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泰來

    中國歷史上對皇帝的稱呼很多,大部分都是聖上、今上、萬歲、陛下之類的,唯獨宋朝跟別人不一樣,稱呼皇帝都是叫做官家。

    為什麼呢?

    因為趙匡胤皇位的得來是透過陳橋兵變,即便是再被動的登基,自己由柴家的殿前都點檢搖身一變就成了天子,總是有點說不過去。

    趙匡胤對皇帝這個名號也有點不好意思,登上皇位之後就給自己造了個詞,讓臣下都稱自己為官家,也算是給老百姓接受自己來一個緩衝。

    這個叫法慢慢就被大家所接受,傳到後世,趙官家也變成了對皇帝的尊稱。

    其實這個官家,一點也不比皇帝的意思少,它取義於《蔣濟萬機論》中的兩句“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直比三皇五帝。

    也因為這個緣故,宋朝人對官這個字也就比較在乎,社會上對做生意的大財主,家庭裡女人對丈夫也用這個稱呼,叫“官人”——某些人是不是想起來一部曾經很火的香港電影呢?

    於是西門慶這個開藥鋪的,也就被平頭老百姓稱為西門大官人了。

    除了官家這個詞,宋朝還起了很多新名稱。

    例如皇后叫做“聖人”,公主後來還被叫做“帝姬”。對美女尊稱“娘子”,對權貴子弟叫“衙內”——這一點看過林沖上梁山故事的都知道。

    奴才對女主人不能叫太太,要叫“娘”,對男主人相應的就叫“爹”,這一點看過西門大官人作為主角的另一部古典名著的也會有印象。

    那麼問題來了,大家還記得宋朝對大財主的另一個稱呼嗎?

  • 2 # 山色歸讀

    “官人”和“官家”這兩個詞尤以在宋朝使用比較廣泛。

    “官人”在唐朝時特指當官的人。宋朝以後,變成對有一定地位的男子的普遍敬稱。也就是說唐以前唯有官者方稱官人,至宋已為時俗通稱,明代以後遍及士庶,奴僕稱主人、尊長呼幼輩、夫人叫丈夫,皆可稱某某官人。如《老殘遊記》第二十回:“幸虧許大身邊還有幾兩銀子,拿出來打點了官人,到也未曾吃苦。”

    所以就有“西門官人”的叫法,至於又額外加了一個大,是考慮到西門慶是稱霸一方、亦官亦商的豪強劣紳,“大”的意思極言其“財大氣粗”。

    “官家”原指朝廷、官府、公家中作官的人,在宋代尤其指臣下對皇帝的尊稱,如《水滸傳》裡有很多場合梁山好漢就把當時的皇帝宋哲宗趙煦、宋徽宗趙佶稱作“官家”。如《水滸傳》裡“石將軍”石勇在對影山附近一酒店和宋江、燕順相遇但沒認出來時發飆:“便是趙官家,老爺也別鳥不換。高做聲,大脖子拳不認得你”。

    在平民百姓中,有了“官人”這一稱謂之後,漸漸妻子也稱自己的丈夫為“官人”。如今民間對新婚丈夫戲稱為“新郎官”也是從“官人”這一詞演化而來的。

  • 3 # 騰走江湖

    大官人,初是對年輕官員和官員子弟的尊稱,宋明以後,泛指對有錢有勢的中青年稱謂。明清小說多指年輕的富戶、莊主和大商人,如西門慶屬後者。

    官家,指皇帝。起於五代,北宋初,大臣可直呼皇上"官家",宋後期止。水滸上多稱趙官家,指微宗皇帝。

  • 4 # 榮導有戲

    西門慶被稱為大官人,而宋徽宗被稱成為官家,是有時代背景和環境背景兩個原因。

    首先,從時代背景上來講,宋朝開始,對於身份富貴的男人,都稱呼為大官人,因為在古代,身份的階級地位,按士、農、工、商劃分,也就是最高一級是做官的,然後務農的,百工的,經商的,那時商人被看不起,做官的才最有出息。所以“官”字顯貴,在民間官人就變成了一種對男人的尊稱,這個就像現在去市場買菜,賣菜的可能會和顧客說:老闆,你要點什麼?被稱為老闆的人,並不一定是老闆,只是一種尊稱。西門慶因為在小說中有錢有勢,所以被稱為大官人。

    其次,宋徽宗被稱為官家,是有時代和環境兩個背景因素的。官家是指古代當官的人,因為宋徽宗是皇帝,而他是北宋最荒唐的一個皇帝,他喜歡去民間嫖妓,整天都在娛樂,所以直接導致北宋的腐敗和最後的亡國,宋徽宗到民間嫖妓這個事件,整個京城的人都知道。

    當時李師師所在的妓院,相當於宋代最頂級的夜總會,除了皇帝會去,京城的達官貴人也會去,為了保證宋徽宗行動的隱秘性和低調性,李師師等人,都稱宋徽宗為“趙官家”,這是一種方便性的稱呼,也是得到宋徽宗允許的,否則皇上大張旗鼓來妓院,這就鬧成笑話了。

    但宋徽宗的行為,不論如何低調,都是爆炸性的新聞,否則宋江就不會懂得來找李師師,透過李師師為紐帶,和宋徽宗談招安計劃了。

  • 5 # 先斬後揍1

    至於宋代的稱呼,也是從中國古代沿襲下來的演變而已。就“官家”這個稱謂來說,實至名歸,因為“普天之下,莫非皇土”,整個國家體系都是皇帝一家的,稱官家恰如其份。

    西門慶之類的人稱大官人,那是對有錢有勢的人一種統稱,相當於現在公司老總,店鋪老闆,專案經理等,用一個“老闆”的稱呼就絕對錯不了,這個“老闆”就是“大官人”。

    可是在《水滸》裡也不是所有的老闆都稱大官人,可能與西門慶比較張揚,又與官府走得較近有關吧,不然盧俊義也是有錢人為什麼就只稱員外,何況大名府比陽穀縣還大,怎麼就沒有稱大官人呢?本人見解,大家怎麼看呢?

  • 6 # 大千極微

    官人一詞,出現於宋代南北文化交流時期。在民間,官人原是夫妻間的稱謂,是女方對男方的敬稱。而加個“大”字——大官人,則是對那些有錢有勢、富家子弟及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的尊稱,如“西門大官人”。

    而在宮廷中,又出現了“官家”一詞。有三層意思:首先是指皇帝。如《水滸傳》中,說趙官家,是說誰呢?就是皇帝,是臣子對皇帝的尊稱。第二,指朝廷、官府、公家。第三,是指官僚個人,尊稱做官的人。對於宋徽宗,大臣們自然要尊稱為“官家”,所謂“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皇帝需大公無私,所以才稱為“官家”。

  • 7 # 秦野雁

    大官人和官家這兩個稱呼都和宋朝有關。“官家”一詞出於晉,長於陳,成於宋。官家有三層意思,一是指皇帝,二是指政府衙門,三是指當官的人。一般是對皇帝的尊稱。如水滸傳裡“打魚一生蓼兒窪,不種青苗不種麻。酷吏贓官都殺盡,忠心報答趙官家”。這個“趙官家”就是指的皇帝。

    宋朝是個文化盛行文人輩出的朝代。除了官家,還有官軍、官人等。官軍就是官家的軍隊,政府軍。

    官人顧名思義,就是官家的人。在宋朝被用於對丈夫的尊稱。而大官人則是對有權有錢有點社會地位的商人尊稱。如《水滸》裡西門大官人和柴進柴大官人等。還有一種類似於大官人的叫做大恩人,大恩人不難理解,就是對於幫助過自己或者有恩於自己的人的稱呼。

  • 8 # 紅塵彌勒

    官家和官人,是兩個不同的稱謂,官家只能是單指,亦即一個人,而官人則不同,可以是泛指或代稱。

    現在來反叩官家一詞的由來,真正具有說服力的並不多。目前看來,只有蔣濟在《萬機論》中的解釋稍顯突出,或許可做一家之言。

    蔣濟說“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由此聯想到《詩經》中的小雅·穀風之什·北山,這篇詩詞有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縱觀天下,沒有一塊土地不是皇帝的,也無論天涯海角山南海北,在哪兒都跑不出為人臣子、庶民的劫數,因為全天下都是皇帝老兒的。三皇也好五帝也罷,都是統轄全境,為民父母,是天下最大的官。三皇五帝號為中華始祖,雄才偉略造福萬民,開疆拓土舐犢桑梓,被世代稱頌讚美,後人就從三皇五帝這句話中截取了“官”、“家”兩個字組合在一起,既可以像三皇五帝看齊,同樣造福萬民,又可以統轄領屬,為上唯尊。

    而官人則是另一種泛指的稱謂,是一群人,並不是哪個人的專稱,和官家不能相提並論。

    官人意即指在官的人,或者享有官位優渥待遇的人。一般認為,具有雄厚財力物力的人,才堪配官人稱謂,說明其人德才兼備、為人稱道。

    還有一種解釋,是官人並不真的享有官位,而是其本身名望非凡,自己卻無意在官,做個閒雲野鶴優哉遊哉,但因為聲名高致,雅量恢弘,故而人們以官人稱頌,是一種對官場的附和與唱誦——就如現今有人溜鬚拍馬對官場歌功頌德一樣。

    具體到宋徽宗和西門慶,趙佶被稱之為官家理所應當,天下是他的,自然富有四海,獨享獨尊;西門慶則是因為富甲一方、為所欲為而得名,也叫浪得虛名,其實暗含諷刺挖苦之意。

  • 9 # 肥嘟嘟的小不理

    我們現在見到的官人一詞主要出現在元明時期的白話演義說書中,《水滸傳》雖然說得是宋朝的事情,但其實不是宋人寫的。

    官人最初見於《尚書》和《左傳》,指的是選拔官員和大臣。唐朝人也有官人的說法,但主要指男人而言。後來是對男子的敬稱。

    到了元明時期,大概是官已經逐漸演化成一種普遍意義上的尊稱,並且流傳開來,所以民間用它稱呼那些富人或官員子弟,官方則用來稱呼皇帝。另外夫妻之間,也稱官人。

    這裡面很明顯有一些差別,因為普通人只是官人,皇帝卻是官家,恐怕問題還在於古代的家天下背景上面。只有皇帝,能稱為官家,普通人則只是家或官人。

  • 10 # 木風說遠方

    可以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來解釋。宋朝推崇“官本位”政策,人人都以當官為榮,當官也在宋朝成為了一種風潮。

    “官本位”政策產生的原因

    1.宋朝科舉取士人數多,人們做官容易

    有句話叫“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就很好的反映了當時宋朝倡導讀書的熱潮。

    而宋代當時的科舉也比較公平:

    一、權要子弟、親屬參加考試必須公開申報

    二、殿試實行謄錄制(有其他人謄寫試卷,不準註名字)

    三、在職官員想晉升,要單獨考試

    四、任何人都不能推薦候選人,保證大家機會公平一致(個人認為這個最重要)

    2.“陳橋兵變”帶來的後怕

    依靠軍隊奪權的趙宋王朝,為了防止有人複製自己的成功,先玩了一把“杯酒釋兵權”的把戲,後來他們想到了用儒家那種“忠君愛國”思想武裝百姓的頭腦,透過科舉去選拔人才,這樣選拔出來的文官一沒有雄厚的社會基礎,二也不會去違反自己“忠君愛國”的信仰。

    “官本位”成為時代特徵

    漢朝重軍功,魏晉重門第隋唐重勳爵,而兩宋重視學歷,不能金榜題名,就沒有高官厚祿。

    同時官僚政治的真正成熟是在宋朝。

    儘管我們通常稱中央集權、官員代理、倫理治國是支撐帝國大廈的三大支柱,但是很多朝代君王對後兩條都不夠重視,一心只想著中央集權去了,結果皇權被隨意玩弄,垂簾的女主、囂張的外戚、割據的藩鎮、愛搗鬼的宦官……輪番上場表演。在這方面宋朝就做的非常好,女主、外戚、宦官一個都沒出現。

    總結一下:由於趙宋不惜成本的提高文官的待遇,大力倡導讀書做官論,所以當時的社會一時間形成了“官本位”的關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曾經有遇到過渣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