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熊小姐愛讀書

    不能。

    即使項羽能回到老家,也不過再苟延殘喘一時而已。

    因為項羽的失敗,不是兵力的失敗,而是性格的悲劇。

    造成“垓下之圍”的韓信,曾經是項羽賬下的一名小兵。他因為得不到重用,轉投劉邦麾下,竟然能連下齊地七十多座城,和劉邦談條件分庭抗禮。

    僅此一例,就可以看出項羽的用人能力有多差。

    項羽體力過人,也有雄心壯志,但是他的能力止於將才。領導能力、用人能力、創業能力都趨近於零。

    他一把火燒了阿房宮,然後就洋洋得意自封西楚霸王。他的心裡只有“衣錦還鄉”的想法,就像是突然得勢的暴發戶,要是沒人欣賞和吹捧,就渾身不得勁,勝利都不那麼痛快了。

    只是他忘了,建立一個新的王朝絕非一日之功。一個開國君主,要有非凡的韌勁和鼓舞手下的人格魅力,換句話說,心要夠狠,但是對賣命的手下要夠慷慨。

    總之,項羽是瀟灑的英雄,但不是合格的老闆。

    所有隻談理想不聊利益的老闆,都會走上末路。

  • 2 # 湖南楊八戒

    項羽當時不過烏江,一是無顏見江東父老,二是認為上天要亡他。如果項羽當時聽從了亭長建議,渡過烏江會怎樣呢?

    第一,以項羽當時的名號,迅速拉起一支幾萬人的隊伍還是綽綽有餘的,然後接著和劉邦幹。

    第二,新建的隊伍肯定不如當時身經百戰的劉邦隊伍。

    第三,劉邦有個韓信,而項羽的亞父范增卻不在身邊,

    第四,那時劉邦部隊大勝項羽,肯定是士氣高漲。

    所以,就算項羽渡過了烏江,以當時的條件來說。很難打敗劉邦,而劉邦稱帝最多晚幾年而已

  • 3 # 心恬澹

    先不說項羽渡江能不能東山再起,我們先來分析分析:項羽與劉邦的性格

    項羽

    1、優柔寡斷(改變進攻劉邦的決定、對范增在席間殺死劉邦的企圖不表態、沛公逃席而安然 授璧);率直粗獷(聞劉邦“謝語”而說出告密人姓名、聞樊噲“譙語”而“未有以應”);不善用人(在關鍵時刻不聽范增);驕傲自大(宴會上的排座次)。

    2、自矜功伐(一聽說劉邦“欲王關中”,觸犯了他的尊嚴,所以決定進攻;而在獲悉劉邦“籍吏民,封府庫”待他來處理之後,使放棄了進攻打算。他不把劉邦視為主要對手,以為殺之無益,而劉邦又注意維護他的尊嚴,使他動了“不忍”之心。

    劉邦

    1、劉邦親往鴻門謝罪,是一個大膽的決策,非此不足以阻止項羽進攻;“至軍,立誅殺曹無傷”——從這些事都能看出的堅決果斷。

    2、劉邦“先破秦入咸陽”,是“有大功”之人,但在項羽面前謙詞卑禮,唯恐有所不至,甚至“出”而“未辭”,也覺得於禮不合,這又表現了他能屈能伸的性格。

    3、初見項伯,即“兄事之”,“奉卮灑為壽”,“約為婚姻”,可見他善於拉攏人,為己所用。

    比較:項羽在優勢下恃勇驕橫,毫無遠慮;

    劉邦則在劣勢下能忍辱負重,善於儲存自己。

    項羽剛愎自用,粗疏麻痺,拙於應變;

    二人性格比較

    劉邦:善於採納意見,心眼很多,能隨機應變。

    項羽:任人惟親,致使謀臣不能施其謀,將士不能效其力;

    劉邦:知人善任,謀臣能從容定計,將士能見危授命。

    項羽:養奸貽患,又自絕敵營內應;

    劉邦:有奸必肅,又能爭取敵營的人為自己效勞。

    項羽之所以不肯過江而選擇自刎而死,實在是一個性格悲劇。自大孤傲、剛愎自用、獨斷專行,缺乏忍辱負重的堅韌意志,是導致他失敗的主要原因。他的死雖然顯得慷慨壯烈,併為後人反覆吟唱,一代霸王就此了卻一生卻也讓人扼腕嘆惜。

    個人觀點:項羽的性格更適合做亂世英雄。及時渡江東山再起也不是劉邦的對手。(生亦為人傑,死亦為鬼雄。能夠擔得起這句話的,莫過於神鬼皆驚的霸王,項羽!)

  • 4 # 科技歷史說

    下面我們一起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公元前202年(高祖五年)十月下旬,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迎來了具有戰略意義的大決戰時刻,劉邦、灌嬰、英布、彭越各率大軍從各個方向迫近垓下(今安徽靈壁東南)項羽的十餘萬楚軍。

    不久,各路大軍會合於垓下,將十萬楚軍層層包圍。韓信用計令漢軍在四面唱起楚歌,使得楚軍思鄉心切,無心再戰,一夜之間逃散無數。項羽自知大勢已去,便率領800親信突圍。第二天劉邦發現項羽逃走之後,迅Superb夏侯嬰率軍追擊。

    項羽一路逃奔,突破層層包圍之後來到了烏江邊“欲東渡烏江”,然而卻因一念之差,謝絕了烏江亭長願渡他過江的好意,放棄了東山再起的機會,橫劍自刎,一代蓋世英雄就此殞落。

    項羽不肯渡江的舉動,給世人留下了無盡的遺憾。但是,假如項羽渡了江,真的可以捲土重來嗎?

      假如項羽真的渡過了烏江,來到江東的第一件事首先肯定是招兵買馬。

      但是這招兵買馬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劉邦是肯定不會給他任何喘息的機會的,必然會迅速率百萬大軍渡江追擊。

      項羽之前那麼強悍的精銳部隊都被劉邦給消滅了,這些匆匆忙忙拉攏起來的新兵隊伍在劉邦的大軍面前,無異於螳臂擋車,根本無力扭轉戰局。

      畢竟這些多災多難的老百姓,經過多年戰火的摧殘,早已經疲憊不堪。此時人心思定,人們渴望儘快結束戰爭過上安定的生活。而此時劉邦那愛民如子的高大形象早已經深入人心,儼然成了人們心中正義的化身。

      項羽此時如果再挑起戰爭,無異於倒行逆施。他不可能再回到滅秦之戰時登高振臂一呼便天下響應的輝煌時代了。由此來說,他可能連召集一支新兵隊伍的威信都沒有了。

      再說了,那位亭長所說的“今獨臣有船”這句話,也是頗有深意的。你船是有,但只有一條啊。當時項羽的身邊還有26個生死弟兄呢,項羽這樣的鐵血漢子,怎麼可能拋棄這26個兄弟而獨自逃命?

      假如,當時幾條船,項羽是有可能渡江的,因為在他當初領著800人突圍時就是計劃渡江返回江東的。但是當他看到只有一條船時,就徹底地放棄了東渡的念想。

    還有,這個神秘的烏江亭長的身份也是頗令人生疑。居然“先知先覺”一般,早就在那裡等著項羽。這件事,在史書上寫得很隱晦,誰也不知道他是誰。

      雖然這亭長同意載他渡江,但誰又知道他安的是什麼心呢?畢竟漢王有令,誰逮到項羽,就可以封為萬戶侯。面對如此大的誘惑,確定這亭長不是無利不起早?萬一將船划到江心,要想謀害項羽那還不是很容易的事?與其這樣狼狽而亡,還不如慷慨赴死,青史留名。

      這種可能性不是完全沒有,早在項羽逃到烏江之前的途中,因迷路去問一位農民,那農民知道他是項羽之後,故意說錯,將他騙進了兵馬難以前行的沼澤地。由此可見,在這個烏江地區,項羽已經完全失掉了人心,那麼也有充分的理由懷疑這個烏江亭長也可能是這樣的人。

      話說回來,就算這個神秘的烏江亭亭長真是一個先知先覺的大好人,但是他的職位放在今天來說,大概相當於一個村主任吧,在那樣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一個小小的亭長能頂什麼事呢?

      對於這些不利因素的考量,項羽又怎麼不清楚呢?所以他選擇了放棄,毅然熄滅了戰火,以自己的生命,換取了天下蒼生的安寧。

      歷史的向前發展,自有它內在的必然規律,決不是某人的一念之差就會改變其走向。就算項羽渡過了烏江,恐怕也已無力迴天了。

  • 5 # 法考快車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這是唐代詩人杜牧懷著對項羽的敬慕寫的一首詩,頗具悲情主義色彩。但是,真如詩裡所說的那樣“捲土重來未可知”嗎?

    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我們來看看項羽都幹了些啥。

    01

    分封不均,賞罰不明,失五國(齊、燕、韓、趙、魏)民心

    一方面,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並未將六國(齊、楚、燕、韓、趙、魏)宗室貴族趕盡殺絕。因此,六國宗室貴族在舊國封地仍有一定的影響力。且各國百姓均有親人死於秦國發動的戰爭中,再加上秦國政令太過嚴苛,便使得六國百姓均有復國之心(這也是陳勝吳廣起義,天下雲集響應的原因)。

    但是秦朝被推翻後,項羽作為聯軍主帥主持天下分封工作時,完全憑親疏遠近和個人喜好,未能綜合考慮功績大小、身份高低、民心所向等因素,導致分封不均,五國宗室貴族忿忿不平。不僅失去了五國擁護,還為今後的戰亂埋下了禍根。

    比如:把已立為齊王的齊國宗室改封到膠東而立齊國的將領田都為齊王,激怒了齊國宗室,激發了叛亂。把已立為趙王的趙國宗室改封到代郡,讓趙國宗室心中不平。封跟自己關係不錯的張耳為王,卻封與張耳功績差不多的陳餘為侯,讓陳餘起兵造反。

    另一方面,在平定諸侯叛亂時,項羽不思安撫百姓,反而屠城擄掠,又失去了各國民心。

    資治通鑑記載,項羽在平叛時任齊王田榮時,在北海一帶焚燒房屋、活埋降兵、搶掠婦女,導致齊國的百姓又聚集起來反叛項羽。

    02

    坑殺降卒,行事暴戾,失秦國民心

    一是活埋了秦兵二十餘萬,失去了百姓的民心。這二十餘萬人皆是秦地百姓的骨肉至親。已經降了還要殺,秦地的百姓一定恨項羽恨到骨子裡。

    二是殺了已經投降的秦王子嬰,失去了秦國宗室貴族的信任。

    三是與劉邦對比,秦國上下大失所望。劉邦入咸陽城時,金銀財寶沒要,美女也沒要,而是跟百姓約法三章,廢除秦國嚴苛的舊法,還要讓秦王子嬰當自己的宰相。而項羽入咸陽城時,不僅屠城了,還把秦王宮燒了,把子嬰殺了,把所有的女人都帶走了。

    閱讀史書的時候感覺,屠城啊、帶走俘虜啊什麼的很常見,但設身處地仔細想想,這些在屠城中死亡的將士百姓、被掠走的女人,誰沒有家人?

    而他們的家人,就是民心。

    03

    天下未定而誅殺義帝,失楚國民心

    項羽之所以能成為義軍將領之首,不僅因為他出色的軍事能力和霸氣的個人魅力,還因為他擁立了楚國宗室為天下共主——義帝。

    但是秦國滅亡後,項羽沒有思考如何將天下權力集中到自己手裡,卻嫌義帝影響日常生活體驗而把他趕走了。

    義帝不樂意,就沒遷都(可見,義帝手裡還有兵權呢,不然不敢不遷都啊。項羽心也是夠大的,漢獻帝手裡啥權力沒有,曹操還不敢稱帝呢,因為權力的迭代,怎麼也得經過三代人才能保證權臣都是自己人啊)。

    當然了,項羽不高興了,他給自己封的西楚霸王麼,誰不服就幹誰唄。

    義帝雖然有兵權,但肯定打不過身經百戰的項羽啊。結果就是,項羽把義帝殺了。

    殺個人倒是很簡單的事,但是,從公元前223年楚國滅亡到公元前207年秦國滅亡,這才16年啊,一代人都不到,項羽應該考慮到楚國宗室仍然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啊。

    就這樣,項羽連自己家鄉的民心也失盡了。

    總結(敲黑板)

    當然,項羽失敗的原因還有很多。

    有戰略上的錯誤,比如把章邯等秦國降將分封到秦國。(估計項羽是覺得他們熟悉工作環境吧,但他忘了那二十多萬秦兵是咋死的了?章邯帶著他們投降的。他們都死了,但章邯封王了,秦國百姓能聽他的?)

    有策略上的錯誤,比如沒有把劉邦放在心上。(劉邦說自己不造反他就不造反了,項羽還被劉邦騙了去攻打別的封國)

    但歸根到底,項羽已經把天下的宗室貴族和百姓都得罪了,失敗戰死就是早晚的事。

    所以,不管過不過江東,項羽已經民心盡失,註定了失敗的結局。

    正如著名影視名星尼古拉斯·趙四說的那樣,

    自己腳下的泡,是自己走的。

  • 6 # 聊在南書房

    項羽兵敗烏江,如果聽從了船伕的話,渡過烏江後,項羽還能東山再起嗎?

    我認為,如果項羽渡過烏江,勇敢地面對失敗,總結經驗教訓,養精蓄銳,重聚優秀的江東子弟,東山再起,指日可待,主要依據有:

    一、 項羽在江東有深厚的根基,有重整旗鼓的基礎

    項羽起兵就在江東,項家在此地經營多年,有先天的優勢條件,當初項羽和叔父項梁起兵反秦,也就是帶領八千江東子弟兵,逐步將強大的秦國軍隊打敗。項羽死後,劉邦大兵壓境,西楚全境投降,但是楚懷王曾封項羽為魯公的封地魯縣還在堅持抵抗,不願投降,更不相信項羽已死,直到劉邦命人將項羽的人頭拿給他們看後,知道項羽真的已經死了才放棄了抵抗,說明項羽還是有一定的群眾基礎的。

    二、項羽有優秀的軍事指揮才能,英勇善戰,有萬夫不當之勇,曾多次率軍打敗秦軍和劉邦的軍隊

    其他戰役不講了,就說鉅鹿之戰和彭城之戰兩個戰例吧。鉅鹿之戰,項羽以破斧沉舟的決心,率部以少勝多,擊破章邯和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直接導致了秦國的滅亡;彭城之戰,劉邦率領五路諸候兵馬五十六萬圍攻項羽,被項羽以三萬精兵擊敗,劉邦倉皇而逃,一度失去了與項羽再戰的勇氣。這難道還不能說明項羽優秀的軍事指揮才能嗎?

    項羽之所以失敗,也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沒有制定遠大的目標,只安於做一個西楚霸王,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機會。

    二、殺死了楚懷王,讓劉邦有機會以為懷王復仇的名義,名正言順的聯合其他諸侯國共同聲討項羽。

    三、項羽手下缺少像張良、韓信那樣的謀士和大將,只能自己親自帶兵四處征戰。

    歷史評價項羽剛愎自用、驕橫無禮。對此我不敢苟同,反倒認為項羽是一個重情義的大丈夫,不然,劉邦也不可能活著離開鴻門宴的現場,項羽單純的相信了劉邦的謊言,沒有聽范增的話殺了劉邦,才導致了後來的失敗,這其實也看出了項羽內心善良、柔軟的一面。

    項羽是大丈夫、大英雄,既有超出常人的男子漢氣概,也有面對虞姬時的鐵漢柔情,只是性格中少了些許變通,做不到能屈能伸、小不忍則亂大謀的忍耐。也正因為如此,他才是我們今天瞭解到的項羽。項羽英勇無比,所向披靡,鋼鐵般的西楚霸王,在烏江邊,率領最後的二十八騎,殺入漢軍陣營,如入無人之境。以項羽寧折不彎的性格,不可能苟且偷生,他無法接受眼前這慘痛的失敗,再想到帶出的江東子弟盡皆戰死,感到對不起江東父老,才有了西楚霸王的烏江“自刎”。

    項羽在烏江自刎,令多少後人為之惋惜,也曾有多少人去想象,如果項羽過了烏江,那後來的結局會怎樣?還會捲土重來打敗劉邦嗎?還會有後來的大漢皇朝嗎?項羽也是我所崇拜的大英雄,我也曾無數次假設過項羽登上烏江亭長的小船,回到江東的情景,但這隻能是假設!

    項羽雖死,但他“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雄故事歷代流傳,他和虞姬的愛情故事也成了千古絕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房子裝修完多長時間嬰兒可以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