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正說清代十二朝

    張廷玉真正得到重用是在雍正皇帝繼位以後,他幫著雍正皇帝創立“奏摺制度”和“密摺制度”還有“軍機處”制度,這些制度都很好的為雍正皇帝實現皇權高度集中提供了便利!雍正皇帝念其功勳卓著,恩賜其死後配享太廟!

    雍正皇帝駕崩後,他作為雍正皇帝委任的四位輔政大臣之一,輔助年輕的乾隆皇帝處理朝政!可是這位三朝元老卻一改往日性情,不但與另一位輔政大臣鄂爾泰黨爭激烈,還數次提出退休請求,給皇帝難看!

    其實,他並不想退休只是想看看新皇帝對自己的態度罷了!

    乾隆皇帝終於恩准其退休回家養老,他竟然排兒子前去給皇帝謝恩,擺明了不給皇帝面子!年輕氣盛的乾隆皇帝本來就對雍正皇帝留下的老臣多有不滿,如此大不敬,他又怎麼會再忍下去!

  • 2 # 南北拾芳

    張廷玉一生政路坎坷起伏,輔佐不同的皇帝遭受著不同的境遇,早年雍正時期,備受賞識得到重用,可晚期由於得罪乾隆而屢屢碰壁受到冷遇,他沒能安享晚年,卻在死後得到至高的殊榮。然而作為政治待遇落差如此之大的一位大臣,張廷玉是怎麼死的呢?

    1749年,張廷玉已身處晚年,乾隆為了將其換掉,名義上假借其已是花甲之年,特許他每逢天氣糟糕的時日可以不用上朝,實際上還特意找人代其職。張廷玉為人聰明得體,便主動提出辭職歸鄉,在得到乾隆同意以後他要求最後上朝一次。

    最後一次上朝時,張廷玉卻進了了一份奏摺,要求皇上能遵守先皇的承諾,保證其死後能進入太廟。乾隆雖然心有不滿,但是同意了他的要求。誰知張廷玉得到承諾後沒有親自謝主隆恩,而是派兒子前去叩恩,這令乾隆火冒三丈,大肆指責張廷玉不懂規矩理法。張廷玉聽聞後,次日便親自進朝叩謝皇恩。

    乾隆見狀便明白定是有人走漏風聲,於是借題發揮執意要追查該人,並藉著這個名義指責張廷玉在皇宮中安插線人間隙,發展私黨,於是將之革除爵位。

    人倒眾人踩,群臣見狀便紛紛勸告皇上,張廷玉原是沒有資格入廟的。但礙於先帝的承諾,乾隆並沒有罷免他入廟的權利,而是將他免官,以工作贖罪。

    次年,張廷玉借學生去世之名要求歸鄉,並主動提出放棄入廟的資格。乾隆認為他不識時務,非常時期還要回家,便透過審判罷免了他入廟資格。

    1755年,張廷玉病逝,原本已無資格入廟的他,此時乾隆可能也覺得對這樣一位元老忠臣的待遇有些不妥,於是一改常態,下旨使其進入太廟。

  • 3 # 探古覓今

    張廷玉,字衡臣,是康熙朝大學士張英之子。康熙三十九年中進士,開始走進仕途。不過張廷玉真正的發跡則得益於一個人——雍正帝,張廷玉為官謹慎,深得雍正喜愛,曾歷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首席軍機大臣等職,可以說是官居顯要。在當時的朝堂之上地位於滿族重臣鄂爾泰相當,可見張廷玉地位之顯赫。不過令人感到詫異的是如此一位元老重臣為何卻不受乾隆待見呢?

    首先從張廷玉個人性格來看,他深諳官場之道,卻太過謹慎圓滑。而乾隆恰恰是一位頗為自戀的黃帝,最看不起的就是這些文人腐氣。再則當時朝廷中張廷玉,鄂爾泰兩人結黨互相攻訐,黨爭激烈,張廷玉做為三朝老臣乾隆透過打壓他可以樹立起個人權威,而雍正在世時曾賜於張廷玉配享太廟的待遇,但縱觀歷朝歷代,能配享太廟的人都是功勳卓著,對於江山社稷立過大功之人。而張廷玉則雖然地位殊隆,但卻沒有立過什麼大功,導致乾隆日後總拿此事戲謔張廷玉,暗示其配享太廟實在不合理。而最終導致兩人矛盾激化的原因則是張廷玉好幾次請求致仕,回鄉養老。但乾隆則想讓這位老臣留任,以配享太廟之人何能回鄉的理由拒絕。但架不住苦苦哀求,最後乾隆還是同意了,不過這時候張廷玉卻犯了個錯誤,竟然讓乾隆給他了個字據,保證他的配享資格。乾隆壓著怒火忍了,但是第二天到謝恩的時候不親自來卻讓自己的兒子拜辭。此舉最終惹的乾隆大為光火,不僅去掉了張廷玉的伯爵爵位,連配享資格都被取消了。就這樣一個三朝老臣走完了他的官場生涯。

  • 4 # 農民工歪說古今

    張廷玉,字衡臣,是康熙年間大學士張英的次子。在清王朝,像張英這樣的高官,其兒子是可以不用參加科舉考試、獲得“父蔭”入國子監深造後出仕或者直接出仕為官的。但是,張廷玉兄弟並沒有走這條“康莊大道”,而是實打實透過科舉考試進入官場的,張廷玉的弟弟張廷璐甚至還高中一甲第二名進士及第,也就是俗稱的“榜眼”。

    張廷玉雖然沒有他弟弟張廷璐那麼“考霸”,但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學霸”!康熙三十九年,二十八歲的張廷玉登進士第,後被選為庶吉士,入翰林院鍍金。之後便留在了中央機關,充當“大秘”一類的角色,一步步做到了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在升任副部級之後的很長一段時期內,張廷玉便停滯不前了,一直在副部級崗位上輪轉,在刑部、吏部的左、右侍郎任上換來換去,直到康熙六十一年,張廷玉依然只是個副部級的吏部左侍郎,並不像電視劇《雍正王朝》裡那樣位列宰輔!有不少人說,張廷玉是沾了他“宰相”父親張英的光才得以飛黃騰達的。誠然,張英的大學士身份對張廷玉的仕途肯定是有所幫助的。但是,在張廷玉入仕的第二年張英便致仕了,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正式退休了。正所謂人走茶涼,張廷玉後期的發展張英作用應當說並不是非常大的,至少不是主要因素!

    張廷玉真正發跡,那是在雍正元年之後了。因為張英曾經擔任過雍正帝的老師,有了這層師生關係,雍正帝自然對張廷玉這位老師的兒子另眼相待。同時,在中樞系統長期擔任“大秘”的經歷造就了張廷玉過硬的文案功夫。史載,皇帝命張廷玉擬旨時通常都是用大白話(搞不好還有東北大碴子味兒)、想到哪說到哪,皇帝話說完,張廷玉一篇文采飛揚的文言體聖旨也擬好了!加之張廷玉在侍郎任上歷練多年,行政能力也是非常不錯的。於是,康熙六十一年年底,雍正帝即位伊始、尚未改元時便任命張廷玉為禮部尚書。

    雍正元年起,張廷玉的仕途走上了“快車道”,深受雍正帝倚重。有一次張廷玉生病,雍正帝公開說自己“膀子疼”,搞得群臣一頭霧水。最後雍正帝給出了謎底——張廷玉是自己的“股肱”,張廷玉病了,可不自己“膀子疼”嘛!雍正六年,張廷玉升任保和殿大學士,次年又進入了新設立的軍機處,協助怡親王胤祥處理機樞事務。按照清王朝後來大學士兼任軍機大臣被視為“宰相”的邏輯,張廷玉是如假包換的“宰相”!同時,張廷玉也成為了“漢臣領袖”。

    成為“漢臣領袖”無可避免會遭到皇帝的忌憚!這一點張廷玉心知肚明。於是,張廷玉與“滿臣領袖”鄂爾泰之間上演了一出“頗有默契”的“黨爭”。二人關係惡劣到甚至除了公務以外不多說一句話,但是都適可而止,將“黨爭”控制在了雍正帝能看到、能接受的範圍之內。如此一來,雍正帝非但沒有因為“朋黨”問題疏遠張廷玉、鄂爾泰,反而對張廷玉、鄂爾泰繼續重用有加。雍正十三年,雍正帝臨終前還把張廷玉與莊親王胤祿、果親王胤禮、鄂爾泰一道留給了兒子乾隆帝作為輔政大臣!因為輔政大臣意義過於特殊,又有鰲拜等人的先例在前,四人堅決辭不敢受,最終退而求其次,改稱總理事務大臣。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帝即位也意味著張廷玉噩運的來臨。乾隆帝即位伊始,為了穩住張、鄂二人,表面上對二人繼續加官進爵,將張廷玉封為了伯爵!清王朝對於文官的授爵是非常謹慎的,即便是清朝“開國文臣領袖”范文程,也只得到了一個子爵的爵位!可見,封張廷玉為伯爵是“開天恩”了。但是,乾隆帝對二人的“黨爭”早已有所不滿,加之二人又扛著“輔臣”的頭銜,搬掉二人只是時間問題,這一點以張廷玉的才智,恐怕也是心知肚明的。

    乾隆十年,鄂爾泰病故之後,張廷玉更是成為了“一家獨大”,滿漢相互牽制的局面消失了。如此一來,張廷玉更加遭到乾隆帝的忌憚。於是,乾隆帝開始重用遏必隆的孫子訥親,以牽制張廷玉。甚至故意製造滿漢摩擦,使訥親與張廷玉矛盾激化!這個時候,張廷玉基本上也已經知道自己很難在朝堂立足了。張廷玉擔心乾隆帝會對自己“總清算”,於是在乾隆十三年主動上書“乞骸骨”,要求退休。

    在提出退休請求之後,乾隆帝表示了“慰留”。但是,張廷玉已經鐵了心要退出。於是,張廷玉開始主動“犯錯”,居然要求乾隆帝對雍正帝給予自己的“配享太廟”待遇進行書面確認。乾隆帝雖然生氣,但還是同意了。按道理,張廷玉應該當面謝恩,但是張廷玉卻讓兒子代勞。乾隆帝頓時火冒三丈,傳旨讓張廷玉明白回奏。聖旨還沒發出,張廷玉便事先得到訊息,趕往宮中謝恩。乾隆帝一看,別說了,肯定洩密了!於是,乾隆帝火冒三丈,不僅免去了張廷玉“配享太廟”的資格,而且革去了他的伯爵之位!自此,張廷玉一無所有,回家養老……從張廷玉在中樞系統多年,幾乎沒有犯錯什麼過錯來看,這個人是非常聰明和謹慎的。但是,在乾隆十三年卻接二連三犯一些低階錯誤,應該不是因為“老邁昏聵”,很可能就是張廷玉刻意為之。目的就是以“小錯”讓乾隆帝出氣、把自己提出權力中樞,以避免“總清算”。

    很顯然,張廷玉的目的達到了!在退出權力中樞之後,張廷玉已然是“退休老頭兒”一名,對乾隆帝構不成任何掣肘與威脅。於是,乾隆帝也就不那麼趕盡殺絕了!雖然後來張廷玉因為受到其他案件受到牽連,乾隆帝也僅僅是收繳了張廷玉曆年獲得賞賜,並沒有深究。乾隆二十年,張廷玉去世,享年八十三歲。或許乾隆帝自己也覺得對張廷玉過於“苛刻”了,在張廷玉去世後,乾隆帝最終又恢復了張廷玉“配享太廟”的待遇,使之成為了清王朝二百餘年唯一“配享太廟”的漢臣!當然,有人說,張廷玉是遭到了乾隆帝的清算,落得個慘淡收場。但是,個人更傾向於這是張廷玉刻意為之,是典型的“小杖受、大杖走”。試想,如果張廷玉不故意犯錯,讓乾隆帝出氣、把自己踢出權力中樞,他的下場恐怕就不僅僅是革爵罷官這麼簡單了,不是嗎?

  • 5 # 老威觀史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只針對問題本身不做過度解讀。

    張延玉晚景淒涼的情況,是由於他晚年犯了糊塗。

    就在於張廷玉在晚年的時候過於在意他配享太廟的待遇了,而當時,乾隆皇帝繼位的時間並不長,需要有人輔佐他行政,張廷玉卻在這個時候不斷的向乾隆提出要退休回家,這讓乾隆感到很不爽,而張廷玉卻犯了老糊塗,竟然要乾隆寫保證書給他,保證他能夠死後配享太廟的待遇。對此,乾隆就感到更不爽,勉強寫了份保證書給他。

    雖然張廷玉一再向乾隆要求退休回家,但乾隆始終沒有答應。有一次,乾隆死了兒子,張廷玉竟在這個時候向乾隆提出退休的要求,徹底激怒了乾隆,聲稱要治張廷玉的罪。張廷玉立馬就嚇懵了。之後,乾隆就撤銷了張廷玉配享太廟的待遇,張廷玉鬱鬱而終。

    令張廷玉想不到的是,他死後還是配享太廟了。可以說,一個東西你越是在乎,就越有可能在這個上面栽跟頭,張廷玉就是一個例子把。要知道,張廷玉能夠伺候好康熙和雍正這兩個皇帝,味極人臣配享太廟,就說明他本身就是一個非常聰慧的人,而且一定是一個善於察言觀色的人。之所以晚年會在察言觀色上,放下一般人都不太可能犯下的糊塗,也是因為犯了老糊塗的原因吧,或許是因為他太在乎配享太廟的待遇了。

    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是張廷玉太在乎配享太廟的待遇了,才使得他晚年悽慘。雖然最後她還是得到了配享太廟的待遇。

  • 6 # 溫讀

    作為在清朝唯一配享太廟的漢人,張廷玉一定是在那個時期,那個年代做出了屬於自己的功績,這功績一定是有利於大清,有利於社稷的。可能很多人對太廟沒有什麼具體的概念和理解,也應如此也理解不來為什麼配享太廟就很是了不起,之所以很多人關注這個話題,估計很多人最為在意的便是“唯一一個漢人”,畢竟按照大家的基本思路,物是以稀為貴的。

    太廟總的來說就是古代皇帝的宗廟,這種宗廟大多是隻開放於自己家族中的精英,而且每個朝代都具有相對應的配置,這種配置和操作就好比一個氏族的祠堂,在祠堂中供奉的大多是一些家族中德高望重且有名望的人,但若是在這個家族的祠堂中出現了異姓人,那大家第一時間聯想的便是這個異姓人“一定是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在理解了這樣基本的概念後,我們再以家族的祠堂的原型進行以微見著理解和研究,在皇室精英的宗廟中(一些皇族沒有特定且傲人的功績還是進不去的)居然出現了臣子,而且還是一個外族臣子,由此可以見得此人處事和為官的高深。

    張廷玉一生侍奉過三個清朝君主,分別是康熙、雍正和乾隆;很多人在瞭解過張廷玉的事蹟後都覺得此人的履歷是非常平淡的,因為其既沒有張居正那種“力挽狂瀾”的能力和魄力,而且也沒有和珅那種對君主那種“你瞞我瞞”的滑頭和機智,再加上清朝是一個排斥異族的朝廷,而這一系列的矛盾就造成了大家“二仗和尚摸不到腦袋”的疑惑。可是您知道嗎?觀人,特別是看待一個歷史人物的時候,就好比是去吃一道菜,有的人將這道菜當做紅燒肉,為的只是大快朵頤、狼吞虎嚥,自然就品不出當中的道道,當中的烹飪手法;我們應當在研究人物時採取“吃魚”的細膩,在挑肉剔刺中感受這道菜的精妙,這道菜的內涵。

    臣子是在價值和被利用中體現生機的

    張廷玉是康熙年間的進士在後來經過自己的努力後逐步進入了清廷的權力中心“南書房”。在康熙一朝的時候,張廷玉因為自己父親的影響以及自身的才學“身居內廷,靠近皇帝。”可能在清朝的時候,大家覺得封疆大吏才是握有實權,才是說一不二的人物,要知道這樣的想法實際上是大錯特錯的,因為就算是在晚晴時期,就算在那個地方勢力做大的時期,李鴻章還是竭盡全力的想要將自己的淮軍擠進皇城,這一切的一切不是因為其對京城有感情,而是因為久經仕途的他深知“靠近權力中心,等於是離權力越近”。正因如此,張廷玉的久居內廷才有了其靠近權力獲得權力的機會,在康熙皇帝駕崩後,雍正皇帝繼承了大統,一個皇帝的登基,況且雍正帝還是一個備受爭議的皇帝,在這個時候其最需要做的便是提拔自己的耳目,而在提拔人選的問題上他直接選擇了張廷玉。之所以雍正會選擇張廷玉,那是因為其父親張英以前是自己的老師,自己和張廷玉也有不小的私教,所以在這個時候即使是皇帝,在位了穩固權力、收拾那些心懷鬼胎的兄弟時,還是秉承了官場的那句“當官還需用自己人。”,同時也像大家表達了“臣子是在價值和被利用中體現生機的”的道理。

    在雍正死前配享太廟,在乾隆年間削官去爵

    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即使是自己父皇一手相托的臣子,作為兒子的只要用的不順手也是會有扔掉的可能。畢竟張廷玉在之前當過乾隆的講師,所以就感情基礎來說他們是有的,可壞就壞在張廷玉是康熙時期的老臣,這一個“老”字就決定了其會有“倚老賣老”的行為。據記載,乾隆曾先後提出了舉“三老五更”古禮、“均田限田”等要求,張廷玉都果斷拒絕。這一而再,再而三的做法雖然皇帝面色沒有表露,但其心中定是埋下了“種子”,畢竟皇帝提出的事情作為臣子的不應當去直接反駁,而是迂迴折中,畢竟張居正和申時行的案例依然歷歷在目,這便是歷經了三朝老臣隕落的原因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借用排比反覆比喻修描寫足球比賽場面,三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