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手機使用者zhang866683
-
2 # 牛娃經
到現在為止,我看過52本育兒書,當地圖書館家庭教育、育兒方法、牛娃榜樣類,全部看完。我在好多年前,看過《愛彌爾》,當時還是學生,看不太懂,後來又看了第二遍。
看育兒書,我和題主不同,不是看了某本書才重視家庭教育,我是先有學習的想法,再去找書看的,很多書觀點新穎,會帶來新的認識,轉化成育兒上的好做法。
我先開個頭,介紹6本好書:1、《卡爾·威特教育法》《俗物與天才》《我的事業是父親》前二者是全球教育經典,以《俗物與天才》為例,19世紀後半葉的一位哈佛醫學博士,透過科學的方法、超常的育兒智慧,把兒子小塞德茲培養成少年天才,小孩3歲用母語流利地讀寫,5歲學習生理學,9歲解答博士級難題,中學編寫天文學、拉丁語語法教科書,11歲考入哈佛,可以講解四維數學題,最終獲得博士學位。
《我的事業是父親》是溫州的博士老爸蔡笑晚先生的家教自傳體名著,影響了很多人。蔡先生家裡6個孩子,5個博士1個碩士,小女兒蔡天西現在是哈佛的終身教授,最年輕的教授之一,蔡天武獲得了統計學的諾貝爾獎級的成果,教育非常成功,蔡爸爸的教育遵從的是“勵志+早教+早讀”的模式,詳細參見“牛娃專列”文章影片。
2、《特別狠心特別愛》《法國父母這樣教孩子樂觀》《德國媽媽這樣教孩子自律》其他國家文化背景的教育方法,各有優點。
第一本是一位在中國出生長大的以色列母親對兩個混血兒子的教育,相當有啟發意義,以色列人鼓勵孩子自學生活技能,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在學校、社群搞專案,最後個個成為自食其力的能人老闆。
第二本和第三本是歐洲的教育法,以德國為例,孩子在玩遊戲,德國媽媽會警告孩子不要浪費炮彈,要規劃。德國媽媽的規則意識非常強,孩子忘了自己把衣服放在洗衣機,就只能穿髒衣服上學,如此等等。很多相當細緻、有啟發意義的教育思想。
其他好書,我會在“牛娃專列”中詳細解讀分享。一本好的家庭教育書,甚至能改變一個家庭,造就孩子未來成功的人生。--------------------------------
-
3 # 銅冰鑑
對家庭教育的重視,不應是在看了什麼書之後,而是因為重視家庭教育,去看各種書。每一個家庭在孩子出生前都會做許多準備,八十年代以前各家都是物質上的準備,為孩子降生做好精神環境準備的並不多。隨著80後、90後父母的登場,做為良好教育的普惠人群,他們的家庭教育意識明顯提高,家長在教育孩子上可謂絞盡腦汁,一擲千金,只是,為何今天豐厚的物質生活,玩貝、書籍、吃的用的什麼都不愁,教育實效卻總是不盡人意呢?
這是一個開放的多元化社會,所有的東西都是多啊!大人孩子的雙眼應接不暇,太多的物質引發的全社會的審美疲勞,包括書。
教育的市場化敏銳的捕捉到了新生代家長的焦慮,生存壓力與生活目標的背離使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寄託空前高漲,誰都想讓孩子擺脫自己的階級固化,各種教養論調雨後春筍般此起彼伏,家長們從孕育期就開始奔波於各種育兒理論,只是,眼花暸亂,不知道該看什麼,選來選去,孩子問題多多。
最簡單的,往往是最合適的。家長,從你知道自己要有孩子的時刻,你就要知道,你要做孩子終身的老師和朋友,你得用一生做準備,那麼,你就得終生學習。先從教育學、兒童心理學這些最基本的書看起,任何事情都有原理,明白了教育原理,還有你解不開的題嗎?你不需要看別人的事蹟偉人的格言,做一個真實更好的你,看各種書多學習,讓自己和孩子一起進步,讓自己成為能讓孩子閱讀一生的書。
-
4 # 湯姆and傑瑞的湯姆
《卡爾·威特教育》這本書不知道有沒有聽說過,這本書被稱為“世界早教三大聖經”之一。書中主要講的就是老卡爾教育小卡爾的故事,當時時間座標是18世紀的德國。那時候社會的大環境是什麼呢,提倡“龍生龍,鳳生鳳,天生老鼠會打洞”。人的聰明與否都是上天註定的,但是本書的主人公老卡爾不迷信權威,堅持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他認為人的成才來源於後天的教育,把自己一個智力低下的孩子培養成才。
-
5 # mhl20090601
大家看了什麼書,然後對家庭教育重視起來,我覺得不一定要看什麼書,我覺得主要父母要做好榜樣更重要。
我覺得父母在對長輩的態度和孝順上,要是對長輩孝順和對長輩輕聲細語,噓寒問暖的,或者長輩有個病痛的及時帶去看醫生,還有給長輩儘量吃好喝好,那麼孫兒輩看見爸媽對爺爺奶奶好自然也會跟著父母做,也會對爺爺奶奶好。
我覺得父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就是要給孩子好的家庭氛圍,比如孩子犯錯了及時給孩子改正,適當的懲罰可以讓孩子以後不再犯錯,還有父母自身人品好還有為人處事好會自然而然潛移默化給孩子。
我覺得父母做好自己就是一本家庭教育最好的現實版的書。
-
6 # 王珏雯Vanessa
《卡爾威特的教育》,《兒童的王國》,《蒙臺梭利系列叢書》,《教育發展心理學》,《完整的成長》,《愛和自由》,《捕捉兒童敏感期》,《親愛的安德烈》,《與孩子共享自然》,《愛彌爾》,《發現孩子的潛能》,《正面管教》,《童年的秘密》,《有吸引力的心靈》。
-
7 # 攻城師666666
從小看的鄭淵潔《童話大王》,以及鄭淵潔選集全卷,這些事最初的家教啟蒙,到後來自己的家庭經歷變故,深深感受到失敗婚姻對下一代的影響,才下決心持續關注家庭關係和教育這類的話題,書籍,以及影視作品,像最近的電影《銀河補習班》,《找到你》,《狗十三》,包括大火的電視劇《都挺好》等等,都是反映家教和家庭關係的人文電影,也都是從小說,劇本改編而來,很多事取材於實際生活,才引起大家的共鳴, 深深值得我們去反思,反思自己的經歷,反思未來自己的下一代該怎麼引導與教育,怎麼樣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先育己後育人!!!
-
8 # 和平爸爸
《正面管教》是近期教育類書籍種最暢銷的一本,這本書我已經讀了好久了,還是沒有讀完,我覺得非常好,因為這是我看過的教育類書籍中,對傳統家庭教育觀念最具顛覆性的一本。正是因為要細細品味書中的精華,我才讀得如此慢。最近因為工作很忙,回家很晚也沒有做筆記。儘管還未看完,但對作者的觀點我已經產生了共鳴,那就是堅定而和善的態度。我努力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去嘗試。
我個人理解所謂正面的含義應該是:正面解讀孩子不良行為背後的真實意思,而不是主觀臆斷,僅對孩子的不良行為做出負面評價或懲罰措施,而是解讀這些隱藏在孩子行為背後的問題,因勢利導,採用正面管教的方法,採取和善與堅定並行的原則,與孩子有效溝通,贏得孩子,達到家庭教育的最終目的。
家庭教育是每個孩子的基礎教育,是對孩子行為及性格影響最深的教育。現代社會是一個開放程度較高的社會,隨著科技和網際網路的發展,人們獲取資訊和知識的渠道已經多元化,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孩子們也以同樣的方式獲得新知,還像以前那樣因資訊閉塞,絕對服從家長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我們必須明白今天企圖透過控制手斷達到教育孩子,已時過境遷。只有透過科學的方法,理性的思維,智慧的頭腦武裝自己,在與孩子相互尊重和共同承擔責任的基礎上建立起合作,才是良好教育的基礎。
正面管教強調:和善與堅定並行,尊重孩子,是和善;尊重自己就是堅定。當孩子因作業較多情緒煩躁的時候,我們不是指責孩子,也不是一味的安慰孩子,而是給孩子一個冷靜的時間和空間,因為此時孩子並不能聽進去任何建議,這就是尊重;在孩子情緒煩躁的時候,讓自己也冷靜下來,避免此時與孩子溝通遭遇“惡意回報”,這就是尊重自己。冷靜期過後和孩子就這個問題探討解決的方案,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當然並非所有的問題運用這樣的溝通方式去解決,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為孩子的不良行為各種各樣,面對這些多樣的不良行為,我們要進行分析歸類,正面管教將不良行為背後的真實意思稱為“錯誤目的”,即使孩子的不良行為千差萬別,但其錯誤目的無非四類,只有我們搞清楚這些錯誤目的,才能對症教育。
所謂不良行為,是缺乏知識、意識的行為,缺乏有效技能以及發展適宜性行為,因失望而產生的行為。一個行為不良的孩子,應該是一個喪失資訊的孩子,沒有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
不良行為背後的錯誤目的:
第一種是尋求權利型。只有當“我”孩子自己說了算或者發號施令時,才有歸屬感。
第二種是尋求過分關注型。只有得到關注時,才能找到歸屬感。
第三種是群求報復型。當“我”得不到歸屬感時,但我同樣能讓你收到傷害。
第四種是自暴自棄型。不可能有歸屬感,自動放棄。
對不良行為背後錯誤目的識別,以及針對這些問題的解決辦法就是在考驗我們家長的智慧。
例如在我孩子的班級裡有個男孩非常淘氣,上課了一會兒用手戳戳前面同學的背,一會兒又用手矇住後面同學的眼睛,一會兒又用腳踩同桌的腳。這個孩子為什麼這麼淘氣,我分析,因為他找不到歸屬感,也就是他的存在對於別人的價值,或者幫助。所以他在尋求大家的關注,這就是一種尋求關注的典型案例。
對這類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給於關注,一定要給出建設性的行為建議,交待有一定難度的事情讓他協助完成,比如老師可要求其幫助維持班級紀律,幫助老師檢視上課不認真聽講的學生,往往這樣的安排,在這類孩子身上很起作用,因為他可以先規範自己的行為。
再比如我的孩子,從小在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姑姑舅舅的愛裡長大,所有問題都有人幫助解決,或者告訴如何解決,孩子缺乏獨立自主的訓練,對家務勞動也沒有意識去做,在學校遇到問題也不知道如何與老師溝通,其實就是缺乏自信。看了《正面管教》後,我才知道這屬於自暴自棄型。
面對孩子的問題,我分析了前期我們教育的誤區——缺乏對孩子獨立、自主的培養,我們承擔了很多該由孩子承擔的責任。從2018年3月份開始我就運用《正面管教》的知識教育孩子。
首先從生活及家務勞動方面,我每週花時間對孩子進行訓練,從洗襪子、疊被子這些簡單的勞動開始一步步進行訓練,從這些生活瑣事開始讓孩子承擔責任,儘管孩子做得不夠好,但是他已經在行動了。
其次孩子懼怕困難,面對所謂的“海量”作業表現出畏難情緒,尤其是在謄寫作文時,如果出現一個字錯誤,他動輒都會發怒,是自責也是生氣。之前每當看到這一幕,我和他爸爸都會責備孩子不細心,面對責備,孩子就更生氣了,甚至大哭。
現在,我決不可能向以前那樣責備孩子,看到孩子因為同樣問題情緒煩躁,我首先選擇讓孩子自己冷靜一會兒,我也走開,大約10分鐘左右,當孩子稍微平靜的時候,我會與孩子溝通,“你剛才錯了一個字,讓你很自責和生氣,”首先陳述剛才孩子的感受。孩子並不反感我這樣說話。我又說:“其實媽媽小時候寫作業,也有過類似的經歷,”這樣說拉近了和孩子的距離,孩子睜大眼睛看著我,這已經是一個有效溝通的前提了。我說:“想知道媽媽是怎麼解決的嗎?”孩子當然想知道,其實我也沒有靈丹妙約,只是再醞釀合作的前提。看得出來孩子願意與我溝通,於是我說媽媽用了“白色的塗料”,孩子很興奮,說他也想用這個方法,可是不知老師允許不?我說:“除了這個方法我們還能想出什麼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我們一塊兒想想。”這是我在啟發孩子,在我的鼓勵下孩子想出了三個辦法,第一可以塗掉錯字,在原位置上寫正確的字;第二重新謄寫作文;第三為避免類似錯誤,以後謄寫作文的時候認真細心,儘量不犯錯誤。
儘管孩子還不優秀,但我覺得孩子已經進步了,我們相處的氛圍比以前融洽了。
我覺得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的認知在改變,贏得孩子是合作的前提;情緒在改變,對孩子比以前平和了;行動也在改變,隨時調整自己的語言和溝通方式。
這本書沒有華麗的詞藻,語言比較平實,層次非常清晰,邏輯性很強,是一本理論指導書,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論,書中羅列了大量教育案例都是對我們日常家庭教育中觸手可及問題的解惑,期待自己一如既往的努力品讀,同時將這一先進的教育理念貫穿在我教育的實踐中。
-
9 # 婷姐呀啊
幾年前看了尹建莉老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兩本都看了。
最近剛讀完鄭淵潔老師的《家庭教育課》。
總的來說,好的教育幾乎都是一樣的,就是充分尊重孩子,給孩子適當自主成長的空間,家長要做的不是過多的控制和管理,而且引導和示範。
這些思想都與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所表現的不謀而合。
很多人會覺得兒童教育是個偽命題。認為一百個兒童有一百個問題,每個孩子自出生就自帶與他人不一樣的基因,因此造成他很多天生的個性和缺點。如此說來,孩子便無法教育。所以,那些談孩子教育的都是扯淡。
果真如此嗎?
這其實是對兒童教育一種悲觀的態度。縱然每個孩子自出生便可能有不同的個性,但真正決定孩子成長的還是取決於家長後期的引導和培養。
為什麼有些方法放在很多孩子身上是有效的,放在部分孩子身上卻無效呢?是孩子的問題嗎?我看不然,一定是家長的問題。
同樣的方法不同的人用起來,呈現不同的效果是很正常的。
看似好的教育都如以上所說,但實際運用和執行起來效果卻差千萬別。為什麼?因為有些家長根本不會用。
教育是個技術活,舉個簡單的例子,鄭淵潔老師在《家庭教育課》裡提到的家長都必須學會在孩子面前演戲,我也極度認同。但是不是每個家長都會演戲呢?是不是演得好呢?當然不是。
所以,教不好孩子也是正常的嘛!
以上就是讀完部分教育類書籍給我帶來的影響。
------------------------
作者簡介:昊媽,一個放棄二線城市年薪30萬+,從職場迴歸家庭的全職媽媽。辭職後專注學習心理學,擅長家庭親子關係處理、自學自媒體運營。透過近2年的努力,目前,自由職業,收入穩定,時間自由。
回覆列表
對於書有關於教育方面的就有很多,這個是根據兒童年齡而定的。關鍵還是經常看電視而有很好的效果才是真正的原因。比如:兒童成長的電視節目,還有其它關於孩子成長的節目,更有關於孩子上學方面的,使人在思想意識就有了很大的變化,也就是不好好教育孩子就會使孩子沒有出息,孩子就會沒有好的發展。只有把孩子教育好了才是使孩子有個好的發展。有的對教育還是不夠重視,這個一般表現在農村,因為孩子父母外出打工家裡也只有爺爺奶奶本身就沒有文化,也就不可能教育孩子,總認為只有嬌慣就是好的老思想,老辦法的教育方式,這就不可能教育好孩子,也不看書不看報看電視也是解放戰爭時期的片子。所以也就忽略了教育孩子,對於重視孩子教育也只有慢慢就會改變,這個也是現在社會已經重視的普遍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