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連皇帝都讚歎這句話,它好在哪?章臺柳暗指什麼?
8
回覆列表
  • 1 # 艾莉絲的美好人生指南

    唐朝有個詩人,和自己最寵愛的小妾因為戰火隔離多年,兩人只好在詩句中互相暗報平安,最後終於重逢。這是怎樣的一個曲折動人愛情故事呢?

    皇帝吟詩重用他,卻逢亂世寵妾被擄走,他的章臺柳詩句暗含玄機

    女星鄭爽的愛情一直受到粉絲們關注,近日最美小花鄭爽和張恆在日本被路人偶遇,感覺我們的爽妹子自從和張恆談戀愛了,好像每天都在吃糖。

    唐朝有一個著名的詩人,寫詩的水平可以排在唐詩牛人中前十的行列,那就是韓翃。

    可惜年輕的時候,他卻一直沒有得到皇帝重用,結果在家裡待業了十多年,眼看著旁邊原來和他一樣年齡的人都當了大官,心中鬱悶不已,只好經常稱病常閉門不出。

    這天晚上,因為常年閒呆在家無事,他照例早早就準備睡覺了。突然聽到房門被人擂得山響,外面有人大喊,快開門,快開門。他一聽聲音知道,是自己為數不多的好友之一,韋巡視在喊門。

    他把門開啟後,韋巡視高興地告訴他說,祝賀,熱烈祝賀你,天大的喜事。

    原來皇帝重新重用他,讓他當起草詔書的文官。韓翃吃驚的說。我已經這麼大歲數了,皇帝還能重用我嗎?

    韋巡視笑著說,你這個官兒當的可不容易,中間差一點被別人領去了。

    原來當時同時有兩個人都叫韓翃,而且在同一天任命官職,一個是去任地方官,而一個進入到中央任職。

    吏部還專門請示皇帝,是哪一個韓翃到中央來任職?

    皇帝一聽還有這種巧合,就隨口吟誦: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就用寫這首詩的韓翃。

    直到此時,韓翃聽到了這個原因,這才放心動身到大唐帝都上任去了。而他也因這個故事詩名遠播。

    善於寫詩的韓翃也是性情之人,對自己愛戀的女子滿懷深情。

    他原來有一個寵愛的歌女,這個女子姓柳。兩人原本恩愛甜蜜。後來因為工作原因,他離開京城到很遠的地方任職,很長時間沒有機會回家。

    更不幸運的是,剛好趕上安史之亂爆發,山河破碎,普通老百姓流離失所,叛軍闖入京城,婦女更是被流寇擄掠。當時他還在外地,一時趕不回來安置家人,心中憂急萬分。

    好不容易遇到熟人,於是託人送去信,也不好在心中直說,只是用詩隱晦的表達:章臺柳,顏色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意思就是擔心他落入敵軍的手中。

    他的愛妾柳氏也以詩句回答:楊柳枝,芳菲節,可恨年年贈離別;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意思是告訴丈夫,我很安全,但是盼著他回來。

    後來雖然叛軍被消滅,但這個寵妾還是被一名將軍強行搶走。對方位高權重,執掌重兵,連皇帝都輕易奈何不了。

    甚至有一次,韓旭進京辦事,正好在路上遇到了柳氏,兩人驚喜之餘,也不敢相認,只能默默相對流淚。

    這是讓韓翃手下的一位性子剛烈的武官知道了,這名武官平時對韓翃十分佩服,聽說自己上司遇此難事,非常憤慨,發誓要替他打抱不平。於是趁著一次外出機會,他化裝成高官隨從,把柳氏搶回了家,還給了韓翃,終於讓他們有情人破鏡重圓。

    同題仙遊觀

    唐 · 韓翃

    仙台下見五城樓,風物悽悽宿雨收。

    山色遙連秦樹晚,砧聲近報漢宮秋。

    疏鬆影落空壇靜,細草香閒小洞幽。

    何用別尋方外去,人間亦自有丹丘。

    這是一首別緻的遊覽寫景詩,生動描繪了道觀的仙風凌冽。

    首聯寫的是在仙台上剛見到五城樓,夜雨初停景物冷落悽清。

    頷聯由遠及近,由形到聲,生動形象寫景色優美,曉山翠色遙連秦地樹木,漢宮砧聲報訊寒秋來臨。

    頸聯寫道觀環境優雅,空壇澄清疏鬆影落水底,小洞清幽細草芳香沁人。

    尾聯點題,說何必去尋找世外的仙境,這裡就是人世間美好的桃源。

  • 2 # 蜀中優數

    主要描寫的是寒食節。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寒食東風吹拂著皇家皇家御花園的柳枝。章臺暗柳比喻窈窕美麗的女子。

  • 3 # 你168379208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這兩句妙在意境高遠,諶稱經典。

    作者把讀者一下子帶進春風吹拂落英繽紛的世界,細柳隨風起舞,草長鶯飛春意正濃。

    該詩句平仄有致朗朗上口,在美學方面也有一定的價值可鑑賞,難怪當朝帝王也為該詩所俘虜成了作者入仕途的敲門磚。

  • 4 # 陳年往事1222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韓翃,巜寒食》春天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描寫春天美麗的風光,京城裡沒有一個地方不飄飛著美麗的花朶,迷人的花朶。(春城無處不飛花),這句詩中流露著一種自在逍遙的意味,別有一番迷人的美感。

  • 5 # 意會勝言傳

    這兩句能觸動你的內心嗎?如果不能:它就不是好句。如果能,那麼,它觸動你的那個點或面就是好的地方。所以,我覺得好的地方未必你也認為好。比如。現在網上幾萬甚至幾十萬首悲秋傷別的所謂古詩詞(現在的人寫的)。我認為都是垃圾而你有可能認為是好詩。對同一首詩,人生感悟不一樣,讀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我指的是優秀的古詩詞)。老實說:這個問題,比較幼稚。

  • 6 # 臨軒望月空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描寫京城春天百花齊放、官商雲集的和平繁華景象。皇帝的恩澤惠顧京城內大小官員及官員的歌功頌德勝不絕於耳。自然讓皇帝喜歡。點明時間、地點,以景寓情。可能也暗示這只是表面的繁華,寒食節禁火紀念先人,而皇宮燈火通明,則是對歷史的背叛,禍亂就在眼前而不自知,也是很可悲的。通篇寫景,但一切景語即情語!煉字惜金,詩眼出,全盤活!飛、傳、入等動詞帶活全詩,箇中滋味需仔細體會。

  • 7 # 長安史記

    一,先看全詩。

    寒食

    唐代: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二,韓翃是唐朝李適皇帝在位時欣賞的地方小吏。有較高文學造詣。後被調中央~唐長安城,在中書省下任職。

    三,詩中描寫寒食節的長安城景象。前二句寫景表節氣,後二句寫景喻心情。

    四,前二句:1,春城無處不飛花。時在唐德宗大約50多歲時。春城指三月的長安城,彼時,灞柳情思文化在文人心中形象與春節極為合拍,滿城盡栽柳樹。飛花,即指在春風吹拂下滿天飛的柳絮,注意而不是指春天處處開花的美景!柳絮密密且橫飛,古人又沒有口罩,影響呼吸,真的挺煩。2,寒食東風御柳斜。講清了節在寒食,點題並引下句。講清了風吹柳斜,承上句意。

    五,三四句:3,日暮漢宮傳蠟燭,是說寒食節當天,太陽落山,禁食熱食活動結束,皇宮裡開始發新蠟燭(備註)。4,輕煙散入五侯家。輕煙指點燃蠟燭的煙,五侯泛指權貴階層(公、侯、伯、子、男五等諸侯)。隱澀地表達了“只許官州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後代俗話的含意。

    六,全詩可見詩人的注意力和述求點在關心黎民百姓的生活疾苦上。所以進一步表明無處不飛花一定講的不是處處鮮花盛開的景象,詩人一定不是愉悅的心情。也間接印證那時的德宗帝信用宦官選成的官場不滿。

    七,備註,寒食節是清明節前一天,是為紀念晉時忠臣介子推而立。當日禁火,飢時只能吃冷食,故名寒食節。

  • 8 # 雲卷飛山

    唐代韓翃《七絕》

    寒食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韓翃,唐朝天寶年進士,生卒不詳。

    寒食,寒食節,相傳春秋時,晉國公子重耳長期流亡,介子推不離不棄,甚至割股肉給公子重耳解饞,有成語“割股啖君”為證。公子重耳後來重掌晉國,勵精圖治,成為一代名君“晉文公”。介子推卻不求名利,攜母隱居山林。晉文公一方面想報答介子推,另一方面也希望介子推繼續輔佐自己,進山尋找,可林海茫茫,怎麼才能找到介子推呢?一手下獻計,何不放火燒山,這樣介子推就會乖乖出來了。於是一把大火後,卻找到了介子推母子二人屍體,原來介子推寧可燒死,也絕不出來做官!重耳悲痛欲絕,處死了出餿主意之人,另外下令,在介子推蒙難之日禁絕煙火,只能吃冷食,後演變成“寒食節”,在冬至後105天,清明節前一、二日。

    御柳,宮苑柳浪。

    漢宮,假漢宮之名,言唐宮之事,與白居易《長恨歌》首句“漢皇重色思傾國”一樣,假借諷喻。

    本詩之妙處當在全詩明裡寫景,沒有一詞言及政事,卻處處透露出諷嘰味道:寒食節本是追思前賢,節儉反思之日,王公貴胄卻大舉煙火,尋歡作樂,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後來的劉禹錫《七絕*烏衣巷》或許用差不多的筆觸,給這些只知醉生夢死的權貴們指出了宿命: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章臺,漢代長安街道,多舞榭歌臺之地,多柳樹。韓翃與名妓柳氏戀愛,三年不見,寄詩曰: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春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用現在的話,大意是:親,你還一如過去青春靚麗嗎?唉,即使你還象原來那麼娉娉嫋嫋,恐怕早就被人攀折過了吧?是醋?是恨?是悔?這大概只有當事人自己才真正明白吧?

  • 9 # 梧桐樹邊羽

    首先回答標題中的問題(春城飛花)。

    然後再回答補充裡面的問題(《章臺柳》)。

    這兩句詩出自唐朝韓翃的《寒食》: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這是一首描寫寒食節前後長安城的諷諫詩。歷來有個規定,在寒食期間,是要吃冷食的,所以稱為“寒食節”。這個節日當時是官推,為了紀念忠誠到極點,然後被主子放火燒死的介子推。如何看大家是否遵守了過節的規矩呢?那就是禁火。而這首詩的最後一句明明就是寫了那些官宦之家,不但點了燈,還是皇宮裡發放出來的燭火。所以這是諷諫詩。

    注意這裡的“漢宮”其實就是指當時的宮庭,這個是當時寫文的規矩。好比白居易開句就是“漢皇重色思傾國”,誰不知道他是寫唐明皇呢?

    這不是問題所在,問題是前兩句好在哪裡?讓皇帝都稱頌不已。

    其實大家仔細想想,流傳得廣,被人不斷吟誦,稱讚的真的是前兩句嗎?

    前一句而已。“春城無處不飛花”。

    為什麼?簡單,直白,朗朗上口,七個字構建了一個完美的意象,人人都能吟誦,人人都能代入那個唯美浪漫的場景。

    當你站在一整條街的櫻花樹下,一陣微風吹過,粉紅色的櫻花翩翩飛舞,冉冉下墜,在你的眼前飛進你的心中,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精緻景色讓你的大腦一片空白,你是來一句“我靠,太美了。”還是寧靜佇立,拈指微微一笑:“春城無處不飛花……”更讓人覺得你學富五車,瀟灑浪漫?

    七個字,平仄跌宕起伏,又裝了一個好逼,誰不愛呢?而且詞意簡單明瞭,大家全都認同稱好,並沒有覺得你有裝逼的嫌疑,於無形處裝逼,才是高妙無比。誰不愛呢?唐德宗都愛,直接因為這個升了韓翃的官。

    這個時候你再指出來,原文中飛的花其實是“柳絮”,不是面前的櫻花,桃花,狗尾巴花,銀杏葉,估計看你的小姑娘的眼中又會多幾顆星星了。

    我也是超級無比喜歡這句詩的。

    這首詩收在了《全唐詩》,歸於古風類。也新開了詞牌名,就叫《章臺柳 | 寄柳氏》,所以也算是詞。這個從側面印證了詩詞同源,詞起源於唐的說法。

    《章臺柳》的故事在詩外。全詩(詞)二十七個字,簡單直白,字面理解並沒有什麼難處。但是我們如果瞭解這些前因後果,才能更好的體會到詩人當時的心境和詩詞背後隱藏的深意。

    韓翃(hong),年少便因為才情聞名遐邇,交友甚廣。天寶年間,風華正茂,入京趕考,流寓京師,與李王孫交為莫逆。這個李公子呢,家財萬貫卻愛才重道,包了個有慧根的歌妓柳氏,不想朋友幾番交往,韓翃與柳氏一見鍾情,互相愛慕,估計讓李王孫齁得慌。李王孫便將家產和柳氏相贈,自己抽身去了華山修道。這種事情在今天聽起來不可思議,在重才重義重道重修的時代,還是時有發生的。章臺,是指繁華之地,後來引申指煙花之地,所以章臺柳用來代指歌妓柳氏,外人未必知,自己人卻心領神會。

    754年,韓翃中了進士,別柳氏回家省親後赴侯希夷節度使處任參軍。755年,安史之亂,長安城破。覆巢之下豈有完卵?章臺柳國色天姿,在兵荒馬亂時四處逃亡,為了躲避叛軍騷擾,削髮為尼,藏身山野破寺,留著一絲等待情人來救自己脫離苦海的希望晨鐘暮鼓。

    韓翃也算情種,一直對柳氏念念不忘,757年郭子儀收復長安,韓翃立刻派人進京尋找柳氏。他準備了一口袋子沙金,白色布袋子上就寫了這首《章臺柳》:

    章臺柳,章臺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柳姑娘啊,柳姑娘,你還好嗎?往日的情分還在嗎?這亂世三四年,想你即便是明眸皓齒依舊,身姿綽約依然,也是有主之人了吧?

    這小子也真是,愛人生死未卜,卻在詩裡面皮裡陽秋,小肚雞腸,妄加猜疑。不過愛之深,妒之切,念之雜,算是情有可原吧。

    如果當時柳氏已經另有高枝,估計這袋子沙金和這首詩就是分手贈言和分手費了吧。可是這樣實在太俗氣,幸虧女主不簡單。柳氏接了這封帶錢的信,淚流滿面,不知道是心酸感動的還是氣的,提筆就按照這首詩的格律回了一封《答韓翃》:

    楊柳枝,芳菲節。可恨年年贈離別。

    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

    所以又可以說《章臺柳》是詞,因為至少當時在這個詞牌名下就有了兩個同格律的作品了,韓翃屬於開創,柳氏這首就是填詞了。

    楊柳枝在菲芬的春天,生氣勃勃,老孃我還活得好好的。“可恨年年贈別離,”霸陵折柳,是從漢朝開始的習俗了,大意是祝願遠離的人記得故鄉的美好,並希望你像柳樹一樣到哪兒都能存活。千百年來,古人一般選在春季出行,這樣才能在冬季蟄伏。所以無辜的柳樹就總是這樣被折損了。

    “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美好的青春同美好的春光一同虛度,無法可找回來了。往日依依的章臺柳隨著秋天的到來,已不再是顏色青青了。你這個時候忽然送了錢和信來,是什麼意思?如今秋意濃濃,縱然郎君來了,當看到這種情況,也是不堪攀折的了。

    這柳氏,還真是個妙人。把韓翃感動得稀里嘩啦,恨不得立刻去迎娶她。但是為官之人,特別是在那個時代,還真不是說走就能走的。等到上司侯希夷入京任左僕射,韓翃再去尋柳氏。估計是京都已經安全,柳氏這個美女藏身寺廟的訊息傳了出去,平叛有功的蕃將沙叱利就直接把柳氏搶走了,韓翃與柳氏再次錯過了。

    不過最終兩人還是在一起了,這段風流公案甚至驚動了唐肅宗。

    年輕俠客縱情飛馬,章臺舊愛豪放逃府,頂頭上司捨命護犢,重兵蕃將暴跳尋事,清明天子成全美事。後面故事還挺長,但和《章臺柳》這首詩詞沒什麼關係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香瓜籽現在可以育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