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家大孩子,性格特別內向,都不敢在陌生人面前表達自己,且比較安靜,不知道送去學前教育可以讓他開朗些嗎?
5
回覆列表
  • 1 # 快樂庭院

    你可以把孩子送去幼小銜接,但不要過多指望幼小銜接班能改善孩子的性格。能讓孩子開朗起來的還是父母對孩子的愛和關心。

    做為過來人,給你幾點建議,也是我自己經過十多年你的經驗和學習之後的總結:

    1,真心地愛孩子,並且能用語言和行動告訴孩子,保證讓他感知到。你可以每天早上起床給他一個擁抱,告訴他:你是媽媽最愛的大閨女(大兒子)!總之,用你的愛建立起他的安全感。

    2,堅持每天都表達你對他的愛,並且能在生活中保證讓他感知到你對他的愛,不是因為他的表現,而是因為他是你最愛的大孩子。對他的令你不愉快的表現你表示遺憾,但並不因之減少你對他的愛。

    有一點,因為老大比小的先到,所以一定要先照顧到老大的感受,不能偏愛小的。

    3,一定要不失時機地表達你對他的讚賞和他帶給你的自豪。讚美讓一個人擁有自信,會把事情做到更好,斥責只能讓孩子更為不自信,行為更為畏縮。

    和孩子一起建立起他的自信,讓他能感覺到他能為媽媽和家庭帶來快樂和幫助,他是一個有用的人。

    在此基礎上,儘可能地引導孩子和投緣的小夥伴經常有時間一起耍。足夠了!

  • 2 # 兒童教育古今談

    以我的理解,幼小銜接班處理的主要是知識銜接,不是社交銜接,所以,如果小朋友已經經過幼兒園階段,內向性格沒有改變的話,不能太寄希望於幼小銜接班。

    首先,要明確一點,內向不是壞事。歷史上許多偉大人物,都是內向人,因為他們常常更長於思辨,專注,自我完善,更適合成為研究者,探索者。

    其次,一定要要改善的話,早教班的那種律動課,小主持人培訓班等,都有一些值得借鑑的訓練方法。

  • 3 # 思普瑞特成長中心

    最近,有寶媽說,我的孩子性格怎麼這麼內向,一點都不像我,該怎麼辦呢?還是希望他能夠外向一點,這樣也討人喜歡。

    小喵老師分析,是不是因為孩子內向,你經常說孩子?不接納孩子的這種內向?從而去控制孩子,讓他按照你的想法來做,從而更扼制了他想表達自己的慾望?

    內向的孩子也有天生的因素,爸媽給了他一個內向的性格,也就是遺傳,但是後天的培養非常地重要。內向的孩子,其實內心並不內向,他有很多話,話多到比外向的孩子還要多,因為他大腦運作會很快,但是沒有從小養成一個習慣,把腦子裡想的東西用具體的語言描述出來。

    所以家長需要做的就是,給孩子機會去表達,沒有機會創造機會。很多時候,孩子內向,就更不要給孩子帶標籤,比如說“真沒禮貌”、“膽小”、“太老實了”......也不要逼迫孩子一定要去跟別人溝通,而是要循序漸進。

    所有的性格都有兩面性,內向的性格有好的地方,雖然內斂,但是控制力好、觀察力好、專注力好、更有原則;外向的孩子,也許溝通能力強,但是也有可能風風火火,以自我為中心,聆聽能力弱。每一種性格都是雙面的,寶媽寶爸們千萬不要認為某一種性格是最好的。其實最好的性格是平衡的性格,最好的性格是後天培養出來的,是高情商的性格。也就是一句話“性格沒有好壞,情商卻有高低。”。

    當你有個內向的孩子的時候怎麼辦?

    1.創造條件並引導孩子表達自己。

    家長多跟孩子做角色扮演的遊戲,引導孩子把心裡的話講出來,鍛鍊表達能力。每週的休息時間,都可以帶孩子做場景遊戲,比如超市的場景,孩子買東西,我做營業員,透過買東西的過程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平時要多關注孩子,多跟他說話,並多鼓勵孩子去參加演講,或者是競選班幹部等,對孩子的表達能力會有提升。

    2.鼓勵孩子發展同伴關係。

    當孩子交流水平有一定提高之後,慢慢地可以帶他跟熟悉的朋友們一起做遊戲,再後來,就帶他到遊樂場或者一個早教中心,和一群不熟悉的朋友與環境進行溝通與交流,看看孩子的表現,鼓勵孩子表達自己。所以,內向的孩子更需要家長們為他創造一個溝通環境,讓孩子用嘴巴說話。

    在這個過程中,有的孩子一開始就能適應並跟別的小朋友們玩在一起,有的則需要很久的時間才能進入角色,所以這就需要家長有足夠的耐心,去引導。而不是說“去啊,怎麼不去跟小朋友們一起玩”然後就走開了,讓他一個人面對,這個時候,可能孩子就會一個人在角落裡,沒有能加入進去。應該是多點耐心,一開始跟著孩子進去,做個介紹什麼的,看孩子開始玩起來了,再走開,讓孩子自己去進入角色。如果要去一個陌生的環境,最好邀請1-2個跟孩子玩的好的朋友一起,這樣,不會一下子感覺很陌生,慢慢也就玩開了。

    3.增強孩子安全感。

    很多時候孩子內向可能是因為缺乏安全感與自信,總覺得自己沒有別人好,也就不願意多交流表現自己。這個時候就需要爸媽多給點時間給孩子,多跟孩子有些親子時光,比如,平時一起看書交流,一起玩遊戲,給予孩子一些鼓勵與幫助,做的好的方面多表揚孩子,讓孩子感覺安全,舒服,自信。

    4.不要急於求成。

    之前看一個節目,田震老師要輔導一個內向的小朋友唱歌,但是小朋友全程沒講幾句話,後來老師生氣了,說:“小朋友,如果你這麼不交流,也不說話,跟你說一大堆,想了半天你就回答我一倆字兒,你告訴我,這課該怎麼上啊??”,後來小朋友要求換班。這樣的僵局怎麼辦?田震老師想了一下,帶著他去踢足球,在足球場上,給孩子足夠的主導,還讚揚和支援孩子,最終,孩子像老師開啟心扉。

    對於內向的孩子,如果你總是急迫地想改變,可能採用憤怒的語氣跟孩子交流,這樣,孩子只會關上自己的心門,更加內向,更加不願意溝通。所以,家長們要做的是不要急於求成,而是想辦法讓孩子能接受的溝通方式進行有效溝通,只有有效溝通才是有作用的。

    小喵老師說

    如果父母能夠把握內向孩子的特點,加以引導,培養孩子的好性格,那擁有平衡性格的孩子一樣能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

  • 4 # 素秋慈

    家長好!

    學前教育只是做學習習慣和知識上的銜接,並不能對孩子個性太多關注,改變性格還得從長記憶。

    這個問題需要分幾步做考量:1. 瞭解孩子的真實情況;2. 確認孩子是否因此受到負面影響;3. 順其自然,因材施教。

    1. 瞭解孩子的真實情況

    也許看到別人家的孩子落落大方、開朗活潑,相比下來,感覺自己的孩子拘謹不安,就顯得自己的孩子少了點什麼。只是,孩子真的少了點什麼嗎?您是否真瞭解並懂得自己的孩子呢?

    家長們有一套共通的價值體系,認為怎樣的孩子是優秀的孩子。比如:開朗大方、善於表達、樂於助人等等。。。

    瞭解自己的孩子,包括他的優點、缺點,他所擔憂和害怕的事,他喜歡和厭惡的東西,不敢表達是害怕在人前,還是擔心表達不好,這些都是孩子的情況。

    2. 確認孩子是否因此受到負面影響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何況凡人?

    孩子和孩子本來不同,性格和性格也天生各異,個人認為,只要孩子不存在社交障礙和表達障礙,安靜一點、內斂一點並不算得是缺點,從某些角度來講,甚至是優點呢。

    一個安靜的孩子,內心更細膩善於體察,更容易對事物體會深刻。女孩安靜討人喜歡,男孩安靜更容易學到東西。

    所以,如果孩子因為性格原因影響到了正常生活和學習,我覺得就該採取對策,否則的話,還是尊重孩子的個性,適當引導更好。

    3. 順其自然,因材施教

    我們不要把孩子培養成別人,只需要把孩子培養成最好的他自己。

    如果他本身就是內斂喜靜的性格,我們首先要接受這種性格沒什麼不好,然後多與孩子進行一對一的溝通,瞭解孩子的想法為先,再給孩子適當的引導,讓他至少能夠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只要他表達,就給他鼓勵。讓他覺得表達是件愉快的事情。

    孩子會慢慢長大,性格也會隨著年齡增長、結識同齡人等而慢慢變化,實在無須急於一時。

    祝福@你!

  • 5 # 思悟心蕾
    有關孩子性格內向,是否可以去幼小街接改善嗎?

    孩子的性格是我們每一位家長都及其在乎的,特別是曾經的自己都經歷過或這樣或那樣的變化,同時也看過很多不同性格的弊端。然而由於看了太多反而使得自己變得對自己的孩子的性格有點抓耳撓腮。

    孩子的性格是內向還是外向其實並不是決定孩子未來發展的主要原因,而是家庭的環境影響卻對孩子的成長之路起著很重要的變化。我們不要被一葉障目而不見泰山了,內向有內向的好,外向有外向的利。只是引導的路徑不同其發展的結果就會不同,內向可能突然思想外放成為智者,外向同樣因為被排斥而產生抑鬱。俗話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首先,孩子的性格是一種天性的賦予,因材施教便是對孩子天性的認可與善加教導。不然就不會出現兒童心理學,青少年心理學以及待業青年心理學等等的課題出現。儒學就講究有教無類,內向外向都需要教導,只是在接納外界知識的時候會不一樣的思維邏輯與行動上的差異,但這並沒有真正改變他們向著所期望的目標前行。

    其次,孩子的性格的變化需要的是水到渠成,這需要家長與學校的雙重組合才能起到更加的效果,否則就會使得孩子內心產生自我的性格行為否定。俗話說:“睡到自然成”,越急越會丟三落四,對於孩子的教育自然也是如此,盲目的去改變孩子的性格,起到的的效果或許會是最壞的效果。就如這句話“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就是對於性格的一種極好的詮釋。性格是遇強愈強,遇弱愈弱,因此引導孩子的性格就要掌握一個“度”,合理調節對孩子的度才能使得孩子內心堅強,這樣的孩子不管是內向還是外向都會逐漸成熟起來,最終的創造力並不會因為孩子內向就輸給了孩子外向的,內向是一種這是天賦,不是詬病。

    最後,我們要經常讀一讀名人傳記,很多名人都是曾經內向的,即使卓有成就之後還是內向的。諸如心理學的創始人威廉馮特,開國元帥中的羅榮桓,林彪,徐向前等等在求學走上革命道路的前後,一般都是較為內向內斂,但是他們卻有著強大的內心來支撐著自己去創造人間奇蹟。國內外這種人數不勝數,家庭教育是幫助內向性格的人一個助推器,沒有或許會使得孩子的夢想半路夭折,有了就會成為一把得力的助手。

    總而言之,選擇孩子喜歡切適應的環境很重要,不要盲目的去改變現狀。我就是一個內向的人,本來學習還行,就是因為住校的不適應,導致自己的學業一降再降。也是到最後自己能夠有了獨立的空間,才又開始點燃了自己的內心的夢想之燈,引著自己一日千里的追逐曾經失去的所有。

    內向的性格不失去愛心與奉獻的精神,就是最大的動力之源。

  • 6 # 此心安處是吾鄉

    題主打算讓自己孩子去上幼小銜接班,改變孩子內向的性格,這說明孩子大概五、六歲了,應該上過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過了幾年集中生活,孩子還是內向,我想這不是上個銜接班就能解決的(如果沒有上過幼兒園,上個銜接班,適應下集體生活,是有好處的)。

    孩子內向該怎麼辦呢?

    父母要給孩子一個溫馨的家。不要一天吵吵鬧鬧,家庭成員遇事要有商有量,彼此尊重,相親相愛。對孩子要多關愛,讓Sunny住進孩子心房,讓笑意常掛孩子臉上,動輒批評訓斥打罵孩子,只能讓孩子恐懼而不安,要和風細雨般滋潤孩子心田,孩子才能敞開自己的心扉。

    平時要有事沒事跟孩子“找話說”,改變從家庭開始;經常帶孩子去走親訪友,多鼓勵孩子與親朋好友打招呼;幫助孩子結交小朋友,讓孩子們一起嬉戲、一起玩遊戲,小朋友很快就能玩在一起,更容易開啟心扉,變得開朗起來。孩子有點滴進步要多表揚多鼓勵,我相信孩子會越變越外向,但有一個過程,不要操之過急。

    有些孩子天生內向,刻意改變也不會起太大作用。我曾教過一男孩子特內向,上課喊回答問題張不開嘴,一站起來臉通紅,頭都抬不起來。為了改變他,我特地安排了三個小夥伴跟他一起成立了一個小組,學在一起,玩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暗地裡要求這三個小夥伴與內向男孩多交流,想辦法讓他開朗起來。在課堂上,我也常找一些簡單問題讓內向男孩回答,只要張口說話,我就大肆表揚,有時還專門喊上講臺發言,訓練他的膽量。這樣刻意鍛鍊了一學期,還是沒什麼改變。

    所以我認為,能改變就儘量改變,不能改變就順其自然吧,內向也不完全是壞事。

  • 7 # 兒童行為分析廖博士

    1.孩子性格內向和去幼小銜接班是兩個不同頻道的事情,幼小銜接班不能改變孩子的性格。

    2.孩子的性格內向和外向,在心理學上是沒有好壞之分的,性格內向有內向的好處,外向有外向的好處,家長不必焦慮,適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

    3.性格內向的孩子內心更為安靜、更能坐下來和靜下來學習,更能夠獲取更多的資訊,對於孩子的學習會有更多的幫助,當然對於社交等對外的活動能力會相對弱一些。內向的孩子也有很多工種適合孩子,比如會計類、金融類等需要細心和安靜的性格。

    4.外向的孩子更容易進入一個新的環境,更容易接觸新的人群,可以很快地進入角色,更容易獲取一些機會和資源,當然也有缺點。

    5.國際學者有一個通用的說話就是性格會有50%左右比例的遺傳,性格的改變也不容易,建議是適當的引導,不必要強行改變孩子的性格,況且強行改變也不可能實現改變。

  • 8 # 學習力教育視點觀察

    透過學前班改善孩子性格內向的問題,機率是極低的。

    孩子性格內向,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基因。

    有的孩子一出生就很安靜,而有的孩子一出生就非常哭鬧。所以,基因對孩子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

    二、家庭環境。

    家庭環境對於孩子性格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比如父母都是非常開朗,喜歡結交朋友的,那麼孩子在這方面的影響就會非常大。

    三、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作用不言而喻。孩子在跟其他的小朋友交往的過程中碰到的問題,如果家長善於引導和啟發,那麼對孩子跟其他同齡人的交往,會起到非常大的幫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情商。

    四、外部環境。

    家長如果創設更多,跟其他小朋友交往,玩耍的環境,那麼對於改善孩子內向的性格也是有非常大的幫助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旗艦手機哪家強?哪一部手機最值得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