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宿不知

    長期的戰爭大部分都是以水運運送至前線,還有直接在戰爭地掠奪。

    中國許多戰爭都是靠近河道進行,因為相對陸路運輸來說,水運成本和時間都要小很多。

    秦始皇百越之戰,由於山高路險、河道縱橫,行軍作戰及軍糧運輸極為困難,加之兩廣各部的頑強抵抗,相持3年未能取勝。後來秦修成靈渠,解決了軍糧運輸問題,秦軍才得以順利進軍。

  • 2 # 萌萌噠魯肅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古代乃至現代戰爭不可或缺的準則。

    《孫子兵法-軍爭篇》就提到“故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意思就是說一支軍隊如果沒有糧食、運輸的車輛、錢財那麼必敗無疑,因為這是軍隊後勤運輸的保障。

    古代打仗後勤保障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戌邊部隊或者地方的常備軍,這些軍隊靠耕種可以自給自足,解決基本口糧,實行的是軍民一體政策。一種是大規模的遠征部隊,需要靠綿綿不斷的後勤運輸車輛來保障。

    顯然,現在說的是後者。

    事實上軍隊長途遠征,戰前即已設定目標,比如不出一個月必定要拿下,也就是要儘快速戰速決,不然就陷入後勤保障的危險。如果沒有達成目標,尤其是數十萬大軍,陷入持久戰怎麼辦?那就是要重點看雙方後勤保障能力了。

    而古代像春秋戰國時期數十萬大軍,其實並不是士兵就有十萬,能夠上陣打仗計程車兵實際可能就只有七萬,剩下的一部分是炊事兵、負責運輸的民夫等等,所以每次打仗大家知道為什麼軍隊要抓老百姓了吧,前線打不贏,後線的後勤保障炊事兵、民夫就得補充上場。當然這裡面也出人才,像木蘭代父從軍,這就是臨時拉的老百姓上陣,像韓信就是炊事兵出身。

    那春秋戰國時期數十萬大軍的後勤保障怎麼保障呢,答案是靠源源不斷的後勤運輸,後勤運輸就是這些民夫的工作,炊事兵就負責做飯和守衛,有時也要上陣殺敵。那怎麼保障後勤運輸呢?就是要大軍在後頭,與前面大軍形成保衛之勢,十萬大軍,得綿延好幾十裡。最前頭就是先頭部隊,先頭部隊最能打仗的將軍就是先鋒官或者將帥,負責上陣殺敵一馬當先。如果先鋒官能力高強打勝仗了還好,可以振奮士氣,能力弱的先鋒官,被殺潰敗了,如果傳到後頭,最先丟下糧草逃跑的就是民夫,哈哈哈哈。所以有些先鋒官或者將帥即使負傷,也要隱瞞著,要傳出去影響軍心啊。

    前面說到這種遠征軍是帶時間目標內一定要取勝的,不然就是打持久戰。

    比如長平之戰,誰說趙括紙上談兵,這次戰爭是秦國有史以來最慘烈的一場大戰,打不贏,秦國可能就垮了。秦王為了支援前線的後勤保障,給戰場附近的所有老百姓封爵一級,15歲以上男子全部去運送糧草,才將戰爭慘烈的拿下來。所以坑殺趙軍40萬,一方面這些數量眾多的降軍養不起啊,一方面如果這些降軍再次發生亂子,秦軍應付起來也夠嗆。

    以上陸運成本太高,那麼還有一種後勤保障就是低成本的水運方式。暫且不表。

    因此春秋戰國數十萬軍隊打仗,不是隨隨便便哪個國家耗得起的,後勤保障,靠的是充足的人口、穩定沒有戰事的農業能有足備的糧食供應、輜重錢財、發達完善的交通體系等等,像趙國就是在長平之戰之後,國力空虛,從此落寞一蹶不起。。。

  • 3 # 鄧海春

    春秋戰國(前770-前221)是一個百家爭鳴、人才輩出、學術風氣活躍的時代。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這時候的周天子已經沒有了實權。周王室開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義,而無實際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國爭奪霸主的局面也出現了,各國的兼併與爭霸促成了各個地區的統一。東周時期的社會大動盪,各國諸侯互相征伐,兵戈相見。那麼問題就來了,春秋戰國時候的戰爭,參戰人數動輒數十萬,後勤補給時如何做到的?

    春秋戰國時期,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波人口擴張的高峰。一方面這時候鐵器的使用不僅用在了武器、軍事上,也用於許多農業用具,這樣一來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另一方面,牛耕的普及極大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效率。這樣一來,糧食的產量增加,讓人口的增長成為了可能。根據近代學者梁啟超的推測,戰國後期人口已達三千萬以上。在戰國時期,城市數量增加,而且規模擴大,設計也更加地複雜。考古發掘所顯示,它的幾段城牆相當長。當時的許多城市已經出現了大繁榮的景象,例如郢都、臨淄、邯鄲等。

    春秋戰國時期一般用戰車進行作戰,戰車的計量單位稱作“乘”。因此,軍事實力強大的大國又稱作“千乘之國”。在《戰國策》當中,大概又記載了各國的軍事實力的。虎狼之師秦國在秦惠王時期有奮擊之士百萬、車千乘、騎萬匹。楚國在楚威王時期有帶甲之士百萬、車千乘、騎萬匹。齊國在齊宣王時期有帶甲百萬,車千乘。趙國在趙惠文王時期有帶甲六十萬,車千乘,騎萬匹。魏國在魏襄王時期有武卒二十萬,蒼頭二十萬,斯徒二十萬,車六百乘,騎五千匹。燕國在燕昭王時期有帶甲數十萬,車七百乘,騎六千匹。南韓在韓宣惠王時期的精兵二十萬,廝徒十萬。

    這樣看來,春秋戰國兩國的戰爭是非常有可能達到十萬級別甚至數十萬級別的。以最大最慘烈的長平之戰為例,史書記載殺神白起在長達三年的長平之戰中,戰死坑殺的趙軍高達四十五萬人(這個資料有待考證)。

    當時兩國的糧草幾乎耗盡,國內百姓已經開始實行“限食”政策。但由於當時秦國有一個蜀地,加之安排李冰父子修繕都江堰。因此在長平之戰後期,天府之國的糧草從蜀道透過小車運出來,必要的時候人揹著糧草攀爬山路運輸。

    戰國時期的生產力依然有限,而各國為了能夠擴大軍容,平時各司其職,戰時人人皆兵。生產力的侷限讓各國根本沒有足夠的財政收入來養專職軍隊,就只有平時對百姓進行軍事化訓練,保證他們隨時都能挺槍上陣,一到戰時就四處徵兵。

    根據出土的《雲夢秦簡·編年紀》記載,戰國時期的各國徵兵體制有點像如今的南韓。全國實施服兵役制度,一到年齡就需要去服兵役。以此來保證每個成年男子都能夠接受相應的軍事訓練。

    這樣的制度也就保證了各國的農業生產不受到影響,也就為動輒幾十萬人的大戰做好了充足的糧草準備。同時那個時候各國的面積也不是很大,這樣一來,也非常方便糧草的調配。

  • 4 # 榮耀歷史

    我認為是史書裡記載的都是遠遠誇大了軍隊數量,戰國七雄根本不可能有這麼多的軍隊!

    1、人口的數量決定軍隊的數量

    這是自然真理!那麼戰國七雄有多少人口呢,並沒有準確記載,網上的說法各種都有,但是基本上是百萬級別的,多的像齊國、楚國,能達到500萬上下,少的像南韓、燕國估計只有200萬上下,這邊提供200年後漢平帝時期七國故地的人口數量,這是在史書裡面有準確記載的:

    漢平帝元始二年,就是公元2年,此時距離秦始皇統一中國已經過了200多年,大漢王朝也建立200多年,經歷了文景之治,昭宣之治後的大漢朝,也不過是這麼多人口,那麼在戰火頻仍的戰國時代,人口怎麼也得打對摺吧!

    就拿趙國來說,誰讓它在長平之戰中那麼慘呢!

    趙國,當時撐死了人口400萬,已經很多了。如果以5口人來計算(就是每家2個老人,一對夫妻再加1個孩子),那麼全國就是80萬戶,全國就是80萬壯丁!長平一戰,趙國被坑殺40萬,那麼也就是說趙國一半的壯丁沒了!而此時趙國北方還有李牧率領的大軍在抵擋匈奴人,估摸著也得10萬,好傢伙,趙國軍隊達到50萬,全國一半以上的壯丁都去參軍了,那麼請問,經濟生產誰來?戰國時期,可完完全全是小農經濟,是需要壯丁去辛勤勞作的,一下子喪失這麼多壯丁,整個趙國經濟活動不得全部停滯嗎?

    可怕的是,長平之戰勝利後,秦軍竟然無法攻克邯鄲,那麼邯鄲還有多少守軍?更可怕的是30年後,秦國滅亡趙國,再次殲滅數十萬趙軍,趙國的人口難道是地裡的韭菜,一茬接著一茬?同樣看秦國,滅亡楚國的時候,一會兒給李信20萬軍隊,一會兒給王翦60萬軍隊,跟變戲法一樣,說個對比,唐玄宗初期,開元盛世,大唐全國軍隊大概60萬!這樣說下來不知道大家是否認同,下面還有其他論據。

    2、後勤保障決定軍隊數量

    “淮海戰役是小推車推出來的”,根據記載,解放軍投入兵力在60萬左右,總共出動後勤保障人員500多萬,其中隨軍常備民工22萬人,二線民工130萬人,後方臨時民工391萬人,我的天哪,60萬軍隊需要500萬人保障,平均下來1個戰士需要10個民兵,這說明什麼?說明後勤保障的重要性,更說明後勤保障所需要的投入!況且這還是在近代,保障工具總比戰國時期先進吧,那麼再來看長平之戰40萬的趙軍,秦滅楚國時的60萬秦軍,需要多少人來保障?趙國得派出400萬人,秦國得派出600萬人,他們總人口才多少?

    3、生產力決定軍隊數量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最基本的常識,古來多少戰爭是因為糧草的問題出現變故的,還是拿淮海戰役來說事,根據統計,戰役期間總攻籌糧9.6億斤,其中送到前線4.34億斤,其餘的哪兒去了?後勤保障部隊也都是人,他們也要吃飯啊,所以一般的糧食被他們消耗了。

    9.6億斤!戰國時期主要作為是黍,一畝產糧大概是2石,大概120斤,那麼9.6億斤是800萬畝的土地產出,再去除民間的口糧,存量,估計趙國得拿出2400萬畝良田才能解決問題,就算有這麼多良田也沒有這麼多人種啊!

    所以說以趙國的生產力根本不可能支撐起這麼龐大的軍隊,而且戰國基本年年打仗,動不動十數萬軍隊,糧造就吃光了。

    4、歷史上有誇大軍隊數量的傳統

    赤壁之戰,曹操20萬軍隊,號稱百萬,孫劉聯軍8萬軍隊號稱20萬等等都是這類現象,再加上戰國時期相關記載本來就少,《戰國策》作者不知道是誰,但肯定不是官方的,他從哪兒獲得軍隊數量呢?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距離長平之戰已經過去一百多年,他是如何考證出軍隊數量的?他的參考書是什麼?這些都讓戰國時期的軍隊數量變得不可信!

    5、綜上的論述表明,戰國時期打仗根本不可能有十數萬軍隊,最少得去掉一個“0”,長平之戰趙國被坑殺4萬餘人顯得合理很多。

    這是我自己總結的論點,也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

  • 5 # 來思酒鋪

    春秋有一個說法,形容大國叫千乘之國,是指一乘馬車配三乘牛車,西周侯國一軍125乘馬車,就是500乘,春秋不停兼併別國,很多就有千乘了。千乘之國為中等諸侯國,一千乘就是十萬人,這是無戰事時中等諸侯國最起碼的軍隊數量,大國遠不止如此了。魏武卒秦銳士的挑選就應該看得出來大國軍隊人數有多少。 那個時候戰爭民就是兵,和平兵就是民來說,持續很久的會戰雙方參戰人數達到幾十萬是有可能的。單死亡人數是有偏差的,虛報是一部分,統計偏差也是一部分。試想冷兵器時代打掃戰場頭顱胳膊大腿到處都是怎麼統計?所以很多斷胳膊斷腿都算一個人。所以就像長平會戰來說,持續兩三年,前前後後投入的人數沒有百萬也有七八十萬。趙國戰損20多萬,被殺二十多萬也是有可能的。 理論上來講,純粹的不用種田的職業軍人,宋朝才大規模出現。之前要麼是少數民族打仗漢人種田,要麼是禁軍不種田,地方軍隊半種田。之後明朝的衛所制又成了天子親兵不種田,地方衛所半農半兵,到明朝中期後衛所名存實亡,有戰鬥力的主力又成了募兵後的職業軍人,比如遼東鐵騎,宣大主力。以戰國時期來講,實行農民兵也屬被迫,屬於宋朝之前中國軍隊常態。分封制下如果搞太多的職業軍人,國家王和下屬封臣根本沒辦法養那麼多職業軍人,這才是主因,並非國家非要靠農民兵數量取勝。魏武卒人數很少,屬於當時的特種兵,放在吳起手下就可以打的秦國連函谷關都丟了。但養特種部隊成本太高,並且畢竟人少,戰術上無敵的存在,但戰略層面上發揮作用小。 在戰國時代,因為沒有系統科學的訓練方法,也沒有足夠的物資可以充分整訓,職業士兵的培養有賴於以戰代訓,弱國頻繁戰敗導致職業士兵被斬首,兵力缺少,最終只能進行全民動員以量取勝,是一種飲鴆止渴的手段。等到大一統帝國經濟恢復以後,職業軍人和常備軍又成了首選,畢竟作戰效能高,又不影響生產。至於軍隊數量肯定不能太多,小農經濟生產的物資大多消耗掉了,動員能力是很差的,落後的運輸方法又進一步降低了利用率。戰國打仗很有講究,會盡力減小對生產的影響。“多事之秋”,大家普遍在秋收後發起戰爭,那時必要的農活少。收割后土地荒蕪,減小戰爭對莊稼的影響。而且戰爭繳獲的糧食也會更多一點。 戰國時期,各國的兵制,就是常備兵和臨時徵發民夫的辦法。所以五百萬人口,徵發一百萬軍隊並不算多誇張,戰國時人就是這麼做的。秦漢時,國家已經一統,戰爭大大減少,加上常備兵等制度的建立,一般就很少在徵發普通的民夫了。這時候軍隊占人口的筆記就大大降低了。所以秦漢時,人口幾千萬,軍隊也只有幾十萬。清朝時,人口四五個億,軍隊也只有幾十萬而已。 小編認為,戰國時期國家就開始採取了最適合當時情況的全民皆農又人儘可兵的模式,這樣最省成本。

  • 6 # 俊女

    春秋戰國時期一般用戰車進行作戰,戰車的計量單位稱作“乘”。因此,軍事實力強大的大國又稱作“千乘之國”。在《戰國策》當中,大概又記載了各國的軍事實力的。虎狼之師秦國在秦惠王時期有奮擊之士百萬、車千乘、騎萬匹。楚國在楚威王時期有帶甲之士百萬、車千乘、騎萬匹。齊國在齊宣王時期有帶甲百萬,車千乘。趙國在趙惠文王時期有帶甲六十萬,車千乘,騎萬匹。魏國在魏襄王時期有武卒二十萬,蒼頭二十萬,斯徒二十萬,車六百乘,騎五千匹。燕國在燕昭王時期有帶甲數十萬,車七百乘,騎六千匹。南韓在韓宣惠王時期的精兵二十萬,廝徒十萬。

    這樣看來,春秋戰國兩國的戰爭是非常有可能達到十萬級別甚至數十萬級別的。以最大最慘烈的長平之戰為例,史書記載殺神白起在長達三年的長平之戰中,戰死坑殺的趙軍高達四十五萬人(這個資料有待考證)。

    當時兩國的糧草幾乎耗盡,國內百姓已經開始實行“限食”政策。但由於當時秦國有一個蜀地,加之安排李冰父子修繕都江堰。因此在長平之戰後期,天府之國的糧草從蜀道透過小車運出來,必要的時候人揹著糧草攀爬山路運輸。

    戰國時期的生產力依然有限,而各國為了能夠擴大軍容,平時各司其職,戰時人人皆兵。生產力的侷限讓各國根本沒有足夠的財政收入來養專職軍隊,就只有平時對百姓進行軍事化訓練,保證他們隨時都能挺槍上陣,一到戰時就四處徵兵。

    根據出土的《雲夢秦簡·編年紀》記載,戰國時期的各國徵兵體制有點像如今的南韓。全國實施服兵役制度,一到年齡就需要去服兵役。以此來保證每個成年男子都能夠接受相應的軍事訓練。

    這樣的制度也就保證了各國的農業生產不受到影響,也就為動輒幾十萬人的大戰做好了充足的糧草準備。同時那個時候各國的面積也不是很大,這樣一來,也非常方便糧草的調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巔峰之戰!再次輸球,火箭不敵沒有KD的勇士季後賽止步,火箭輸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