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空觀道人12345
-
2 # 墨染殤雪醉
個人認為,大致意思是,如果大道無常,就要用仁義來使他恢復正常;如果人人都愚昧無知,就要有聖人來啟蒙;如果親朋好友勾心鬥角,就需要仁孝和恩慈來改變
-
3 # 雅各布23
道德經猶如鏡子,你從中讀到的是自己。大道廢了,所以更凸現仁義。提倡仁義,說明大道已廢。廢掉大道,才能有真正的仁義。
-
4 # 話操理不糙
道家崇尚自然法則,人類的感情是自私的,所以人類不會主動維護自然法則,卻在破壞自然法則。例如,愛狗人士反對殺狗,但流浪狗若繁殖下去,將變成殺人、傳染疾病的危險種群。
很多所謂的慈善,實際上破壞自然法則,形成劣幣驅逐良幣,卻滿足某些人自以為高尚的、自以為當菩薩的短淺自私眼光,如歐美人喜歡到非洲去行善,滿足了在窮人面前高高在上當“好人”的心理,但非洲人卻更窮了,而且見到外華人就伸手要東西要錢,心理嚴重失衡總想偷渡國外,所以中國古訓:救急不救窮。
這些慈善可能就是典型的大偽。
-
5 # 古詩今詞
這個問題,可以用《道德經》第五十八章的一句話來回答,“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題目少了一句,原文如下: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我的理解是,當人們不再製定社會制度的時候,才知道誰是真正發自內心的仁義;當人有了智慧,就知道誰是虛偽的;當家庭關係不和睦,才知道誰是孝順的;當國家出現混亂的時候,才知道誰是忠於國家的。
道家認為,世間萬物相生相剋,共存於一體,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壞的一面,這是唯物辯證法的觀點,所以“道法自然”,主張社會自然運轉。而儒家講究“綱常倫理”,凡事都有一套準則,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樣的思想雖禁錮了人的慾望但同時也保證了國家的穩定。
我認為,不論是道家或者儒家的思想,都有積極的一面,不必厚此薄彼。對於個人而言,師儒以修身,學道以修心,萬物以己身為根本,只要有所裨益,是儒是道,都沒有區別。
-
6 # 定慧堂
幾乎所有人的解釋都存在著一個基礎的錯誤,即對智慧的誤讀!
老子這裡所說的智慧是“聰明”的意思,而非我們今天所理解的智慧。
甚至這裡的“聰明“,也只是我們今人所認為的“小聰明”,正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就是這個道理!
-
7 # 李航解說老子
這一章講的是社會中反常的邏輯關聯。
大道廢,有仁義
一般來講我們會預設好的因素會導致好的結果,好的表象說明其內涵多半是好的。正是這樣的簡單聯絡和推理矇蔽了我們,使得我們在判斷時出了錯。在人文思想的討論中,我們會遇到許多包含正面意思的概念。比如道,它是創生萬物的力量,是推動事物發展的動力;再比如仁、義,仁是做正確的事,義是正確的。然而這些包含正面意思的概念往往不能進行簡單的相互轉換和推導。比如說,我們較為容易接受“一個有道的社會中會存在仁、義”的說法,但殊不知“一個無道的社會存在仁、義”的說法也是成立的。社會有道,就有推動社會發展的力量,顯然這樣的社會中會有很多人做正確的事、會有很多人堅持正確。但是,“做正確的事”和“正確”,也就是仁和義並不能簡單地等同於有道,因為即使是大道廢了,在一個無道的社會中也會有正確的事,也會有人會堅持正確。所謂社會失道,就是這個社會消耗的道要大於獲得的道,由於道的入不敷出而導致社會無法向上發展,而是衰退,甚至崩潰。但是一個衰退或崩潰的社會並非沒有正確的事和正確的人,仁人志士在亂世反而顯得更加突出。所謂亂世出英雄,但亂世出英雄不意味著太平社會就沒有英雄。因此,簡單從社會中有沒有正確的事和堅持正確的人來判斷這個社會是否有道是不準確的。即使是大道廢了,社會失道了,社會中還會正確的事和堅持正確的人,也就是還會有仁和義。而通常的情況是,混亂社會中存有的仁和義恰恰又是穩定亂世、並最終結束亂世的主要因素。
智慧出,有大偽
同大道與仁義的關係相類似,智慧是一個正面的概念。儘管小聰明總是適得其反,但智慧這個詞所代表的並非小聰明,而是通常我們所說的大智大慧。就是這樣一個看似完美的大智大慧的出現也不一定就帶來好的結果。很有可能出現的狀況是,更大的壞事會隨著大智大慧的出現而出現。這是俗話中講的魔與道的關係,無論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還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說的都是正反雙方相互的較力和鬥爭。正是因為有大智慧的存在,要想在這樣的社會中做壞事就一定要有超過大智慧的“大偽”才能做成。低級別的壞事,小打小鬧的惡行無法生存於有智慧的社會之中。反過來說,一個社會中出現了大的壞事也並不能說明這個社會中不存在智慧,反而可能說明這個社會有大智慧存在。因為如果在一個智慧程度很低的社會,不用費太大的力氣就能做成壞事,那些做壞事的人誰還會費心費力地去設計大的騙局,設計“大偽”呢?因此,智慧和大偽,一個是正面的,一個是負面的,但它們卻會相約出現在社會中。正如上一段中的社會失道和仁義一樣,它們一個負面,一個正面,但是會同時出現。由此看來,完全對立的事物之間存在著相輔相成的必然轉換關係。
六親不和,有孝慈
將上面兩段所闡述的規則運用到更為具體的社會事例中我們會看到些什麼呢?假設有一個六親不和的家庭,現在我們要問這樣的家庭裡會有親情嗎?也許你的第一反應是沒有,可不是嘛,都六親不和了,哪裡來的親情。可是如果你馬上想到了上面兩段的討論就會覺得剛才的第一反應是有問題的。的確,六親不和是一個負面的事件,而親情,也可以說成孝慈,是一個正面的現象。根據前面兩段的討論,一個正面的事件和一個負面的事件之間卻可能存在著必然的轉換關係。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們會很肯定地說:一個六親不和的家庭中一定存在著親情。需要注意的是,這裡強調的是正反兩方的相互聯絡,這樣的聯絡不能反過來推理到兩個正面事件的相互關係中。也就是說,我們不能透過一個六親不和家庭一定會存在著孝慈就反過來說一個六親和睦的家庭就不存在孝慈。顯然,六親和睦的家庭中是一定會有親情、會有孝慈的。於是,我們得到這樣一個推理,那就是我們無法透過這個家庭中親情的存在推知這個家庭是否是六親和睦的。兩個正面事件之間的聯絡是不一定的,而正反雙方的聯絡反而是確定的。
國家混亂,有忠臣
如果對六親不和的家庭裡存在親情的說法不那麼認可的話,我們還可以看看更大一些的團體所顯現的這種正反事件的確鑿關聯是什麼樣子的。國家是一個比家更大的人的團體,而國家昏亂是一個負面的事件,在國家昏亂的這段時間還會有忠臣良將嗎?顯然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歷史給了我們無數的事例。商紂時期的必幹、南宋末年的文天祥、明末的袁崇煥,國家越是昏亂,忠臣的故事就越慘烈。在國家昏亂這個負面事件和忠臣這個正面現象之間存在著必然的關聯。然而,儘管我們知道許多即將崩潰的國家會出現忠臣,那也不能說明忠臣只會出現在昏亂之國。周武王時代有周公,貞觀之治時期有魏徵。我們不能從有忠臣這個現象來推知那時的國家是否昏亂,但是可以得知是,昏亂的國家中一定會有忠臣。
以上的四組討論所要說明的由人組成的社會中存在著與我們的直覺想象相違背的一些邏輯關聯。大道廢了的社會中還會有仁和義,大智慧主導的社會中會出現大騙局,六親不和的家庭中會存在親情,昏亂的國家之中會有忠臣。這幾個邏輯關聯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其前提都是一個社會的狀態,這個社會可大可小,可以是家庭、組織、乃至國家。這個社會的狀態可能是負面的(大道廢、六親不和、國家昏亂),也可能是正面的(智慧出)。而在這個正面或負面的社會狀態中都存在著與這個社會狀態相反的事件或現象。如果用更加抽象一些的概念來概括上述討論,我們可以說無論一個事物處於何種狀態,它之中都必然會存在與之完全對立的因素,而這個對立的因素又是事物勝極而衰、或否極泰來的根源所在。這樣的概括很像太極圖所表現的觀念,可以被看成是太極圖的文字版。
圖:18 太極圖
太極圖就是這樣,黑白相互轉換,同時又在自己最為強大的階段包含了自己的反面。
最後,還有一件事需要說明。上面所說的那種正反雙方的關聯是不能反過來用的,也就是說我們不能透過社會中存在的事件或現象來推導社會正好處於與這些現象相反的狀態。具體說就是,我們不能從社會中存在仁和義就推知社會失道;也不能由於大騙局的出現而確定那個社會處於大智慧的管理之中;同樣我們不能透過親情的存在而認為那個家庭六親不和;我們也不能透過忠臣的出現而確認那個國家已經昏亂。好了,關於社會中反常的邏輯關聯就討論到這裡,現在,我們只需要將以上這幾個反常的邏輯關聯記錄如下: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
8 # 梅里一了
謝邀,老子的思想,最核心的就四個字,叫”道法自然”,《道德經》第25章有段話叫做“物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也就是大地上的一個生物而己,這段話並不難懂,關鍵是要理解什麼是法,什麼是自然。這裡的法不要簡單理解為效法,而是法則的意思,物法地,就是物以地為變化法則,同理,地以天為變化法則,天以道為變化法則,而道以自然為變化法則。可見這裡的自然,不是我們現代人理解的所謂大自然,現代的大自然是天地所決定的,相當於物這個層次,而老子說的自然是置於天地之上的,是決定道的終極力量 ,或者說宇宙的本源。這個自然是個複合詞就是本該如此的意思。按照老子的這個邏輯鏈,人作為地球(大地)的生物,所應依尋的法則就是地球的法則,地球給萬物包括人提供了賴以生存的環境,人最根本的需求就是健康的活著,所謂的仁義理智信等觀念都是人類社會陷入困境後派生出來的,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依道而行,就象人在健康狀態下的吃飯,那是生長本該如此的選擇,而仁義忠孝之類的東西,是人生病了後治療的藥石,它不是生長的需要,而是病態下迫不得己的選擇,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再來理解題主的問題就迎刄而解。
題主所列舉老子這段話,相當於我們現代人所說的缺什麼補什麼?人如果依大道而行,就會象大地一樣包容萬物,自然的生長,大地對萬物又有什麼親疏遠近,仁義恩寵呢?只有當人脫離了人的生存本義,貪婪傾軋,你爭我奪,才需要倡導仁義這類價值觀,以緩衝社會的矛盾。同理,智慧用在對自然的探索本是個好東西,但過度強調智慧,人們就會把它用來作為巧取豪奪的工具,偽裝欺詐,小則竊珠,大則竊國。六親之間,依存共生,相依為命,本該如此,之所以強調孝慈,是慾望和自私破壞了這種自然的關係。後面的幾句依此類推,總之,都是自然的關係被破壞以後,釆取的迫不得己的補救措施,而這些措施就象水裡按葫蘆一樣顧此失彼,越弄越糟。
那怎樣讓人迴歸大道呢?老子在《道德經》第3章談到了聖人之治。原文如下 ,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老子的這一政治理想明顯有些烏托邦的意味,在歷史上是否有過成功的案例呢?也有,譬如漢初的文景之治。但都是人在久經磨難之後,生存成了第一位的需求,貪慾被現實所扼制,才有可能。
-
9 # 郭成3點14
與《道德經》其它章節類似結構的表述一樣,僅從字面上理解這段文字也不難,比方說,第一句話的意思可以說是:大道不行了,就需要仁義。
這種表述,由於人說話的天然時序性,更明顯的是人們書寫和閱讀的天然時序性,極其容易被強制性地染上“因果性”的色彩,或者說,套上“因果關係”的人造枷鎖。這是我們人類語言和文字表達方式的最大侷限。《道德經》,通篇都在與這種侷限性抗爭。比如,開篇就是,“道可道,非常道”,這無疑就是一句主旨宣言。
《道德經》的世界,是一個不存在因果關係的地界。這才是世界和宇宙的根本。有了因果,就必須有主從,道和德,不是主從關係。有了因果,就必須有先後,有和無,不是先後次序關係。這兩對概念,是《道德經》體系中最高層級的兩對概念和概念對應關係。它們彼此之間是平等、對等、相互依存的關係,恰如正電荷與負電荷,恰如磁南極和磁北極(空間上獨立的正電荷或負電荷當然存在,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宇宙間正電荷與負電荷是絕對相等的)。
也許有人會拿“道生一,一生二”來說這體現了因果關係,但這只是簡單的邏輯對應關係,道,絕對不是具有實體的分娩出一二三乃至萬物的母體。在這個意義上,道是與萬物同在的背景、舞臺、夥伴、和指令碼。
回到本題,大道和仁義,智慧與大偽,不和與孝慈,各是一對互動的概念,此消彼長,相互依存,共同支撐人類存乎其中的道德天地這個四維空間。
如此,大道興,則仁義亡;智慧無,則無偽;家庭和睦,孝與慈便都成了多餘之物。
-
10 # 風生水起道命理
道德經第18章: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老子為什麼要講這些話,他想告訴我們什麼?我們來聽聽老子是怎麼講的。
“大道廢,有仁義”:大道廢,大道怎麼會廢,大道不會廢,大道永恆存在。那老子為什麼講大道廢,他說人類發展到現在,(現在指的是老子那個時代)道已經不見了,德呢?德也不見了。道德不見了才要講仁義嗎,如果有道德根本就不用講仁義。
“智慧出,有大偽”:為什麼有智慧反而有大偽?這裡的智慧不是真的有智慧,而是偽裝成有智慧。智是什麼,是指才智。慧呢?是指精明。本來沒有大智慧,只是很精明,只是有才智,只是裝成有智慧的那個樣子。真正有智慧的人,他一定是真誠的。
“六親不和,有孝慈”:六親為什麼不和,就是家庭不和諧了嗎,如果大家能夠和諧相處根本不用提你要孝啊,你要慈啊。不用。
“國家昏亂,有忠臣”:如果國家政治很清明,大家都過上太平日子,根本不需要忠臣嗎。現在提就證明政治很黑暗,國家出了昏君,奸臣當道,所以才會有忠臣要來死諫。
有人說如果世界上只留一本書的話,那麼非《道德經》莫屬。既然《道德經》有這麼深奧的思想,那麼第十八章內容如何理解呢?道家和儒家的思想在本章如何體現各自的觀點的呢?
回覆列表
這是《道德經》第十八章裡面的句子!其原文釋譯可解釋為:人類社會無為而治的大道被廢棄了,才有人提倡所謂仁義;智慧產生了,才會有人做出來大的詐偽;家庭六親不和睦,才有人要求父慈子孝;國家陷於混亂,才有人獎勵忠臣。拿現在意思來說就是“”補漏“”,我們可以不按原文咬文嚼字去機械理解其內部深藏的涵義!退一步說話!第一種不行,施行第二中方案,第二種不行,還有第三種!對症下藥!有很多事情都是逼到極點才會有改變的!重生根之於滅!正的用過了就會負!各種不同的事物都各自有不同的層級,變化都是在一層一層的消減變化的!每一種事物的產生或消亡都會有相應的事物與之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