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沉靜的猛男子
-
2 # 喧囂平原
建文帝朱允炆倒黴嗎?運氣是差了一些。無能嗎?並不無能,只是能力有限。那為何佔據優勢的建文帝被處於劣勢的朱棣推翻?且聽平原君慢慢道來。
建文帝朱允炆,懿文太子朱標之子,大明王朝的第二任皇帝。朱元璋還在世的時候,朱允炆就非常敏銳的發覺自己的幾個叔叔對自己的威脅很大,尤其是燕王朱棣。朱允炆還在當皇太孫的時候,就曾問過東宮伴讀黃子澄,如果自己的幾個叔叔造反該怎麼辦。可見其還是有很強的政治Octavia性。
不但如此,朱允炆上臺第一年,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廢了五個藩王。所以,朱允炆的第一政治目標很明確,就是削藩。
朱允炆的運氣差了點雖說運氣這東西捉摸不透,如果將運氣這東西當做事物成敗的原因又有點找藉口的嫌疑。但是,總結古往今來成大事之人,運氣方面一定不差。
朱允炆運氣差主要是,他皇爺爺沒給他留下幾個真正有用之人,卻留下了幾個很強悍的叔叔。
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對待洪武功臣,一個字“殺”。冷酷無情,但行之有效。光是歷經二十多年胡惟庸案和藍玉案,就把那些名臣宿將殺了個七七八八。他老朱自己倒是不怕,自己不但勤政而且精力旺盛,又有幾個兒子戍邊,有沒有那些功臣倒也沒什麼影響。不過到了小小朱這裡,問題就大了。找個能打仗的人都困難。
兔死狗烹之後,朱元璋的對策是,分封自己的兒子和孫子為藩王(一共封了24個兒子和一個孫子為王),還選了其中九個能力較強的兒子去戍邊,保衛他朱家的大明江山。
願望是好的,現實殘酷的。
我不知道朱元璋有沒有研究過漢景帝時的“七王之亂”,但他明顯低估了朱棣的野心,高估了朱允炆的能力。
皇權面前,沒有親情。
總之,建文帝朱允炆一當上皇帝,便面臨藩王漸有尾大不掉之勢的局面。
既不知人也不善用朱允炆是個好人,但不是個好領導。
但凡好領導都有知人善用的能力,很顯然朱允炆在這方面的能力差了很多。
有三個人被朱允炆引為肱股之臣:方孝孺、 齊泰、黃子澄。
這麼說吧,此三人名氣都很大,都是飽讀詩書之人,都是文人。但凡文人,搞個學術研究、整個課題什麼的都沒問題,但要他們搞政治鬥爭、制定軍事戰略。。。呵呵,還是算了吧。
說一件“靖難之役”前的事情,朱棣曾經將三個兒子派回南京祭祖(昏招啊,簡直是送去做人質的節奏),朱允炆倒是將三兄弟扣了起來。但是黃子澄堅決反對,理由是放回三兄弟以便麻痺朱棣。
我的天吶!藩王已經被處理了五六個,是人都知道現在的行情是削藩,還搞個麻痺策略,這不是掩耳盜鈴嗎?另外,先不說扣押三兄弟可以牽制燕王朱棣,光是三兄弟在之後的“靖難之役”中發揮的作用便可稱此次“放人事件”為黃子澄乃至建文帝最致命的錯誤。
書生誤國,果然不假。
上面說的是文臣,再來說說武將。
第一個被朱允炆派出去進攻的朱棣的統帥是長興侯耿炳文。此人為所剩不多的洪武功臣之一,為什麼朱元璋沒殺耿炳文,是朱元璋健忘嗎?當然不是。原因是耿炳文善守,不善攻。一個只善於防守的武將就算造反,也翻不起多大的浪。果然,耿炳文帶30萬大軍去了,卻被對方几萬人殺得一敗塗地。
第二個被朱允炆派出去進攻朱棣的統帥是世襲曹國公李景龍。為什麼要說“世襲”呢?因為他的爵位是世襲他爹的,他爹就是名將曹國公李文忠。李文忠,有勇有謀,可稱為明初第三開國功臣。李景龍,史稱“寡謀而驕,色厲而餒”,紈絝子弟一個。讓這樣一個人去打軍事經驗豐富的朱棣,結果可想而知。不但如此,在鄭村壩戰役失敗之後,朱允炆居然沒有撤換李景龍,依舊讓其指揮戰鬥。好吧,李景龍繼續他的表演。白溝河之戰,再敗。60萬大軍被燕軍殺得七零八落。
其實,在整個靖難之役中,有一個人還是被朱允炆用對了。這個人就是徐祖輝,徐達之子,世襲魏國公。事實證明,並不是所有的軍二代都是軍事白痴。白溝河之戰時,朱允炆讓徐祖輝負責殿後。正是徐祖輝的掩護,才為朱允炆保留下一部分有生力量。之後,燕軍於齊眉山,大勝。再之後,朱允炆居然把徐祖輝叫回來防守南京,理由是都城沒有大將鎮守。昏招啊。至此,再無人可阻擋朱棣南下的步伐。
神奇的防彈衣早在耿炳文出征前,建文帝朱允炆就交代耿炳文:“近爾將士與燕王對壘,無使負殺叔父之名”。意思是,不要讓我揹負殺害束縛的罪名。估計,當時耿炳文聽得一頭霧水。要換成是我,也得懵。
打仗本就刀槍無眼,不能殺對方主將,這是什麼道理。不能殺,分為不能直接殺掉,也不能間接殺掉。萬一使燕王受重傷,之後又沒得到及時治療,再死掉了,這也是違背聖意。這簡直是個技術活兒,太高難了。
這句話就成了朱棣身上一件無形的防彈衣,比黃馬甲還管用。神奇到整個靖難之役,朱棣居然沒有受過重傷。
朱允炆性格的懦弱、愚昧,暴露無遺。
朵顏三衛朱允炆這邊的南軍,雖然數量龐大,但數十年不知戰事,軍事懈怠。而朱棣的封地在北平,朱元璋的意思是讓他防守蒙古人。因此,朱棣麾下計程車卒身經百戰、驍勇善戰。雖然南軍數量眾多,光南京守衛軍就數倍於燕軍,但燕軍的質量優於南軍。
另外,朱棣手下還有一隻強勁的特殊部隊—朵顏三衛。
朵顏三衛,純蒙古人組成的部隊,實力強悍。也可以說是僱傭軍,明朝給的銀子多。從古到今,但凡僱傭軍都不是一般軍隊可比的。因此,朵顏三衛的戰鬥力可想而知。
這本是寧王的家底,被朱棣借了過來。不,其實是搶過來的,也可以說是收買過來的。總之,在靖難之役中,朵顏三衛為朱棣立下赫赫戰功。
這樣的原因,造就了那樣的結果。如果朱標沒有過早離世,那麼大明王朝的第二任皇帝肯定是朱標,那麼就不會有靖難之役,那麼朱允炆或許會是第三任皇帝,那麼朱允炆或許會是一個太平盛世的好皇帝。
-
3 # 歷史大學堂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藩王造反的事例可以說是不絕於史書。但造反者眾多,成功者甚少。這是因為在中央朝廷與地方藩王的戰爭中,朝廷所擁有的巨大號召力和朝廷所能呼叫的戰爭資源是造反藩王所不及的。因此,藩王在起兵反抗中央朝廷的戰爭中往往在道義和物質上處於劣勢地位,使得靠造反而成功登位的藩王很少。
但凡事都有特殊,在明朝,就發生了中央朝廷擁有巨大優勢,卻在鎮壓藩王造反的戰爭中屢屢處於劣勢,並最終被地方藩王所推翻的事例。這場戰爭就是在後世知名度很高的靖難之役。
靖難之役_圖
靖難之役始於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為了應對建文帝的削藩政策,打著“奉天靖難”的旗號,自北平起兵,歷時三年,終於攻克了京師南京,成為了明成祖永樂皇帝,而原本的建文帝也在宮中的一場大火中而不知所蹤。
面對燕王朱棣,身為天子,在戰爭中擁有巨大優勢的建文帝為什麼沒有削藩成功,反而落了個不知所終的下場呢?要想探究這個問題,首先便不得不提一下當時的歷史背景。
明太祖朱元璋自建立明朝後,每天矜矜業業,勤理朝政,使得新生的大明在他三十多年的統治下蒸蒸日上,並最終造就了洪武之治。因此,皇太孫朱允炆從他的祖父朱元璋手裡接過來的是一個強盛的大明,並非那容易被地方造反所推翻的腐化王朝。所以,建文朝廷所代表的明朝中央在對燕戰爭中的失敗,應歸根於建文帝和建文朝廷自身的不足之處。
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_圖
首先,是在削藩的政策上沒有宏觀方略,急於求成。
建文帝早在即位之前,就深感明太祖朱元璋所分封的二十多位藩王成為了尾大不掉之勢,對地方藩王開始有了警戒之心,而後來建文朝的重臣黃子澄對建文帝講了漢朝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的故事,給本就對藩王有警戒之心的建文帝樹立了削藩的信心。
於是建文帝剛即位沒多久,便立馬著手削藩。建文帝削藩的策略急躁冒進,又急於求成。當時的諸王之中,反形最為明顯的是燕王朱棣,並且燕王所掌握的勢力也是頗為強大。有些朝臣認識到削藩是個敏感問題,搞不好會造成國家動亂,於是給建文帝提供了一些穩妥,效果更好的手段。如戶部侍郎卓敬上書建文帝,主張將燕王從北平徙封南昌,使燕王遠離他勢力最為強大的老巢,利於朝廷進一步控制。前軍都督府的高魏也曾上書,主張效仿漢武帝時的推恩令,用和平的方式弱化各藩王,使其勢力越來越弱。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這兩點都是可行的。但建文帝卻沒有認識到削藩問題的嚴重性和敏感性,沒有分清主次,愚蠢的先把勢力並不強大,反形並不明顯的周、齊、湘等王廢除,美其名曰“翦燕手足”。那些被廢黜的藩王都落了個要麼被流放,要麼自殺的下場,使得燕王朱棣越來越堅定了反抗的決心。同時,先拿這些威脅小的藩王開刀,為朱棣接下來的反抗留出了寶貴地積蓄力量的時間。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 即建文帝_圖
其次,是建文帝在用人上的失當。
朱元璋在洪武朝大殺武將勳貴,給建文帝在戰爭中的武將任用上造成了先天的不足。更致命的是,朝廷內有謀劃之才的大臣也寥寥無幾。建文帝所重用的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都是飽讀詩書之輩,也許在治國上他們尚且有些用處,但在戰爭中,他們多“本書生,戰事非其所長”。
建文帝沒有知人善任的能力,在靖難之役中,他重用被朱棣稱為“李九江,紈綺少年兒”的李景隆,將幾十萬大軍交到了李景隆的手上。李景隆貪生怕死,氣量狹小,使得南軍先後在鄭村霸之役、白溝河之役和濟南城下之大敗,六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戰敗後,如果建文帝嚴懲李景隆,重新鼓舞士氣,組織兵力再戰也未嘗不可,但他偏偏因李景隆是其表兄弟,“念其至親”而沒有殺他,使得很多朝中大臣和軍隊將卒憤憤不平。等到燕軍包圍南京之時,這位建文帝的“至親”,屢戰屢敗的大將軍李景隆卻開門迎敵,使得南京失守,建文帝的統治被推翻。
而在建文四年,力阻燕軍南下,在齊眉山大敗燕軍的魏國公徐輝祖卻因是朱棣的妻弟而遭到建文帝的猜忌,建文帝將其召回南京,使得好不容易有了轉機的局勢再度惡化了起來。徐輝祖被召回後,燕軍所向無敵,南軍潰不成軍,直至南京被攻破。而被建文帝所猜忌的魏國公徐輝祖卻在南京被圍時,仍組織抵抗。城破後,面對被朱棣的召見一言不發,因而被廢除爵位,圈禁至死。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即明成祖_圖
最後,建文帝個人性格的柔弱也是他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史載,建文帝性格溫和,至孝仁厚,並且聰穎好學。這樣的性格作為守成之君尚可,但在與燕王的戰爭中就顯得“仁柔少斷”了。
在靖難之役中,朱棣多次衝鋒在前,也正因如此,他也數次身陷絕境,幾乎必死。但建文帝卻給南軍將領士卒們下詔,說“近爾將士與燕王對壘,無使負殺叔父之名”。正因此詔,使早就應成為南軍“刀下之鬼”的朱棣多次死裡逃生,甚至藉此為北軍充當前鋒和殿後,而南軍在作戰中則束手束腳,顧慮重重。
建文朝廷和建文帝一系列的錯誤,使得朱棣積蓄了力量,在獲得戰場勝利的同時還多次死裡逃生,並最終導致了朝廷被推翻,建文帝下落不明。因此,朱棣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建文帝和朝廷在削藩上急於求成,缺乏大略方針,用人失當以及建文帝自身柔弱的性格所致。
文:李光彩
回覆列表
確實太過於無能、原因有三點
1.朱允炆本來把朱棣的三個兒子騙到京城,看押了起來,成了人質。然而大臣卻說羈押了朱棣的三個兒子,恐怕會打草驚蛇,建文帝結果還真信了,就放了朱棣的三個兒子回去。結果讓朱棣毫無懸念的反叛了,並且他的這三個兒子都在靖難之役中立了大功。
2.建文帝的平叛軍隊有很多機會殺死朱棣,結果建文帝卻對帶兵將領說,千萬不要殺死朱棣,讓我背上殺害叔父的罵名。結果,朝廷軍隊都不敢往朱棣身上招呼,朱棣一次次死裡逃生,重新振作,最終反敗為勝。
3.任命李景龍去平叛,李景龍其實就是個草包,喪失了明廷數十萬軍隊,結果導致朱允炆一敗塗地,其實朱元璋死前留下了好幾位善守的將領。如果讓這些善守的將領蹲守後方,另外提拔一些傑出的軍事將領去帶兵,穩步推進,打一場持久戰,朱棣是根本沒有機會的,首先財力,物力,人力上他都根本耗不過中央。
最終想說的是,朱允炆手下的智囊雖然有治國才能,也才高八斗,但打仗確實都是外行,根本不是老奸巨猾的朱棣的對手,更別說朱棣還有個詭計多端的姚和尚做參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