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時對西南談不上什麼管理!最多隻算是接觸。到了戰國秦朝,對於蜀國進行了管理,並化為秦的郡縣。
楚國也對雲南進行征服,但革命還未成功,楚國完蛋了,但新生出個古滇國來。
當時的交通非常的不方便。西南地區太過於偏僻。中原很難把觸角伸到那個地方去。
但是和中原的接觸是有的。主要是蜀地,蜀王也曾被周封,也參加了周伐商的戰鬥,但云南之地到了漢朝才勉強被中央管理。
公元前1045年,周王室冊封杜宇為蜀王,准予建都立國,於是蜀王率領蜀人從茂汶盆地東遷至廣漢平原,在今溫江區萬春鎮報恩建魚鳧城成立蜀國。
從此古蜀國由原始氏族公社制進入封建制社會,魚鳧是封建古蜀國的第一位君王,是為蜀望帝,蠶叢氏。
東晉常璩《華陽國志·蜀志》載:有蜀侯蠶叢,其縱目。蠶叢,即蠶叢氏,是蜀人的先王。
公元前1613年,商朝君王祖甲執政後期,蠶叢氏部落不屈服商朝人的控制,領導部族奮起反抗,結果弱不勝強,戰死岷山,部人四處逃散,他們的一支,“從茂汶盆地的東面翻過與岷山相連的玉壘山脈進入四川盆地的西北沿”,志在伺機重新抗爭。
商王廩辛繼位初,羌方在今陝、甘一帶重又崛起,屢犯商王朝,常使商戍軍遭到很大損失,促使廩辛決定用兵平定西戎。商王廩辛針對羌方武裝力量強悍等特點,戰前進行全面的謀劃和佈置,一面命戍軍暫避敵鋒,待機而動,一面組織精銳部隊適時增援抗擊羌方進犯,打散了蠶叢氏部落,蠶叢氏首領被射殺。
一部分蠶叢氏部人不重新進入今四川盆地,以躲避戰爭。
他們來到一處有河流流經的柏樹林(今彭州)落腳,林間有許多白鶴棲息,於是改稱部族為“柏灌氏”,領地範圍涵蓋今彭州、什邡、郫都區一帶。
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器、玉石器上有鶴的模樣,有縱目的圖形,蜀王蠶叢有關的話,是古蜀人的遺物,這是無疑的。
公元前1063年,勢力衰弱的柏灌氏部落被南邊的新起的魚鳧氏部落兼併了。
三星堆就這樣子被埋在了土裡面了。
柏灌氏一部分逃到金沙江邊,又形成金沙文明,後又被滅,徹底歸入歷史塵埃了。
當時秦國的南面,今天四川盆地的範圍內,活躍著巴(今重慶一帶)、蜀(今成都一帶)、丹、犁、義渠等大大小小好幾家諸侯國。
其中,以蜀國的實力最為強大,為“戎狄之長”。
蜀王曾經自己的弟弟為苴候,苴侯大約在漢中,與重慶的巴王關係復好,但巴王和蜀王之間卻有著仇,怕苴候和巴王合夥打自己,蜀王先下手為強,滅了苴候,但苴候的老相好,巴王憤怒了,巴,蜀兩軍打上了,戰鬥異常殘酷,勢均力敵,誰拿誰都沒有辦法。這這樣只有找外援了。
最近的出了秦嶺就是秦國了,兩個國都去找秦國幫忙。
此時的秦國,才不想滿足於充當“國際憲兵”的角色了。
在先後接到巴、蜀國的求救文書之後,樂壞了,其實秦早看上她倆了,想霸佔不是一兩天了,但是崇山峻嶺道路險要,實在是不好打,這兩個貨自己內亂起來了!
心花怒放啊!
正在秦偷樂的時候誰,知道東邊兒的南韓趁機侵犯。
東邊是癰潰之患,南韓雖小,善造武器,是當時世界上超級軍工大作坊,西南方是珍饈之誘(天府糧倉)。
秦惠王左右為難,對付南韓兩軍勢均力強,浪費表情還喪失了西南那邊那麼好的機會。
佔大西南吧!南韓這邊趁機撈便宜。
我太難了!糾結!
在秦國的朝堂上,兩位著名的戰略家為佔不佔便宜,展開了激烈的辯論。這在《戰國策》、《史記》、《資治通鑑》等史書上都有完整地記錄。
在這場辯論中,張儀提出了“挾天子以令天下”的戰略構想,可以說是為秦國實現“王業”打下政治基礎, 先打周。
司馬錯傾向於“撈實地”,如果秦國要和關東六過展開大規模的戰爭,必須保證有充足的後勤,打周的話,會成眾矢之地的。
秦王採納司馬錯的建議。
關於這場戰爭,史書上很簡單的。只寫司馬錯和張儀帶兵進入蜀國和巴國。
張儀佔領巴國之後,在巴國的國都(今重慶)修築了巴邑江州城。
張儀在佔領蜀都之後,也曾主持修築成都城,
所以成都古時候又名“龜城”。
張儀也因此成為歷史上第一個有史可考的修築重慶城的名臣。
司馬錯平蜀國,
司馬遷的《史記·張儀列傳》把這一段照搬了過去,而《資治通鑑》裡略有改動:“十月取之,貶蜀王,更號為侯,而使陳莊相蜀”。
從這段史料來看,秦軍雖然佔領了蜀國,但並沒有把蜀主趕下臺。而只是把蜀主的稱號從“王”降一級為“侯”而當時秦主的稱號也只不過是王而已,蜀主當然不能和主子平起平坐。
蜀國只是成為了秦國的附庸國。
秦國又派了陳莊擔任蜀國的丞相,一手掌握當地的軍政大權。
蜀侯充其量不過是一個傀儡而已!
秦惠王11年,“公子通封於蜀”(《史記·秦本紀》)。
這個公子通應是秦國貴族。這個公子通是秦人而不是蜀人。
這樣,蜀國正式被劃入了秦國的版圖,成為秦國的一個“分封國”。
三年後,公子通鬧獨立了!
秦惠王14年,“丹、犁臣,蜀相壯殺蜀侯來降”(《史記·秦本紀》)。
陳莊殺蜀候。
秦王於是又任命公子煇,為新一任蜀侯,陳莊繼續擔任蜀國的丞相。
不久,秦惠王就死了。秦惠王的兒子秦武王即位,後又舉鼎而亡。
秦國開始內亂。
這一場政治變故,對蜀侯煇和蜀相壯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就在秦武王元年,他們宣佈蜀國獨立。
這是秦國第二次派兵定蜀,統帥甘茂,回咸陽後被封了丞相。
不過《資治通鑑》已將蜀侯煇稱為“蜀守煇”來看,蜀侯煇的政治地位,充其量不過是相當於“蜀郡”的太守。
昭襄王六年,耐不住寂寞的蜀侯煇,再次宣佈獨立。
老將司馬錯再次出馬,輕鬆搞定。
蜀從此以一個國家的身份,在政治舞臺上謝幕。從後來“蜀守若”(《史記·秦本紀》)。
蜀國終於變成了秦國版圖中的一個郡
蜀郡!
李冰修都江堰,讓四川盆地成糧倉,這個是華人都知。
西南地區山高林密,道路 的暢通是首要。
因此修建道路是首要, 用以加強中央王朝 的聯 系。大規模拓展和修建的道路,即有五尺 道、西南夷道 (即南夷道 、西夷道和博 南山道 )。
整修五尺道
秦滅巴蜀以後,秦孝文 王以李冰為蜀郡守。 史載李冰能知天文地理 ,他 由焚道 (今宜賓 )順 江開山鑿巖,
李冰透過積薪燒 巖,積極疏浚焚道岷江水道 ,保證了從成都通往焚道之間的道路暢通,這也是秦朝開發西南夷之先聲,併為後世以焚道為據點向南開發夜郎等地奠定了基礎 。
“早在商代 就已由古蜀王國的 ‘五丁力士’開鑿”,就是先秦古蜀 王國的官道 ,也是古蜀通往西南夷 地區的重要通 道 。
五尺道是指從成都 南下南安 (今 四川樂山),經焚道 (今四川宜賓 )、 夜 郎西境 (今 貴州威寧、雲南 昭通 ),直通南中之 建寧 (今雲南曲靖 )的道路 。
也有說法,五尺道, 自 四川宜賓 ,經高縣 、珙 縣、筠連 ,入雲南 鹽津 、大關、
個人同意第二種,因為老輩子走過!!!
但是漢滅了秦以後,就停止的修建,讓中原地區的手腳伸不到雲南去了。
前秦時期的雲南四川一部,貴州一部分,叫西南夷地區,是四川西南部 、貴州西 部 、雲南全境 等 廣大地區的統稱。
西南地區族群 繁雜,其社會 組織形式也不盡相同,他們之間因其地域相鄰,自 覺或不自覺的存在交流與聯絡。
哀牢國曆時四百多年,大約形成於戰國中前期,哀牢國鼎盛時期,疆域遼闊。
漢武帝時期,為了開通西南絲綢之路,打通前往印度的道路,於元封二年(前109年)派兵渡過蘭滄水,攻打哀牢,“置雟唐、不韋二縣”。
這次侵略使得哀牢全盛時期結束,國勢衰落。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51年)哀牢王賢慄遣使內屬。
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柳貌繼承哀牢王位,派其子獻國於東漢,其時哀牢共有5萬戶、55萬餘人。
東漢政府以益州六縣與哀牢地設立永昌郡,以哀牢王為部族君長,另派官吏進行行政管理。哀牢史稱此一事件為“柳貌喪國”。
漢章帝建初元年(76年),類牢繼位為哀牢王,起兵反抗東漢,為東漢擊破,類牢被殺。
自此之後,哀牢不復作為一個獨立國家出現。牢竟然全面反叛,最終被徹底滅亡。
古滇古疆域主要在以滇池中心的雲南中部及東部地區,存在時間相當於戰國秦漢時期。
是指在楚頃襄王時,莊奉命南征。大約在前279年時,領兵透過黔中郡,經過沅水往南,攻略西南。連克且蘭(今貴州省福泉市一帶),征服夜郎(今貴州省桐梓縣一帶),一直攻到滇池(今雲南省昆明市一帶),征服了黔中、夜郎、滇等地區。莊以兵威戡定其地屬楚,正要歸報楚王,而此時楚國的巫郡、黔中郡在前277年時再度被秦國攻佔,莊回國之路斷絕,遂留在滇池自立為滇王,號“莊王”。
一直來沒有人相信古滇國這個國家存在,因為只有史記只寥寥幾句。
而上個世紀60年代的時候,在昆明李家山發倔出了大批的青銅器。也出現了,滇王之印。 說明有古滇國這個國家存在。從側面說明史記是正確的。
那麼”夏“肯定也是存在的,因為《史記,夏本記》大篇幅的寫了夏這個朝代。
古滇國據說是有百越人為主。融合了羌,僰人等多個民族組成的。當時還沒有漢人的說法。所以就不說漢族。
關於滇人的情況,史籍記述有限,最早見於《史記•西南夷列傳》,後來 《漢書•西南夷列傳》、《華陽國志•南中志》,以及 《後漢書•西南夷列傳》都有關滇人的記載,但就居住在以滇池地區為中心的古代滇國的主體居民“滇人”的族屬問題,有幾種說法!
(1)氐羌說
《史記.西南夷列傳》上有滇王名 “嘗羌”者,此羌字與羌人的族稱相同。又《漢書.西羌傳》上有羌人酋長名 “滇零" 、”滇吾“者,此滇字又和滇國名稱相同。
《史記.西南夷列傳》在總述了西南少數民族之後,以 ”皆氐類也“一語概括之。
《華陽國志.南中志》說漢武帝平定滇國時,滇池區域有叟人反抗。叟即廣義上的氐羌民族。(2)認為滇人屬於南方民族中的 ”百濮“
《華陽國志.南中志》將 ”滇“與 ”濮“二字連稱為 ”滇濮“,說明滇國的主體民族為濮人,且甲骨文中有 ”濮“字,其形似一人頭上有奴隸標誌,手執盤盂,衣後有尾飾,與滇池區域青銅器影象上 ”衣飾尾“的濮人相似。
(3)認為滇人屬於百越系的一支
從滇池地區發現的青銅文化所表現出來的滇國文化特徵來看,二者在文化特徵髮型服裝和生活習俗都和滇國主體民族相似;
在滇池地區發現了越文化遺物,印紋陶器和有肩石斧,有段石錛以及飯稻耕漁的經濟生活,青銅時代遺址出土的青銅鼓"靴形斧,還有青銅器上鑄刻的反映滇人生活文化的人物活動影象與建築風格,反映出百越文化特徵。
蓉兒認為
滇人滇文化應該是幾種民族文化的混合,百越文化應該是楚人帶進來的。
僰人是滇人蓉兒認為靠不住,即使當時有’僰僮‘買賣,也不能證明他們就是滇國的主體民族和滇文化的創造者。而且戰國至西漢初期,僰人的主要活動區域是在今四川南部的宜賓至西昌一帶,那時己有古滇國了!
↓古滇國青銅器
大漢王朝建:樂浪、玄菟、真番、臨屯等海東四郡;交趾、九真、日南等南海三郡;
這是勉強算歸順了中央。
但沒多久,漢內亂,雲南又一邊玩去了。
中間出現了南詔國,大理國等獨立王國,直到元朝才正經成為了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前秦時候對西南的開發。主要是對四川的開發,秦國也主要是因為有了四川才能得到天下,天府之國不是浪得虛名的。
之所以蓉兒嘮嘮叨叨這麼多。想大家瞭解一下我們西南也有很深的文化背景的,不比世界任何地區民族差!
先秦時對西南談不上什麼管理!最多隻算是接觸。到了戰國秦朝,對於蜀國進行了管理,並化為秦的郡縣。
楚國也對雲南進行征服,但革命還未成功,楚國完蛋了,但新生出個古滇國來。
當時的交通非常的不方便。西南地區太過於偏僻。中原很難把觸角伸到那個地方去。
但是和中原的接觸是有的。主要是蜀地,蜀王也曾被周封,也參加了周伐商的戰鬥,但云南之地到了漢朝才勉強被中央管理。
東晉常璩《華陽國志》:“周(這裡指商紂王帝辛)失綱紀,蜀先稱王。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死,作石棺、石槨。華人從之。故俗以石棺槨為縱目人冢也。”公元前1045年,周王室冊封杜宇為蜀王,准予建都立國,於是蜀王率領蜀人從茂汶盆地東遷至廣漢平原,在今溫江區萬春鎮報恩建魚鳧城成立蜀國。
從此古蜀國由原始氏族公社制進入封建制社會,魚鳧是封建古蜀國的第一位君王,是為蜀望帝,蠶叢氏。
東晉常璩《華陽國志·蜀志》載:有蜀侯蠶叢,其縱目。蠶叢,即蠶叢氏,是蜀人的先王。
蠶叢氏的衰敗公元前1613年,商朝君王祖甲執政後期,蠶叢氏部落不屈服商朝人的控制,領導部族奮起反抗,結果弱不勝強,戰死岷山,部人四處逃散,他們的一支,“從茂汶盆地的東面翻過與岷山相連的玉壘山脈進入四川盆地的西北沿”,志在伺機重新抗爭。
商王廩辛繼位初,羌方在今陝、甘一帶重又崛起,屢犯商王朝,常使商戍軍遭到很大損失,促使廩辛決定用兵平定西戎。商王廩辛針對羌方武裝力量強悍等特點,戰前進行全面的謀劃和佈置,一面命戍軍暫避敵鋒,待機而動,一面組織精銳部隊適時增援抗擊羌方進犯,打散了蠶叢氏部落,蠶叢氏首領被射殺。
一部分蠶叢氏部人不重新進入今四川盆地,以躲避戰爭。
他們來到一處有河流流經的柏樹林(今彭州)落腳,林間有許多白鶴棲息,於是改稱部族為“柏灌氏”,領地範圍涵蓋今彭州、什邡、郫都區一帶。
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器、玉石器上有鶴的模樣,有縱目的圖形,蜀王蠶叢有關的話,是古蜀人的遺物,這是無疑的。
公元前1063年,勢力衰弱的柏灌氏部落被南邊的新起的魚鳧氏部落兼併了。
三星堆就這樣子被埋在了土裡面了。
柏灌氏一部分逃到金沙江邊,又形成金沙文明,後又被滅,徹底歸入歷史塵埃了。
蜀地正兒八經歸中央管理是秦朝當時秦國的南面,今天四川盆地的範圍內,活躍著巴(今重慶一帶)、蜀(今成都一帶)、丹、犁、義渠等大大小小好幾家諸侯國。
其中,以蜀國的實力最為強大,為“戎狄之長”。
巴國與蜀國長期不合,巴王和蜀王都冀希望於藉助秦國的兵力,將對手擊敗蜀王曾經自己的弟弟為苴候,苴侯大約在漢中,與重慶的巴王關係復好,但巴王和蜀王之間卻有著仇,怕苴候和巴王合夥打自己,蜀王先下手為強,滅了苴候,但苴候的老相好,巴王憤怒了,巴,蜀兩軍打上了,戰鬥異常殘酷,勢均力敵,誰拿誰都沒有辦法。這這樣只有找外援了。
最近的出了秦嶺就是秦國了,兩個國都去找秦國幫忙。
此時的秦國,才不想滿足於充當“國際憲兵”的角色了。
在先後接到巴、蜀國的求救文書之後,樂壞了,其實秦早看上她倆了,想霸佔不是一兩天了,但是崇山峻嶺道路險要,實在是不好打,這兩個貨自己內亂起來了!
心花怒放啊!
正在秦偷樂的時候誰,知道東邊兒的南韓趁機侵犯。
東邊是癰潰之患,南韓雖小,善造武器,是當時世界上超級軍工大作坊,西南方是珍饈之誘(天府糧倉)。
秦惠王左右為難,對付南韓兩軍勢均力強,浪費表情還喪失了西南那邊那麼好的機會。
佔大西南吧!南韓這邊趁機撈便宜。
我太難了!糾結!
在秦國的朝堂上,兩位著名的戰略家為佔不佔便宜,展開了激烈的辯論。這在《戰國策》、《史記》、《資治通鑑》等史書上都有完整地記錄。
在這場辯論中,張儀提出了“挾天子以令天下”的戰略構想,可以說是為秦國實現“王業”打下政治基礎, 先打周。
司馬錯傾向於“撈實地”,如果秦國要和關東六過展開大規模的戰爭,必須保證有充足的後勤,打周的話,會成眾矢之地的。
秦王採納司馬錯的建議。
“惠王曰:‘善,寡人聽子。’卒起兵伐蜀。”(《戰國策》)關於這場戰爭,史書上很簡單的。只寫司馬錯和張儀帶兵進入蜀國和巴國。
張儀佔領巴國之後,在巴國的國都(今重慶)修築了巴邑江州城。
張儀在佔領蜀都之後,也曾主持修築成都城,
“城屢壞,不能立,忽有大龜出於江,周行旋起。巫言:依龜行處築之,城乃得立。”所以成都古時候又名“龜城”。
張儀也因此成為歷史上第一個有史可考的修築重慶城的名臣。
司馬錯平蜀國,
《戰國策》的記載:“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號為侯,而使陳莊相蜀”。司馬遷的《史記·張儀列傳》把這一段照搬了過去,而《資治通鑑》裡略有改動:“十月取之,貶蜀王,更號為侯,而使陳莊相蜀”。
從這段史料來看,秦軍雖然佔領了蜀國,但並沒有把蜀主趕下臺。而只是把蜀主的稱號從“王”降一級為“侯”而當時秦主的稱號也只不過是王而已,蜀主當然不能和主子平起平坐。
蜀國只是成為了秦國的附庸國。
秦國又派了陳莊擔任蜀國的丞相,一手掌握當地的軍政大權。
蜀侯充其量不過是一個傀儡而已!
秦惠王11年,“公子通封於蜀”(《史記·秦本紀》)。
這個公子通應是秦國貴族。這個公子通是秦人而不是蜀人。
這樣,蜀國正式被劃入了秦國的版圖,成為秦國的一個“分封國”。
三年後,公子通鬧獨立了!
秦惠王14年,“丹、犁臣,蜀相壯殺蜀侯來降”(《史記·秦本紀》)。
陳莊殺蜀候。
秦王於是又任命公子煇,為新一任蜀侯,陳莊繼續擔任蜀國的丞相。
不久,秦惠王就死了。秦惠王的兒子秦武王即位,後又舉鼎而亡。
秦國開始內亂。
這一場政治變故,對蜀侯煇和蜀相壯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就在秦武王元年,他們宣佈蜀國獨立。
《史記·甘茂列傳》記載:“惠王卒,武王立。張儀、魏章去,東之魏。蜀侯煇、相壯反,秦使甘茂定蜀”。這是秦國第二次派兵定蜀,統帥甘茂,回咸陽後被封了丞相。
這一次平蜀,只殺了陳莊。!“武王元年,與魏惠王會臨晉。誅蜀相壯。”(《史記·秦本紀》)不過《資治通鑑》已將蜀侯煇稱為“蜀守煇”來看,蜀侯煇的政治地位,充其量不過是相當於“蜀郡”的太守。
昭襄王六年,耐不住寂寞的蜀侯煇,再次宣佈獨立。
“六年,蜀侯煇反,司馬錯定蜀”(《史記·秦本紀》)。老將司馬錯再次出馬,輕鬆搞定。
蜀從此以一個國家的身份,在政治舞臺上謝幕。從後來“蜀守若”(《史記·秦本紀》)。
蜀國終於變成了秦國版圖中的一個郡
蜀郡!
秦時對蜀地的建設李冰修都江堰,讓四川盆地成糧倉,這個是華人都知。
西南地區山高林密,道路 的暢通是首要。
因此修建道路是首要, 用以加強中央王朝 的聯 系。大規模拓展和修建的道路,即有五尺 道、西南夷道 (即南夷道 、西夷道和博 南山道 )。
整修五尺道
秦滅巴蜀以後,秦孝文 王以李冰為蜀郡守。 史載李冰能知天文地理 ,他 由焚道 (今宜賓 )順 江開山鑿巖,
“焚道有故蜀王兵蘭,亦有 神作大灘江 中。其崖蜥 峻不可鑿 ,乃積薪燒之。”l李冰透過積薪燒 巖,積極疏浚焚道岷江水道 ,保證了從成都通往焚道之間的道路暢通,這也是秦朝開發西南夷之先聲,併為後世以焚道為據點向南開發夜郎等地奠定了基礎 。
“早在商代 就已由古蜀王國的 ‘五丁力士’開鑿”,就是先秦古蜀 王國的官道 ,也是古蜀通往西南夷 地區的重要通 道 。
五尺道是指從成都 南下南安 (今 四川樂山),經焚道 (今四川宜賓 )、 夜 郎西境 (今 貴州威寧、雲南 昭通 ),直通南中之 建寧 (今雲南曲靖 )的道路 。
也有說法,五尺道, 自 四川宜賓 ,經高縣 、珙 縣、筠連 ,入雲南 鹽津 、大關、
個人同意第二種,因為老輩子走過!!!
但是漢滅了秦以後,就停止的修建,讓中原地區的手腳伸不到雲南去了。
先秦時候對雲南的管理前秦時期的雲南四川一部,貴州一部分,叫西南夷地區,是四川西南部 、貴州西 部 、雲南全境 等 廣大地區的統稱。
《史記 ·西南夷列傳》載:“西 南夷君長 以什數 ,夜 郎最 大;其西靡莫 之屬以什 數,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長以什數,邛都最大;此 皆魅結,耕 田,有 邑聚。其外西 自同師 以東,北至 棵榆,名為膂、昆明,皆編髮,隨畜遷徙,毋常處, 毋君長 ,地 方可數千裡 。自臀 以東北 ,君長 以什 數,徙、律都最大;自榨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冉肱 最大 。其俗或土著,或移徙,在蜀之西。自冉朧以 東北 ,君長 以什數 ,白馬最大 ,皆氐類也 。此 皆巴 蜀西南外蠻夷也。”西南地區族群 繁雜,其社會 組織形式也不盡相同,他們之間因其地域相鄰,自 覺或不自覺的存在交流與聯絡。
前秦時,雲南有國家形式的是哀牢國。哀牢國曆時四百多年,大約形成於戰國中前期,哀牢國鼎盛時期,疆域遼闊。
漢武帝時期,為了開通西南絲綢之路,打通前往印度的道路,於元封二年(前109年)派兵渡過蘭滄水,攻打哀牢,“置雟唐、不韋二縣”。
這次侵略使得哀牢全盛時期結束,國勢衰落。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51年)哀牢王賢慄遣使內屬。
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柳貌繼承哀牢王位,派其子獻國於東漢,其時哀牢共有5萬戶、55萬餘人。
東漢政府以益州六縣與哀牢地設立永昌郡,以哀牢王為部族君長,另派官吏進行行政管理。哀牢史稱此一事件為“柳貌喪國”。
漢章帝建初元年(76年),類牢繼位為哀牢王,起兵反抗東漢,為東漢擊破,類牢被殺。
自此之後,哀牢不復作為一個獨立國家出現。牢竟然全面反叛,最終被徹底滅亡。
古滇國古滇古疆域主要在以滇池中心的雲南中部及東部地區,存在時間相當於戰國秦漢時期。
據《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載:“楚威王時(前298年─前263年)使將軍莊將兵循江上,略近蜀黔中以西。至滇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沃數千裡,以兵威定屬楚”,是指在楚頃襄王時,莊奉命南征。大約在前279年時,領兵透過黔中郡,經過沅水往南,攻略西南。連克且蘭(今貴州省福泉市一帶),征服夜郎(今貴州省桐梓縣一帶),一直攻到滇池(今雲南省昆明市一帶),征服了黔中、夜郎、滇等地區。莊以兵威戡定其地屬楚,正要歸報楚王,而此時楚國的巫郡、黔中郡在前277年時再度被秦國攻佔,莊回國之路斷絕,遂留在滇池自立為滇王,號“莊王”。
一直來沒有人相信古滇國這個國家存在,因為只有史記只寥寥幾句。
而上個世紀60年代的時候,在昆明李家山發倔出了大批的青銅器。也出現了,滇王之印。 說明有古滇國這個國家存在。從側面說明史記是正確的。
那麼”夏“肯定也是存在的,因為《史記,夏本記》大篇幅的寫了夏這個朝代。
古滇國據說是有百越人為主。融合了羌,僰人等多個民族組成的。當時還沒有漢人的說法。所以就不說漢族。
滇人與滇國關於滇人的情況,史籍記述有限,最早見於《史記•西南夷列傳》,後來 《漢書•西南夷列傳》、《華陽國志•南中志》,以及 《後漢書•西南夷列傳》都有關滇人的記載,但就居住在以滇池地區為中心的古代滇國的主體居民“滇人”的族屬問題,有幾種說法!
(1)氐羌說
《史記.西南夷列傳》上有滇王名 “嘗羌”者,此羌字與羌人的族稱相同。又《漢書.西羌傳》上有羌人酋長名 “滇零" 、”滇吾“者,此滇字又和滇國名稱相同。
《史記.西南夷列傳》在總述了西南少數民族之後,以 ”皆氐類也“一語概括之。
《華陽國志.南中志》說漢武帝平定滇國時,滇池區域有叟人反抗。叟即廣義上的氐羌民族。(2)認為滇人屬於南方民族中的 ”百濮“
《華陽國志.南中志》將 ”滇“與 ”濮“二字連稱為 ”滇濮“,說明滇國的主體民族為濮人,且甲骨文中有 ”濮“字,其形似一人頭上有奴隸標誌,手執盤盂,衣後有尾飾,與滇池區域青銅器影象上 ”衣飾尾“的濮人相似。
(3)認為滇人屬於百越系的一支
從滇池地區發現的青銅文化所表現出來的滇國文化特徵來看,二者在文化特徵髮型服裝和生活習俗都和滇國主體民族相似;
在滇池地區發現了越文化遺物,印紋陶器和有肩石斧,有段石錛以及飯稻耕漁的經濟生活,青銅時代遺址出土的青銅鼓"靴形斧,還有青銅器上鑄刻的反映滇人生活文化的人物活動影象與建築風格,反映出百越文化特徵。
蓉兒認為
滇人滇文化應該是幾種民族文化的混合,百越文化應該是楚人帶進來的。
僰人是滇人蓉兒認為靠不住,即使當時有’僰僮‘買賣,也不能證明他們就是滇國的主體民族和滇文化的創造者。而且戰國至西漢初期,僰人的主要活動區域是在今四川南部的宜賓至西昌一帶,那時己有古滇國了!
↓古滇國青銅器
古滇王國後歸順於漢。大漢王朝建:樂浪、玄菟、真番、臨屯等海東四郡;交趾、九真、日南等南海三郡;
這是勉強算歸順了中央。
但沒多久,漢內亂,雲南又一邊玩去了。
中間出現了南詔國,大理國等獨立王國,直到元朝才正經成為了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蓉兒總結下:前秦時候對西南的開發。主要是對四川的開發,秦國也主要是因為有了四川才能得到天下,天府之國不是浪得虛名的。
之所以蓉兒嘮嘮叨叨這麼多。想大家瞭解一下我們西南也有很深的文化背景的,不比世界任何地區民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