋亂棄,或就地焚燒的現象比較常見。這不僅造成了大氣汙染;安全隱患;還弱化了土壤的活性,使地塊板結碳化,土層結構,土壤透性變差等負面效應。
為改變這一現象,大力提倡秸稈還田,以改變和最佳化土壤土層結構。這一舉措得到了廣大農民朋友的積極響應。不過秸杆打碎後是不可以直接種植小麥的。原因下列。
一:影響小麥駐根。
如果秸稈粉碎後直接種植小麥,則小麥發芽後其根“懸浮”而不著土層。從而導至麥苗根部養份輸送不上來,最終導至死苗。
二:引起“燒種”現象。
大家都知道,麥種播下後,應把田塊淹水,以促使麥種生根發芽。而如果是秸稈粉碎後直接種麥,田塊過水後,秸杆會發捂發酵。從而使秸杆夾層之間的麥種耐不住發酵的高溫,而導至“燒種”。從而導至不出苗。
三:引起缺水缺溼,導至八“僵種”。
由於秸杆覆蓋於地塊表面,即便田塊淹水,其麥種夾於秸杆上層,而秸杆外露風吹日曬,夾於上層的種子將涉不到水和溼,從而導至僵種而不發苗。
解決辦法:秸杆粉碎後應在田間進行翻曬數日,再對田塊進行深翻耕,並曬田數日後(這樣可以清滅秸稈中的大部分蟲卵及病菌),進行深耙,或旋耕。應整平所涉地塊後(其下層為秸稈,上層為土,這樣秸稈被土層覆蓋),清理出排水溝再行種植才行。亦可在深翻耕前後把有機肥混和入秸稈或土層後進行旋耕,其對後期麥子生長的效果將更好。
總結。秸稈打碎後不可以直接種植小麥。一定得其深耕埋入土層後進行旋耕耙平,再行種植。
-
3 # 寧寧說的話
秸稈打碎還田之後是不能直接種植小麥的,這直接會影響到小麥種植後的紮根,因而成了一種長在秸稈上的小麥苗,有一種“架空”的表現,會引起小麥苗生長期間發黃甚至是死苗的現象。
1、 小麥在播種出苗之後呈現苗黃並且發弱的現象,這就是直接在秸稈還田後種植的原因。那麼這樣的秸稈一般多數是玉米秸稈,由於在北方地區,玉米收穫直接用收割機把秸稈打碎之後還田,這是很多農戶在做的事情,畢竟現在提倡的是秸稈還田。
那麼用機器打碎之後直接還田的過程和以前相比就沒有一個田外徹底腐熟,這是有很大區別的。當然很多種植冬小麥的農戶以為秸稈已經打的這麼碎了,還田之後腐熟的速度應該會很快,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那麼咱們來看這個玉米秸稈,它的纖維是很粗的,所以直接打碎還田之後不能在短時間內進行徹底的腐熟。那麼你在種植冬小麥的時候種子撒進了沒有腐熟的秸稈小碎末裡面,就直接沒有扎到土壤裡面,所以對於化肥和一些養分的吸收是沒有達到要求的,進而會在最快的時間之內長上來的冬小麥苗出現苗黃和苗弱的不好現象。
2、 對於此類現象的解決措施是這這樣的,建議大家在前不久玉米收割完之後,地裡面的溼度(墒情)還是可以的,如果打算要在這片土地裡面進行換茬種植冬小麥的話,就要按照1畝的標準首先撒上有5斤量以內的尿素,之後要把整片土地進行一個旋耕,注意在有條件的基礎下要用旋耕機,這樣是一個很好的深耕,那麼這樣一來可以使得打碎在地裡面的玉米秸稈在旋耕翻地之後以最快的時間腐熟掉。
那麼在旋耕之後一定要把土壤進行耙磨平整,這樣在原來的基礎之上可以加快腐熟的速度與效果。
總結大家在玉米秸稈打碎還田準備下茬換茬種植冬小麥的時候一定要先釋放尿素進行旋耕(深耕)之後還可以耙磨平整,這樣會達到一個比較徹底的腐熟,在接下來種植冬小麥後就不會出現苗黃苗弱的現象了。不知道大家在種植冬小麥之前玉米秸稈還田是不是這樣去做的呢?
-
4 # 新農志
看了很多朋友的回答,我來答疑補漏,我和其他朋友的觀點相同,秸稈打碎還田後是不可以直接種小麥的。
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秸稈還田,還的並非真正的田(土壤)
我曾去鄉下看到過收割機粉碎秸稈的實際情況,大多數收割機收割完之後,會直接將秸稈打碎,成為約3~5、5~10釐米長的碎料,然後隨著收割機的前進均勻的撒在收個後的耕地裡,厚度不固定。
所以,所謂的還田,實際上就是把秸稈打碎了覆蓋在耕地表面上,就像給耕地披上了一層外衣,如果第二年直接將小麥撒在耕地上,那麼小麥可能根本沒有扔在土壤當中,最恰當的做法就是將土地重新翻起來,將打碎的秸稈全部掩埋起來才可以再次耕種。二、秸稈還田也是有敲門的,並非只是簡單地翻耕
雖然秸稈還田是處理秸稈的一個好方法,也同時會減少汙染,但實際上這根本解決不了秸稈還田帶來的弊端。要知道小麥種子發芽的環境是有標準的,少量含有秸稈的土壤對小麥種子影響較少,但如果土壤中的秸稈含量較高的話,就會影響小麥種子的發育以及後期的生長。
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深耕,至於深耕的深度以及是否適用於此類耕地,我們不去探討,今天只說方法。因為深耕後的耕地會將秸稈掩埋在耕地的深處,這樣就可以減少耕地表層土壤中秸稈的含量,這樣就會減少秸稈對來年小麥種子的影響。
三、後續影響更大,必須換茬耕種
但是,哪怕我們對耕地進行深耕,實際上這種耕地也是對來年種植小麥產生不利的影響,尤其是在日積月累下,耕地不換茬的話,影響更大。要知道秸稈雖然是有機物,但降解也是需要過程的,當年的秸稈是很難在當年降解的,一般要在第二年、第三年,甚至是第四年之後才會降解乾淨,所以當我們累計種植小麥好幾年時,土壤中含有的秸稈會越來越少,這種環境根本不適合種子發育,而且在降解的過程中必然會釋放熱量,造成農作物燒跟,這還不是最可怕的。
四、處理不得當,還會滋生蟲害
要知道每種農作物都是有天敵的,秸稈還田最終雖然會被降解,但同時也為害蟲提供了發育的空間,很多害蟲的卵就是產在秸稈上的,這樣很容易造成 蟲害加重。
所以,秸稈打碎後的耕地是不可以直接種植小麥的,傳統的處理辦法就是放火燒,這樣可以直接將秸稈變成草木灰,又可以對耕地進行高溫殺菌,雖然這會對土壤內的成分造成一定的破壞,但與秸稈帶來的危害相比,幾乎可以忽略。
而現在,以我們老家為例,農民處理的方式就是,在收割完小麥之後,將秸稈直接用耙子摟到一起,然後拉走或者堆砌在地頭,儘量減少耕地土壤中的秸稈含量,然後在冬天之前對土壤進行深耕,將秸稈覆蓋。
-
5 # 農田耕者我們課題組是主要從事小麥栽培研究的,我來回答一下“秸稈打碎還田後能不能直接種小麥?為什麼?”
秸稈打碎還田後是能否直接種小麥,取決於秸稈還田的效果,一般情況下是可以直接種小麥的,但是需要一些配套的措施,才能確保小麥生長狀況良好。
下面分析一下具體原因。
秸稈還田方式現在的秸稈還田主要是透過大型的農機具對玉米秸稈進行粉碎,然後經過大型的耕地機把粉碎後的秸稈翻入土壤中。
秸稈還田技術已經推廣了很多年,但是褒貶不一:農業科研認為秸稈還田可以增加土壤肥力,也能減少焚燒秸稈對空氣的汙染;農民朋友們認為秸稈還田會影響小麥種子發芽、滋生病蟲害、增加種地成本。今天我們來詳細分析一下秸稈還田後對小麥的影響,說說為什麼秸稈還田後可以直接種植小麥,並且詳細說明一下需要配套的措施。
秸稈還田對土壤的影響以黃淮海一年兩熟的模式來說明一下,該地區是主要的小麥玉米高產區,秸稈的產量是非常大的,尤其是玉米,每畝可產生秸稈鮮重2-4噸。現在的耕種模式基本上是將玉米收穫之後,把秸稈進行粉碎還田。但是還田方式不同,造成的影響也不一樣。
之前做過這樣的試驗,分為4塊地,第一塊地秸稈不還田,第二塊地將全部粉碎後的秸稈用旋耕機進行旋耕和播種,最終每平方的秸稈量大約為2.4公斤;第三塊地是保留了部分秸稈,採用同樣的方式進行粉碎、旋耕和播種,每平方秸稈量大約為1.2公斤;第四塊地是先把秸稈收割,種上小麥之後再把秸稈粉碎鋪在上面,每平方的秸稈量也是2.4公斤。四塊地的管理方式是一樣的。
這四種方式最後發現,相對於不還田而言,秸稈粉碎還田提高土壤含水量,越冬期土壤回暖變慢,增加冬小麥出苗率(14. 8%-40. 1%-34. 1%),改善土壤結構,而且三種還田方式都能提高小麥產量(2.9%-10.9%-17.2%)。
總體來說,秸稈覆蓋和少量秸稈粉碎翻耕更有利於小麥的產量提升。
秸稈還田病蟲害偏重儘管各種試驗都證明了秸稈還田對提高下面產量的好處,但不可否認的是,秸稈還田的地塊病蟲害明顯偏重。
主要原因是秸稈本身攜帶了大量的病原菌和蟲卵,而且很多地方的秸稈還田做的很不到位,秸稈的翻埋深度一般都很淺,特別容易是病蟲害蔓延到土壤的表層,再加上種糧食本身的收益不高,農戶都不太願意過多的投入成本,往往疏於田間管理,最後造成病蟲害防治不及時,病情嚴重。甚至有的地塊表現的特別差勁,於是就會聽到農民朋友對秸稈還田技術的反對聲音。
秸稈還田需要哪些配套措施:前面也說了,最佳的秸稈還田方式是減量還田,部分秸稈覆蓋,最好能做到深翻,把秸稈埋的深一些,這樣才能夠有效提高小麥產量。
但是秸稈還田出現的各種問題需要配套措施:
① 增施氮肥。
秸稈還田之後需要微生物進行分解,但是微生物分解秸稈需要一定的碳氮比,因此,可以在基肥中增加氮肥的用量,可以除了複合肥之外,再追施10%的尿素或者碳銨。有條件的可以輔佐一些有機肥,每畝用量2噸,可以加快秸稈腐熟,而且對小麥的後期發育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如果沒有條件,可以用一些秸稈腐熟劑,加快秸稈腐熟的速度。
② 加強水分管理
一般秋季降雨會比較多,以連綿的小雨居多,這比較有利於微生物對秸稈的分解,但是,如果遇到乾旱的年份,一定要監測土壤墒情,有的地方秸稈還田時秸稈未能粉碎到位,秸稈還田後對土壤起到一個漏風漏水的作用,小麥更容易缺水,因此,可以適當澆水,我們稱之為“矇頭水”,除了調控墒情,還能起到地塊鎮壓的作用。但問題是增加種植成本。
秸稈還田會增加病蟲害發生的機率,因此必須提前做好預防。比如越冬期有可能會出現的麥圓蜘蛛,以及返青後發生的紋枯病、全蝕病、黃花葉病毒病以及後期的赤黴病和白粉病等,我們可以採用播種前對小麥種子進行拌種,既可以提高抗病能力,又能夠苗齊苗壯。冬前平均溫度高於10℃時可以提前使用苯磺隆控制田間雜草,可以減少病蟲害的滋生;年後溫度上升至12℃後,進行一噴三防,防病、防蟲、增產。
總的來說,秸稈還田只要做到位,是可以直接種植小麥的,加以配套的管理措施,而且能夠有效提高整體產量,對土壤肥力的提升和耕地的可持續發展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
6 # 上海12316三農熱線
根據市政府和農業部門關於作物秸稈還田改良土壤、不準焚燒的要求,經過我們幾年的試驗,建議採取稻田套播、稻秸覆蓋、開溝覆土的麥子播種方法,既利於麥子早播、出苗整齊,又可節省耕田費用和人工。具體技術流程如下:
1.水稻收割前3天內,在稻田均勻施肥,畝施尿素10公斤或復混肥30公斤左右。
2.均勻播種麥籽,畝播種量根據播種早晚:小麥10-12.5公斤、大麥13-15公斤,要求畝基本苗數:小麥15-18萬,大麥20萬左右,11月下旬遲播田適當增加播種量。
3.收割機割稻時,機器切斷稻柴,安裝拋散秸稈的裝置,把秸稈均勻鋪撒田面,田兩端收割機調頭處稻柴過厚的要挑撥到沒有稻柴的地方,用稻秸全面覆蓋麥種和基肥,基肥施尿素的田塊要在稻柴上再施過磷酸鈣每畝25公斤左右。
4.然後在土壤較為乾爽的時候用機動圓盤犁開溝覆土,每2米開一條豎溝,田兩端各開2條橫溝,如天氣多雨泥土較爛,可以等天氣轉好、土壤較乾爽的時候再用機器開溝,這樣溝泥耕得細、撒得散、覆土均勻,而且機器輪子也不容易壓實土壤、不易碾壞麥苗。
5.機器開溝後,要手工疏通橫溝與豎溝之間的交叉點,抄掉碎泥,鑿通田頭總出水溝,能暢通排水,降低土壤溼度,促進麥子根系伸展。
回覆列表
秸稈打碎還田後可以直接播種小麥嗎?題目問得太簡略了。是說的秸稈還田後直接鐵茬播種小麥?還是秸稈打碎後再旋耕、深翻耕耙平整後播種呢?概念含混,多問幾個字多清楚啊!
秸稈還田後是不能直接播種小麥的,地面那麼厚的一層秸稈碎沫,柴草和碎秸稈約10來公分厚,即是切刀式播種機能播種,把種子種到柴草裡能長嗎?所以,必須再旋耕兩遍或深耕後,耮耙踏實才可以播種小麥。
秸稈還田的方法,近年來一直存在有很大的爭議(主要問題的關鍵是,秸稈還田質量堪憂,秸稈打得不夠細爛。國外秸稈粉碎的和草面一樣,情況就大不相同了)。作業主方追求工作效益,往往秸稈粉碎的不細碎,機器本身的效能也不過關,都有原因。使秸稈還田利弊懸殊,幾近弊大於利,農民很不如意。但是,又無計可施,無可奈何。
國家致力提倡秸稈還田,基於環保減少焚燒秸稈的汙染,及秸稈做為有機質的利用,節省投資成本,初衷是好的,這也是規模化種植和環保的必然發展趨勢。從理論上講秸稈還田把一定量的氮磷鉀等元素還入田中,能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減少土壤板結、提高有益生物活性等優勢。
而實際情況是,並不是想象的那麼盡如人意,秸稈粉碎的質量太差,就目前大多使用的擺錘式粉碎機械,根本達不到粉碎成草面狀程度,粉碎二遍,八遍也不行,效能問題。參差不齊不爛糊的大量秸稈柴草,旋耕時,耕的又淺,一般難超過20公分深,大量的秸稈在這有限的土層中,旋幾遍頂多摻和勻點,仍然和菜窩窩一般。播種時麥種種到柴草裡怎麼能發芽長好呢!唯有加大播量彌補。再說那秸稈,由於氣溫地溫低,時間問題,長枝牙吊的秸稈怎麼能分化、發酵、腐熟成氮磷鉀肥料呢!(除非高溫堆積,有一頂時間的發酵腐熟,才能形成有效的有機肥)。加大播種量、加大水肥量、加大防治病蟲害的藥量和次數(秸稈還田,大量的病毒病菌、越冬蟲、卵都埋到地裡了,成了來年的隱患),加大了農業的成本投入,農民怎能如意。
應對方法,一是國家著重改善機械效能,使秸稈粉碎效果細碎如粉;靈活秸稈還田一刀切的辦法,改進秸稈利用方法,如飼料、工業等用途;允許農民把秸稈運出地外,進行粉碎、堆積漚制、或做為飼料等。使秸稈變廢為寶,更適宜農業機械化的推廣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