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錦繡影視
-
2 # 清淡滋味坊
1,性格不同。史湘雲天性豁達,心直口快,活在當下。林黛玉個性憂鬱,沒事常發悶,有事淚漣漣。
2,家境不同。史湘雲雖然沒有父母,但是家族人丁興旺,有叔叔嬸嬸,有家的歸屬感。林黛玉沒有。林家沒人了。
3,成長環境不同。史湘雲在襁褓中沒有父母,自小跟叔叔嬸嬸長大,不管叔嬸對自己好不好,都習慣了。黛玉自小作為父母掌珠,親為父母送葬,經過了離別,自有一種傷痛。
4,使命不同。林黛玉是來還淚的,當然會哭;史湘雲不欠債,活在當下就好。
-
3 # 影視壇譚
《紅樓夢》裡史湘雲和林黛玉都是父母雙亡,為什麼史湘雲更快樂。
那是因為兩人父母去世的時間不同。林黛玉母親是在林黛玉五歲的時候就去了,一個五歲的孩子已經有了步入人世的意識。正是依賴父母特別是母親的時候,對天天帶自己的母親已經有了特別自然本能的感情。這個時候母親如果不在了,那肯定是很悲痛很傷心的事。隨後林黛玉進賈府之後父親也跟著去世了。那時候林黛玉更大了,更懂事了,所以也會更難過了。雖然曹公沒有描寫林黛玉的悲痛,但是這是人之常情。
而湘雲的父母卻是在湘雲襁褓中就不在的。襁褓的嬰兒哪裡有什麼有什麼意識。從她一出生她便沒了父母,“沒有過”就不曾有“失去”的痛苦。不似黛玉經常會想起來。
其實我覺得更主要的是二人性格不同。林黛玉天生多愁善感,敏感多疑,自尊心特別強。這麼一個有著強烈自尊心的貴族小姐卻要寄人籬下。不敢多走一步路,不敢多說一句話,唯恐被他人恥笑了去。
湘雲不同,天生的樂天派,整天心無城府,嘻嘻哈哈。帶有幾分男兒氣度。
有一年八月十五中秋夜,每逢佳節倍思親,黛玉觸景生情感懷自己身世,流淚悲慼。一旁的史湘雲勸道:“你是個明白人,何必作此形像自苦。我也和你一樣,我就不似你這樣心窄。何況你又多病,還不自己保養。”可見湘雲是個通透的人。
-
4 # 青鸞驚鴻
史湘雲和林黛玉,雖都是父母雙亡,處境卻完全不同,所以性格也就相差甚遠了。
一個自小父母雙亡,一個塊十歲了喪母又十幾歲喪父。別要忽略這個時間,還是有很大差別。史湘雲還在襁褓中就沒了父母,她對父母的感覺是零,但林黛玉和父母相處這麼久,自然是有感情的,在自己已曉人事時父母去世,心裡悲痛慘過懵懂無知父母恩情的史湘雲,這就是差別。
一個有家可歸,一個無家可回。史湘雲再無父母,卻有叔伯嬸孃,史家永遠是她的後盾,她在賈府來,也就是姑婆疼愛,時不時來住段時間,終究是要回家的,作為史家的小姐,在史家自然是無人敢說三道四的。而林黛玉不同,林家別無旁支,只有隔了好遠的族人,怎麼能值得託付,父母一去,便再無家可言,又怎麼任性得起來?況且賈母疼愛,寄養在賈府,丫鬟婆子連正主都可以甩臉色,何況對黛玉?處境不一樣,性格就不同。
一個身體健康,一個從出生就體弱多病。身體健康與否,和心境及性格也關係頗大。身體健康,做什麼都精神頭十足,想做的也就一定能做,還很隨意,史湘雲喝醉了酒,躺在石頭上就睡了,可是林黛玉這樣的話,絕對的得臥床幾日不起,還咳嗽不止,說不定病情更重。一個隨時被病折磨的人,又怎麼比得了健康的人?別跟我說樂觀二字啦,呵呵。
一個拿得起,一個放不下。史湘雲對任何事情,似乎都拿得起也放得下,說過的話轉頭就不記得了,偏偏林黛玉不行,拿起了就放不下,尤其對寶玉的感情,一直抱有幻想,到最後猛聽到寶玉娶寶釵的訊息,吐血也就是自然的了。
總之,不是都是父母雙亡就應該一樣,一個人的性格,與成長環境和什麼人教有很大關係。
-
5 # 文有諾
史湘雲和黛玉,給人的感覺見面就掐,好像關係很緊張。事實上,性格開朗的女漢子史湘雲,才是紅樓夢中與黛玉同病相憐的好閨蜜。
記得之前曾寫過黛玉的閨蜜薛寶釵,也寫過最懂黛玉的知己妙玉,這一次透過一些細節,要解讀一下史湘雲與黛玉的那種同病相憐的閨蜜情分。
一、不記仇的小姐妹。史湘雲與寶玉自幼一起在賈母身邊長大,後來黛玉來了以後,史湘雲剛巧在這之前回了家,再來的時候,她的地位發生了變化。就像小朋友玩玩具一樣,即便是自己不玩的玩具,一旦有小朋友來玩,她也會立即來搶。人也一樣,在史湘雲的心中,寶玉是她的愛哥哥,如今來了一個神仙似的林姐姐,寶玉的心都在她的身上,史湘雲吃醋了,經常歪派黛玉的不是。
好在這些小事都是小姐妹之間的小別扭,她們也不記得仇。頭一天吵得不可開交,第二天又跑到一起玩,晚上還睡在一起說悄悄話。
這些都說明,史湘雲是一個心直口快的女孩,她心裡藏不住話,不高興立即就怒懟回去。而黛玉雖然看似小性子,但那隻對寶玉,對史湘雲就不是這樣了,她們之間從不記仇。除了這些之外,她們還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同是沒有父母的孤女,她們在一起話題就多了一絲感傷,好在史湘雲性格比較樂觀開朗,總是能及時化解黛玉的傷感。
那麼同是父母雙亡的孤女,史湘云為何比黛玉更快樂呢?
原因很簡單,一是因為史湘雲的性格,大大咧咧,心直口快,性格又豪爽。不高興了就立即表現出來,如那次獨她說出黛玉像小戲子的事,寶玉拼命的給她使眼色,她不但不領情,還罵了寶玉。可見史湘雲這樣的人,心裡不藏事,也不容易藏煩惱,更容易快樂。二是黛玉的性格多愁善感,容易傷感,不容易快樂。
二、史湘雲曾勸黛玉要放寬心。賈府的最後一場中秋節,當時黛玉與史湘雲到凹晶館去聯詩,史湘雲曾在聯詩的過程中勸過黛玉要放寬心,不要把所有的煩心事都放在心裡。回來後,她們躺在床上,提起黛玉的失眠,史湘雲曾再次勸她要放寬心,不要憂慮太過。可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如此,也不會改變。她雖然懂史湘雲的話,但卻無法做到史湘雲那種開朗。
在黛玉看來,史湘雲畢竟還有個家,還可以隔三岔五的回去小住,在賈府只是親戚間的情分,不用過寄人籬下的生活。而黛玉不一樣,黛玉沒有了父母,在賈府的一草一木都是與賈府的小姐一樣,都是花的官中的錢,自然會遭那些小人的閒言碎語。所以黛玉的性格在這種敏感中,更加傷感。
三、黛玉與史湘雲有那種同病相憐的感覺。最後一場中秋節的時候,黛玉離席,史湘雲緊跟隨出去了。她們在說到親戚家不如自己家自由自在的時候,很顯然兩個人也都有一種感傷。好在史湘雲沒有過多的去憂慮,而是很快轉移了話題,哄黛玉開心。
史湘雲雖然曾說最親最喜歡的是寶姐姐,可史湘雲與寶釵的那種關係,不像與黛玉的那種親密。兩個人雖然曾有別扭,但那種都是小孩子過家家一樣的小事,她們不記仇。她們在一起的那種感覺,更像是親人,是哪種同病相憐的好閨蜜。
可見,性格開朗的女漢子史湘雲,不僅與黛玉一樣都是失去父母的孤女,她們更是難得的好姐妹,同病相憐的好閨蜜,唯一不同的是黛玉沒有史湘雲快樂。
-
6 # 棲鴻看紅樓
不止是父母雙亡,就是生活處境來看,湘雲也沒有比黛玉理快樂的理由:
湘雲“你家裡你又作不得主,一個月通共那幾串錢,你還不夠盤纏呢” “在家裡做活做到三更天,若是替別人做一點半點,他有的那些奶奶太太們還不受用呢。”不僅工作辛苦、經濟緊張,最重要的是沒有自由。
而黛玉有賈母的呵護:“自在榮府以來,賈母萬般憐愛,寢食起居,一如寶玉,迎春、探春、惜春三個親孫女,倒且靠後。”你不用說王夫人如何、襲人如何,在黛玉日常生活起居的問題上,她們不可能動搖賈母對黛玉的無微不至。至於黛玉自己也說:“老太太、太太、鳳姐姐這三個人便沒話說,那些底下的婆子丫頭們,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把王夫人放到不會對自己有意見的行列之中。可以這麼說,只要不涉及寶玉的婚姻,王夫人與黛玉就沒有矛盾。
但是黛玉經常處於“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危險心理中,湘雲卻豪爽大方,幾乎(除了在寶釵面前)不提自己的煩惱,甚至有時候,她乾脆就忘了自己還有那麼多煩惱——如果不是忘記,她怎麼會魯莽地主動要求請客邀社?要不是寶釵的及時援助,她幾乎要下不了臺了。
湘雲的快樂,也黛玉的悲傷,除了天生的性格差異之外,還有重要的原因,就是對未來的追求。湘雲是“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雖然對寶玉也有深厚的感情,但並沒發展為愛情,也不存在猜疑與競爭,更不會因此與家長鬧矛盾。到叔嬸替她訂婚,她“紅了臉,叫茶不答”,平靜地接受了現實。這樣一來,她的生活裡遇到的矛盾,僅僅是與女伴鬧鬧矛盾吃吃醋,很快就能“仍復如初”了。
而黛玉的追求,卻是那個時代裡主流觀念最容不下的一件東西:愛情。不僅王夫人、襲人、寶釵視為洪水猛獸,就是慈愛而睿智的賈母,也不敢公開支援這樣東西:“拿我們這中等人家說起,也沒有這樣的事”“我們從不許說這些書,丫頭們也不懂這些話”。她把寶黛的深情定性為“姊妹”之情,在自己的庇護之下,給他們可能範圍內最大的發展空間。
但是這樣一來,寶黛愛情不僅是名不正言不順,而且充滿了不確定性。正如紫鵑所預料的:“倘或老太太一時有個好歹,那時雖也完事,只怕耽誤了時光,還不得趁心如意呢”。
當然,紫鵑的生活閱歷,決定了她所能預料到的最大的動盪,就是“老太太一時有個好歹”。而黛玉“曾經離喪”,知道世界上還有更大的危險。在這些危險的威脅之下,她的愛情簡直危如累卵。每念瘃此,她怎能不傷心?
-
7 # 君箋雅侃紅樓
史湘雲和林黛玉近些年的話題非常多,這兩個命運很相似的女孩子,在《紅樓夢》三十二回前偶爾會鬧小脾氣,有說林黛玉不好,也有認為史湘雲不好。而到了八十回前,兩個孤獨的女孩子又走到了一起,中秋夜聯詩蕩氣迴腸。這樣兩個冠絕大觀園甚至《紅樓夢》的女孩子,性格極端迥異。林黛玉傷春悲秋,經常“感時花濺淚”。而史湘雲卻好爽不羈,萬事不留心。那麼,同樣無父無母,史湘云為什麼比林黛玉要快樂?此事,真還有點說法。
首先,史湘雲與林黛玉的性格迥異
每個人的性格受後天影響很大。但有些人卻先天而成。林黛玉出生秉賦不足,造成她從小請醫延藥,生理的缺陷必然造成心理的不足。林黛玉從小對未來就帶有一絲隱憂。父母焦急,她小小的內心也受影響。脆弱在所難免。
史湘雲不同,她在襁褓中父母就去世了。賈母將其抱過來撫養。雖然沒有父母疼愛。賈母待她卻是真好。賈母本人愛說愛笑,對小小的史湘雲影響非常大。以至於史湘雲先天后天都成了翻版賈母,胸懷闊大,心理比起林黛玉相對健全。
其次,史湘雲比林黛玉更可憐,沒有嘗過父母滋味
林黛玉六歲死了母親,對於本就脆弱的小女孩來說,不啻巨大打擊。十一二歲又死了父親,這種曾經摯愛親人的缺失,令林黛玉的人生蒙上陰影。她在賈家漫長的被收養生活。如果是史湘雲,可能快樂成長。林黛玉卻處處覺得被排擠和被歧視。享受過父母疼愛的孩子,對感情有一種特別的敏感,一分一毫的差別,都能造成巨大傷害。
史湘雲恰恰相反。父母去世她還太小,從小她和賈寶玉、三春一起長大。並沒受到任何不同待遇,賈母疼她照顧她,讓襲人服侍她要比孫女們更用心。這讓石湘雲少年不知愁滋味,父母離世的傷害,遠不如林黛玉刻骨銘心。
最後,有一種悲傷叫“長歌當哭”
史湘雲彷彿每一天都快樂,與林黛玉每一天都悲傷對此強烈。二人彷彿日月,是兩個極端。可每次看到林黛玉傷心都覺得難受,每次看到史湘雲開心,就更難受。皆因,有一種悲傷叫“長歌當哭”。
史湘雲從小就知道她沒有一切。父母不是自己的,祖母不是自己的,家也不是自己的。只有她自己屬於自己。她僅剩不多的情感。姑祖母的疼愛,被林姐姐搶走了。“愛哥哥”的友誼也被林姐姐搶走了。曾經對她好的襲人姐姐也跟了寶玉哥哥。從小生活的榮國府根本不是她家。回到原本屬於她的史家,卻發現主人成了叔叔嬸嬸…人生的變化是自以為擁有一切,回過頭一無所有。比較起來史湘雲比林黛玉缺失的更多。
有一種人,極度自卑後會極度自大。同樣,有一種人極度傷心,也會表現的極度快樂。事實上這一切都不過是假象。林黛玉活得是真我,史湘雲卻活得有真有假。她笑、大笑、不顧形象的笑,其實都是她的掩飾。做不到林黛玉那樣真性情釋放,就徹底真性情無憂無慮。其實她也敏感。比方賈寶玉因小戲子對她使得眼色;賈寶玉和林黛玉因為“金麒麟”吵架這種事,史湘雲絕不姑息。錯不在她,她就要表現出來。她與林黛玉的幾次針對,與林黛玉處處針對薛寶釵差不多。都是被搶奪了疼愛而產生的嫉妒。
比較林黛玉,會更心疼史湘雲,這個希望有薛寶釵一樣的姐姐的小女孩,她將自己活成光亮,照亮每一個人,只有在背後才會偷偷舔舐著自己的創傷。這樣的史湘雲,值得為她鞠一把淚!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
【石頭記】周汝昌校訂批點本80回本 ;
【紅樓夢】通行本120回本 ;
【清·孫溫繪全本《紅樓夢》】
回覆列表
史湘雲如假小子一樣最是灑脫,她襁褓時父母便身亡,從小和嬸嬸過活。因賈母疼愛,接過來住了好幾年,眾人憐惜她都愛護著,沒有父母也是快樂的。每每回家賈母也是囑咐史家好好待之,直到長大史家日子大不如從前,湘雲每每做女紅到深夜,雖然勞累但不覺得苦,畢竟家人都如此也不是針對她一人!所以從小養成了天真爛漫的性格!家裡不如意就來賈府住一段,很是開心,住夠了就回去,很是自由。而且她還結交了幾大丫鬟,給她們帶首飾,大家都承她情,對她格外照顧,如有主子想不到的也提醒主子記掛著她。她在賈府是最吃的開的,湘雲看著沒城府,她只是不算計。知道來賈府要孝敬好眾人,雖然能力有限也想著張羅宴請大家。朋友多,好辦事,她是快樂的享受生活,即使有點不如意也能放下。
黛玉是遠隔千里投奔這裡的,她沒有父母照管,只有一個外婆是真心疼她。可惜這裡的奴僕最是可恨,向寶玉這樣正經受寵的主子他們還有議論何況是黛玉這樣的外來客。黛玉無兄弟姐妹相伴,所以她羨慕寶釵有母親撒嬌。她有家不能回,這裡雖好畢竟自己住的言不正名不順,常年寄居籬下的日子的苦是不難想象的,哪裡有自己的家自由快活。黛玉也是目下無塵的,她從來不會討好各房管家奶奶只是酬謝來她屋裡的丫頭們,可是那些傳話送物的小丫頭又能替她說多少好話辦多少事?奴僕誹謗,她只能葬花哭泣,自己傷神。在家她可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可是到了這裡卻做不得一點主,誰受得了。
看湘雲一有不和就催丫頭收拾行李回家,那派頭多牛氣。可黛玉怎麼辦,她已無家可歸,在這裡上不上下不下的,每日裡委屈求全。賈母老了,寶玉做不了主,所以黛玉能快樂嗎!總之走親戚的和寄人籬下的不是一個心情,不能相提並論。我只心疼黛玉的孤苦無依,探春那樣厲害在府裡活的也是不易,何況悲天憫人的黛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