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再厲害的書法家也會有不擅長寫的字,那麼我們在練字的時候要模仿這些字嗎?
8
回覆列表
  • 1 # 北山牧童

    對於字帖中“不好看”的字有幾種情況:

    1.你認為不美。

    審美有時候是很主觀、很個人的事。沒有可以量化的標準。有可能字帖中的某個字”不好看“只是你自己以為。如果是這樣,要模仿。

    2.字本身美,流傳中被”醜化“。很多字帖流傳了幾百上千年,中間有種種變化,甚至遭到破壞,篡改。某些字可能被”醜化“,就不要模仿了。

    3.有些字或者風格難度大,不太容易寫出很完美的效果。漢字的結構很複雜,難度不一樣,有些確實寫出來不大好看。另外,書法風格多樣,字型分類較多,有的本身難度就大。比如宋徽宗趙佶的”瘦金體“,對於普通書法愛好者來說,每一個都難寫,就是對於趙佶本人,他也未必能駕馭每一個,出現個別“不好看”的字很正常。此類字,要模仿。

    4.欣賞能力問題。書法是一門看似簡答,實則很有豐富內涵的藝術。上到帝王將相,下到黎民百姓,不同階層理解的層次不一樣。比如蘇東坡的《寒食帖》,很多人欣賞不動,不是蘇東坡水平不夠高,而是讀者的欣賞能力不夠。此類,要模仿。

    學習書法在選字帖的時候,還是要慎重,選公認的名家和版本,這樣就避免學到壞毛病。

    希望對您有用!

  • 2 # 大魔康夫

    世上沒有完美無瑕的東西,書法也是一樣的。師法某大師的碑帖墨跡,但也要注意避免學到前人的毛病。這其中最難的,其實是勇於承認:我所尊所學的大師或者偶像、奉為圭臬的“神品”,並不是和氏璧,而是白玉微瑕的。這才是客觀負責的求學求知的態度,要批判地學習和整合才能保證自己不會迷失。如圖所示,即便是一代宗師如顏柳褚虞歐,他們的作品中的瑕疵甚至毛病,也都是在所難免的,甚至是形成了痼疾。這種問題字,或者筆法結勢就不要臨了,或者用正確的筆法結勢代替,完成臨習。

  • 3 # 湘順1

    字帖中寫的不好看的字要臨嗎?我學習讀臨摹書聖七代孫智永的《真草千字文》時字帖中寫的不好看的字也要臨!我可以比較趙孟頫的《真草千字文》臨!因為趙孟頫非常認真地臨過智永大師的《真草千字文》並且完成了他好友鮮大師後半部的《草書千字文》!再因為趙孟頫又是楷書四大家唯一流美高雅美觀實用的真書!行書和草書在楷書四大家第一雋美和第一流傳!真跡墨跡第一雋美超世!從古到今還沒有人超越趙孟頫的六體書法!

  • 4 # 尤年1

    個人的體會。所謂字帖中不好看的字,這在每個字帖中都有所見。一是我們的欣賞水平有限,還看不出它的妙處,這是個人能力問題。二是帖中的個別字,確實存在結構上的偏差,這是帖自身的問題。我的觀點:對於此類情況,在筆法上還是要忠實原帖,只是於結構上稍作調整即可。不建議另尋它帖以做參考。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 5 # 清涵書法

    1首先,古代前賢書法家留下來的經典法帖中有不好看的字嗎?我認為這是一個相對的問題,因為時空變了,人們的審美變了。所以才會出現所謂的寫的不好看的字!

    2趙孟頫《蘭亭十三跋》中有一句至理名言,那就是“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所以,隨著時代的更迭,漢字的結構發生了變化,來適應當代的審美。至於那些所謂的不好看的字是否要臨摹呢?答案是肯定的!

    3我們現在看著不美的字,是以我們當前的審美來看待的,但是在古代它正好就是美的。所以古人一定在這些字裡面注入了很多法則,所以這些字不但要臨,而且必須要臨,要臨的像!

    4雖然說“筆墨當隨時代”,但是我們在學習古人的階段,還是要完全融入到範本當中去的,只有這樣才能學到古人留下的法,從而實現舉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 6 # 景行書苑

    回答之前,我想提及幾年前一位書友,他在學習中就堅持只寫自己認為好看的,可一直沒能寫滿意。他的做法雖然偏激,我覺得可能有很多朋友並不反對。就題主描述中所說,我是不是也可以理解為是要表達不好看的字不寫這個意思?這裡,我以我的經歷或者說經驗告訴初學書法的朋友們,這是錯誤的,學習一個法帖,就要全學,不要以個人感覺去取捨。為什麼呢?

    首先,書法學習中選擇的法帖都是經過時間的選擇保留下來的經典,其對書法作品的應變處理能力是毋庸置疑的。這樣,他們的作品一定是沒有什麼缺陷的。退一萬步說,即使是書寫過程中出現什麼失誤,他們的處理一定也是非常有價值的,值得學習的。臨寫這類字絕對不會有壞的影響。

    其次,我們因為是初學,對書法藝術的審美能力是不夠的,那麼對字的好不好的判斷是主觀的,是不確定的。伴隨著學習的深入,你會慢慢發現很多你開始認為不好看的字恰恰是經典中的精華所在。因此,放棄自己的武斷,深入經典,你會獲得最大的收益。

    第三,藝術的評價是多元的,單純的從自己的好不好看來覺得學習的取捨,從而選擇的去學習經典,一定會造成對經典的斷章取義,窺斑知豹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我們初學書法,要學習就要讓自己對古人法帖有敬畏感,不要一味地懷疑。

    總之,選擇了一個法帖,就要讓自己徹底的去向法帖靠近,真正認同他,敬畏他,相信慢慢你會發現原來那些覺得不好看的東西變得好看而有味道。

    一點淺見,供朋友們參考。

  • 7 # 任延梅1

    既然是臨,作為練習就要原汁原味去做,這樣才能悟到真諦。如果已經熟練掌握,創作時就不必生搬硬套了。學其精髓,再創作形成自我特色,這才算真正寫好了。所以在練習階段,好看不好看只是個人視角的差異,因受光線、環境、學識、心態等制約,主觀隨意性會影響客觀評價的。祝你學書快樂,不斷進步!謝邀答,僅供參考。

  • 8 # 不二齋

    問題,字帖中寫的還不看的字要臨嗎?

    既然被稱為字帖,一般都是古人留下來的經典書法作品,有可能不符合一部分人的審美,但是肯定是好的。

    因為這些作品都是經過歷代書法家檢驗過了,他們的欣賞水平要遠遠高於我們大部分現代人,上千年流傳下來的經典,我們確實沒有這個能力去懷疑。我們只能去選擇自己喜歡的。

    其實,正是由這些字帖,才建立起了書法的審美標準,有一些朋友並不學習書法,當然也就不懂得這個標準,不懂這個標準,以自己心中的標準去衡量一個字的好壞,當然會說不漂亮。問題的關鍵是,你認為的不漂亮的真的不漂亮嗎?

    書法是有書法的標準的,在書法的標準裡評價它才是合理的,離開了這個標準,只談感覺有點片面。

    就像我們平時穿衣服,我認為簡單得體,大大方方的就很漂亮了,但是在T臺上就上不了檯面。

    北方人很難理解豆腐腦怎麼會是甜的?

    你覺得呢?

  • 9 # 子衿書法

    這個問題以前我也做過明確的回答,今天再絮叨一遍,不要臨。

    字帖中的字好看與否,不能根據自己的眼光去判定。如果有相同的字作比較,哪一個明視訊記憶體在問題,這樣的字就不要去寫。孫過庭書譜說:“馳騖沿革,物理常然。貴能古不乖時,今不同弊”。大意是,事物的沿襲變遷,是自然發展的規律。貴的是能在繼承古人經典的同時,不違背現在的審美觀念。今天的人不要去學習他們存在的弊病。(子衿臨文徵明小楷《離騷經》區域性)

    在一千多年前的孫過庭,就知道了這個道理。要發展,只能學習他人優秀的一面。如果不進行篩選,明知是古人犯了錯,還要去學習,學的跟他人犯一樣的錯,還說有出處。某某古人就是這麼寫的。這不是在發展,而是倒退。(子衿臨孫過庭書譜區域性)

    姜夔說,書法的高妙不在於能寫正,而是在失去位置時,能有糾正的手段。寫字不同於繪畫,繪畫的線條高點低點不會有任何的影響。而字不同。每個點畫都有它的位置。當點畫失去了它應該在的位置,手段高明者,就能因勢就形,使失位的點畫反生新意。但要知道,這是不得已而為之事。不能總是把位置寫歪而再去進行修正。字帖中有不合於規範的字,就不應該去學。臨帖的目的是學規矩,正手腳。規矩只能在別人優秀的地方才能學到 。去臨人家沒寫好的字,就是去學壞毛病。壞毛病對我們有什麼好處?百害無一利。

  • 10 # 行者255207922

    一、幾個問題的梳理。

    1、審美問題。審美有時代(包含了時、空)問題,比如:以女性的審美為例。據說唐朝的確是以豐肥濃麗為審美取向的(從唐代畫作風格可資說明,這個從詳細考證是否真實暫不論)。再看時下,現代女星、潮女們則引導了以瘦為美的審美傾向,錐子臉成為標準美臉,甚至許多人不惜以犧牲父母授之膚髮、正常飲食等健康生活方式減肥、美容,花費巨資整容、美容,對流行之“美”趨之若鶩可見一斑。所以書法於審美也是有時代性的,如晉人“尚韻”,唐代“尚法”(也有說“尚意象”),宋代“尚意”(也有說“尚逸”)等等不一而足。

    2、從正、反面審“醜”的認識。對於同一個時代來說,於美、醜也是沒有固定統一的,比如對於當前流行書風、“醜書”現象與傳統書風之爭,也反映出美、醜的時代之辨。但具體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思辨,又不能不提到繼承與創新的問題。書法在歷朝歷代能夠引起廣泛響應的成為主流,這個文學和文化現象上稱為共鳴。既然是歷代相傳的,說明審美是有連續性、繼承性和合法性的。但在這個過程中,也總會有一些非主流在裡面,非主流能夠保留下來,一是說明其有存在的合理性(如歷史的三教九流文化),二是說明了時代的包容性,三是說明了流傳途徑的可能性。但之於書法史,主流和非主流是整體的,不可片面分割開來的。

    所以,無論從當前主流審美還是個人審美角度看(二者不盡相同),不好看應該成為以結果為導向的分析工具。從全域性看,個別醜字是否影響整體審美?從技法層面看,是什麼導致了字帖中醜字的形成,作者補救的措施是什麼?於我們學習書法、從事書法創作有什麼借鑑?如何避免將字寫醜?若無心寫出了醜字,我們如何形成補救措施?這些恐怕才是問題的根本所在。

    二、要不要臨寫。分析了以上問題,個人覺得要臨寫。主要還是從“審醜”最後的總結,迴歸作者書寫時空場景,從“醜”字審美取向、形成原因、補救措施、於己書寫能力提升和問題解決等角度入手,這裡面體現的是繼承與創新,瞭解和解釋過去、包容存在,重在汲古潤今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佛手瓜水培種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