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光明啟
-
2 # 靜一境478
百萬大軍算什麼?斯大林可是有千萬大軍。之所以早期不堪一擊,不外乎士氣、素養和裝備。斯大林上臺後排除異已、大清洗,軍隊幾乎無人可用,加之裝備落後,德軍幾入無人之境。中期一方面透過調整、起用新人、特別是朱可夫等名將,部隊已能組織有序的防禦。裝備上大量進口美國武器(26億美金),已比德國先進。所以希特勒拿不下來。:
-
3 # 聖地雄鷹88
蘇聯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德軍打的是閃電戰,消耗不起,戰線拉的太長,後勤跟不上,又遇到極端天氣,優勢沒了,只能失敗了。
-
4 # 就這樣吧無所謂
蘇聯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社會制度註定了它強大的中央集權和國家運轉效率。全國能在短時間內進行充分的動員,人力物力財力得到高效率的調配。這一切無疑極度有利於戰時狀態。其次,蘇聯進行了大規模工業建設,它的機械重工業擁有雄厚的勢力。加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為軍工提供了強大的支援。最後,地域廣闊。戰略縱深迴旋餘地極大。苦寒氣候又是它得天獨厚的屏障。德軍短時間內靠閃電戰吞併整個蘇聯,成功的機率太低了。
-
5 # 熊style
莫斯科保衛戰是蘇聯軍事史上的奇蹟!它也是納粹德國功虧一簣的經典戰例!
1941年,蘇軍被德軍打得節節敗退:基輔戰役、斯摩稜斯克戰役、明斯克戰役……這幾個戰役打完,蘇軍的西南方面軍主力也基本打廢了!蘇軍被殲滅人數超過100萬人,損失大量技術兵器,相繼丟失了烏克蘭、白俄羅斯等等歐洲重要工業、農業產區,波羅的海三國也被德國佔領;甚至芬蘭也發起收復領土的戰爭,向列寧格勒方向進攻!當時,英國認為蘇聯進入亡國階段……
不過,蘇軍用百萬人傷亡的代價遲滯德軍的進攻,蘇聯在莫斯科建立了堅固的築壘地域、調動了西伯利亞的援軍、新建了強悍的大本營預備隊;希特勒調走古德里安的裝甲部隊支援基輔戰役間接緩解了莫斯科的戰略壓力;同時,蘇軍的指揮機構重組,大批在大清洗中被逮捕入獄的軍事主官被釋放,他們被充實到各級軍事指揮系統中;蘇聯及時轉入戰時軍事體制,工業企業生產時間三班倒!蘇聯舉國生產軍工產品為打贏!與此同時,德國工業企業仍然是八小時工作制,軍工企業甚至繼續生產民用用品,工人依然享受休假;英國開始向蘇聯提供大批軍事援助,美國總統的私人特使也於1941年9月訪問了莫斯科!
1941年10月,德軍逼近莫斯科!不過,在德軍的佔領區域,游擊隊、潰散的蘇軍重新集結,他們勇猛襲擊德軍的後方部隊和後勤機構,造成德軍後勤部隊苦不堪言!最讓德軍頭疼的是,蘇聯居然用的是寬軌路軌—它與德國常用準軌路軌不相容!德國東部鐵路管理局在1941年的6月至10月期間鋪設了16148公里的準軌鐵路,可是,被游擊隊頻頻襲擊的鐵路運量只有實際需求量的30%;德軍被迫嚴重依賴公路運輸完成後勤補給。結果,進入嚴冬暴雪季節的蘇聯讓德軍公路運輸慘不忍睹:車輛拋錨、被襲擊、道路泥濘讓德軍前線部隊的步兵冬裝、防寒裝備換裝延遲了;德軍裝甲部隊車輛的冬季潤滑油不足導致三分之一的德軍坦克、裝甲車輛爬在車庫裡窩冬!
納粹德國的勝利激發了蘇聯人民強烈的愛國主義:蘇聯人民堅決不當亡國奴!在民族危難的關鍵時刻,蘇聯人民喊出了‘’俄羅斯雖幅員遼闊,但我們已無處可退:背後就是莫斯科!‘’的口號!蘇聯軍民堅定不移的奉獻自己生命把納粹德軍趕出了莫斯科!
-
6 # 雅典城邦
蘇聯的人口,領土幅員遼闊,有著廣闊的戰略縱深,重要的工業生產都遷移到了西伯利亞。同時美國的軍事援助,美國為蘇聯提供的坦克、裝甲車,卡車,火炮,飛機,大量的燃料資源。德國本身資源匱乏,只要蘇軍能夠拖住、耗時間,消耗德國的兵員。德國必敗,德國求速勝,蘇聯可以利用廣闊的空間於德國周旋。等待時機,反攻。
德國最高統帥部的馬屁精,唯唯諾諾的小人太多,希特勒剛愎自用,斷送了德國士兵的性命。把本來就風險極高的戰爭,推向了滅亡。如果由德國參謀部來指揮,聽從前方將士的建議,德國還是有機會消滅蘇軍,佔領莫斯科,分割列寧格勒和斯大林格勒,迂迴包抄蘇軍主力後方,切斷遠東地區的補給線。歷史 不能假設,蘇軍能夠轉入反攻,離不開蘇軍士兵付出的巨大犧牲,蘇聯的鐵腕政策,蘇軍士兵中有很多死刑犯,重刑犯,要麼槍斃,要麼去西伯利亞挖煤,還有一條就是死在戰場上,士兵們去前線還有飯吃,還能讓家人吃上土豆。蘇軍士兵只能拼命,蘇聯可以得到美國的援助,德國只能從佔領區和盟國中獲取資源。從總體的經濟、工業、能源產值上看,德國處於劣勢。德國無法長期消耗,無論是從人力或是物力上。
莫斯科會戰的首敗,讓德軍計程車氣嚴重受損,久攻不下的列寧格勒,斯大林格勒。北非的失敗,德國從戰略攻勢,轉變為防守,加上反法西斯的力量壯大,蘇軍從防守轉變為戰略進攻。德國缺乏的不僅僅是資源,後期莫德爾,曼施坦因的表現和德軍士兵的頑強是看,如果還有像蘇聯一樣的物力、人力資源,蘇軍不一定會勝,和肯能會被驅趕到烏拉爾山以東。
-
7 # 心靈季節
人太猖狂了,
第一,盲目相信三個月能取勝。以至後勤武器都沒有準備充分。典型的是棉衣。
12月份的時候,德國兵普遍厭戰,沒穿的,沒吃的,武器彈藥也不充足,武器也都極寒不能使用。
第二情報工作太差。對中央方面軍南下我不認為是錯的。
但是如果德國有2萬人的機動部隊去破壞蘇聯人的運輸和工廠,將會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運輸分兩部分,戰爭一開始,莫斯科就把工業裝置全運到中西伯利亞了。
西伯利亞的原來對付日本人的幾十萬兵也是運輸運過來的。
總之,兵敗莫斯科是希特勒的一個人的責任。當時時機非常好,英美援助基本沒有。明斯克,斯摩稜斯克,基輔戰役基本把蘇聯打怕了,就剩下一個莫斯科戰役。如後勤能跟得上,德在西方部隊能再調個幾十萬過來。莫斯科是贏定的。
-
8 # 沉140769451
朱可夫曾經說過:判斷德軍的進攻方向,其實並不難,它們總是老一套,從兩翼突擊。
首先,由於在巴巴羅薩計劃中,德軍三個擔任進攻任務的集團軍群中的兩個,即南方集團軍群和北方集團軍群在進攻中失利,無法完成計劃交給他們的任務,導致中央集團軍群面臨孤軍深入的險境。
北方集團軍群初期,順利圍殲了波羅的海三國的蘇軍,並攻到了列寧格勒城郊,蘇軍北方面軍指揮高層本來悲觀的認為城市將陷落,當他們正開會討論要鑿沉波羅的海艦隊、炸燬電站、橋樑、工廠等設施時,朱可夫被斯大林派到了被圍困的列寧格勒,他在會議室門口聽到裡面的討論後,一腳踢開了會議室的門,宣佈自己受命接管指揮權,廢除所有破壞城市的命令,他命令招集城市後備兵員,在防線上多佈設地雷,波羅的海艦隊的艦炮直接支援城市的防禦作戰,軍工廠繼續生產,軍隊不許後退一步,他在列寧格勒呆了二十六天,建立了牢固的防線,他建立的防線一直堅守到列寧格勒解圍的那一天都沒有被德軍突破,差點被鑿沉的波羅的海艦隊的大口徑艦炮對德軍裝甲部隊造成了巨大的障礙,即使把中央集團軍一半的裝甲突擊力量調來支援,北方集團軍群也沒能完成巴巴羅薩計劃交給它的任務。
南方集團軍群,由於它是三個集團軍群展開進攻最晚的一個,己經喪失了突然襲擊的戰術優勢,而當面的蘇聯西南方面軍是蘇軍實力最強、兵力最多方面軍,早在朱可夫擔任基輔軍區司令員時,朱可夫認為把防禦兵力都佈置在新國境線上的方法是不對的,部隊應進行縱深佈置,他下令把舊國境線上的築壘地域重新恢復和加固,並有針對性的組織部隊進行密集的軍事演習,當德軍突破蘇軍在新邊境線的防禦後,卻沒能給西南方面軍造成重大損失,西南方面軍的幾個機械化軍還對進攻德軍展開了反突擊,雖然反擊都失敗了,卻遲滯了德軍的進攻,將其阻擋在舊國境線的築壘地域,南方集團軍群實際上,也無法獨立完成計劃交付給它的任務。
南、北兩個集團軍群的失利,迫使希特勒不得不暫停了中央集團軍群的攻勢,把它的在兩翼的突擊力量,第二和第三坦克叢集分給南、北兩個集團軍群去完成任務,喪失了寶貴的時間,雖然西南方面軍由於斯大林沒有采納朱可夫的建議,從可能形成的包圍圈裡撤出來,但這仍是蘇軍北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的勝利,它們在戰爭開始的第一年,奠定了蘇聯取得最終勝利的基礎。
其次,入侵德軍沒能按計劃在夏季佔領莫斯科。中央集團軍首先面臨的是連綿的秋雨,雨水將原本堅實的土地,變成了行動艱難的泥濘,然後是朱可夫終於獲得了斯大林的全面信任,被任命為指揮莫斯科方向作戰的司令員,他在中央集團軍群重點突擊的兩翼層層設防,堅強阻擊和消耗德軍賴以突擊的第二、三坦克叢集的坦克裝甲部隊。德軍在泥濘和蘇軍的堅決阻擊下,行動緩慢,部隊一點點的消耗掉,實際己接近強弩之末,德軍面臨的是繼續進攻,還是建立冬季陣地,等到冬季過後,再發起進攻的選擇。但希特勒和中央集團軍群的司令官都盲目的相信蘇軍己到了最後關頭,己經沒有多少力量再阻止德軍前進了,勝利取決於投入的最後一個營。而實際上,蘇聯動員起了更多莫斯科人加入軍隊,還從不會被日本進攻的遠東地區調回了大量兵力,朱可夫不僅得到了一定的兵力補充,斯大林的手中也開始積累起後備軍事力量,他迎來了英美考慮向蘇聯提供援助的美國總統特使,他向特使承諾,蘇聯將在十月份阻止住德軍的進攻,將防線穩定在莫斯科城外,當美國特使在十月份看到德軍的進攻果然被阻止後,英美才正式與蘇聯協商援助問題,簽訂了第一個援助協議。
最後,德軍繼續在泥濘中艱難前進,進入十一月,也是俄羅斯正常冬天即將到來的日子,開始的霜凍,使泥濘的路面再次變硬,德軍剛剛又可以提高自己的進攻速度了,但不幸的是,他們原本以為在夏天就可以結束戰爭,沒有為冬季作戰作好準備,當俄羅斯的冬天如期到來時,德國為了自己的狂妄付出了付價。有人說41年俄羅斯的冬天更冷,比往常低了幾度,問題是,沒有準備冬裝的德軍,即使不低幾度,它們也會被凍死。還有人說冬天來早了,實際上俄羅斯十一月進入冬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中國的新疆遠沒有俄羅斯更靠北,十一月,新疆也是會下雪的。
怪天氣,是站不住腳的,德軍的進攻,在夏天就己經失敗了,因為它本就知道俄羅斯的氣候,它以為一個夏天就夠了。一旦過了夏天,沒有完全準備好的德國,必然走向失敗。
-
9 # springswallow
1941年,德國無法攻佔莫斯科的主要原因就是實力不足。
1941年6月德國發動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行動,在蘇德戰爭初期,德軍取得了巨大的勝利, 兵鋒直指莫斯科,然而所向披靡的德軍卻在莫斯科城下鎩羽而歸。
有的人認為是天氣問題,也有的人歸咎於小鬍子分兵基輔導致進攻莫斯科的兵力不足而無法攻佔莫斯科,其實這些原因都不算是主要原因, 我認為德軍在1941年無法攻佔莫斯科的根本原因就是德軍的坦克部隊完全不是蘇軍坦克部隊的對手。
德軍在戰爭初期能夠取得的巨大的勝利主要是依靠裝甲部隊的快速突擊,然而這優勢在遇到蘇聯的T-34坦克後蕩然無存。 德軍在進攻莫斯科時期的坦克都是馬克1號/2號/3號/4號輕型坦克, 這些坦克在蘇聯的T-34/57、T-34/76中型坦克面前無論防護、火力都完全處於劣勢, 因此,蘇聯的T-34坦克在莫斯科戰役中成了獵殺德軍坦克的“坦克獵手”。
德軍馬克2型坦克(2號坦克)
蘇軍T-34/76坦克
蘇軍除了數量比德軍多得多的輕型坦克和完全壓到德軍的中型坦克外,還有數百輛服役的KV1重型坦克, 因此,德軍在1941年時期的坦克部隊完全不是蘇軍坦克部隊的對手,這個就是莫斯科戰役德軍失敗的主要原因。
蘇聯強大的動員能力、軍民的同仇敵愾以及當時佔絕對優勢的坦克部隊是蘇軍能夠在莫斯科戰役中徹底打敗德軍並最終取得勝利的原因。
-
10 # 楓丹白露211735932
德軍最高統帥部在制定入侵東方戰略計劃中明確規定,要在1941年冬季到來之前解決蘇聯問題。為此,德軍的一切軍事行動準備都侷限在半年內,也就是說,包括兵力、武器、技術裝備、彈藥、燃料及後勤保障全都在這個計劃內。一旦超過這一時段,後果十分嚴重,但德軍最高統帥部及元首本人從不正視一點。特別是十月大軍兵臨莫斯科城下,一片納粹歡呼聲淹蓋了即將到來的危機。10月3曰,元首在柏林舉行的寒冬賑濟活動開幕式上稱: "敵人(蘇聯)已被打垮,再也不能站起來了。"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德華人在制定戰略計劃時忽略了完全有可能發生的不利因素,結果,閃電戰打成了持久戰,速戰速決變成了防禦戰。而無論是德國的人力資源,還是戰爭潛力都難以支援此項大任。
這是德華人失敗的主要原因。
回覆列表
一,冬季來臨,且提前到來。
二,德計劃冬季前拿下,結果計劃趕不上變化,部隊防冬衣物沒有,武器防護罩和防凍滑膛潤滑油等保養、戰鬥物資沒有。官兵凍傷減員,裝備戰鬥力大降。
三,美大量生活物資、武器裝備、生產裝置到達莫。
四,蘇遠東大量耐寒軍隊調入。
五,中國戰場拖住日關東軍(蘇才敢從遠東調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