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7873838793

    這就要從辨證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出發,深刻剖析這一代人的成長經歷,以及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辯證關係,還有宏觀經濟與功能-結構主義的影響,以及比較政治中西方意識形態的差異,最後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首先我們要對“佛系青年”下一個定義。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本來就沒有慾望,那不叫"佛系",那叫正常,而"佛系"所強調的點是"不正常的低慾望",但是什麼叫做正常的慾望呢?每個人的慾望都是不同的,低於資本主義下消費主義的慾望就叫做不正常嗎?如果這叫"佛系",那麼我早就"佛系"好幾年了。

    所以"佛系青年"其實是一個褒義詞,而不像人民日報所說的一樣是一個貶義詞。

    也就是"佛系青年"這個詞代表了人迴歸本質、認清馬克思所定義的“資本驚險一躍G-W-G`的那個G`的階段”,選擇不替資本家加速資本積聚,只滿足自我需求的生活模式。

    (這個時候誰抵制佛系,一清二楚了吧?)

    那麼為什麼大家會這麼機智的選擇佛系生活呢?

    我們會發現這一代人是原生人與人競爭的一代人。

    (這一代人主要指的85-95,當然可以包括之後,但不包括之前)

    我們知道78年之前連高考都是沒有的,雖然當時工農兵大學生制度並不公平,但由於"我家成分已經這樣了,反正吃大鍋飯",所以大家並沒有展開競爭。而改革開放初期由於市場很大,所以仍舊沒有像今天一樣競爭如此激烈。

    你明白吧,就好像一個伺服器一共就幾十個人玩遊戲,大家都是本服前一百。

    而這一代人經歷了小升初,中考,高考,所有人都意識到了競爭的實質。

    我不需要跑過熊,我只需要跑過你---------------馬克·吐溫

    每個人都明白,我的分數不是用來檢測我學的好不好,而是檢測我比你學的好。

    但是一旦這一代人的競爭結束,人走上社會,開始和整個社會競爭,就發現…………

    人太tm的多了,真的競爭不過了……

    你努力,會有比你更努力的。

    你優秀,會有比你更優秀的。

    你出身好,會有比你出身更好的。

    你成本低……會有比你成本更低的。

    所以你競爭累了,你發現年青人輕輕鬆鬆就把你超過了。

    在這個全方位競爭的社會里,要想逃離異化,只能認清楚這個社會的運作模式。

    然後選擇脫離。

    這和前些年的情商無用論以及人際關係減法很相像,都是為了逃離這個社會結構對自己的約束,主動脫離社會化。

    我們為什麼要研究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

    或許現在對於某些學術刷子來講,這些知識只是用來獲得學歷/榮譽/金錢的一個間接手段。

    但實際上我們只是為了搞明白,社會到底是如何運轉的,人類到底要怎樣活動?

    而"佛系青年"這個詞恰恰反映了人類活動的規律性。

    社科和自然科學是一樣的,能夠尋找到規律,而不是像某些人所說的一樣“社科永遠分析過去,無法指導未來。”

    從經濟學生產關係的角度來講,社會化大生產是一個必然規律,而這個規律必然要求人類脫離本地宗族的小農經濟。

    簡單來講,就是過去大家都種地,就算有人想出了一個新奇的玩意,想想也就算了,反正沒人幹,而現在我們可以從天邊僱傭別人來給自己做,但我們要知道這個被僱傭來的人,他也是有家人的,長期的兩地分居必然導致這個被僱來的人和家裡的親情變淡,友情變淡,為了賺你的錢,他不得不放棄了一切舊的社會關係。

    而生產力是必然發展的,所以生產關係也是必然隨著生產力的進步而變化的,這種生產關係的變化就必然導致舊的生產關係破碎,即使我們先不對這種破碎下價值上的定義,(也就是說這種破碎對人類到底是好還是壞),這種破碎也是必然的,不可逆的。

    那麼如此看來,社會化大生產必然摧毀之前的社會關係,於是“貓奴”、“佛系”就應運而出了。

    但是,這一切都有個前提。

    就是人們對社會制度自覺或不自覺的認同。

    自覺的認同可能是對社會制度的認可。

    不自覺的認同可能是被文化的薰陶。

    也就是我必須認同人類社會遊戲的“規則”。

    就比如我們平時玩的電子遊戲,是因為我們預設遵守規則,不然你為什麼要認真玩?開掛把對面都弄死不就好了嗎?我們為什麼抵制開掛呢,開掛難道不算技術嗎?

    其實這就是對規則的認同。

    如果你跳出這個規則,那麼遵守規則的人就會抵制你。

    人類社會也是一樣。

    無論你是主動選擇被異化,還是從出生開始就沒有意識到異化這個概念,對人類社會完全是隨波浮沉,你都是選擇了遵守人類社會的遊戲規則。

    所以你才需要發展生產力,作為一枚人類齒輪,你需要遵守生產關係對你人身的束縛,你不得不上小學,因為你需要上中學,你不得不參加中考,因為如果你不參加中考就沒資格上高中,同時就沒資格高考,那樣就考不上好大學,考不上好大學意味著你參加工作時就處於劣勢。

    但如果你跳出這個規則可以連小學都不學,語言你也可以不用學,你根本不需要和他人交流,你只需要滿足吃喝拉撒睡性就可以了。

    問題又來了,如果你不參與進這個社會體系,你能否滿足這些需求呢?

    如果你現在選擇去種地自給自足,那麼自來水怎麼辦?電呢?即使不需要手機,你需要冰箱儲存食物吧?如果說不儲存食物,旁邊並沒有超市給你買東西,馬桶怎麼辦?如果像農村一樣,那麼疾病是不可避免的了,生病之後有人送你去醫院嗎?沒有錢你去醫院誰給你治病呢?貨幣不是簡單的一般等價物,而是分配資源的代表券。

    你會發現當社會體系已經形成之後,你再想脫離這個社會體系而生存,已經做不到了。

    你想脫離這個黑暗森林社達體系,但是你確確實實又無法逃離。

    資本家需要勞動力才能榨取剩餘價值,勞動力需要生產體系才能把剩餘價值自我變現。

    為了活著,你不得不主動獻上你的剩餘價值去給他人剝削。

    所以人類社會總是以革命的方式重構生產關係以解決這種"逃離"矛盾,而並不是以放棄全部生產關係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 2 # 葉成流

    統一都叫宅男宅女太難聽了,

    畢竟我們是性格比較好的宅男宅女,

    所以現在請叫我們:佛~系~青~年~

  • 3 # 三界俗子

    信仰是一種培育心靈素質的藥方!

    如果沒有信仰,社會會變的很亂!

    佛教更是一個培育心靈素質的妙方!

    這些對佛學有興趣的青年,他們都是前生種下的因,今生才會能夠接觸佛學!

  • 4 # 左心房官網

    這詞源於網路,至於最初是出自哪裡不可考證!總的來說對社交是有一定的恐懼的,且並不適應外部環境而產生焦慮,他們非常宅,把對社會交往及與異性期許轉化為一種私密性強且不必被別人參與的某種興趣的投入!

  • 5 # 光軍茶閣

    先來說說,什麼是佛系青年。這個詞彙源於日本,2014年日本一家雜誌中提到“佛系男子”:他們外表看上去和普通人一樣,但內心會把自己的興趣愛好永遠都放在第一位,基本上所有事情都想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和節奏去做。總是嫌談戀愛太麻煩,怕費神費時間,不想交女朋友,喜歡獨處。

    本身“佛系青年”跟宗教不沾邊,只是借用佛系的名號,表達怎麼都行、可以、沒關係的生活態度。

    那為什麼“佛系”會出現?這種現象是真實社會的折射和社會問題的縮影。現代社會,青年人,尤其是90後是在物質生活比較寬裕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他們從小未體會過物質的匱乏感,對物質的渴求度較低,沒有經受為獲得物質的辛苦和獲得後的滿足喜悅感。所以,他們會認為,不用特別努力就可以生活得不錯,就可以平淡安穩地過好日子。另外,當今社會教育、住房、婚嫁、醫療等讓年輕一代面對著巨大的經濟和生活壓力,既然有吃有喝,那何不安於現狀,過好安寧的日子。再者,在人際交往和人脈關係日益重要的時代,許多年輕人覺得處理人際關係太麻煩,甚至包括找異性朋友談戀愛,他們不希望花太多時間“為小事發脾氣、不爭不搶、不求輸贏”,只求獨處。

    佛系青年和佛教本身弘揚的善、度、悟等智慧是兩碼事。佛系×ד與世無爭”的姿態,不得不說也是逃避社會現實的行為。畢竟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需要積極進取、勇於創新的年輕人。希望不要盲目跟風。

  • 6 # 有趣的靈魂521

    謝謝邀請,我怕回答不好,辜負了你的期望,因為佛系青年,這個詞是新詞,至於出於什麼心理,願望,還是什麼態度等,不是太瞭解,總感覺這類人,滿身的負能量,極度自私的獨立自然人,什麼激情都沒有,生活色彩暗淡,猶如死水一般,這種風氣很不好,很容易傳染現在的年輕人,應該從小培養生活激情,做人做事,Sunny!

  • 7 # 小夜曲的時光

    現代生活節奏超快,生活壓力增大,人們的思想境界在提高,人們在豐富精神的同時也追求一種虛無空靈的境界!青年人追求的是一種極簡的生活及生存的狀態!而佛家思想追求四大皆空,以無為而達到有為的境界!這種思想和社會大環境的支撐下,青年人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必然會產生種種匪益所思的情況,比如出家、比如戒葷、比如健身等衍生出種種奇怪而令人費解的性情!佛系青年的性情也只是其中怪癖的一種!在以後社會更加開放的國家社會狀況中,這種情況也是很普遍的,百姓百姓一個人一個性(姓)。自然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國家晃晃十四五億人口,自然會衍生出各種各樣的性格的人!人們的物資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在進一步的提高,必然會產生思想的解放。

  • 8 # 小孔君子

    自從“佛系”這個網路詞流行以後,對於一些生活比較鬆散,淡泊一切的青年,會被冠以“佛系青年”。

    “佛系青年”的定義跟宗教沒有關係,只是他消極對待生活的一種方式,選擇雲淡風輕的獨處,選擇無可無不可的逃避,選擇“沒心沒肺”的處世之道。

    之所以年輕人在朝氣蓬勃、年華正盛的時期選擇這種狀態,與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生活的快節奏,職場的激烈競爭有很大的關係。面對現實,一些年輕人應接不暇,又缺乏腳踏實地的精神,對事業、對生活預定的標準過高,攀比心重,使之現實與夢想形成極大的反差,出現精神壓力過大、身心疲憊、不知所措等等。

    心理和體能因素的不佳狀態,接踵而來的是消極、逃避、無所謂的隨性對待生活,對待工作,對待自己青春,任由自己隨波逐流。這些現象是可惜可嘆的,畢竟年華是稍縱即逝的,不會等著你醒悟,即便是你醒悟了那一天,美好的時光已經不再。

    所以“佛系”的年輕人,或接近“佛系”的年輕人,不可以讓自己隨意的沉迷,不可以讓自己淹沒在人云亦云的潮流中,不可以放棄對生活的追求和熱愛。天道酬勤,你今天堅持努力的,明天終有好的回報。

    社會的大環境,走過青春的“過來人”,也都應該以理解和包容、愛心和幫助的真誠心助推年輕人走向健康Sunny的人生之路。

     

  • 9 # 九萬vlog

    年齡越大,夢想越小,“佛系青年”都是無法實現理想而無奈的選擇。

    佛系青年就是一種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他們一般不貪,不怒,不爭,也不吐槽,平靜的生活在自己空間裡。但是這跟信仰是沒有什麼關係的,不是說“佛系青年”都信佛,而是一種生活態度,這種生活態度大部分是無法實現理想而無奈的選擇,正所謂年齡越大夢想越小,甚至是沒有理想。

    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我們的理想是什麼?是當大俠,當超級英雄,當拯救世界的英雄。

    初中一年級的時候,我們的理想是什麼?科學家,球星,電影明星,歌星,拯救世界的英雄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高中一年級的時候,我們的理想是什麼?當兵,醫生,老師,公務員,還是挖掘機?這時的很多夢想都已經被擊碎,不得不面對現實,選一個好的專業和大學,只有這樣將來才能混口飯吃。

    大學一年級的時候,我們的夢想是什麼?那些曾經的夢想已經漸行漸遠,這時候的夢想就是老媽多給200塊的生活費,小女朋友的回眸一笑,或者夢想著能找到一個體面的兼職。

    踏入社會的第一年,我們的夢想是什麼?能找到一個養活自己的工作就是夢想。

    踏入社會的第十年,我們夢想已經不再是夢想了····因為壓力已經壓的你只想保持現狀,不在比現在更慘就是唯一的夢想。

    這時候有的人選擇了做佛系青年,做一個與世無爭,隨心所欲的人,那些曾經的夢想都已變為泡影。

  • 10 # VBA高效辦公

    首先,提出這點的時候,是否已經先入為主,判定其是非好壞?

    首先,這是個人的一種帶有符號的生活方式,不違背社會道德,更不違法。

    1.對社會大環境的無可奈何。當下社會,多數是處於恰好溫飽,社會有著本能的限制,一般沒有後臺的,都上不去。所以對外無奈,所以修心,修生養性。

    2.社會價值觀走偏,人沒有信仰。人一旦有信仰,會跟打了雞血一樣去幹某件事。佛系並非信仰佛教。而是一種無信仰,一種迷茫。終日好似,清風不識字。

    社會如果把更多人逼成佛系青年,那社會就很難進步了。穩定是挺穩定。一杯溫水,不瘟不火。溫順懶困的獅子,容易睡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減肥,降低熱量,缺口500-600大卡,為什麼減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