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披堅執銳K

    朱元璋死後,孫子朱允炆繼位,為建文皇帝。因怕各藩王勢力越來越大,對朝廷構成威脅,遂開始著手削藩。燕王朱棣起兵造反,發動靖難之役,將侄子朱允炆趕下臺,1402年朱棣當了皇帝,為永樂皇帝。 雖然朱元璋給予北元勢力以毀滅性的打擊,但是連年征戰對國力造成很大的消耗,後來就罷戰修養生息,也是沒辦法大部隊開過去找不到人打。 蒙古各部之間沒有了外患,也開始透過不斷的內戰,韃靼、瓦剌等部逐漸先後崛起,不時騷擾明朝北部邊境。如果讓蒙古勢力完成統一,發展壯大,將對明王朝造成莫大的威脅。對遷都北京後的朱棣來說,估計睡覺都睡不好。 永樂八年,即公元1410年,明成祖朱棣決定御駕親征,進行他繼位以來的第一次北征大漠。朱棣率50萬大軍,由京師出發,經居庸關、宣府(今河北宣化)、興和(今河北張北)。進軍途中得知韃靼內部出現分裂,本雅失裡率軍西逃至兀古兒扎河(今蒙古國東北部東方省內的烏勒吉河,也叫烏勒茲河),遂率兵追擊,在今石勒喀河(在今俄羅斯境內)附近大敗本雅失裡。韃靼就此衰落,但是按下葫蘆浮起瓢,瓦剌又崛起。 1413年,瓦剌進軍韃靼阿魯臺部,如果成功,瓦剌勢力勢必更加強大,對明朝將有巨大威脅。朱棣再次率軍北征,在忽蘭忽失溫(今蒙古國烏蘭巴托)大敗瓦剌部首領馬哈木所率3萬兵馬。瓦剌被打下去了,韃靼卻又強大起來,真是陰魂不散。韃靼開始襲擾明朝邊境。 1421年,阿魯臺率部襲擊了興和(今河北張北)。第二年開春,明成祖朱棣決定第三次北征,經獨石、開平、應昌(今內蒙古赤峰克什克騰旗境內的達裡諾爾湖西南)進至殺湖原(今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呼倫湖一帶)。阿魯臺狡猾大大的,自知不敵,倉皇北逃。成祖遂退兵。 韃靼是記吃不記打,到了1423年,阿魯臺又來襲擾明朝邊境。朱棣開始第四次北征,結果兵至萬全西陽河(今永定河支流洋河),就得知韃靼部已經再次被瓦剌部打敗。韃靼王子也先土幹率部歸降。朱棣封他為忠勇王,並給他賜了個漢名:金忠。這個金忠本是被排擠而落魄的蒙古王子,在明朝這邊受了優待,後來比較忠心。 1424年,韃靼阿魯臺又來了,兵犯大同、開平等地。明朝的皇帝哪能受這般鳥氣,成祖朱棣決定第五次北征。這次北征以金忠為先鋒,阿魯臺逃至答蘭納木兒河(也叫達蘭納穆爾河,今蒙古國和林東北),急追未果,遂班師。明成祖朱棣不知道是不是被狡猾的阿魯臺氣的,班師途中病亡於榆木川(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多倫縣東北)。 明成祖朱棣14年間發動了五次北伐,重創韃靼、瓦剌,迫使他們前來朝貢,北方邊境暫時處於安寧,為明朝消除了巨大的隱患。但是在朱棣去世以後才過了25年,1449年瓦剌部又捲土重來,明朝遭遇土木堡之變,從此由鼎盛開始轉向衰弱。

  • 2 # 歷史怪誕說

    凡事有利必有弊,文武雙全永樂帝!

    明成祖朱棣,歷史上爭議頗大的一位帝王,他雄才大略,文武全才。

    他開創了明初盛世,南征北伐,鞏固了南北邊防,維護了中國版圖的完整。

    另一面又好大喜功,多疑好殺,手上沾滿了鮮血。

    永樂帝朱棣曾五次出征蒙古,史家讚譽“五出漠北,三犁虜庭”,“功高漢武,業邁唐宗”。

    過去漢武帝和唐太宗雖然也屢破北狄,但都是派大將出徵。

    像朱棣這樣以天子身份遠征大漠的,明成祖是第一人。

    那麼明成祖朱棣為什麼要御駕親征呢?

    蒙古貴族的不斷挑釁和叛亂

    明成祖即位的時候,蒙古內部互相殘殺,並分裂為韃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

    兀良哈部因“靖難”時“從戰有功”,明成祖待之甚厚,永樂年間一直和明朝和睦相處,和明朝對抗的是韃靼和瓦剌兩部。

    明成祖朱棣一開始對蒙古是採取懷柔政策的。永樂七年,明成祖朱棣曾給韃靼的大汗本雅失裡寫信稱:“朕主中國,可汗王朔漠,彼此可相安無事”,表達了和平共處的善意。

    但當時韃靼在蒙古部落中實力最強,大汗本雅失裡也因此狂妄自大,不知好歹,竟然殺死了明朝使臣郭驥,朱棣也是忍無可忍,才決定征討蒙古。

    一開始朱棣並沒有親自出馬,他派出了在“靖難之役”中立有首功的丘福率領十萬精兵進行討伐,丘福輕敵冒進,導致十萬大軍全軍覆沒。

    天威震怒,永樂八年朱棣親率五十萬大軍北伐蒙古。

    明成祖首次北征歷時三個多月,縱橫二三千公里,雖然末能全殲韃靼軍隊,卻掃蕩了其根據地斡難河、臚朐河一帶,促成了韃靼內訌,致使大汗本雅失裡在逃亡途中被瓦剌殺死、太師阿魯臺稱臣朝貢。

    明朝成了韃靼與瓦剌兩大勢力的宗主國,明成祖不僅是中原的帝王,也是蒙古的帝王。

    他稱:“華夷本一家,朕奉天命為天子,天之所覆,地之所載,皆朕赤子,豈有彼此。

    明成祖首次北征之後,蒙古草原的大、小封建主基本上已經和明朝建立了隸屬關係,主要形式有封王和設衛,按級別對歸附者分別授予王、都督、指揮、正副千戶、百戶等。

    但由於遊牧民族反覆無常,瓦剌、韃靼臣服明朝的情況下相繼叛亂,明成祖於永樂十二年(1414)、永樂二十年(1422)、永樂二十一年(1423)、永樂二十二年(1424)對反叛者進行討伐,毫無疑問朱棣後四次北伐漠北是平定叛亂的。

    政權鞏固,經濟繁榮

    明成祖即位後,進一步削弱了藩王的勢力,恢復了錦衣衛,增設了東廠,初步設立了“內閣”,這些措施都加強了皇權。

    太子朱高熾寬厚仁慈且有才幹,朱高熾每次都圓滿完成了監國任務。

    這些讓朱棣放心,沒有篡位等後顧之憂。

    明朝經濟經過三十多年的休養生息,到了永樂年間達到了繁榮。

    永樂九年僅儲存的倉糧就達一千九十八萬石之多,可供軍隊十年俸糧。

    “宇內富庶,賦入盈羨”,國富民強,為明朝北伐蒙古提供了物質保障。

    勇武剛毅、好大喜功

    明成祖出生行伍,在他還是燕王時,就“屢帥諸將出徵”,在近十年間,六次離開北平出征或巡邊,金戈鐵馬,親歷戰陣,培養了軍事才能,磨鍊了勇武剛毅的性格,有“欲威治萬方”的抱負。

    就像老農離不開田地一樣,金戈鐵馬的戰爭生活對他有天然誘惑。

    和漢武帝一樣,朱棣也好大喜功,他自己想要建立“一掃胡塵,永清沙漠”的萬世功業,和漢武唐宗爭輝。

    每次出征,前呼後擁,極盡排場。

    所到之處,必“勒之金石,以垂萬祀”。

    如至玄石坡命刻“玄石坡”和“立馬峰”,賜泉名“天賜泉”,至廣武鎮賜山名“靈顯翠秀峰”,賜泉為“清流”。

    還有一個原因是朱棣得位不正,不是正統的繼位,他希望建立邊功來消除這一弱點。

    結果和影響

    從正面看,朱棣的五次北伐削弱了蒙古各部勢力,造成蒙古各部歸附納貢的局面,鞏固了邊防,維護了明朝邊境的安寧。

    從反面看,連年的戰爭給蒙古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蒙古經濟處於崩潰的邊緣,後來蒙古族人民一直貧窮落後和朱棣發動頻繁的戰禍不無關係。

    同樣戰爭也給中原人民帶來深重負擔,老百姓生活艱難,苦不堪言。

    北伐的最大弊端是造成了國庫空虛,財力大窘。

    朱棣第一、二次出征都是五十萬兵力,第四次三十萬,其餘兩次都是數十萬。

    “大軍未動,糧草先行”,如此龐大的供給,讓戶部尚書夏原吉絞盡腦汁。

    到了第三北伐,北邊衛所倉庫以無力支出,只好動用了34萬匹驢, 車177500多輛,挽車伕235000多人,共運載糧食37萬石,隨大軍出征。由於深入大漠腹地,軍糧往往供應不上,“軍士乏食,多餓死者”,好幾次北伐都是因為糧草供應不上,不得不撤兵回朝。

    連年用兵,致使國力枯竭,永樂末年連官員的俸祿也被砍去大半,更別說老百姓的生活了。

    到了最後,永樂大帝朱棣也幡然醒悟。

    當第五次出征勞而無功時,他立即下令班師回朝,可惜病死在回軍途中。

    在臨死前,他想起了因勸阻北伐而被關進大牢的夏原吉,不由一聲嘆息:原吉愛吾

  • 3 # 小編虎哥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在“靖難之役”後奪取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但是在後世對朱棣評價時卻並沒有過多的苛責他的“篡位之舉”,而是稱讚其為“永樂大帝”,主流意見認為他留給後世四大功績——遷都北京、《永樂大典》、鄭和下西洋和對外用兵(南征安南和五徵蒙古),其中尤其以最後一條最為人稱道,很多時候華人在評判一個帝王是否偉大時,總喜歡用文治武功來衡量,對於很多帝王來說,文治容易實現,而武功則是可遇而不可求。

    朱棣

    那麼明成祖朱棣的“武功”究竟如何呢?他五徵蒙古究竟取得了什麼樣的戰果?本文將攫取一些史料來向大家展示朱棣的所謂“武功”。

    一徵蒙古,戰果尷尬

    朱棣第一次親征蒙古是在他登基之後的第八個年頭。永樂八年二月,朱棣率五十萬大軍出征蒙古,準備進一步蕩平退居草原的蒙古人。但是,這次出征的動機似乎不沒有那麼強烈,因為從二月到五月份的三個月裡,明朝大軍幾乎沒有遇到蒙古軍隊。

    蒙古騎兵

    五月八日,終於小有斬獲,一位都指揮使“獲虜一人”,五月九日再獲“胡寇數人及羊馬輜重”,這實在是小到不能再小的收穫了。然而,在之後的一個月裡,連這樣的收穫都沒有,朱棣和大軍所能做的便是狩獵賞景。最終,歷時五個月的第一次遠征蒙古也只是取得了數次類似的結果而告終。

    二徵蒙古,斃敵數百

    永樂十二年,朱棣又開始了對蒙古的第二次遠征,相比於第一次的“尷尬”,第二次親征蒙古可以說是取得了不小的戰果。據《太宗實錄》記載,在第二次出征中,明朝大軍在朱棣的率領之下“斃賊數百人”。

    戰果不能算小,但是如果看看雙方的兵力對比,你會發現這個戰果其實也很一般,因為雙方的兵力對比是“五十萬之眾”對“三萬餘人”,當然朱棣率領的是“五十萬之眾”。

    三徵蒙古,敵酋遠遁

    永樂二十年,朱棣率領三十萬大軍第三次親征蒙古,而這一次的矛頭直指韃靼部,結果,還沒等朱棣進入蒙古,韃靼部就在首領阿魯臺的率領下逃之夭夭,朱棣和他的三十萬大軍撲了個空,“醜虜阿魯臺聞風震懾,棄輜重牛羊馬駝逃命遠遁”,而最終取得的戰果是“殺首賊數十人”。

    明朝疆域

    第三次遠征無論從實際戰果還是從實力對比來看,可以說是相當失敗的,畢竟三十萬大軍消耗的糧餉和人力是十分巨大的,而且沒有對韃靼部形成任何有意義的殺傷。

    四徵蒙古,再次撲空

    永樂二十一年,朱棣第四次親征蒙古,而這一次的戰鬥過程與第三次如出一轍,等朱棣大軍深入蒙古草原是,阿魯臺早就避之遠去,明朝大軍“如入無人之境”,所以更談不上什麼戰果了。

    五徵蒙古,命喪歸途

    永樂二十二年,朱棣連續三年出征蒙古,而這也是他第五次、最後一次出征蒙古,而這一次出征依然還是空手而回。明軍進入蒙古之後“彌望荒塵野草,虜隻影不見,車轍馬跡皆漫滅,疑其遁已久”,蒙古人又與朱棣在大漠草原玩起了“貓捉老鼠”的遊戲。朱棣命“英國公張輔等分索山谷,週迴三百餘里,無一人一騎之跡”。

    無奈之下,朱棣只得下令班師回朝,然而朱棣卻沒能等到回朝的這一天,當明軍行進到榆木川(今內蒙古多倫)時,朱棣便一病不起,最終在此駕崩。

    縱觀朱棣的五次親征蒙古,除了第二次親征時取得了“斃敵數百”的戰果之外,其餘幾次都收效甚微,尤其是最後三次,蒙古人已經深諳明軍的軍事行動習慣,知道明軍不可能長久深入蒙古腹地,時間久了必定會班師回朝,所以蒙古人便和明軍玩起了捉迷藏,使得數十萬明軍都無功而返。

    朱棣五次北征蒙古

    那麼,即使不能取得任何戰果,那麼朱棣為何還要多次親征蒙古呢?尤其是最後三次,每一年出動一次,卻每次都毫無收穫,那麼是什麼原因驅使朱棣如此不辭勞苦、甚至不惜性命地遠征蒙古呢?朱棣選擇這麼做,至少有四個原因。

    第一,朱棣的皇位來路不正。朱元璋死後,皇太孫朱允炆繼位,這是朱棣的侄子,所以說從傳統倫理上來說朱棣已經失去了當皇帝的可能性。但是朱棣又志在皇位,所以很快他就發動了“靖難之役”,藉口“清君側”奪取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篡位之後的朱棣深知歷史會如何評價他,所以他急需要一些“壯舉”來粉飾自己,讓史書能夠儘量留下自己的豐功偉績,而不是篡位這個劣跡,正如唐太宗李世民那樣需要“貞觀之治”來掩飾自己的“玄武門之變”。對於朱棣來說,遷都北京是處於這個考慮,而五徵蒙古也是處於這個考慮。

    靖難之役

    第二,和朱棣的性格有關,朱棣是一個虛榮的人,喜歡用豐功偉績來粉飾自己。尤其是在做了皇帝之後,更加需要。而大臣們也深知朱棣的性格,所以在朱棣每次遠征之後,不管有沒有取得實質性的結果,都會歌頌一番,比如“威德所加,不遠過漢高哉?”“乘輿所至,蓋漢武唐宗所不到者。”而在聽到大臣們的這番歌頌後,朱棣會更加期待下一次出征,於是便有了連續多年的五徵蒙古。

    第三,朱棣北征還有其他目的,殲滅蒙古並不是他的真實目的。朱棣在洪武年間就受封北平,在北平經營多年,而他發動靖難之役時也是以北平為後方基地,所以北平對他來說意義重大。在朱棣奪取了皇位之後,由於一系列的原因想要遷都北平,所以他親征蒙古是為了給遷都造勢,他多次出征都以北平為基地,甚至長久逗留北平,這無疑是為了增強北平在全國的政治地位,慢慢消磨遷都勢力的反對意見。

    另外還有一個目的,朱棣想要改變朱元璋時期的“塞王”政策,朱元璋分封了九個兒子坐鎮北方防線,以應對北方的蒙古勢力。而朱棣登基之後,害怕其他藩王效仿自己發動“靖難之役”,所以削藩是迫切需要,但是又不能明面上反對父親朱元璋定下的政策,於是他便透過五徵蒙古來表示自己有能力應對蒙古,而不需要這些塞王,所以以後撤出這些塞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所以說,朱棣五徵蒙古是一盤大棋,而不僅僅是為了對付其實已經無力危害明朝的蒙古實力,而是為了整合明朝內部朝局,為削藩做進一步鋪墊而已。

    參考文獻:《龍床·明六帝紀》、《太宗實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國羽而言,日本羽毛球隊和印尼羽毛球隊哪個更難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