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戒你如煙

    家庭為小兒的備用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則。首先必須是常用藥,也即小兒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如退熱藥、治療感冒傷風藥、胃腸道藥、外用的碘酒、紫藥水、紅藥水等。其次,所備用的藥一般是性質比較溫和的、安全的、副作用少、不良反應輕的、非劇毒藥。當然各種藥均不能隨便服用,或用量過大。如備用的退熱劑為阿斯匹林,止咳化痰的中藥丸或西藥小兒止咳糖漿,治療感冒的是中藥沖劑或西藥中的常用消炎片,消化道用的健脾消食、收斂助消化的中西藥、抗菌藥中的黃連素。另外,備用藥種類不宜太多,每一方面的中西藥各一種即夠,太多容易混淆不清,作用相近的藥同時服用也可因協同作用而發生不良反應或過量。備用藥是臨時應用一般的輕症。如病情經23天尚未見輕,就得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最後,要對這些常備藥的用法、劑量、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做到心中有數,以便比較正確地使用。因此備用藥不宜過多,多了難記住,就容易出錯。

    呼吸系疾病常備藥

    呼吸系統疾病在兒科佔首位,雖以冬春季為多,但四季均有。對於一般感冒、氣管炎完全可以在家服藥,去醫院還容易傳染上其他病。呼吸道病多由病毒引起,不必應用抗生素。可能為細菌性者,可以備用西藥中的消炎劑,如複方新諾明,病情較重可用紅黴素或麥迪黴素。西藥止咳化痰藥有複方甘草片或複方甘草合劑,可以此為基礎,加上氯化銨,或麻黃素止咳藥水。中成藥中可備小兒感冒沖劑、板蘭根沖劑、至聖保元丹、兒童清肺丸、蛇膽陳皮末、妙靈丹等。

    消化系疾病常備藥

    小兒一般消化道的病症常見的有食慾不振,胃口不香胃腸道及全身無明顯器質性病變,西藥可用各種消化酶製劑,如胃蛋白酶合劑、胰酶、多酶片等。中成藥可用小兒健脾丸等。大便消化不好,無膿血,偶有嘔吐,非感染性腸炎時,西藥可用乳酶生、酵母片、鞣酸蛋白、兒茶等。中成藥可用六一散、香桔丹、香砂平胃丸等。家病毒性腸炎,大便中無膿血,可試用香連丸等。

    藥物的管理

    這裡所指的藥物管理,是為了防止服錯藥、服用變了質的藥、孩子誤服藥。家裡除了小孩的備用藥外,有時去醫院看病後還會帶回來一些藥,另外大人有病時也會有些藥。所作以藥的種類和數量是會不少的,假如管理得不好,就會出問題為了防止孩子誤食,所有的藥應存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包括孩子能爬上凳子或床上摸得到的地方。為了防止服錯藥,必須把成人用藥和小兒的用藥分開放,不要放在同抽屜或盒子內;外用藥與內服藥應分開放;呼吸道用藥和消化道用藥應分開放。每種藥的包裝上應有明確的說明,包括藥名、作用、用法。特別要注意用原來某一種藥的袋,臨時存放了另一種藥,這樣最容易吃錯,最好不要這樣張冠李戴。即使要這樣,必須將原來的藥名用鋼筆塗掉,或貼上白紙,然後寫上新放入藥的藥名及用法。最後還得注意藥品有無變質,特別是存放過久的備用藥,尤其是藥水,包括中藥和西藥水,夏季天熱更易變質。如藥水變色、發生混濁,藥片變色、潮解等,就不應再給孩子服用。

    小兒用藥注意事項

    (1)注意用量。小孩與大人的用藥不同,不能簡單地認為只是身高、體重、外形上的不同,而且內在各系統、各器官的組織結構和功能發育程度也有所不同。因而在用藥上也不能只認為就是用量大小不同而已。當然小兒的用量要比成人小,但有些藥如按每公斤體重計算,也許較成人要大些。必須注意用量,要分清每次和每天的用量。如把每次用量當成每天用量,則藥量就服少了;如將每天量當做每次量,則藥量就大了。要按醫生囑咐服藥。如果孩子小,要把藥片分為幾次服。不能想方便,懶得把藥片分成幾次服,而只分為1-2次服,這樣的服法,不能達到藥物應起的作用,而且也容易發生藥物過量。就像把一天三頓飯放在一起吃,結果是一下子胃擴張得難受,後來卻又會因不吃而肚子餓。

    (2)成人藥不能隨便給孩子服用,這裡不只是用藥量的大小問題,主要是有些成人的藥,其作用對小兒不利。如小兒止喘一般用非乃更,而不能用成人的氨茶礆、麻黃素,特別是嬰幼兒。成人的止咳藥中有些含有可待因類成分,對小兒也不合適。孩子各個系統發育尚未完善,特別是與藥物代謝有關的肝臟和腎臟,用藥不合適可影響肝腎功能。小兒服藥後有些不適感覺不會反映,所以易造成耳聾。

    (3)給孩子服藥不宜使用時間太久,非一般家庭備用藥,最好由醫生來決定是否應用,該用多大量,用多久。

    (4)在用藥方法上,原則上可以用口服解決的問題不用肌肉注射,能用肌肉注射解決問題的,不要用靜脈給藥。注射用藥產生的副作用或不良反應重,產生意外的可能性大。事實上並非打針所起的效果就一定比口服來得快、來得好。

    (5)注意服藥方法。為了減輕對胃的刺激,有些藥物要在飯後服用,但對於嬰幼兒來講,常因不願服藥強喂引起嘔吐,飯後服藥有時不合適。有些藥物在酸性強的情況下吸收好,而有些則吸收差,如鈣劑在酸性條件下吸收好,但如與牛奶一起服,易結成凝塊,粘在奶瓶上,影響吸收。小兒的藥用量小,最好用水衝稀後直接喂,不要放在奶瓶中,有些藥物與牛奶混合可起化學變化,而且,難以把所有的藥量保證全部喂入,影響療效。

    按醫囑服藥

    服藥是為了治病,最理想的結果是用藥後能起到更快更好的效果,同時不產生或很少產生不良反應。從藥物的作用強度及範圍來講,有的對心、肝、腎、神經、血管的影響大,作用及副作用均厲害,有些為劇毒藥。儘管有些常用藥性質比較平和,稍微多服一些不致有多大危險性,那也不能隨便服用。為了保持體內有足夠的藥濃度,而藥物在血中持續的有效濃度時間長短不一樣,每天服用的次數也不同。對於有些病用某些藥有一定的時期要求,這就叫療程,可以是7-10天,甚至半年、一年以上。有些用藥的時間,不只是根據臨床表現的消失,而是要透過某些實驗室指標達到正常,才能停藥。有些治療用藥量由小開始,逐漸加量,而有些則要開始用量大,有效後逐漸減量。有時治療一個療程後,休息一定時間,再進行第二個療程。這些用藥的要求,是透過客觀的觀察而得出來的經驗,所以一定要按醫生的囑咐按時間、按次數、按用量服藥。

    不要濫用抗生素

    抗生素也即過去所稱的抗菌素,主要是對細菌有殺滅和抑制作用。抗生素並非對每種細菌均能起殺滅或抑制效果。某種抗生素只能對某類細菌有治療作用,叫窄諧抗生素;有的抗生素可對多種細菌有治療作用,稱廣譜抗生素。廣譜抗生素似乎比窄譜抗生素理想,可以對多種細菌起作用,但長期、經常使用可以把人體內一些正常的、對人體有好處的細菌消滅了,可繼發嚴重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黴菌感染。所以即使是細菌感染,對於抗生素的應用也有選擇性和時間性。抗生素對絕大多數病毒起不到殺滅或抑制作用,因此病毒引起的疾病,無須採用抗生素治療。有不少小兒的常見病均是由病毒引起,如上呼吸道感染及氣管炎中,約80%由病毒引起;秋冬季的腹瀉,多由病毒感染所致;麻疹、水痘風疹、流行性腮腺炎、小兒麻痺等均是病毒性傳染病,不該用抗生素,目前在這類情況時濫用抗生素較普遍。有的家長認為有發熱的病均是感染引起,就得應用消炎藥或抗生素。這種看法是不全面的,有不少過敏反應性疾病、結締組織病、脫水、失血、溶血、腫瘤時可以有發熱。有時高熱,甚至長期高熱。還有的家長、甚至某些醫生,當偶爾檢查小兒周圍血象藥時白細胞總數略高,就認為有細菌感染,較長時間採用抗生素以降低白細胞。但白細胞乃稍高,且小兒各方面均無異常病態表現。當然在細菌感染時白細胞總數可以增高,但白細胞增高並不能肯定就存在細菌感染。透過全面檢查,無細菌感染病灶存在,就不必為此無方向地濫用抗生素。濫用抗生素除了有上述種種原因外,還存在著一些模幅觀念:一是對濫用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後果認識不足,只是認為浪費些藥,起不到好效果,也不會起不好影響、即無益無害。其實抗生素對全身各系統均可產生不良影響,其中最重要的是耳聾、肝功能異常、腎功能衰竭、溶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另一種模糊觀念認為即使抗生素起不到治療作用,也可以起到預防細菌感染的效果。到目前為止,一般認為用抗生素能起到預防細菌感染的情況是在風溼熱時,定期應用青黴素,控制鏈球菌感染,預防風溼熱復發;或某些外科手術後短期使用抗生素,預防手術後感染。其他情況時抗生素起不到預防作用,只是人們心理上的一種安慰作用而已。

    合理使用退熱劑

    退燒藥是小兒的常用藥,有些家長對退燒藥所起的作用和使用的指徵不太瞭解,認為只要有發熱就用退燒藥,認為只要一用退燒藥體溫就該正常。這種認識是不全面的。其實退燒藥只能起到暫時降溫作用,而且不能使體溫完全降至正常,有時僅能使高熱有所降低而已。從時間上來講,也只能降溫幾個小時,藥物作用的時間一過,體溫還是會再次升高的。認為用退燒藥後體溫下降後又上升,就是退燒藥不起作用,這是對退燒藥的功效認識不清。一般只是在高熱39℃以上時,才臨時服用退燒藥,把退燒藥和其他藥物一樣看待,不管體溫有多高,每3-4小時就服用一次,這樣用法是不對的。還有些家長迷信退燒針,認為比口服退燒藥好。注射退燒藥後,出現退熱的作用可能比口服時要快些,但其持續作用的時間要比口服退燒藥要短,其他方面沒有什麼差別。當人體有感染時,發熱是一種正常現象,發熱反映了身體的反應性,發熱時體內的抵病能力增高,是機體與病菌鬥爭的一種表現。有些抵抗力差的嬰幼兒,在有嚴重感染時,不僅沒有發熱,甚至體溫低於正常,這是不良現象。體溫過高,可對心臟及腦子產生不良影響,必須使高熱下降,但沒有必要用退燒藥使體溫壓至正常。這種體溫下降只是一種假象,病變仍在進行著,且機體的反應性也降低了。對於高熱不易降低,退燒藥的作用效果較差時,應與物理降溫結合起來。這樣不僅減少了退燒藥的使用,而且效果會更好些。

    注意藥物反應

    任何一種藥物,在使用過程中會有一些反應,包括治療作用的反應和副作用反應。副作用反應有些是正常現象,與藥用量大、用藥時間長有關;但有些是過敏反應,與用量大小無關。有些正常反應如不加註意,發展下去就可以引起嚴重後果,當然這就不能說是“正常”了。所以,對於任何藥物,不僅要能判定其療效反應,而且也應知道其副作用的表現在多方面,每種藥物也有所不同。

  • 2 # Forever情人日記

    兒童處在生長髮育時期,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及許多臟器發育尚不完善,肝、腎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腦屏障作用也都不健全。所以兒童用藥要注意以下幾點:

    1、能口服給藥治療的不肌注,能肌注治療的不靜點給藥。

    2、兒童給藥物量一定要根據日齡或體重計算給藥量。因給藥量大或靜點速度過快,超過兒童的承受能力或耐受性,就有可能發生藥物不良反應。

    3、不能使用成人制劑,因為成人藥裡有些成分是兒童禁用的。

    4、儘量選擇毒副作用小的藥物,禁止和避免使用副作用大的藥物,如氨基糖苷類、萬古黴素、去甲萬古黴素等可引起腎及耳毒性的藥物,還有引起灰嬰綜合徵的氯黴素,引起軟骨損傷的喹諾酮類。磺胺類藥物和呋喃類藥物可以導致腦性核黃疸和溶血性貧血,兒童也應避免使用。

    5.鎮靜類和安眠類藥物兒童最好不要用。

    7.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要適量補充,不能長期或者大劑量服用。

    8.兒童不能使用人參、人參蜂王漿、冬蟲夏草等滋補品。人參蜂王漿會導致兒童性早熟。

    兒童用藥後要密切觀察,如果出現寒顫、頭暈、噁心、嘔吐、皮疹等身體不適,應立即停藥,進行相應處理。

  • 3 # 使用者成年兒童

    首先,小孩子用藥劑量比成人要小,如果小孩子吃成年人的藥,不容易控制劑量。

    其次更重要的是,小孩子身體發育不完全,肝臟解毒能力也低。很多藥物有毒副作用,大人可以排洩掉,或者吃進去影響也不大。但是孩子一旦吃了,可能影響發育,留下終身殘疾,甚至因為毒性大而喪命。

  • 4 # 風華絕代似少年

    大人的藥物和寶寶的藥物含有的成分和劑量不一樣。小孩吃了大人的藥物可能會中毒,也可能胃承受不了。所以還是要吃孩子專門用的兒童藥。

  • 5 # 米妮兒60347667

    還能不能行,這種問題也要拿出來提問,這難道不是常識嗎?還“有人說”,地球人是不是都知道啊!多大體格容納多少劑量的藥物,否則濃度不對,少了無效,多了要命!

  • 6 # 雲上露露

    簡單看此題目:

    小孩子指未成年人。

    成人藥指成人服用的藥,成年泛指18歲以上人群。

    複雜看此題目:

    第一、成年人吃的藥是在藥性上只適用於成人,那麼小孩子是肯定不能吃的。

    第二、成年人吃的藥是在藥量上適用於成人,本身藥是治療此病不分年齡,那麼減量是可以給小孩子吃的。

  • 7 # 峋山佳果

    其實這個問題不能這麼問,因為有些成人用的藥,孩子也是可以吃的(或是靜脈滴注的),比如維生素類的、青黴素類、大環內酯類(如阿奇黴素),就拿口服阿奇黴素來說吧,成人常用的阿奇黴素分散片,而兒童則常用阿奇黴素幹混懸劑,兒童用的幹混懸劑裡面加了矯味劑,從主要成分上看是一樣的,從味型上看,兒童的更易溶解,且是甜味的(如草莓味),從使用劑量上看,成人使用一般以片或粒為單位,而兒童更多是按體重(每公斤多少毫克)。

    但還有很多藥品是成人可以用,兒童慎用甚至禁用的。慎用的藥品太多,就不贅述了。最常見的兒童禁用藥品如:喹諾酮類抗生素(氧氟沙星等),因為影響軟骨發育,18歲以下禁用;四環素類(如四環素),影響牙齒髮育,故8歲以下禁用。當然還有很多,就不介紹啦。

    另外,兒童儘量少用藥,除非必要。很多父母看到孩子有點輕微發燒,就各種退燒藥,其實38℃以下完全沒必要,38-39℃要根據孩子的精神情況決定,39℃以上就需要退燒了,也要儘快就醫。

    還有就是筆者個人的觀點,兒童儘量不要用中成藥,前不久有幾種以前非常普遍被用在兒童身上的中成藥,被國家藥監局要求兒童慎用甚至禁用了,雙黃連、柴胡、參麥注射液、丹參注射液等等,特別是之前認為兒童‘萬能藥’蒲地藍消炎口服液,也被CFDA要求慎用。原因很簡單,中成藥的說明書中有太多‘尚不明確’的字樣,我們當然不能用祖國的未來來承擔尚不明確所帶來的潛在危害。

  • 8 # 萬博士對話家長

    絕對不可以!!!

    小兒用成人藥——損害肝、腎功能,藥物蓄積中毒。

    很多家長在孩子得病時,因為著急,會用成人藥應急治療,這是因為不瞭解兒童與成人的差別,誤認為只要減少一點用量就行,其實這種做法十分有害。小兒與成人不僅是體重不一樣,而且有諸多生理、病理方面的差別,尤其是小兒肝、腎功能發育不完善,酶系統未建立,藥物代謝產生的不良反應,重者可致殘,甚至喪命。

    撲爾敏,易致孩子煩躁、焦慮、入睡困難和神經過敏,2歲以下孩子慎用。

    感冒通,既抑制血小板凝集,又可損害肝功能,兒童禁用。

    喹諾酮類藥物,如環丙沙星,影響軟骨的生長髮育,因此,中國規定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不宜應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RNG新中單在韓服換著英雄上分,網友表示“超越黃金左手的存在”,你覺得會崛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