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個人的歷史

    如果僅僅從陳壽所著的《三國志》中來看,關於趙雲的記載並不多,這和陳壽做為蜀國的舊臣,歸屬西晉後的尷尬地位有很大關係。但從字裡行間,也可以看出趙雲之能。

    當陽長坂,一戰封神

    趙雲字子龍,是常山真定人。原本是公孫瓚的下屬,公孫瓚派先主劉備幫助田楷抵禦袁紹,趙雲於是隨從,為劉備主管騎兵。等到劉備被曹操在當陽長坂追上的時候,劉備丟下妻子兒女向南逃走,趙雲身抱劉備幼小的兒子,也就是後主,保護著甘夫人,也就是後主的母親,使他們全都免於災難。被升遷為牙門將軍,劉備進入益州,趙雲留在荊州。這裡儘管沒有像《三國演義》裡神一樣的描寫,但是從字裡行間中也可以看出,趙雲憑一己之力不僅保護了劉備的老小,並讓他們平安脫險,這絕不是一般將領所能做到的事情。況且在《三國志》中,也沒有曹操所謂的不能殺害趙雲的說法,那麼趙雲就是完全憑藉自己的能力,殺出了重圍的。說趙雲因為當陽長坂一戰,一戰封神並不為過。

    分兵共進,有勇有謀

    劉備從葭萌回軍攻擊劉璋,招諸葛亮入蜀支援。諸葛亮率趙雲與張飛等人一起逆長江西上,平定沿途郡縣。到達江州後,分配趙雲從外水上江陽,與諸葛亮在成都會師。成都平定以後,以趙雲為翊軍將軍。趙雲能夠被委以重任,從外水上江陽。這點就證明趙雲不僅是員勇將,也有統兵之能。且趙雲能按照約定與諸葛亮在成都會師,足以證明趙雲統帥軍隊的能力不同凡響。記得在《三國演義》中,和諸葛亮分兵進取成都的好像變成了張飛,在《三國志》中,卻是趙雲和諸葛亮分兵而進攻取成都的。

    全勝之策,不敗之謀

    建興元年,任趙雲為中護軍、徵南將軍,封為永昌亭侯升遷為鎮東將軍。建興五年,隨諸葛亮駐紮在漢中。第二年,諸葛亮出兵,故意放出訊息說要走斜谷道,曹真派遣大軍迎戰。諸葛亮命令趙雲與鄧芝前往抵禦,而自己去攻打祁山。趙雲、鄧芝兵弱敵強,因此在箕谷失利,然而趙雲立即收縮兵力固守,所以沒有導致大敗。大軍退回後,趙雲被貶為鎮軍將軍。趙雲儘管不是常勝將軍,但在戰鬥中能夠因勢利導,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收縮兵力固守,將損失降到最低。這不是全勝之策,但卻是不敗之謀。因此趙雲絕不是好勇鬥狠的匹夫,而是有勇有謀的智將。

    滿門忠烈,因功受祿

    建興七年,趙雲去世,追諡他為順平侯。當初先主劉備在世的時候,只有法正被追加諡號。後主劉禪的時候,諸葛亮的功德蓋世,蔣琬、費禕承擔國家的重任,也被加以諡號;陳祗受寵愛厚待,特別賜予諡號獎勵;夏侯霸自遠方來投降,所以也得到諡號;在這時候關羽、張飛、趙雲、龐統、黃忠和趙雲都被加諡號,當時議論的人都認為這是很值得榮耀的事。趙雲的兒子趙統繼承了爵位,官做到了虎賁中郎督,代理中領軍職務。次子趙廣,任牙門將,跟隨姜維到沓中,臨陣戰死。

  • 2 # 龍鎮

    趙雲

    《三國志·趙雲傳》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也。本屬公孫瓚,瓚遣先主為田楷拒袁紹,雲遂隨從,為先主主騎。

    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遷為牙門將軍。先主入蜀,雲留荊州。

    先主自葭萌還攻劉璋,召諸葛亮。亮率雲與張飛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縣。至江州,分遣雲從外水上江陽,與亮會於成都。成都既定,以云為翊軍將軍。

    建興元年,為中護軍、徵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五年,隨諸葛亮駐漢中。明年,亮出軍,揚聲由斜谷道,曹真遣大眾當之。亮令雲與鄧芝往拒,而身攻祁山。雲、芝兵弱敵強,失利於箕谷,然斂眾固守,不至大敗。軍退,貶為鎮軍將軍。

    七年卒,追諡順平侯。

    初,先主時,惟法正見諡;後主時,諸葛亮功德蓋世,蔣琬、費禕荷國之重,亦見諡;陳祗寵待,特加殊獎,夏侯霸遠來歸國,故復得諡;於是關羽、張飛、馬超、龐統、黃忠及雲乃追諡,時論以為榮。

    雲子統嗣,官至虎賁中郎,

    督行領軍。次子廣,牙門將,隨姜維沓中,臨陳戰死。

    評曰: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馬超阻戎負勇,以覆其族,惜哉!能因窮致泰,不猶愈乎!黃忠、趙雲強摯壯猛,並作爪牙,

    其灌、滕之徒歟?

    其他史書中的評價如下:

    劉禪:雲昔從先帝,功積既著。朕以幼衝,涉塗艱難,賴恃忠順,濟於危險。夫所以敘元勳也,外議雲宜諡。

    姜維:雲昔從先帝,勞績既著,經營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書。當陽之役,義貫金石。忠以衛上,君念其賞; 禮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殞身。謹按諡法,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應諡雲曰順平侯。

    陳壽:黃忠、趙雲強摯壯猛,並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歟?

    王夫之:迨猇亭敗矣,先主殂矣,國之精銳盡於夷陵,老將如趙雲與公志合者亡矣;公收疲敝之餘民,承愚闇之衝主,以向北方,而事無可為矣。公故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唯忘身以遂志,而成敗固不能自必也。向令先主以篤信羽者信公,聽趙雲之言,輟東征之駕,乘曹丕初篡、人心未固之時,連吳好以問中原,力尚全,氣尚銳,雖漢運已衰,何至使英雄之血不灑於許、雒,而徒流於猇亭乎?

    魏裔介:趙子龍論,論曰:昭烈崛起涿鹿,提一旅之師.,崎嶇於曹孟徳袁本初呂奉先之間。卒能三分,鼎足剏業西南。文武佐命自以諸葛闗張為先。然吾觀趙順平,大節磊磊,非特名將,誠可謂古之大臣也。當陽長阪之役,非順平則阿斗母子不免於厄。北山之戰,非順平則不能有漢中。故昭烈稱之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餘謂膽者,忠義之聚也。非忠義發於性,生烏有如是之膽哉。而其不欲居成都田宅, 引霍去病之言曰:匈奴未滅,何以家為。今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湏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故土。乃其宜耳。又其諌先主東伐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謂宜早圖闗中,因河渭上流以討凶逆。其識尤偉。惜先主違諌自用以致敗。衂王業中頹良。可嘆也。倘用順平之言,舍孫權而取闗中,秦隴響應,漢室可興矣。蓋先主生平,頗有知人之明,而用兵之識,暗於時勢權謀故,其自將也,往往致敗。而順平之將畧,亦未竟其所長。然先主能知順平於微賤,以是終身感契,得自奮發史冊,功績焜燿古今。陳夀以為灌滕之徒,果其儔乎。

    搜狗百科說:

     魏裔介,字石生,號貞庵,柏鄉人,生於明萬年曆44年,卒於清康熙25年。裔介少年聰慧,15歲考中第5名秀才,26歲中舉人。清順治2年他31歲,進士及第,選庶吉士,授工部給事中。後升任都察院都御史,累官至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學士。他入閣辦理國家大事時年僅40餘歲,鬚髮皆黑,歷史上稱之為烏頭宰相。

    我比較認可他的看法,就把他的這段評價翻譯一下:

    劉備從涿鹿起家,帶著一個旅計程車兵,多次征戰奔波,先後投奔曹操、袁紹、劉表和呂布。最後三分天下,在西南川蜀建立基業。輔佐的將領中文官以諸葛亮為首,武官以張飛為第一。我則認為趙子龍這個人深明大義,重節重義,是個光明磊落的英雄。雖然沒有特別出名,但還是可以說是自古以來難得的大忠臣。想當陽長坂坡一戰,如果不是趙雲,阿斗和甘夫人都已經被劉備捨棄了,很難倖免於難。

    在漢水之戰中,此戰趙雲作為劉備軍主帥對陣曹操。 正是趙雲率軍於北山襲擊曹操的糧草,進而用計擊潰曹操伏兵,才扭轉了漢中劉備軍與曹操軍僵持不下的戰局,獲得了漢水之戰的勝利。

    因而劉備高度評價他,說子龍一身是膽。我認為膽量這玩意兒,是需要忠肝義膽來激發的,沒有忠義之心,是不可能有那樣的膽量和勇氣的。

    事成論功行賞的時候,趙雲主動捨棄分封給他的成都的田產和住宅,還引用霍去病的話說:匈奴未滅,何以為家。現在天下尚未平定,切不可追求安樂,應該等到天下大定時,在返回家鄉,歸耕本土。那才是對的時候啊。

    曹操死後曹丕稱帝,接著劉備也稱帝了。僅著這親率大軍東征孫權,又是趙雲勸諫先主劉備不要向東去討伐孫權,說:國賊是曹操,不是孫權啊。如果我們先消滅曹魏,孫吳自然就會降服。現在曹操雖然死了,但曹丕篡漢,應該利用人們對篡漢不滿的情緒,早日出兵佔據關中,控制黃河、渭水上游,討伐凶逆。關中、關東地區主張正義的人,一定會裹糧策馬前來迎接王師。這種見識是很了不起的。

    可惜劉備聽不進去,一意孤行,終於遭到夷陵之敗,使蜀漢元氣大傷。實在可嘆可惜。

    如果才用趙雲的意見,不去打孫權而北伐,加上關中管東地區的人們響應,漢朝不僅可以儲存,說不定還能復興崛起呢。

    縱觀劉備這一生,確實還是蠻有知人善用的好名聲,但是帶兵打仗的話,對於審時度勢權衡各方面情況的本事還是不夠啊,自己指揮作戰,往往打敗的次數多。而趙雲的將軍打仗的指揮才能也並沒有能被發現,給予機會去發揮到極致。

    不過,趙雲出身不高,能被劉備發現和委以重任,已經讓趙雲終身感懷啦。

    陳壽說趙雲是灌夫、滕公(夏侯嬰)一樣的人,確實啊。

  • 3 # 潘不安講究史

    我直接列出《三國志》中趙雲的記載,一看便知: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也。本屬公孫瓚,瓚遣先主為田楷拒袁紹,雲遂隨從,為先主主騎。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遷為牙門將軍。先主入蜀,雲留荊州。  先主自葭萌還攻劉璋,召諸葛亮。亮率雲與張飛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縣。至江州,分遣雲從外水上江陽,與亮會於成都。成都既定,以云為翊軍將軍。建興元年,為中護軍、徵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五年,諸葛亮駐漢中。明年,亮出軍,揚聲由斜谷道,曹真遣大眾當之。亮令雲與鄧芝往拒,而身攻祁山。雲、芝兵弱敵強,失利於箕谷,然斂眾固守,不至大敗。軍退,貶為鎮軍將軍。  七年卒,追諡順平侯。  初,先主時,惟法正見諡。後主時,諸葛亮功德蓋世,蔣琬、費禕荷國之重,亦見諡;陳祗寵待,特加殊獎,夏侯霸遠來歸國,故復得諡;於是關羽、張飛、馬超、龐統、黃忠及雲乃追諡,時論以為榮。雲子統嗣,官至虎賁中郎,督行領軍。次子廣,牙門將,隨姜維沓中,臨陣戰死。

    翻譯一下內容就是: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原是公孫瓚部下,後追隨劉備和田楷一起對抗袁紹,為劉備掌管騎兵。等到劉備在長坂坡被曹操追擊,拋棄妻兒向南逃走,趙雲抱著嬰兒,即是後主劉禪,保護甘夫人,即是後主的生母,都得以倖免。升為牙門將軍。劉備入蜀,趙雲留守荊州。

    劉備從葭萌回來攻打劉璋,召諸葛亮。諸葛亮率領趙雲和張飛等都沿江而上,平定沿途郡、縣。直到江州,諸葛亮派趙雲從岷江直上江陽,和諸葛亮回合於成都。成都平定後,封趙雲為翊軍將軍。

    建興元年,封為中護軍、徵南將軍,永昌亭侯,後升遷為鎮東將軍。

    建興五年,諸葛亮駐紮在漢中。次年,諸葛亮出兵北伐,對外聲稱由斜谷道出兵,曹真派大軍阻擋。諸葛亮命令趙雲和鄧芝前往抗拒曹真,自己則攻打祁山。趙雲和鄧芝因為兵力弱於曹真,在箕谷受挫,但收整兵馬固守險要,不至於大敗。軍隊退回漢中後,趙雲因此貶為鎮軍將軍。

    建興七年去世,後追諡順平侯。

    最初,劉備時只有法正有諡號。到後主時,諸葛亮功德蓋世,蔣琬、費禕又是國家重臣,所以有諡號;因為後主寵幸陳祗,加以特殊的獎勵,夏侯霸從魏國遠來投奔,因此也加諡號;(說明當時蜀漢不輕易加諡號)於是當關羽、張飛、馬超、龐統、黃忠及趙雲被加諡號,當時都以此為榮。長子趙統繼承趙雲的爵位,官至虎賁中郎,督行領軍。次子趙廣,任牙門將,隨姜維在沓中,戰死。

    因為三國中,蜀漢是不修史書的,所以蜀漢中很多名臣大將都沒有被載入史冊,而趙雲和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合為一傳,雖然內容很少,但也是非常難得的了。也正是因為陳壽把這五人列為一傳,所以在後世逐漸被演化為五虎上將。

    在陳壽的《三國志》中最後對五人進行了點評,明顯是將關羽、張飛放在一個等級,為世之虎臣,馬超單獨評價,黃忠和趙雲放在一起評價:

    黃忠、趙雲強摯壯猛,並作爪牙,其灌、騰之徒歟?

    被陳壽認為可以和漢初的灌嬰、夏侯嬰相比。

    而後世演義中的趙雲一般又融合了陳到(歷史記載極少,地位僅此趙雲)、文鴦(魏晉名將,七進七出原形)。

  • 4 # 飛天琴羅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也。本屬公孫瓚,瓚遣先主為田楷拒袁紹,雲遂隨從,為先主主騎。

    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坂,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

    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遷為牙門將軍。先主入蜀,雲留荊州。

    先主自葭萌還攻劉璋,召諸葛亮。亮率雲與張飛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縣。

    至江州,分遣雲從外水上江陽,與亮會於成都。成都既定,以云為翊軍將軍。

    建興元年,為中護軍、徵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五年,隨諸葛亮駐漢中。次年,亮出軍,揚聲由斜谷道,曹真遣大眾當之。亮令雲與鄧芝往拒,而身攻祁山。雲、芝兵弱敵強,失利於箕谷,然斂眾固守,不至大敗。軍退,貶為鎮軍將軍。

    七年卒,追諡順平侯。

    陳壽修《三國志》,時候對於趙雲描寫甚少,只編了蜀書的《關張馬黃趙》,包括劉備在世之時分封的擁有獨立帶兵權的人員當中,也不包含了趙雲。

    當然很多後世人也會質疑一點,蜀國不修史。具體因為,蜀國的建立時間和其根基不長,不像東吳和北魏。孫策和周瑜虎踞江東,到傳位孫權以為已經有數十載的歷史。曹操統一北方征戰天下也有數十載。只有蜀國,從劉備伐劉璋,到建國為止,只有短短的幾年時間。包括後期都處於戰亂當中,所以《蜀書》一直都是史料不豐富的一冊。

    很多人就憑藉“蜀國不修史”,就各種吹噓趙雲,我覺得是很傻逼一件事,蜀書的史料缺失,和趙雲是個猛將有什麼聯絡?

    如果趙雲怎麼那麼強?劉備會不用他?劉備用人是從來不是出錯的。

    陳壽修《三國志》 根據《程郭董劉蔣劉傳》的記載:“詔問群臣令料劉備當為關羽出報吳不。眾議鹹雲:“蜀,小國耳,名將唯羽。羽死軍破,國內憂懼,無緣復出。”

    “眾議鹹雲”中可得知一是,能讓敵人害怕的,有真本事的大將,在蜀國只有關羽一人。

    的確,趙雲的忠勇品質很符合正確的道德觀,正確的世界觀。但,並不代表一個好學生,就是一個成功人。

    雖然《關張馬黃趙》的篇幅很短,但是對於每個人的生平重大事蹟都有概括,趙雲沒有。是因為他一身的確歷經平庸。

    畢竟陳壽是最接近歷史的人,後世人都是透過自己的臆想和猜測來推斷。從而引發了對於“趙雲”這個人物的同理心,和歷史期望值。從而在心目中衍生出了一個戰神。通俗一點就是意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蔬菜批發商的毛利率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