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導演來了VIP
-
2 # 洛神富
人在大自然面前還是非常弱小的,西伯利亞本身就非常不適合人類的生存,再怎麼利用科技也改變不了那裡極寒的氣候,在那裡生活付出的代價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
首先就是超過零下60度低溫,這種情況下你只能選擇待在室內,而在西伯利亞冬季又是非常漫長的,正常人誰會沒事去忍受這種痛苦的煎熬;第二點就是極其不方便的交通,大雪封山後你就相當於與世隔絕了,就必須要和松鼠一樣儲存一冬天的事物知道交通恢復,生活在現代社會,何必要去過這種原始社會的生活。
西伯利亞大開發是從蘇聯時代開始的,1956年由三名蘇聯科學家發起,1957年蘇聯政府正式啟動專案,目的是為了開發這裡豐富的能源。在蘇聯政府的號召下,大量的俄羅斯人從東歐平原跑到西伯利亞山地中揮灑汗水。不過正如我前面所說,無論多少的科技投入都無法改變極端的嚴寒氣候,當蘇聯解體後留在那裡的人們要麼為了科研,要麼為了石油。
隨著能源的大開發也帶來了非常嚴重的環境汙染,這種汙染並不是說霧霾不能出門這麼簡單,而是已經達到了高度致癌的風險。這裡要發展,就必須要開發能源,開發能源就免不了產生汙染,然後會給當地的生態帶來不可逆的破壞,最後的的結果只能是人類撤出。
要不人們怎麼會說西伯利亞可是連強人普京都沒有辦法征服的物件。
-
3 # 垂垂智庫
不能說人在自然面前力量渺小,中國就成功在青藏高原上修了青藏公路,只能說俄羅斯在西伯利亞面前、還有些渺小。
要想富先修路,可是要修路、就要有充足的國家資金、凍土區的公路維護也要花費大量的維穩資金,但對於俄羅斯來說、這筆開銷太大了。
西伯利亞庫茨克公路
說白了,俄羅斯現在顧不上西伯利亞,而且西伯利亞的形式也不是很緊迫、畢竟蘇聯時期修好的公路大致還能用,所以雖然當地交通並不發達、便利,但是當地人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交通方案:
在使用公路的基礎上,結合冰面和飛機、直升飛機來滿足交通困難時期的運輸需要。
但是指著這些設施來進一步開發西伯利亞就有些異想天開了,並且有些個別小村落也已經因為交通問題“與世隔絕”,當地的交易貨幣也從盧布變成了土豆。
俄羅斯人幾乎頓頓都要吃的土豆
總而言之,俄羅斯現在的財政儲備還不夠、而開發西伯利亞又是一個漫長的過場,難以有短期受益,所以對俄羅斯解決自己當前的困境沒有幫助,自然也就無人致力於開發西伯利亞。
注1: 中國的青藏公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之一,中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在高寒凍土區鋪設黑色等級公路的國家。
-
4 # 雄鷹展翅長空
上圖為西伯利亞地圖。
西伯利亞是北亞地區的一片廣闊地帶,西起烏拉爾山脈,東至傑日尼奧夫角,北臨北冰洋,西南抵哈薩克中北部山地,南至蒙古、外興安嶺,面積約1300萬平方千米,除西南端外(從地理上劃分整個黑龍江流域也屬於西伯利亞地區),絕大多數在俄羅斯境內。
“西伯利亞”意為“寧靜之地”,名稱源自蒙古語“西波爾”(泥土、泥濘的地方),古時西伯利亞就是一片泥濘的地方,住在這裡的蒙古先民以地形為這個地方取了名字,當俄羅斯人來時,將此音譯為“西伯利亞”,也有人認為“西伯利亞”之名源自鮮卑人。 西伯利亞所蘊藏的資源十分豐富,西西伯利亞平原是俄羅斯的糧倉。
根據緯度和氣溫的關係通常理論:緯度越低,越靠近赤道,太陽高度角越高,溫度就越高,西伯利亞在地理上屬於高緯度地區,但相對而言西伯利亞南部氣溫並不是那麼極端地嚴寒。
整個西伯利亞地區並不是大家想像的那樣經過幾百年的開發仍然是非常的荒涼;只能說是西伯利亞大多數地方由於氣候的嚴寒、交通不便、針葉林的遼闊導致其是非常的荒涼。
我們從西至東看西伯利亞各個地區吧。
處於 西西伯利亞平原上新西伯利亞市是新西伯利亞州(Новосибирская область)的首府,該州則屬於俄羅斯新劃分的七個頂級行政區中西伯利亞聯邦管區(Сибирский федеральный округ)的一部份,也是整個西伯利亞地區最大城市。 城市人口1,547,910(2014年),氣候條件屬於溫帶大陸氣候。新西伯利亞城市人口,在俄羅斯國內僅次於莫斯科與聖彼得堡。如果該城境內工廠非常多,並擁有一些俄羅斯最好的大學、博物館和劇場。莫斯科、聖彼得堡、新西伯利亞被稱為俄羅斯三大中心。新西伯利亞在冬季1月平均氣溫是-23度,夏季7月是22度,年降水量是400-500毫米。單純的從氣溫與降水量上來講與中國的哈爾濱市差不:哈爾濱市冬季1月平均氣溫約零下19度;夏季7月的平均氣溫約23度,年降雨量是560毫米。
鄂木斯克(俄語:Омск)位於俄羅斯西伯利亞西南部,是鄂木斯克州的首府,也是西伯利亞聯邦管區的第二大城市,2010年人口1,154,000人;鄂木斯克市是全俄五大工業城市之一。主要的工業部門有機器製造和儀表製造業、石油加工和石化工業、森林和木材加工業、輕工業和食品工業;鄂木斯克氣候為乾燥性大陸氣候,其特點為天氣波動劇烈。過去三十年檢測的日平均氣溫為7月20℃,1月份為-19℃,夏天極限氣溫可達45℃,冬天下降至-45℃。年晴朗天氣超過300天,年平均降雨量為390毫米。由此可見鄂木斯克市的年平均氣溫也與中國的哈爾濱市差不多了,除了個別的極端氣溫要高點或低點,此外降雨量也要低點。
新西伯利亞市與鄂木斯克市都有百萬以上的人口;如果以歐洲人口標準來劃分城市等級,那麼新西伯利亞市與鄂木斯克市可算是大城市了,不要忘了英國第二大城市伯明翰的人口才剛剛過一百萬。
伊爾庫茨克州在中西伯利亞高原南部,貝加爾湖以西,南同蒙古相鄰,面積76.79萬平方公里,屬大陸性氣候,嚴寒期長。伊爾庫茨克(Иркутск)是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州的首府,擁有300多年的城市史,是西伯利亞最大的工業城市、交通和商貿樞紐,也是東西伯利亞第二大城市。伊爾庫茨克市位於貝加爾湖南端,是離貝加爾湖最近的城市,安加拉河與伊爾庫茨克河的交匯處,全市人口約80萬。俄羅斯最大的飛機制造廠-伊爾庫茨克飛機制造廠位於該市。伊爾庫茨克州的氣候為大陸性氣候。一月平均溫度從南部地區的零下15℃到北部地區的零下33℃;六月的平均溫度從北部的17℃到南部的19℃。降水量北部和山區約400毫米。其首府伊爾庫次克市被稱為“西伯利亞的心臟”、“東方巴黎”、“西伯利亞的明珠’,市中心與居民區間以天然白樺林連線著。伊爾庫茨克市海拔467米;一月份平均氣溫-20℃,七月份平均氣溫17℃。較莫斯科時間早5小時。這裡年均降水量約400毫米。由於受貝加爾湖調節,1月平均氣溫為—15℃,夏天7月平均氣溫為19℃,為避暑的好地方。 安加拉河貫穿市區。我們可以看出伊爾庫次克的氣溫比其南部的蒙古首都烏克蘭巴託還要暖和些,與中國的哈爾濱市差不多。
哈巴羅夫斯克,原來是屬於中國的領土,中國稱之為伯力。位於黑龍江、烏蘇里江會合口東岸的中等城市。2002年成為俄羅斯遠東聯邦管區的行政中心,人口57.9萬(2005年)。伯力一月平均氣溫-22度,7月平均20度,這與中國的哈爾濱市差不多。
符 拉迪沃斯托克(俄語:Владивосток,英語:Vladivostok)位於亞歐大陸東面,阿穆爾半島最南端。原名海參崴,清朝時為中國領土,劃為吉林將軍隸下,1860年11月14日《中俄北京條約》將包括海參崴在內的烏蘇里江以東地域割讓給俄羅斯,俄羅斯將其命名為符拉迪沃斯託克,俄語意為“統治東方”。是遠東區主要文教科研中心之一,有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遠東分部、太平洋漁業與海洋學研究所及遠東聯邦大學等多所高等學校。 符拉迪沃斯託克現為俄羅斯遠東最重要的城市,亦為俄羅斯海軍第二大艦隊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所在地。總人口約60萬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溼潤氣候為主,冬季平均氣溫-13度,7月平均氣溫117°C,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可以看見由於日本海的海流的原因和緯度稍低的原因導致海參崴的冬季比中國的哈爾濱市還要暖和些。
至於西伯利亞中部、北部、最東部的薩哈(雅庫特)共和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環北冰洋沿岸、勘察加半島、楚科奇半島等地由於氣候的嚴寒、永久性凍土的原因導致其不適合人類生存。
西伯利亞與遠東開發是俄華人的百年夢想。俄羅斯啟蒙思想家羅曼諾索夫早在18世紀就對遠東進行考察研究,認為俄羅斯的強大有賴於西伯利亞和遠東。這一思想被俄不同時期決策層接受,並逐漸成為俄羅斯人的共識。沙俄從1648年起開始向那裡殖民,但在 其早期開發階段(1648 -I860年)280年間移民僅四五十萬,且主要成分是被放逐的罪犯,1820 ~ 1890年,平民在移民中也只 佔1/4。1861年廢除農奴制,1900年取消流放制,特別是俄國 在1904年日俄戰爭中的失敗,使俄國感到了西伯利亞和遠東在 其戰略上的重要性,開始逐步加快其對西伯利亞的開發,舉措之 一是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1906 ~ 1910年前往那裡的移民平均 每年猛增至44萬。 但到十月革命前,整個西伯利亞人口不過 800萬,農場數200萬,耕地2100萬英畝,牲畜3700萬頭,以農 業為主,工業較少。1917年十月革命後,國家百廢待舉,又面臨西方的威脅,蘇 聯政府決定實行工業東移政策:一面將一些工業從歐洲遷往東 部,如第二次世界大戰爭期間遷人亞洲部分的工廠達450個;同時有計劃 有步驟地加快西伯利亞的開發。 從第二個五年計劃( 1933 ~ 1937年)起,國家投資使用方向就開始向西伯利亞傾斜,其中用 於西伯利亞的費用:煤炭佔49% ,鋼鐵佔40% ,重工業佔37%, 非金屬工業佔70% ,機器製造佔27% ,化學工業佔34%。此後 歷次五年計劃都有大筆投人;蘇聯時期對西伯利亞的開發,既有別於沙俄時代,又有別於 美國模式,它以重點工程專案如烏拉爾庫茲浬茨克煤炭冶金基 地、安加拉葉尼塞河水利資源、木材加工、有色金屬、化學合成生產基地以及貝阿鐵路建設為中心進行組織和大規模投資,採用 優惠政策吸引知識和勞動力,每隔5年、10年都要上一個新臺 階。 此間的開發規模不亞於美國對其中國西部的開發。至1942年,西伯利亞生產的鋼材已佔全國的1/4,生鐵已 佔1/3,煤炭已佔1/2。50年代以後,西伯利亞不僅成為蘇聯工業的重要基地,也是各種高科技研究和產業的重要基地,著名的 新西伯利亞就是其中之一。
至2016年西伯利亞共有3789萬人口,其中絕多數人口集中在新西伯利亞州、鄂木斯克州、伊爾庫次克州、伯力、海參崴等西伯利亞南線一帶。
由於蘇聯的解體,俄國力的下滑,俄華人口出生率降低、基礎設施建設落後、經濟發展緩慢等因素,西伯利亞一些邊遠、嚴寒、交通不便的地區一些城市居民點在慢慢地荒蕪甚至是廢棄:例如俄羅斯遠東極東地區楚科奇州的小城共青城(Комсомольский)1998年廢棄;位於俄羅斯北極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的小城奴姆基(Нумги),該城距鄂畢灣約200公里,曾是極地探險基地,該城於2001年廢棄。位於西西伯利亞彼爾姆州的小城上古巴哈(Верхняя Губаха),這裡房屋已老舊和破敗,整個城市如同遭遇了瘟疫,如今也已是一座廢城。位於俄遠東馬加丹州的小城謝姆昌(Сеймча),表面看還是一座城市,掩映於青山碧水之中,實際上已經是空無一人、雜草叢生的荒廢的空城。們於西伯利亞北部的卡德昌(Кадыкчан),建於1943年,曾經作為流放政治犯的的古拉格集中營,這是一座工礦城市,該城於2003年4月4日被正式廢棄,城市中還有個別老人抱守殘年。
從總體上來看:西伯利亞北部、中部、環北冰洋沿岸、極東側的楚科奇半島、勘察加半島等地由於氣候的嚴寒、多年的永久性凍土、延綿不斷的西伯利亞針葉林森林、以道路交通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周全等原因導致這些地區是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但在西伯利亞南方的新西伯利亞州、鄂木斯克州、伊爾庫次克州、伯力、海參崴一線(外東北的自然條件和中國東北三省差不多,面積還要稍微大些,但並不存在中國東北三省不適合人類生存一說)等西伯利亞南沿地區還是可以適合人類生存的。面積比整個中國還要大的西伯利亞總人口不到4000萬,原因主要應歸結於俄羅斯人口的出生率低、經濟增長的下滑、蘇聯解體以後的俄國力的衰退等原因。如果單純的從自然條件來說整個西伯利亞南沿容納生存1-2億俄華人問題不大,當然整個西伯利亞地區從新西伯利亞、鄂木斯克、伊爾庫次克、外滿州南沿一線也是俄國能夠控制整個遼闊的西伯利亞關鍵所在。
西伯利亞擁有富可敵國的資源。美俄方面的智庫對西伯利亞的資源估算過:差不多是400萬億美元。擁有整個西伯利亞可以讓整個俄華人靠賣資源都可以舒舒服服地地過上幾百年的好日子。西伯利亞這一廣闊的地區被稱為取之不盡的資源寶庫。俄羅斯科學家、作家羅蒙諾索夫曾經說過:“俄羅斯的強大在於西伯利亞的富饒。”根據勘查材料粗略地估算,西伯利亞地區蘊藏的資源接近原蘇聯全部資源的三分之二。西伯利亞的石油(例如秋明油田)、原蘇聯93%的煤炭資源在烏拉爾以東的西伯利亞地區,據推算,在已探明的儲量中,70%左右在西伯利亞地區;天然氣(秋明地區為主的西西伯利亞油氣田,已發現的油田和氣田就達200多個,是世界上僅次於波斯灣的第二大油氣田,)、西伯利亞地區的金屬礦物和非金屬礦物十分豐富,這裡幾乎擁有世界上已經發現的一切礦物資源!鐵、銅、鋁、錫、鎳、鉛、鋅、鎂、鈦等有色金屬礦,金、銀等貴金屬礦,鎢、鉬、鉀等稀有金屬礦,雲母、石棉、瑩石、石墨、金剛石、滑石、鹽、磷灰石、磷鈣石等非金屬礦產資源的儲量都十分可觀,其中,鐵、銅、鋁、錫的儲量尤為豐富。和平鑽石礦位於俄羅斯西伯利亞東部永久凍土帶雅庫蒂亞市附近的米爾內鑽石礦曾是克里姆林宮的最高機密之一,它產出的大量鑽石使前蘇聯在美蘇爭霸中擁有強大的經濟資本,即使今天,俄政府仍將它當做“聚寶盆”,渴望從這個巨坑中挖出更多的鑽石寶藏。“和平”鑽石礦每年產出價值20億英鎊的鑽石,該礦場位於西伯利亞東部地區的一個直徑超過100公里的隕石坑內,儲量估計超過萬億克拉,比目前已知的全世界鑽石礦儲量的總和還大10倍,能滿足全球 寶石市場3000年的需求。事實上,早在上世紀70年代,前蘇聯政府便已經發現了這個巨礦,只是為避免損害本國鑽石業利益,才將這個秘密隱瞞至今。
回覆列表
要致富先修路,基礎建設跟不上,人不夠多,如果給中國你看看,高鐵,高速公路,機場,各種集團工廠,各種房地產,各種移民,都不是事兒,關鍵就兩個點,一個是錢,一個是人,還有一個,那就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