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規則迎合、滿足了個體內心深處存在的私慾,具有自發的同化機制。初次成功後,行動者在利益的驅使下重複這類行動,並逐漸形成行動者同盟。同盟形成後,行動者遵從特殊路徑行事,而受到顯規則懲處的機率減少,成功率加大,失範成本得以降低。當潛規則生長到一定階段,就成為一種公開的秘密,失範者的 “成功”行動,慢慢地在周圍人中間產生榜樣效應,吸引更多的人去效仿,當有相當一部分人對這類行動採取了認同的態度,形成了共識,行動者會自發地對這一類行動進行合理化解釋,形成某些相互預設的遊戲規則。儘管對顯規則來講,潛規則是一種逆向的反動機制,但它有頑強的生命力,會在相當部分的人群中不斷地生長、傳遞、迴圈。一旦一個空間領域中存在著某種潛規則,它就會對顯規則形成挑戰,威脅甚至可能會瓦解顯規則與社會的良性執行機制。 以公務接待為例,潛規則執行邏輯是這樣的:公務接待不光是為了公務,也不是簡單的接待,它是上下級之間的一種感情投資,公務接待的級別和規格代表著你對上下級之間關係的認知和對此的重視程度,所以想要討好上級,接待就必須達到相應的級別和規格。開始的時候,可能只是少數利慾薰心者,對此比較用心,而且居然還真的得到好處了,有人就會想:反正是花公家的錢討好公家,自己也不損失什麼,還能得到好處,何樂而不為?於是,便有更多的幹部投入到這種“為接待而接待”的活動中。慢慢的,什麼樣的人給什麼級別的接待,由誰來接待,就形成一種預設的機制了,成為一種半公開的力量起著作用,干擾正常的公務接待,並對那些不進行這類接待的地方和幹部形成壓力,迫使他們作出選擇。 中國社會生活中整體上還不存在完全按照潛規則行事,排除顯規則的社會生態條件。但不可否認,某些領域或地區,顯規則與潛規則是同時執行的。中國社會轉型時期特有的複雜局面,使潛規則的形成有了適合的生態環境。潛規則的泛濫成災,說明我們的正式規範還有許多的缺陷、漏洞,我們的社會結構還不是合理的,在社會安排中還沒有一種能夠確保公平、公正原則實施的完善機制。當有許多人遵循潛規則行事時,說明顯規則已經在某種程度上被虛置了起來,形式上的規範對現實生活已經起不到規範作用。顯規則如果在實際社會生活中僅僅是停留在形式上,對違反規範的失範者不能懲處,規範只能起“稻草人”的威脅作用,這種規範不僅不會被社會成員認同與接納,反而會被社會成員輕視,導致更多的人轉向潛規則。潛規則的產生是對規範權威性的挑戰,說明顯規則出現了空洞化、虛置化,淪落為“說”的規範,而潛規則則變為“做”的規範。潛規則具有強大的生存與自我保護的能力,在潛規則的背後,總是有一股以利益鏈條為紐帶的群體勢力,在支援著、維護著潛規則,與正式規範進行博弈、抗衡。(作者為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潛規則迎合、滿足了個體內心深處存在的私慾,具有自發的同化機制。初次成功後,行動者在利益的驅使下重複這類行動,並逐漸形成行動者同盟。同盟形成後,行動者遵從特殊路徑行事,而受到顯規則懲處的機率減少,成功率加大,失範成本得以降低。當潛規則生長到一定階段,就成為一種公開的秘密,失範者的 “成功”行動,慢慢地在周圍人中間產生榜樣效應,吸引更多的人去效仿,當有相當一部分人對這類行動採取了認同的態度,形成了共識,行動者會自發地對這一類行動進行合理化解釋,形成某些相互預設的遊戲規則。儘管對顯規則來講,潛規則是一種逆向的反動機制,但它有頑強的生命力,會在相當部分的人群中不斷地生長、傳遞、迴圈。一旦一個空間領域中存在著某種潛規則,它就會對顯規則形成挑戰,威脅甚至可能會瓦解顯規則與社會的良性執行機制。 以公務接待為例,潛規則執行邏輯是這樣的:公務接待不光是為了公務,也不是簡單的接待,它是上下級之間的一種感情投資,公務接待的級別和規格代表著你對上下級之間關係的認知和對此的重視程度,所以想要討好上級,接待就必須達到相應的級別和規格。開始的時候,可能只是少數利慾薰心者,對此比較用心,而且居然還真的得到好處了,有人就會想:反正是花公家的錢討好公家,自己也不損失什麼,還能得到好處,何樂而不為?於是,便有更多的幹部投入到這種“為接待而接待”的活動中。慢慢的,什麼樣的人給什麼級別的接待,由誰來接待,就形成一種預設的機制了,成為一種半公開的力量起著作用,干擾正常的公務接待,並對那些不進行這類接待的地方和幹部形成壓力,迫使他們作出選擇。 中國社會生活中整體上還不存在完全按照潛規則行事,排除顯規則的社會生態條件。但不可否認,某些領域或地區,顯規則與潛規則是同時執行的。中國社會轉型時期特有的複雜局面,使潛規則的形成有了適合的生態環境。潛規則的泛濫成災,說明我們的正式規範還有許多的缺陷、漏洞,我們的社會結構還不是合理的,在社會安排中還沒有一種能夠確保公平、公正原則實施的完善機制。當有許多人遵循潛規則行事時,說明顯規則已經在某種程度上被虛置了起來,形式上的規範對現實生活已經起不到規範作用。顯規則如果在實際社會生活中僅僅是停留在形式上,對違反規範的失範者不能懲處,規範只能起“稻草人”的威脅作用,這種規範不僅不會被社會成員認同與接納,反而會被社會成員輕視,導致更多的人轉向潛規則。潛規則的產生是對規範權威性的挑戰,說明顯規則出現了空洞化、虛置化,淪落為“說”的規範,而潛規則則變為“做”的規範。潛規則具有強大的生存與自我保護的能力,在潛規則的背後,總是有一股以利益鏈條為紐帶的群體勢力,在支援著、維護著潛規則,與正式規範進行博弈、抗衡。(作者為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