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貳一橙
-
2 # 百家悅讀者
我記得以前在電視裡面放過了,為了杜絕篡改遺詔的事情,滿清皇帝的遺詔還有滿文一篇,這和漢文可不一樣。所以不是篡改遺詔。
-
3 # 雲逸軒書畫
首先史書並沒確切記載雍正篡位,但是關於雍正矯詔篡位的說法在民間及野史傳聞頗廣,認為康熙本想傳位於皇十四子,而皇四子胤禛(即雍正)串通隆科多將遺詔上的“傳位十四子”改為“傳位於四子”該說法在傳奇小說和民間被廣泛流傳,至於雍正是否篡位現在仍有爭議。
第一種說法:雍正沒有篡位。遼寧省檔案館首次亮相展出的康熙遺詔是用漢、滿兩種文字書寫的同一內容,滿文中於和十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字,沒有矯飾的可能,詔書中有“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繼皇帝位……”這樣的記載,以此認定康熙遺詔被篡改的可能性不大。
二、雍正有可能篡位,此說法的主要依據是康熙遺詔是雍正登基後擬就頒佈天下的,並非康熙真跡,所以遺詔不能證明雍正是否篡位。而且現存海峽兩岸的兩份康熙遺詔對繼承人描述的滿文部分均缺失,也讓人有所懷疑。至於雍正是否篡位,我認為是沒有篡位,第一康熙遺詔雖然頒佈自雍正即位後,但康熙逝世前應該對繼承人問題已經著手處理,雍正能順利即位並且沒有發生流血政變,說明當時皇位繼承並沒有爭議,這些民間傳言有可能出自“八爺黨”的策劃。第二康熙遺詔滿文部分雖然丟失,但因為滿文和漢文部分肯定是完全一樣的,刻意隱藏滿文部分的意義不大。
-
4 # l牧池先生l
我回答這個問題就不用那麼多文字了。其實就一句話足夠解釋這個問題了~這個所謂的傳言根本沒有任何依據的!因為,清朝皇帝的傳位詔書會用滿漢兩種文字。就算漢字的“十四”可以改成“於四”,請問滿族文字怎麼改?
至於其他的疑點就沒有必要多加贅述了!就一個簡單的文字篡改的可能性,就足夠反駁所有的其他證據了!
-
5 # 田客
當然,毫無疑問!雍正得位不正,他能夠繼承大統是透過弒君殺父得來的,依據就來自滿清自己編纂的清朝史書。
從康熙晚年言行來看,他的建嗣計劃中培養的物件是皇十四子胤禎,而不是皇四子胤禛。最後,卻是胤禛登上了皇位。從康熙死時的各種史料看,康熙死於非命。
一、雍正的上位前的佈局。
隆科多和年羹堯是雍正得以上位的關鍵人物,沒有他們2個,雍正很可能會身死道消。
雍正胤禛腹黑,善隱忍,謹小縝密。他一方面在康熙面前表現“誠孝”和“兄友弟恭”,贏取康熙的信任,得以負責皇宮的守衛;另一方面在皇長子兩立兩廢和“九龍奪嫡”中長袖善舞,挑撥離間,合縱連橫,逐步在諸皇子中擴大優勢。而後,透過過人的手段,獲取了 胤祥、隆科多和年羹堯的支援。胤祥憑藉自己的影響力,暗中控制了拱衛京城的“豐臺大營”2萬野戰部隊;年羹堯在外主持軍務,負責控制和監視諸位皇子的軍隊,尤其是十四皇子胤禎的動向;隆科多身為九門提督,負責京城內的防務,可以調動三萬的武裝力量。
二、清史記載1722年的康熙駕崩
十一月六日康熙帝在南苑聽取胤禛、隆科多等人彙報通州查勘糧倉一事時“久議方散”。
十一月七日康熙宣稱“偶感風寒”。而宣稱“偶感風寒”後,又始終沒有任何治病的活動與記載。
十一月九日,康熙帝命令胤禛去南郊祭天,胤禛以“聖躬不豫”為名推辭不去,多次懇求留在康熙身邊,遭康熙拒絕。
十一月十日,胤禛一日三次派侍衛進入康熙寢宮,以後又每日不斷多次派侍衛進入,直至十三日晚康熙猝死。
十一月十三日醜刻(凌晨1-3時),康熙急召胤禛,胤禛當時正在南郊天壇,距暢春園騎馬不到一個小時即可趕到,但直至巳刻(上午9-11點)才匆匆趕到。胤禛為什麼連續8-10個小時始終不露面。
另外,從十一月十日起,直至十一月十三日晚康熙猝死,除胤禛一人進出五次,竟沒有任何一名大臣、皇子、后妃在現場;康熙猝死後,胤禛為其父更衣,也仍然沒有任何一名大臣、皇子、后妃在現場;而且康熙猝死後,從暢春園往紫禁城宮內移靈時,又仍然沒有任何一名大臣、皇子、后妃在現場。
在《大義覺迷錄》中,雍正說,八阿哥用他向康熙進參湯一事加惡名於他進行報復。可見雍正給康熙餵食參湯確有其事,而當時康熙年老,平素尤其討厭參湯,雍正偏偏給他進補虎狼之藥,其心若昭。
可見,康熙死於非命,死於隔絕內外,死於內外勾連!
其後,在隆科多的支援下,嚴禁封閉了七天的紫禁城迎來了雍正胤禛的登基。
-
6 # 雲水滔滔54628787
歷史本來就有正史與野史兩部分,所謂野史,不過是人們口頭戲說與某些文學影視作品的創作需要,不必當真,因為本來就不是真的。雍正的繼位詔書是用滿漢文字書寫的,根本就沒有篡改的可能,將十改於是現在人的想當然,於是簡化學,於是清代的用法。黑雍正應該是因為雍正勵行革新,動了某些權勢集團的利益,當然,由於康熙先前未明確接班人,也給黑雍正留下了想象的空間。
-
7 # 一個喜歡思考的學者
雍正沒有篡位
首先,從“篡改遺詔”的傳言看,描述的倒是繪聲繪色,把“傳位十四阿哥”改為“傳位於四阿哥”,看似合情合理,其實經不起推敲。
繁體字的“於”跟簡體字的“於”差別太大,無法修改。
就算是修改詔書,遺詔都是三份,用漢滿蒙三種文字。
漢文的可以修改,請問蒙古文滿文詔書怎麼修改?
再看看大家所說的十四阿哥是康熙屬意儲君的證據,那就是讓十四阿哥擔任西北撫遠大將軍王。
可是,你見過有哪個皇帝會把儲君調離京城,遠離政治中心,在邊境帶兵的。
設立儲君本身就是為了以防萬一,屬意的儲君遠離京城,萬一皇帝駕崩,請問遠離京城的他如何順利繼承皇位。
三國時期的曹操,每次帶兵出征都是由曹丕坐鎮後方。
可見,讓儲君坐鎮京城,監國攝政才是正確做法。
康熙皇帝已經老了,隨時可能駕崩,這種情況下怎麼可能讓屬意的儲君遠離自己。
所以,康熙皇帝任命十四阿哥為西北撫遠大將軍王,恰恰說明十四阿哥被排除在儲君人選之外。
這樣看來,儲君只能是在京城的阿哥們。
只有兩個人符合條件,四阿哥和八阿哥。
八阿哥在“海東青”事件後,康熙說出“父子之恩絕矣”的話,其實已經明示了八阿哥無緣皇位。
所以,四阿哥是唯一一個合適的人選。
我們再看看雍正在位期間做出的改革
攤丁入畝
取消人丁稅,按田的數量多少交田稅,田多的多交田稅,田少的少交,無田的不交。
這項政策受益的是少田無田的窮苦百姓,田多的富人可就要多交稅了。
火耗歸公
百姓交賦稅的碎銀要熔鍊成整錠的官銀上交朝廷。
因為熔鍊中的損耗要多交賦稅來抵消,稱為“火耗稅”。
火耗稅的標準由官員來定,通常大於正常的損耗,多出的部分進官員腰包。
歸公後,火耗稅統一標準,統一上交,官員再也不能隨意盤剝百姓。
官紳一體當差納糧
以前官紳的田畝都是不交稅的,改革後,官紳要跟普通百姓一樣要交稅,要替國家服役。
看雍正的改革就知道了,受益的都是普通百姓,得罪的卻是廣大官紳和讀書人。
輿論都掌握在官紳和讀書人手裡,普通百姓哪有什麼發言權。
所以他們才會不遺餘力抹黑雍正,質疑雍正的合法性。
-
8 # 一凡先生
當然不是,篡改遺招的難度很大的。
第一、為什麼會有這些謠言
所謂史書指的是野史,《清史稿》並沒有提到雍正是篡改遺招,那為什麼野史對於雍正的評價不高呢。因為康熙末年,八王掙權,以老八為首的集團勢力最大,基本當時很多官員都是八王集團的人。雍正繼位後,平定了這些利益集團,這幫人都是文化人,所以就編排很多野史來抨擊雍正的繼承權。
並且雍正上位後進行士紳一體納糧。得罪了很多有功名的學問人,這些人後世也編排了很多野史來進行對雍正的汙衊,所以雍正在很多影視劇都是很壞的惡人。
第二、謠言的可信度
目前傳說最大的雍正篡改遺招的手段就是修改了裡面的字,把“傳位於十四阿哥”更改為“傳位於四阿哥”。我們都知道,清朝是滿族和蒙族最有權勢,像這種正式檔案一定是滿文、蒙文、漢文三種文字進行編寫,所以只改漢字不改滿文和蒙文這不是掩耳盜鈴麼。
第三、當初康熙傳位的情況。
在太子再次被廢以後,很多應該儲君做的事情康熙都會交胤禛去處理,包括後來康熙重病,胤禛代表皇帝祭祀祖廟。這些跡象都是表明了胤禛的儲君之位。
-
9 # 曹老師xixi
顯然不是。在傳言中最為普遍的就是,傳位詔書中“十”被改成了“於”,原本康熙皇帝本欲傳位給十四子允禵,後來康熙病危之時,乾隆皇帝捷足先登,把康熙皇帝的傳位詔書中的“傳位十四子”改為了“傳位於四子”。
乍一看好像還挺那麼回事的,漢字中“十”改成“於”非常簡單,但實際上這個說法存在的問題卻很多。最大的問題就是清朝的傳位詔書是有多個版本的,不僅有漢文版,還有滿文版,漢文能改,滿文能改嗎?再者,古代正常的官文是不會使用簡體字的,“於”的繁體為“於”,“十”根本無法更改,最後,寫格式不符合皇家規範,按照清朝皇帝的書寫習慣,“傳位於四子”正確的寫法應該 是“傳位於皇四子”,這樣的話,就是把“十”改成“於”意義也不大,中間還有一個“皇”字,再說了,皇子後面詔書上還會明確寫上皇子的名字,雍正胤禛和十四弟胤禵,“禛”和“禵”區別也大著來。
如今康熙皇帝的《康熙皇帝遺詔》已經公開,卻為漢滿兩個版本,共擁有四套,其中:
“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繼皇帝位……”因此“十”被改成了“於”的傳言已經不攻自破。但是經過現在技術比對,《康熙皇帝遺詔》並非康熙親筆,因此有部分人質疑,整個詔書都是雍正篡寫的。到底是不是篡寫,如今卻是不得而知了。
但是我認為雍正並非篡位的,我為什麼這樣說,且看我下面分析。
一、如今依靠現代技術比對出了《康熙皇帝遺詔》並非康熙親筆,如果雍正確實是篡寫了詔書,沒有不透風的牆,那民間謠言完全可以直接說雍正確實是篡寫了詔書,為什麼非要兜一大圈,造謠說“十”改“於”,這就是因為這部分造謠的人,也認同詔書的真實性,只能從文中進行揣摩誤導,所以我認為就是詔書不是康熙親筆,那也是康熙的本意。
二、雍正是歷史上有名的勤君明君,但也是有名的無情,不僅對眾多親兄弟痛下殺手,對官員的貪腐行為也是趕盡殺絕,從政十三年力主改革,可以說得罪了眾多的文臣武將以及親王門客,政敵那麼多,正常手段沒辦法扳倒雍正,那就是造謠來汙衊雍正。因此雍正身上的傳說謠言才那麼多,有什麼雍正直屬的粘杆處中的絕世武器血滴子,雍正與呂四孃的故事,雍正被太監吳守義謀殺等等。
所以我認為雍正不是篡位的,但這個問題始終是個未解之謎,歷史也沒有定論,只是我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10 # 弗勒斯hero
這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只不過是影視劇的胡編亂造而已,雍正可能因為在位是過於嚴厲的政治作風和實用的政治方針影響了太多的權貴利益,所以死後文人騷客,達官貴族對其評價充斥著太多的感情色彩,以至於影響後人對他有太多不好的評價,甚至弄出他繼承大統也運用了不正當手段的說法,主要還是為了達到以訛傳訛來進一步黑化雍正的目的。
第二個方面,修改詔書本來就是基本不可能的,詔書由皇帝親自擬定,就算不是他自書也肯定得自述吧,尚書房的大臣肯定都見證了詔書的擬定。每位大臣均重權在握,勢力遍佈朝野,受哪位阿哥的威脅的機率也是極小的。其二,清朝作為一個外族,入關以後就開始接受漢文化,康熙大帝更是將漢文化和滿文化結合的如此完美,清朝詔書由漢文、滿文、蒙文三種文字來寫,所以影視劇中所說雍正將十四改為於四是說不通的,況且那麼重要官方的詔書,不可能沒有名字和爵位吧。所以雍正的能力擺在那裡,他繼承皇位也是康熙的選擇,即為克成大統,名正言順,事實也說明這個選擇是正確的。
回覆列表
無論是正史記載還是現代史學界的觀點,幾乎都已經是否認了雍正篡改遺詔上位的說法。
這類雍正篡位的說法,大多還是受了野史和部分為博眼球的電視劇和小說的影響。
先來看看雍正篡位的幾種說法最出名的大概就是雍正將“十”改為“於”了吧,把詔書上“傳位十四子”改成了“傳位於四子”,從而坐實了雍正篡位的證據。以及雍正進人參湯給康熙,裡面摻了不知道什麼東西,把康熙給喝死了,然後雍正繼位。
還有九門提督隆科多“改遺詔說”和年羹堯“改遺詔說”,這兩種可以說是最離譜的了,尤其是年羹堯冒著誅九族的風險改遺詔,居然是因為雍正其實是年羹堯的親兒子,我都不知道年羹堯怎麼生出年紀比自己還大的雍正的。所以這兩種說法可以不去管,太浪費時間了。
我們來說說第一種“雍正改遺詔說”,這種說法早已被否定了,因為滿語是清朝的國語,傳位詔書不可能只用漢文寫。而且清代用語:在寫到皇子、皇女的時候,必須要寫明“皇××子”和“皇××女”。
如果硬要改的話,遺詔就會變成“傳位皇於四子”這樣不倫不類的句子。目前保存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康熙遺詔”裡已經明明白白地寫明瞭: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接著再來說第二種:康熙深通醫道,多次說過人參的功效有利於南方人,可對北方人卻不適合,所以他一直都很少吃人參,雍正再傻也不會拿老父親不喜歡的東西去毒死他吧!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是據民國時期一本叫《清朝野史大觀》的書,裡面寫到“康熙遺詔”的原版是“朕十四皇子繼承大統”,後被雍正將“十”改為“第”字,奪了他親弟弟的皇位。
這大概就是最早的雍正改遺詔說版本了,不同的是改“十”為“第”比改“十”為“於”要誇張得多,也不符合清朝用語規範,而且作者都寫明瞭是:這是野史,我就這麼寫,信不信是讀者的事。雖然目前對於雍正繼位說還有不少的爭議,比如康熙遺詔頒佈的時間是在康熙去世後三天才釋出的;雍正上臺後大肆屠殺兄弟功臣,有滅口的嫌疑;康熙曾說過老三胤祉和老四胤禛都年過四十的話,推測康熙本意是要選擇一位年輕的繼承人;
康熙在給在西北領兵的胤禵的硃諭和硃批中,多次表揚胤禵和讓他要收攬人心的話;不少傳教士都寫過日記,說康熙去世那個晚上,宮中發生了不少奇怪的事,而事後這些傳教士都被雍正趕回老家了。
不過這些說法大多都是和雍正有過節或是因雍正繼位而利益受損的人傳傳出來的,真實性還有待商榷。本來雍正可以完全無視這些事,哪個皇帝身上沒背過幾件大案,可好死不死地他偏偏要洗白自己,出了一本自我辯論的《大義覺迷錄》,把一罈本來還不算渾濁的水給攪得是黑白不分,這倒是苦了後世給雍正翻案的學者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