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睿雅沉香

    記憶中的是這樣的:

    1. 棯子

    果實為紫黑色,都是直接摘來生吃,都是在差不多中秋佳節浮現。家裡面用來釀酒、藥用,有活血通絡,止瀉補虛止血的功效。

    2.桑葚子

    冬天打霜結的果才甜,分為兩種顏色,天然生長,無任何汙染,酸酸甜甜的非常好吃,又被稱為“民間聖果”。

    3.金櫻子

    也有叫“糖罐”“山雞頭子”等俗稱,上面有些刺,摘的時候不小心就會扎到手,熟的糖罐甜中帶一點澀。用來釀酒還是不錯的選擇。

    4. 甜杆

    外殼非常堅硬,咀嚼莖幹飲取汁液、非常清甜。小時候吃的時候牙齒都咬出血了,還是喜歡吃。其莖含糖量雖不如甘蔗高,但水分高於甘蔗,可用於軋糖、釀酒,莖還可以用來養豬。

    6. 蝗蟲

    稻穀收割的季節就有了,在田裡捉來放在瓶子裡,回家油炸著吃,非常的香。還可以直接用手可以用手捉來玩。

  • 2 # 伯臻媽媽奧利給

    看到這個題目,腦海一瞬間就出現了小時候爬樹上摘桑葚的畫面。那個時候也才七八歲吧,根本爬不高,爬的時候需要鄰居家哥哥在下面抱著腿才能上去。然後就坐在樹上吃,基本上不怎麼洗。那個時候也不怕髒,不懂得什麼衛生健康啥的,只要好吃就可以了。

    我家門口有兩棵桑葚樹,長得很高大。我都是爬到樓上去,再爬到樹上。這裡說一下,那是一樓的樓上,我們家那個時候住平房。夏天到了,滿樹都是桑葚,有青色的,紅色的,黑色的,紫色的,結的可好了。青色的還沒有成熟,咬一口,好酸好酸。紅色的是又酸又甜的,酸酸甜甜,好吃極了。黑色的就太甜了,甜的受不了,那是完全熟透了的。還有紫色的,是比較甜的。

    樹上紅紅綠綠的,好熱鬧的感覺。我最喜歡吃的就是紅色,又酸又甜的。記得那個時候我只要一爬上樹,能在上面呆半天,坐著樹上吃。有的時候旁邊沒人,我一個人上不去。在樹下看著桑葚,饞的流口水。跑到屋子裡搬個小凳子墊腳,可以摘到樹底下的一些桑葚,開心得嘞!

    一放學,好多孩子去我家摘桑葚吃,一群孩子為了吃個桑葚,也是挺好玩的。我坐在樹上搖著樹枝,嘩啦啦桑葚掉一地,小夥伴在下面撿著吃。奶奶一般都搶著撿起來,洗一洗,再拿給他們吃。小夥伴都是用衣袖擦一擦,直接放到嘴裡。吃得嘴上,臉上都是紫色的,像個花臉貓,才不在乎。衣服上都染得到處是顏色,回家都會被爸爸媽媽說。

    等到長大之後,家裡蓋了兩層的樓房,那兩棵桑葚樹葉被砍了。再也沒有小夥伴去我們家樹下搶桑葚了,還是挺懷念那個時候的。童年的快樂最簡單,有好吃的好玩的就夠了。

    看看現在的小朋友,我覺得有點悲哀,尤其是城市裡的孩子。很少有接觸到大自然的時候,偶爾一次的農家樂,也是被父母保護的太好了。我們以前玩的遊戲,他們都沒得玩。小小年紀抱著手機,遊戲機,失去太多快樂。更有甚者,一些孩子根本沒有童年。從幾歲開始,就從一個培訓班到另一個培訓班。學校的課程還不夠,放學還要補課。看著那大大的書包壓著小朋友身上,我覺得有點難受。

  • 3 # 佛春85612869沙佛春

    我的童年時代生活辛苦肚子餓,經常去彩搞野果子吃,象桑基子,榕樹子,網子,菝子,沙泡子,酸丁子,糞基葉,野乞心,好多野生一時想不起來,童年生活辛苦,但很快樂。

  • 4 # 漁友王政秋

    童年的回憶,已是那麼久遠的回憶。……一年到頭只有在過年時才能穿上新衣服;才能吃上可口的飯菜;更說不上能吃上香甜美味的水果了。

    我是50年代出生的人,經歷過60年代的三年自然災害,親眼見到到處是得“水腫病”的人,要是能吃飽飯,那是一件多少讓人羨慕的事啊……。記得在我童年時為了填飽肚子,我們兄弟幾個不得不上山挖葛根,採摘野果充飢。好在那時的生態環境好,沒有遭到人類的破壞,山上的野果到處都是,有的現在已經滅絕了!現在想來那些野果子還滋滋有味。比喻說:

    一,楊粒環(楊粒飯),70年代後就再也沒見到過了。特性:山本果實,顏色為紫黑色,形狀呈顆粒狀,黃豆大小,味微甜,屬於權木植物。在上世紀60年代,這種野果子到處都是,我們經常採摘它來當零食吃,每次採摘把口袋裝得滿滿的帶回家去吃,吃了後,口腔、舌頭、嘴唇弄得烏黑,它似乎成了我們的主食而不是零食。

    二,野板粒(毛粒子)。屬喬本植物上枝幹上的果子,比板粒個頭要小,形狀、口感相似,其外殼上長滿鋒利的刺,為不規則的橢圓形狀。記得為了採摘毛粒子,我們這些男孩子都爬上高高的樹幹樹枝,冒著被掉下樹來的危險採摘,而且經常刺破手掌,滲透出殷紅的:鮮血。

    三,土伏苓。是一種根莖植物,主要是用鋤頭控掘埋在土下的根莖食用。它含有大量的澱粉,能生津止渴,健胃消食等功能。

    四,金櫻子(野糖果子)。屬於刺藤類植物上結出的果子,它身上長滿了細長的尖刺,拔開把它體內的籽去掉吃食,味微甜。

    五,葛根。主食葛根藤下的根莖。挖回葛根後用清水洗淨,鋸成一接一接的放入鍋裡煮熟再吃,它含有極多的澱粉。

    六,茶葉片(厚臉皮)。油茶樹上結出一片片厚厚的肉片,成熟後脫皮,味微甜帶有澀澀的味道。

    七,桑葚。桑樹技丫上結出的果子。這種果子成熟後呈黑紅色,味甘甜。

    八,刺泡。一種帶刺的灌木植物,杆徑上長有尖刺,就連葉面上都長滿了毛茸茸的細刺。它是結在莖枝上的果子,味微甜摘下即可吃食。

    九,蘆葦杆。其實蘆葦杆還蠻好吃。

    十,野桔子。它比種植的桔子小,味略帶點酸、澀、甜。

    真是數不勝數,野味野果到處都是,我就不一一列出了。

    對不起!圖片無法完全配齊。

  • 5 # 巨寶通

    童年的時候我吃的野果很多,最好吃的要數“木瓜"了。它長在懸崖峭壁之上,採摘非常危險,父母親不讓去,經常是偷偷去摘。食用方法和石榴差不多,搗開后里面有十來個左右圓團和鳥蛋差不多大,然後撥皮即食,聽老人們說它還是一味中藥呢。非常好吃。

  • 6 # 留守麥田

    看到這個題目,腦海一瞬間就出現了小時候爬樹上摘桑葚的畫面。那個時候也才七八歲吧,根本爬不高,爬的時候需要鄰居家哥哥在下面抱著腿才能上去。然後就坐在樹上吃,基本上不怎麼洗。那個時候也不怕髒,不懂得什麼衛生健康啥的,只要好吃就可以了。

    我家門口有兩棵桑葚樹,長得很高大。我都是爬到樓上去,再爬到樹上。這裡說一下,那是一樓的樓上,我們家那個時候住平房。夏天到了,滿樹都是桑葚,有青色的,紅色的,黑色的,紫色的,結的可好了。青色的還沒有成熟,咬一口,好酸好酸。紅色的是又酸又甜的,酸酸甜甜,好吃極了。黑色的就太甜了,甜的受不了,那是完全熟透了的。還有紫色的,是比較甜的。

    樹上紅紅綠綠的,好熱鬧的感覺。我最喜歡吃的就是紅色,又酸又甜的。記得那個時候我只要一爬上樹,能在上面呆半天,坐著樹上吃。有的時候旁邊沒人,我一個人上不去。在樹下看著桑葚,饞的流口水。跑到屋子裡搬個小凳子墊腳,可以摘到樹底下的一些桑葚,開心得嘞!

    一放學,好多孩子去我家摘桑葚吃,一群孩子為了吃個桑葚,也是挺好玩的。我坐在樹上搖著樹枝,嘩啦啦桑葚掉一地,小夥伴在下面撿著吃。奶奶一般都搶著撿起來,洗一洗,再拿給他們吃。小夥伴都是用衣袖擦一擦,直接放到嘴裡。吃得嘴上,臉上都是紫色的,像個花臉貓,才不在乎。衣服上都染得到處是顏色,回家都會被爸爸媽媽說。

    等到長大之後,家裡蓋了兩層的樓房,那兩棵桑葚樹葉被砍了。再也沒有小夥伴去我們家樹下搶桑葚了,還是挺懷念那個時候的。童年的快樂最簡單,有好吃的好玩的就夠了。

    看看現在的小朋友,我覺得有點悲哀,尤其是城市裡的孩子。很少有接觸到大自然的時候,偶爾一次的農家樂,也是被父母保護的太好了。我們以前玩的遊戲,他們都沒得玩。小小年紀抱著手機,遊戲機,失去太多快樂。更有甚者,一些孩子根本沒有童年。從幾歲開始,就從一個培訓班到另一個培訓班。學校的課程還不夠,放學還要補課。看著那大大的書包壓著小朋友身上,我覺得有點難受。

  • 7 # 冬日的斜陽

    1、淘金娘,俗稱:山稔,稔子。是一種成熟過程由青到紅到紫的小果子,和手指般大小。小時候一放學就和小夥伴上山去摘,週末也不例外,邊摘邊吃。

    2、蛇莓,刺泡。這兩種果子有點相似,蛇莓較大,枝條的刺短小,果子一般是紅色。刺泡的果子有紅黃兩色,枝條的刺明顯,更容易蟄傷,兩者基本是長在山腳下。

    3、野藍莓,是長在地上的一種藍黑色果實,和藍莓有些像,開花特別好看,五個花瓣,小時候經常摘花玩。

    4、野板栗,很慚愧,至今都未能知道它的書面語,只知道樹幹好大,果子和板栗一樣,外面是個球刺,包裹著果實,肉白色,甜甜的。

    5、桑葚,外公家有一顆桑葚,小時候經常幫外公幹農活,在他家找吃的。外公很疼我們,有什麼都拿出來給我們吃,還會給錢買零食,滿滿的愛與回憶。

    6、茶片、茶泡。是油茶的葉子變異形成,在春天,時候一到就喜歡上山去逛,找嫩的葉子,一般肥大或者結成球狀的都可以的,味道有甜有涉,可以解渴。如果做事做累了,就會摘油茶的葉子含在嘴裡,起到解渴作用。

    7、玉米杆,那時沒有甘蔗,又特別想吃,母親不捨得亂花錢,每當想吃甘蔗時就去玉米地拔杆來吃,有一次還割傷手指。

    8、竹蟲,是在竹子裡的一種蟲子。七八月是竹子的出筍期,又是暑假,那時我們都喜歡在竹林玩,涼快的很,喜歡捉這蟲子來吃過玩。

  • 8 # 老楊87133

    首選當然是這個啦!燈籠果:成熟後外面是金黃色的薄薄的皮,剝開後是紅色的果實。一般出現在田間地頭,小樹林裡也有。我和小夥伴們一旦發現它,就會一窩蜂似的跑過去,把嘴裡塞滿,酸甜可口!

    其次就是桑葚。老家的院子裡有一顆大桑樹。一般都是大一點兒的孩子上樹。每次都要摘滿一盆,吃完後舌頭都是紫色的!

    最後是酸棗。老家北山的小路旁長滿了酸棗樹,記得有一次吃多了,肚子疼了半天。

  • 9 # 七號小謝

    小時候物質比較貧乏,吃的東西不多,野果是那個時候的主要零食之一。

    地瓜是一種常吃的東西,六月六地瓜熟,說的就是這個東西,每一年一到季節,就趴田坎的路邊上去找,這個東西很多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每一次都會收穫頗豐。注意,吃的時候扒開都要看一下。有的地瓜裡面長黴一樣的,我們這裡稱為母豬地瓜,說是吃了要得母豬瘋也就是癲癇。得不得病我不知道,但是不吃肯定是最好的。

    我們這邊很多桑樹,桑椹自然是主角。每到季節,桑椹一紅就有迫不及待的小夥伴開始摘來吃,當然沒有熟透的桑椹是酸的,不太好吃。一般選擇熟透的桑椹,很甜,就是吃得滿嘴黑黑的,也是嘿嘿一笑。選擇桑椹也要技術,並不是每一種桑樹結的桑椹都很好吃的。我們那時候選那種粗壯的葉片肥大碧綠的桑樹,這種桑樹結的果子會特別好吃,個頭也較其他的大個。有的桑樹葉片小樹幹細,結出的果子也小,乾癟得很,口感不好。

    我們小學校的外操場有很多黑刺果,每到果子熟了的時候,女孩子們就用大A4大小的紙折一個個小籃子,提著去摘果子。這種刺果差不多有一米高,還有刺,不小心會被扎著。口感一般,有點澀。可能吃的不是刺果而是一種樂趣吧。

    還有另一種刺果,紅色的,一般長在路邊,匍匐在地。味道很是清甜。一般一株結不了幾顆,好在一般是幾株長在一起。

    還有一種低矮的小果子,我們這兒叫羊奶奶,學名叫什麼我不知道,也找不到圖片,不是網上的羊奶果。味道一般,先是綠色,再是紅色。小時候只要爸媽出門幹活的時候就會帶些回來。

    最後一種是酸棗。剛開始是酸酸的,有點黃的軟的就好吃了,酸酸的有點甜。這種樹很高,一般不太好摘。我們都是等颳大風之後去撿刮掉的,放一段時間就不會那麼酸了。不過摘這個果子的一定要注意了,還有一種果子叫苦李子長得很相像,而這個苦李子可不能吃。最鬱悶的是酸棗樹很少,這個苦李子樹卻到處都是,各位一定要分清楚啊!!

    其實小時候吃野果,更多的是吃一個樂趣和好玩,不像現在物質條件是上去了,但是什麼東西吃到嘴裡都好似很平淡,感覺不到那種簡單的快樂了。

  • 10 # 林先生的喵

    本人在農村長大,小時候因為在農村交通不方便,經濟不如現在,哪來那麼多零食吃。而小朋友又喜歡滿上遍野的跑,看到什麼果子都要採來吃,也沒有概念到底能不能吃,只要味道不苦,摘了就放嘴上。慶幸自己還活著。

    說說都吃了啥

    圖一在五六月份的時候是野草莓的季節,上學路上長的很茂盛,一路吃到學校

    圖二不懂叫什麼果子,不過當時記得是去沙灘的那條路上,第一次嘗試的時候還有點害怕不過記憶中的味道是有點青澀,可能是還沒有完全成熟的原因。

    圖三的野生桃子、這個最多了,不過很好吃,味道酸甜的,超喜歡吃的一種桃子,不過現在長大後沒有再吃過了。

    還有太多了,不懂這些果子用普通話叫什麼,下次有機會回老家再拍下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類似《夏目友人帳》這種型別的番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