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侗家鄉人

    以前的水稻都是本地稻穀,品種不好,產量很低,現在稻穀都雜交水稻,雜交水稻是不能留種的,所以..........

  • 2 # 世俗凡塵

    優良的種子是豐收的基礎,沒有優良的種子,豐收是談不上的。過去傳統的農業模式,經歷了相當長的時間。解放前後就無法論述了,記得在生產隊有段時期,就沒有種子之說,都是從打下來的糧食和蔬菜中留取的,因此,產量極低。

    八十年代縣級才建立了種子站,開始自己培育種子,之後,糧食蔬菜種子才用上了優良品種,產量也得到了飛躍提高。

    這主要得益於科學技術的普及應用。再一次證明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述是英明正確的。

  • 3 # 鋪子

    小的時候記得父親總會選取顆粒飽滿的稻穀作為下一年的水稻種子。母親會把豆角,辣椒,南瓜,苦瓜等蔬菜曬乾,選取好的種子留到第二年繼續播種。

    隨著農業技術的不斷髮展,自留種子已經不適應當前的農業生產。許多改良品種推陳出新,同樣豐富了我們的餐桌,我們的口糧品質不再單一,市場上大米的品種層出不窮。

    隨之而來,我們就會發現一個問題,稻穀,蔬菜的種子已經不能再留到第二年種植。究其原因,就是透過農業技術把種子雜交化的推廣,使其抗病能力強,產量不斷攀升。往往我們也會發現在種子的包裝袋上寫了這麼一句話“該品種只限於生產用種,不可再留種使用”。

    作為第一代種子,如果在此基礎上作為第二代種子繼續播種,一樣能發芽出苗,只不過其抗病能力,產量會大幅下降。作為農民,也不想看到這樣的情況發生。漸漸地傳統的留種耕作方式在悄然改變。我們也會發現改良的蔬菜品種的口感遠不及傳統的口感好。

    我們也擔心以前傳統的本地蔬菜品種,如果沒人種植,沒人留種會不會就此沒落。其實,我倒是非常喜歡吃本地品種的蔬菜,下圖就是我種的傳統品種的茄子。個頭雖小,但口感很好!

  • 4 # 每日糧油

    關於這個問題,現在年齡在40歲以上的應該都清楚是怎麼回事。

    我們以前一直講“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包括到現在,在糧食問題上我們也一直是堅持以自給為主,這些都是因為在歷史上我們很缺糧,缺到人們根本就沒法吃飽飯!

    以前我們缺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人口眾多,二就是科技不發達,糧食單產低、化肥農藥技術不發達等。

    就在前天,和一位60歲左右的老者在談到糧食生產的時候,他還堅持我們現在糧食能讓大家都吃飽,關鍵是科技的發展,是種子、化肥農藥有了長足的發展,和家庭聯產承包沒太大關係。據他講,在以前一畝地小麥產個三四百斤都是非常正常的,而現在呢,不好的年份也能產個七八百斤,好的年份裡基本都在1000斤左右,這些都是科技的發展帶來的。

    而下面就說到我們關心的種子問題了,以前的種子都是自己留種,選擇產量相對較高的留到下年再種。而現在,單產提升的背後則是種子培育技術的發展。

    目前很多種子都是在原種的基礎上經過人工培育而來的,一般這些培育出的種子單產高,具有一定的品質特性,但其缺點也比較明顯,就是一代種穩定,二代、三代會逐漸退化,因此,正常情況下,一般都不建議農戶留種,以免影響來年產量。

    當然,我們也會聽到一些謠言,說現在的種子不能留種,都是轉基因的,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轉基因的種子是完全可以留種發芽的,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在轉基因作物進口的時候,必須要密封加工之後才能進入市場,就是為了破壞其生長性,避免引起環境汙染。

  • 5 # 泰山農家人

    種植糧食作物及蔬菜使用的種子,如玉米、白菜蘿蔔等,屬於雜交品種,每年需要更換新品種;而屬於自交的品種,如小麥、瓜果類,則可以繼續留種種植。

    如玉米種,就是雜交而成。什麼是雜交呢,就是由父本和母本透過授粉結出來的新品種。第一年種植時,繼承了父本和母本的優良品質,長出的植株整齊,果穗大小均勻,成熟時間一致。而第二年種植,玉米授粉時,可能產生父本和父本結合,母本和母本結合,父本和母本結合,這時候,只有父本和母本結合的玉米產量好,和上年基本一樣,而其餘兩種結合的玉米,果穗小,產量明顯降低。

    而小麥,屬於自交品種。自交就是自己的花授粉。蔬菜中自花授粉的較多,如瓜果類,豆科類。並不是說自交類品種可以永久種植,其優點也會逐年退化,因此,也需要及時更換新品種,才能保證質量,提高產量。

    總之,不管是糧食作物,還是蔬菜類,凡雜交類,均不宜留種;而自交類,可留作下一年種植,但產量、質量會逐年下降。並且在留種過程中,因管理不善,如:黴變、蟲蛟、鼠蛟的現象時有發生,造成出芽率低,不能達到苗全苗旺。所以,農民喜歡買新的種子,出苗齊(我們當地稱新種子有勁),長勢好,產量高。

  • 6 # 黃曉紅果果

    看到這個問題,就像起我的父親,雖然是農民,但還是思想意識超前,1988年我那會剛在鎮政府上班,那會我所在的鎮政府就有專門的種子站,因為那裡的農村大部分收了小麥都要回茬種玉米,也就是在那一年我給父親買了玉米種子,當時看到種子顆粒不大,但當父親種出來長成的玉米穗,那一年都是我們隊上最好的一家,因為是頭一年種植,玉米穗特別大而且飽滿,這就是新種子的有點。

    除了玉米種子,還買過一次小麥旱地種子,那年的雨水好,記得畝產超過了700斤,但當第二年在用頭年收的麥子作種時就沒有那麼好,而且長出來的還有雜粒。

    所以說當年的新種子產量高,而且純度高,質量好。

    最開始用自家的頭一年留的老種子,是因為當時的田間還達不到,或者是附近賣種子的不多,還有一個就是成本有點高。我那年買的小麥種當時就是1元1斤。那會麥子還賣不到到那個價錢的。

    自己留的老種子下年再用的時候播種量大,包括蔬菜種子,種下去出苗率也不會太好,有的甚至不出苗。

    現在都是科學種植,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變化的,與時俱進一點都不誇張的。新的種子用量少,出苗率也整齊,對於提高產量和經濟效益都有好處,肯定會在種子方面引起重視的。而且是新品種在不斷更新,光玉米種子就有好多種,普通玉米,甜玉米等好多。最簡單的就是豇豆,以前都是地豇豆,不用搭架,產量就是夠吃,而現在的豇豆,搭起架,管理好了,每天都有吃不完的豇豆,而且品質比原來也好了很多。所以這就是人們現在都是採用買種子的原因。

  • 7 # 農人莫小道

    對於這個問題,希望我們是我們農村的,其實是深深都有體會的一個事情。那今天我們就把我們所見所聞介紹給大家來了解一下。

    老人之前會留種子。

    其實對於以前農村裡面的老人來說,他會每一個季度種植的蔬菜花果難道自己留種子的基本上都會留下種子,等到來年的時候再進行種植。

    但是留的種子還需要經過特別的挑選和篩選,合適的種子才能夠留下來,不合適的種子是不能種植的。

    所以要花費一定的時間,比如說我母親,之前我小時候就經常的發現,他會將這些瓜果蔬菜之類的能夠有種子的都能夠留下來。

    現在貪圖方便。

    其實說白了,現在的情況就是貪圖方便吧。基本上這些貪圖方面的人都會跑到集市上面進行購買種子,然後直接回來種植。

    看著方便,因為種子現在也不貴,主要是能夠節省很多時間,因為我們自己劉總的情況之下,不僅要經過篩選挑選,還要儲存,也要經過曬乾等工作,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導致這些有種的種子,發黴發芽,甚至是失敗了。

    所以基於這個情況來看,能不能為了省去這些事情,很多都會直接去購買的。因為第1個便宜,第2個別人經過批次的培育也是比較可信的,所以基於這個情況來看很多人都是直接去購買種子來種植。

    目前也有自己留種子來種植吧。

    其實針對於這個事情來看,目前我家裡面自己留下種植的種子還是有的,比如說苦瓜。苦瓜每年自己種植的都會有一個長得比較老的,然後把裡面的種子取出來,曬乾之後就等到下一年再使用。

    對於這個問題,來看大家農村裡面有沒有留下這個種子嗎?自己留下種子自己種植的嗎?

  • 8 # 怡農心話語

    看到這個問題,又讓我回想起了過去那種大集體時代。沒錯,那個時候農民們種的糧食、蔬菜全部都是自己留種。每年的播種時期,隊裡都要挑選幾位壯漢用籮筐去挑種子,而且還累的筋疲力盡,可見當年自留種子的數量是大得驚人的。

    那個時候,中國的科學技術非常落後,農業種植基本上沒有什麼創新,所有的一切農業生產都是按照傳統的種植方法進行操作,產量根本上不去。聽老人們說:不管當年糧食的產量怎麼樣,首先要把明年的種子留下來,要不然來年就無法搞糧食生產了。所以,有些人家實在是餓得不行了,想方設法去偷生產隊的糧食種子,要是被抓了就要拿到大隊裡去批鬥。

    直到改革開放後,農村實行了土地承包責任制,農民的積極性大幅度提高了,糧食產量確實有所上升,基本上是解決了農民的吃飯問題。但是,由於品種質量本身的極限,糧食產量提高的幅度並不喜人,為了解決糧食產量問題,一種新的糧食品種問世了,它就是現在人們所熟悉的雜交水稻。

    儘管雜交水稻在部分地區種植已經取得豐碩成果,但對於大部分農民來說,還是不太相信這個所謂的雜交水稻能給他們帶來好收成,誰也不敢拿一家人的吃飯問題來開玩笑。縣農業局的工作人員親自下鄉來到田間地頭搞宣傳,向農民朋友講解種植雜交水稻的好處及技術要領。當時我那身任大隊党支書的哥哥決定試一試。

    為了讓農民朋友們解開心裡的迷團,縣林業局的工作人員蹲點我隊,從播種到移栽都親自指導大哥去如何進行操作,以及日常的田間管理、施肥、病蟲害防治等一系列的種植技術都講解透徹,力爭做到一通百通。這一年,大哥在全村人懷疑的眼光中獲得了大豐收。從此,雜交水稻這個新品種終於得到當地農民朋友們的認可。

    不過,由於雜交水稻不能留種,留種的產量不高,只有一年一年的購買。但是,種子的量已經減下來很多了,過去用籮筐挑,現在用一個小口袋裝去就行了,而且還能帶來翻幾番的糧食產量。所以說,農民朋友們也還是樂於接受的。

    到了近幾年,所有農業種植的種子都是經過科學改良,達到高產穩產的種植效果,確實給中國的農業生產帶來了豐碩成果,一舉打破了過去那種效率低下的傳統農業生產格局,把中國的農業發展推上了一個嶄新的臺階。

  • 9 # 益路前行

    古代沒有種子公司,農民全部用自留種,種子優良基因不斷退化,結果就是產量越來越低,所以我們經常聽村裡的老人說,他們的年代飯都吃不飽,這就是自留種的結果。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農業科學家們改良了農作物的種子,研究出了高產的雜交水稻等,糧食產量大大增加,解決了大眾的溫飽需求,其中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為代表的農業科學家,把糧食種子的改良做到了極致。為什麼農民都喜歡每年買種子而不自留種?

    就一個原因——買種子公司的種子產量高,抗病能力強。

    過去沒有種子公司,農民們都是用自留種,我出生在農村,見證了那個年代農民最傳統的自留種方法。父母每年都會把長勢良好,豐產的糧食留著來年做種子,年年如此。然而糧食產量一年不如一年,抗病能力極差,每年都會遭受大規模的蟲害。

    因為自留種隨著時間的推移,優良基因逐漸退化,導致產量越來越低。

    現在老家農村還在有人用自留種,自留種屬於老品種,雖然產量低,但是口感好,很多農民捨不得放棄,一直在堅持用自留種種植。

    在優良雜交種子剛面世的時候,很多農民不願意花錢購買,覺得是浪費錢,因為農民缺乏對改良雜交種子的認知,直到敢吃螃蟹的人購買種子種植豐產後,才激發了農民買種子的積極性。

    在種子公司購買種子播種,產量甩自留種子幾條街,農民也會算這個經濟賬,買種子雖然花費錢,但是產量高,值得購買,沒有虧,還賺了。

    因此,農民每年願意花錢買種子,是因為利益關係,只有利益才能激發農民的激情,所以,很多種植大戶寧願花錢買種子,因為產量高,划算。

    在種子公司買的種子不是什麼種子都可以自留種,如果自留種,種子的優良基因會退化,影響產量,據我所知,在種子公司買的土豆種子最多能自留種三年,三年後必須再次換種,不然產量很低。大多數種子每年都需要購買,畢竟在種子公司買的種子全部都是精心培育出來的,產量有保證。

    總之一句話:有利才早起,利益才是農民每年買種子的動力。

  • 10 # 首都農業人

    過去農民自己留下種子,等到明年再種。糧食類、蔬菜類都是這樣,現在怎麼都是買種子?

    我認為主要是由於育種技術的發展和市場環境導致的。

    早些年糧食、蔬菜種子基本都是純種,雖然品質較好,但是抗病性差、產量低。隨著育種技術的不斷髮展,現在市場上的種子基本都是雜交種,具有抗病能力強、產量高等優點。但是,雜交種已經不適合自己留種了。因為雜交種留種後再種植就會出現植株性狀分離,作物長勢不同(如植株高度不同、果實形狀不同等),最終造成產量降低收益減少。而且,現在市場上的種子購買十分方便,大部分種子價格還能接受,所以農民基本都是買種子了,因為省去了自己留種的麻煩(需要等到作物開花、成熟和採收,耗時長)。

    不過,如果是種了自己吃,可以尋找一些以前的老品種自己留種種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實體店遇上新零售,未來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