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望虔南

    呼風還不行吧,

    喚雨,區域性,一定條件下可以實現小規模驅雲,降雨類操作,

    至於穿越時空,目前的技術水平,還遠達不到!

  • 2 # 酔語

    先正面回答:類似科幻小說中的各種穿越時空操作,現在還做不到,細微方面的時間不同步,則可以做到;另外,呼風喚雨已經是小兒科,早已不在話下。

    (溫馨提醒:本文略長)

    首先說穿越時空,我感覺這個關注的人可能多一些。不過懂相對論的人可能已經知道我指的是什麼,可以跳過本部分不看,直接翻閱下半部分“呼風喚雨”的內容(不是人工降雨那種小兒科,是真的呼風喚雨,笑~)。

    穿越時空的話,似乎我們每個人都在不斷的向前穿越?每天晚上一閉眼,第二天早上一睜眼,哇!穿越到了第二天!

    好吧,這只是個玩笑。類似科幻作品中的那種穿越過去未來,基本上不可能實現,現有的理論甚至根本就不支援,時空旅行自然也只能是空想。不過如果只是很輕微的向後滯留性穿越一些的話,事實上人們現在已經做到了!

    不說別的,中國的航天英雄楊利偉,在上天的時候,他就向後穿越了一些,雖然跟我們依然生活在一個世界,他的時間跟我們的時間是不同步的!(楊利偉的時間大概比普通人的時間滯後幾微秒,1秒等於1百萬微秒)

    這一現象是艾伯特·愛因斯坦在大約80年前發現的,他把這一現象稱作“似是而非的雙胞胎”。如果讀者多少懂得一些相對論,就會了解時間的變化與可度量物體移動速度有關,不同速度的物體,時間變化速度是不一樣的。

    以下內容可能有些枯燥,但是請仔細閱讀:

    似是而非的雙胞胎指的是:如果雙胞胎中的一個以非常快的速度在太空中飛行,在他返回地球以後就會發現比在地球生活的另一個雙胞胎年輕。這是因為沒有格林威治時間可以計量,所有的時間是相對的,在這個過程中航天員的表沒有發生物理或機械的變化。如果這個航行的時間非常長、速度非常快的話,當宇宙航行中的雙胞胎之一回到家中時可能依然還很年輕,但地面上的另一個雙胞胎可能已經非常衰老。 

    在太空梭飛行中,軌道速度僅達光速的很小部分(也就是1/42857),因此所謂的“時間膨脹“的作用還是很小的,不過太空梭的實驗還是證明確實有一定影響。例如, 1985年在STS-61A挑戰者太空梭上的一個實驗中,使用一個非常精確的原子鐘進行所謂的NAVEX飛行實驗,發現每秒鐘飛行原子鐘就會慢0.000,000,000,295秒,幾乎與愛因斯坦公式中所預測的一樣。在一個連續十天(864,000秒)的航天飛行中,時間慢了0.000255秒(=255微秒),這樣航天員由於少經歷了這些時間,在返回後會比待在家裡年輕(實際上從身體變化的情況來看,由於失重對人體的不利影響,航天員衰老得更快)。

    所以,非常非常短暫的時間不同步,我們已經可以做到,並且可以透過精密儀器觀測到,但是這跟科幻作品中的穿越時空不是同一個性質。

    然後,我們再來說說呼風喚雨。

    不知道大家心目中的呼風喚雨都是什麼規模的?

    電風扇和灑水壺算不算?

    好吧,不用你們說我也知道,肯定不算。

    呼風喚雨的最低檔次,好歹也得是一場小雨或者一場微風吧?

    但是如果我加大電風扇和噴水壺的規模呢?造一個小山一般的電風扇,或者出動飛機編隊來灑水,製造區域性風和雨似乎也不算難吧?一點兒技術含量都沒有!

    放心,科學家們有更有技術含量的東西。

    先拿呼風來說吧,為了解決能源危機,澳洲曾經規劃了一個名為“太陽塔”的專案,透過在地面上鋪設太陽能集熱板,使空氣受熱之後膨脹,產生強力的向上氣流,也就是猛烈朝上吹的大風(到此為止,呼風這一項工作已經完成)。目的是什麼呢?讓風吹過像煙囪一樣的高塔,推動渦輪轉動,從而發電。這一設施也被成為“人造風發電機”。

    為了確保澳洲“太陽塔”發電的成功,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德國的設計者和建造工程公司便聯同西班牙政府,在西班牙建造了一個小型的樣板裝置進行實驗。樣機在1982至1989間的7年執行中產生了50KW的電能。其研究結果驗證了這種風道式太陽能發電的構想是可行的。

    瞧,呼風不僅已經實現,人們還用它來發電了!

    只不過,最終這一設施由於效率太低,被新式的太陽能、風能發電裝置所淘汰。

    總體來說,呼風這個東西,確實沒什麼技術含量,畢竟空氣受熱膨脹、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都是很容易應用的特點,如果不考慮規模的話,隨便點一堆火,在火上方便可以感受到明顯的熱浪,那其實也是風了。只不過,太多東西暫時沒有實用價值,所以一般人沒意識到罷了。

    最後,來說說喚雨。

    一提起喚雨,很多人總是會下意識的想起“人工降雨”、“人工增雨”,但是,這樣的技術,首要前提是,在當地的空域中原本就有適量的雨雲,即使不經過人工干預,可能也會下雨,人們只是透過干預增加了降雨量。所以,離真正的“喚雨”還是有差別的。

    如上圖,就是常見的人工降雨裝置。

    那麼,如果有一種方法,能在晴朗的天空中,人工製造大量的雲朵,並讓其凝結水滴,最終落向大地,化成一場大雨,這算不算喚雨?

    2011年,在乾旱的阿聯酋國家阿布扎比,科學家就建造了一批這樣的裝置——由瑞士公司研發的革命性系統“Weathertec”。

    該系統使用巨型空氣清淨機製造出大量負離子,負離子會自動依附沙漠地區空氣中無所不在的塵埃。太Sunny產生的強熱導致氣流上升,這些上升的氣流會攜帶著含有負離子的塵埃粒子向上運動。一旦塵埃粒子上升到高空,負離子就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子,在周圍凝結成水滴,無數的水滴最終會變成雲,進而化作雨落到地面。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表示,阿布扎比的降雨是科學家首次真正在晴朗的天空中製造出降雨過程,是首次名符其實的“人造雨”。

    該研究專案由全球著名的大氣物理研究中心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氣象研究所監督,該所前任所長哈特姆特·格拉斯爾表示,這項技術有很多應用。除了在乾旱地區實現“降雨”,該技術因成本遠遠低於海水脫鹽成本,還有助解決淡水不足的問題。

    如果對這個東西有興趣,可以自行再去檢索新聞,這裡不再詳述。

    這個“人造雨”的技術含量確實要比人工增雨的技術含量高一些吧?我沒騙你吧?再次笑~

    最後,一個簡簡單單的總結:時空穿梭做不到,輕微的時間不同步則已經實現並可以用精密儀器檢測;呼風喚雨則早已做到。

  • 3 # 金奇點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首先說穿越時空,我感覺這個關注的人可能多一些。不過懂相對論的人可能已經知道我指的是什麼,可以跳過本部分不看,直接翻閱下半部分“呼風喚雨”的內容(不是人工降雨那種小兒科,是真的呼風喚雨,笑~)。

    穿越時空的話,似乎我們每個人都在不斷的向前穿越?每天晚上一閉眼,第二天早上一睜眼,哇!穿越到了第二天!

    好吧,這只是個玩笑。類似科幻作品中的那種穿越過去未來,基本上不可能實現,現有的理論甚至根本就不支援,時空旅行自然也只能是空想。不過如果只是很輕微的向後滯留性穿越一些的話,事實上人們現在已經做到了!

    不說別的,中國的航天英雄楊利偉,在上天的時候,他就向後穿越了一些,雖然跟我們依然生活在一個世界,他的時間跟我們的時間是不同步的!(楊利偉的時間大概比普通人的時間滯後幾微秒,1秒等於1百萬微秒)

    這一現象是艾伯特·愛因斯坦在大約80年前發現的,他把這一現象稱作“似是而非的雙胞胎”。如果讀者多少懂得一些相對論,就會了解時間的變化與可度量物體移動速度有關,不同速度的物體,時間變化速度是不一樣的。

    以下內容可能有些枯燥,但是請仔細閱讀:

    似是而非的雙胞胎指的是:如果雙胞胎中的一個以非常快的速度在太空中飛行,在他返回地球以後就會發現比在地球生活的另一個雙胞胎年輕。這是因為沒有格林威治時間可以計量,所有的時間是相對的,在這個過程中航天員的表沒有發生物理或機械的變化。如果這個航行的時間非常長、速度非常快的話,當宇宙航行中的雙胞胎之一回到家中時可能依然還很年輕,但地面上的另一個雙胞胎可能已經非常衰老。 

    在太空梭飛行中,軌道速度僅達光速的很小部分(也就是1/42857),因此所謂的“時間膨脹“的作用還是很小的,不過太空梭的實驗還是證明確實有一定影響。例如, 1985年在STS-61A挑戰者太空梭上的一個實驗中,使用一個非常精確的原子鐘進行所謂的NAVEX飛行實驗,發現每秒鐘飛行原子鐘就會慢0.000,000,000,295秒,幾乎與愛因斯坦公式中所預測的一樣。在一個連續十天(864,000秒)的航天飛行中,時間慢了0.000255秒(=255微秒),這樣航天員由於少經歷了這些時間,在返回後會比待在家裡年輕(實際上從身體變化的情況來看,由於失重對人體的不利影響,航天員衰老得更快)。

    所以,非常非常短暫的時間不同步,我們已經可以做到,並且可以透過精密儀器觀測到,但是這跟科幻作品中的穿越時空不是同一個性質。

    然後,我們再來說說呼風喚雨。

    不知道大家心目中的呼風喚雨都是什麼規模的?

    電風扇和灑水壺算不算?

    好吧,不用你們說我也知道,肯定不算。

    呼風喚雨的最低檔次,好歹也得是一場小雨或者一場微風吧?

    但是如果我加大電風扇和噴水壺的規模呢?造一個小山一般的電風扇,或者出動飛機編隊來灑水,製造區域性風和雨似乎也不算難吧?一點兒技術含量都沒有!

    放心,科學家們有更有技術含量的東西。

    先拿呼風來說吧,為了解決能源危機,澳洲曾經規劃了一個名為“太陽塔”的專案,透過在地面上鋪設太陽能集熱板,使空氣受熱之後膨脹,產生強力的向上氣流,也就是猛烈朝上吹的大風(到此為止,呼風這一項工作已經完成)。目的是什麼呢?讓風吹過像煙囪一樣的高塔,推動渦輪轉動,從而發電。這一設施也被成為“人造風發電機”。

    為了確保澳洲“太陽塔”發電的成功,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德國的設計者和建造工程公司便聯同西班牙政府,在西班牙建造了一個小型的樣板裝置進行實驗。樣機在1982至1989間的7年執行中產生了50KW的電能。其研究結果驗證了這種風道式太陽能發電的構想是可行的。

    瞧,呼風不僅已經實現,人們還用它來發電了!

    只不過,最終這一設施由於效率太低,被新式的太陽能、風能發電裝置所淘汰。

    總體來說,呼風這個東西,確實沒什麼技術含量,畢竟空氣受熱膨脹、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都是很容易應用的特點,如果不考慮規模的話,隨便點一堆火,在火上方便可以感受到明顯的熱浪,那其實也是風了。只不過,太多東西暫時沒有實用價值,所以一般人沒意識到罷了。

    最後,來說說喚雨。

    一提起喚雨,很多人總是會下意識的想起“人工降雨”、“人工增雨”,但是,這樣的技術,首要前提是,在當地的空域中原本就有適量的雨雲,即使不經過人工干預,可能也會下雨,人們只是透過干預增加了降雨量。所以,離真正的“喚雨”還是有差別的。

    如上圖,就是常見的人工降雨裝置。

    那麼,如果有一種方法,能在晴朗的天空中,人工製造大量的雲朵,並讓其凝結水滴,最終落向大地,化成一場大雨,這算不算喚雨?

    2011年,在乾旱的阿聯酋國家阿布扎比,科學家就建造了一批這樣的裝置——由瑞士公司研發的革命性系統“Weathertec”。

    該系統使用巨型空氣清淨機製造出大量負離子,負離子會自動依附沙漠地區空氣中無所不在的塵埃。太Sunny產生的強熱導致氣流上升,這些上升的氣流會攜帶著含有負離子的塵埃粒子向上運動。一旦塵埃粒子上升到高空,負離子就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子,在周圍凝結成水滴,無數的水滴最終會變成雲,進而化作雨落到地面。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表示,阿布扎比的降雨是科學家首次真正在晴朗的天空中製造出降雨過程,是首次名符其實的“人造雨”。

    該研究專案由全球著名的大氣物理研究中心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氣象研究所監督,該所前任所長哈特姆特·格拉斯爾表示,這項技術有很多應用。除了在乾旱地區實現“降雨”,該技術因成本遠遠低於海水脫鹽成本,還有助解決淡水不足的問題。

    如果對這個東西有興趣,可以自行再去檢索新聞,這裡不再詳述。

    這個“人造雨”的技術含量確實要比人工增雨的技術含量高一些吧?我沒騙你吧?再次笑~

    最後,一個簡簡單單的總結:時空穿梭做不到,輕微的時間不同步則已經實現並可以用精密儀器檢測;呼風喚雨則早已做到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4 # 行走的飛豬

    如果人類科技足夠發達,我們可以穿越到過去或未來嗎?

    人們總想穿越到過去,想彌補自己曾經犯下的錯,或者能夠見到已經去世的親人朋友,尤其是在各種穿越劇嗯推波助瀾下,更加重了人們這種思想!

    但或許我們只有依靠幻想去回到過去了,因為現在大自然法則似乎不允許我們回到過去,時間箭頭只會永遠向前,不會倒退!

    而且回到過去也會產生“祖父悖論”,相信這個大家都有所瞭解,簡單說就是如果你回到過去殺死你的祖父,你就不可能存在,那麼你又怎麼能回到過去呢?

    科學家對這個悖論的解釋是你回到的並不是真正的過去,而是平行時空(平行宇宙),所以無論你回到過去做什麼,都不會對現在造成影響。不過平行宇宙的概念本身就是一種假想,目前並沒有證據來證明!

    雖然我們不能回到過去,但可以前往將來。事實上,我們每個人每時每刻都在前往將來,都在不停地穿越到將來,因為時間箭頭永遠指向將來!

    但這並不是我們所要的前往將來!有兩種方式可以幫你完成心願,都是透過穿越到不同的時空,然後再回來,你就會體驗到穿越到將來的感覺!

    這兩種方式分別是速度和引力,只要速度和引力足夠大,就能達到不同於地球的時空,那裡的時間流逝相對較慢,慢的程度取決於速度和引力到底有多大!

    比如說你在不同的時空裡呆上一年,地球上可能就過去了一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等你返回地球所在的時空時,你體驗到了時空穿越,穿越到了地球的未來!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照藍光會引起蛻皮嗎如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