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劉芮希Lrx
-
2 # 溫書而知新
我們這個時代,真正是教育的時代。
昨天朋友圈被“#一線中產養娃暑假花多少錢#”的話題刷屏了。大家紛紛吐槽現在的暑假和我們小時候真是不一樣了。我們小時候的暑假是“一手抓西遊記,一手抓大西瓜”。現在的孩子暑假呢?“一手上抓應試教育,一手抓素質教育”。花錢就不用說了,赤日炎炎每天至少兩趟的接送,就讓孩子和家長焦頭爛額,苦不堪言。但即使這樣,大批的家長還是欣慰的說,為了孩子,做這一切值得!
那麼一切為了孩子,正確嗎?
《正面管教魔法書》的作者,美國著名早教專家,美國正面管教育兒機構(Positive Patenting Solution,Inc.)創始人,正面管教理念主要發起人之一——艾米·麥克瑞迪,她認為孩子將一切視為理所應當的心理,不僅讓父母精疲力竭,還會給他的未來埋下隱患。
在《正面管教魔法書》中,艾米根據兒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並結合自身的實踐,列舉了32個良好行為養成術。她告訴家長們,“孩子做的每一件事都表達了他的全部生活和人格,不瞭解這一隱蔽的原因,就無從理解他做的事情。”孩子不負責任的依賴心理並非不可避免,關鍵就在於以下三點:
01 行為有偏差的孩子往往是受挫的孩子。
現在的孩子,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斑斕世界。無數的資訊爆炸般的將他們包圍。現在的父母,也不再是遵循以前老一輩的育兒方式的父母。幾乎所有的書籍,資訊都在向家長們灌輸“愛與自由”,“原生家庭”,“尊重孩子”的育兒理念。家長們也如接聖旨一般的履行著這神聖的育兒宗旨。於是“我一代”誕生了。
所謂的“我一代”,源自於1969年,納撒尼爾 · 布蘭登出版的《自尊心理學》一書。這本書向父母們闡述了自尊對於個體,對於孩子的重要性,引起了一場育兒革命。孩子被放到了整個家庭最重要的位置上。每個孩子都堅信自己獨一無二。幼兒園的比賽每個孩子都有獎狀。孩子隨便做一些事情都能得到家長不遺餘力的稱讚。孩子們的自尊和自信幾乎是前所未有的高。但是在這些高贊下長大的孩子,真的會如家長們期望的那樣優秀嗎?
答案是否定的。
聖地亞哥州立大學的心理學家基恩·托兒池指出,現在的青少年比之前任何時候都更加的以自我為中心,自尊自信自戀指數非常的高。企業發現,這樣的青少年成長之後進入社會,和老員工比起來,缺乏職業操守,更喜歡跳槽。
我們把視線拉回國內,也會發現。這樣的情況在我們身邊也是非常的普遍。只要有孩子的家庭,中心一定是在孩子身上。辛勤工作的父親,操持家務的母親把家庭的資源都傾斜給了孩子。兒童培訓行業,兒童遊樂行業,親子活動前所未有的蓬勃發展。兒童經濟成了增長最快的產業。
而現在的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承受了太多的注視,也承受了同樣多的壓力。於是很多的孩子脾氣增長了不少,更加的嬌氣,更喜歡指揮身邊的人做事情。想想我們的孩子,是不是經常有以下這樣的情況發生呢?
孩子喜歡磨蹭,往往等家長大發脾氣才能做完自己的事情;
孩子作業不認真,需要反覆重寫,家長怎麼說都不聽;
出門不記得帶自己的東西,丟三落四
......
這些行為都是孩子沒有責任心,依賴性強的表現。而這樣性格的孩子,一旦前進的路上遇到了障礙,或者不如他們的意,往往更容易受到挫折,簡單的說,就是心靈更加的脆弱。
面對這樣性格的孩子,家長們應該怎麼辦呢?
02,家長最重要的目標是讓孩子獲得歸屬感和地位感。
如果孩子能感覺到與家人之間的情感聯絡,就能獲得歸屬感,這樣一來他才懂得自己在家中的地位並適應家庭環境。通俗的說,就是我們常常說的“有效陪伴”。
“有效陪伴”是一個眾所周知的重要手段。在手機極其發達的今天,家裡面已經不僅僅只有三個人了。即使下班回家,手機裡面也藏著一整個家長的社會關係。所以以前看上去很容易的陪伴孩子的時間,對現在的家長來說尤為困難。家長們也常常犯愁,自己也想好好的陪孩子讀讀書,玩玩遊戲,但是往往剛剛開始就被手機的資訊聲打斷了,不論是朋友還是同事,總要回復一下。這麼來幾次,親子時間也就算泡了湯。
這確實是一個很普遍的矛盾,那麼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作者艾米給出了一個很方便,也很有效的方法——就是“身心靈”時間。“身心靈”時間看上去高大上,其實非常的簡單,而且高效。每天抽出10~15分鐘時間,全身心投入的與你的孩子單獨相處。這個時間中,你完全可以手機靜音。即使晚回覆一會,對家長不會有太大的影響。而對於孩子來說,這全心全意的15分鐘,他不用擔心別人來打擾,得到家長完全的關注。時間雖然不長,也已經足夠建立起孩子與家長的情感連結了。孩子能知道自己在家中的地位,也就得到了安全感。
03,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我不是故意的。”
“不能怪我,都是XX的錯。”
“為什麼他們不做,非要我做。”
這些藉口是不是在孩子的口中出現頻率非常的高?這也是“我一代”的孩子的特徵之一。那麼如何提高孩子的責任心呢?
作者艾米給出了這幾個辦法:
1,讓孩子們做家務。
這其實是一個家庭最基本的要求了。我記得以前看過一個新聞。在非常貧困的一個山村,一對夫妻帶著一個男孩。因為男孩是夫妻好不容易生的,所以這對老夫妻對於這個男孩極盡溺愛,什麼事情都不讓他做。到了7歲還揹著他走路。最後兩夫妻去世了,這個男孩依舊什麼都不做。鄰居看他快餓死了拿了點菜給他。他寧願讓菜爛了也不願意動手做飯。最後他生生的餓死在家裡。
這是一個很極端的案例,卻也能看出,一個孩子是否願意動手做事情和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一個從小事事都有人包辦的孩子很難有勞動工作的慾望。做家務就是培養孩子基礎動手能力最好的方法之一。
有的家長會問,我的孩子太小,怎麼知道孩子能不能做家務。作者艾米也給出了妙方:在“身心靈”的親子時間之外,還可以設定“家務學習”的時間。這個時間主要是讓孩子學會做家務,這也是另一個意義上的親子時間。要注意的是:“身心靈”時間不能作為“家務學習”的時間哦。也許有的家長會看不得孩子初始時期做的一塌糊塗的家務,忍不住自己動手幫孩子。家長們應該知道,每個技能都是需要練習才能做好的。你剝奪了孩子的練習機會,也就等於打滅了他的動手慾望和探索慾望。
2,讓孩子學會接受失敗。
“我一代”孩子很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不能接受失敗。我自己的孩子就是很顯著的一個例子。我的孩子從小就非常的要強,只要做事一旦失敗,立刻就是大吵大鬧。所以在他很小的時候,家裡人往往為了息事寧人,就不太願意違逆他的心意。這反而加強了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識。直達後來愈發的嚴重,只要下棋輸了就會大發脾氣。這往往讓家裡的氣氛變的非常的糟糕。我一直都很為這件事情頭疼。
在這本《正面管教魔法書》中,作者對這個問題開出的是一劑長期的藥方。這個藥方最重要的點就是“忍住!別插手!”。有的家長往往想透過一次交談或者批評就能讓孩子接受失敗。但事實上卻是不可能的。人的能力和內心是在一次次的成功與失敗中逐漸成長起來的。那些碰壁的過程就是孩子們對於自身認知的過程。這個時候家長可以讓孩子知道,對他的要求是與他自身的能力想匹配的。對孩子的期待是合理的。你最想看到孩子做的,是孩子儘自己的全力,以合理的方式取得進步。這並不是一次大事件能做到的,這需要的是每一件小事情的積累。
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家長可以安慰孩子,但不要越俎代庖幫助他。這樣會讓孩子建立起來的自我負責的心理功虧一簣。
這個環節中,作者還特別提到了,不要孩子一想學什麼,就花大價錢去給孩子上培訓班。這樣的行為無疑是告訴孩子,自我學習行不通。如果想學一門特長,必須讓專業人士教導。這一點很不利於孩子的自我探索能力。可以給喜歡為孩子報班的家長們一個警示。
3,合理的給孩子零用錢。
給孩子零用錢在中國是一個比較兩極分化的行為。很多孩子在小時候都沒有零用錢。有的孩子不僅從來沒有零花錢,而且家長對於孩子買東西管的特別的嚴。有的孩子雖然沒有零用錢,但是想買什麼買什麼,想要什麼家裡人都會買。
其實孩子花錢的行為也是一種自我負責的行為。成人都知道自己每個月的收入,花錢就會比較有節制。但是如果孩子從小沒有金錢與物品相聯絡的具體概念,往往就不能很好的分辨到底怎麼花錢才是正確的,合理的。所以給孩子合適數量的零用錢,讓孩子自己支配自己的錢,能讓孩子有很明確的金錢的觀念。這也是一種讓孩子瞭解理財知識的第一步。
我們這個時代,是教育為重的時代。“再苦不能苦孩子孩子”的觀念深入人心。但如果家庭的一切都為了孩子,真的能達到家庭和樂的結果嗎?每個家長的願望其實很簡單,很少有祈求自己的孩子大富大貴的。我們所期望的,不過是孩子能學會為家人做事,學會以尊重的方式解決分歧,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成為更快樂、更優秀的人。
如果你也是這麼想的,那麼不妨從今天起,開始按照《正面管教魔法書》所講述的32個良好行為養成術,做做看吧。
回覆列表
推薦一本最近看完的:《看見孩子,看見自己》。
龍應臺在她的書裡寫過一句話:所謂瞭解,就是知道對方心靈最深的地方的痛處,痛在哪裡。家長們經常覺得自己是很瞭解孩子的,因為我們是孩子的養育者,與孩子朝夕相伴,應該最瞭解孩子的脾氣秉性、生活習慣、作息規律、興趣愛好。當孩子遇到一些身體和行為上的問題,這個時代的家長們會尋求專業的幫助,會帶孩子到醫院進行全面的檢查。但是有些時候,一些孩子只有軀體症狀卻沒有生理上的病因,這讓家長們束手無策、困擾不已。
布拉夫曼博士是英國國家健康中心的心理諮詢師,從事兒童與青少年心理諮詢工作已經長達五十年之久,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看見孩子,看見自己》正是由他實際工作中治療成功的案例集結而成的一本書。布拉夫曼博士接觸到很多出現異常身體症狀或者不當行為反應的孩子,這些孩子都在醫療機構接受了專業的身體檢查,檢查結果顯示他們沒有任何生理上的病因,但是他們依然出現頭痛、尿床、夜晚驚醒、進食困難等症狀,在布拉夫曼博士的幫助下,孩子們恢復到正常的生活,變得更加快樂,家裡的氛圍也變得更加和諧。
全書共有24個案例,涉及到的症狀包括便秘、尿床、恐懼蜘蛛、夢遊、髖部痛疼、呼吸暫停等,案例主人公的年齡從一歲到十六歲不等,涵蓋範圍非常廣,每一章都既有實際情況的細緻描寫又有涉及心理學知識的專業點評。
這些孩子,表面看起來都是非常健康和聰明的孩子,但是他們的這些不時出現的症狀給他們自己、他們的父母甚至整個家庭都帶來了很大的困擾。而布拉夫曼博士用他的專業素養和耐心“看見”了孩子的內心:
一.孩子的身體症狀是其內在情感困擾的外在表現
有的時候,當我們大人感到焦慮或者緊張,我們也會出現短暫的頭痛或者耳鳴的症狀,孩子也是一樣的,當他們產生負面的情緒,他們也會藉由身體症狀來表達或者發洩,這往往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
因此,當我們發現孩子的身體症狀其實並沒有內在生理病因時,就可以猜測這是情感和情緒的外化表現。他們不是身體上真的存在問題,而是心理上有一道暫時過不去的坎,是心中某個角落有一個蜷縮的陰影,需要被發現、被解讀、被治癒。
比如《看見孩子,看見自己》這本書中的案例,十二歲的托馬斯尿床,是因為他同情自己患有脊柱裂的哥哥,而且哥哥也有失禁的症狀,這加深了他的無助感,他不相信自己能克服這個問題,心裡有太多憂慮。
而兩歲多的安琪拉嚴重進食困難,是因為她對母親非常依賴,會做悲傷的夢,害怕被單獨留下,她情緒低落、焦慮,心裡有強烈的恐懼。
這些孩子的心裡都有一團火,而路過的人只看到煙。我們要知道之所以有“煙”,是因為他們心裡“火”的存在。 二.如果父母的反應不符合孩子的情感體驗,問題將繼續發生
孩子都希望被父母看到,希望被父母瞭解、理解並且得到正向的反饋。我們作為家長,都覺得自己是愛孩子的,但是我們常常沒有足夠的耐心,很難用一段較長的時間耐著性子去傾聽孩子的內心世界。因為耐心不足、經驗欠缺,以及家長本身的緊張和焦慮,我們就很難明白孩子真正的訴求。
十歲的亨利很難獨自過夜,他會看到“Phantom”,會做噩夢,經常思考死亡相關的問題。而母親每天夜裡兩到三次去他的臥室進行檢查,這種做法又加劇了他的恐懼,導致問題繼續發生。當亨利的母親能夠更好的應對自己關於孩子睡眠的焦慮,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父母的行為是由孩子的狀況所決定的,但是父母的行為反過來又會影響孩子的情感。如果不能對症下藥,而是病急亂投醫,不僅毫無改善,還可能雪上加霜。 作者透過這些案例,細緻分析了這些孩子的症狀產生的原因,這些看似奇特和無解的表現,常常不僅是一種原因,而是幾種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同時,作者也總結出了要消除孩子的症狀,有兩個關鍵點:
一.孩子要明白自己無意識焦慮的原因
很多孩子雖然有身體上的症狀,也有心理上的負面情感,但是他們自己並不知道這些問題產生的真正原因。只有真正的原因被找到,孩子的心結被開啟,問題才能得到解決。
比如三歲的克勞德害怕失去身體的某個部分,所以感到焦慮,學不會使用便盆。當布拉夫曼博士透過對話幫助他看清自己心中的恐懼,事情就變得容易了。
二.幫助父母明白他們該如何根據孩子的症狀進行解讀和反應 布拉夫曼博士認為,諮詢師在扮演著同聲傳譯的角色,他對孩子語言、圖畫和行為的解讀都是一種翻譯。翻譯的過程需要得到孩子的認同,也需要讓父母理解其中的含義,然後父母才能自己解讀孩子的症狀,理解孩子的情感。
在與家長溝通交流的過程中,諮詢師需要適當引導,讓家長明白對待孩子的方式受到其自身思想和情緒的影響,那麼解決自己的問題,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就變得非常重要。 《看見孩子,看見自己》告訴我們,孩子們就像小精靈,比我們想象的更為敏感和聰慧,家庭內發生的微小變化也可能引起他們的無意識焦慮。他們能捕捉到父母的負面情緒,或者對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進行消極的反饋,但有時候受限於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就會以身體症狀來表達。
由此可見,父母不僅僅要陪伴和引導孩子,也要理解和傾聽孩子,而且要以身作則,讓自己更自信、更快樂、更放鬆,這樣才能給孩子傳遞正面的情緒,讓孩子更加幸福。
《看見孩子,看見自己》,育兒先育己,“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當家長是一門學問,我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