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狼牙來了
-
2 # 生活生活是首歌
孩子的問題有的是家長看起來是問題的問題,用大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行為。家庭中家長就是標杆,有句老話,樹大自然直,父母先做好,孩子會模仿。
-
3 # 大寶帶小寶上課
這個問題的單位有點廣!所為有問題具體分析有很多,上課,作業,好動,表達,書寫,打架,等等!具體來說,我從教幾年中,遇到一些孩子比較特殊,不能說是有問題,可能基礎比別人弱點!針對基礎弱的孩子,我一般採用觀察法,觀察孩子最擅長的一面!我就會多鼓勵,發揚他最好的一面,給他信心!慢慢提升!
-
4 # 森蘭姐姐
我身邊就有一個大家都認為”有問題“的孩子,經歷了一年的北漂,改變了的故事。對於他的情況,我也進行了觀察和反思,以下是我的總結,供大家交流。
孩子的問題到底是什麼?很多時候我們說孩子有”問題“,身為父母已經嘗試了所有方法,但是無可奈何,就是教不好了。
但是,首先請想想,我們真的知道我們口中的”問題“是什麼嗎?很多時候,我們認為的問題,其實只是表象,真正的問題需要有效的溝通和觀察以及反思。
要想培養好一個有”問題“的孩子,首先搞清楚”問題“到底是什麼。
我上面提到的這個孩子,當時17歲,高中輟學。學習也不好,天天只知道玩遊戲,在家裡玩還不行,一定要去網咖,抽菸喝酒KTV,有時候還打群架,錢花完了就回家要,還覺得自家老爹不給力,沒賺到錢導致自己過不上更好的生活,沒能成為富二代而怨天尤人。
但是這些都是表象。因為我後來瞭解到,他們跟孩子交流的時候,說的最多的就是:
”你這樣連個大學都上不了,多丟人啊!“
”你天天跟這群狐朋狗友一起,能有什麼前途?!“
”我還能害你嗎?還不都是為你好?為了你我天天要累死了!“
而當孩子的姑姑提出讓孩子去社會實踐的時候,他的父母又捨不得,認為孩子還小,太辛苦了,世界險惡。
心理學講,孩子的很多不當行為都是針對父母,要麼是為了讓他們手忙腳亂,要麼為了擊敗他們。
這個孩子所表現出的種種,其實都是他的抗爭。因為父母說的那些,他都不以為然,而他說服不了他的父母,於是他想盡辦法,讓他們抓狂。他曾經對我說過,”從我初中開始,一考試不好我爸就老說丟人丟人,我就不明白我怎麼就丟人了!“
而他的父母,自認為自己是愛孩子,又從未讓他經歷真實的世界,不識人間疾苦,因此,才會造成孩子不知感恩、只知道享樂、沒有追求的性格。
很可惜,他的父母根本意識不到孩子之所以表現得有很多”問題“,是因為他們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和”溺愛“。
瞭解清楚孩子所謂的”問題“,可以透過以下幾種方式。
冷靜溝通,就事論事,只談當下,不要動不動就提”能不能成大器“之類的話
透過交流,摸清楚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瞭解孩子
在跟孩子相處時,如果情緒激動,一定要及時撤離,避免造成傷害
如果要談話,把握好時機,可以是睡前或者一起散步的時候,建立信任
有的放矢搞清楚問題所在,才能採取針對性地措施。
這個孩子的問題,他的父母也不是一點不清楚,但是長久以來的相處模式,難以改變,再加上還有孩子爺爺奶奶的加持,整個教育在嚴厲的懲罰和無節制的溺愛中不斷搖擺。
所幸,最終他父母還是決定把他送到北京,由他姑姑代為照看。
剛開始自然經歷了各種衝突,比如你不讓我去網咖都一週了,再不去我就要憋瘋了,孩子的爺爺甚至打電話要求必須讓他去網咖,怕寶貝大孫子憋出病來;比如不讓抽菸,自己偷偷躲著抽。
但是一年以後,不抽菸了,網咖也是偶爾才去,而且只要一叫就會回來。是不是很神奇?
孩子的姑姑是教育專家嗎?並不是。她做的很簡單。
定規矩。抽菸可以,屋裡不行,孩子本身也沒什麼煙癮,吸菸不過是為了裝酷。
嚴格執行。約定好的,不能去網咖就是不能去,不要說什麼這會兒心情不好的。
去工作。給他找了一份工作,學歷所限,不是什麼很體面的,讓他體驗到生活的艱辛。
承擔責任。工作中接觸的就是真實的世界,不是一群拿著父母的錢到處逍遙的小屁孩了,老闆的要求不會打折扣,這不僅讓他的散漫有所改觀,責任心也增強了。
這不是什麼專業的方案,但是卻偏偏很有效果,為什麼?原因就是之前孩子的父母沒有做到位。
沒有給孩子定好規矩,雙方未達成共識定好了規矩,卻因為孩子或哭鬧、或委屈巴巴而心軟,不能得以執行一味付出,強調自己辛苦,孩子體會不到生活的艱辛,不懂感恩過度保護孩子,以至於孩子沒有責任心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只是很少有父母停下來反思,因為在孩子面前,我們總是有種無意識的優越感,覺得自己是對的,甚至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是教育專家。
這才是最可怕的,不懂,卻以為自己懂。所以,爸爸媽媽們,一定要持續學習!
總而言之,如果你覺得自己在培養的孩子有”問題“,那麼先學會如何有效的溝通,透過溝通摸清楚孩子的問題到底是什麼。孩子是需要引導的,大多數時候問題都是由於父母教育方式不當造成的。
時常觀察和反思,找到問題所在,然後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就一定能夠培養一個沒有”問題“,只有”亮點“的孩子。
最後一句話,送給每一位在教育之路上砥礪前行的父母。
你們的孩子必然不會成為天使,但你們始終可以成為更好的父母。——魯道夫·德雷克斯 -
5 # 常州焦點
家長對待自己的孩子教育往往最頭疼,給別人建議說得頭頭是道,輪到自己的時候就無從下手。首先對問題孩子要找出問題原因,就好比治病一樣,要找到病因,對症下藥。孩子出問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如果自己找不出問題的原因,可以找朋友親戚幫忙查詢。
找到原因後,就要著手對症下藥了。問題孩子的糾正好比治療慢性病,不是短平快就能解決的事,可以諮詢教育專家,諮詢老師,諮詢百度,靜下心來,慢慢調理。
-
6 # 老魯
想把老實的孩子調教成調皮的孩子有點難,乖巧懂事的孩子家長擔心被欺負,被欺負了也只會告訴爸爸媽媽,讓爸爸媽媽很是擔心。看到許多新聞報道,一般熊孩子背後有一位熊家長。孩子的性格與家長的性格和教育有關,我們不需要有問題的孩子,也不需要乖巧的孩子,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儘量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雖遠必誅。
-
7 # 觀視情
最近網上爆出來的“問題”孩子不少。總結起來一是人格有缺陷,二是學習能力或成績有問題兩大類。
先說學習,教育這幾年廣受關注,問題也暴露出一大堆,教育行政部門力行改革,顯然是對過去的教育模式不滿意;學校教師也動輒得咎,牢騷滿腹;家長也是怨聲載道,就是很少有人能夠踏踏實實問問學生們需要什麼。其實出現這樣的問題是難免的。這幾十年來中國教育飛速發展:先是九年義務教育,後是高等教育也逐漸普及。今年多個省份高校錄取率都在60%以上。以前的精英教育變成大眾化教育,新生整體素質逐年下降是不可避免的事實,然而對教育結果的期待卻是不降反升的,結果自然只有一個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精英教育是以選拔培養人才為目的的。首先是選拔,其次是培養。選拔出來的人整體素質較高,教學過程中教師省心省力,畢業後工作單位滿意,家長也會滿意。大眾化教育則不然,目前選拔的程式仍然存在,但大多數人都可以透過選拔。那麼這種教育的目的就不再是選拔人才,而是提高整體國民素質。但教育部門、學校、家長對教育的目標要求並沒有改變,甚至希望更高,既接受完教育仍然要達到某種專業人才。於是知識內容逐漸增加,教學速度不能放慢,教學方法就只能簡單粗暴。為數不少的一部分學生在這樣的教育環境和要求下往往壓力倍增,甚至不能適應。只有家長和學校及社會降低對教育的期望,不再是希望學生透過教育成為人才,而是使學生透過教育成為一個能夠適應社會的合格公民。這樣教育最終才能向素質教育慢慢轉變,從而使學生真正透過教育改變自己。
再說人格缺陷。近年來,教育一直都在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口號是口號,做起來真的很難。上面提到教育目標要求沒變,學生的整體素質卻下降了。然而學校評估,教師晉升都要以成績和升學率說話,怎麼辦?老師們哪裡還顧得上育人,書都教不完,只能拼命趕教學進度,做題模擬,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提高成績和升學率才是正道。所以育人這部分基本交給家長和社會了。孩子小的時候是有樣學樣,家長怎麼做他們學著做。孩子大一些,家長管不了,問題也已經形成了。
很多家長當的並不合格,又沒有辦法開除家長,甚至連對合格家長如何做的指導都沒有。這是國情,目前沒有辦法解決。
從教育孩子的做法上看,家長有兩種:一種是沒法交流高高在上的權勢家長;一種是以愛為名,剝奪孩子的獨立權的溺愛型家長。這兩種家長人數都不少,所以現在學校的勞動課沒有了,體育課變少了,德育課也是走過場了。“我家孩子在家還不幹活呢,你們讓他在學校幹活。”“德育課有什麼用,好好學語數外理化。”希望你是沒有說過這些話的家長。也希望你沒有自己打著麻將,看著電視卻讓孩子好好學習。希望你沒說過“我們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啊。”之類的道德綁架的話。如果你做過,糾正孩子問題前先糾正自己的問題。
寫了這麼多,離題那麼遠,總結一下吧。
一、如果是學習問題,可能是對孩子的要求太高了,也可能他沒有較好的學習習慣,跟不上班級的進度了。總之遇到這樣的問題,一定不能急躁,及時與老師溝通,認真的分析找到真正原因,適當給孩子減壓,降低你心理的期望,並幫助孩子建立信心,找到合適的方法和養成良好習慣。
如果是人格問題,個人認為90%的原因一定在家庭。做一個合格的父母,是並不容易的一門學問。不能以自己經驗武斷粗暴指使孩子怎麼樣;也不能大包大攬,走向溺愛;更不能說一套做一套。要尊重孩子獨立人格,遇到事情,幫分析給建議,絕不代做決定,甚至直接包辦。
教育問題是個長期問題,如果真出了問題,也不是一時一會就能報過來的,孔聖曰:“事緩則圓。”與孩子溝通前,先要多想想。不要期望一次就能說服,多嘗試幾次,並且留給孩子思考的時間。
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家長應先溝通一致,尤其是祖父母輩。
在涉及違法的事情上,要及時果斷制止,並在事後及時溝通。
-
8 # 知行兒女
這個“問題”糾結是指什麼方面,能否具體一些
我想透過具體點的描述對症分析可能會對你更有幫助一些
-
9 # 石老師談中小學教育
如何培養有“問題”的孩子?
有因必有果,我們只看到了孩子的問題,而忽視了孩子養成這些壞習慣的原因。每一個孩子剛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至於能不能成為一個好的作品,家長和老師起著很重要的作用。01鄰居家的孩子剛剛8歲,有一次因為淘氣就被他的父親揍了一頓,結果他的媽媽知道了,就報了警,我聽了這個訊息真的是驚掉了下巴。還有一次孩子在他姥爺的葬禮上做了出格的事情,又被父親教訓了一番,而的媽媽依然是不依不饒的和孩子的父親大打出手。
我們說“管子如殺子”,你可以愛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有一個度,現在這個孩子也成為了大家眼裡的“熊孩子”特別的沒有教養。
02前幾天和一個朋友吃飯,他說自己的兒子今年19了,以前上學不好好的學習,這幾年在外面工作是處處碰壁,現在想從初中開始從新學習,孩子能有這個覺悟很好,但是想在去從初中開始學習真的有點為難。
03一個母親哭訴近幾年由於和孩子的爸爸一直在外工作,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現在孩子痴迷手機,每天晚上在房間開著空調玩著遊戲,一個多月沒有上課了,這孩子正在叛逆期,什麼事情都能做出來,這也嚇壞了媽媽,說還不能說,罵也不能罵,整天為了孩子的事情,是傷透了心。
總結:以上三個案例說明了一個熊孩子的出現,背後一定有一個熊家長或者是一個不稱職的家長,孩子的問題本身不是孩子的問題,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沒有正確的引導和規範的教育,也就養成了一個不好的習慣。出現這些不好的問題怎麼改正是所以家長做關心的話題
一 ,養成好習慣,讓壞習慣無機可乘要想毀掉一個孩子就給他一個手機,很多家長也深刻的認識到手機對孩子的危害,這個問題還是要從源頭抓起,少讓孩子接觸手機,尤其是網路遊戲,培養孩。有一個良好的興趣愛好,讓孩子對自己有一個自我的認知與要求,讓孩子有一個自我控制的能力,家長在培養孩子還在良好行為的習慣,不能太放縱,不能失去原則,要讓孩子懂的規矩。
1.認真而嚴肅的表明態度:明確的告訴孩子,這樣的行為是錯誤的,是不可取的,制定規矩,每次只能玩多久,到時間必須上交手機,沒有商量的餘地。
2.如果孩子違反了規定,可以給予懲罰,當然,制定規矩的時候懲罰標準一併給出,
二,如何正確合理的給予孩子愛和自由你可以把孩子寵上天,當皇帝一樣的養著,但是社會不會,現實一定會公平的給予每個孩子同樣的磨鍊,你捧得越高,你的孩子摔的越狠,
每一個孩子都應當得到父母的愛護和屬於自己的自由空間,而家長一定要有一個原則,不能什麼都以孩子為中心,以孩子的意願為準則,沒有原則性,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孩子幹什麼就支援幹什麼,這樣的結果肯定是孩子一身的毛病。
總結:在教育問題的孩子時,家長或者老師。一定要找到造成孩子問題的原因是什麼。才能對症下藥,藥到病除,在問題孩子的教育上,父母和老師一定耐心的教導,不能用過激的方法,或者是不理智的方式。 -
10 # 璟言的90後爸爸
這個問題可以談的比較深
首先我們可以先問什麼樣的孩子屬於問題孩子?
是先天的問題?
還是後天的教養問題?
做教育這麼多年?和看病一樣,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你用一種方法去判斷所有的孩子必會出現很多的問題,很多父母對孩子最基本的瞭解都沒有,怎麼幫助孩子!
很多時候孩子的問題是表象,只要父母能夠調整好方法和心態,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當然最難是是怎麼去了解和觀察孩子,這是第一次做父母的家長需要做的必修課。
回覆列表
家長有問題孩子不一定有問題,但是孩子有問題家長一定有問題!所以當你認為孩子有問題的時候首先要反思家庭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夫妻關係,家庭環境等都要考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句話不是空話,也不是說說就完了。所以想解決孩子的問題首先解決家長的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