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最慘90後

    大家都知道蘋果在iPhone上這些年創新力低下,外觀常年不變,現在安卓手機很多都已經搭載三攝甚至是四攝,而iPhone還是雙攝,價格卻每年都是創新高。

    現在iOS對比安卓還有哪些優勢呢,我認為主要的有三個。

    1、就是完美的生態系統,這個生態可不是說使用蘋果手機的能體會到的,而是蘋果imac、ipad等裝置之間連線。如果體驗過以後你會發現它真的很強大,很方便

    2、第二就是iPhone的iOS系統,iOS系統只有蘋果公司才有,也就是說你要是想是有iOS系統,只能使用iPhone。iOS是閉源的,所以他很流暢、執行也很快、而且還沒有廣告,下載app只有一個appstore。而且iOSapp稽核是人工稽核,所以iOS還有一個安全可靠的特點,同時還沒有安卓的全家桶。iOS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動畫過度,這是安卓無法做到的,用過iOS的應該知道蘋果在執行每一個動作都是特別順暢、柔和、很流暢很快的感覺。而安卓只有一個字就是感覺快,體驗上沒有iOS好。

    3、手機最強大的A系列處理器,每年都是都是手機晶片的老大。再加上專為iPhone打造,讓晶片的都更大提升。

    以上就是iPhone能拿得出三點,當然這不是全部,蘋果也擁有最好的手機螢幕,還有就是他有一套演算法能讓顏色渲染最真實、最舒服的等。

  • 2 # 鹿尚科技

    蘋果手機對比安卓手機還有以下優勢

    1、iOS系統

    iPhone手機的iOS系統以全球手機系統的30%佔有率位居第二,用過的人都能夠很直觀的感受其流暢度,特別是在使用iPhone手機玩遊戲後再去體驗安卓手機遊戲時,明顯感覺體驗感沒iOS的好,不過目前安卓手機有很多高配置的遊戲手機,應該體驗不錯。

    19年6月4日,iOS13釋出,並且目前已經進入了內測beta5階段,雖然前幾個測試版都被吐槽軟體閃退等問題,但這都是iOS13修改了系統底層框架原因,導致軟體不適配,需要軟體更新適配iOS13才能正常使用,就比如高德地圖頂部黑邊,在高德地圖更新後問題就得以解決。不過從目前iOS13beta5的體驗來看,其系統性能基本趨近於穩定,系統流暢度提升明顯,微信/QQ可以達到秒開級別,如果有想體驗的可以從beta5開始上車了。還有一個月正式版就會到來了,應該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吧!

    2、A系列處理器

    蘋果手機的A系列晶片效能一直處於手機晶片的前列,特別是最新發布的A12,在效能上配合iPhone手機能夠發揮出比驍龍855更好的效能,在手機晶片天梯圖上依然與驍龍855並肩第一,並且A12在A11的基礎上效能提升不少,A12的CPU效能比A11快了 15%,配合7nm製程,A12 CPU的功耗比A11會降低 50%。A12不僅只有中央處理器,還有圖形處理器、神經網路引擎、影象訊號處理器、深度引擎、安全隔閡、影片處理器、影片編碼器、儲存控制器等等。並且A12是首款7nm晶片,雖然麒麟980在18年8月30日釋出,但搭載在手機上進行使用的還是A12最為優先。不過,小編更加期待今年A13晶片又有怎樣的提升。

    3、觸感反饋

    手機除了視覺、聽覺外,蘋果為其帶來了觸覺,在手機中新增觸感反饋,來增加使用者對手機的體驗感。這裡提到觸感反饋就必須說到蘋果手機的線性馬達,也就是Taptic Engine。其實觸感反饋是從6S加入3D touch之後才被蘋果公司開始重視起來,並且使用者也得到了很好的體驗,如果沒有Taptic Engine配合3D touch的使用,想必蘋果手機的3D touch也沒有這麼高的評價。Taptic Engine可以在極短時間內產生高頻率的震動,而這種震動是傳統的轉子馬達不能實現的,無法實現“即震動即停止”。並且Taptic Engine能夠調節震動強度,可以給使用者帶來不一樣的觸感。目前線上性馬達上蘋果仍然處於領先地位,雖然有部分安卓廠商已經開始加入線性馬達,但是其體驗完全沒有iPhone手機的好。

    4、最快記憶體和快閃記憶體

    蘋果手機能夠很流暢是有原因的,而這裡的最快快閃記憶體和記憶體讀取速度就是其中一方面,直接拿出passmark上的記憶體和快閃記憶體跑分資料就可以看出誰強誰弱了。在記憶體上,iPhone XS Max以31063109分位居蘋果裝置第9位,而Oneplus GM1900以32186分位居安卓手機第一,兩者的差距就非常明顯了吧;在快閃記憶體上,iPhone XS Max以142794分排名蘋果裝置第9位,而Samsung SM-G977B以75881分位居安卓手機第1位,明顯iPhone XS Max在快閃記憶體上比安卓手機多出6萬多分。目前在這方面蘋果依然處於優勢。

    5、關愛障礙人群

    蘋果公司不光是一個科技創新公司,還是一個關注人類健康、關愛障礙人群的公司,在iOS系統中能夠找到MFi助聽裝置的管理介面、能夠看到幫助色盲使用者解決文字閱讀問題的顯示設定、同時還有幫助失聰或者聽障者而設定的字幕。雖然安卓手機目前開始涉及到這些方面,但蘋果公司依然是走在前列。

    6、個人隱私

    個人隱私一直都是困擾使用者的問題,而在個人隱私方面,蘋果公司依然是領先水平,就拿一個簡單的輸入法來說,蘋果自帶的輸入法無雲備份功能,就不會涉及到日常輸入文字被洩密,並且在使用者使用第三方輸入法的時候會友好提示存在洩密風險,即使日常有用到第三方輸入法,但涉及到密碼輸入時,其輸入法自動跳轉至自帶鍵盤輸入。

    iOS 13引入了“蘋果登入”功能,蘋果公司承諾,使用蘋果登入功能時,其個人隱私絕不會透露給第三方軟體,這樣就保證了個人隱私不會被侵犯風險。或許蘋果公司也開始意識到第三方軟體在獲取使用者個人隱私後,有用於商業的情況出現。你們是願意將個人隱私拿給蘋果公司保管,還是願意讓亂七八糟的第三方軟體公司獲取呢?如果蘋果登入能夠獲得很好的推行,那在隱私領域,蘋果公司又往前邁進一步。

  • 3 # 黑碼

    其實蘋果對於安卓的優勢安卓的優勢在逐漸減少,主要表現在外觀和工藝方面。曾經的蘋果不僅僅是一部用來打電話的手機,更是我們喬幫主口中的藝術品;從使用體驗看也確實非常優秀,不過這些都是曾經,隨著安卓的不斷進步兩者之間的差距在快速減小。

    但是目前蘋果仍然有很多優點是安卓遠遠無法相比的,那麼現在蘋果相對安卓還有哪些優勢呢。

    IOS系統

    兩者本質上的區別還是系統,這個仍然是安卓還差得很遠的地方,雖然安卓在不停修復BUG,但是仍然不能把系統最佳化達到最佳效果。同樣的系統安卓可能需要4GB運營記憶體才能執行自如,但是蘋果僅需要不到1G就行,這個就是真正的技術。

    不得不說,安卓目前的穩定性已經值得我們為它點贊,但是要拿出來和蘋果比還是沒在同一水平,我舉個例子簡單說下。蘋果的後臺軟體你只要不關,可能一個月後都能流暢的開啟,而安卓可能就會自動殺後臺,或者開啟會很慢。當然如果只是單一的執行某個軟體,兩者幾乎是沒有差別的。

    所以安卓在軟體方面還是完敗狀態,生產廠家為了匹配這款系統,不得不無限度提升硬體配置,6G/8G甚至更高,表面上是在進步,實際未嘗不是一種妥協,因為軟體水平不行就只有提升硬體了。

    功耗

    我們時常在吐槽蘋果的電池小,但是蘋果並沒有出來過多解釋過這個問題,我想並不是它做不出來,而是它不願意做更大的。而且在我個人使用過程中也發現,蘋果的3000毫安可能比安卓的45千毫安都要耐用。

    就拿我最後一款蘋果手機8PLUS來說,電池僅有2675毫安時,但是在使用過程中卻發現待機時間並不比那部華為4000毫安時的MATE10短,難道這個不是技術麼,這也是它能控制好功耗的標誌。

    正是由於它功耗低,也就使它的發熱量比安卓機略低。短時間用可能感覺不明顯,時間一長就能有明顯的感覺。我曾經就試過用蘋果8P與MATE掛機一夜,再使用時就能感覺安卓還是有卡頓的現象,但是蘋果就沒有。

    使用壽命

    功耗低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各個部位的損壞程度也就會變慢,我想這應該就是為什麼蘋果手機可能用四年都不會卡的一個原因。

    由於蘋果系統不像安卓,蘋果的更新系統佔用空間不像安卓升得那麼快,所以計算連續更新幾年一般也不會由於儲存的原因而導致機器卡頓。

    蘋果還有一個小優點就是在使用過程中它不會無端的產生垃圾,而安卓就不同了,可能每次清理手機的時候會發現,有些東西根本不知道是從哪裡來的,蘋果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情況。

    這些大概就是個人的使用感受吧,可能聊的不夠全面,但說到的都是真實感受!

    客觀的講,蘋果系統仍然是目前最好的手機系統。由於題主只關心優點,所以這裡我們也就不聊這個它的缺點了。

  • 4 # 輝YJH

    蘋果:iOS系統、APP Store- - 軟體;A系列處理器、某一階段都是模版化(主機板佈置差不多:3、3gs;4、4s;5、5c;5s、SE;6、6s、7、8;6p、6sp、7p、8p;X、Xs、Xs Max則又迴歸到初代的雙板疊加設計)- - 硬體。缺點:價格相對較高,機型可選擇性較少;相對保守。顏值相對較低,大額頭大下巴用了許久、劉海幾年仍在保留。

    安卓:碎片化,太開放。優點:價位選擇餘地大,機型相對較多;較為激進。顏值逐年遞增,有不少真.全面屏、甚至摺疊屏出現;黑科技較多。

    安卓就像以前的直板、摺疊、旋屏、觸控筆機型……有所區別是,現在是外觀都差不多,裡面卻是內建各個廠家的不同軟體和不同的最佳化演算法,是內裡婀娜多姿、各式各樣。

    安卓下軟體靈活、方便。但不曉得用過安卓的朋友注意到沒……不少安卓軟體,預設開啟麥克風、攝像頭、電話本、通話記錄、定位…等等等等的選項之後,才能讓你執行。反觀蘋果,則可以自己選擇開啟或關閉,或是僅在執行時開啟。

    蘋果啟用、Apple ID、密碼、雙重驗證、軟體驗證,使用起來較為繁瑣。除非越獄,不然只能在其生態圈內待著。相對單一,但也會相對安全不少。

    細微之處見差距,細心者肯定會注意到這些細節。

    優勢?誰好誰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合適、用著順手就好,沒法比。

  • 5 # 夾心餅乾二二

    安卓對標的應該是蘋果的iOS,這幾年的安卓手機我沒有長期使用過,家裡有成員有華為手機,並且也很經常的會去電子產品賣場一次玩個幾十款安卓機,在我基本上維持著一年一換的頻率的同時,我沒有再選擇安卓的原因基本如下:

    iOS背後綁著的是整個蘋果生態 ,iCloud是一個龐大的深度整合在蘋果裝置中的雲服務 它的涵蓋面不只是一個網盤 。

    在iOS下備忘錄,照片,Apple Music,iMessage,圖書,蘋果自帶的三件套(Pages,Numbers和Keynote),以及大量第三方應用都可以實現流暢的同步,使之在不同的蘋果裝置上呈現一樣的內容,並且多個裝置可以實現實時更新同步。

    第二個是第三方配件商幾乎都不會繞開蘋果, 例如Casetify,一個賣手機保護殼的廠商 對於非iPhone機型的配件支援少之又少,也就意味著對別的手機的選擇意味著必要的放棄。

    第三個是系統UI,安卓的系統給我一種生硬的感覺,不像蘋果的互動動畫,安卓廠商在定製自己的介面時,對互動進行的設計依然不足,這導致三星這樣已然把手機外觀設計的無比美觀的公司,依然在日常使用上不及蘋果所能提供的精緻。

    第四個是蘋果自身的產品的支援上。有AirPods的人都知道這一個耳機可以連線現在市面上幾乎所有有藍芽功能的智慧裝置,但是它在蘋果裝置上的表現是最優秀的,大概有以下兩點:

    1.對於手勢操作的使用和自定義

    2.二代AirPods的hey Siri功能

    還有一個就是Apple Watch 這個產品作為智慧手錶行業的標杆,是直接不支援任何非iPhone的手機配對,也就意味著有Apple Watch使用習慣的人,在換手機這件事上沒有任何選擇。watchOS和iOS的高度契合,以及它在健康及健身方面提供的便利,即使不一定讓這個裝置變成一個生產力上的必須,它的缺席也會讓使用者感到些許不適。

    至於安全問題,這裡就不說了。

  • 6 # in舊鳥聽風

    目前蘋果比安卓還有什麼優勢?

    當年的蘋果卻是重新定義了智慧手機終結鍵盤機時代。還加速了不可一世的諾基亞帝國滅亡! 10年過去了,安卓系統的發展不是原地踏步的,已經不輸蘋果系統的流暢度,儘管蘋果質量好耐用幾年都不卡,但平心而論,又有幾個手機會用到報廢才換新的呢?智慧機的壽命可不比功能機。 那麼總要有一點是安卓機無法比擬的東西吧。

    我就列舉一個方面吧,蘋果公司最專注的手機體驗吧:隱私安全。 你點選進了蘋果官網,就會看到大篇幅描述,蘋果對於個人隱私安全所做的努力。IOS作為一個封閉系統,在限制了使用者自由使用的同時,卻給了一個堅固的保密壁壘。對於注重隱私的西方人來說,隱私安全絕對不是什麼奢侈品,在掃碼支付高度發達的中國來說,用手機支援代替傳統貨幣早就是司空見慣的事了。

    這裡就要說到“大資料”這個名詞了,幾年前 百度CEO李彥宏說過 ,華人是很樂意將個人資訊來換取生活便攜性的。 在中國產安卓手機裡面,通常就會發生這樣一幕: 老王早上搜索一下耐克鞋,很快便發現不管是抖音、知乎還是微信朋友圈,鋪天蓋地的都出現了運動鞋的廣告。小劉發現自己的洗髮水快用完了,正打算買洗髮水,就發現京東的洗髮水廣告已經推送到了手機上。 這個現象在目前非常普遍。

  • 7 # 豬耳仔就喺Qoome囖

    首先是老話重提,蘋果他帶來了一整個的生態系統。他可以不光是手機,還可以 是車載系統,也可以是家裡的辦公系統。說句簡單的就是隻要不差錢,你就可以靠蘋果的ios,打通生活中所有的智慧關口。這是目前所謂 其他的手機系統都做不到,也是他們一直努力追求的。可能光從手機時的硬體來說,蘋果不一定是最好的那個,但是如果從整個生活來說,那麼蘋果一定是最全面的那一個。我在家 我就可以用手機,需要辦公室之後直接傳到電腦,開車的時候只要連上車載系統就可以直接無縫導航。想聽歌的時候,耳機和音響也有響應的配對,這就是為什麼蘋果那麼多人使用的原因。如果你只是使用手機的話,那麼可能覺得安卓跟蘋果差不多,甚至安卓的硬體更好,但是如果你是說從生活便利上來說,那麼目前沒有比蘋果做的更好的智慧系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鐵板烤魷魚鐵板的溫度應該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