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手機使用者23255590438
-
2 # 愛吃栗子的張老師
最主要的是齊秦二國在政治、軍事、經濟上不能夠達到在其他戰國五雄面前稱霸,主要表現在:
在戰國長達二百年的時間裡,隨著魏國和楚國的相繼衰落(見戰國曆史分期),形成了齊國和秦國東西對峙的局面,因而秦齊兩國展開了爭取其它諸侯國、孤立對方的鬥爭,而韓、魏、趙、楚、燕等國,則在聯秦抗齊和聯齊抗秦中搖擺。這時,出現了兩個著名的政治家——張儀和公孫衍,他們分別連橫和合縱。這種情況又被稱為縱橫(縱者,合眾弱以攻一強也;而橫者,事一強以攻眾弱也)。
強大起來的秦國,不斷地向東方擴張領土。周顯王四十年(前329)魏人張儀來到秦國,向秦惠文君上連橫之策,建議與魏、楚相親善,接著在魏、楚的配合下,進攻南韓的新城和宜陽,將軍隊開到洛陽,挾天子以令諸侯,最後再回過頭來攻取魏、楚的領土,迫使天下諸侯都西面事秦,完成稱王的大業。這一策略正中秦惠文王下懷,遂以張儀為客卿。張儀一再鼓動秦軍攻打魏國,又將所奪土地還魏,迫使魏國首先事秦,納上郡十五縣予秦,對其它東方國家形成很大的威脅,張儀被任命為秦的國相。周顯王四十六年(前323),魏將公孫衍行合縱之策,促使魏、韓、趙、燕、中山五國互相承認對方君主為王,以聯合抗秦。但不久,楚國就派兵伐魏,公孫衍的策略受到挫折。魏相惠施聯合齊、楚的活動也遭到失敗,被驅逐。魏惠王受到齊楚的打擊,不得不於周顯王四十七年(前322)任用張儀為魏相,想聯合秦、韓之兵以伐齊、楚。但張儀的真正意圖,是要魏國首先事秦,而讓其它諸侯國仿效。魏惠王沒有聽從張儀的意見,在齊、楚、燕、趙、韓等國的支援下,於周慎靚王二年(前319),趕走張儀,以公孫衍為魏相。次年,公孫衍發動魏、楚、燕、趙、韓五國第一次合縱攻秦,以楚懷王為縱長,被秦擊潰。
此後,秦不斷進擊三晉,又利用蜀國、巴國互攻的機會,出兵佔領了巴蜀全境,獲得了一個富庶的後方基地,秦國置巴、蜀、及漢中郡,分其地為四十一縣。巴蜀地區遂定,秦國日益富強。四川盆地物產豐富,農業條件優越,為日後秦國的強盛和統一奠定了基礎。周慎王五年(前316),燕王噲將王位讓給相邦子之。子之為王三年,國內大亂,將軍市被與太子平結黨進攻子之,百姓反攻,殺太子平和市被,死者數萬。齊宣王乘機派兵伐燕,五十餘日,就攻取燕國全境。由於齊軍大量殺戮平民,燕人起而反抗,齊軍被迫撤退。但此事證明,齊國的力量仍相當強大。同時,齊與楚結盟,更加強了齊與秦抗衡的力量。
周赧王八年(前307),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 ,改傳統的車兵為騎兵,改車戰為運動戰,使趙國的軍事實力大為增強,成為秦國向東發展的新障礙。秦昭王為了打擊趙國,派穰侯魏冉到齊,約齊愍王與秦昭王同時稱帝,聯合五國攻趙。遊說家蘇秦識破了秦的陰謀,勸告齊愍王放棄帝號,發動合縱,會合燕、韓、魏、趙等五國軍隊,於周赧王二十八年(前287)聯合攻秦,秦被迫割地給魏、趙以求和。此後,趙將趙奢、廉頗,趙相藺相如一再粉碎了秦人的軍事進攻和外交重壓,捍衛了趙的尊嚴和國土。公元前286年,齊國滅掉宋國,一時威勢很盛,引起各國的不安。燕國聯合秦、韓、趙、魏等國共同伐齊,於公元前284年,在濟西(今山東聊城南)大敗齊軍。燕昭王自繼位以來,奮發圖強,卑身事賢,以圖雪恥復仇。周人蘇秦和魏人樂毅受到重用。樂毅幫助燕昭王進行政治改革,使燕國迅速得到恢復和發展。蘇秦則作為間諜出使齊國,勸說齊愍王伐宋、攻楚,以削弱齊的力量。二人並與趙、魏、楚等國約定,聯合伐齊。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燕將樂毅率燕、趙、秦、魏、楚五國之兵,聯合攻齊,一直攻破齊都臨淄,奪其大部分疆土。齊將田單利用燕國內部矛盾,驅逐燕軍,收復了失地。然而,齊國已經喪失了與秦國抗衡的能力。
戰國時期最有實力的是齊、楚、燕、韓、趙、魏、秦,人稱“戰國七雄”。戰國前期,“七雄”形成,各國將精力用在內部整理上。各國招賢才能,勵精圖治,像李悝、吳起、商鞅等人的變法維新就發生在這時期。戰國中期,就是大戰的時候。真是:“國無寧日,歲無寧日”,“邦無定交,土無定主”的混戰局面。各個國家為保持自己的生存和擴大國土的勢力,君主們都相繼稱王,獨霸一方。一方面加強中央集權,改革圖強,加強軍備;另一方面,在外交上頻頻爭取別國的“合縱”、“連橫”。大事年表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象徵著戰國的開始。公元前390年:吳起變法——楚國。公元前389年:田氏代齊。公元前353年:齊魏桂陵(今河南長垣)之戰,魏軍大敗。公元前356年:商鞅變法——秦國。公元前334年:徐州相王。公元前341年:齊魏馬陵(今山東範縣西南)之戰,魏軍再次大敗,趙築長城。公元前312年:張儀破齊楚盟約。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公元前287年:蘇秦合縱趙、齊、楚、魏、韓五國攻秦。公元前286年,齊、楚與魏聯手滅宋國。公元前278年:秦破楚國都城郢,楚國遷都。公元前260年:秦趙長平之戰,趙慘敗。公元前258年:秦滅邯鄲。公元前256年:秦滅西周。公元前251年:興修都江堰水利工程。公元前249年:秦滅東周。公元前230年:秦滅韓。公元前227年:荊軻刺秦,失敗被殺。公元前225年:秦滅魏。公元前223年:秦滅楚。公元前222年:秦滅趙。公元前222年:秦滅燕。公元前221年:秦滅齊,自此六國均滅,秦統一中國。 -
3 # 臥牛說歷史
一個時代一個稱呼罷了。
好比上古稱為三聖稱為三皇,後期中國的部落首領稱為五帝,到了夏商周三朝,君主稱為王。
周朝經歷周厲王、周幽王二朝的混亂,已經失去了自己的天子威儀。尤其是平王東遷,進入春秋時代後,大小諸侯都已經不在朝貢於周天子。但是當時周朝諸侯面臨這異常嚴峻的環境形勢:北方、西方的戎狄異族時常侵擾中原諸國,南方的荊楚又暴露出想要侵佔中原的意圖,中原諸侯卻各自為政、自相攻伐。
那個時候,人們為了便於區分,往往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伯仲叔季。大兒子就帶伯,比如周文王的大兒子伯邑考;二兒子就帶仲,我們的孔聖人又叫仲尼。最小的兒子帶季,文王的小子就叫季載。
伯乃一家之長,除了父親就是伯權利最大。春秋當時周天子雖然沒什麼威望,但還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因此,齊桓公只能以“伯”相稱,最後變成了“霸”,意思是諸侯的兄長,代替天子管理諸侯兄弟。
是麼時候到的戰國時期?從三家分晉開始。趙魏韓把雄踞北方數百年的姬姓晉國瓜分了。齊國的田氏代替了原有的姜姓齊。晉齊楚秦四大國,一個變成了三國一個換了被篡位,至此標誌著天子與諸侯已經沒有什麼威懾力,只有權利與軍事才是保證。
齊國經過桂陵之戰、與馬陵之戰,兩次打敗魏國(魏國在當時也可以稱為霸)。一時間有點飄飄然,覺得過去的霸已經不足以顯示自己的尊貴了,只有周天子的王號才能表明自己的尊貴。這也是東西二帝不稱為霸的原因,格調低。
就好比秦王政統一全國後,也得想一個不同於三皇五帝、夏商周、以及春秋戰國的稱號,以示區別。
一個時代一個稱呼,這樣也可以說秦以後民國以前,中國的社會基本沒有什麼變化,只是在不停的輪迴。只有“稱號”改變的現代,才稱得上是真正的歷史前進。
-
4 # 長城說歷史
在戰國初期,齊國是稱“王”,後期才被稱為“東帝”。
(魏惠王劇照)
那麼秦國在戰國初期,也是被稱王,到晚期,秦始皇延用黃帝的“帝”,就將自己稱為“皇帝”。
為什麼會稱為“帝”,而不稱為“霸”。
這要追溯到夏、商、周這些朝代,下面就細細道出緣由。
一:“夏王”與“齊王”的由來在中國中原地帶,把最高統治者稱為“王”,在夏商周三代的君主都是自稱“王”。直到戰國初期,原來的周王沒有什麼能力,不能號令天下,所以當時很多強國之君都在取而代之。
魏國的強大,讓魏惠王第一個自稱“王”,達到號令天下的目的。
魏惠王率領一些小國的國君,前去拜見周顯王,在商鞅的遊說之下,認為率領的小國之君去見周天子,不認為他是天下的王。所以就在逢澤召開了會議,便穿上了王服,坐著夏車,就稱自己為“夏王”,要求小國之君拜他為天子。這就是夏王的由來。
(齊威王劇照)
經過連年的征戰,魏國在秦與齊的夾擊之下而失敗,魏惠王在大臣的勸說之下,就穿著普通衣服,去朝見齊威王,並推崇他為“王”,後來量齊威王也加封魏惠王為“王”,這就是“徐州相王”。
二:“東帝”與“西帝”的由來秦國秦惠文,採用了張儀的連橫計策得到成功之後,便自稱“王”,就要求韓、魏兩國前來朝拜,並封他們都為“王”。
公孫衍為了對抗秦國,就用聯合五國稱為王,從而達到相互幫助,這就是所謂的“五國相王”。他們這樣的做的目的,一起對付秦國,讓自己得到安全,不被秦國侵犯,這也是一種策略。
到了戰國中期的時候,秦、齊、趙成為了三足鼎立的局面,秦國就聯合了齊國,一起瓜分了趙國。因此,他們感覺稱為“王”,有點感覺地位比較低又不尊貴,所以就改稱“帝”。齊湣王被稱為“東帝”,秦昭王被稱為“西帝”。
(秦始皇劇照)
最早稱為帝的是黃帝,後來人們認為帝的稱號比王要高一點,所以把“帝”作為最高的統治者的稱號。秦始皇自稱為“皇帝”,他認為自己比黃帝還牛。
因為從夏商周開始都沒有“霸”這一說法,所以自然也不會稱為“霸”了。
-
5 # 搬講歷史
齊國 周朝諸侯國,分為姜姓呂氏齊國和田齊兩個時代。 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為諸侯,姜姓呂氏齊國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稱侯,仍沿用齊國名號、世稱“田齊”,成為戰國七雄之一,齊威王原為侯,齊威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史稱“徐州相王”。在戰國中晚期稱王(曾一度稱東帝)。任用鄒忌為相改革政治,任用田忌、孫臏為將,齊國遂變得強大。前386年—前221年,國土面積25萬平方千米人口大概500萬。
秦國(前770年—前207年),周朝時華夏族在中國西北地區建立的諸侯國,始祖秦非子是商紂王手下名將飛廉(蜚廉)之子惡來之後。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時期就是鎮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頗受商朝重視,為商朝貴族並遂為諸侯。透過商鞅變法使得秦國越來越強大。商鞅死後,秦惠文王繼續奉行商鞅變法以來的國策,對外發展。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稱王。人口數量1000萬,左右國土面積340萬平方公里。
齊國與秦國不接壤,得以獨立發展,在對抗強魏的過程中與秦國是牢靠的戰略伙伴,與秦成東西並立之勢。而當時的楚國也非常強大,公元前333年,大敗越王無疆,並吳越之地,天下震動。更有其魏國、趙國、等各國虎視眈眈震懾齊秦聯合,齊秦也不敢分開各自稱霸。
-
6 # 凌煙閣論史
史學定義的戰國,是從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為止。秦國和齊國稱西帝和東帝是在前288年,此時不能算戰國初期,而是戰國中後期了。
秦國和齊國互稱東西帝簡述:
前288年十月,秦昭王自稱西帝,派穰侯魏冉出使齊國,建議齊湣王自為東帝,同時約請共同進攻趙國。齊國丞相蘇秦建議齊湣王先接受秦昭王的建議,但是暫不稱帝,可以等秦王稱帝后,看天下各國的反應。如果天下各國不反對,則齊王再稱帝不遲。如果秦王稱帝后被天下指責,則齊王可以不稱帝,趁機就可以佔據道義高地收買人心。同時蘇秦建議,進攻趙國不如攻打宋國更有利。齊王就採取了蘇秦的建議,最終只稱帝兩天就放棄了,到了十二月,秦昭王也去帝號,仍稱秦王。
稱帝不稱霸的邏輯:
進入了戰國時代,各國間的戰爭已經從維護周王室權威的稱霸邏輯,改變為攻城奪地發展自身的滅國邏輯,稱霸已經毫無意義。春秋五霸是在周禮的號召下采取“尊王攘夷”行動的盟主。那時的盟主,只要其他國家服軟,承認盟主是周王之下的帶頭大哥地位就行。不承認盟主地位的,盟主就會去攻打你,打到你承認為止。同時,盟主一般不會佔領弱小國家的土地,相反,盟主還會為了道義去幫助弱小。
前656年,齊桓公率領八國諸侯興師問罪於楚國,責備楚國為什麼不向周天子朝貢,楚成王懾於盟國的兵威,打不過啊!就屈服了。然後齊桓公這個盟主就退兵了。前651年,齊桓公以霸主身份召開了葵丘會議,正式提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弒,抑兼併”的口號。齊桓公還派兵助衛國擊敗了北狄,幫助衛國復國。
以上春秋時期的邏輯,到了戰國時期完全改變了。戰國時期的戰爭邏輯就是消滅別國壯大自己,實力第一,沒有什麼道義可講。按現代話語就是國家間信奉叢林法則,弱肉強食。周王分封的一百多個諸侯,到戰國中後期只剩下不到十個。
此時,單獨某一國無法稱霸,一方面是實力不濟,稱了也沒人聽;另一方面因為各國已經失去了道義共識,唯剩實力共識了。
秦國與齊國互相稱對方為“霸”,則更不可能。上面已經定義了霸的含義,如果有兩個霸,則說明有兩個共識,那豈不是分成兩大陣營對壘了?
另外,秦昭王約齊王一起稱帝,是要藉機試探一下齊國、也試探天下各國對有人稱帝的反應。
秦國變法之後,到秦昭王時,國家實力成為戰國首強,基本不把其他國家放在眼裡。但是對齊國還是另眼相看。齊國依靠大海,鹽鐵發達,經濟富庶。秦昭王想要統一天下,當時的趙國強在戰鬥力,齊國強在綜合國力。秦國把齊國作為最大的潛在競爭對手之一,昭王想稱帝,同時自然想試探一下齊王的志向和齊國的態度。
齊國的反應方式,應該讓秦昭王看明白了齊國對統一天下的態度。後來燕國為首的五國伐齊,就發生在齊湣王時期,差點把齊國徹底滅了。這導致後來合縱抗秦時,齊國態度消極,在六十餘年的時間裡想保證中立。齊國想當個獨立有個性的美男子,但是時勢不允許,等到齊國反應過來為時已晚。
總之,時代變了,稱霸在戰國時代已經無用;而且天下沒有兩種共識、不能同時有兩個霸主;秦昭王也用共同稱帝來試探齊國對統一天下的態度。
(完)
回覆列表
齊國和秦兩大國,齊國是傳統的諸侯大國,在戰國時期有其地域優勢,兩國任何一國與魏趙韓楚燕的矛盾或衝突與對方有利!秦國自公元前350年,開始商鞅變法,使得秦國脫胎換骨,一躍成為戰國的最強國家!齊國在戰國後期外交政策開始改變,公元前284年,齊閔王滅宋遭到五國攻齊,國力大衰,齊國軍事遭到打擊,外交上受到抵制,與五國的邦交處於不信任狀態,主動開始與秦修好,秦在滅楚、削魏、弱韓的時期,齊國國坐山觀虎,使得秦國在無所顧忌,在先後滅了韓趙魏楚燕之後,再無需與齊國講什麼遠交近攻了,齊國束手就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