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千機問問

    怎麼看待過年的時候小孩子都抱著手機玩遊戲?其實孩子抱著手機不只是玩遊戲,還有很多娛樂應用會吸引他們抱著手機不放。

    社交型應用

    遊戲型應用

    孩子們的手機裡面遊戲特別多,上到王者榮耀、刺激戰場(男孩),下到連連看、消消樂(女孩)。在遊戲中交到的朋友、或積累下來的驚豔排名,不想落後,就只能每天繼續玩下去。

    娛樂型應用

    不玩遊戲、不交好友的孩子們,就喜歡看電視劇,聽歌曲,看小說。特別是校園類的言情小說,比如:我的校花女友、我是笑話我怕誰....之類的,只要看下來就一發不可收拾。

    孩子們自制力不夠,拿著手機不放,主要看的看父母怎麼做,特別是過年期間,走親串門的,長輩們都在,對孩子的影響特別重要。

    一、讓孩子少碰手機

    小孩子嘛上學前儘量不要為其買高階智慧機,特別是中學以前,只要買一個功能機能通話就可以。等到上了高中後,可以要求其考到了多少分,獎勵其一部智慧手機,這樣一來孩子就會努力學習。而且高中生有一定控制力,能夠剋制住手機的誘惑。

    二、家長們要以身作則

    過年時家長們更應該以身作則,不要抱著手機不放手,搶紅包、玩遊戲,這樣孩子們就會學著玩手機。杜牧才是孩子們的第一任老師,只要父母們以身作則了,孩子們也不會差。

    三、開展一些有趣活動

    父母有空了帶著老人和孩子開展一些戶外活動,親子活動,過年了串串門放煙花也是可以的。就算是沒空,也可以讓孩子們看看高質量的電視節目,比如科教類的、人文歷史類的,培養孩子們的情操吧。

    總之,過年的時候小孩子都抱著手機玩遊戲,一定要對其加以糾正。不要打不要罵,私下來好好對孩子說。孩子也要面子,如果當著親戚朋友的面說他罵他,可能會適得其反。

  • 2 # 恤衫VS

    現在很多大人回家過年的時候都會發現小孩在抱著手機玩遊戲,從而每次都會罵小孩就知道打遊戲,會因為這個而生氣,說他們自己小時候會常常出去和小夥伴玩,而他們只知道打遊戲……可是我想在這反問這些大人們一句你們那時候有手機嗎?

    一,生活中的逼迫

    小孩子們喜歡玩手機,人們常說的就是他們貪玩,但真是這樣嗎?小編我覺得不是,小孩子們玩遊戲我覺得有時候是一種無奈,是一種被迫的行為——越來越多的小孩不想出門或著因為某些原因不能出門,只能在家玩手機。然後那些想出去玩的小孩找不到可以玩的夥伴,久而久之,越來越少的小孩還願意出去玩,導致那些想出去玩的小孩也不出去了,只能待在家裡,無聊,只能玩手機,這便是生活的逼迫。

    二,癮的誘惑

    而且手機這東西也如菸酒一樣容易讓人上“癮”,一旦碰了就很難捨去只要一離開它就會心裡不安,這也不僅僅是小孩的現象很多成人們也是這樣,這是當今很多人共有症狀,且它是無形的,離開它生活就會錯亂,而菸酒這些去掉卻不會有這些,只是讓人難受,所以手機的癮比菸酒更甚,大人們對菸酒的抵抗力都很難更別說是小孩了,而且這個還是比菸酒癮更甚的手機呢。

    三,社會的無奈

    資訊獲取,與人聯絡,經濟交易……手機便是最優先快捷,最容易想到的,況且如今經濟全球化,我們的社會已經離不開手機了,大人們上班,小孩沒人管,小孩如果想自己的爸爸媽媽了也只能靠手機快速聯絡父母了,現在的家庭作業,社會安全網站都需要手機完成,這些種種皆離不開手機,而網站為了吸引小孩也會設定遊戲來吸引他們來做一個遊戲上癮了,想讓小孩完成作業喜歡學習任務完成了,但同時也讓他們愛上了遊戲,會也因此上了他的癮。

    好,這些便是小編想說的,但另外小編也希望這些網上作業,教學對小學生少一點,大人們能對小孩的關注多一點,讓他們手上碰的是溫暖的手,看的是自己最愛的爸爸媽媽,而不是手上的是冰冷的手機,看的是沒有任何感情的機器。大人們能多陪陪自己小孩出去玩,不要以沒時間沒精力而做藉口,不要讓小孩長大後回憶小時回憶到的只有冰冷的手機,沒有自己的爸爸媽媽,就算沒時間陪也讓小孩有時間能和自己朋友玩,培訓班少點,小孩還小,不要讓他們承受那麼多他們這個年紀不該承受的壓力,讓他們那麼早“熟”,時代進步,對人才的要求也在增高,小孩純真無潔的快樂也在減少,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也在減少,多的是人與人之間的計謀,人性的溫暖越來越難感到,希望社會在進步的同時人性的溫暖也在增加,希望這個社會能夠越來越暖,錢是冷的,手機也是冷的,只有朋友!家人!人!才是暖的。

    (現在給小孩的壓力的大人也沒錯,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面對社會更容易但他們童年的快樂卻沒了,人的一生中只有童年的快樂才是最美的不加任何陰謀的,等到大時那快樂估計就不可能再那樣了吧,童年的快樂這是挽回不了的啊)

    童年的快樂,你們已經體驗過了,為什麼不讓你們的小孩也體驗下呢?為什麼讓他們的回憶只能留下手機呢?為什麼他們大時回憶小時卻記不起你們的模樣呢?

  • 3 # 2k手遊木子

    1.燃放鞭炮是華人的傳統習俗,能增加喜慶熱鬧的氣氛,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現在人居環境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過去人口居住分散,家家放鞭炮稀稀拉拉,產生的有害氣體馬上就被空氣稀釋了,那時候人們也沒有大量燃放的經濟能力對人和環境沒有多大影響。現在不同了,由於人口居住集中,大家都有大量燃放的經濟能力,種類豐富。

    2.在逐漸科技化的時代的潮流中習俗慢慢的被科技代替,為什麼會被代替?在我們小時候那個年味可真的是重,我是南方人新年一般都會包餃子、湯圓、粽子等等的,也是寓意著團團圓圓。傍晚時候將父母給的些許零花錢都拿來買菸花,當然那時候煙花不貴幾毛錢把大概。但是玩得不亦樂乎,街坊領居都湊在一起喝茶,烤火聊天。可如今的小孩恐怕人手一臺手機玩著遊戲,窗外響著煙花爆竹噼裡啪啦的但是小孩子的手機也是噼裡啪啦的,我們沉浸在我們傳統文化的習俗中喜迎新春,而小孩子沉迷於手機的歡樂海洋中,可想而知在過幾十年以後在科技文化的衝擊下,煙花爆竹都將是投影或者VR來代替。所以說我們需要正確的認識自己民族的特色,弘揚民族的風氣,傳遞民族的習俗。

  • 4 # 文小飛

    對於這個問題我簡單說說我的看法:

    第一,手機是現代社會的產物,我們注意到了它的便利卻無視了它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危害。

    因為現代科技進步速度之快可想而知。從電腦的普及到手機的更新換代,無不讓我們感覺到社會科技發展之快。現在的手機的低頭族就像有網癮的人一樣,無時無刻不看著手機,由此導致人與人之間缺少了必要的交流和溝通。網癮的弊端早就呈現出來,全社會也在積極應對,而對於手機大家的認識不足還不夠足夠的重視,現在看來已經影響到了我們的下一代。手機網路的發達有它好的一面也在慢慢呈現出它的缺陷和危害,其中孩子是受害最深的。

    第二,孩子們玩手機和大人有脫不了的干係。

    兒童時期是接受新鮮事物最快的時期,在大人的正確引導下孩子們能夠朝正確的方向健康發展,反之會害了我們的孩子。手機也是如此,手機便利的功能強大但手機的娛樂功能也很強大,作為家長要引導孩子正確的使用手機,告訴孩子什麼時候該用什麼時候不該用,那些手機內容可以看哪些內容不能看等等,只有這樣孩子們才會在恰當的時候正確的使用手機,也就不會出現家庭聚會時孩子們低頭玩手機遊戲而不和親人,朋友交流的現象了。

    第三,社會現象也是孩子玩手機覺得很正常的事情。

    現在很多場合都能看到手機族無時無刻不拿著手機看,走路看,聊天看,吃飯看,甚至工作的時候還看,滿大街都是低頭族手機族,這樣的社會現象也給孩子造成了一些影響。大家想想一個充斥著手機的環境中孩子怎能抵擋住誘惑呢,大人都在玩手機孩子玩手機作為一個成年人又有什麼理由去說服教育呢,對於大環境我們作為每一個個體是無法改變的,那就從我們每個家庭每個家庭成員做起,合理使用手機,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只有這樣才不會出現上面的現象。

    過年的時候孩子們玩手機,不要怪孩子,先問問自己,你做到了嗎?

  • 5 # 媽咪樂享邦

    現在很多的孩子都是被手機害了的一代。

    其實現在的孩子已經不是過年的時候才抱著手機玩的。

    放學路過一家餐館,看到老闆的兒子蹲在路邊玩手機;

    報名的時候走在走廊,看到孩子抱著手機縮在牆根玩;

    去圖書館看書,看到一中學生桌子上擺了一堆書,手裡拿著手機在打麻將;

    可以說,現在的孩子只要沒有大人的監管,隨時隨地,無時無刻不在玩手機。

    究其原因:

    一、肯定是大人監管不力

    監管不力,一是不想管,二是管不住。

    不想管,是覺得管他的,大家都在玩,沒什麼,孩子玩手機也是一種休息,甚至有的家長還邀約孩子一起玩遊戲。

    有的孩子玩成習慣了,所以家長不給玩就又吵又鬧,家長拗不過,只好順從孩子。

    另外還有就是家長想輕鬆。比如有的家長自己在打麻將,拿個手機給孩子,看動畫片,打遊戲呀,孩子一點也不影響他,他玩得才盡興啊!

    所以,這些都是家長的問題。

    二、手機的誘惑太大

    現在的手機功能強大,什麼都有。

    可以玩的實在太多,不要說孩子,就是大人也忍不住玩個不停的。

    所以,孩子只要一玩上了,就會一直 心心念念地想著玩手機呢!

    三、這是一種壞的風氣

    大家都在玩。你也玩,我也玩,你玩的我也會,你說的我都懂。

    特別是人多的時候,孩子會更肆無忌憚,家長也覺得不太好說,看到別的孩子在玩,也給孩子玩吧,反正都是放假了,玩一玩也沒什麼,你說一點也不給他玩也不合情理。

    所以放假後,過年過節,玩手機的孩子就更多了。

  • 6 # 下里巴人文字m

    說起這個,我就想起了小時候,我們過年的場景.

    時候沒有電腦,沒有手機,也沒有那麼多的綜藝節目,但那時候的孩子們有的是快樂!

    那鞭炮聲一直能放到十五六,孩子們口袋裡也是各種小鞭炮,我們一起堆雪球,一起瘋跑,一起放鞭炮,一起推鐵環,一起炸牛糞.……現在想起來是滿滿的畫面,滿滿的回憶,滿滿的童年!

    現在的孩子到過年的時候,就是抱著手機,肥胖的小身材,高度數的眼鏡,閃爍的手機螢幕,電腦螢幕,映照著一張張迷茫的臉!毀掉了健康,毀掉了童真,毀掉了童趣!

    手機電腦和網際網路的出現,成就了極少數的人,毀掉了大部分的人!

  • 7 # i平民百姓

    過年了,沒以前的年味,不只是小孩,家長們也在過年時也會低頭玩手機,就家裡老人呆呆地坐著看春晚,這是很嚴重的現象。年味淡了就感覺互聯網裡的世界比真實世界熱鬧。如果家裡過年能多些家庭活動,家庭遊戲會不會更好呢?

  • 8 # 柏拉圖了我

    雖說他們玩手機其實還比他們打鬧更好……

    但也不能經常玩,小孩其實可以玩一玩手機,但不要經常玩,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給他們充錢!但最好讓他們連WiFi。

    一旦他們玩得不行了,他們就不再感興趣了。同時為了防止他們經常玩手機,可以給他們訂一些規矩,例如定期測視力,先寫完作業再玩手機,如果週末玩,就給他們報興趣班,讓他們去打球。

    最主要一點,讓小孩不要再玩手機別當著其他人的面講。最好就是如果一次和別人吃飯時玩手機,就先悄悄說和別人吃飯玩手機不禮貌。然後吃完飯後再私下和小孩說以後吃飯不能玩手機。

    我小時候都喜歡玩手機,但基本上都是偷偷玩……

    別充錢!

  • 9 # 村口理髮店的王師傅

    不然呢?就算不玩手機而去看電視照樣有人提這個問題,現在的小孩物質上比咱們小時候強大多了,但也失去了很多可以同小夥伴嘻戲的機會,因為到處都是高樓,你指望他們能去哪裡玩呢?

  • 10 # 貓不理糞

    首先說明一下,樓主問的這個問題確實是一個普遍的問題,也是一個非常現實,就在我們身邊的問題,好多家長也有這樣的疑惑。不僅僅是過年期間小孩子會抱手機玩遊戲,而且就連平時放學回家的玩耍時間、週末放假時間、小長假等等凡是有空閒的時間,都會有孩子會玩遊戲的。大多數的家長們都會有這樣的困擾。

    1.手機給孩子帶來的“誘惑”

    為什麼要給“誘惑”兩個字帶引號呢?特別是“對孩子的誘惑”上來說,是含有貶義色彩的,泛指那麼“不好的東西”,“有害的東西”,但我這裡所指的“誘惑”其實不單單是指有害的東西,還包含了有用的東西。比如說,“有害的東西”:孩子因為痴迷遊戲,上課時間滿腦子游子,回家全部時間來打遊戲,造成學習成績下滑。比如“有用的東西”:孩子因為痴迷學習唱歌,閒暇時間全民K歌、其他的唱歌APP練習唱歌,經常獲得演唱比賽第一名。

    首先,家長自己本身要擺正對手機的態度,要明白它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壞處?肯定有部分家長認為:手機對孩子而言,百害而無一利,玩手機的孩子沒出息。如果作為家長有這樣思想的話,一定首先要把自己的態度給端正了,然後再來思考如何解決孩子痴迷手機的毛病。

    2.手機對孩子來說是不可避免的,其他電子產品同樣是不可避免的。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進步,中國的強大,利益的驅逐,中國的電子產品不斷的推陳出新,淘汰舊技術、舊產品。加之隨之而來的網際網路+的風潮,青少年、少年、兒童對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網民數量的國家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另外,隨著支付寶、淘寶、微信等多種支付手段和購買手段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你要說:禁止孩子玩手機? 嗯哼,這是不可能的!

    3.對孩子沉迷手機,作為家長的要“疏”,而不是“堵”

    孩子偶爾玩手機,看會電視,玩會遊戲,相信對絕對多數家長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孩子痴迷玩手機已經影響了自己的身體健康、學習成績或者家庭的和睦關係,這一定是需要家長們重視起來的。孩子玩手機沒有限度,家長強制管又容易產生隔閡,如何解決的?相信各位家長正是處在這兩難之間。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對於孩子們來說,他們沒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所以一定要求家長參與進來,一個是設立關於玩手機的規則,可以玩,可以玩哪些APP,可以玩多久,超時了怎麼懲罰?什麼時間段可以玩遊戲?滿足什麼條件可以玩手機?另一個是需要家長來引導孩子,開發孩子的興趣,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興趣,一旦孩子有了興趣,就不會那麼痴迷手機,即使興趣和手機有聯絡,他也會利用手機來學習,做有價值的東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幫助“問題青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