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伯樂v1

    晉陽兵變李淵李世民父子推翻了隋朝的統治

    隋朝末年,農民起義遍及全國各地,615年(大業十一年)隋煬帝楊廣以李淵為山西河東慰撫大使,不久又拜太原留守,以北備突厥,並鎮壓今山西省境內的農民起義。當時,隋政權已呈土崩瓦解之勢,統治階級一再發生大分裂,地主武裝和義軍星羅棋佈於各地。

    李淵素有大志,移官太原後,看到隋朝即將敗亡,萌動了取而代之的念頭。他左右的裴寂、劉文靜及次子李世民亦紛紛建議起兵以舉大事。

    到616年(大業十二年),農民起義在全國已居優勢,隋朝再也無法集中兵力有效地打擊各個武裝集團,李淵覺得時機成熟,乃於617年(大業十三年)在晉陽正式宣佈起事。

  • 2 # 翩翩紅樓

    晉陽兵變有李淵發起

    617年(大業十三年)二月,李淵治下駐馬邑(今山西朔州市)的鷹揚府校尉劉武周發動兵變,殺死馬邑太守王仁恭,據馬邑而自稱天子,國號定楊。三月,劉武周攻破樓煩郡,進佔汾陽宮,並與突厥勾結,圖謀南下爭奪天下。煬帝聞訊後大怒,要提李淵到江都治罪。

    李淵藉口防備劉武周和突厥南下,派李世民、劉文靜、長孫順德、劉弘基等人到各地募兵,旬日之內募集到數千人。隨後,李淵派人往河東召回其子李建成和李元吉。

    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看到李淵招兵買馬,懷疑李淵“有異志”,便密謀騙李淵父子到晉祠祈雨,除掉李氏,向隋煬帝邀功請賞。不料,這一密謀被晉陽鄉長劉世龍獲悉,告知了李淵。五月十五日,李淵、李世民先發制人,指使開陽府司馬劉政會告發王威、高君雅二人暗中勾結突厥,引突厥入寇中原,藉此將二人囚禁。

    五月十七日,恰巧數萬突厥軍隊進攻晉陽,李淵立刻名正言順地命人將兩人推出斬首。同時,李淵又設下空城計,“開諸城門”,嚇退了突厥的軍隊。接著,李淵開始作起兵反隋的準備工作。

    六月,正式起兵。李淵自為大將軍,以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為左右大都督,以四子李元吉留守太原,兵髮長安。在霍邑大破宋老生,從龍門渡黃河,開永豐倉賑濟百姓。

    關中有其女李三娘等人起兵響應。十一月,攻克長安,以代王楊侑為皇帝,尊隋煬帝為太上皇,李淵自為大丞相、唐王。

    次年三月,隋煬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殺,五月,李淵廢黜楊侑,稱帝,改國號唐,隋朝滅亡,唐朝建立。

  • 3 # 東北傻狍子噢唔

    中國歷史上的隋朝末年社會局勢動盪不安,老百姓們也是苦不堪言,當時隋煬帝便派大臣李淵前去太原地區平反,沒想到李淵有著遠大抱負,慢慢的積累自己的力量,最後推翻了隋朝的統治建立了唐朝,說到這裡我們就要說到當時著名的晉陽兵變了,晉陽兵變也是李淵能夠取得勝利成功推翻隋朝統治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了,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看隋朝末年的晉陽兵變具體是怎樣的吧!

    隋朝末年的晉陽兵變結果是怎樣的?晉陽兵變是由誰發起的?

    晉陽兵變是怎麼回事

    隋朝末年,農民起義遍及全國各地,615年(大業十一年)隋煬帝楊廣以李淵為山西河東慰撫大使,不久又拜太原留守,以北備突厥,並鎮壓今山西省境內的農民起義。當時,隋政權已呈土崩瓦解之勢,統治階級一再發生大分裂,地主武裝和義軍星羅棋佈於各地。

    李淵素有大志,移官太原後,看到隋朝即將敗亡,萌動了取而代之的念頭。他左右的裴寂、劉文靜及次子李世民亦紛紛建議起兵以舉大事。

    到616年(大業十二年),農民起義在全國已居優勢,隋朝再也無法集中兵力有效地打擊各個武裝集團,李淵覺得時機成熟,乃於617年(大業十三年)在晉陽正式宣佈起事。

    隋朝末年的晉陽兵變結果是怎樣的?晉陽兵變是由誰發起的?

    李淵在次子李世民、僚屬裴寂、劉文靜等人的幫助下,誅殺了隋煬帝監視他的王威、高君雅。派劉文靜出使突厥得到了始畢可汗的支援,派李建成、李世民奪取西河郡。

    六月,正式起兵。李淵自為大將軍,以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為左右大都督,以四子李元吉留守太原,兵髮長安。在霍邑大破宋老生,從龍門渡黃河,開永豐倉賑濟百姓。

    關中有其女李三娘等人起兵響應。十一月,攻克長安,以代王楊侑為皇帝,尊隋煬帝為太上皇,李淵自為大丞相、唐王。

    次年三月,隋煬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殺,五月,李淵廢黜楊侑,稱帝,改國號唐,隋朝滅亡,唐朝建立。

    晉陽兵變的背景是什麼

    604年(隋文帝仁壽四年),楊廣弒父殺兄登基執在江都被殺的隋煬帝政後,又窮兵黷武征伐高麗,並大興土木,修宮殿,鑿運河,修馳道,把社會經濟推向絕境。史稱“黃河之北,則千里無煙;江淮之間,則掬為茂草”。廣大人民“百姓困窮,財力俱竭,安居則不勝凍餒,死期交急,剽掠則猶得延生,於是始相聚為群盜”, 最終演變為全國各地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

    在山西,615年~617年(大業十一年至大業十三年)之間,農民起義達到高潮,先後有六七支起義隊伍轉戰各地。

    在山西南部,有毋端兒起義軍,眾至數千人,曾進攻龍門縣(今山西河津市);有敬盤陀領導的絳郡(治今山西新絳縣)起義軍,眾至數萬人。在山西中部,有甄翟兒領導的“歷山飛”起義軍,多次進攻太原。在此形勢下,615年(大業十一年),隋煬帝任命李淵為山西、河東慰撫大使,命其剿滅活躍在今山西地區的起義軍。

    李淵,自稱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洮縣)人。祖父李虎,西魏時官至太尉。父李昞,北周時歷官御史大夫、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隋時封為唐國公。

    李淵7歲襲封唐國公。入隋以後,因其姨母是隋文帝的獨孤皇后,深受重用,曾任淮、隴、岐三州刺史,滎陽(今鄭州市)、樓煩(今山西靜樂縣)二郡太守。後被召為殿內少監,遷衛尉少卿。隋煬帝即位後,因社會上流傳著“李氏當為天子”的讖謠,對李姓高官多所猜忌,但李淵透過“縱酒沉湎,納賄以混其跡”, 表示自己胸無大志,免遭厄運。

    李淵到河東後,先後擊敗了甄翟兒、毋端兒、敬盤陀等人領導的起義軍,得到隋煬帝賞識。616年(大業十二年)初,李淵被任命為太原道安撫大使,並擁有黜陟選補郡文武官、徵發河東兵馬的特權。七月,隋煬帝南下江都(今江蘇揚州市)前,任命李淵為太原留守,另派王威、高君雅為副留守,讓他們監視李淵。

    此時,全國的政治格局已發生大的變化,農民起義軍已基本摧毀了隋王朝的統治力量,隋朝的官僚地主也紛紛打起反隋的旗幟割據一方。太原乃“天下精兵處”,隋自建國以來,對晉陽城軍需物資的儲備一直十分重視,經多年的積蓄,城中已是“府庫盈積”,“太原糧餉可支十年”。所以,李淵被任命為太原留守後,“私竊甚喜”,他對次子李世民說:“唐固吾國,太原即其地焉。今我來斯,是為天與,與而不取,禍將斯及。”

    在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李淵招降納叛,不斷擴充自己的實力。李淵父子還廣結豪傑之士,網羅各種人才。史稱李淵“素懷濟世之略,有經綸天下之心。接待人倫,不限貴賤,一面相遇,十數年不忘”。

    李世民在晉陽“密招豪友,一技可稱,一藝可取,與之抗禮,未嘗雲倦”,“傾財賑施,卑身下士”。

    隋朝末年的晉陽兵變結果是怎樣的?晉陽兵變是由誰發起的?

    晉陽令劉文靜、晉陽宮監裴寂皆為李世民的密友,也是李淵父子晉陽起兵的主要謀士。李淵長子李建成也在河東暗中交結英俊,發展勢力。

    正當李淵及其子李世民、李建成“與晉發動晉陽起兵的李淵陽令劉文靜謀舉大事”

    時,617年(大業十三年)二月,李淵治下駐馬邑(今山西朔州市)的鷹揚府校尉劉武周發動兵變,殺死馬邑太守王仁恭,據馬邑而自稱天子,國號定楊。三月,劉武周攻破樓煩郡,進佔汾陽宮,並與突厥勾結,圖謀南下爭奪天下。煬帝聞訊後大怒,要提李淵到江都治罪。在此危急情勢下,李淵對李世民說:“事急矣,可舉事。

    ”其周圍的心腹裴寂、許世緒、武士眜等也紛紛勸李淵起兵,李淵終於下定了反隋的決心。於是,李淵藉口防備劉武周和突厥南下,派李世民、劉文靜、長孫順德、劉弘基等人到各地募兵,旬日之內募集到數千人。隨後,李淵派人往河東召回其子李建成和李元吉。

    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看到李淵招兵買馬,懷疑李淵“有異志”,便密謀騙李淵父子到晉祠祈雨,除掉李氏,向隋煬帝邀功請賞。不料,這一密謀被晉陽鄉長劉世龍獲悉,告知了李淵。五月十五日,李淵、李世民先發制人,指使開陽府司馬劉政會告發王威、高君雅二人暗中勾結突厥,引突厥入寇中原,藉此將二人囚禁。

    五月十七日,恰巧數萬突厥軍隊進攻晉陽,李淵立刻名正言順地命人將兩人推出斬首。同時,李淵又設下空城計,“開諸城門”,嚇退了突厥的軍隊。接著,李淵開始作起兵反隋的準備工作。

  • 4 # 凱西讀書

    隋陽兵變,又被稱為太原起兵、太原起事。指的是隋末太守李淵起兵反隋的故事。 公元615年,隋煬帝楊廣任命李淵為太原太守,以北備突厥,並鎮壓今山西省境內的農民起義。

    當時隋朝已風雨飄搖,奈何隋煬帝還是橫徵暴斂,修建運河等。農民起義頻發。李淵看到隋朝政權可能土崩瓦解,在謀士的建議下,於617年在晉陽正式宣佈起事。

    李淵在次子李世民、僚屬裴寂、劉文靜等人的幫助下,誅殺了隋煬帝監視他的王威、高君雅。派劉文靜出使突厥得到了始畢可汗的支援,派李建成、李世民奪取西河郡。

    李淵自為大將軍,以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為左右大都督,以四子李元吉留守太原,兵髮長安。在霍邑大破宋老生,從龍門渡黃河,開永豐倉賑濟百姓。關中有其女李三娘等人起兵響應。十一月,攻克長安,以代王楊侑為皇帝,尊隋煬帝為太上皇,李淵自為大丞相、唐王。

    次年三月,隋煬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殺,五月,李淵廢黜楊侑,稱帝,改國號唐,隋朝滅亡,唐朝建立。

    晉陽兵變之所以能成功,簡單來說,有以下幾點:

    1. 隋朝政府橫徵暴斂,致使民不聊生,農民起義頻發,給隋朝政府沉重的打擊。隋煬帝又貪圖享受,好大喜功。兵變成功的機率變大。

    2. 李淵能夠聽取謀士的建議,當機立斷。畢竟造反若是不成功,是掉腦袋的。時機顯得尤為重要,謀士也必不可少。據《舊唐書》記載的功臣就達17人之多。

    3. 募集兵士,擴充地盤。隋煬帝橫徵暴斂失民心,而此時李淵讓部下開倉賑濟得民心,為了活下去的百姓選擇投軍,以求得活下去的機會。

    4. 北結突厥,避免後背受敵。暫時與突厥達成和解,處理好與突厥的關係,避免腹背均受敵。

    5. 東和李密。李密也是梟雄一個,手下能人眾多。李淵一面信中吹捧李密的能力,表示對李密的擁戴,讓李密對他放鬆警惕。

  • 5 # 歷史有點酷

    隋朝兵變的主角是當時的唐國公李淵和他的幾個兒子,結果大家都應該知道,當然是李淵成功打下了長安。不然唐朝怎麼立國,也就不會有後面的大唐盛世了。

    隋朝在隋煬帝楊廣弒父奪位後的開始幾年文治武功,隋朝盛極一時,首創科舉制度。隨後幾年因為開挖京杭大運河大肆徵集民夫,又三徵高句麗,弄得國力空虛,勞民傷財,此時各地又有起義軍相繼舉事,李淵當然不會錯過這個好機會了。

    李淵是唐國公又是皇帝的舅舅,在朝中有相當的影響力,太原一帶又是他的勢力範圍,他和周邊的突厥搞好了關係,又給當時的叛亂的李密吃了定心丸。安撫了周邊後他僅用了五個月就攻下了長安。隨後立了個傀儡皇帝,尊遠在揚州的楊廣為太上皇。楊廣被部將殺死後,李淵也就當了皇帝,從此大唐盛世開始了。

  • 6 # 史雲生

    晉陽之變是既然是發生在隋朝末年,而且是軍事之變,那自然是和隋朝末年最大的贏家李淵有關的。李淵在那個時候是主角,更是因為這次兵變,他頒佈了一份名叫“太原元謀功臣”的名單,估計他兒子李世民的“凌煙閣二十四臣”就是學他老爹的。

    隋朝末年,天下英雄並起,但大多數都是沒有什麼大志,只求保全自己,瞻前顧後,猶豫不決。而李淵卻聽取了劉文靜的建議,制定了“乘虛入關,號令天下”的戰略。以入關奪取長安為軍事目的,以開創帝業取代隋朝為政治目標。

    李淵招兵買馬,搶奪地盤,擴充實力;隋朝末年,東突厥汗國崛起達到了極盛,周邊如契丹高昌等都臣服於東突厥汗國,不僅如此,就連國內很多勢力都臣服於東突厥,如竇建德和王世充。李淵明白東突厥對自己大業的影響,與突厥的關係處理好了,那自己奪取天下就成功了一半,如處理不好,那自己奪取天下是不可能的。

    於是李淵便與東突厥結盟。

    起兵奪取天下可不是一件小事,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復。李淵深知僅僅與東突厥結盟還不能達到自己奪取天下,取代隋朝的目的。

    所以,又打上了東面李密的注意。李淵給他寫了一封信,一面大肆吹捧李密是當今天下大亂之際唯一能寧世安民的英雄,表示自己擁戴李密;一面又說自己胸無大志,無意滅隋,從而使李密放鬆了對他的警惕。

    好了萬事具備,只欠東風。於是,在晉陽設起義堂,把軍隊分為三軍,分別以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為主帥,拜裴寂為大將軍,起兵謀反。

    晉陽之變的結果自然就是李淵入主長安,宣佈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擁立隋煬帝之孫代王楊侑為帝。不久,隋煬帝被部將殺死,李淵逼迫小皇帝禪位給自己,李淵即位,國號唐定都長安,是為唐高祖。又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封李世民為秦王,李元吉為齊王。

    晉陽之變由李淵發起,結果也如他期盼的一樣,自己奪得了天下,為天下之主,是晉陽之變最大的贏家。

  • 7 # C計劃v430

    七月初四日,李淵在晉陽宮城東的乾陽門街軍門前豎白旗誓師,並任命四子李元吉為鎮北將軍、太原郡守,讓其留守晉陽。李淵在誓文中歷數了隋煬帝楊廣的種種罪惡,宣佈要“興甲晉陽,奉尊代邸,掃定鹹洛,集寧寓縣”。初五日,李淵親率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及義師甲士3萬自太原揮兵南下,直指關中。

    然而其實楊廣是一位胸懷大志的皇帝,他以“大業”兩個字作為自己的年號。《隋書·煬帝紀》“尚秦漢之規模,處處以秦皇、漢武的功業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為了證實自己的人生之年實現自己的偉大理想,成為歷史上的又一位千古之帝,他必須要有所作為。楊廣繼承了其父楊堅的人才選拔制度。楊廣曾經在南方生活很長時間,他深刻認識到江南陳朝故地與北方在文化上還沒有真正融合,山東地區也不安定,國家的統一局面也並不牢固。他打算新建都城來加強山東和江南地區的控制。大興土木,修宮殿,鑿運河,修馳道,把社會經濟推向絕境。史稱“黃河之北,則千里無煙;江淮之間,則掬為茂草”。三次攻打高句麗消耗了隋朝大量了人力物力。廣大人民“百姓困窮,財力俱竭,安居則不勝凍餒,死期交急,剽掠則猶得延生,於是始相聚為群盜”,最終演變為全國各地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加之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激化,李淵在內的手握重兵的重臣也紛紛割據一方,眾多氏族也加入其中。大業十四年三月十四日,全副武裝的叛軍闖入楊廣的寢宮,最終楊廣死於江都。

    公元618年,應運而起的唐朝繼承了隋朝的物質和制度成果,繼往開來並進一步發展。

  • 8 # 布衣觀亭

    首先,李淵聽從劉文靜等人的建議,制定了“乘虛入關,號令天下”的戰略。當時天下雖然群雄並起,但許多人並無大的志向,只圖據地自保,或是瞻前顧後,猶豫不決。李淵的起兵戰略,以入關奪取長安為軍事目標,以開創帝業,最終取代隋為政治目標。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又強調以“廢皇帝(指隋煬帝)而立代王”為策略。

    第二,募集兵士,擴充地盤。李淵起事後,讓部下開倉賑濟貧民,公開募兵。據《大唐創業起居注》記載,每天有千餘人來投軍,“二旬之間,得眾數萬”。

    第三,北結突厥。隋末,東突厥汗國崛起達到極盛,東自契丹、室韋,西盡吐谷渾、高昌諸國,都臣屬於東突厥汗國,竇建德、薛舉、劉武周、梁師都、李軌、王世充等勢力也臣屬於東突厥汗國,東突厥汗國控弦之士百萬,古代戎狄沒有比東突厥汗國更強的。李淵深知以太原為根據地起兵南下,必須處理好與突厥的關係。否則突厥包抄後路,後果不堪設想。他在出任太原留守時,就曾對李世民說:“歷山飛不破,突厥不和,無以經邦濟時也。”

    李淵用空城計嚇退突厥兵後,立即親自寫信給突厥始畢可汗,說:“我今大舉義兵,欲寧天下,遠迎主上(指隋煬帝)還,共突厥和親。……若能從我,不侵百姓,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但是李淵沒有把征伐所得的子女交給突厥,也沒有把財物都給突厥。李淵把征戰得到的大量女人放回家去讓她們與親屬團聚。 )

    李淵起兵之前,隋朝已經統治崩潰、名存實亡。 李淵起兵時地盤極小、只有太原,因為隋煬帝留下的惡劣形勢,為了防止突厥與劉武周攻打自己,李淵才暫時結好突厥。(後來李淵建立唐朝之後,不久就與突厥開戰。唐朝一面打敗眾多敵人,擴張,進行統一戰爭,另一面抵禦突厥,還消滅突厥支援的割據勢力,削弱了突厥可汗的力量與威望,還分化突厥。)

    起兵南下之前,突厥以一千匹馬來互市,李淵挑選其中好的,只買了一半。南下至龍門時,劉文靜、康鞘利以率領派500人、2000匹馬到達。李淵因為突厥來的晚而高興,對劉文靜說:“我西行及河,突厥才到達,兵少馬多,都是你的功勞。”

    第四,東和李密。李淵起事後,為使東面有30萬人馬、戰將千員的李密起義軍不致成為自己進兵關中的掣肘,令溫大雅帶著他的信去見李密,信中一面吹捧李密是當今天下大亂之際唯一能寧世安民的英雄,表示對李密的擁戴;一面剖白自己胸無大志,無意滅隋,從而使李密放鬆了對他的警惕防範。

    六月初五日,李淵在晉陽設起義堂(亦稱號令堂),將軍隊分為三軍,統稱“義士”。裴寂等尊稱李淵為“大將軍”。十四日,李淵在晉陽建大將軍府,以長子李建成為隴西公、左領軍大都督,統率左軍;以次子李世民為敦煌公、右領軍大都督,統率右軍;以四子李元吉為姑臧公,統率中軍。以裴寂為大將軍府長史,劉文靜為司馬,殷開山為掾,劉政會為屬,長孫順德、王長諧、劉弘基、竇琮為左右統軍、副統軍。並下令開倉放糧。

    晉陽兵變的結果是什麼

    七月初四日,李淵在晉陽宮城東的乾陽門街軍門前豎白旗誓師,並任命發動晉陽起兵的李世民四子李元吉為鎮北將軍、太原郡守,讓其留守晉陽。李淵在誓文中歷數了隋煬帝楊廣的種種罪惡,宣佈要“興甲晉陽,奉尊代邸,掃定鹹洛,集寧寓縣”。初五日,李淵親率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及義師甲士3萬自太原揮兵南下,直指關中。

    七月,李淵與長子建成、次子世民揮師南下,先後破霍邑(今山西霍縣)、渡黃河,向西南挺進。當時,隋煬帝遠在江都(今江蘇揚州),關內隋軍力量薄弱;中原瓦崗軍與王世充激戰方酣,均無暇西顧。因此李氏父 子進軍神速,十一月間攻入長安。李淵進入長安不久,就宣佈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擁立煬帝孫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是為隋恭帝。恭帝進封李淵為唐王,以李建成為唐王世子;李世民為京兆尹,改封秦國公;封李元吉為齊國公。

    618年(義寧二年)李世民徙封趙國公。公元618年3月,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五月,李淵即位,國號唐,建元武德,定都長安,是為唐高祖。李淵以李世民為尚書令。不久,又立李建成為皇太子,封李世民為秦王,李元吉為齊王。

    617年(大業十三年)十一月初九日,李淵率軍攻陷長安,立隋煬帝之孫楊侑為帝,是為隋恭帝。隋恭帝任命李淵為大都督內外諸軍事、大丞相、錄尚書事,進封唐王。

    第二年五月,隋恭帝被迫禪位於李淵,李淵即皇帝位於長安,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

  • 9 # 木字加一橫

    晉陽兵變是很多人選擇性忽視的一個重大歷史事件。

    公元617年,唐高祖“李淵”在晉陽起兵,只用了短短5個月就攻克長安城!最開始李淵被隋煬帝所監視,同時各種彈壓李淵。隋末,各地農民紛紛揭竿而起,到了616年,各地農民起義已在當時全國形成優勢。次年在以劉文靜、長孫順德、裴寂、柴紹等“太原元謀功臣”的幫助下,於5個月兵臨長安城下,同年11月,攻克長安,尊代王楊侑為皇帝,尊楊廣為太上皇,自立為大丞相。

    618年,楊廣於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殺,同年5月,李淵廢除楊侑,自立稱帝,國號為“唐”。

    自此,代表著中國古代又一巔峰的王朝,拉開了他長達289年的序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貿港以哪個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