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徐小妞和媽媽的日常

    個人覺得對於孩子來說,不是興趣班報的越多越好,而是家長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長和喜好,報適合自己孩子的班即可,大不必過多的去攀比。

  • 2 # 一諾媽聊育兒

    對於孩子報興趣班的多少,家長不是關心興趣班的質量,孩子到底喜歡不喜歡,有沒有興趣,反而有攀比心理,這隻能說是家長的心理有問題。

    家長的孩子攀比之心的潛意識臺詞:

    1、我家有錢。報興趣班,是需要大筆銀子的,特別是還有些貴族興趣班,比如馬術、鋼琴等。

    2、我家孩子聰明。孩子年齡越小,報的興趣班越多,孩子反而越沒有興趣。但是我給孩子報這麼多興趣班,孩子學的很認真,說明我家孩子比一般孩子聰明。

    3、我家孩子聽話。

    “你家孩子不願意去上興趣班啊?我家孩子特別聽話,特別願意去學。”

    “是嗎?孩子那麼聽話去上課外班,真好。你是怎麼教育孩子的?給我說說,我好取取經。”

    潛臺詞一出來,我們不難看出,家長是沒有自我的,靠孩子的興趣班攀比來贏得別人的羨慕,從而滿足自己內心的虛榮心。

    虛榮心誰都有,但是靠孩子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一是自己內心力量不足,二是自己外在能力不足。

    一個媽媽,如若有一份特別值得自己驕傲的工作,或者其他的引以為豪的本領,大多數是不會拿孩子的某一項來與別人攀比的。

  • 3 # 揚州微笑的草

    為了孩子的成長,家長有攀比心理很正常。結婚前攀比父母,結婚後攀比愛人,生了孩子攀比孩子,這是最最庸常的百姓思維。連羊吃草也會爭著吃最好的草,更何況人?

    1.有攀比才會有底氣。同事家孩子學了架子鼓,每天咚咚鏘咚咚鏘地敲,還動不動去商場演出,自己家的孩子為啥不能?是自己拿不起學費還是自己家孩子比人家孩子笨?——這就是很多父母給孩子報興趣班最初的動力。哪怕花的是冤枉錢,反正又不是我一家。贏得有底氣,輸得也有底氣。

    2.踩著別人的腳印走,少走彎路。興趣班人氣也是慢慢積累起來的,有小孩子透過興趣班學到了東西,孩子有藝術成就,家長臉上有光。前人的成功範例在那兒擺著,不可能不讓別的家長動心。雖說每個孩子不一樣,教育沒有現成的模板,但是人總喜歡模仿成功,也是無可厚非的。

    3.興趣培養大眾化的需求。一個孩子,不會玩冰球可能不會自慚形穢,但是不會一樣樂器,好像就有點落伍。前者是小眾娛樂,後者是大眾娛樂。多數人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跟上時代的步伐就行,不必特立獨行。讀書之外,人家孩子能彈鋼琴,我的孩子能拉二胡,也就馬馬虎虎算跟上趟了。

  • 4 # 王珏雯Vanessa

    作為大人,尤其是保持自己個人的修養,儘可能遠離有攀比欲的個體。對於自己孩子多一些關愛,並在孩子遇到攀比的情況時,第一時間為孩子解決正確看待攀比心的現象,很好的處理攀比現象。

    大人之間聊天攀比,敬而遠之即是,更不需要深入。有的時候,傾訴者也許是需要炫耀一下自己孩子是學霸,讓其他人做聽眾和陪襯以展示內心莫名其妙的優越感。這種被迫的社交能遠離就遠離吧。

    端正孩子們的學習態度,不自負更不會自卑。不會因為某些家長的攀比心影響孩子之間才是處理問題的關鍵。

    既然是興趣班,孩子喜歡才是關鍵的關鍵。沒有人一直某方面一直優秀,而且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學習上,為人上更應該學會承認不足,積極進取的端正態度。很多方面是潛移默化的。多肯定孩子們的認真和努力,觀察留意興趣才是重心,而不是透過攀比去顯示優越感,某種程度上,喜歡這樣的言行的人都比較自卑吧?小時候也許獲得不到太多家長的認可,結果結婚後又獲得不了伴侶和其他人認可,需要一些認同感和使人羨慕自己的部分。於是,孩子成了攀比炫耀的物件,結婚比老公,生了小孩比小孩,孩子大了比收入。

    坦白說,這種的人其實挺悲哀的。生命圈子很狹隘,看不到世界之大,更不懂得理解家庭條件不同於自己的其他人。同理心其實不是每個人都有,如果這世界上每個人都有同理心,世界會美好很多。

    不管對方是什麼態度和心理,我們為孩子報興趣班,是為孩子成長,明確目標即可。至於其他,不想相處的人就遠離好了。生活原本就不易,何必為不想幹的人讓自己不開心呢,划不來。把生命花在有意義的思考和事物上。

  • 5 # Tina育兒

    有些家長給孩子報班,確實是存在攀比心理,不考慮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就盲目跟風報班。這樣的家長一般來說,要麼沒有主見;要麼是太愛慕虛榮,覺得別家孩子有自己孩子也要有;要麼就是家裡太有錢了,看著別人報興趣班自己也跟風報....

    不管是這三種中的哪一種都特別不好!孩子的興趣班應該是孩子自己來重點決定,之後是家長不斷的引導和教育為主。

    我的一個鄰居,有一次跟我聊天,問我給孩子報了什麼英語班。我如實告知了,她還問了我效果如何…老師怎樣...等等。我直接告訴她:建議自己去帶著孩子試聽一下,畢竟我兒子的英語情況主要就是語法問題,她兒子是什麼問題我也不確定...

    後來她帶著孩子試聽了一下。才決定繼續報班。

    所以家長們在對待孩子報班的問題上,一方面尊重孩子的興趣;另一方面看孩子的資質如何,切勿看著別人報自己也報。這樣的方式最不妥當了。

  • 6 # 萌寶玩具精選

    對於孩子報多少興趣班,報了什麼興趣班,身邊確實有很多家長在到處“炫耀”,覺得給孩子報的越多,孩子越優秀。對於這種心理其實可以理解。很多家長聽到別人誇自己的孩子這個會,那個也會,就會有種自豪感,優越感。這就是明顯的炫娃心理。但是這種優越感往往是要建立在孩子的身上,如果興趣班是孩子的愛好,那沒得說。如果家長只是為了增加自己的優越感而給孩子報了一堆孩子並不感興趣的所謂興趣班,那就是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之上。

    ▎那麼,我們來說說興趣班真的越多越好嗎?

    我身邊就有個例子,有個親戚的孩子(小女孩),今年才5歲,她媽媽最開始給她報了一個舞蹈班,她也學的挺開心的,後來她媽媽聽說鄰居的孩子報了鋼琴班,聽說學鋼琴可以提升女孩子的氣質,因此又報了鋼琴班。另外一個親戚說她孩子在學繪畫,可以鍛鍊孩子的空間想象力,她覺得有道理有給報了繪畫班,這一年下來,差不多報了四五個興趣班,結果孩子根本沒有玩耍的時間,每天都奔波在各種興趣班中,而且很多自己都不感興趣,結果錢多花了不說,連孩子感興趣的舞蹈也沒學好,孩子的心情也很低落。

    我覺得家長們給孩子報興趣班都是為了孩子將來更好的發展並沒有錯,但也要尊重孩子的意願,學孩子感興趣的東西,才有收穫。報了太多興趣班,孩子的壓力比大人還大,怎麼可能學得好。提醒各位家長不要剝奪孩子快樂的童年時光。

    ▎如何正確的給孩子報興趣班?

    第一、父母要明確,報興趣班是給孩子報的,而不是給父母報的

    很多父母都是覺得學這個好那個好,就直接去給孩子報了,結果孩子並不喜歡上,然後就半途而廢了。挑選興趣班的時候,一定要從孩子的實際出發,尊重孩子的興趣指向和興趣發展水平,徵詢孩子的意見,不要代替孩子選擇。

    第二、報的興趣班不是越多越好,應該少而精

    有的父母認為,報的越多學的也越多,懂得的技能就越多,將來對孩子的發展也更好。其實並不是,報的太多興趣班,孩子的業餘時間全都奔波在各種興趣班中,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覺得累,而且興趣太多,反而變成了沒有興趣。

    作為父母,我們應當做的是發現孩子的興趣,培養孩子的興趣,而不是消費孩子,拿孩子來提升自己的優越感,胡亂攀比,大人的攀比也會讓孩子產生攀比的心裡。

    ----------------

  • 7 # 米媽談教育

    一、父母不瞭解自己。對於讓孩子去學習興趣的出發點沒搞清楚。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某些慾望,還是真正讓孩子在學習興趣中感到快樂。

    二、也不瞭解孩子。這些興趣班是孩子喜歡的嗎?還是作為家長強加給孩子的?有沒有真正走進過孩子內心,瞭解他心裡的真實想法,真實的需求,真實的愛好。

    本來應該讓孩子來選擇做決定的事,很多時候做父母的就給強制性的代辦了。孩子一開始就在內心中默默的反抗著,只是沒說出來。這樣的學習效果肯定是不好的。

    我們為什麼一定要攀比呢?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社會現象。但是現在卻越來越多的家長幹這樣的事,好像自己報少了,就比人家窮似的。自己的孩子就會被其他孩子落下了似的。

    但其實,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給予孩子的。捫心自問,自己給了孩子多少親子教育?陪孩子讀了幾本書?做過幾次遊戲?自己都不知道孩子最需要的其實是父母的關愛和陪伴,而不是無數的興趣班。興趣班學不學呢?當然要學,但前提是孩子自己喜歡的,真正他有興趣的。報多少呢?我個人認為不超過兩個足夠了。

    舉個例子:我孩子現在快滿五歲了,只在幼兒園學過一個語言興趣班,從三歲開始學的。現在馬上升銜接班(孩子兩歲半上的小班),我把語言班停了,換成了幼小銜接班,但也只報了這一個。我自己就是學美術的,也學過毛筆字和硬筆書法。但我並沒有給孩子報這些班,更沒有去外面的培訓機構學。而是選擇自己在家裡給孩子做親子教育(重點是閱讀,讀背詩詞、成語、加減乘法)。美術我不打算教他,準備是上小學一年級了,開始教他毛筆字。他班裡也有一些孩子在幼兒園報了三四個班的,我們不跟風不攀比,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我個人認為沒必要,把孩子搞那麼累幹嘛。除了在家的親子教育,也會經常帶孩子出去看一些科學展覽,逛公園。上週我們才去了兩年前帶他去過的那個公園,他還記得有很多詩詞,這次我們又去,正好他現在背了一百多首,我們看著地上的詩句,一起重溫,非常快樂。

    走進孩子的內心,瞭解他的真實興趣,我們才能更加有的放矢的因材施教。

  • 8 # 德誠科教

    很多父母只想著不要輸再起跑線,卻忽略了孩子的年齡,在本不該屬於年齡的孩子,就開始讓他接受他無法接受的東西,畢竟每個人個體的差異,加上年齡還小,很容易心灰意冷,還不如換其他的興趣或者等孩子大點再學。不要去職責孩子,這會出現惡性迴圈的。

    以自己的想法給孩子報興趣班,家長有時候為了很在很衝動,甚至把自己的願望強加給孩子,很多父母因為條件好,就各種攀比,逼著孩子報很多自己不喜歡的興趣班上,學的好的還讓孩子人前表演,展示自己的成就,這其實很可怕,你要問孩子喜不喜歡。

    不瞭解孩子,就盲目的給他報班,興趣班應該是孩子自己喜歡學的知識,而現在完全變了意思,可能也因為這樣兒失去了孩子本來的興趣,家長要多跟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心裡,她想學的是什麼,不想學別逼他。

    一口氣給孩子報太多,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剛上幼兒園,就給孩子硬塞太多的知識反而容易讓他產生逆反心理,並且所有時間都被興趣班佔據,親子溝通的時間都沒有了。很容易起反作用,讓孩子厭倦,對什麼都不感興趣,還不如重點挑一兩個學習。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興趣很狹隘,其實孩子的興趣不光是音樂,跳舞,畫畫這些,還有很多比如好奇心等,他們很純真,不要從小就磨掉了他們的稜角。

    其實孩子的愛好也可以是生物,天文或者一切美好的食事物,家長要知道如何去引導,拓展他的範圍,提高孩子對周圍事物的興趣,多鼓勵孩子去探索。

  • 9 # 開心果媽媽育兒間

    1、攀比,挑大眾

    孩子、家長之間,攀比的事情可以說非常多,大到金錢、勢力,小到穿著。當然,最重要的攀比,便是孩子,以及孩子的興趣班。

    對於興趣班,家長是各種攀比,作為家長,這種攀比心理要接受,並且,也要去跟隨大流。在這邊,開心果媽媽是比較建議家長,去挑比較大眾的興趣班進行攀比。

    比如,別人家孩子都在學英語,就你家孩子不學,然後在學校,其他學生都在交流英語方面的問題,就你家孩子不會,這樣,孩子是會自卑的。

    所以,對於非常大眾的興趣班,開心果媽媽建議,還是攀比一下,隨一下大流,這樣可以讓孩子更好的融入集體。

    2、攀比,量力而行

    有條件的家長,當然可以將孩子送去更專業、更昂貴的興趣培訓班,又或者,可以參加更多的培訓班。但是,不少家長,還是囊中羞澀的。

    開心果媽媽建議,攀比,要量力而行,不能為了讓孩子能夠比得過別人家孩子,就砸鍋賣鐵,將家裡所有的資源都只給孩子一個人。這樣,對孩子的教育,其實就算是適得其反了。

    3、攀比之後,注重孩子自身的特質

    隨大流,有時候是不可避免的,但與此同時,家長不要忘記去觀察自家的孩子,有著哪些屬於孩子自己的特質。這些特質,很有可能關乎孩子未來一生的興趣、特長。

    總的而言,開心果媽媽建議大家隨最主流的興趣班培訓,不要讓孩子被孤立。

    然後再根據家庭的經濟條件,來給孩子選擇不同檔次的培訓班。

    最後,家長髮現孩子自有的“屬性”,讓孩子擁有屬於自己真正的興趣。

  • 10 # 貓小帥樂園

    攀比心理是正常的。但大多數家長的出發點是好的,希望孩子能多學習,不輸在起跑線上,但切記別因為自己的虛榮心,而讓孩子感到痛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起的死和秦國興盛有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