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梅橫枝
-
2 # 山會長
我認為,中華文明得以延續數千年而不斷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中國文化的系統性;一個是中國文化的封閉性。
中國文化具有系統性。中國傳統文化以儒家為核心,吸收了道家(教)、佛教等文化形態,包括古文、詩詞、曲賦、傳說、神話、武術、象棋、曲藝、舞蹈、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農曆、工藝、美術、風俗、周易、八卦、節氣、茶藝等各種表現形式,豐富多彩,百花齊放,具有系統性的特點。這種系統性的文化特點,具有傳承的力量,很難被隔離或中斷,得以保留和延續。
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封閉性,這種文化不與其他文化交流,擁有保守的特點,具有排它性,不容易被其他文化或文明所同化或破壞,使其得以保留。
總之,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人類歷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文化作為文化主體保留至今,是有原因的,在於中國文化的系統性和封閉性。
-
3 # 師明禮
主要原因就三個字:認同感。
(1)政治上認同大一統。
這個是秦始皇創造的,從秦始皇開始,歷代皇帝/君主,都有著一種強烈的大一統情結,歷經千年,即使是民間老百姓,也有一種大一統的情結,有意思的是即使是一些昏君皇帝,也想著能有一天統一天下。
而到了近代,從中華民國開始,直至今日,上上下下,不管是高層還是民間,仍然都持有這種強烈的大一統情結,這首先保證了中華文明政治上一直有一個統一的大方向。
大一統情結又強迫歷代王朝必須標明自己的政治合法性,標明自己的政治來源是繼承性的,所以每個王朝建立的時候,都一定會給自己貼金,什麼自己是堯舜禹的後代啦,什麼是上代王朝的皇帝禪讓給我啦,異民族例如元朝,也不得不標榜自己是繼承自中華文明的正統王朝~~~
(2)文字上的大一統。
這個是保證中華文明持續性的最根本原因之一。
你看,歷經幾千年,我們閱讀古人的文化,書籍,思想仍然沒有什麼障礙,只要稍微學過一點文言文知識,就能把古書看個大概,儒家思想一下子統治中國上千年,從上到下,從古到今竟然能找到共同語言,實在是文明史上的奇觀!
今天的人要是真的穿越回古代,如果他學過一些歷史知識,那麼和古人溝通還是沒有多大問題的,這都依賴於我們有一套完整的持續的文字系統,它能讓中華文明一直以白紙黑字的形式,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3)生育觀上的大一統。
這是個不得了的原因,甚至比上面的還要重要。
一個文明不滅絕,首先要保證最基本的是有源源不斷的人口來繼承,有龐大的人口基數,不怕外來文明的破壞,不怕文明中斷,只要有人口能補充上來,就有復興的機會,要是沒有人了,文明就無法持續。
中國家庭最基本的生育觀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多子多福,和平時期生,戰亂時期生,沒事多生孩子,遇到外來的侵略,很難把整個民族滅絕,不滅絕就有翻身的機會。
看看歷史上那些曾經強大的民族,最後為什麼消失了?人口少是一個主要原因。
人口少,遇到戰爭,實行種族滅絕,咔嚓一下子就消失了,或者一下子就被融合了。
雖然說人口少也可能很強大,但是一旦遇到外來危機,例如天災人禍,軍事戰爭,種族滅絕,就很容易掛掉。在西方國家,生育危機,人口比例持續減少已經成為了一個重大的政治議題,而中國現在也開始重視生育問題了,為什麼?因為人口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石。
-
4 # 原墨顧如
孔子曰,移孝為忠,以孝侍君。各路統治者來到,看到有這樣的奴才,能不樂嗎?
不過也真有噁心孔儒人群,不願意做孔儒主子的。進入中國的各朝,都有放棄繼承權,跑回大草原自得其樂的王子。。
-
5 # 國風文化小棧
看了別人的答案,我都不大認同,我覺得中華文明,可以傳承5000年未斷,全得益於我們的漢字。漢字是象形文字,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拿到現在即便是我們這些常人,還是可以依稀認得。眾多的專家,更是可以直接破譯古代文明的密碼。所以中華的文明得益於此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直至當今,直至未來。
可我們再看西方所謂的文明,他們的文字是拼音文字,無論是英語,法語,德語,俄語,意語,西班牙語都是用相應的字母拼成的。沒有任何一國的文字類似於中國這般獨成體系。據說他們的文字在使用過程中,不斷的增減改變。以致於一二百年前的文獻,現代的人幾乎完全不懂了。裡面的文字變得太多!文字尚且如此,何況與所謂文明?出現斷代和滅絕幾乎成了必然!
我們太應該感謝我們的祖先發明瞭漢字,這使得人類歷史,四大文明古國中唯有中國可以去掉那個古字!
某一時期,就有一些洋哈巴兒意圖廢棄漢字,也學習西方把文字拉丁化。這是意圖斷絕我們中華文明啊!得虧無數的愛國學者全力抨擊。保護了我們漢字文明。我們應該向這些人致敬!
-
6 # 靜逸堂堂主
中華文明亦稱華夏文明, 過去曾長期稱作黃河文明。近些年考古發現一再證明, 華夏大地上另一條大河長江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 中華文明的多源性已在學術界得到共識,因此, 黃河文明改稱中華文明或華夏文明更符合實際。中華文明究竟誕生於距今3000年, 5000年抑或8000年, 久無定論。隨著考古工作的深入發展, 中華文明產生於5000年前的結論得到確鑿證據。
文明源頭在遠遠早於商代的黃帝時代。中華文明文字的書寫材料與古埃及文明的紙草、蘇美爾文明的泥版不同, 最初用的是刻骨紀字。後來用簡( 南方用竹簡, 北方用木簡) , 商代即有簡冊( 若干簡連在一起成為書冊) 。至於帛則是與簡同時使用的較貴重的書寫材料。
中華文明在其早期階段就是一個獨自演化而成的各科齊全的完整體系, 並有著其餘三種古文明不具備的許多特點。探討這一古老文明延續幾千年至今還有旺盛生命力的原因, 是今天的我們前對古人後對來者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 而且對其繼續發展, 繼續對人類文化寶庫做出貢獻有所裨益。
中華文明所以能連綿不斷五千年延續至今, 不是一種兩種而是多種因素促成的, 諸如民族的、歷史的、地理的等等。但首先應該是文明本身的。中華文明有異常雄厚的基礎。文明是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亦即文明以文化作為自己的基礎和底蘊。文明在文化的基礎形成產生後為適應社會的需要和自身的可能而繼續發展和提高, 從而意味著文化提高到了更高的水平。
中華文明的雄厚基礎首先在於, 它是在黃河和長江流域兩大地區高度發達的史前文化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在這兩條大河流域的廣闊地區尤其是中、下游地帶的大量新石器時代和金石並用時代的文化遺存就是最好的證明。例如黃河流域有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老官臺文化、仰韶文化、後崗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等; 長江流域有大溪文化、石家河文化、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等等。
所謂雄厚基礎還應包括華夏大地上的眾多民族和數量相對巨大的人口。這也是其他三種古老文明所不具備的。生活在華夏大地上的各民族都參與了中華文明的建立。在人口數量上, 雖然我們拿不出幾千年前的準確數字, 但與其餘三種古老文明比較, 遠比他們的人口多是毫無疑問的。總之, 任何事物, 只要基礎雄厚, 根基牢固, 都是不易被動搖的。中華文明一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中華文明所擁有的雄厚基礎已經預示了它在未來歲月必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歷史事實正是如此。
中華文明得以延續至今主要原因我以為有如下三個:
一、獨特的地理環境在一定時期內還保護了中華文明免遭外敵侵犯。公元前335 年, 希臘馬奇頓亞歷山大大帝開始了他征服世界的軍事行動, 在短短7 年多時間內征服了歐亞非許多國家。在亞洲, 他的軍隊由西向東一直打到今阿富汗的喀布林, 在中國西部邊境地理屏障帕米爾高原、崑崙山以西向南折去。希臘侵略軍雖兇悍, 但在整個東征中經過多次硬仗, 特別是與波斯軍隊的交戰大大消耗了有生力量, 在抵達亞洲腹地時畢竟已是強弩之末, 其士兵疲憊,士氣低落, 已為史家所公認。亞歷山大揮師南向說明他確有指揮才能, 否則, 如果他強令其疲憊之師進犯中國, 那麼即使他們能越過帕米爾高原, 戈壁沙漠也定將是他們的墳墓, 這應該是沒有疑問的。
二、中國不侵略不稱霸。華人歷朝歷代受到中國古老哲學倫理思想的薰陶, 尤其受到中華文化精髓之一和重要組成部分的中華和合文化的影響, 在與鄰國的關係中多行中庸之道, 以誠待鄰。中華和合文化開始出現於先秦時期。和是中華民族獨創的哲學理念、文化理念。管子、墨子、荀子等都曾用此概念來闡述他們的哲學思想和文化理念, 以後又被儒家、道家、佛家通用, 成為儒、釋、道概括本身宗旨的綜合性概念。貫徹到社會領域, 則體現了華人民熱愛和平、平等互利的合作精神。中華和合文化的特質, 就是倡導相異物質間的融匯貫通。因此各朝各代中國無論國力多麼強大也不稱霸, 從不把自己的意志、意識形態強加於別國。幾乎所有王朝( 除元朝外) 不侵略別國, 不謀求霸權為世人有目共睹。世界文明史第一卷寫道: 中國在它的大部分時期沒有建立侵略性政權。因此, 很少激起周圍國家的敵意和妒忌。很顯然的是, 儒家思想在許多鄰國廣泛傳播, 卻不見任何強加的印痕。
三、中華民族有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中華各族人民自古就有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任何外國對中國的侵略都激起中華各族人民的反抗侵略的愛國熱忱。中華文明這棵大樹在5000 多年曆史中有中華各民族的培育, 有各民族的保衛。在反抗外敵侵略的鬥爭中, 從白山黑水到康藏高原, 從東南沿海到西北邊陲, 各族人民都以不同形式參與鬥爭, 充分表現出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反對入侵我邊疆地區的外敵面前, 相關地區的各族人民各自為戰, 積極投入保家衛國的抗敵鬥爭。例如, 東北邊疆人民抗擊沙俄入侵的鬥爭; 西藏人民抗擊英國殖民主義者入侵的鬥爭; 東南沿海人民驅逐荷蘭殖民主義者出臺灣的鬥爭等等, 都有可歌可泣的不朽業績。中華各民族是保衛中華文明免遭外敵塗炭的銅牆鐵壁。
綜上所述, 正是這三種主要因素保證了中華文明綿延5000年而不衰。這三種因素是密切聯絡在一起的, 儘管不是都在同一時間發揮作用。從與人類其他三個古老文明對比中可以看出, 只有其中一項或幾項都不足以保證一種古文明不湮滅在歷史長河中。這幾方面的因素相輔相成, 共同鑄造了人類歷史上惟一延續了5000年的文明史。
-
7 # 壹席話
世界上有五個文明的搖籃孕育出了輝煌燦爛的文明,也就是五大文明發源地,分別是美索不達米亞(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中國以及愛琴海文明。可能有人會問不是四大文明古國嗎?你怎麼又整出個愛琴海文明?愛琴海文明的確存在而且已被證實就是荷馬史詩中所記載的文明。近現代西方思想佔據主流他們提出了歐洲文明起源說,為了與之對抗梁啟超先生在寫於1900年的《二十世紀太平洋歌》中明確提出了四大文明古國的概念。
中華文明相比同時期其他四個文明我們是比較落後的,我們進入青銅時代的時間相對也比較晚(希望不要被罵做漢奸)但是我的文明從來沒有中斷過,中華文明一直延續到了今天,這就足以值得我們為之驕傲。
中華文明之所以能成為在眾多文明中唯一一個能延續至今的文明,一是我們一開始就足夠強大,早期我們不去毀滅別人的文明就算是客氣了,更談不上週邊其他的文明來毀滅我們了。再就是後來我們推崇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精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使中華文明更具有了包容性從此中華文明既擁有了強壯的身體又擁有了廣闊的胸襟,中華文明像大海一樣任你各種文化和勢力像大河奔騰洶湧而來,大海都可以平靜的收納包容使之成為的一部分,中華文明也越來越強大。
-
8 # 閒看秋風999
直接上答案——文同形;文字的統一確保了中華文明得以延續數千年。(這裡所說的文字,主要指的是漢字)
自最早的“圖畫文字”,到“甲骨文”、金文“(鐘鼎文)、直到大篆、小篆,中華大地上的文字還沒有真正實現統一;
除此之外,各地的語言更是千差萬別;各個部落(國家)山頭林立;各有各的文字、各自記載自己的歷史;大大小小的諸侯國(部落)成千上萬;經過戰爭與兼併,在戰國時期,只剩下“七雄”和十幾個小國。
這個時候的中國,非常類似羅馬帝國解體後的歐洲——羅馬帝國解體,一部分成了東羅馬仍然在延續;另外一部分變成了無數小部落(諸侯國),各自說著自己的語言。歐洲從此再也沒有能夠統一。而羅馬文化從此在歐洲斷流。
中國不一樣;秦始皇統一了中國;秦始皇最大的功績就是統一了文字;秦始皇廢除了原來難寫、難認、各自自成體系的文字,統一成“隸書”,並且頒發了範本。
統一了文字,確保了中央政府的專制集權;確保了文化的傳承;確保了全國範圍內的人文交流;避免了可能發生的分崩離析。
尤其是在漢朝,漢承秦制 ,漢朝的統治者接受了“大一統”的儒家思想,統一的漢文字成了統治者和精英(知識分子)講解傳播儒家思想的載體。
再後來,雖然有兩次“南北戰爭“各有四百年的歷史,但是無論是哪一個“蠻族”,都沒有廢除漢字;即使是在元、清兩朝,漢字仍然還是牢牢佔據了統治地位。
一句話總結,漢字不滅,中華文化香火不斷。
-
9 # 草民879
所謂中華文明實際上就是中華民族的主體民族漢民族的農耕文明。中華文明得以薪火相傳的唯一原因是: 在人口眾多和分佈地域遼闊的漢民族聚居區無處不在的宗祠文化與鄉紳文化。無論是戰亂頻仍,還是外患猖獗,即使是在異族統治最為殘酷的元朝,漢人的宗祠文化與鄉紳文化的開蒙教育和成人教育還是千年不變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儒、釋、道……
回覆列表
中國文化,我們的精神太陽與祖國。天人合一,綿延永續。此火旺盛,生生不息,是因為——
首先,在於中國文化是一種成熟的相容幷蓄的包容性文化。這種文化質地清純,博大精深,天高地厚。是一種道德文章,一種生活哲學,一種處世之道,一種良善的非侵略性文化。她是在世存在的大道與常識,是處世金經,因此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包容性,既大氣又有深厚的底氣,只有吸納而沒有被吞併的可能。
其次,中國文化是一種詩性文化。詩性文化是一種話語權文化,一種境界文化,一種意象文化。農耕與讀書,謙遜與自豪,廟堂與山林,爭氣與平和,天地與情懷,和諧與對立,天命與人心,優美與壯美。面面俱到,隨遇而安。入世出世,自圓其說。極富有抱負與理想性,又具有現實與實用性。
其次,地理上的獨立與完整性形成了獨特的封建主義。天下就在這裡,江湖就在這裡。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因此一定意義上,外敵侵略的影響不大,也成全了這種文化。
“千年後如若我再生於祖國的河岸
千年後我再次擁有中國的稻田,和周天子的雪山,天馬踢踏......
我選擇永恆的事業(海子)。”——
弘揚和發展中國文化,就是我們的一種永恆而光輝的事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