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葉飄刀
-
2 # 依與夢
被一些人罵的原因很簡單,因為王安石變法實際上並沒有完成,很快就遭到了司馬光所代表的保守派的大反彈。
王安石之後的宋朝,在變法,反彈,變法,反彈之間反反覆覆,變法派和保守派派系鬥爭嚴重,政策朝令夕改,空耗國力。。。。。。
(王安石變法的初衷是好的,做法也沒錯,但由於變法不徹底,沒完成的原因,可以說直接將之後的宋朝官場撕裂成了兩半)
-
3 # 真正鱷魚不哭
首先要說明,變法是不可能創造財富的,無非是政府掌握了更多財富。王安石透過財政制度的整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稅賦收取效率,增加了北宋政府財政收入。
但是王安石變法又是有問題的。
第一、 他的變法核心條款青苗法,是以常平倉為準備金的。常平倉不是政府儲備,而是政府號召農民拿出一部分物資(主要是糧食)交由政府保管,作為防備饑荒用。所以這份財富的所有人屬於人民,政府只是代管;王安石拿政府沒有所有權的財產作為他發放青苗錢的準備金,這在程式上首先就是錯誤的,略等於挪用公款。
第二、 王安石變法準備不夠充分,雖然多數條款都在他擔任地方官時實驗過,但是中國地域廣大,情況千差萬別,某一地適用不等於其他地方也可以簡單套用。王安石對這種情況沒有足夠重視,當地方有所反彈,他沒有去具體分析,一味認為是執行不力,只管加大壓力,造成地方官為完成任務隨意曲解法令,按有利官府的方式執行。
第三、 王安石沒有一支能戰鬥的隊伍,變法干將大多是逐利之徒,往往以變法為名謀私利。王安石當地方官時可以直接監管下級官吏執行,到他擔任宰相就沒法靠自己來監督,在保守派佔優勢的情況下,他只能接納投機派。而他對隊伍管理不力,就造成良法得不到很好執行,反而害民。
第四、 王安石個人性格急躁操切。他在變法前沒有做好輿論準備,一味認為真理在我,不接受任何修正建議,將大批本來可以團結的官僚推到了對立面,於是阻力重重。
-
4 # 菸袋衚衕
首先,我們先說明改革的目的
中國歷史上,對於王安石的變法可謂是眾說紛紜,從古至今都是褒貶不一。但是大家對王安石變法的目的都是有統一認識的,就是要要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增強對外防禦,對內彈壓的能力,以鞏固和加強封建統治。而且推行變法之後,“富國強兵”的效果是十分明顯的。推行的新政主要在財經和軍事兩方面,財政方面有均輸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在軍事方面有置將法、保甲法、保馬法等。
青苗法改革的具體內容下面主要就青苗法展開,具體說明。簡而言之就是國家以低利率貸款給農民、手工業者。希望藉此而達到增加政府收入,達到“民不加賦而國用足”的佳境。主要還是得益於兩宋商業比較發達。
原本這個遊戲的參與者有放貸者和借貸者,對於經濟發展而言,貨幣流通的越快,證明經濟發展越繁榮,從而國家稅收也多。就像現在的放貸者主要是國家銀行,還有民間借貸,民間借貸的用錢成本肯定比國家銀行貸錢成本要高很多。對於王安石變法中的青苗法,其實就是建立現在我們天天都在接觸的“央媽”,事實擺在這裡,你說王安石的變法到底是好還是壞呢。
改革的背景和具體實施的困難歷朝歷代的改革都是一個陣痛的過程,需要犧牲既得利益者的財富。原本的遊戲規則被改變,那麼既得利益者肯定反對這個改革。這些既得利益者就是財閥,想到財閥大家自行腦補南韓。因為北宋的建立是從北方政權後周手裡和平接過來的,沒有徹底的利益分配,所以北宋的北方財閥是最大的勢力。你能想象一個鐵打的丞相馮道做了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的丞相。南方由於是軍事收復,所以南方財閥不太嚴重,為北宋貢獻了相當可觀的稅收。
北方財富利用民間借貸,盤剝百姓,進行土地兼併。此時的青苗法相當於斷掉了北方財閥的錢袋子,為南方的商業發展提供廉價的資金。結果導致當權者的反對,而且,由於民智未開,普通民眾容易被蠱惑,給政府施加壓力,導致大量民眾要求廢除青苗法。
歷史經驗總結王安石的改革,無論是北宋的北方財閥,還是南宋的南方財閥,他們都不喜歡!歷朝歷代的既得利益者都不喜歡將自己的蛋糕分出去!所以就不會有什麼好名聲!至少當代的政府改革,例如轉移支付,分稅制,也都是困難重重下,才艱難成功的!沒有改革是可以隨隨便便成功,唯有流血的犧牲,才有成功的可能,古來如此!唯有增量市場和存量市場的合理佈局,才能轉移矛盾,增加改革成功的機率,這個方向同樣應用在當下,大家說說,是什麼?
小插曲:曹太皇太后(慈聖皇后)、高太后(宣仁皇后高滔滔)亦向神宗哭訴“王安石亂天下”。這後宮干政也挺嚴重!
-
5 # 大衛思想
客觀上講,王安石變法正確。
為變法,王安石使出短線政策,提升稅收,增加實力,與遼和平,擊敗西夏,給變法提供一個和平的國內環境,可大宋坑爹的軍事制度更兼文官的掣肘,滅夏失敗,可變法已經開始,覆水難收了。
變法步子大,一下全面鋪開,涉及到官員的利益,形成官員集體反彈,(當然,官員會找其它藉口的)既然自己夾袋中沒有人,那麼,只要你支援新法就可以上,這又面臨著莨莠不齊的“政績官員”,——這,又無法避免。
內外交困之下,變法失敗了,那麼,文筆掌握在誰的手裡呢?這就無需問了。
參考後世罵陳世美和龐籍就什麼都明白了。
-
6 # 跬步求索
政治家和空想家的區別之一在於二者是否能夠符合實際。舉個例子,王安石在當年民間還有個外號叫做“六相公”。簡單來說你可以理解成社會空想家實驗共產主義社會的歐文一類的人。但偏偏歐文只是個商人,而王安石做過一段時間國家的宰相。
簡單來說變法的所有政治理念都不會有錯的。每一個國家的統治者都希望自己的國家國富民強,自己能名留青史。動機上大家都差不多。但這麼長的中國歷史,我們不缺明君,也不缺暴君,更不缺昏君。這涉及到一個理想落地的過程。更典型的例子是新朝的王莽。在宣揚理念的階段,王莽得到了整個漢朝自上而下的好評。最後他取得權利也並不是透過軍事政變而是禪讓。但到了實際實施的階段所有的理想口號通通都變味了。你可以認為高利率盤剝了窮人都廢除所有高利率。但你可能沒想到,如果不是窮人實在沒有辦法,根本不會去借那麼高的利率。這一政策的出臺實際上是堵死了那些人的活路。王安石的變法也是差不多的調調,理想很豐滿,落地很骨感。最後不僅沒使國家國富民強,反而留下了一個難以收拾的爛攤子。
-
7 # 盛夏一抹清涼
感謝提問。
王安石變法的初衷是改變北宋長期以來的積貧積弱的局面,充實國家府庫,富國強兵,希冀挽救宋朝的政治危機。
經過多年的發展,宋朝冗兵、冗官、冗費現象嚴重,嚴重阻礙了宋朝的發展,改革是必經之路,不改革宋朝只會不斷的變弱,直到靖康之恥的發生。
“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王安石是一名真正的改革者,從不懼怕失敗,即使是身敗名裂,雖千萬人吾往矣。
王安石變法中有富國強兵之法,如青苗法、免役法、均稅法、水利法、市易法、均輸法;強兵之法有保甲法、裁兵法、將兵法、保馬法、軍器監法;並且整頓太學,唯才是舉。
但是變法從來都不是一個容易做的事,秦國商鞅變法雖然使秦國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國家,但是商鞅最後還是被舊的貴族殘害。
王安石同樣是動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這群人不願意變法成功,因此,支持者與反對者相互攻擊,支持者被稱為“元豐黨人”,反對者被稱為“元祐黨人”,北宋自此陷入了嚴重的黨爭之中。
小結王安石的變法使得宋朝陷入嚴重的黨爭之中,北宋越發的羸弱不堪。而且王安石的變法雖然一定程度上充實了國家的財政收入,但是於百姓而言,並沒有減輕百姓的負擔,甚至還略有加劇,使得不少百姓流離失所,也是一大敗筆。
-
8 # 史道驛站x
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一個有遠見的政治家,他在文學上成就是非常高的,在政治上他受前輩范仲淹的影響很大,加上當時的皇帝宋神宗也是一個有政治抱負的皇帝,君臣一拍即合,宋神宗委任王安石進行變法,變法在宋神宗的支援下,開始是轟轟烈烈,可舊勢力的阻力也是很大的,加上老百姓在變法後並沒有獲得實際利益,各個階層的矛盾急劇加深。
王安石變法的內容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經濟,2、軍事,3、用人制度。經濟上實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市易法和均輸法等。軍事上實行保甲法、裁兵法、將兵法、保馬法和軍器監法等。用人制度實行改革科舉制度、整頓太學和唯才是舉制度。
親苗法是由國家出面扶植農民,也就在農民需要用錢的時候,國家貸款給農民度過難關,國家在農民收穫後收取本息。募役法就是人民可以交一定數量的錢,就不需要服差役,國家用徵收來的錢,僱傭服役人員。方田均稅法規定重新清丈土地,按土地的等級收取田賦。農田水利法是一項利民法令,鼓勵墾荒,興修水利,國家有資金支援。市易法規定設立交易市場,繁榮市場。均輸法也就是國家宏觀調控,就近統一收購和運輸。
保甲法有點像訓練民兵,十家為一保統一編制,忙時務農,閒時接受軍事訓練。裁兵法的目的就是淘汰冗兵。將兵法明確了駐軍將領的職責和義務。保馬法是讓農民自己可以養馬,國家可以出一部分資金,養馬還可以免除部分賦稅。軍器監法就是由國家監督兵器製造。
唯才是舉,改革科舉制度,實行貢舉法,廢除以前的明經科,明確進士科考試的內容,同時增加了法科考試。整頓太學,學校考核優異者,可直接被朝廷授予官職,擴大學術範圍,重用有專業的人才。這些改革無疑給了下層官員提拔的空間,有特殊才能的人可以越級任用。
王安石變法的初衷是好的,新法實施後,國家財政收入大幅增長,國庫很快就殷實起來。變法同時控制了土地兼併現象的蔓延。國家資金扶植農民,也免除了高利貸的坑害。方田均稅法防止了大地主漏報謊報的漏稅行為,市易法活躍了市場,也增加國家的收入。興修水利工程,對農業生產起到了巨大作用,不可否認王安石變法使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得到了改觀,國力迅速恢復,邊防也得到了穩固。
但我們不難發現,王安石變法的主題思想是為了國庫的殷實,想為國家獲得更多的財富,新法實施後,官員為了政績,禍害老百姓的現象時有發生,國家是富了,老百姓還是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出現了國富民貧的格局。尤其是免役法,什麼都可以用錢來處理,於是官員想方設法來敲詐勒索,欺詐老百姓,稅額之高難以想象。
王安石變法,沒有很好的管控執行的過程,官員濫用權力,虛報政績,在新法的陣營裡就不乏貪官汙吏和阿諛奉承的小人,使得新法在實施的時候變了味。北宋士大夫集團的勢力本來就比較強大,王安石變法觸動了他們的利益,於是形成了新舊兩派,兩派之間從開始的權力較量,到後來完全不顧底線的爭鬥,相互攻擊,一味的內訌,新舊兩派之爭一直延續發酵,到了宋哲宗和宋徽宗時期還是鬥得你死我活,金人入侵也沒有人去管,以至於北宋被金人滅亡。
王安石變法到底與北宋滅亡有沒有關係,我個人覺得有,但是要說北宋的滅亡全怪王安石變法,這是不公平的。王安石變法無非就是想強國,可變法並沒有解決根本的問題,這就是官僚和人民的矛盾,國家和外敵的矛盾,北宋真正滅亡的原因是宋徽宗時期,官僚士大夫享樂思想造成的。
-
9 # 無根樹花正孤
任何一個朝代的興盛與滅亡都不是沒有原因的。宋朝的開國從孤兒寡婦手裡爭奪了天下,你若說趙匡胤全然對於柴氏沒有愧疚之情那也是不可能,為了防止五代將領奪權的發生,他定下了文官與天子共天下的原則,這難道不是北宋不思進取的原因嗎?
為什麼承平百年後的王安石變法會為靖康之變揹負責任呢?
從王安石變法初心看他到底有沒有錯。三百年的帝國命運誰也逃脫不過,北宋神宗年間的朝廷上下都已經步入一個危險階段,國家矛盾日益激化。
很多當官的家族人士已經傳承超過三代了,他們忘記了祖先的初心,對待老百姓不再像先祖們小心剝削,他們這些官後代更多的是肆無忌憚的剝削,幾乎把農民逼迫到了活不下去,快要餓死的地步,只要一根疾病或者天災的稻草就可以壓到他們。
王安石看到了這種情況,他覺得在原來的制度上進行所謂的整頓吏治起不到根治的效果,他決心效仿商鞅進行變法來改變這個自己喜歡的國家。
從王安石的初心上面來看,誰能說他是錯誤的。無論是從那個時候還是現在都沒有人能夠否定他,真正導致北宋滅亡的是那群已經腐化了的官僚享樂階層。
從王安石變法的成果上面來看他也沒有錯誤。獲得皇帝的信任是古代變法的首要條件,王安石可沒有商鞅那麼幸運,商鞅的秦孝公是一個把自己甚至整個秦國都交給他的人,二人沒有一點猜忌之心,這在中國歷史上只此一例。
王安石相對來說是不幸的,他效忠的宋神宗對於變法的態度那也是三心二意,首尾二端。一開始的宋神宗是支援王安石的,中間卻自我懷疑,對變法產生懷疑,後面直接拋棄王安石,想自己獨立的開展變法,可惜天不假年,學到了王安石本領的他卻沒學到王安石心念天下的心,他更多的是為了自己的統治,他只是想成為唐太宗而已。
王安石變法為北宋創造的巨大財富供宋神宗子孫揮霍了三代,對於西北還曾一度收復了河湟故地,這是王安石的功勞,是南宋那群書呆子磨滅不了的痕跡。
王安石變法結束之後的反覆更替為北宋滅亡埋下了伏筆?在王安石和宋神宗死後,宋朝的政治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宋神宗的兒子年幼而被太后控制朝政,啟用司馬光等守舊派廢除了王安石花費二十年建立起來的新法,並一度把河湟這塊地盤拱手送給西夏。
但是後面的宋哲宗在成人之後又開始恢復自己父親的新法,把司馬光等一群舊臣貶的貶,流放的流放,但是宋哲宗的英年早逝再次使得新法中斷。 端王之立又非新派所願,端王的開始只能在新法與舊法之間妥協。
你說最後的五十年宋朝政權四次變化,這樣的國家能集中對抗外敵嗎?靖康之變就一定要把過錯全部推到王安石身上嗎?
-
10 # 汾河彎農夫
王安石變法是把達官,貴人,富伸的財源斷了,變成了朝廷財富,但宋小主不識好呆,貝然支援司馬光這些偽聖人自毀忠賢良臣,不滅天理難容。
回覆列表
民不加賦而天下足
王安石變法有一句話,叫做民不加賦,而天下足。
但民不加賦,又要國庫充盈,必然需要有人拿出利益。
這就是所謂計程車大夫階級,也就是掌控輿論的讀書人階層。
當時文彥博就直接給皇帝明說了,君與士大夫共天下,而非百姓。
王安石動了士大夫階層的利益,就不要希望掌控天下輿論計程車大夫階層會對他歌功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